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的易发人群
乳腺疾病健康知识讲座

乳腺疾病健康知识讲座---乳腺疾病健康知识讲座乳腺增生病是妇女常见、多发病之一,尤其近年来发病率上升,年龄也日趋年轻化,多见于20~50岁的女性。
因此了解乳腺增生病的症状、发病原因与危害,以及如何进行及时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乳腺增生病:一组数字:2008年—2010年:(三年)可疑乳腺癌病人:42人确诊病人:29人其中炎性症状:8人,确诊:5人,非哺乳期乳腺炎:3人肿块最小:1ⅹ1㎝,肿块最大:9ⅹ9㎝副乳癌变:1人术后乳腺囊性增生:2人年龄:最大77岁,最小20岁一.乳腺增生病的症状乳房疼痛+肿块1.乳房疼痛:胀痛或刺痛,多为两侧,左侧尤甚,可及腋下、肩背。
情郁左甚,劳累右甚。
经前加重,经后减轻;情郁加重,情畅减轻。
2.乳房肿块:多发于双侧,单个或多个,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
肿块形状有片状、结节状、条索状、颗粒状等。
肿块质地软、硬或韧,经前大而硬,经后小而软。
3.溢液:少数可见。
4.月经失调:月经前后不定期,量少色暗兼有血块。
二.乳腺增生病的病因1.首要身分(1)精神身分情志不畅:夫妻关系母子关系婆媳关系生意竞争研究紧张工作压力郁怒伤肝,思虑伤脾,肝郁脾虚,血瘀痰凝,蕴于乳房,结聚成块而形成乳腺增生病。
乳房属胃,脾胃互为表里,肝气行于左。
2.诱发身分劳顿:上肢劳力过度。
饮食:恣食生冷、辛辣之品。
衣着:佩戴过紧的胸罩。
其他:不生育,不哺乳,性生活反面谐。
三.乳腺增抱病的搜检(三只手)1.自我检查(第一只手)工夫:(三个一)每月一次。
经后一周(绝经前妇女)。
每个月的第一天(绝经后妇女)。
方法:一看二摸三挤看——面对镜子,双手叉腰,观察乳房的任何改变。
(1)外观:大小是否对称,有无异常突起;-------(2)皮肤:有无橘皮样和酒窝状改变;(3):是否内陷、回缩或抬高。
面临镜子手叉腰,凹凸酒窝及大小。
摸——(1)站立:用一手上提至头部后侧,用另一手搜检乳房,手指并拢,平放于乳房上,顺次顺时柔柔地触摸及腋下,左右交替搜检。
期门日月穴周围刺络放血结合拔罐治疗乳腺增生20例疗效观察

期门日月穴周围刺络放血结合拔罐治疗乳腺增生20例疗效观察目的研究期门日月穴周围刺络放血结合拔罐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
方法20例乳腺增生患者接受期门日月穴周围刺络放血结合拔罐治疗,为期2个月,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症状和体征的变化情况。
结果经过2个月的治疗之后痊愈的有4例,总有效率为90%。
结论期门日月穴周围刺络放血结合拔罐治疗乳腺增生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标签:期门;日月;刺络放血;拔罐;乳腺增生症乳腺增生是妇科最为常见的乳腺病,主要的发病原因是乳腺的组成部分不同程度的增生和复旧不全造成的乳腺结构在数量和形态上出现异常,该病的高发人群为中青年妇女,临床的表现形式是单侧或者双侧乳房出现肿块,并伴有乳房疼痛[1]。
从西医学的角度来讲,乳腺增生病与下丘脑、垂体、内分泌功能紊乱以及激素平衡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医认为乳癖与肝、脾胃、肾和任冲二脉有关,笔者应用期门日月穴周围刺络放血结合拔罐治疗的20例乳腺增生患者,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门诊在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20例乳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的年龄在24岁~48岁之间,其平均年龄为(33.5±1.6)岁;病程最短为6个月,最长的为15 a,平均病程为(60.3±3.6)个月。
1.2 治疗方法取穴:主穴为期门穴、日月穴、中府、膻中穴;配穴: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辨证分型,肝郁气滞型加太冲穴,痰瘀凝结型要加曲池、丰隆,冲任失调型加太溪穴。
乳周围的阿是穴用1.5寸针向中心围刺,其余的穴位使用常规的针刺;刺络放血拔罐:选择肿块最为明显的期门穴和日月穴两个穴位,在双侧的乳房均加上一组针,并在双肋部用豪火针点刺,行刺络拔罐放血,要留罐5 min,对患者的总放血量不能超过5 mL。
每周治疗2次,8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之后进行疗效评定。
1.3 疗效观察1.3.1 观察方法所有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前各进行一次疼痛分级与评分、全身伴随症状评分。
乳腺增生有哪些表现?

乳腺增生是女性常见疾病,乳腺增生的发生给女性健康带来了严重危害,尤其中年女性是乳腺增生的高危人群,因此平时生活当中大家都应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做到提前了解,警惕发生。
那么乳腺增生表现有哪些呢?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否提前发现呢?1.乳房疼痛:主要是指乳房经常感觉到刺痛或者胀痛。
乳房的疼痛与月经周期有着明显的联系。
往往在月经的前几天,这种疼痛感会出现或者加重,但是月经过后,疼痛会明显消失。
除此之外,女性情绪的波动也会造成乳房疼痛。
乳腺增生而造成的乳房疼痛往往一侧乳房疼痛感较为强烈,甚至不可触碰,有向腋窝和两侧延伸的趋势,影响了女性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当然,也有的乳腺增生表现为乳头痒或疼痛。
2.乳房肿块:出现在一侧或者两侧的乳房内,表现为数量不等、大小不一、形状不定的肿块。
乳房肿块也有随月经周期变化而变化的特点,月经之前肿块会比较硬并且慢慢长大,但是月经之后肿块就会慢慢变小变软。
形状有片状、颗粒状、结节状等各种各样,片状的肿块比较常见。
肿块往往没有明显的边界,常有触痛,还会经常活动。
3.乳头溢液:乳腺增生患者早期会出现的情况。
少数患者挤压乳头就会发现有乳液溢出,乳液一般呈现血性、乳白色溢体,或者草黄色、棕色溢液,患者比较容易察觉。
4.月经失调患有乳腺增生的女性,月经周期较不规律,流量少,颜色比较淡,部分还会伴有痛经。
5.情绪波动乳腺增生患者,情绪波动较大,心情容易烦闷、容易动怒。
而一旦有神经紧张和疲劳等负面情绪时,乳腺增生病情将会加重。
乳腺增生是一种慢性疾病,尽管不是每一例乳腺增生都会恶变,但两者之间的诸多联系,提示人们要积极进行乳腺保健与治疗。
乳腺增生中年龄较大、病史较长、肿块较大、肿块与月经关系不明显者,容易发生恶变。
鉴于乳腺增生有可能恶变,建议尽早调理改善,不可拖延大意,平时应少吃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浓茶,咖啡,可乐等。
目前,多认为与内分泌失调及精神因素有关。
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是乳腺增生的重要原因。
妇女乳腺疾病普查932例分析

9 2名女职工进行 健康普查 , 3 以便及 时发 现各类乳腺病患者 , 对各类乳腺癌前病 变
进 行 预 防 和 降 低 乳腺 癌 发 生 率 , 时对 乳 同 腺 的 良恶 性 病 变 作 出 明 确 诊 断 , 取做 到 争 早 发 现 早 治 疗 。 对 这 次 普 查 结 果 资 料 进 行 了系 统 性 回顾 , 分析 报告 如 下 。 现
趣, 而采 用 卜 有 目标 的 够 取 物 体 时 , 肢 这 个 具 体 目标 就 有 了 视 觉 、 觉 的 完 整 整 触 合 , 渐有 了适应 能力 的反馈 及协 调 性 , 逐 并 且 目标 的 质 地 、 状 、 量 , 些 又 给 伸 形 重 这 手 取 物 时 , 供 更 多 信 息 , 成 肌 肉 特 定 提 形 的速 度 力量 , 协 同过 程 。并 且 中枢 神 经 及 系统 的 可塑 性 需 要 功 能 性 活 动 的 反 复 强 化 。兴 趣 是 促 进 功 能 重 建 的 好 老 师 , 需 当
殖健康检查单 , 采用 临床物理检查结合近 红外 乳 腺 诊 断 仪 扫 描 乳 腺 以 及 必 要 时 结
合 乳 腺 钼 靶 摄 像 的 方 法 进 行 筛 查 。 ① 地 区选 择 及 调 查 对 象 : 我 市 妇 女 病 普 查 为 以 契机 , 全 市 范 围 内 , 广 乳 腺 病 筛 查 , 在 推 对
讨 论
查 : 括 体 检 者 的 哺 乳 史 、 育 史 、 经 包 生 月 史 、 瘤 家 族 史 和 用 药 习 惯 等 , 检 查 者 肿 被 曾 检 出 的各 类 乳 腺 疾 病 等 为 最 终 的 疾 病 诊 断 提 供依 据 。④ 物 理筛 选 : 名 受 检 者 每 均 先 行 物理 检查 , 常 光 线 下 , 立 体 位 , 正 直
石家庄市不同职业女性人群乳腺疾病分布特征

【 关键词 】 乳腺疾病 ; 乳腺癌 ; 患病率 【 中图分 类号 】 R 6 5 5 . 8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 号】 1 0 0 2— 7 3 8 6 ( 2 0 1 3 ) 2 4 — 3 7 9 7— 0 3
状或片状 , 大小不一 、 质地韧而 不硬 、 增 厚区与周 围乳腺组织 分 界不明显 J 、 红外线透照检查呈云雾状或散在 片状 高灰度影 , 无
可 北医药 2 0 1 3年 l 2月 第 3 5卷 第 2 4期
H e b e i M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 , 2 0 1 3 , V o l 3 5 D e c N o . 2 4
3 7 9 7
保 定市 2 0 0 8至 2 0 1 1 年 间风疹 发病 率呈波 浪起伏 , 年 均发 病 率为 3 . 0 0 / 1 0万 , 与 风疹 疫 苗纳 入计 划免 疫 管理 前 2 0 0 4至
明显界限的影像学表现 即可诊 断为乳腺增生 , 对 在检查 中排
乳腺疾病是 女性 多发病之一 , 常见 的为乳 腺增生 和乳腺肿
瘤, 据 文献 报道乳腺增 生的癌 变率在 1 2 . 9 %~ 2 1 . 9 %… , 乳腺 癌的发病率 占妇 女恶 性肿瘤的第二位 , 因此对 掌握乳腺 疾病 的 人 群患病情况具有 重要 意义 。为 了解 石家 庄市 城镇 干部 职工
参 考 文 献
1 迮文远主编. 计划免疫学. 第 1 版.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 出版社 ,
1 9 9 7 . 1 6 0— 1 8 5 .
2 9 . 4 4 %; 职业分布 以散 居儿童 、 学生 、 幼托 儿童 为主 , 这 些特征
表明, 风疹疫情没有得 到有 效的控制 , 虽发病 以小年龄组 为主 ,
乳腺癌易发人群有哪些

乳腺癌易发人群有哪些【文章价值】无我享受【文章附属】医学美容教育网【文章属性】分析性理论研究【责任编辑】number one【文章语种】汉语【起稿日期】2015-01-22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极高,占乳腺疾病的首位。
二乳腺癌的发病率,居全球女性恶性肿瘤首位,每年以百分之二的速度增长,发病高峰期为四十岁至六十岁。
但我们发现,一些特定的人群中,他们的乳腺癌发病率明显比其他人高。
一、乳腺增生多年不愈的女性乳腺增生是一种慢病。
尽管不是每一例乳腺增生都会恶变,但两者之间的诸多联系,提示人们积极保健与治疗的重要性。
二、上夜班的女性已有报道指出,上夜班的女性更易患乳腺癌,因为她们在值夜班时体内抑制乳腺疾病的一种重要激素分泌得很少。
科学家证实,人们在夜里睡眠时,人体内部会分泌一种褪黑素,能够抑制乳腺肿瘤的生长。
但如果女性不按时休息,反而处于强光下,这样在缺血的条件下产生褪黑素,很利于肿瘤生长,而且增长速度是正常速度的两倍左右。
三、都市白领都市白领女性,由于工作节奏的加快和紧张的压力,极易产生焦虑、孤独、压抑、悲哀忧伤、失望、急躁等抑郁情绪,长期受不良情绪剌激,机体生命节律发生紊乱,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进而导致内环境失衡,免疫力下降,可使胸腺生成和释放的胸腺素减少,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对体内突变细胞的监控能力和吞噬能力下降,容易发生癌变。
四、经常使用含有雌激素的女性如今的时尚女性都很注重保养,为留住美丽,不惜服用雌激素或含雌激素的补品,尤其是那些经济能力好的职业女性。
但是,雌激素可诱发乳腺肿瘤;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使用雌激素10年以上将大大提高乳腺癌发生率。
五、身体肥胖的女性肥胖是一个具有争议的危险因素。
一些研究报告指出肥胖会引起乳癌,也许是与某些肥胖的女性雌性激素分泌旺盛有关。
六、精神抑郁的女性精神抑郁,经常生气,造成的心情沉闷,是造成女性患乳腺癌的精神因素。
七、长期接触放射线源的女性人体暴露于辐射中,特别是孩童时期接触过辐射会增加成人阶段的患乳癌几率。
解说女性乳腺增生

人在 患 病 前 有 不 良情 绪 改 变 ,精 神 刺 激 可致 体 内雌 激 素 水 平
升高 . 内分 泌 紊乱 。保 持 心 情 的 舒 畅 情 绪 的乐 观 是 乳腺 增
生 的最 好 防 御 武器 。
2 年龄 在 1 6~ 5 0岁 的 女 性 ,都应 定 期 进 行 乳 腺 生
乳 腺 门诊 就 诊 的 一 般 是 3 O~ 5 O岁 的 女 性 ,也 有 十 几 岁的 少 女 ,而受 教 育 程 度 高 、 工作 压 力 大 的 白领 女 性 的 发 病率 正 曰趋 增 高 。 中 医认 为怒 伤 肝 、肝气 淤 结 两 肋 胀 痛 ,
同 侧 的手 举 过 头 部使 乳房 均 匀 地 摊 在 胸 壁上 .应 用 食 指 中指 无 名指 的掌 面 而 不 是指 尖 进 行 触 诊 。触 诊 的方 式 应 取 转 圆 圈
的 方式 从 乳 头 向 外横 向转 动 . 检查 伸 到 腋 下 的 乳腺 尤 其 重 要 。
乳 房 检 查 首 先 应 观 察 乳 腺 的 发 育 情 况 .两 侧 乳 房 是 否
腋 下淋 巴结 ,最 后 还 需 坐 着进 行 触 诊 要 用并 拢 的手 指 触 摸乳 头 下 的 区域 。
皇 ? 状
现 为乳 房 胀 痛 和 乳 房 肿 块 毛 慢 有 时 可 有乳 头 溢 液 缓 质 上 是 一 些囊 状 扩 张 的 大 、
取 仰 卧 位 作 更 广 泛 区域 的 触 诊 . 同侧 乳 房 下 垫 一 枕 头 ,
腺体 癌 ) 有重 度 增 生 的 女 性应 半 年 检 查 一 次 . 行 动 态观 察 。 . 进 2 O~ 3 5岁 的女 性应 3 进 行 一 次 红外 线 或 乳 腺 外 科检 查 。 年 3 减 少 人 工 流产 次 数 , 以减 少 乳腺 增 生 的 概 率 。
哪些人容易患乳腺癌 怎么预防?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极高,占乳腺疾病的首位。
二乳腺癌的发病率,居全球女性恶性肿瘤首位,每年以2%的速度增长,发病高峰期为40-60岁。
但我们发现,一些特定的人群中,他们的乳腺癌发病率明显比其他人高。
乳腺癌的易发人群主要有以下几点:1、乳腺增生多年不愈:乳腺增生是一种慢病。
2、反复做人工流产手术:很多女性在做人流前总是问医生:人流对身体有多大影响?而她们考虑的一般都是指对肉体的损伤及疼痛,而没有认识到不痛不痒的激素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3、常用激素类药品或化妆品:研究证明:滥用含雌激素类保健品,可能导致乳腺癌。
4、有乳腺癌家族史5、未哺乳或哺乳过长:哺乳可以降低妇女患卵巢癌和乳腺癌等疾病的几率。
哺乳过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会大大少于从未哺乳的妇女,另外哺乳过长的女性患乳腺癌几率也会增加。
6、肥胖或过多摄入脂肪:乳腺癌与脂肪摄入有一定关系,所以在儿童发育时期应该注意营养均衡,在青春期应该控制脂肪和动物蛋白的摄入,注意锻炼身体,绝经期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避免肥胖。
7、精神抑郁,经常生气,心情不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相关数据,癌症患者的抑郁症发病率介于20%~45%之间,大大高于普通人群发病率,而乳腺癌患者的抑郁倾向尤为明显。
8、反复长期接触各种放射线(多次放射线、电脑、手机等):目前已经肯定的事实是接触电离辐射可以增加肿瘤发病率。
肿瘤是人和动物在接受射线照射后最严重的远期病理变化。
电磁辐射诱发乳腺癌的不可忽视。
9、独身未育或婚后不育:目前,发生乳腺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最明确的危险因素之一就是女性生育子女数:相比较于经产妇女,未生育妇女患这些癌症的危险较高。
10、13岁前月经初潮或绝经晚:当今女性新的生理现象,如月经初潮提前、绝经推迟、不育晚育等大大增加了乳腺癌的发病率。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如今儿童营养丰富,滥用补品,月经普遍提前,一些女性为延长青春期人为延迟绝经,乳腺受雌激素作用时间过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增生的易发人群
文章目录*一、乳腺增生的易发人群 1. 乳腺增生的易发人群 2. 乳腺增生的发病原因3. 乳腺增生有什么危害*二、怎样预防乳
腺增生*三、预防乳腺增生吃什么好
乳腺增生的易发人群
1、乳腺增生的易发人群 1.1、月经初潮早绝经晚的女性
初潮年龄在11~13岁者发生乳腺增生的危险要比17岁后月经初潮的女性高出2~3倍。
绝经年龄大于55岁比小于45岁绝
经者患乳腺增生的危险性增加3倍。
所以说,月经初潮早绝经晚
的女性体内的雌激素相对比较高,容易出现乳腺增生。
1.2、高龄未婚未育未哺乳者
成年女性通过妊娠、分娩、哺乳,自体分泌激素可以有效预
防乳腺增生发生。
有些病情比较轻的患者,轻微乳腺增生的未婚
女性通过妊娠、哺乳后,自体内分泌调节出现好转。
所以高龄未
婚未育未哺乳女性相对有较高的发病率。
1.3、情绪不稳定、易怒者
女性出现乳腺增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
当女性长期处于怒、愁、忧、虑等不良情绪时,容易抑制卵巢的
排卵功能,出现孕酮减少,雌激素相对增高,从而出现乳腺增生。
1.4、有家族病史者
女性如果有家族乳腺增生史,其患乳腺增生的概率是健康女
性的二到三倍。
2、乳腺增生的发病原因 2.1、乳腺组织是性激素的靶器官,其受内分泌环境的影响而呈周期性变化。
当前社会“性”的环境扩大,性刺激机会增多,这些因素,可以促使“动情素”分泌,造成雌激素分泌增多,刺激乳腺组织而产生乳腺增生。
2.2、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妇女对抗衰老和美容的需求不断提高,中老年妇女为了皮肤美容,长期使用含雌激素的面霜,这些含激素的面霜经过皮肤吸收,也会使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服用激素类药物,更直接引起体内激素水平失衡,这些均可导致本病发病率的增高。
2.3、从饮食结构的改变也可发现乳腺囊性增生病增高的原因,当前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不满足于靠淀粉类主食来维持温饱,而对含脂肪、蛋白质高的饮食发生兴趣,这些饮食是合成体内激素的原料,因此饮食成分的改变也可造成乳腺囊性增生病发病率的增高。
2.4、长期服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避孕药,也可能到乳腺增生。
因为人体长期过量摄入雌激素,将导致内分泌平衡失调,现在一些速生食品、人工饲养的水产及家禽使用的饲料中也多含有激素成分,长期食用也会导致乳腺疾病的发生。
3、乳腺增生有什么危害 3.1、影响生活
女性在患乳腺增生后,女性会有明显情绪改变,如经常生气、紧张、发怒、焦虑、抑郁等,此外,女性正常生活规律也会受到影响,从而降低身体免疫机能,另外女性乳房疼痛也会因情绪变化
而变化。
3.2、月经失调
女性出现乳腺增生,还会有月经失况出现,月经周期前后不
定期,量少或色淡,有的女性还可伴痛经症状发生。
3.3、乳腺肿瘤
乳腺增生患者应警惕肿瘤变,虽然乳腺增生的肿瘤变几率很小,90%的乳腺增生是不会发生肿瘤变的,但是研究表明,乳腺增
生与肿瘤变有一定的关联。
3.4、疼痛
乳腺增生的主要症状以疼痛为主,有时乳腺增生疼痛可放射至同侧腋窝,胸壁,有时甚至放射至户背部,给患者的生活工作都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大家要注意对乳腺增生的治疗。
怎样预防乳腺增生1、睡觉规律
规律睡眠不仅有利于平衡内分泌,更给体内各种激素提供了均衡发挥健康功效的良好环境。
2、调理月经
临床发现月经周期紊乱的女性比其他人更易乳腺增生,通过
调理内分泌调理月经,同时也能预防和治疗乳腺增生。
3、低脂高纤饮食
遵循“低脂高纤”饮食原则,多吃全麦食品、豆类和蔬菜,增加人体代谢途径,减少乳腺受到的不良刺激。
还有,控制动物蛋白摄入,以免雌激素过多,造成乳腺增生。
4、和谐性生活
和谐的性生活首先能调节内分泌,刺激孕激素分泌,增加对乳腺的保护力度和修复力度。
预防乳腺增生吃什么好1、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多摄入富含纤维素的蔬菜,能延缓胃的排空,延长食物经过消化道的时间,减少脂肪吸收,从而抑制脂肪合成,使激素水平下降,有利于乳腺增生疾病的恢复。
2、菌类食物
菌类食物如黑木耳、蘑菇、香菇、银耳、猴头菇等,是天然的生物反应调节剂,能增强人体免疫能力,防止乳腺恶性增生。
3、含碘食物
碘可以促使卵巢滤泡黄体化,从而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消除乳腺增生的隐患。
海带含有大量碘,海带还具有软坚散结、消除疼痛、缩小肿块的作用。
4、富含维生素B6和维生素E的食物
富含这些元素的食物有花生、核桃、芝麻等,这些食物能够消除乳腺增生的隐患,从而促使乳腺增生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