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行政级别

合集下载

大学的行政级别_目前能取消吗_

大学的行政级别_目前能取消吗_
迎合官本位社会,保留甚至提高大学的级别,最终或许并不能 让大学的腰板变硬。 大学的行政级别,加快了大学行政化倾向。 而 行政化倾向,让大学越来越成为官场,造成大学精神的迷失。 事实 上,今日大学的地位与尊严,正随着校领导的行政级别的提高,每 况愈下。
大学的地位,不应靠行政级别树立,要靠教育与学术成就。 大 学要真正取得教育与学术的发展,取消行政级别是必由之路,这样 才能保证大学的相对独立性。 而在取消行政级别之后,国家应该建 立教育拨款委员会保证大学的投入, 大学应建立理事会进行战略 决策,教授和学生的地位,则通过教授委员会、学生自治委员会得 以提高。
如果大学没有行政级别,有关大学发展的文件,你看上级部门 会不会发给大学?据我所知,一些本来针对民办学校发展的文件, 往往由于民办学校没有级别而不能发到民办学校手中。 这种情况 下,急的不是学校,而是政府部门。 有办学自主权的大学,本来不必 看上级的文件来办学。
葛教授还说“地方上要征地……”,照此说法,我国 640 所民办 高校又是怎样生存下来的呢?如果政府部门有什么行政机构,大学 就得对应有什么机构,这不是大学的幸事。 葛教授的文章,更反映 出一个事实:我国民办大学的生存空间,在处处讲级别的环境中, 十分艰难,与公办学校相比,他们没有“地位”、说话不硬、办事不方 便,那么,改变这种处境,是不是也要给民办本科院校领导局级待 遇、高职院校领导副局级待遇呢?而换句话说,目前有行政级别的 公立学校,是不是会担忧失去级别的保护,无法面对市场竞争呢?
பைடு நூலகம்
今日时政 2010.1 下
33
如果取消大学的行政级别, 社会就将大学看低、 办事处处为 难,那么,问题的根源不是大学没有级别,而是来自三方面:一是大 学没有真正的教育作为,得不到社会的尊重;二是政府部门的服务 存在问题,看身份甚至违规办事,这是需要行风治理的问题;三是 政府与大学的关系没有理顺,没有建立保障大学办学自主权、符合 教育发展规律的教育管理制度。

本科院校行政级别

本科院校行政级别

本科院校行政级别摘要:1.本科高校的行政级别概述2.本科高校的行政级别分类3.我国本科高校的行政级别现状4.行政级别的影响因素5.行政级别的意义与作用6.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正文:一、本科高校的行政级别概述本科高校行政级别是指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根据学校的性质、规模和地位,对高等学校进行的一种行政管理划分。

一般来说,本科高校的行政级别与其经费来源、管理体制以及学校规模等因素密切相关。

二、本科高校的行政级别分类本科高校的行政级别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985 工程”高校:该类学校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具有较高的教育质量和国际声誉。

2.“211 工程”高校:该类学校在国家高教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教育资源较为丰富。

3.省部共建高校:该类学校由省级政府与中央部委共同建设,具有一定的行政级别。

4.地方本专科院校:该类学校主要由地方政府投资兴办,为地方培养人才。

三、我国本科高校的行政级别现状在我国,本科高校的行政级别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其中,“985 工程”和“211 工程”高校占据了较高的行政级别,而地方本专科院校则相对较低。

这种行政级别的划分,使得不同类型的高校在教育资源、政策支持等方面存在差异。

四、行政级别的影响因素本科高校的行政级别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1.学校的历史沿革:学校的发展历程、历史地位等都会影响其行政级别。

2.教育资源分配:行政级别的高低决定了学校在教育资源分配中的优先级。

3.政策支持:不同行政级别的高校在政策支持方面存在差异,这会影响学校的发展。

4.学校规模与实力:学校的规模、师资力量、学科设置等都会影响其行政级别。

五、行政级别的意义与作用本科高校的行政级别具有以下意义与作用:1.便于行政管理:行政级别有助于政府对高校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

2.资源配置:行政级别影响了学校的资源配置,进而影响学校的发展。

3.社会声誉:行政级别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地位。

4.人才培养:不同行政级别的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差异,这会影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中国高校行政等级

中国高校行政等级

中国高校行政等级一、引言在我国,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其行政等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

了解高校行政等级的划分及其对教育质量的影响,对于分析和改进我国高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高校行政等级的划分1.层次划分我国高校按照层次可以分为本科院校、专科学校、研究生院等。

本科院校主要负责本科教育,专科学校则以专科教育为主,研究生院则侧重于研究生教育。

2.行政级别划分根据教育部的规定,我国高校分为副部级、厅局级、副厅局级、处级等不同行政级别。

这些级别主要反映了学校的综合实力、师资力量、科研水平等方面。

三、各级别高校的特点及优势1.本科院校本科院校是我国高校的主体,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任务。

它们通常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师资力量和科研能力,以及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

2.专科学校专科学校以专科教育为主,注重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虽然学术研究能力相对较弱,但在职业教育领域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3.研究生院研究生院侧重于研究生教育,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质量。

研究生院不仅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也是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来源。

四、高校行政等级与教育资源的关系高校行政等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教育质量。

等级越高,学校获得的财政支持、师资力量、科研项目等方面的资源越丰富。

这有利于学校提高教育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形成良性循环。

五、存在的问题与挑战1.资源分配不均:高校行政等级导致资源分配失衡,等级越高,资源越丰富。

这使得部分高校过度追求行政等级,忽视了教育质量的提升。

2.评价体系单一:当前我国高校评价体系过于依赖行政等级,缺乏对教育质量、科研成果、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价。

六、我国高校行政等级改革的方向1.淡化行政等级观念,强化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发展理念。

2.建立多元化、综合性的高校评价体系,引导高校关注教育质量。

3.优化资源分配,促进各级别高校的特色发展。

北京大学行政级别

北京大学行政级别

北京大学行政级别
“在拥有百年历史的北京大学,以高标准管理为基本原则,积极投入,不断提高,为学术繁荣和校园和谐贡献力量。


北京大学行政级别
北京大学(Beijing University)是中国最负盛名,最优秀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究竟它都有哪些行政级别呢?下面就是北京大学行政级别概览:
一、总承包
北京大学总承包是由教育部指定的最高行政机构,下设校长、副校长办公室,有助理校长、秘书长、发展副校长等行政职位,并设有教务处、招生处等教育行政专业支撑部门。

二、校园行政
北京大学校园行政组织由校园部长处领导,负责校园的一般管理及行
政事务,由校园办公室、部门(教学部、研究生聘用办公室、人事教
育处共同组成。

三、学校部门
根据各种功能需要,北京大学设置了下属部门和服务中心,如图书馆、体育部、新闻传媒中心、组织部、财务处、实验中心、情报处、社科
研究中心、科技信息处等。

四、研究生部门
北京大学研究生部门是学校重点发展的部门之一,主要包括研究生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研究生教育管理办公室等,负责学校研究生的招生、教学管理等活动。

五、院系
北京大学是一所复合型大学,包括光华管理学院、建筑学院、艺术设
计学院等各个学科及项目,由各学科及系部联合管理。

六、实验室
北京大学在各课程深入发展的基础上,设立了若干实验室,像软件实验室、生态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语言实验室等,用于教学与科研活动。

总之,北京大学的行政级别规则完整的分层体系,每个级别都有清晰的职责范围,充分体现了学校和办学精神,从而发挥了最好的教育力度。

本科院校行政级别

本科院校行政级别

本科院校行政级别摘要:1.本科院校的行政级别概述2.本科院校的行政级别分类3.我国本科院校的行政级别现状4.行政级别对本科院校的影响5.未来本科院校行政级别的发展趋势正文:一、本科院校的行政级别概述本科院校行政级别是指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根据学校的性质、规模和地位,对本科院校进行的一种行政管理划分。

这种划分有助于教育部门对高校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资源配置,同时也影响着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经费投入、人才培养等方面。

二、本科院校的行政级别分类1.部属本科院校:由教育部或其他中央部委直接管理的本科院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

2.省属本科院校:由省级教育部门主管的本科院校,如四川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

3.市属本科院校:由地市级教育部门主管的本科院校,如沈阳大学、广州大学等。

4.民办本科院校:由社会力量举办的本科院校,如浙江万里学院、西安欧亚学院等。

三、我国本科院校的行政级别现状目前,我国本科院校的行政级别主要包括部属、省属和市属三个层次。

其中,部属本科院校实力较强,资源投入较大,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省属和市属本科院校则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教育需求的不同,呈现出一定的差异。

四、行政级别对本科院校的影响1.办学自主权:行政级别越高的院校,其办学自主权相对较大,能够更加灵活地制定教学计划、招生政策等。

2.经费投入:行政级别越高的院校,往往能获得更多的政府经费支持,有利于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

3.人才培养:行政级别越高的院校,其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等方面相对较高,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4.学校声誉:行政级别越高的院校,往往具有较高的社会声誉,对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有积极影响。

五、未来本科院校行政级别的发展趋势1.逐步取消行政级别: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未来有可能逐步取消本科院校的行政级别,实行更加灵活的管理模式。

2.提高民办院校地位: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教育,提高民办本科院校的行政级别和地位。

本科院校行政级别

本科院校行政级别

本科院校行政级别摘要:1.本科高校的行政级别概述2.本科高校的行政级别分类3.我国本科高校的行政级别现状4.行政级别对高校的影响5.未来发展趋势和建议正文:一、本科高校的行政级别概述本科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在高校的管理和运营中,行政级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它不仅关系到高校的资源配置,还关系到高校的决策权和人事安排等方面。

因此,了解本科高校的行政级别对于研究高校管理和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二、本科高校的行政级别分类我国的本科高校按照行政级别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部属高校,另一类是地方高校。

部属高校是指直接隶属于中央各部委管理的高校,其行政级别相当于厅局级。

地方高校是指由地方政府出资设立或管理的高校,其行政级别相当于地市级。

三、我国本科高校的行政级别现状目前,我国共有近3000 所本科高校,其中部属高校约130 所,地方高校约2800 所。

部属高校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其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普遍较高。

地方高校则在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行政级别对高校的影响行政级别对高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配置:行政级别越高,高校获取的资源越多,包括财政拨款、科研经费、人才引进等方面。

2.决策权:行政级别越高,高校的决策权越大,包括学科建设、人事安排、合作交流等方面。

3.学术影响力:行政级别越高,高校的学术影响力越大,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五、未来发展趋势和建议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行政级别的影响将逐渐降低。

未来,高校应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学校行政级别

学校行政级别

相关介绍
文理分科
专家点评
成都友:我读高中时是高二分的科,那时候每科都要考,我是学理科的,我的历史、政治、地理知识就停在 那一阶段。说实话不分科的时候学习还轻松些,分科了就累了,其原因主要是学习太单一,考试要求太高了。我 觉得高考就应该是:语文+数学+X。
友:高考,只考语文,数学,物理,生物应该够了。别的可以作为选修课来学。
张力介绍称,“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现有的会考不同,不是“考一门、扔一门”的考试,而是对某一学科 进行综合的测试。考试内容可以从国家标准题库中抽取,也可由社会机构来组织。高校录取时,可根据学校特色 和各专业需要自主选拔。高考、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都可能是录取的依据。
张力说,目前英语科目最具条件一年多次考试,探索社会化考试。不过这需要良好的社会监督,需要公开透 明的程序。多次性的考试试点要等到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之后,正式发布纲要以后开始逐步推进。
根据高校本身的特点,高校行政管理在其职能上主要体现为:第一,实现对资源合理有效的配置,即按照学校的 发展规划,对人、财、物的投入、分配和调控;第二,维护整个学校系统的正常运转,即对日常教学、科研、后勤等 方面的工作状况和进程进行检查、反馈和协调,处理学校与外界各方面的交往,保证学校各项工作按预定的计划进 行。
相关改革
一年多考
高考制度
去行政化
副部级高校发布会上,王建国提出两个基本原则:一是高考制度要坚持,因为高考是国家保障社会公平的一 项重要制度;二是高考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要改革,中国要逐步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生考试的 新机制。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改革与制度创新战略专题组长谈松 华介绍说,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归纳起来有三方面内容: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

成都市中学行政级别划分

成都市中学行政级别划分

成都市中学行政级别划分(中英文实用版)英文文档:The administrative level division of secondary schools in Chengdu City is based on a hierarchical system that aligns with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structure of China.Chengdu, as a major city in Sichuan Province, has a well-established system of secondary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At the top level of this hierarchy are the municipal education bureaus, which oversee the management and coordination of secondary education across the city.Below the municipal level, there are district and county education bureaus, which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schools in their respective areas.Secondary schools in Chengdu are categorized into different levels based on their administrative status.The highest level is the key secondary school, which is recognized for its academic excellence and often has a longer history and better faculty and facilities.Below the key secondary schools are regular secondary schools, which provide general education and prepare students for further education or vocational training.Additionally, there are also special-purpose secondary schools, such as art, sports, and foreign language schools, which focus on specific areasof education and provide students with additional training in these fields.The administrative level division of secondary schools in Chengdu is essential for managing and coordinating the city"s educational resources,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guiding the development of 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city.中文文档:成都市中学行政级别划分是基于中国教育行政结构的等级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08-27 13:32
我国现有的31所副部级高校名单
北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天津: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辽宁:大连理工大学
吉林:吉林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
陕西: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上海: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
江苏: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湖北: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湖南:中南大学
安徽:中国科技大学
福建:厦门大学
广东:中山大学
浙江:浙江大学
四川:四川大学
重庆:重庆大学
山东:山东大学
甘肃:兰州大学
相关知识
31所副部级学校又分为三类:2000年前老的副部级学校14所,2000年增加7所,2 003年12月新增10所。

进入“985工程”的学校34所,也分三类:第一类是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2所;第二类是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9所学校,实际就是常说的“9+2”;还有23所属第三类。

“985工程”投入了很多钱,大部分经费都投入到“9+2”里去了。

“211工程”高校95所,分两类:一类是中央部委的67所,一类地方高校进入“211工程”的28所。

“211工程”的一期建设,中央财政支持的专项经费主要用于67所部委院校,2 8所地方高校一部分拿到少量补助经费,一部分没有拿到,像我们郑州大学,就没有拿到中央财政的经费。

“211工程”的二期建设,中央财政经费主要还是投向67所部委高校,对地方高校,根据是否有重点学科及重点学科的数量,给了一些补助性的经费,我校拿到了27 00万。

按照学校隶属关系,高校又分为两类:一类是部委院校,共111所;一类是地方院校,
共1442所。

按照三级学位授予权,又分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及只能授予学士学位的普通本科院校。

按学校的定位又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

尽管没有明确的界线,但普遍认为,研究型大学大概就是30余所;教学研究型的有70余所,其他的是教学型。

按办学体制,分部委院校、省属院校、市属院校、民办学校,据说这四类学校教育部以后要规范成国立大学、省立大学、社区大学和民办大学四个等级。

一、54年全国性重点大学
1954年10月,在《关于重点高等学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中,指定以下6所学校为全国性重点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

二、59年颁布的全国重点高校(16所)
1959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指定以下16所高校为全国重点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第一医学院、西安交通大学。

三、1959年增加的4所全国重点高校:
协和医科大学、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第4军医大学、军事通讯工程学院。

四、“七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15所)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五、正式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33所)(不含刚试办转正的研究生院学校)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1984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原教育部正式发出了《关于在北京大学等二十二所高等院校试办研究生院的通知》,全国22所高校首批设立研究生院: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1986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教委发出了关于同意中山大学等十所院校试办研究生院的通知,全国增加十所研究生院:
中山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六、首批书记、校长职务由中央管理的高校(14所)
1992年中央指定14所书记、校长职务由中央管理的高校: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14所高校的党委书记、校长职务由中央直接任命,书记和校长享受副部级待遇。

2、2000年增加7所: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
3、2003年12月再新增11所: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注:迄今为止,全国副部级高校总共31所。

北京医科大学已并入北京大学,因此14 +7+11-1=31所)
其中华东师大、中国海大、华南理工和湖南大学等正厅级学校也进入了985重点共建工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