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课程说明

合集下载

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具体章节及内容如下:1. 第一单元:诗词解析与欣赏《村居》:学习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

《四时田园杂兴》:理解田园诗的特点。

2. 第二单元:散文阅读与理解《草原》:体会散文的语言美,学习作者观察大自然的方法。

《荷花》:分析借物抒情的手法。

3. 第三单元:寓言故事《守株待兔》:理解寓意,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陶罐和铁罐》:学会尊重他人,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优点和不足。

4. 第四单元:科普阅读《太阳》:了解太阳的相关知识,培养科普阅读兴趣。

《松鼠》:学习观察动物,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古诗词、散文、寓言故事等文学体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3.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古诗词的韵律美、意境美;散文的语言美;寓言故事的寓意。

2. 教学重点:学习诗词、散文、寓言故事的阅读方法;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村居》为例,展示一幅田园风光的图片,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

2. 新课讲解对所选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

以《草原》为例,分析散文的语言美,学习观察大自然的方法。

3. 例题讲解对课后的习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以《守株待兔》为例,分析寓言故事的寓意。

4. 随堂练习设计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以《荷花》为例,让学生仿写一篇借物抒情的短文。

拓展延伸:以《松鼠》为例,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动物,写一篇观察日记。

六、板书设计1. 第一单元: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2. 第二单元:散文的语言美、借物抒情手法3. 第三单元:寓言故事的寓意4. 第四单元:科普阅读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村居》课后习题1、2、3。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说课稿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说课稿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说课稿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五年级下册的语文教学内容,主要围绕阅读理解展开。

本教案的设计目标是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熟练运用一些基本的阅读理解技巧。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4. 学会正确运用字典和工具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运用字典的能力。

2.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解决阅读难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2. 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字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并与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联系,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2. 阅读任务教师布置一篇短文作为阅读任务,让学生快速阅读并理解。

学生可以使用字典等工具来解决一些生词。

3. 阅读理解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短文的含义,并提出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4. 讲解答案教师在黑板上讲解答案,并解释答题的思路和方法。

5. 小组合作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互相讨论解答问题,并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解决方法。

6. 总结反思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总结反思,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评价。

六、课堂延伸对于阅读理解技巧的练,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阅读训练,提供更多的阅读材料和题目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七、板书设计- 阅读理解技巧- 字典的运用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运用字典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积极,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对阅读理解的技巧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应用。

五年级(2)班语文说明书

五年级(2)班语文说明书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程说明书》年级:小学五年级姓名:学校:威奢乡中心小学时间:2013.03.0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程说明书课程名称:小学语文教学材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适用年级:小学五年级第二学期学期课程目标及课程实施建议学习领域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识字写字1、认识常用汉字200个,累计识字3000,完成小学阶段识字任务。

写字150个,累计会写常用汉字2300个。

1.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2、能用多种方法(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利用生活经验等)理解词句,能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词句的表达的效果。

3、读写由识写字组成的词语;读记由认读字组成的词语。

4、继续练习用硬笔有一定的书写楷字,行款整齐,规范整洁。

1、高年段,学生已经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因此教学要更加放手。

教材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以外的其他部分,一律不再注音,学生在阅读中认识的字,可以自己查字典解决。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快速浏览,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以便在手边没有字典、词典的情况下,不妨碍阅读。

2、教学中,教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

课内要留有一定的写字时间,指导学生写好写对笔画、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

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进,还要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对于要写的生字、精读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老师要引导学生随时抄写,及时听写检测。

也可以就“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进行复习巩固。

阅读1、阅读叙事性作品,能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清叙事顺序,领悟表达方法。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读懂内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2、阅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略读文章,粗知大意。

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朗读课文,要有感情。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整体备课一、教材的基本结构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

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

第一次是在“语言的艺术”这一组,以课文学习为主,同时安排了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小综合”。

第二次是在“走进信息世界”第六组,编者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教材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形式,我们称之为“大综合”。

除去第六组,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

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

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

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

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

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200个字。

至此,完成小学阶段认识3 000个常用字的识字任务。

生字表(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 300个。

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一)识字与写字教学本册识字200个,每课识字量不超过14个,对于要写的生字、精读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老师要引导学生随时抄写,及时听写检测。

也可以就“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进行复习巩固。

(二)阅读教学1朗读高年段的朗读要求,不仅要做到正确、流利,而且要做到有感情。

默读高年级的默读训练既要提高理解水平,又要提高默读速度。

2习表达方法。

语文课,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

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这个根本的任务。

(1)通过课后的思考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内容,领会表达方法。

(2)在课文中发现语言表达的特点。

(三)口语交际教学第一,要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

最新部编教材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完整版

最新部编教材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完整版

最新部编教材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古诗两首《村居》、《渔歌子》)、《祖父的园子》、《草船借箭》、《景阳岗》;2. 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成语接龙)、《金字塔》、《索溪峪的“野”》、《刷子李》;3. 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文言文两篇《学弈》、《两小儿辩日》)、《将相和》、《摔跤》、《他像一棵挺脱的树》;4. 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古诗词三首《村晚》、《游子吟》、《鸟鸣涧》)、《杨氏之子》、《手指》、《牧场之国》;5. 第五单元:语文园地五(趣味语文)、《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6. 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古诗两首《凉州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威尼斯的小艇》、《牧场之晨》、《草虫的村落》。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 学习和运用课文中的成语、词语、句子,丰富语言表达;3. 了解不同文体的特点,培养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言文的学习和理解、诗词的鉴赏、作文写作技巧的运用;2. 教学重点:课文的阅读理解、词语成语的积累、句子的仿写与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2. 学具:课本、练习册、字典、作文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图片展示、故事讲述等方式,引起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2. 阅读课文: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3.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结合实际例题,提高学生理解和应用能力;4.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能力;六、板书设计1. 课文及作者;2.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成语、句子;3. 课文结构及主题;4. 学生需掌握的知识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成语接龙;(3)翻译文言文;(4)作文:以课文为素材,进行创作。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祖父的园子 》 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祖父的园子 》 说课稿

2.祖父的园子【说课稿】一、说教材:《祖父的园子》是部编本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多彩的童年生活”为主题的一篇课文,节选自萧红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主要写了祖父园子中各种美好的景物,以及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

言语新鲜自然、率真稚拙。

充满自由想象的表达方式,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使文章犹如一幅清新和谐、富有童话色彩的画。

表现了祖父的园子是“我”童年快乐、自由的家园,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回忆。

文章文字虽然浅显,但意境很美。

是一篇非常适合对学生进行想象训练、朗读训练、言语训练的范本。

“祖父的园子”是一幅色彩明丽富有童话色彩的画,这里是“我”童年生活的地方,它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不只是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他给了“我”心灵的自由,放飞了“我”的心灵,舒展了“我”的人生。

课文重点写了作者在“祖父的园子”里自由自在的嬉戏生活。

祖父在园中栽花、拔草、种白菜、铲地、浇水,“我”跟随祖父做着看似相同实则完全不同的活动,祖父是劳作,而“我”不是真正的劳作,是“乱闹”。

至于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绿蚂蚱,更是孩童的游戏了。

玩闹累了,就在园子里睡下。

“我”所做的这一切都是自由的,祖父没有批评,甚至没有一丝责怪,是完全理解甚至是赞同的。

祖父给与“我”足够的宽松氛围,让“我”自由快乐的成长。

祖父允许“我”随便玩闹,对“我”倾尽了爱心和耐心,祖父给了“我”心灵的自由,他的爱放飞了“我”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我”自由、快乐而又幸福的童年。

本文善用寄情于景,寄情于物。

课文中描写倭瓜上架上房、黄瓜开花结瓜、玉米生长和蝴蝶飞舞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实际却是作者把自己自由快乐的心情寄托在它们身上,通过拟人化的描写表现自己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寄情言外,清新自然。

作者语言选择很有意思,大量使用短句表达情感。

文中选择短句营造出轻松欢快的氛围,表达了自由快乐的感情,读来流畅自然,轻快灵动,亲切感人。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1、学习字词,辨析“幽静”、“幽雅”、“幽深”词义的不同。

2、根据穿越森林的线索,将恬静神秘的维也纳森林和音乐家惊世之作诞生的故事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描写维也纳森林美景的词句。

4、搜集有关资料,说说其他音乐家与其作品之间的故事。

重点难点:根据穿越森林的线索,将恬静神秘的维也纳森林和音乐家惊世之作诞生的故事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工具: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媒体播放维也纳景色初步领略了维也纳的魅力,能用一句话说说对维也纳的.印象吗?2、出示句子,读句。

3、揭示课题,读题4、作者写维也纳,为什么选取穿越维也纳森林来写呢?让我们一起走入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自学要求,自学课文:(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理解“触景生情”的意思。

(2)想一想:作者穿越森林的路线是怎样的?用着重号在文中进行标注。

(3)课文中是怎样直接描写维也纳森林的美景的?用“~~~”在文中划出有关句子。

2、交流:(1)请学生串读课文。

(2)读词语:恬静苍翠百鸟争鸣触景生情生机勃勃俊俏呜咽低吟芬芳“呜咽”的“咽”是一个多音字,还有两个读音,一个是yàn,谁能为它组个词?(狼吞虎咽)另一个是yān,谁来组词?(咽喉) “低吟”的“吟”最后一笔是横折。

出示1:这片苍翠而幽静的森林从维也纳市的西南部向南绵延展开,连绵起伏。

美丽的美伦娜河悠悠流过,溪泉淙淙,百鸟争鸣。

两岸葱郁的树木倒映水中,水清林绿,荡游其间,妩媚万分。

①正音:淙妩②把句子读正确。

出示2:茫茫森林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在微风吹拂下松涛起伏,就像施特劳斯在《维也纳森林的故事》中所描述的那样:鸟儿的啼唱,流泉的呜咽,微风的低吟,空气的芬芳,使人神往,令人赞叹……①把句子读正确。

②完成练习:在幽静的森林中,约翰﹒施特劳斯看了,听到了,想到了,于是触景生情,创作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完整版)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完整版)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小学五年级统编教材《语文(下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语文课程类型:必修教材来源:人民教育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适用年级:小学五年级教学课时:128课时设计者:朱大龙人教版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安排了8个单元,其中6个单元是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结构组成的单元,其人文主题分别是“童年往事”“走近中国古典名著”“责任"“思维的火花”“世界各地"“风趣与幽默”。

有两个单元比较特殊:第三单元“邀游汉字王国”是一个综合性学习单元,是围绕汉字和汉字文化编排的;第五单元“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是一个习作单元,是围绕习作能力的培养编排的。

目标(一)识字写字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200个左右会写。

2、认识常用汉字200个,会写常用汉字180个。

3、硬笔书写楷书,能做到行款整齐,比较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惜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

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背诵优秀诗文。

7.扩展阅读面。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三)习作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程说明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课程名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设计教师:杨华英适用年级:五年级学校:鱼塘乡中心小学一、课程内容:专题组织单元:七组两次综合性学习: “走进信息世界”、“选读课文”。

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

在每组课文之后设有“词语盘点”总计词语334个。

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共计181个;“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共计153个。

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

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二、本册教学目标1.语文基础知识部分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200个字。

生字表(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

2.阅读部分高年级的默读训练既要提高理解水平,又要提高默读速度,一般为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通过默读,了解课文内容,精读课文的思考练习。

理解重点句子3.习作明确提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习作不少于400字。

4.综合性学习“信息传递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来说,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从古至今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的变化,了解不同的信息传播方式,让学生学会怎样写研究报告。

五、单元解读第一单元解读单元名称:走进西部单元教学目的要求:1.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

2.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一些比较简单的、适于他们接受的写作方法,并试着将这些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单元教学重难点:1.本单元会认识生字27个,会写20个字。

2.体会作者在表达上的特点。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背诵指定段落:1课第2、3小节。

3课指定段落。

6.第3课后的小练笔解决措施:学生对西部缺乏了解,教学本组教材,既要引导学生把具体的景、人、事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结合起来,还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多做一点西部背景材料的介绍,以加深对西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建设者的认识。

第二单元解读单元名称:永远的童年单元教学目的要求:1.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

2.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

3.丰富语言的积累。

4.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

教学重难点:1.本单元会认生字21个,会写30个。

2.体会古诗重诗人的情感,并能把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改编成短文。

3.背诵三首古诗,默写《牧童》第6课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解决措施:教学本组教材,要引导学生充分读书,用心体会,积累书中美好的语言,感受人物美好的情感。

配合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交流“难忘童年”和写童年等内容。

“回顾、拓展”的“交流平台”,安排了交流如何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引导学生积累少年立志的名句。

第三单元解读单元名称:语言的艺术单元教学目的要求:1.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

2.通过对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了解不同文章不同题材的表达方式。

3.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1.本单元会认生字11个,会写20个。

2.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表达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剧本的语言特点。

5.体会相声的语言的艺术特点。

解决措施:教学本组教材,要引导学生友感情地读书,感受人物语言的精妙,积累书中美好的语言。

配合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交流“劝说”为主题的模拟表演和写发言稿的内容。

“回顾、拓展”的“交流平台”,安排的也是紧紧围绕有关语言艺术和形式问题。

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收集积累语言。

第四单元解读单元名称:他们让我感动单元教学目的要求:1.引导学生在阅读这些生动感人的故事的同时,思想感情受到感染和熏陶,情感得到陶冶升华,感受到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

2.引导学生懂得在阅读的时候既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又要注意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3.引导学生课外收集一些感人的故事,为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做一些准备。

教学重难点:1.本单元会认生字32个,会写26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并运用到习作中。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解决措施:教学本组教材,要引导学生潜心读书,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体会作者的情感脉络和表达方法。

另外,入选的4篇课文篇幅较长,可通过本组教学,继续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

第五单元解读单元名称:中国古典名著之旅单元教学目的要求:1.要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2.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达到感受名著的魅力,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本单元会认生字36个,会写22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3.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些故事。

解决措施:教学本组教材,要注意由此生发开去,虽然部要求学生同读原著,但可以查查资料,听听他人介绍,读读某些章节,让学生知道这些名著的存在。

位学生阅读名著创造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

第六单元解读单元名称:走进信息世界。

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以及对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

2.了解现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能正确使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趋利避害。

3.逐步学会搜集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初步养成留心信息、运用信息的好习惯。

4.初步学会根据目的搜集和处理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5.认识生字。

教学重难点: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信息在我们生活的存在及其价值,了解古今的主要信息传递方式,有初步的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自主策划学习活动并开展活动。

如何在整合中实现这些目标呢?就是要敢于放手,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让他们的才能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得到充分的锻炼提高,活力得到更多的释放张扬,当然教学就会更加精彩。

1.浏览整组教材,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制定活动计划。

2.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和《网上呼救》,能选择阅读材料中的信息,了解古今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以及现代信息传递的特点。

认识这几篇阅读材料中的14个生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要点。

3.继续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把握自己》,进一步了解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体会信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4.调查全家人在一天中获得的信息及渠道,能对记录进行分析,能自己发现调查和分析的结果。

5.能明确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参加辩论“怎样正确利用媒体”的辩论赛。

6.阅读两篇研究报告,认识5个生字。

确定研究主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

7.学习小组内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学习根据研究的问题处理信息。

8.研读两篇研究报告,了解撰写研究报告的撰写研究报告的基本方法,讨论撰写研究报告。

修改完善研究报告。

解决措施:1.放手自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2.放手合作,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3.放手探究,提升探究的水平。

第七单元解读单元名称:作家笔下的人单元教学目的要求: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运用。

教学重难点:1.本单元会认生字22个,会写14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感受人物的鲜活形象。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方法描写人物。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解决措施:1.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读写知识和经验,以次为基础来学习本组课文。

2要注意整合和提升,注重将学生已有的经验与本组课文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提高阅读和写作这方面文章的能力。

3对人物形象地感受不应该是几千条干巴巴的结论,要从实际出发,对人物进行分析。

第八单元解读单元名称:异域风情单元教学目的要求:1.要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增长见识。

2.要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3.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

4.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条件,通过多种途径尽可能多的收集资料,以丰富对异域风情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1.本单元会认生字31个,会写17个。

2.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

3.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受到启示教育。

4.领会作者抓住特点和巴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解决措施:教学本组教材,要在阅读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尊重世界多样文化的教育,使学生受到审美情趣的陶冶。

还要适当考虑本组课文作为最后一单元,对学生注重培养阅读能力──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等,要加以巩固和复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