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作业设计方案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史铁生的生平及其作品《秋天的怀念》的背景与特点;2.培养学生对史铁生的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4.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了解史铁生的生平及其作品《秋天的怀念》的主题和风格;2.理解史铁生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3.掌握史铁生的文学创作技巧和艺术手法。
三、教学内容:1.史铁生的生平简介;2.《秋天的怀念》的背景介绍;3.《秋天的怀念》的主题和情感表达;4.《秋天的怀念》中的人物形象和艺术手法。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史铁生的生平宁作品;2.阅读法:让学生阅读《秋天的怀念》,并进行分析和讨论;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史铁生作品的理解和感悟;4.写作法: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写出对《秋天的怀念》的感想和评判。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史铁生的生平及作品介绍1.教师介绍史铁生的生平宁文学成就;2.讲解《秋天的怀念》的背景和主题;3.让学生阅读《秋天的怀念》的部份内容,了解史铁生的文学风格和艺术特点。
第二课时:《秋天的怀念》的情感表达1.讲解《秋天的怀念》中的情感表达和主题思想;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3.让学生进行朗读练习,体会史铁生的语言韵味和情感表达。
第三课时:《秋天的怀念》中的人物形象1.分析《秋天的怀念》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2.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不同人物的情感和思想;3.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描述自己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和评判。
第四课时:史铁生的文学艺术手法1.讲解史铁生的文学艺术手法和创作特点;2.分析《秋天的怀念》中的语言和结构美;3.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尝试模仿史铁生的文风和表达方式。
六、教学评判:1.教室表现:学生参与讨论和朗读的积极性;2.作业表现: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写作水平;3.考试成绩:对学生对史铁生及其作品的掌握水平进行考核。
《5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作业设计方案-初中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理解课文中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以及母亲的伟大品格。
2.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理解其含义和作用。
3. 学会分析人物形象,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4. 增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母爱的认识。
二、作业内容1. 阅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1)作者史铁生在文中描述了哪些季节的景色?这些景色有什么特点?(2)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来刻画母亲的形象?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3)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生命的哪些思考?这些思考对你有何启示?2.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母爱的认识和理解。
可以从自己的母亲或者身边的母亲入手,也可以联系课文中的母亲形象进行思考。
字数不少于300字。
3. 仿写句子:根据课文中的句子“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请你仿写一个类似的句子,表达你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字数不少于50字。
三、作业要求1. 认真阅读课文,理解文章主旨和思想感情。
2.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出真实、深刻的感悟。
3. 仿写的句子要符合要求,表达出自己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4. 按时完成作业,字迹工整,标点符号规范。
四、作业评价1.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点评,表扬优秀作品,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评价应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感悟课文思想感情。
2. 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可以通过与他人比较的作品,反思自己的作品,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学生对作业的评价和反馈应包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对自己写作水平的认识、对母爱的认识和理解等方面。
2. 教师: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作业反馈,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从而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通过这次作业,学生不仅能够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能够增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母爱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母爱、珍爱生命、关爱家人和社会。
《5秋天的怀念-史铁生》作业设计方案-初中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秋天的怀念》的基本内容,了解史铁生的创作背景及思想感情。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鉴赏水平。
3. 锻炼学生的写作技巧,通过写作练习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二、作业内容1. 课文阅读:要求学生仔细阅读《秋天的怀念》,并标记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准备课堂讨论。
2. 文本理解:学生需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请简述史铁生在课文中描绘的秋天景色及其所表达的意境。
(2)请分析史铁生在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3)你认为史铁生通过此文想要传达给读者的核心思想是什么?3. 思考感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下对《秋天的怀念》中某一情感或意境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不少于300字。
4. 仿写练习:参照史铁生的写作风格,选择一个与秋天相关的主题,进行短文仿写。
短文需包含个人情感与思考,不少于200字。
三、作业要求1. 认真阅读课文,理解并掌握基本内容。
2. 回答问题时,需结合课文内容,言之有据。
3. 思考感悟部分需真实表达个人感受,避免抄袭。
4. 仿写练习需体现个人风格,注意语言运用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5. 所有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字迹工整,格式规范。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思考感悟的真实性以及仿写练习的创意和语言运用进行综合评价。
2. 评价方式:教师批阅后给出评分及评语,鼓励优秀作业并在课堂上展示。
3. 反馈方式:将作业中的共性问题及典型错误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五、作业反馈1. 对于学生在作业中表现出的优点和不足,教师需进行详细记录,以便在后续教学中进行针对性指导。
2. 对于学生的疑问和困惑,教师需及时回复和解答,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难题。
3. 通过作业反馈,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秋天的怀念》 作业设计方案

《秋天的怀念》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深入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体会母爱的伟大。
2、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增强面对挫折的勇气和信心。
二、作业类型1、阅读理解作业(1)要求学生在课后再次仔细阅读《秋天的怀念》,并思考以下问题:文章中哪些细节描写体现了母亲对“我”的爱?“我”的心情在文中是如何变化的?秋天这个季节在文中有什么特殊的含义?(2)学生需要将自己的思考结果写成一篇不少于500 字的读后感,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2、写作练习作业(1)以“怀念”为主题,让学生写一篇自己的文章,可以是怀念亲人、朋友,也可以是怀念某个特定的时刻或地点。
要求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字数不少于 600 字。
(2)让学生模仿《秋天的怀念》的写作风格,写一篇关于季节的文章,重点突出这个季节给自己带来的感受和思考,字数不少于 500 字。
3、口语表达作业(1)安排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秋天的怀念》中母亲形象的理解,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2)让学生回家后,把这篇文章朗读给家人听,并和家人交流自己的感受。
4、拓展阅读作业推荐学生阅读史铁生的其他作品,如《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要求学生在阅读后写一篇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字数不少于 400 字。
三、作业实施步骤1、阅读理解作业(1)学生在课后自主完成阅读和思考,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初步的交流和讨论。
(2)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读后感,并上交给老师。
老师进行批改和点评,挑选出优秀的作品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和分享。
2、写作练习作业(1)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通过范文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学生在课后完成写作任务,老师在批改时注重对写作手法的运用和情感表达的指导。
(3)挑选优秀的作品在班级内进行朗读和点评,让学生互相学习和借鉴。
《5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作业设计方案-初中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深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亲情与人生的主题,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对生命的感悟。
2.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分析鉴赏的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 增强学生对母爱的认识,理解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培养感恩之心。
二、作业内容:1. 完成《秋天的怀念/史铁生》的课文阅读,标注出重点段落和句子,体会文章情感。
2. 结合自身实际,写出自己对母爱的感悟和感恩之心,字数不少于300字。
3. 参考相关资料,完成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字数不少于600字。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应独立完成,不得抄袭。
2. 阅读和感悟应真实有效,结合自身实际,写出真情实感。
3. 作文应围绕主题,内容充实,表达清晰。
四、作业评价:1. 作业完成情况将作为平时成绩的评定之一。
2. 老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并给出相应的评价和建议。
3. 学生可根据老师的评价和建议,对自己的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应认真听取老师的评价和建议,及时修改自己的作业。
2. 学生可将自己的作业、感悟和作文拍照上传至班级微信群或QQ群,与同学们互相交流、学习。
3. 老师将定期收集学生们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进一步理解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培养感恩之心,同时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分析鉴赏能力。
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需独立思考、认真阅读、积极感悟,这些都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主题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老师也将认真批改作业,给出客观评价,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给出改进建议。
通过作业反馈环节,学生可以及时获取老师的评价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率。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深入理解课文《秋天的怀念》中的情感表达,包括史铁生的心理变化以及与母亲的深厚情感。
2. 通过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反思和自我认知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史铁生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秋天的怀念》;2. 理解史铁生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4.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体验。
二、教学内容:1. 史铁生的生平及其文学创作背景;2. 《秋天的怀念》的主要内容、情感表达和主题;3.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设计和语言表达。
三、教学重点:1. 理解史铁生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主题;2. 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设计;3. 掌握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表达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相结合:通过讲解史铁生的生平宁作品背景,引导学生进入文学作品的世界;2.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主题,增进学生思维碰撞;3. 朗读赏析:让学生朗读文学作品,体验其中的情感和情节,提高语言表达能力;4. 教室讨论:引导学生展开教室讨论,分享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与讲解1. 导入:通过介绍史铁生的生平宁作品背景,引起学生兴趣,激发进修动力;2. 讲解《秋天的怀念》的主要内容、情感表达和主题,让学生对文学作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第二课时:分组讨论1. 分组讨论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主题,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合作能力;2. 每组展示讨论效果,分享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第三课时:朗读赏析1. 让学生朗读《秋天的怀念》,体验其中的情感和情节;2. 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设计和语言表达,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第四课时:教室讨论1. 引导学生展开教室讨论,分享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2. 总结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主题和语言表达技巧,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六、教学评判:1. 教室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教室上的表现,评判其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2. 作业评定:安置相关作业,评判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理解能力;3. 小组讨论评判:评判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考察其合作能力和思维深度。
《5秋天的怀念-史铁生》作业设计方案-初中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秋天的怀念》的基本内容,了解史铁生的创作背景及思想感情。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鉴赏水平。
3. 锻炼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通过作业实践加深对课文主题的认识。
二、作业内容1. 阅读理解:要求学生认真阅读《秋天的怀念》全文,理解文中史铁生对秋天景色的描写,及其所寄托的情感。
完成以下问题:(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梳理故事情节。
(2)分析作者通过哪些具体事物或场景表达了对秋天的怀念之情。
(3)结合史铁生的生平,谈谈你对文中情感的理解和感受。
2. 文学创作:以“秋天的怀念”为主题,写一篇短文或诗歌,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情感和感悟。
要求内容积极向上,语言流畅,有创意。
3. 课外拓展:搜集关于史铁生的其他作品或相关资料,了解其创作风格和思想,并做好读书笔记,准备在下一课时进行交流分享。
三、作业要求1. 阅读理解部分:需对文章进行细致阅读,准确回答问题,体现出对文章内容的深刻理解和对作者情感的准确把握。
2. 文学创作部分:要求原创,紧扣主题,表达真实情感。
作品应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和艺术性。
3. 课外拓展部分:搜集的资料应真实可靠,读书笔记需详细记录所获信息,为下一课时的交流分享做好准备。
4. 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字迹工整,格式规范。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对阅读理解部分进行评分,主要评价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对作者情感的把握情况。
2. 对文学创作部分进行评价时,主要看作品是否紧扣主题、表达真实情感、具有文学性和艺术性。
教师可给出具体指导意见,帮助学生提高创作水平。
3. 对课外拓展部分的评价主要看学生搜集的资料是否真实可靠、读书笔记是否详细。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及时反馈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纠正。
2. 学生根据教师的反馈,对自己的作业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5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作业设计方案-初中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对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一文的学习,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深刻情感和人生哲理。
2. 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二、作业内容1. 阅读理解:学生仔细阅读《秋天的怀念》一文,回答以下问题:(1)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人生哲理?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3)请找出文章中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并说明理由。
2. 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文章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她对作者有什么影响?(2)文章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在面对困难时有哪些表现?(3)你认为文章中的哪些情节或细节最感人?为什么?3. 思考与表达: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回答以下问题:(1)你认为人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为什么?(2)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有哪些人和事对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请简要描述。
(3)你认为母爱是什么?请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见闻,谈谈你的看法。
三、作业要求1. 学生在完成作业时,需仔细阅读文章,认真思考并积极回答问题。
2. 小组讨论时,学生需积极参与讨论,尊重其他同学的意见,共同寻找答案。
3. 思考与表达时,学生需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真实表达自己的看法。
4. 作业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讨论。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和讨论情况,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价。
2. 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鼓励。
3. 教师可根据作业情况,适当调整教学策略和进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五、作业反馈1. 学生根据教师的评价和指导,对自己的作业进行反思和改进,以提高自己的阅读、思考和表达能力。
2. 学生可向教师反馈自己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寻求帮助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天的怀念》作业
姓名:
一、作家作品
《秋天的怀念》选自。
作者,北京人,当代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散文集等。
二、给加点字注音
瘫痪憔悴
..弄
....整宿侍
仿膳絮絮叨叨
......
三、阅读课文填空
1.第一段母亲坚持让我到北海看菊花的目的是:鼓励我学习菊花的精神,重新扬起。
2.课文第一段和第五段共有三处插叙,插叙的内容分别是:;
;。
3.第四段中的“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与前文中的
一句互相照应。
四、链接中考
让花儿悄悄绽放
①她是最后一个上场的。
如果只闻其声,定会以为她是一个长相甜美的女孩。
是的,她饱含深情、抑扬顿挫的朗诵,征服了在场的所有观众。
评委们在进行合议,一致认为冠军非她莫属。
但我坚持只给她第二名。
②她叫刘若花,然而她实际的容貌与名不符,这也许是上帝犯下的大错。
这是一个面部重度烧伤的女孩,疤痕纵横,色斑重叠。
她的右手,有三个手指略短,手背布满烧痕,勉强可以握笔。
在新生军训时,我看到这个特别的小女生昂着头站在前排,勇敢地面对着上千个陌生的面孔和无数好奇的目光,心里陡然生出惊异与佩服。
高二文理分科后,她分到了我们班,我才得以了解她的故事。
③若花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山村。
那年冬季,天寒地冻。
穷困的山区人家,通常是不生炉子的,但是因为有了刚满一岁的她,家里借钱买了五百斤煤,生了一个火炉。
粗心的父亲竟然把一只汽油桶放到了炉子一侧,因为他每天一大早就要骑摩托车去打工,生怕油冷打不着火。
灾难就这样发生了:烤热的油桶爆炸了,烈焰瞬间吞噬了整个屋子。
当惊恐万分的父亲裹着浇湿的被子冲入火海抱出襁褓中的小若花时,她已经几近窒息。
④若花的命保住了,却落下了终身残疾。
由于家境窘困,她只住了十几天院就被抱回家了,巨额的整容手术费扼杀了一个贫困家庭的小女孩爱美的资格。
十六年来,幸运一直不肯光
顾这个可怜的孩子,整容手术一拖再拖,直到今日也未能实施。
⑤我经常见到,班里爱美的女生在课间拿出小镜子对镜自怜,哪怕脸上只是生出一粒小痘痘,也会耿耿于怀,欲除之而后快。
就是男生,也不会对自己的外表满不在乎。
尚美的时代,爱美的年龄,谁能把容貌置之度外?可是,谁又能想见,一个花季少女在这样的环境中,扛负着怎样的压力?
⑥我曾经在课堂上说,不管你们将来怎样,刘若花同学都将是我们班最大的骄傲!当时班里鸦雀无声,若花也显得若无其事。
但回到宿舍后,她哭了,并非因为我的理解,而是她觉得,她的坚强不需要宣布!
⑦可人生在世,总得面对现实。
成绩优异的若花将来步入社会,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俊男靓女,又会经受怎样的心理考验?于是,我决定带她去省城大医院看看,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希望她有所改观。
⑧我们很幸运。
一位可敬的学生家长帮我们联系了整容方面的专家,专家对若花的整容治疗提出了建议,而且,医院在了解了若花的家庭情况后,决定免除她的部分医疗费用。
我们从医院出来时,若花脸上的笑容和阳光一样灿烂。
⑨现在,若花的面色,正像我们的心情一样渐渐好起来。
⑩这次演讲比赛,我没想到若花会主动报名。
我心里暗自欣喜,只要她敢于站在初赛的现场,她就是胜利者!谁能料到,她一路过关斩将,闯入了最后的决赛!站在决赛的舞台上,自信的若花把诗歌的韵律和生命的激昂表现得淋漓尽致。
她的声音,既具少女之甜美,又兼少年之浑厚;既有敲骨入髓的穿透力,又有振金击缶的磁性。
⑪然而我知道,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主要是献给她的勇气、自信和纯美的音色。
毕竟是首次登场,在台风、技法和肢体表现力上,还略逊于高倩。
大家决定给她冠军,里面更多地包含着对弱者的同情和激励。
我了解若花,她不会接受这样的结果。
在公众面前,我们得合理地保护一个孩子才华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得想到,她还有第二次,还有更大的舞台,我们最好让花儿悄悄地绽放。
⑫于是,我们给了若花第二名。
★选文中第段和第段是插叙的内容。
可以分别概括为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