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秋天的怀念(1)-完整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共34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共34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懂秋天的故人
• 示例2: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 俩在一块儿,好好活,好好活......”
懂秋天的故人
• (1)找出文中描写母亲的语句,反复朗读,品味母亲 那深沉的爱。
• 示例1:母亲就悄悄地走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 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 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
• (朗读指导:“悄悄地”“偷偷地”“红红的”这些词 语要读得轻一点、慢一点,从而读出母亲的小心翼翼。)
散文《合欢树》《病隙碎笔》
《我与地坛》等。
我一直有一个凄苦的梦......在梦中,我绝望地哭喊, 心里怨她:“我理解你的失望,我理解你的离开,但你 总要捎个信儿来呀,你不知道我们会牵挂你,不知道我 们是多么想念你吗?”但就连这样的话也无从说给她听 ,只知道她在很远的地方,并不知道她到底在哪儿。这 个梦一再地走进我的黑夜,驱之不去。
母亲让我去看菊花,我会
——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不, 我不去!我可活什么劲儿!”
叙秋天的故事
• 找出相关语句,朗读品味,体会“我”的心理。
(1)“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 摔向四周的墙壁。”
(朗读指导:通过关键字眼的重读,读出激动的, 暴怒的语气,前面舒缓,后面转折,加强语气, 读出情绪的变化。)
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 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
四周的墙壁
细节描写
母亲让我去看菊花,我狠命 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 着:“不,我不去!我可活 什么劲儿!”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 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好好儿活……”
动作描写,“扑”表明动作之快,“抓 ”表明力度之大,写出了母亲急于阻止 我自虐的迫切,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爱。

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共32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共32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史铁生
学泪标
1、体会作者将浓烈的感情寄托在 叙事中的写法。 2、掌握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 等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3、深切地领悟文章蕴含的深沉无 私的母爱,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 生的感恩情怀。
走进作者
史铁生( 1951—2010) ,
生于北京,作家。代表作 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 湾》《命若琴弦》, 散 文 《我与地坛》《合欢树》 等。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 奖,并有英、法、日文译 本在国外出版。
生命是美丽的,当我们在教室里快乐 地学习、在操场上欢快地游戏时,或者当 我们在山野间奔跑、在田地里和爸妈一起 劳作时,我们无不在享受生命的恩赐。
但是对于因疾病而不能走动的作家史铁 生来说,生命又是那样的残酷。然而就在 他不幸的境遇中,却有一个人以她博大的 胸襟给了他生活的勇气和希望!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史铁生一起走进那 充满怀念的秋天。
对比反衬的作用。 对“我”的暴怒无常的描写更能反衬出母亲 对“我”深沉的爱,突出母亲的形象。
合作探究
同学们,课文中 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情 节——看花,你们注 意到了吗?课文中几 次提到了看花?
母亲
第一次:
“听说北海的花 都开了,我推 着你去走走”
第二次:
“北海的菊 花开了,我 推着你去看 看吧。”
·第一处:窗外的树叶“刷刷啦啦”地飘落。 ·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突出“我”孤独、痛苦、无望的心情。 ·第二处: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 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 写出了菊花蓬勃的生命力,渲染出悲壮、深沉的氛围,突 出了“我”的心理从痛苦、无望转向明朗、坚强的变化过程。
儿子终于肯走出家门,母亲内心的喜 悦溢于言表。
母爱是商量,是知足常乐

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共41张PPT).ppt

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共41张PPT).ppt
==========================
---------------------------------------------“他长着一幅微黑透红的脸膛,稍高的个儿,站
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的淳朴可 爱。”
知识点
示例
==========================
----------------------------------------------
拓展链接
想象补充描写
又是秋天,当作者站在母亲的墓前看着母亲的遗 像,他会说些什么呢?
方法提示:①注意描写类型②和文章上下文的情节合理衔接; ③注意人称要求;④力求生动,字数合适。
知识点
示例
==========================
---------------------------------------------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 摔,身上、帽子上冒着呜呜的火苗向敌人扑去,把 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把要占领阵地的敌人烧 死。……
知识点
深层含义:(提示:找找写秋天的句子,思考其作用) ①“秋天”是背景和“引子”,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 关。 ②第一次写“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 ③第二次写“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
再读:体悟感情
《秋天的怀念》
表层含义:秋天——事件发生的时间;怀念——母亲
深层含义:(提示:找找写秋天的句子,思考其作用) “秋天的怀念”暗示着作者经过命运地残酷打击,经历过暴躁绝望的心理 历程,在母亲去世后,才真正体会到母爱的坚强与伟大,懂得了母亲的 期望,悟出了生命存在的意义。
文章框架图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共27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共27张PPT)
拓展阅读
深受苦楚的母亲
有没有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有没有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有没有大声呼喊我活着什么劲!
——没有
——没有
——没有
自己做坚强的母亲让儿子成为坚强的儿子
从全文来看,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母亲是一个坚强乐观、宽容忍耐、热爱生活、理解儿子的伟大的人。3.读完本文,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1)我感受到作者对母亲的怀念、思念之情;(2)作者对母亲的忏悔、懊悔、后悔、悔恨之情;(3)作者对母亲的自责、内疚之情;(4)作者自己的成长,完全理解母亲……
(1)“‘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此句运用了什么细节描写?有何作用?语言和神态描写。表现了母亲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支撑不到那一天的复杂心理,表现对儿子无私关爱。(2)“‘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此句运用了什么细节描写?有何作用?语言和动作描写。写了我听了母亲话时的反应。表现了“我”对生活极度痛苦、绝望的心情。
—— 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
—— 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 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
—— 絮絮叨叨……比我还敏感
(动、语)理解、体贴
(神)母爱执着
动作,喜悦
心理。细心、体贴
——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
语言。牵挂
作者是透过生活中的哪些小事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怀念的,也就是体现母爱伟大的小事? ①母亲抚慰发脾气的“我”; ②母亲为了“我”隐瞒病情; ③母亲央求“我”去看花; ④母亲的临终挂念。
xiǔ
zēnɡ
shàn
shì

tān
一、读一读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共18张PPT)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共18张PPT)
七年级语文上册
史铁生
新课导入
我一直有着一个凄苦的梦……在梦中,我 绝望地哭喊,心里怨她:“我理解你的失望, 我理解你的离开,但你总要捎个信来呀,你不 知道我会牵挂你,不知道我们是多么想念你 吗?”——《有关庙的记忆》
预习检测
1、下列词语中画横线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
A.憔悴( jiāo) 仿膳(shàn) 瘫痪(huà
待弄(sì)
泼泼洒洒
C.捶打(chuí) 央求(yāng) 絮叨(dao) 絮絮叨叨
D.绝别( jué)
烂漫(màn) 淡雅(yǎ)
喜出忘外
(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重点字音、字形的能力。A项、憔 qiáo,复——覆。B 项、待——侍 shì。D项,绝——诀,忘——望。
自由朗读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真诚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
全文的感情基调:深沉、忧伤; 朗读建议:多抑少扬、多停少连。
合作共读
根据下列表格,听老师范读1-3段,同学们读4-7段,把握文章的情感 起伏和节奏变化。
示例:
1段 2段 3段 4段 5、6段 7段
情感 愤怒 愧疚 轻松 沉重
节奏 扬、急
精神
史铁生多年来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广 为人知的文学作品。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了一起,在自 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 满的思想。
作品
28岁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代表作有小说《我 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 散文《我与地坛》 《合欢树》《病隙碎笔》,其中,《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人。
精准的动词
(1)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

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共20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共20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品秋天的“怀念”,感受“我”的情感。
细读课文,你能体会作者在写作此文时是怎 样的心情?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 步田地。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我没有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 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诀别。
悟“秋天的怀念”,感受人生真谛。
• 是母亲影响了处在人生低谷的史铁生,你 觉得母亲在哪些方面带领他走出人生的低 谷呢?
• “不,我不去! ”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 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
母亲
•师:当我暴怒无常砸碎玻璃、猛摔东西时,母亲 •生: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 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 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 •师:“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 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 •生: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 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 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显出央 求的神色。
• (儿)什么时候?
• (母)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 (儿)好吧,就明天。
• 她高兴的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 赶快准备准备。”
• (儿)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 准备的!
我那时的脾气坏到极点,经常 是发了疯一样地离开家,从那园
• 秋天中有故事,故事中有人,再回到课本 中,细读文章,文中的“我”和母亲在“我” 双腿瘫痪期间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表现,这 背后你读出了什么?找一找,画一画,读 一读。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
•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 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群,我会突然把前面 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 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共22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共22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职业是生病,
业余在写作。
理解标题
秋天的 怀
怀念是对已经逝去的人或物的思念, 作者怀念的是他的母亲。文中所写故事发 生在秋天是秋天的怀念。
深入领悟
文章中哪里可以看出是“秋天”
“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 “那天我又独立坐在屋里,看着窗外树叶‘唰 唰啦啦’”地飘落”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深入领悟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与病魔抗争的信心 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 勇敢面对生活磨难
深入领悟
作者有没有完成母亲临终前的心愿?他好好活了吗?
1983年,小说《我遥远的清平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991年,发表《我与地坛》被公认为近五十年最优秀散文之一 1998年,回忆性短篇小说集《老屋小记》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2002年,散文随笔《病隙笔记》获华语文学传媒杰出成就 奖
课堂小结
深切、隐忍的母爱 面对苦难与逆境,“好好活”的心态
布置作业
如果你是史铁生,你想对母亲 说些什么?以史铁生的身份,给远 在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作者简介
史 铁 生 ,1951年生于北京,中国当 代作家,1969年去延安插队,因双腿瘫 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1979年开始创 作生涯,后又患肾病,自称是“职业是 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著作有 《我与地坛》、《命若琴弦》、《我的 遥远的清平湾》等。
分角色朗读第三段对话
母亲:“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我:“什么时候?”
母亲:“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我:“好吧,就明天。” 母亲:“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我:“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共61张PPT) 2024-2025学年七年级 语文上册(统编版2024)

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共61张PPT) 2024-2025学年七年级 语文上册(统编版2024)

墨剑飘雨 liyongqian
李永强g
环节三:理解作者,体会母爱
思考:写作者的情感变化有什么作用?
情感变化 残疾:消沉绝望--失母:愧疚悔恨--看花:悲伤怀念
1、儿子由绝望到新生的变化,从侧面烘托了母爱的伟大; 2、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和自己的愧疚、的感悟,深化了文章主旨。
素养目标
能使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提高 01 语言运用能力。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 02 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
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能提出自已的看法,并能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 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03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 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 启示。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 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墨剑飘雨 liyongqian
李永强g
环节三:认证朗读,整体感知
把握文章线索,概括文章内容。
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的叙事 线索,并初步知道线索的作用。 2、概括文章主要事件,初步提炼文 章主旨。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写下来。
记叙了重病缠身的母亲精心 照顾瘫痪的儿子,直至生命的最 后一息的事,表现了母亲对儿子 真挚无私的爱。
墨剑飘雨 liyongqian
李永强g
环节二:分析细节,理解标题
1.文章结尾描写菊花,有什么含义? 黄色的花淡雅
白色的花高洁
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
明确:菊花淡雅、高洁,是母亲品质的写照;菊花热 烈深沉,是母爱的写照;母亲爱花,“我”看菊花是 对母亲的缅怀。
2.母亲把“好好儿活”这句话重复了两次, 究竟要告诉儿子什么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文体知识
(一)知识讲解
1.叙事散文:
指以记人叙事为主,又洋溢着浓厚抒 情气氛的散文。
文体知识
(二)方法指导
课文朗读
1.叙事散文的朗读方法: (1)有人物的对话和情感的变化; (2)语气有舒缓、平和、粗短、急促等变化,节 奏有快慢。
2.概括事件的方法: 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
字词积累
tān huàn 瘫痪
chui 捶打
fù 翻来覆去
shì 侍弄
xiǔ 整宿
wān 豌豆
jué 诀别
xù dāo 絮絮叨叨
qiáo cuì 憔悴
màn 烂漫
朗读课文,把握文意,概括事件
(1)文章大致写了什么内容?主要围绕哪些人物展开?
通过“看花”回忆了“我”与“母亲”之间的一些事情。
朗读课文,把握文意,概括事件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听说 北海的花儿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4
5
6
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 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 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待她再次送我出门的时候,她说:“出 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 出,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 恳求与嘱咐。……
曾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 文学奖,以及多种全国文学刊物奖。一些 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文字,单篇或结 集在海外出版。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对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得 主史铁生的授奖词: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 佩的作家之一。他用残缺的身体, 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 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
细读本文,你能体会到作者在写作此文时 是怎样的心情?
悔恨 悲痛 怀念
史铁生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72年双 腿瘫痪。
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 委员,中国残疾人作家协会副主席。
1979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著有中短 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 日》、《命若琴弦》等;散文随笔集《我 与地坛》、《病隙碎笔》等;长篇小说 《务虚笔记》以及《史铁生作品集》。
(2)文章内容由几件事构成?概括这几件事。
第一件事:母亲求“我”去看花,“我”拒绝了。 第二件事:母亲又央求“我”去看花,“我”勉强答应,
但母亲病重去世,没有去成。
第三件事:“我”和妹妹去北海看花。
通读全文,用横线划出表现母亲性格或品质的语 句,在旁边做好批注,并按要求发言。
发言示例: 我认为这是一位坚强的母亲,我是从“后
作业
• 1.推荐阅读史铁生《我二十一岁那年》 ,了解作 者患病的过程,感受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 2.推荐观看电影《漂亮妈妈》,进一步感受残疾人 生活的艰辛和母爱的伟大。
现在我可以断定,以她的聪慧和坚忍,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 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反 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 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我与地坛》
想一想母亲为什么想要带“我” 去看菊花。
白色的花高洁

黄色的花淡雅 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
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 覆去地睡不了觉”这句话看出来的。
5
6
7
8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 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 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 看着我 。
4
6
7
8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 活……”
4
5
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