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河北公务员考试行测:三段论解题技巧
行测逻辑判断三段论前题型秒杀技巧

行测逻辑判断三段论前题型秒杀技巧纵观近三年的国考真题,三段论在2012年和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中均有考察,2014年虽未涉及,但并不会排除2015年考察的可能性。
由于逻辑判断专项的思维方式和日常思维方式迥异,很多同学把握不住重点更缺少相应的秒杀技巧。
在此,特为广大考生奉上常考考点:三段论前题型题目的解题思路。
三段论是演绎推理中一种简单的判断推理。
它包含两个直言命题构成的前提,和一个直言命题构成的结论。
在考试过程中经常考察前题型问题,它的典型问法有:“以下哪项为真,最支持上述论证的成立”、“以下哪项能保证上述推理成立”、“得出以上结论必需的前提条件是”、“为了使以上推理正确,必须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等。
以往,在做此类题目的时候,往往应用三段论的几个特点。
那些特点虽然能够帮助我们解题,但是不易记忆,往往在真正解题过程中应用性比较差。
下面为大家总结了“三看”的解题思路:一看“所有”和“有些”,前提和结论中至少有一个“所有”,“有些”成对出现。
二看三个概念,看谁出现了两次,则在答案中不出现。
三看否定词个数,前提和结论中同奇偶。
例1:青春中学的一些数学老师取得了硕士学位。
因此,青春中学的有些男老师取得了硕士学位。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的成立?A.青春中学的数学老师都是男教师B.青春中学的男教师中有些是教数学的C.青春中学的数学教师中有些是男教师D.青春中学的一些女性数学教师并没有取得硕士学位答案:A解析:依据“三看”的“一看”。
在题干当中,前提和结论中,出现了“一些”和“有些”,没有“所有”的出现,故而要选一个带有“所有”的选项。
观察选项,只有A具有“所有”的含义,故选择A。
例2:所有物质实体都是可见的,而任何可见的东西都没有神秘感。
因此,精神世界不是物质实体。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上述论证所假设的?( )A.精神世界是不可见的B.有神秘感的东西都是不可见的C.精神世界有时也是可见的D.精神世界具有神秘感答案:D解析:依据“三看”的“一看”,排除C,因为题干中全是所有,故不可能选带“有些”的。
公务员考试行测_“三段论”快速解题技巧

在历年的公务员考试行测中,“三段论”是常考题型。
“三段论”是指由两个含有共同项的性质判断作为前提而得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作为结论的演绎推理。
中公教育专家总结出三段论具有以下四种标准形式:所有A是B,所有B是C,则所有A是C。
所有A是B,所有B不是C,则所有A不是C。
有些A是B,所有B是C,则有些A是C。
有些A是B,所有B不是C,则有些A不是C。
一、结论型三段论和前提性三段论1、结论型三段论的题目,一般可以运用文氏图法解题。
该方法特点是直观、快速。
但是对于前提型的三段论题目,一般就不能用文氏图法推出答案。
此时,就要用到第二种方法。
2、前提型三段论的题目,可以运用上面的四种标准形式来推出答案,但该方法有以下弊端:第一,浪费时间,第二,要求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很熟悉。
所以在这里,为了节约时间,可以运用三段论的一些特性来迅速排出选择答案。
二、对答案的正确选择,可以用到以下特性:1、三段论包含三个不同概念,每个概念在推理中出现两次。
2、在结论中不出现的项为中项,中项一般都有“所有B”的形式。
3、前提中有“有些”,结论中必然也是有“有些”,“有些”+“有些”推不出任何结论,即两个前提不能都是有些。
4两个前提不能都是否定句。
具体应用过程,举例如下:例一:有些艺术家留大胡子,因此,有些留大胡子的人是大嗓门。
为使上述推理成立,必须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A 有些艺术家是大嗓门B所有大嗓门的都是艺术家C所有艺术家都是大嗓门D有些大嗓门的人不是艺术家解题过程如下:1、因为“有些”+“有些”推不出任何结果,所以要选的句子,必须是“所有”引导的,排除AD。
2、题干中有三个概念:艺术家、大胡子、大嗓门。
因为大胡子出现了两次,所以选项应该是“艺术家”和“大嗓门”。
观察选项,BC都含有这两个选项,只是选项位置不同,那接下来考虑选项位置。
3、因为“艺术家”在结果中没有出现,所以“艺术家”为该题的中项,应跟在“所有”后面,正确答案应为“所有艺术家……”的形式,所以该题选B.例二:某些东方考古学家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
2015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逻辑判断之三段论题型分析

2015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逻辑判断之三段论题型分析三段论是历年来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逻辑判断类题目考察的重点之一,它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具有严谨的思维和缜密的逻辑。
与其他逻辑判断的题型相比,专家认为它有自己独立的解题技巧和思路,所以对其进行单独的分析和讲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题型主要分成结论型和前提型两种。
题型特征:选项题干“所有”,“有些”。
常见问法:由此可以推出/必然为真。
解题方法:(1)先排除:偷换概念、三段论的规则;(2)直接利用推理规则,正向思考;(3)画文氏图:所有画圈,有些画点;点可以无限放大,环状区间可以是空集;先画所有,后画有些。
【例题1】所有行政管理专业的大四学生都报考了公务员,有的报考公务员的是党员,所有行政管理专业的大三学生都没有报考公务员。
据此,可以推出:A.有的党员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大四学生B.有的行政管理专业的大四学生是党员C.有的党员不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大三学生D.有的行政管理专业的大三学生不是党员【答案】C。
中公解析:可通过画文氏图来解题。
根据题意,当各个概念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时,A、B、D三项均错误;报考公务员的党员一定不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大三学生,故C项一定正确。
题型特征及问法:哪项是上述论证所必须的前提。
解题方法:(1)先排除,利用三段论的规则快速排除;(2)主谓拆分法:当题干中结论是“有些A是B”时,我们可将其拆成“有些A是X”和“所有X是B”两个前提,将这两个命题与题干中的前提条件进行匹配,找到缺少的那个前提。
【例题2】所有切实关心教师福利的校长,都被证明是管理得法的校长;而切实关心教师福利的校长,都首先把注意力放在解决中青年教师住房上。
因此,那些不首先把注意力放在解决中青年教师住房上的校长,都不是管理得法的校长。
为使上述论证成立,以下哪项必须为真?A.中青年教师的住房问题,是教师的福利中最为突出的问题B.所有管理得法的校长,都是关心教师福利的校长C.中青年教师的比例近年来普遍有了大的增长D.所有首先把注意力放在解决中青年教师住房上的校长,都是管理得法的校长【答案】B。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中三段论前提型解法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中三段论前提型解法国考行测逻辑判断部分主要考察的点有三段论、直言命题、复言命题、朴素逻辑和可能性推理。
这次主要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三段论中的解题方法。
在国考当中三段论的题目主要考察的题型是结论型和前提型。
结论型是指题干中给了我们条件,问我们通过题干能推出什么。
前提型的题目是指题干中给了我们一个条件,同时给了我们结论,问我们要让结论成立需要补充什么条件。
结论型题目我们通过画文氏图就能很迅速的解决,它的难点在题干中给出的条件可能特别多,需要我们好好去辨别,把文氏图画清楚,答案也就随之出来了。
而前提型的题目就需要我们对三段论的形式非常熟悉,从而能够灵活多变的找到题干中结论成立所需要的条件,进而选出正确答案。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三段的四种标准形式:所有A是B,所有B是C,那么所有A是C。
所有A是B,所有B不是C,那么所有A不是C。
有些A是B,所有B是C,那么有些A是C。
有些A是B,所有B不是C,那么有些A不是C。
(小前提) (大前提) (结论)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三段论的特点:(1)每个三段论中有且只有三个项ABC,并且这三个项的外延是完全相同的,每个项在完整的一个三段论中都出现2次;(2)每个三段论中小前提都有“是B”,大前提都是“所有B”,同时把“是B”与“所有B”消掉,得到的就是结论;(3)B 项是前提中有而结论中没有的项,是建立A项与C项的中间项。
根据三段论的特点,我们就能总结出第一种解题的方法,也是一种比较常用和便捷的方法:(1)找“所有”项;(2)找“B项”。
(1)找“所有”项。
我们通过三段论的特点看出,每个三段论的大前提中都有所有B项。
题干中给出的条件是“有些······是······,得出有些······是······的结论”的形式,那么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就能知道所缺的条件一定是“所有项”,对比答案进行排除即可。
行测技巧:主谓拆分法解决三段论的前提问题

东莞中公教育行测技巧:主谓拆分法解决三段论的前提问题在公务员考试中,三段论在演绎推理出现的频率不是很高,考生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所以一旦出现,考生可能就乱了阵脚。
在这里,中公教育专家给大家具体讲解的是三段论的其中一种题型--前提问题。
这类题目的特征是,题干给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前提和一个结论,问要想得出结论需要补充哪项作为前提。
此时若单纯使用三段论推理规则解题会比较麻烦,且不一定准确快速,因此可采用主谓拆分法进行解题。
主谓拆分法是指逆向运用三段论的标准形式,将题干中的结论进行拆分,把结论的一句直言命题沿着主项和谓项的方向拆成两句直言命题,这两句直言命题分别含有结论的主项和谓项,通过这两句话确实缺少的中项,从而确定答案。
【示例】“所有A都是C”,拆成两句话分别含有主项A和谓项C,即拆成两个部分:一个“所有A”,一个“是C”,中间加上“是X”即可。
即“所有A都是C”可拆分成“所有A是X”+“所有X都是C”,拆分后的两个直言命题一个应该是已知条件,另一个是应填选项。
所有的主谓拆分法要补充的都是“是X”“所有X”。
把拆分后的两个直言命题和已知条件进行对比,就可以确定哪个是前提之一,哪个是迷惑条件,从而找到“X”,进而确定需要补充的前提,快速定位正确选项。
【题目】某中学甲班学生中,所有喜欢奥数的同学也都喜欢下围棋。
若以上陈述为真,再加上以下哪项,则可以合乎逻辑地推出:有些喜欢看库的同学不喜欢奥数?A.有些喜欢看话剧的同学也喜欢下围棋B.有些喜欢奥数的同学不喜欢看话剧C.有些不喜欢下围棋的同学喜欢看话剧D.有些不喜欢看话剧的同学喜欢下围棋【正确答案】C【中公解析】将题干结论进行拆分,“有些喜欢看话剧的同学不喜欢奥数”可拆分为“有些喜欢看话剧的同学是X”+“所有X都不喜欢奥数”,将题干前提进行逆否推理,得出“所有不喜欢下围棋的同学都不喜欢奥数”,将其与结论拆分出来的两个命题进行对比,可知“X”是“不喜欢下围棋的同学”,则需要补充的前提是“有些喜欢看话剧的同学不喜欢下围棋”,换位推理可得“有些不喜欢下围棋的同学喜欢看话剧”。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难点释疑:三段论的七规则

三段论的定义>>所谓三段论,就是由一个共同词项把两个作为前提的直言命题联结起来,得出一个新的直言命题作为结论的推理。
三段论由三个直言命题构成,其中两个是前提,一个是结论。
结论的主项是小项(用S表示),含有小项的前提是小前提;结论的谓项是大项(用P表示),含有大项的前提是大前提;两个前提共有的词项叫做中项(用M表示)。
例如:凡是真理都是正确的;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真理;所以,达尔文的进化论是正确的。
这就是一个三段论。
它的两个前提中包含着一个共同的词项“真理”,并且以此词项作为媒介,把两个命题“凡是真理都是正确的”和“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真理”联结起来,推出“达尔文的进化论是正确的”这一结论。
在这个三段论中,“正确的”为大项(P),“真理”是中项(M),“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小项(S)。
三段论的一般规则>>要想使一个三段论有效,就必须遵守一般规则。
三段论的一般规则有如下七条:规则1:在一个三段论中,有而且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
三段论实际上是通过前提所表明的中项(M)分别与大项(P)和小项(S)发生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关于小项与大项之间关系的结论。
若没有中项,就推不出任何结论来。
正是在这种意义下,我们说中项是联结大项和小项的桥梁或媒介。
只有三个概念分别出现两次时,才能构成三个命题,多于或者少于三个概念都不能构成或者不只构成三个命题。
常见的“四词项错误”,或称“四概念错误”的情形是:在大、小前提中作为中项的语词看起来是同一个,但却表达着两个不同的概念,因而这个三段论事实上含有四个不同的项,严格说来就没有中项,也就没有联结大项和小项的桥梁和媒介,结论的得出就不是必然的。
这种错误叫做“四词项错误”,或称“四概念错误”。
规则2:中项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
三段论是凭借在前提中的桥梁、媒介作用得出结论的,即大项、小项至少有一个与中项的全部发生关系,另一个与中项的部分或者全部发生关系,这样就能保证大、小项之间有某种关系。
典评公考行测技巧秘籍-逻辑判断

2015年公务员《行测》用主谓拆分法解逻辑判断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逻辑判断一直是大家比较头疼的部分,这部分理解起来确实比较难,因为这类题跟大家的生活认知有一定区别,更加严谨客观。
但事实上,这个部分还是比较好掌握的,特别是必然性推理题,虽然内容多一些,但却类似于理科的公式,变化性少。
只要掌握这类题目的特征以及解题方法,做题就会既省时间又有较高的准确率。
三段论是必然性推理的高频考点,而解决三段论最常用的方法是排除法(偷换概念、推理规则)、文氏图法、还有一种方法是主谓拆分法。
典评在此将这个方法进行详细讲解。
主谓拆分,拆分的是主项和谓项,其实这种方法就是三段论的逆向思考。
而什么样的题型适合应用这种方法呢?首先要了解三段论的四种标准形式:所有A是B+所有B是C →所有A是C所有A是B+所有B不是C →所有A不是C有些A是B+所有B是C →有些A是C有些A是B+所有B不是C →有些A不是C其实三段论的题型无外乎这两种:一种是通过前提求结论的结论型;一种是通过其中一个前提和结论求另一个前提是谁的前提。
如果题干只给一个前提和一个结论,我们通常会用三段论的推理规则解题,但如果题干给了两个前提和一个结论,通过这些已知条件再求前提,这样难度就加大了。
正常情况下是两个前提、一个结论,就基本形式而言,不会出现三个前提一个结论,也就是有一个前提对于解题的帮助不大,如何来判定是哪个前提呢,就需要应用主谓拆分法。
拆分的是结论,把结论的一句直言命题沿着主项和谓项的方向拆成两句直言命题,这两句话是分别含有结论的主项和谓项,通过这两句话确定中间缺少的中项B是谁,从而确定答案。
比如我们来拆分四种标准形式的第一句话。
结论是所有A是C,拆成两句话分别含有主项A和谓项C,即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所有A,一个是C,中间加上“是B”、“所有B”即可。
这两句拆分后的命题,一句应该是已知条件,一句是应填选项。
所有的主谓拆分法要补充的都是“是B、所有B”,把拆分后的每一句话和已知条件对应,就可以确定哪个已知条件是无用的条件,从而确定B。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三段论推理”

公务员考试⾏测:判断推理“三段论推理”
三段论是公务员考试⾏测判断推理部分经常考到的题型,它是由两个直⾔命题作为前提和⼀个直⾔命题作为结论⽽构成的推理,其中两个前提中包含有三个不同的概念。
例如,
从结构上看,⼀个三段论推理包括“⼩项”、“⼤项”和“中项”三个不同的项,并且每⼀个项都出现两次。
如上例中,“铜”是结论的主项,即⼩项;“闪光的”是结论的谓项,即⼤项;“⾦属”在前提中出现两次⽽在结论中不出现,是中项。
有些三段论并不是以标准的形式出现的,⽽且可能省略前提,需要先将其转化为标准的三段论形式。
⼩练习
判断以下三段论是否有效,并说明原因。
①审判员在法院⼯作,这些⼈在法院⼯作,所以这些⼈是审判员。
②中⼦是基本粒⼦,中⼦是不带电的,所以有些基本粒⼦不带电。
③⻦不⽣活在陆地,所以,⼈⽣活在陆地。
④爬⾏动物不是两栖动物,两栖动物都是卵⽣的,所以凡是卵⽣的动物都不是爬⾏动物。
⑤⼲东⼈不是⾹港⼈,⾹港⼈说粤语,因此所有说粤语的⼈都不是⾹港⼈。
⑥这个药有剧毒,因为它含有砒霜,⽽砒霜是有剧毒的。
【答案】
①⽆效,中项“在法院⼯作”两次不周延。
②有效,属于正确推理。
③⽆效,省略了⼩前提“⼈不是⻦”,两个否定前提推不出结论。
④⽆效,“卵⽣的”在前提中不周延,但在结论中周延,属于⼩项不当周延。
⑤⽆效,⾹港⼈在推理中出现了三次。
⑥⽆效,后⾯两句话是前提,含有砒霜和砒霜是不同的概念,犯了四概念的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河北公务员考试行测的判断推理部分,三段论基本上是“常客”,但题型不时会有“变形”。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只要考生掌握这部分题型的解答规律,就可以快速地排除干扰选项,而且准确率极高,在此,中公教育专家就带大家来看看三段论题目的“真面目”。
三段论在必然性推理中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它是由两个前提共同推出的一个新的结论。
比如说:所有A是B,所有B是C,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这两句话得出所有的A是C这样的结论,这个推理过程就是典型的三段论的推理过程。
但凡属于三段论,都有固定的推理规则:第一,前提中都会出现关于B的描述,而且形式非常固定:B+所有B,但是结论中没有B的描述;第二,但凡是三段论都含有A、B、C三个不同的概念,而且每个概念出现的次数只能是两次;第三,在三段论的前提中,中间项必须周延一次。
也就是说必须存在一个所有项,这里面要注意的是如果前提中出现了不周延的项,那么结论也一定是不周延的;最后,两个否定的前提是得不出任何结论的。
因为如果都是否定的判断词,中间项就起不到联接大、小项的中介作用,也就不能确定大、小项之间的关系。
根据三段论推理规则的特点,来检验下能不能对我们做题有一些帮助:
1.某些护士留短发。
因此,某些留短发的人穿白衣服。
下列那项如果是真,足以佐证以上论述的正确性?()
A.某些护士不穿白衣服
B.某些穿白衣服的护士不留短发
C.所有护士都穿白衣服
D.某些护士不喜欢留短发
答案:C。
中公解析:这道题目我们利用推理规则的第三条就可以解题,结论是有些,前提是有些,所以另一个前提必为全称命题,只有C项符合。
将C项代入,可以构成一个有效的三段论。
故答案选C。
此题考查的是三段论的有效推理规则,本题运用了第三条规律,对规则不熟悉的考生也可逐项代入,结合对概念间关系的理解看是否能构成正确推理。
2.所有物质实体都是可见的,而任何可见的东西都没有神秘感。
因此,精神世界不是物质实体。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上述论证所假设的?()
A.有神秘感的东西都是不可见的
B.可见的东西都是物质实体
C.精神世界有时也是可见的
D.精神世界具有神秘感
答案:D。
中公解析:题干给出的两个前提可以推出结论:所有物质实体都没有神秘感。
题干中不会再次出现“可见的”这个词汇,因为已经出现了两次,所以不可能在再次出现,这道题我们就可以快速地排除A、B、C三选项,从而选择D 项。
3.有些导演留大胡子,因此有些留大胡子的人是大嗓门。
以下哪一项如果为真,则最能保证上述论证的成立?()
A.有些导演是大嗓门
B.有些大胡子的导演不是大嗓门
C.所有的导演都是大嗓门
D.所有的大嗓门都是导演
答案:C。
中公解析:这道题我们先利用第三个推理规则:前提有些,结论有些,所以缺少的前提必然是所有周延的,再利用第一个推理规则:结论中不包含对B 的描述,前提中有B的描述,所以我们能够根据题干得出导演是B,我们要的是“导演”和“所有导演”的命题,题干中是“导演”所以我们缺少的是“所有的导演”所以答案应该选择C项。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三段论题目只要利用其本身特点就可以加快速解题速度,节省下更多时间完成其他题目。
因此,在考场上做题时一定要利用一些技巧,提高短时间答题的效率,从而取得更高的分数。
文档来源:河北政法干警考试网/?wt.mc_id=bk4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