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99模拟题
考研中医综合-模拟考_含参考答案_hic

7
C: 散 寒 止 痛 D: 温 肺 化 饮 27、 执 业 医 师 法 规 定, 医 师 因 考 核 不 合 格 者 被 责 令 暂 停 执 业 活 动 3~6个 月, 并 接 受
培训和继续医学教 育, 期满后仍然不合格 者, 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对 其 A: 变 更 注 册 B: 不予注册 C: 重 新 注 册 D: 注 销 注 册 28、 腹泻呕吐十余次, 吐泻物如米泔水 样, 皮肤枯 瘪, 眼球深 陷, 脉 微。 为 A: 血 虚 证 B: 液脱证 C: 血 瘀 证 D: 阴 虚 证 29、 症见目光明 亮, 顾盼灵 活, 视物清 晰, 神志清 楚, 反应灵 敏, 表情丰 富, 面色 荣润。 可判断为 A: 得 神 B: 少神 C: 失 神 D: 以 上 皆 是 30、 地黄的主要产地是 A: 河 南 B: 山西 C: 四 川 D: 宁 夏 31、
3
C: 煅 D: 蒸 9、 马兜铃既能清肺化痰, 又能 A: 止 咳 平 喘 B: 润肺平喘 C: 泻 肺 平 喘 D: 纳 气 平 喘 10、 消渴病的发生与下列何者关系密切 A: 心 B: 肝 C: 肾 D: 脾 11、 亡阳时的汗出特点是 A: 汗 出 而 肤 温 B: 汗出而壮热 C: 冷 汗 淋 漓、 肢 冷 D: 汗 出 而 恶 风 12、 癃闭浊瘀阻塞证的代表方是 A: 济 生 肾 气 丸 B: 参苓白术散 C: 补 中 益 气 汤 合 春 泽 汤 D: 代 抵 当 汤 13、 具有润肺下气功效的药物有
8
中风络脉空 虚, 风邪入中证的主方为 A: 真 方 白 丸 子 B: 小续命汤 C: 天 麻 钩 藤 饮 D: 镇 肝 熄 风 汤 32、 除主穴外风火牙痛宜配 A: 足 三 里、 三 阴 交 B: 外 关、 风池 C: 太 溪、 行 间 D: 内 庭、 二 间 33、 心神不宁, 兼目赤翳障首选 A: 首 乌 藤 B: 酸枣仁 C: 远 志 D: 珍 珠 34、 精神抑郁, 情绪不宁, 身重, 胸 胁、 脘腹胀 满, 嗳 气, 口 腻, 便 溏。 多属 A: 湿 郁 B: 血郁 C: 痰 郁 D: 火 郁 35、 下列选项 中, 属于九仙散组成药物的有 A: 款 冬 花 B: 乌梅 C: 麦 冬
考研中医综合-模拟考_含参考答案_spf

7
A: 桑 寄 生 B: 川断 C: 牛 膝 D: 五 加 皮 28、 栝楼根在复元活血汤中的主要治疗作用是 A: 清 热 润 燥 B: 生津止渴 C: 消 肿 排 脓 D: 消 瘀 散 结 29、 肝风的主要病机包括 A: 肝 阳 化 风 B: 热极生风 C: 阴 虚 风 动 D: 血 虚 生 风 30、 茯苓与猪苓均可用于 A: 暑 湿 之 脚 气 浮 肿 B: 心悸失 眠、 健忘 C: 小 便 不 利、 水 肿 D: 脾 胃 虚 弱、 食 少 便 溏 31、 在气的生成过程 中, 尤为重要的是 A: 肺 的 呼 吸 功 能 B: 脾胃运化功能 C: 肾 的 闭 藏 功 能 D: 肺 肾 协 调 功 能
4
B: 咯吐脓血痰 C: 烦 渴 多 饮 D: 身 热 面 赤 14、 形胖食少多为 A: 中 气 虚 弱 B: 胃强脾弱 C: 脾 虚 有 痰 D: 肾 虚 水 肿 15、 平胃散与藿香正气散的共有药物是 A: 苍 术、 白 术 B: 厚 朴、 陈皮 C: 白 术、 茯 苓 D: 苍 术、 厚 朴 16、 邪盛为主, 兼扶正反会助邪者的治疗原则是 A: 扶 正 B: 祛邪 C: 扶 正 兼 祛 邪 D: 先 祛 邪 后 扶 正 17、 头痛且胀, 甚则如裂, 发热, 面红目 赤, 口渴欲 饮, 便秘溲 黄, 舌质 红, 苔黄
11
46、 益气养阴法的代表方是 A: 六 味 地 黄 丸 B: 生脉散 C: 归 脾 汤 D: 清 暑 益 气 汤 47、 组成药物不含干姜的是 A: 温 脾 汤 B: 四逆散 C: 理 中 丸 D: 健 脾 丸 48、 肺痈溃脓期若气虚不能托 脓, 可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加入 A: 潞 党 参 B: 生黄芪 C: 柴 胡 D: 升 麻 49、 五味消毒饮的功用是 A: 清 热 解 毒 B: 活血止痛 C: 化 腐 生 肌 D: 消 散 疔 疮 50、 能通利二便的药物是 A: 商 陆 B: 冬葵子
中医模拟考试题(附答案)

中医模拟考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萎缩性鼻炎的中医名称是A、鼻渊B、臭鼻症C、鼻槁D、鼻疳E、鼻窒正确答案:C2、用银膏补牙见于A、辽代B、明代C、唐代D、宋代E、汉代正确答案:C3、云雾移睛A、必要时做B超检查,以了解病变性质B、应作血糖等全身检查,以明确诊断C、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是诊断标准之一D、结核菌素阳性可辅助诊断E、眼压偏低正确答案:A4、关于振法叙述不正确的是A、着力稍轻B、运用肌肉强力地静止性作用力C、操作时力量要集中于着力部位D、有指振法和掌振法之分E、振动的频率较高正确答案:A5、距齿线8cm以上直肠恶性肿瘤虽有远处转移,但全身情况较好,肿瘤能切除者,宜采用A、Mile's术B、Hartman术C、Dixon术D、Bacon术E、Parks术正确答案:C6、下肢外侧分布有A、足三阴经B、手三阴经C、属六脏的阴经D、手三阳经E、足三阳经正确答案:E7、寒热往来,以寒为主,宜重推A、分手阴阳阳池重推B、和阴阳C、推脾经D、推三关E、分手阴阳阴池重推正确答案:A8、时复目痒,外感风热,眼痒难忍,灼热微痛,白睛污红,胞睑内面遍生卵石样颗粒,有白色黏丝样眼眵,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数者,以A、清热除湿,祛风止痒,除湿汤加减B、祛风止痒,清热凉血,银翘散加减C、养血熄风,四物汤加减D、祛风止痒,消风散加减E、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仙方活命饮加减正确答案:D9、循行于口的经脉有A、足太阴经、足少阴经B、足阳明经、足厥阴经、冲脉、任脉C、手足阳明经D、足三阴经E、足阳明经、足厥阴经正确答案:C10、大肠癌化疗的基础药物是A、氟尿嘧啶B、替加氟C、氟尿苷D、丝裂霉素E、卡莫氟片正确答案:A11、枕后头痛为主者为A、少阳经B、太阴经C、厥阴经D、太阳经E、阳明经正确答案:D12、双眼注视远处目标时,调节处于松弛状态,注视近处目标时则需调节,同时为保持双眼单视,双眼还需要内转,称为A、眼的调节B、眼的集合C、视功能D、屈光E、视野正确答案:B13、蛇串疮肝经郁热证宜A、理气活血,重镇止痛B、养血活血,清热解毒C、清肝火,解热毒D、养血润肤,祛风止痛E、健脾利湿正确答案:C14、弹拨法的操作频率每分钟是A、>200次B、160~180次C、150~200次D、100~150次E、120~160次正确答案:C15、被动活动手法治疗肩周炎的作用是A、理气活血B、益气养血C、舒筋活血D、活血化瘀E、松解粘连正确答案:E16、起于本脏的经脉是A、足太阳膀胱经B、足少阴肾经C、手少阳三焦经D、手少阴心经E、足厥阴肝经正确答案:D17、腕部餐叉样畸形发生于A、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B、尺骨下段骨折C、桡骨远端屈曲型骨折D、腕舟骨骨折E、前臂双骨折正确答案:A18、皮肤干燥,肥厚,粗糙,瘙痒,其病机为A、肝胆湿热B、血虚风燥C、气滞血瘀D、脾胃虚弱E、肝肾不足正确答案:B19、引起梅毒的病原体是A、乳头瘤病毒B、支原体C、苍白螺旋体D、金黄色葡萄球菌E、真菌正确答案:C20、神门、太溪适用于治疗心悸A、心虚胆怯型B、心血瘀阻型C、肝郁化火型D、阴虚火旺型E、心脾两虚型正确答案:D21、消痔灵是四步注射术中,第二、第三步中,血管肿型的注射液浓度为A、3:2B、3:1C、2:1D、1:2E、1:1正确答案:E22、治疗范围较广者选用A、肘揉法B、点法C、掌揉法D、扳法E、摇法正确答案:C23、红斑狼疮的预防护理,下列最重要的是A、防风寒B、避日晒C、忌腥膻D、高营养E、免劳累正确答案:B24、紫白癜风的好发部位是A、颜面、上胸和肩背部B、躯干和四肢近端C、颈项、骶尾、肘膝D、胸背、项侧、肩胛等处E、头皮、四肢伸侧正确答案:D25、人类主要致龋的糖类是A、果糖B、麦牙糖C、乳糖D、蔗糖E、葡萄糖正确答案:D26、肾元亏损,邪毒滞留多表现为A、耳流白腐臭脓B、耳流清稀脓C、耳流红脓D、耳流白脓E、耳流黄脓正确答案:A27、病程4日,发热,耳内疼痛,呈跳痛,如钻似刺,痛连头脑。
考研中医综合-模拟考_含参考答案_ape

医学考研-中医综合-模拟考考生须知:•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无效•2、考试时间3小时选择题:每题1分,合计100分1、不属于下焦病证典型表现的是A:手足心热B:神倦C:耳聋D:唇裂舌焦2、咳嗽连声不绝,连续剧咳后,喉间出现“回气声”如鸡鸣,为A:白喉B:百日咳C:燥咳D:乳蛾3、用失笑散及大剂量红花、降香治疗胸痹心痛的是A:清代王清任B:汉代张仲景C:元代危亦林D:明代王肯堂4、既能镇惊安神,又能活血散瘀、利尿通淋的药物是A:琥珀B:磁石C:龙骨D:朱砂5、人体之气的生理功能有A:推动与调控B:温煦与凉润C:固摄D:防御6、了解脏腑精气充实与否的重要标志是A:气B:血C:神D:津液7、蟾酥内服一次用量是A:0.015~0.03gB:0.3~0.6gC:0.1~0.2gD:0.002~0.004g8、定喘汤组成药物中无A:麻黄B:白果C:黄柏D:苏子9、大补阴丸适用于A:阴虚火旺所致骨蒸潮热B:相火亢盛所致盗汗遗精C:虚火灼肺所致咳嗽咯血D:阴虚内热所致足膝疼热10、症见痢下赤白黏冻,白多赤少,或纯为白冻,伴有腹痛里急后重,饮食乏味,胃脘饱闷,头身困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
证属A:虚寒痢C:休息痢D:噤口痢11、胁下积块、瘀阻肝络所致胁痛方选A:血府逐瘀汤合鳖甲煎丸B:一贯煎合金铃子散C:复元活血汤合硝石矾石散D:乌梅丸合大柴胡汤12、治疗肝热目赤肿痛,宜选用的药物是A:车前子B:薏苡仁C:木通D:金钱草13、半夏白术天麻汤主要用于A:痰浊头痛B:血虚头痛C:肝阳头痛D:肾虚头痛14、在肝的疏泄功能中,最根本的是A:调畅情志B:调节血量C:调畅气机D:疏通水道15、五苓散与猪苓汤的共同药物是A:白术B:滑石C:猪苓16、黄疸脾虚湿滞证方选A:黄芪建中汤B:茵陈术附汤C:茵陈蒿汤D:甘露消毒丹17、下列除哪项外,都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法A:培土生金B:滋水涵木C:金水相生D:佐金平木18、抑郁的表现有A:持续的情绪低落B:寡言少语C:表情丰富D:意志消沉19、虚寒痢的临床特点是A:痢久不止B:形寒畏冷C:下痢稀薄,带有白冻D:甚或滑脱不禁20、下列哪昧药忌用火煅A:升药B:炉甘石C:硼砂D:雄黄2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脑为元神之府B:灵机记性在于脑C:脑为精明之府D:脑为髓海22、胁痛的辨证要点,当以何者为主A:肝胆B:气血C:虚实D:表里23、足阳明胃经的经穴为A:解溪B:足三里C:内庭D:冲阳24、患者,女.64岁。
考研中医综合-模拟考_含参考答案_etj

医学考研-中医综合-模拟考考生须知:•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无效•2、考试时间3小时选择题:每题1分,合计100分1、血的生成与哪个脏腑的关系最密切A:肝B:心C:脾胃D:肺2、恶热、汗出、口渴、疲乏、尿黄、舌红、苔黄,脉虚数,属于A:伤风B:温燥C:火淫D:伤暑3、麦门冬汤的功效是A:滋肺益胃B:化痰止咳C:滋补肺肾D:降逆下气4、休息痢的治疗主方为A:开噤散B:六君子汤C:乌梅丸D:连理汤5、真人养脏汤与参苓白术散的共同药物是A:淮山、茯苓B:当归、白芍C:木香、炙甘草D:人参、白术6、虚里按之绝而不应为A:宗气内虚B:宗气外泄C:心气已绝D:心阳不足7、肾中精气的生理功能是A:促进机体的生长B:促进机体的发育C:促进肌肉的丰满壮实D:促进机体的生殖机能8、桂枝具有而麻黄不具有的功效是A:行气宽中B:化湿和中C:助阳化气D:利水消肿9、主喘咳寒热的为A:合穴B:经穴C:荥穴D:输穴10、治疗耳聋耳鸣实证的主穴为A:翳风、听会、侠溪、中渚B:外关、合谷、丘墟、太冲C:肾俞、气海、关元D:太溪、听宫、照海11、易致人体阴阳失调的饮食因素是A:饮食过饥B:饮食过饱C:五味偏嗜D:寒热偏嗜12、可用薏苡仁治疗的病症有A:脾虚泄泻B:肺痈吐脓C:湿温初起D:湿痹拘挛13、治疗热秘可用A:六磨汤B:麻子仁丸C:五仁丸D:更衣丸14、复元活血汤的药物组成中无A:柴胡B:枳壳C:大黄D:当归15、惊悸失眠,烦躁不安,头晕目眩,耳鸣,口苦呕恶,胸闷胁胀,属于A:心火亢盛B:胆郁痰扰C:心血不足D:心肝血虚16、“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指的是A:心B:命门C:肾D:脑17、下列除哪一项外,均属于消风散的功效所包括的内容A:清热B:化痰C:疏风D:祛湿18、虚证痛经的治法为A:行气散寒B:通经止痛C:调补气血D:温养冲任19、下列哪项是吴茱萸汤的主治病证A:胃中虚寒,浊阴上逆B:肝寒犯胃,浊阴上逆C:肝胃虚寒,浊阴上逆D:少阴虚寒吐利20、不宜施行大角度捻转的腧穴,适用的辅助手法有A:弹法B:震颤法C:刮法D:飞法21、《丹溪心法》认为腰痛病机多为A:湿热B:瘀血C:肾虚D:寒凝22、补阳还五汤中黄芪的原方用量是A:一两B:二两C:三两D:四两23、带下病的治疗原则为A:调补肝肾,固摄带脉B:利湿化浊,固摄带脉C:疏肝解郁,固摄带脉D:健脾益肾,固摄带脉24、肺痈恢复期应选A: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B:银翘散C:葶苈大枣泻肺汤D:沙参麦冬汤或桔梗杏仁煎25、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肝气犯胃型胃痛的主症A: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脘痛连胁B:每因情志因素而痛作C:嗳气频繁D:脉象濡数26、下列属于温病“逆传”的是A:卫分传气分B:上焦传中焦C:卫分传营分D:肺卫病传心包27、问诊时最应重点详细询问的是A:主诉B:现病史C:既往史D:现在症28、会聚于胸中的气为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29、京大戟的功效是A:泻下利水B:泻下通便C:泻下去积D:泻下逐饮30、具有化痰散结功效的药物是A:地龙B:石决明C:牛黄D:僵蚕31、治疗小儿痰热惊风的药是A:竹沥B:竹叶C:天竺黄D:竹茹32、寒邪的性质特点有A:易致腠理不密B:易致气血凝滞C:凝结阻滞D:收缩牵引33、脾虚泄泻若脾阳虚衰,阴寒内盛,可用A:理中丸B:温脾汤C:真人养脏汤D:附子理中丸34、在治痢疾上,提出通因通用的治痢原则的医家是A:刘河间B:张子和C:朱丹溪D:张景岳35、20世纪30年代新增的中药给药途径有A:皮下注射B:肌内注射C:穴位注射D:口服给药36、外用拔毒生肌,杀虫止痒;内服截疟的药物是A:密陀僧B:铅丹C:轻粉D:砒石37、血分证的热型是A:发热夜甚B:发热恶寒C:身热不扬D:不恶寒反恶热38、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舌苔黄,脉滑实有力者,治疗可用A:玉女煎B:增液承气汤C:消渴方D:大补阴丸39、足厥阴肝经之郄穴为A:蠡沟B:膝关C:中封D:中都40、心悸时发时止,胸闷烦躁,失眠多梦,口干口苦,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者,其治法是A:清热泻火,安神定悸B:清热化湿,养心安神C:清肝泻胃,安神定志D:清热化痰,宁心安神41、中虚脏寒腹痛的治法有A:温中补虚B:温补脾肾C:通络止痛D:和胃缓急42、最先指出痫病的发病与先天因素有关的著作是A:《丹溪心法》B:《临证指南医案》C:《内经》D:《金匮要略》43、咽痒咳嗽声重,气急,咳痰稀薄色白,伴恶寒,鼻塞,流清涕,肢体酸楚,舌苔薄白,脉紧,属咳嗽之何证A:风寒咳嗽B:风热咳嗽C:燥热咳嗽D:凉燥咳嗽44、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宜选A:桂枝配伍甘草B:桂枝配伍葱白C:桂枝配伍麻黄D:桂枝配伍白芍45、哪一项不属于水肿与鼓胀的鉴别要点A:肿胀部位B:肿胀的先后次序C:肿处皮肤的色泽D:小便通利与否46、使用开窍剂时,错误的是A:只可暂用,不可久服B:煎煮时间宜短C:宜制成丸散剂使用D:中病即止47、阴虚发热证的特点是A:时觉身热心烦,热势常随患者的情绪好坏而起伏B:发热常在劳累后发作或加重,热势或高或低C:午后或夜间潮热,或手足心发热,或骨蒸颧红D:时冷时热,汗出恶风48、具有益气生津(养阴)功效的方剂是A:清燥救肺汤B:麦门冬汤C:生脉散D:竹叶石膏汤49、清暑益气汤的主治证中包括下列哪些症状A:身热汗多B:体倦少气C:精神不振D:心烦口渴50、治疗咳嗽常须佐以化痰药物,下列哪昧药物不宜用干热痰证候A:全瓜蒌B:川贝母C:白芥子D:竹茹51、百部能治疗的病证有A:新久咳嗽B:百日咳C:肺痨咳嗽D:蛲虫52、患者因受寒而哮喘发作,呼吸急促,喉中哮鸣如水鸡声,咳嗽,胸膈满闷,痰少咯吐不爽,形寒怕冷,渴喜热饮,舌苔白滑,脉象浮紧,主方选A:射干麻黄汤B:三子养亲汤C:苏子降气汤D:小青龙汤53、上入肺、中走脾、下达肾与膀胱的药是A:木香B:陈皮C:香附D:乌药54、膀胱经的络穴为A:飞扬B:跗阳C:合阳D:束骨55、下列与肾关系密切的是A:发B:唾C:耳D:二阴56、乌梅在乌梅汤中的作用A:辛以伏蛔B:酸以安蛔C:苦以下蛔D:生津止渴57、易侵犯人体上部和肌腠的外邪是A:风邪B:寒邪C:湿邪D:燥邪58、卫气的生理功能是A:护卫肌表,防御邪侵B:走息道以司呼吸C:温养脏腑、肌表和皮毛D:调控腠理开合,维持体温恒定59、有杀虫与泻下的作用,为驱杀绦虫的要药是A:雷丸B:苦参C:贯众D:鹤草芽60、天麻的功效是A:平肝潜阳,清肝明目B:平肝潜阳,养血敛阴C:平肝止痉,祛风止痛D:息风止痉,平抑肝阳61、用耳针治疗郁证可选择哪些穴位A:神门B:交感C:肝D:脾62、栝楼根在复元活血汤中的主要治疗作用是A:清热润燥B:生津止渴C:消肿排脓D:消瘀散结63、淡昧的主要作用是A:化湿B:渗湿C:燥湿D:逐水64、脾气虚弱,冲脉不固选用的方剂是A:归脾汤B:补中益气汤C:固冲汤D:黄土汤65、在瘾疹治疗中,除主穴外,胃肠积热者配用A:足三里、天枢B:外关、风池C:足三里、三阴交D:天突66、具有镇心定惊、清肝除翳、收敛生肌功效的药物是A:珍珠B:珍珠母C:石决明D:玳瑁67、与地区水土有关的病证是A:瘿瘤B:痹病C:遗精D:矽肺68、不属于麻子仁丸组成药物的是A:枳实B:厚朴C:大黄D:当归69、汗、下、清、补四法于一方的方剂是A:大柴胡汤B:防风通圣散C:九味羌活汤D:葛根芩连汤70、具有疏肝解郁、调和肝脾之功效的方剂是A:柴胡疏肝散B:四逆散C:逍遥散D:枳实消痞丸71、温热病邪在气分,壮热烦渴,脉洪大者,宜选用A:夏枯草B:石膏C:紫花地丁D:知母72、妊娠期禁用的药是A:水蛭、虻虫、三棱、莪术B:黄连、桂枝、党参、山药C:肉桂、附子、枳实、姜黄D:木香、香附、贝母、前胡73、民国时期出现的中药学讲义影响较大的为A:浙江兰溪中医学校的《本草正义》B:浙江中医专门学校的《实验药物学》C: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的《药物学》D:天津国医函授学校的《药物讲义》74、下列腧穴不能施针的为A:会阴B:气海C:神阙D:廉泉75、钱某,女,30岁,证发作时昏仆抽搐,吐涎,平时情绪急躁,心烦失眠,咯痰不爽,口苦且干,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腻,辨证为痰火壅实,治宜选用A:牛黄清心丸B:竹沥达痰丸C:更衣丸D:礞石滚痰丸76、感冒后出现腹泻,治疗取太渊、偏历穴,其配穴法是A:表里经配穴法B:上下配穴法C:子母补泻配穴法D:主客原络配穴法77、治疗湿热泄泻的主方是A:藿香正气散B:玉枢丹C:葛根芩连汤D:香连丸78、脉位沉的脉是A:革脉B:芤脉C:牢脉D:浮脉79、既能补阳益阴、固精缩尿、明目,又能止泻的药物是A:枸杞子B:覆盆子C:沙苑子D:菟丝子80、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大便溏薄,苔白腻,脉濡。
考研中医综合-模拟考_含参考答案_wiy

医学考研-中医综合-模拟考考生须知:•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无效•2、考试时间3小时选择题:每题1分,合计100分1、蟾酥的功效是A:开窍宁神,行气止痛B:开窍醒神,消肿止痛C:开窍辟秽,温通止痛D:开窍宁神,化湿和胃2、具有“主束骨而利机关”作用的是A:十二经别B:十二经筋C:十五别络D:十二皮部3、血厥实证治法宜首选A:行气豁痰B:补气,回阳,醒神C:开窍,活血,顺气,降逆D:开窍,顺气,解郁4、患者口常干渴,饮水不解,小便频多,困倦气短,脉虚细无力。
治宜A:炙甘草汤B:麦门冬汤C:清燥救肺汤D:玉液汤5、维持呼吸功能正常的重要环节是A: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B:肾主蒸腾气化功能C: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D:肾主闭藏的生理功能6、属于紧脉主病的是A:实热B:实寒C:气郁D:湿阻7、热证泄泻的特点是A:大便清稀,完谷不化,腹部喜温B:大便色黄褐而臭,泻下急迫,肛门灼热C:泻下腹痛,痛势急迫拒按,泻后痛减D:大便时溏时泻,腹痛不甚,喜温喜按8、心和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A:血液的运行B:津液的输布C:津液的代谢D:血液的生成9、和解少阳法的代表方剂是A:小柴胡汤B:葛根芩连汤C:小承气汤D:防风通圣散10、脾虚,清阳不升,可见A:睡眠露睛B:瞳仁散大C:瞳仁缩小D:目窠内陷11、耳轮皮肤甲错,多属A:肝胆湿热B:气血亏虚C:肾精亏耗D:血瘀日久12、郁证的主要病机是A:肝失疏泄B:脾失健运C:心失所养D:肺气郁滞13、泄泻食滞肠胃证的治法是A:益气健脾,化湿止泻B:散寒化湿C:温肾健脾,固涩止泻D:消食导滞14、月经量多,质稀色淡红,身倦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脉细,属于A:脾胃虚弱证B:脾虚气陷证C:肾气不固证D:脾不统血证15、眩晕的病因病机,与下列哪项无关A:痰湿中阻,升降不利B:肝阳上亢,上扰清空C:血瘀内停,闭阻清窍D:气血亏虚,脑失所养16、《景岳全书·新方八略》所说“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的治疗法则,是指A:益火之源,以消阴翳B:壮水之主,以制阳光C:阳中求阴,阴气得复D:阴中求阳,阳气充盛17、寒邪的性质是A:其性开泄B:其性重浊C:其性凝滞D:其性黏腻18、气血两虚可导致的舌象是A:痿软舌B:歪斜舌C:胖大舌D:点刺舌19、内伤发热气虚血亏证,兼气虚下陷者可选用A:补中益气汤B:升阳益胃汤C:东垣清暑益气汤D:归脾汤20、面瘫属风热证者除选主穴外还可配用A:风府B:风门C:曲池D:风池21、数情交织,多伤及的脏腑为A:肝B:心C:脾D:肺22、重插轻提的动作常用于哪种补泻法中A:烧山火B:透天凉C:提插补泻D:阳中隐阴23、首先将饮与痰的概念作明确区分的著作是A:《内经》B:《金匮要略》C:《备急千金要方》D:《仁斋直指方》24、酸枣仁汤中配伍川芎的意义是A:祛瘀止痛B:祛风止痛C:调达肝气D:活血通经25、用补气法治疗出血的理论根据是A:气能生血B:气能摄血C:气能行血D:血能载气26、视物昏花,耳鸣耳聋,心悸失眠,治宜A:朱砂安神丸B:磁朱丸C:天王补心丹D:酸枣仁汤27、苔淡黄而滑者主A:寒湿内结B:热入营血C:食积化热D:寒湿化热28、属于小柴胡汤的主治证的是A:伤寒少阳证B:阳郁厥逆证C:黄疸而见大便秘结D:少阳湿热证29、十二经脉中在足大趾内端交接的是A:足太阳与足少阳B:足太阳与足少阴C:足少阳与足厥阴D:足太阴与足阳明30、经常脘腹冷痛喜按,泛吐清涎,口苦微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沉弦。
1999年中医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1999年中医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A2型题 2. B1型题 3. C型题 4. X型题1.“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适用于A.阴虚阳亢B.阴阳两虚C.阳盛伤阴D.阴盛伤阳E.阳虚阴盛正确答案:E解析:阴虚阳亢、阴阳两虚、阳盛伤阴和阴盛伤阳,或为阴虚,或为阴阳两虚,或为阳热亢盛,或为阴邪偏盛.都不是纯阳虚的病变,故都不宜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
2.下列不按五行相生顺序排列的是A.呼、笑、歌、哭、呻B.筋、脉、肉、皮毛、骨C.青、赤、黄、㈠、黑D.角、徵、商、宫、羽E.酸、苦、甘、辛、咸正确答案:D解析:五声为呼、笑、歌、哭、呻,形体为筋、脉、肉、皮毛、骨,五色为青、赤、黄、白、黑,五味为酸、苦、甘、辛、咸,五音为角、徵、宫、商、羽。
3.在五脏变动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肝之变动为握B.心之变动为笑C.脾之变动为哕D.肺之变动为咳E.肾之变动为栗正确答案:B4.临床常见的心火引动肝火之心肝火旺证,届于A.相乘B.母病及子C.子病犯母D.相侮E.反克正确答案:C解析:肝在五行属木,木能生火,故肝为心之母,心为肝之子,由心火引动肝火的心肝火旺,属子病犯母。
5.肺主通调水道的功能依赖于A.肺主一身之气B.肺司呼吸C.肺主宣发肃降D.肺朝百脉E.肺输精于皮毛正确答案:C解析:通调水道是指肺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作用。
6.连结“肺主呼吸”和“心主血脉”的中心环节是A.经脉的相互连结B.气血的相互关系C.心主营,肺主卫之间的相互作用D.宗气的贯通和运行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解析:宗气是积于胸中之气,宗气贯心脉,走息道,具有主司呼吸和推动血行的功能,是连结“肺主呼吸”和“心主血脉”的中心环节。
7.在脾胃的相互关系中,最根本的是A.脾燥胃湿,燥湿相济B.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C.胃主纳谷,脾主磨谷D.脾主升清,胃主降浊E.胃为水谷之海,脾为胃行其津液正确答案:D解析:脾胃同居中焦,脾为阴土,胃为阳土,脾主升清,“脾以升为健”;胃主降浊,“胃以降为和”,一升一降,相互为用,为气机升降之枢纽。
考研中医综合-模拟考_含参考答案_hef

医学考研-中医综合-模拟考考生须知:•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无效•2、考试时间3小时选择题:每题1分,合计100分1、下列不是外感腰痛致病病邪的是A:风B:寒C:湿D:燥2、芍药分为赤芍与白芍两种,始于何本草书籍A:《神农本草经》B:《本草经集注》C:《证类本草》D:《本草纲目》3、头晕目眩可见于A:气虚B:气陷C:血虚D:气逆4、不属于实热证表现的是A:壮热恶热B:两颧潮红C:便秘尿黄D:舌红苔黄5、久病卧床不起,周身疼痛,多由于A:寒邪凝滞经络B:湿热疫毒,阻滞气血C:气血亏虚,经脉失养D:气滞血瘀,经脉不和6、隔姜灸的作用为A:解毒杀虫B:散寒止痛C:温胃止呕D:活血化瘀7、肝为A:水脏B:娇脏C:刚脏D:孤府8、石决明的主治病证是A:肝阳眩晕B:目赤肿痛C:视物昏糊D:烦躁失眠9、多出现气逆病变的脏腑是A:肺、脾、胃B:肝、胃、肺C:肺、脾、胆D:胃、肝、心10、曲池穴为A:大肠经的合土穴B:大肠经的经火穴C:大肠经的荥水穴D:大肠经的井金穴11、宜饭后服用的药是A:驱虫药、攻下药B:安神药C: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D:截疟药12、复元活血汤与柴胡疏肝散组成中所共有的药物是A:桃仁、红花B:柴胡、甘草C:当归、穿山甲D:川芎、香附13、胸痹发作期以标实表现为主,其中以何者最为常见A:水饮B:气滞C:瘀血D:寒凝14、功用为清热解毒、发汗解表的方剂是A:五积散B:石膏汤C:防风通圣散D:银翘散15、眩晕与哪项并见,对诊断肝血虚证最有意义A:面白舌淡B:心悸脉细C:肋胁隐痛D:肢体麻木16、痰饮病,症见身体沉重而疼痛,恶寒,无汗,咳喘,痰多白沫,胸闷,干呕,口不渴,苔白,脉弦紧。
辨证应属A:痰饮脾阳虚弱证B:溢饮表寒里饮证C:支饮寒饮伏肺证D:悬饮饮停胸胁证17、患者女.45岁,来诊见气壅息粗,四肢僵直,牙关紧闭,脉象沉实,治宜选用A:苏合香丸B:玉枢丹C:搐鼻散D:五磨饮子18、下列适用于“急则治标”治则的是A:二便不通B:肺肾阴虚咳嗽C:阴虚便秘D:体虚外感19、血枯经闭除主穴外肝肾不足者加A:气海、脾俞、胃俞B:中脘C:内关D:肝俞、肾俞20、下列方剂中,组成药物含熟地黄的有A:大秦艽汤B:地黄饮子C:阿胶鸡子黄汤D:大定风珠21、肺胀可见A:坐而仰首,喘而痰多B:坐而俯首,气短懒言C:但坐不得卧,卧则气逆D:但卧不能坐,坐则昏沉22、下列选项中,符合丹参功效的有A:除烦安神B:凉血消痈C:化瘀止血D:行气解郁23、脾脏功能失常的病理变化中,易致脾阳不振的是A:脾阴亏损B:胃阴不足C:脾气虚弱D:胃气不足24、首先创用活血利水法治疗瘀血水肿的古籍是A:《济生方》B:《医学入门》C:《医宗金鉴》D:《仁斋直指方》25、眩晕的发生,与哪些脏腑关系密切A:肺、脾、肾B:心、肝、肾C:肝、肾、脾D:肺、胃、肾26、起于目外眦的经脉是A:三焦经B:小肠经C:胆经D:胃经27、直刺可达1.5寸的穴位为A:大肠俞B:肾俞C:次髎D:小肠俞28、具有温阳健脾作用的方剂有A:温脾汤B:健脾丸C:实脾散D:归脾汤29、以下哪一项不是方剂组成变化的方式A:药味增减变化B:药量增减变化C:药味、药量同时增减变化D:治法更换变化30、用治风湿热痹的药组是A:防己、秦艽B:白鲜皮、蚕沙C:木通、薏苡仁D:络石藤、忍冬藤31、患者生气后突然出现昏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综合-99
一、A型题(总题数:51,分数:100.00)
1.易侵犯人体上部和肌腠的外邪是
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燥邪
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风邪侵袭,常伤及人体的上部(头、面)、阳经和肌表,使皮毛腠理开泄,出现头痛、汗出、恶风等症。
2.根据《素问·生气通天论》饮食偏嗜伤及五脏的论述,味过于苦则
A.大骨气劳,短肌
B.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C.筋脉沮驰,精神乃央
D.心气喘满,色黑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
3.不属于六淫致病特点的是
A.传染性√
B.季节性
C.地域性
D.相兼性
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有: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和相兼性。
4.根据情志致病的理论,可导致二便失禁,遗精滑泄的是
A.思虑过度
B.愤思不已
C.恐惧过度√
D.悲伤至极
恐则气下:是指过度恐惧伤肾,致使肾气失固,气陷于下的病机变化。
临床可见二便失禁,甚则遗精等症。
5.肢体冷痛,关节屈伸不利,时而或冷厥不仁,其主要机理为
A.寒性凝滞
B.风性主动
C.寒性收引√
D.寒伤卫阳
6.不属于瘀血致病特点的是
A.易于阻滞气机
B.影响新血生成
C.影响血脉运行
D.易于蒙蔽神明√
7.宋·陈言在病因学上提出了
A.“六气病源”说
B.病因三部分类法
C.疠气致病说
D.三因学说√
8.四时不正之气乘虚侵入,致病较重者,称为
A.阴邪
B.阳邪
C.正邪
D.虚邪√
9.六淫中最易导致出血的是
A.寒邪
B.湿邪
C.暑邪
D.火邪√
10.邪正相搏的何种状态决定不发病
A.邪正盛衰
B.邪胜正负
C.邪正相持
D.正胜邪却√
11.其性干涩,易伤津液的病邪是
A.风邪
B.燥邪√
C.火邪
D.暑邪
12.悲忧过度主要损伤的脏腑是
A..肝
B..心
C..脾
D..肺√
13.一患儿因感冒而汗出恶风、咽痒咳嗽,次日晨起即现面目一身悉肿及小便少、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缓等症。
此发病与下列哪项关系最密切
A.湿浊停滞
B.风性主动
C.热邪郁闭
D.风性数变√
14.提出“六气病源”说的是
A.医和√
B.《内经》
C.《金匮要略》
D.《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15.劳神过度,易损伤的脏腑是
A.心肺
B.心脾√
C.脾肺
D.脾肾
16.与痰饮形成密切相关的脏腑是
A.心脾肝肾
B.心肺脾肾
C.肝胆脾肾
D.肺脾肝肾√
17.七情内伤首先影响
A.肝魂
B.心神√
C.脾意
D.肺魄
18.六淫中最易导致疼痛的邪气是
A.寒邪√
B.火邪
C.风邪
D.燥邪
19.异气是指
A.六淫邪气
B.异常气候
C.情志变化
D.乖戾之气√
20.过逸、痰饮、瘀血、结石等因素相同的致病特点是
A.损伤脉络
B.气机不畅√
C.病位固定
D.致病广泛
21.湿邪、寒邪的共同致病特征是
A.损伤阳气√
B.阻遏气机
C.黏腻重浊
D.凝滞收引
22.大怒主要损伤的脏腑是
A..肝√
B..心
C..脾
D..肺
23.具有升散而又挟湿特性的邪气是
A.湿邪
B.燥邪
C.热邪
D.暑邪√
24.劳力过度,易损伤的脏腑是
A.心肺
B.心脾
C.脾肺√
D.脾肾
25.下列不属于痰饮致病特点的是
A.蒙蔽心利
B.致病广泛
C.变幻多端
D.损伤脉络√
26.感受寒邪而致的“中寒”是指
A.寒邪伤于肌表
B.寒邪人中经脉
C.寒邪自内而生
D.寒邪直中脏腑√
27.中医发病学说在病机方面的特点是
A.“外内合邪”的发病观√
B.外邪致病的发病观
C.内邪致病的发病观
D.伏邪发病观
28.饮食因素致病,易致聚湿、化热、生痰的是
A.饮食过饥
B.饮食过饱√
C.饮食不洁
D.五味偏嗜
29.寒邪的性质是
A.其性开泄
B.其性重浊
C.其性凝滞√
D.其性黏腻
30.温燥病的发病季节是
A.初秋√
B.深秋
C.长夏季节
D.冬末春初
31.可影响新血生成的病因是
A.瘀血√
B.痰饮
C.结石
D.积食
32.火、燥、暑共同的致病特征是
A.上炎
B.耗气
C.伤津√
D.动血
33.风邪伤人,病变部位不固定是由于
A.风性数变
B.风性善行√
C.风性主动
D.风性轻扬
34.寒主收引是指
A.寒邪阻滞气机
B.寒邪损伤阳气
C.寒邪耗气伤津
D.使气机收敛,筋脉挛急√
35.造成着痹的主要邪气是
A.寒邪
B.风邪
C.热邪
D.湿邪√
36.高热之后突然出现四肢抽搐、神昏谵语、舌红、苔黄燥、脉洪数有力等症,此属
A.火热内闭
B.肝阴耗损
C.肝风内动
D.热极生风√
37.易袭阳位,具有升发向上特性的邪气是
A.暑邪
B.燥邪
C.风邪√
D.火邪
38.不属于病理性产物的是
A.瘀血
B.痰饮
C.结石
D.血瘀√
39.其性趋下的病邪为
A.火邪
B.燥邪
C.湿邪√
D.风邪
40.寒性凝滞,从而出现各种疼痛症状,其机理是
A.气机收敛,腠理闭塞
B.经脉气血凝结阻滞√
C.损伤人体阳气
D.耗气伤津,不能濡养
41.致病后可出现各种秽浊症状的邪气是
A.风邪
B.寒邪
C.火(热)邪
D.湿邪√
42.易致人体阴阳失调的饮食因素是
A.饮食过饥
B.饮食过饱
C.五味偏嗜
D.寒热偏嗜√
43.七情内伤可影响脏腑气机,其中恐则
A.气上
B.气下√
C.气缓
D.气结
44.患者双膝关节沉重、肿痛,反复发作3年,伴下肢麻木不仁,多为
A.痛风
B.寒痹
C.痛痹
D.着痹√
45.在原发病基础上,继续发生新的疾病,称为
A.徐发
B.感邪即发
C.伏而后发
D.继发√
46.症见头痛、耳鸣、咽喉红肿疼痛、唇舌糜烂等是由于
A.热邪侵扰心神
B.热邪伤津耗气
C.热邪易生风
D.火热之邪燔灼趋上√
47.房劳过度,易损伤的脏腑是
A..心
B..脾
C..肝
D..肾√
48.常引起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腠理闭塞、气机收敛的邪气是
A.风邪
B.寒邪√
C.湿邢
D.瘀血
49.既有季节性特点,又不受季节限制,常为外感致病之先导的邪气是
A.热邪
B.风邪√
C.疠气
D.寒邪
50.首先提出了具有传染性的“乖戾之气”的医家是
A.医和
B.张仲景
C.葛洪
D.巢元方√
51.下列因素中。
易于蒙蔽心神的是
A.瘀血
B.痰饮√
C.结石
D.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