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现代性反思论文

合集下载

骆驼祥子论文[最终定稿]

骆驼祥子论文[最终定稿]

骆驼祥子论文[最终定稿]第一篇:骆驼祥子论文老舍的《骆驼祥子》是近现代作家的文学作品中最让我有感触的一部。

它不同于曹禺的激进式的《雷雨》,不同于巴金的一直追求革命的《家》,不同于沈从文的美好淳朴的《边城》。

在近现代,描写小市民的苦苦挣扎,描写知识分子,资产阶级的在黑暗中寻求光明的作品数不胜数,但是贫民的生活状态却被很多人忽视。

虽然胡适、刘半农、鲁迅等作家都不同侧面地写到了人力车夫,但他们都是以一个知识分子居高临下的观察和道德评价,对这个职业或扩而大之对下层劳动者给予同情或赞美。

他们都没有真正深入到一个车夫实实在在的生活和内心中去。

实事求是的说,看这本书之前并不是很了解那个时代的背景,社会状况。

只是单单的被那样一个拼搏向上的青年吸引。

或许了解那个时代才能更好地理解这本书的社会意义,但是我想在我们这个时代来看这本书,又有另一番的感悟。

“祥子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

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

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

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我特别喜欢这样的祥子,感觉有无限的活力,他是一棵“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的树。

我们现在的这个社会仍有很多这样对未来有着无限憧憬的青年,千里迢迢从落后的小城镇来到繁华的大都市寻求自己的理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很辛苦,但是也很快乐。

追逐梦想的人永远是幸福的。

所以祥子能够为了攒钱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不顾烈日炎炎,不畏寒风暴雨。

为了买车,他从生活中扣出每一点钱,他舍下面子和下等车夫强座,没命的拉车,甚至连一口好茶也不愿喝——虽然像他这样的高等车夫喝点好茶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他把自己当作铁打的,拼命攒钱……他仗着自己年轻力壮,埋头苦干,不嘴杂。

骆驼祥子贫困生活社会冷漠个人命运的反思

骆驼祥子贫困生活社会冷漠个人命运的反思

骆驼祥子贫困生活社会冷漠个人命运的反思骆驼祥子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骆驼祥子的贫穷生活以及面对的社会冷漠,引发了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探讨骆驼祥子贫困生活背后的社会原因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反思。

一、社会冷漠与物质需求骆驼祥子生活在民国时期的北京城,他从小生活在贫困的环境中,时常受到社会冷漠的对待。

这种冷漠源于社会的矛盾和贫富差距的加剧。

在那个时代,社会中的贫富差距巨大,社会底层的人们生存十分困难,而上层社会对他们的困境却漠不关心。

这种冷漠给骆驼祥子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他感到自己是社会底层的弱者,没有任何的权力和地位。

与此同时,骆驼祥子自己也对物质的需求十分迫切。

他生活在极度贫困的环境中,没有足够的食物和基本生活用品。

他为了谋求生存,不得不投身到汽车营运这样危险而辛苦的工作中。

他攒下来的辛苦钱,在面对病痛和困境时往往会被无情地剥夺。

面对这种物质需求与社会冷漠的矛盾,骆驼祥子选择了一种极端的途径来解决问题。

二、个人命运的反思骆驼祥子为了摆脱贫困生活和社会冷漠,选择了赌博这一看似能迅速富裕的手段。

他看中了人们的赌性和贪婪,通过赌博一夜暴富的机会,希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然而,事与愿违,骆驼祥子的赌博运气并不如他所愿,最终导致了他身心的崩溃和迷失。

通过骆驼祥子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个人命运的反思。

他虽然在贫困的生活中艰难地寻找着希望,但他并没有找到正确的出路。

相反,他在寻求自由与幸福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现实和自私。

他为了追求物质享受,不惜与自己的亲人、朋友疏远,最终陷入到赌博的深渊中。

这让我们深思一个问题:对于贫困和社会冷漠,我们是否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地面对,而不是通过赌博等不良途径来解决问题?三、社会反思与解决之道在社会冷漠中,个人命运的反思离不开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骆驼祥子这个角色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隐喻,他身上所体现的贪欲和扭曲,其实是社会对贫困阶层的冷漠和不公的外化。

骆驼祥子---毕业论文

骆驼祥子---毕业论文

骆驼祥子---毕业论文骆驼祥子---毕业论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老舍等一众文学巨匠的作品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在这些杰出作家之外,还有一位作家同样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他就是老舍的《骆驼祥子》的作者,曹禺。

《骆驼祥子》作为曹禺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残酷性。

本篇论文将通过对《骆驼祥子》的分析,探讨其中所蕴含的主题和思想。

首先,我们来谈谈《骆驼祥子》这个作品的背景。

这部小说发表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正值抗日战争爆发前夕,社会动荡不安。

小说的主人公骆驼祥子是一个贫苦的农民工,他为了摆脱贫困和奴役,不断努力工作,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命运。

然而,他的努力却往往被社会的不公和残酷所打败,最终导致他的悲剧结局。

《骆驼祥子》通过描写祥子的生活经历,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和无奈。

祥子出身贫寒,从小就被迫与贫困为伴。

他在城市找工作,从事各种体力劳动,但却始终无法摆脱贫困的困扰。

他不得不为了生计而不断奔波,甚至不惜以身体和尊严作为代价。

在这个过程中,他遭受了许多不公和欺骗,但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然而,正是这种对理想的追求最终成为了祥子的悲剧根源。

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惜一切代价,包括出卖自己的尊严和良心。

他为了攒钱买车,不惜与妓女发生关系,为了维持生计,他甚至参与了抢劫活动。

这些行为使他逐渐变得冷酷和无情,失去了原本的善良和人性。

最终,他的理想破灭,他被社会所抛弃,成为了一个彻底的失败者。

通过对《骆驼祥子》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所蕴含的主题和思想。

首先,这部小说揭示了社会的残酷性和无情。

在那个时代,社会阶级分化严重,贫富差距悬殊。

底层人民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只能被社会所边缘化和压迫。

这种社会现实使得人们在追求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无尽的挫折和艰辛。

其次,《骆驼祥子》也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

在这个小说中,祥子是一个既善良又冷酷的人物。

骆驼祥子的社会批判与反思

骆驼祥子的社会批判与反思

骆驼祥子的社会批判与反思引言《骆驼祥子》是中国作家老舍创作的一部现实主义小说,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北京社会底层劳动者的生活境遇,以及主人公骆驼祥子在社会封建制度下的奋斗历程。

本文将就骆驼祥子的社会批判与反思展开讨论。

社会不公与命运束缚在小说中,骆驼祥子作为一个贩夫走卒,深受社会不公与命运的束缚。

他出身贫寒,勤劳努力,但无法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他的命运似乎被一个无形的力量所支配,不论他多么努力地工作,都无法逃离贫穷的命运。

骆驼祥子的奋斗历程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劳动者的普遍境遇。

他们被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平等所困扰,被封建制度的桎梏所束缚。

他们不得不为了生计而不断努力工作,但却始终无法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这种社会不公不仅让他们陷入困境,也反映了社会的矛盾和问题。

社会道德堕落与人性扭曲在小说中,骆驼祥子在为生计努力奋斗的过程中,逐渐被社会的道德堕落所影响,人性也逐渐扭曲。

他为了获取财富而变得冷酷无情,他被利益所驱使,为了钱财不择手段。

他在与人交往中,常常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不惜伤害他人。

骆驼祥子的人性逐渐被社会不公和道德堕落所侵蚀,使得他在奋斗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自我,也失去了对社会的信任。

《骆驼祥子》通过主人公的故事,揭示了社会的道德堕落和人性的扭曲。

它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也是对人性的反思。

社会的不公与道德的沦丧催生了这样的人性扭曲现象,引发了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封建社会制度下的无奈与反抗小说中的骆驼祥子身陷封建社会制度之中,他在奋斗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封建制度的压迫与束缚。

封建社会制度限制了个人的发展,不公平的社会结构阻碍了他们的上升通道。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骆驼祥子感到了自己的无奈与困惑。

然而,他并没有完全被压制在现实的桎梏下,他通过努力和反抗,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

骆驼祥子的奋斗充满了坎坷和痛苦,但却是一种对不公平的反抗,对命运的挑战。

他试图通过努力工作和不断奋斗来摆脱贫困,同时也在努力改变自己和社会的现状。

骆驼祥子中的社会现实与个人命运的反思

骆驼祥子中的社会现实与个人命运的反思

骆驼祥子中的社会现实与个人命运的反思《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之一,它通过讲述一个贫穷的骆驼夫祥子的生活遭遇,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现实与个人命运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展开以及社会背景的描绘等方面都体现了对于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首先,小说通过骆驼祥子这一人物形象,直观地展示了社会现实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祥子出身贫困,从小就被迫面对艰难的生活条件。

他从事骑马车的职业,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都被剥削者长期占据着压榨的位置。

他的命运受制于无情的社会环境,无法摆脱贫困的束缚。

小说以祥子为代表,呈现了一个边缘阶层的命运困境,揭示了社会现实对于个人发展的束缚。

其次,小说通过情节的铺陈与发展,进一步反思了社会现实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关系。

在小说中,祥子被迫去借贷购买车马,希望从事自己的事业,然而这样的奋斗只是让他更加深陷于社会的漩涡之中。

他的努力与抗争也无法改变身份的局限,最终被无情的现实打败。

通过情节的展开,小说深入地揭示了社会现实对于个人命运的限制和操控。

此外,小说对于社会背景的描绘也为读者提供了深入思考的空间。

骆驼祥子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这个时期正值军阀混战、社会动荡的时期。

小说中虚构的大时代背景与真实的社会历史相呼应,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现实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关系。

作为一个骑车夫,祥子过着疲于奔命的生活,无法参与到社会进步的行列中。

他所面对的社会环境也正是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真实写照,这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于社会现实与个人命运的深入反思。

通过对于《骆驼祥子》中社会现实与个人命运的反思,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首先,社会现实对于个人命运确实具有重要的影响力,然而个人的努力与抗争也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尽管祥子最终未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在过程中他的奋斗与抗争也是值得肯定的。

其次,小说提醒我们要审视社会现实的不公与不平等,通过对社会问题的反思与批判,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论文 论骆驼祥子的现代启示

论文 论骆驼祥子的现代启示

论骆驼祥子的现代启示摘要:关键词:老舍骆驼祥子农民工正文:老舍是一位现实主义作家,《骆驼祥子》这部作品是对当时现实生活的生动写照,在《骆驼祥子》逐步作品中老舍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出发,加上个人对洋车夫十几年的生活认真的观察,巧妙的文学构思,勾勒刻画出“祥子”那一时期受压迫的劳苦大众的形象及他们的精神状态这一典型。

老舍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社会地位低下的城市个体劳动者—人力车夫祥子的典型形象。

他从民族、文化的角度评价现实生活,致力于揭示市民社会的病态。

老舍在这部作品中以个体劳动者为了生计经受的磨难作为线索,通过描述祥子的生存生活经历,即:破产农民—人力车夫—希望买洋车—有车—军阀混战夺车—没有灰心决定再度买车—反动政府的侦探上门敲诈拿走他全部积蓄—虎妞的资助下再度有车—祥子卖车—祥子的心灵再次受到严重摧残—小福子自杀祥子精神毁灭。

这样的一个经历让祥子失去了对生活的任何企望和信心,彻底地从先前热爱拉车,到讨厌拉车,到最后拉不动车;从先前忠实义气,变得厚颜无耻;从先前矢志不移,到自暴自弃,自甘堕落,最后完全蜕变成了一个麻木不仁、没有了魂灵的行尸走肉。

就这样反复了三次,祥子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

他开始游戏生活,吃喝嫖赌,彻底堕落为城市的垃圾。

一骆驼祥子生存的基本特征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

他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

但最后,经历了三起三落,祥子已经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他已经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一个曾经是那么要强的头等车夫,最后却还是没有挣扎出悲惨的命运。

祥子是旧社会贫苦劳动人民的缩影,他反映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苦难与无奈。

(起初)憨厚老实、坚韧、自尊好强、吃苦耐劳;(最后)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自甘堕落。

祥子来自农村,拼命的赚钱,经过三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换来了一辆洋车。

但是没有多久,军阀的乱兵抢走了他的车;接着反动政府的侦探又诈去了他仅有的积蓄,主人公躲避特务追踪还使他丢了比较安定的工作,迎着这一个又一个的打击,他作过挣扎,仍然执拗地想用更大的努力来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愿望。

骆驼祥子读后感和现实思考600字11篇

骆驼祥子读后感和现实思考600字11篇

骆驼祥子读后感和现实思考600字11篇骆驼祥子读后感和现实思考600字精选11篇骆驼祥子读后感和现实思考600字有哪些?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简单来说就是看完书后的感触。

下面是作者精心收集的关于骆驼祥子读后感和现实思考600字的内容,欢迎参考借鉴。

骆驼祥子读后感和现实思考600字(精选篇1)这个暑假我读了《骆驼祥子》,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老舍。

这部小说把二十年代末期老北平人的生活作为小说的背景铺垫,把用人力拉车作为谋生途径的洋车夫祥子作为小说的主要人设。

从而托现出了旧中国社会的黑暗,以及就社会的不公平。

它主要讲述了,生活在北平镇里的祥子,他心里幻想着以自己的劳动和诚实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他用三年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但因为战乱又丢失了他的车,但他并没有放弃,又开始攒钱。

后来,他与虎妞结婚,当生活一步步走入正轨时,虎妞因难产而死,而自己心爱的女人小福子也自杀了,他的人生又掉入深渊,而纯真的祥子逐渐被万恶的社会慢慢吞噬。

我好似看到了车厂、白塔、街道、巷子。

街上吵嚷着的人们,这就是几十年前老北京人的生活。

我可以深刻的体会到刘四爷的臭骂、兵匪的鞭子。

我好像看到了那个不管风吹雨打,烈日当空依然马不停蹄的穿梭在大街小巷的祥子。

但,最后虎妞惨死,小福子上吊,老马头倒在了街头,祥子也逐渐堕落。

我从中体会到了,就中国社会简直是一个“人间地狱”。

祥子的悲剧,揭露了压迫人们的无良知人和黑暗的旧社会。

被判了自私的个人主义,揭露了人们的不堪一击。

如果用反思想去思考,如果祥子承受住了打击,他应该还会积极的面对生活,并不会这样逐渐堕落。

所以这本书也正好告诉了我们,做人一定要用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一切,就算遇到再大的打击要承受住。

就像雪莱所说的“上预言的号角奏鸣!哦,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只要你承受住了这次打击,那你必定会成长。

骆驼祥子读后感和现实思考600字(精选篇2)老舍的《骆驼祥子》是以小说的形式来描写祥子从淳朴善良变成自私狭隘的过程,小说充满了对社会黑暗的不满和对祥子的同情,他呼吁人们不要让祥子的悲剧继续重演。

《骆驼祥子》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骆驼祥子》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骆驼祥子》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引言《骆驼祥子》是中国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部富含现实主义色彩的小说。

小说通过讲述主人公骆驼祥子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奋斗,展现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残酷性。

本文将探讨《骆驼祥子》这部作品对现实生活的启示,从中汲取人生智慧和思考个人命运。

1. 现实生活中的阶级困境《骆驼祥子》以骆驼祥子的命运为主线,揭示了贫苦人家的社会地位的限制以及贫穷所带来的无尽困境。

骆驼祥子出身低微的家庭,从小就被逼着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命运。

小说中的困境和不公平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阶级差距和贫困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面对着阶级困境和社会不公平。

贫富差距的扩大、社会资源的不平等分配等问题,使得像骆驼祥子一样的人们往往无法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应该放弃努力。

《骆驼祥子》提醒我们要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去战胜困境,改变命运。

2. 人性的复杂性在小说中,骆驼祥子是一个具有复杂性格的人物。

他既有着坚韧和不屈的一面,也有着渴望成功和追求更好生活的一面。

在他与四爷的斗智斗勇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决心改变命运的人的坚持和冷静。

现实生活中,人的心理和性格同样充满了复杂性。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和个性特点。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有些人会选择退缩,有些人会选择坚持。

《骆驼祥子》告诉我们,人性的复杂性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内心才能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3. 社会的残酷性《骆驼祥子》中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残酷的一面。

骆驼祥子不断地被现实的无情打击,他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最终仍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小说中的各个角色都带有一定的冷酷、自私和利益的思维方式,这反映出现实生活中社会的残酷性。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遇到社会的残酷性。

人们之间的竞争和争夺,经济利益的驱使,使得社会变得冷漠和无情。

《骆驼祥子》提醒我们,面对社会的残酷性,我们不能气馁和放弃,而是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骆驼祥子》的现代性反思
【摘要】《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揭示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骆驼祥子》中,老舍在对祥子堕落的三个驿站的描述中,体现出了明显的现代性含义。

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现代性,一直在社会中延续发展。

因现代性有其弊端,通过本次论文中对《骆驼祥子》中的现代性进行研究,来揭示其弊端。

解决现代性中的弊端,使现代性更加规范化。

【关键词】骆驼祥子;老舍;虎妞;现代性
0.前言
《骆驼祥子》在文学史上的研究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人们大部分的研究方向是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即现实主义的批评理论,或者是对祥子人物形象的研究。

本文主要深入剖析骆驼祥子整个人生,从现代性角度去论述祥子人生不断变化的原因,以及对《骆驼祥子》的现代性反思。

通过对现代性的深入理解和诠释,认清现代性的实际作用,正确认识现代性,使现代性对人生的影响向好的方向发展。

1.现代性在《骆驼祥子》中的体现及对现代性的解释
现代性具有自主性,可以把所有压迫人的力量凝聚起来,对人进行一种塑造,改变一个人的道德和行为。

祥子来自农村,是一个朴实、善良的农民。

在他离开农村走进城市以后,现代性在逐渐改变这他,包括他的道德、行为、人性等。

城市,就是祥子堕落的开始,也是埋葬祥子的坟墓。

老舍将现代性充分地融入《骆驼祥子》的创作中,写出了人性和环境的关系,即“人性被环境锁住不得不堕落的悲哀。


刚来到人和车厂的时候,在城市里祥子依旧还是一个农民,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市民形象,是社会的底层代表。

但是祥子心中有一个理想,就是想要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可以说,祥子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以为有力气就能赚钱,所以他和其他车夫不一样。

但是随着梦想的一次又一次破灭,祥子绝望了,在这样的环境里,祥子被环境锁住,不得不堕落了。

《骆驼祥子》中,现代性对人的几个方面的逼迫,表现在:1.金钱意识2.有性无爱3.物化4.堕落等。

人的性格具有两面性,即道德和行为。

在《骆驼祥子》中,现代性对祥子的性格的作用就是将他的道德和行为异化。

在梦想破灭以后,祥子不再是那个淳朴的农民,他的道德和行为堕落了。

道德上,他没有禁得住夏太太的勾引,和她发生性关系,并染上了淋病。

“有性无爱”,这个现代性对人的逼迫淋漓尽致地展现在祥子身上了。

行为上,祥子原来的淳朴逐步被环境吞噬,他染上了抽烟、喝酒、打架的陋习。

在巡警眼中,祥子是头等的“刺儿头”,他几乎变得和其他人一样。

现代性追求向前运动,像压路机一样滚滚前行,现代性使人机
械化,并不可恢复。

祥子也曾想过反抗,但是现实并无法改变。

祥子的第一辆车被乱兵抢走的时候,就是他的第一次反抗。

第二次反抗:孙侦探跟踪祥子来到曹先生家里,在门口时候的描写尤为能体现祥子想要反抗,却又不能真的反抗的矛盾心理。

现在的祥子似乎对命运已经有了屈服,在这个环境里他只能屈服。

老舍将现代性对人的塑造作用展现出来,祥子以后就这样慢慢的机械化,彻底被都市环境改变了,变成了行尸走肉、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2.现代性留给祥子的三个陷阱
第一个陷阱:人和车厂
祥子自从来到城里,苦干了三年,终于有了一辆自己的车。

但是混战的乱兵抢走了他的第一辆车。

趁乱得到的三头骆驼,让他有了35块钱。

他来到人和车厂,这就是他堕落的第一站。

祥子拉车很卖力,人又朴实,虎妞很喜欢他。

虎妞勾引祥子喝酒,祥子稀里糊涂的和她上了床。

在刘四爷的寿宴上,虎妞和刘四爷闹翻了,刘四爷不同意祥子和虎妞的结合,与刘四爷关系的断绝,就是祥子堕落的开始。

在寿宴上虎妞和老爹闹翻,父女俩人的对话根本不像父女,而是像夫妻。

这里暗示出父女有乱伦的嫌疑。

这样,人和车厂无疑是个预先设置好的坟墓。

第二个陷阱:大杂院
祥子和虎妞来到了毛家湾的一个大杂院里租房子住,这里就是一个贫民窟。

做小买卖的、当仆人的、拾荒的、作妓女的,人人饥
寒交迫,十六七岁的姑娘,没有裤子穿,怀孕的妇女还得做苦工,老的死了没钱买棺材。

在祥子眼里,他感到家里的不是个老婆,而是个吸人血的妖精,他简直没有回家的勇气。

他仿佛觉得自己的经血都被虎妞吸光了,全身肮脏,他的气力、健康全丧失了,从理想到道德都往下沉沦和腐烂,这表明祥子不得不向环境屈服。

第三个陷阱:白房子
祥子在虎妞难产之后非常悲痛,他回到曹先生家里,继续拉包月。

曹先生好心同意收留小福子,这让祥子又看到了希望。

祥子来到白房子找小福子,但是小福子却在前一天上吊死去了。

至此祥子对现实的反抗终于结束了,祥子固守灵魂的最后防线崩溃了。

白房子就是一个坟墓,不仅埋葬了小福子,更埋葬了祥子,他的伦理道德和他的灵魂一起被埋在了这里。

这三个驿站,并不是偶然发生的。

而是一种特在的东西,一直在推着事情的发展。

祥子身处在一个堕落的环境里,环境就像是一把锁,紧紧地锁住祥子,祥子的人性被环境控制住,所以反抗也是徒劳的,小说写出了人性“被环境锁住不得不堕落”,而驱使人性堕落的直接原因就是现代性。

3.结语
从《骆驼祥子》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现代性给都市社会带来的弊端。

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反思和重建有着独到的见解,他从批判旧的世界中发现新的世界。

以批判的视角和建立新世界的角度来发现旧世界的矛盾,这样马克思就以新的立足点、新的理论视野重
建了现代性,使之与改造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共产主义运动紧密结合起来,与资本主义相对抗。

在马克思的批判和与资本主义的对抗下,资本主义不断完善自身的制度,空前地发展了资本主义。

但是在当今社会,资本主义的问题还是层出不穷。

社会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增大,垄断性经营不断破坏着人们收入的平衡,经济利益不断地向文化领域渗透,使文化的健康发展收到影响,这些都是与现代性带给社会的弊端有关。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