2019年中国网络安全产业报告
CNNIC:2019年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CNNIC:2019年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9年43次互联网络发展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从互联网基础建设、互联网应用发展、政务应用发展、产业与技术发展及互联网安全等多个方面展示了2018年我国互联网发展状况。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迅速,呈现出七个特点。
一是互联网普及率接近六成,入网门槛进一步降低。
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普及率达59.6%,较2017年底提升3.8个百分点,全年新增网民5653万。
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6%。
2018年,互联网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贫困地区网络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逐步打通,“数字鸿沟”加快弥合;移动流量资费大幅下降,跨省“漫游”成为历史,居民入网门槛进一步降低,信息交流效率得到提升。
二是基础资源保有量稳步提升,IPv6应用前景广阔。
截至2018年12月,我国IPv6地址数量为41079块/32,年增长率为75.3%;域名总数为3792.8万个,其中“.CN”域名总数为2124.3万个,占域名总数的56.0%。
在IPv6方面,我国正在持续推动IPv6大规模部署,进一步规范IPv6地址分配与追溯机制,有效提升IPv6安全保障能力,从而推动IPv6的全面应用;在域名方面,2018年我国域名高性能解析技术不断发展,自主知识产权软件研发取得新突破,域名服务安全策略本地化定制能力进一步增强,从而显著提升了我国域名服务系统的服务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
三是电子商务领域首部法律出台,行业加速动能转换。
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6.10亿,年增长率为14.4%,网民使用率为73.6%。
数据安全产业调研分析 (一)

数据安全产业调研分析 (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的普及,数据已经成为了当代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数据作为企业的核心资产和竞争优势,数据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数据安全产业调研分析也逐渐成为了相关企业重点关注的领域。
一、数据安全产业的发展现状目前,全球数据安全产业呈现稳健发展态势。
数据安全产业已经涉及到了安全软件、安全服务、网络安全和应用安全等诸多领域。
据统计,2019年全球网络安全市场规模达到了1,490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年底,市场规模将超过2,500亿美元。
而国内也在不断加强数据安全工作,据中国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网络安全发展报告2019》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网络安全产业规模达到514.9亿元,同比增长20.1%。
二、数据安全产业存在的问题1. 技术落后:目前,国内数据安全产业的技术水平相对欠缺,与国外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
部分企业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也有所欠缺。
2. 人才短缺: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数据安全领域崛起需求量大,但比较缺乏高素质人才,这也制约了数据安全产业的发展。
3. 企业规模小:国内的数据安全企业大多规模较小,分散,难以形成合作优势,这也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潜力。
三、数据安全产业的前景展望1. 政策支持: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对数据安全产业进行支持,这将促进数据安全产业的健康发展。
2. 技术进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数据安全产业的技术水平也将不断提高,提高数据安全性能表现。
3. 行业需求:随着互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数据安全越来越受到企业和用户的关注,对这个产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扩大,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综上所述,虽然数据安全产业在技术、人才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其在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行业需求等方面持续发展的趋势比较明显,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机会。
因此,我们应该密切关注数据安全产业,并切实进行技术和人才培养上的投入,通过整合资源、合作共赢,提高数据安全产业的现代化水平,推进数据安全产业乃至整个数字安全领域的健康发展。
2019年信息安全自主可控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信息安全自主可控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5月
目录
一、等保2.0落地,释放行业空间 (4)
1、等级保护是我国网络安全方面的基本制度 (4)
2、2007-2017年是等级保护1.0时代 (4)
3、等级保护即将进入2.0时代 (6)
二、有效需求释放,央企考核升级带动行业空间扩容 (9)
1、云计算、V2X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为IT系统安全带来新的挑战 (9)
2、新应用的出现为网络安全市场提供了新的空间 (9)
3、网络安全首度纳入央企业绩考核指标 (10)
三、信息安全行业证券化水平有望提升 (11)
1、中电基金和网安基金入股绿盟科技 (11)
2、美亚柏科引入国投智能,实控人变更为国资委 (11)
3、360及360企业安全分家,中国电子接手,奇安信独立入局政企安全市场
(11)
4、金山软件分拆金山办公冲击科创板 (13)
5、网络安全领军企业迪普科技上市 (13)
6、科创板承接信息安全生力军 (14)
四、贸易摩擦倒逼自力更生,从自主可控走向安全可靠 (14)
1、自主可控战略意义空前重大 (14)
2、自主可控领域主要参与者可分为CEC系、CETC系、浪潮系、中科系、紫光系 (16)
五、相关企业 (17)。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摘要:互联网络在中国的发展迅猛,网络普及率不断提高。
本报告通过对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并分析了互联网络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一、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概况截至2019年底,中国互联网络用户总数达到了9.32亿人,互联网络普及率为66.6%。
互联网络的普及率和用户数量在过去十年里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
其中,手机互联网用户占比最高,达到了95%以上,而PC端和平板端的用户数量在逐渐减少。
二、互联网络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一方面,互联网络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发展,推动了中国出口的增长。
中国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已经超过了全球其他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
另一方面,互联网络的发展也带动了新兴产业的兴起,如在线教育、共享经济和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
三、互联网络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互联网络的普及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首先,互联网络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快速和广泛。
这种信息的自由流动也给互联网用户提供了更多的知识和机会。
其次,互联网络的发展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人们可以更方便地与朋友、亲人和同事保持联系。
最后,互联网络的发展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在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服务领域。
四、互联网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中国互联网络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互联网络的普及率仍然存在着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差距。
尽管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超过了一半,但是在一些偏远地区还存在普及率低和网络质量差的情况。
其次,网络安全问题不容忽视,网络犯罪、个人信息泄露等事件时有发生。
此外,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也给互联网络的监管和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五、未来互联网络发展的展望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政策的支持,中国的互联网络发展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未来几年,互联网络的普及率将进一步提高,并且新的技术和应用将不断涌现。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是对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情况的详细统计和分析,包括互联网用户规模、互联网普及率、移动互联网发展、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数据和趋势。
该报告对于了解中国互联网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根据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已达8.5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超过60%。
互联网用户规模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手机上网用户规模达到8.33亿人,占互联网总体用户规模的97.4%。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上网方式,也推动了互联网行业的发展。
同时,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和发展也为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电子商务、在线支付、共享经济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为中国经济的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
根据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34.8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5%。
在线支付规模也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已经成为中国人日常消费的主要支付方式。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报告指出,2019年中国遭受的网络攻击事件较前一年增长了65%,网络攻击呈现出愈发复杂和智能化的趋势。
与此同时,个人信息泄露和网络诈骗等问题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完善网络安全体系,保障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成为互联网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根据报告分析,未来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主要趋势包括:首先,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将进一步提升,手机上网用户规模将继续增长;其次,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将在互联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推动互联网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最后,网络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将成为发展互联网的重要支撑,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技术手段的加强将成为互联网发展的关键。
总的来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全面反映了中国互联网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报告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和普及率持续增长,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推动了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网络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等问题。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篇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篇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上)一、总体情况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61.2%。
移动互联网用户人数已经突破8亿,占总网民规模的94.7%。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互联网产业链,包括硬件、软件、内容、平台和服务等多个领域,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中国现代经济的重要基石和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
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过去几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移动付费用户数已经超过6亿,移动支付行业规模也已经达到58.8万亿元。
在移动应用方面,中国的APP数量已经达到449.5万个,其中,移动游戏的用户规模和市场规模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此外,我国移动互联网在流媒体视频、社交媒体和在线购物等方面也表现出极高的活跃度和用户参与度。
三、新兴技术的推广应用近年来,我国在人工智能、区块链、产业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领域上取得了显著进展。
其中,人工智能的应用已经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区块链技术也在金融、物流和供应链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产业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成熟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传统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四、信息安全的挑战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用户规模的快速扩大,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我国网络安全事件数量虽然呈现出下降趋势,但是高危漏洞和新型攻击手段的出现,依然给信息安全带来潜在风险。
此外,个人信息收集和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也亟待进一步完善。
总体而言,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的不断推进,中国互联网市场的前景仍然广阔。
我国互联网行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持续为全球数字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下)一、网络消费的不断升级随着我国互联网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消费观念的改变,网络消费的形态也呈现出不断升级的趋势。
例如,我国的网上购物规模已经达到11.76万亿元,占新消费品牌整体市场规模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
数字经济时代网络安全保险的发展机遇、困难与对策

数字经济时代网络安全保险的发展机遇、困难与对策摘要: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数字技术不仅赋能企业,也带来了新的网络安全威胁。
这种情况催生了对网络安全保险的需求。
然而,作为一种新型的保险,网络安全保险在发展中面临了多方面的挑战:行业规范和标准尚未统一,网络风险的精算数据还不充足,而且确定保险范围也存在困难。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一系列的推动措施。
旨在探讨网络安全保险发展中的挑战,并为相关方提供具体的推进策略。
关键词:数字经济时代;网络安全保险;发展机遇、困难与对策引言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每一次点击、每一条信息和每一笔交易都留下了数字足迹,构成了一个互联网的巨大网络。
这个数字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机会,同时也伴随着新的挑战和风险。
网络安全不再仅仅是技术人员的关注点,而是每个企业、政府和个人都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在这个背景下,保险行业的角色如何应变,以及它如何应对并管理这些风险,成为了一个亟待探讨的议题。
1.发展机遇1.1网络安全产业高速增长随着数字化经济的崛起、技术进步和安全威胁的增加,中国的网络安全领域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统计,2019年,网络安全市场的总值为1,563亿元,2020年进一步攀升至1,702亿元。
多数网络安全公司正加大在产业链的布局,并积极筹集资金,预计达90亿元。
这种蓬勃发展助推了网络安全保险市场的兴起。
鉴于网络威胁的复杂性和不断变化,保险机构为补足技术与数据差距,与网络安全企业达成紧密合作。
此类合作推动保险商更新技术并探索新的保险应用。
随着对云技术、大数据、移动安全、工业控制及物联网安全的关注和投入,保险商的风险控制和监测手段也随之加强。
各大保险公司与网络安全企业正深入合作,研究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安全保险产品。
现在,17家主要的财产保险公司已发布相关产品,其中69.2%提供全面的网络安全风险覆盖,23.1%针对直接损失,而7.7%关注第三方的赔偿责任。
CNNIC发布第45次互联网统计报告: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1.3万亿元

CNNIC发布第45次互联网统计报告: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1.3万亿元【导语】4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围绕互联网基础建设、网民规模及结构、互联网应用发展、互联网政务发展、产业与技术发展和互联网安全等六个方面,力求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数据展现,综合反映2019年及2020年初我国互联网发展状况。
《报告》显示,截至今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较2018年底增长7508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4.5%;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7.10亿,网络消费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消费市场蓬勃发展方面正在发挥日趋重要的作用。
“互联网+”加速与产业融合,数字经济成为发展新引擎。
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规模已达31.3万亿元,位居世界前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34.8%。
一是数字消费持续增长,2019年网络消费已突破10万亿大关,连续七年位居世界第一;二是数字贸易不断提质升级,跨境政策与模式创新不断推动跨境电商发展,助力外贸转型升级;三是数字企业领跑全球,2019年,中国和美国所拥有的数字平台企业占全球70个最大数字平台市值的90%151,以互联网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动能为产业升级不断赋能。
互联网普及率达64.5%,数字鸿沟不断缩小。
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较2018年底增长7508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4.5%,较2018年底提升4.9个百分点。
其中,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46.2%,较2018年底提升7.8个百分点,城乡之间的互联网普及率差距缩小5.9个百分点。
在《2019年网络扶贫工作要点》的要求下,网络覆盖工程深化拓展,网络扶贫与数字乡村建设持续推进,数字鸿沟不断缩小。
随着我国“村村通”和“电信普遍服务试点”两大工程的深入实施,广大农民群众逐步跟上互联网时代的步伐,同步享受信息社会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