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意外事件各种急救方法
紧急求助:正确应对紧急情况和呼救

标题:紧急情况下的正确应对与呼救指南引言: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紧急情况,如意外事故、火灾、抢劫等。
在面对这些突发情况时,正确的应对和及时的呼救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在紧急情况下应该采取的正确行动和紧急呼救的方法,帮助您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一、紧急情况下的正确应对:1. 保持冷静:在突发情况下,保持冷静是最重要的。
冷静的头脑更容易做出正确判断和行动,避免因恐慌而做出错误决定。
2. 评估情况:快速评估周围环境和自身状况,确定紧急情况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以便采取合适的行动。
3. 拨打紧急电话:根据不同情况拨打相应的紧急电话,如110报警电话、120急救电话、119火警电话等。
提供详细的地址和情况描述,配合接线员的指示。
4. 保护自己和他人:在紧急情况下,首先要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自己,避免进一步危险。
5. 遵循指示:在接到救援人员或警方的指示时,要积极配合并按照他们的指示行动。
这有助于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各类紧急情况的呼救指南:1. 交通事故:如果目击交通事故或自身受伤,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报告事故地点和伤情,等待救援人员前来。
2. 火灾:发现火灾时,迅速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尽快撤离现场并寻找安全出口,注意避免吸入浓烟。
3. 抢劫:遭遇抢劫时,保持冷静,尽量记住嫌疑人特征,并立即拨打110报警电话报案。
4. 溺水事故:目击溺水事故或遇到溺水者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请求救援,并尝试救助溺水者,但不要轻举妄动。
5. 中暑、心脏病发等急救情况:在发现中暑、心脏病发等急救情况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请求医疗救助,并提供详细病情描述。
6. 受困事件:如果被困在某处,无法自行脱困时,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或110报警电话报警,尽可能提供准确位置信息。
三、其他应对建议:1. 学习紧急救护知识: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及时的帮助,挽救生命。
2. 定期演练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家庭或单位成员进行紧急情况的模拟演练,提高大家的危机处理能力。
各类应急处置方案

各类应急处置方案应急处置方案是指针对突发事件或突发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最小化损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遭遇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火灾等各种意外情况,这时候,掌握一些应急处置方案可以及时有效地避免危险,减少损失。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急处置方案。
一、自然灾害应急处置方案1.地震地震时,首先要保持镇静,不要惊慌失措,尽量找到安全的避难地点,如桌子下、衣柜旁、墙角等,以防遭受物件砸伤。
如果在房内,尽量保持不动,以免增加摩擦力度。
如果在震级比较大的震区,一定要注意震后的余震,及时寻找安全的避难点。
2.台风台风来袭时,应集中注意天气预报,及时了解风暴的动态,如风雨之势是否加剧等。
在室外活动时,要尽量回到室内,避免被暴雨冲垮。
如果在室内,应关闭窗户、门,避免强风侵入。
同时,应随身携带急救药品、矿泉水、食物及其他必需品等。
3.洪水洪水来袭时,尽量提前搬离低洼地带或易涨水区域,在遇到被淹情况时及时查看天气预报,看是否有退水的迹象。
如果发现要涨水,应及时寻找高处避难,以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
另外,如果要从被淹区域所在的建筑物中逃生,可以利用窗户,将自己抬起身体,爬向屋顶上的高处,再由高处寻找其他安全通道。
二、交通事故应急处置方案1.车辆自燃车辆自燃时,应立即关闭车辆发动机,利用车辆上的灭火器扑灭火源。
如果没有灭火器,可以借助路边的灭火器或高压水枪进行灭火。
如果火势太大,无法扑灭时,立刻拨打119报警电话。
此外,如果身体有明显的气味或感觉到烟雾,应立刻打开车窗,用衣服捂住嘴,寻找安全的出口逃生。
2.车祸车祸发生时,首先应立即判断自己的身体是否有伤,寻找别人的帮助。
同时,如果车辆没有起火,应立即拨打122报警电话,等待交警和救护人员的到来。
如果发现车辆起火,应立即拨打119报警电话,并寻找灭火器逐渐扑灭。
其中,应注意大火面积较大,火势较猛时,不要轻易靠近,以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
三、火灾应急处置方案当火灾发生时,首先要保持镇静,尽快关掉火源的电源和开关,切断气源。
八大安全应急方法

八大安全应急方法在现代社会中,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危险情况,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安全应急方法。
下面将介绍八大安全应急方法,帮助大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一、紧急呼救紧急呼救是在遇到危险时的第一步。
无论是遇到火灾、抢劫、意外伤害等紧急情况,都要及时拨打紧急电话号码(如110、120等),向相关部门报警或寻求救助。
同时,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要保持冷静,并告知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所遭遇的困境。
二、自我保护在危险情况下,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其次,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自我保护措施,如遇到火灾,应尽快逃离火源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如遇到地震,要迅速躲避到桌子下或者墙角等安全地带。
此外,要尽量避免与危险物品接触,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三、合理规划撤离路径在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中,合理规划撤离路径是确保安全的重要措施。
首先,要提前了解所在地的安全出口和应急通道,并牢记其位置;其次,在紧急情况下,要按照预先规划的撤离路径有序撤离,不要盲目乱窜;最后,若遇到烟雾等能影响视线的情况,要低姿态前行,贴着墙壁摸索前进。
四、正确使用灭火器火灾是常见的突发事件,正确使用灭火器可以有效控制火势并保护自身安全。
使用灭火器时,首先要确认自己所处的位置是否安全,然后拉开灭火器的安全销,对准火源喷射灭火剂,注意保持适当的距离和角度。
同时,要注意掌握适当的灭火方法,如“PASS”原则,即拉开销、瞄准火源、挤压扳机、扫动喷射。
五、学习急救知识急救是在意外伤害等紧急情况下的必备技能。
学习急救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在危险情况下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援措施,为伤者争取宝贵的时间。
常见的急救技能包括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止血等,学习这些技能可以通过参加急救培训班、在线教程等途径。
六、保持健康饮食保持健康饮食是预防突发疾病和提高身体抵抗力的重要方法。
合理搭配食物,摄入充足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增强身体的抵御能力,降低患病风险。
(优选)常见事故的现场急救

人工呼吸及胸外按压
第12页,共50页。
2、车祸
车祸伤的特点:
➢减速伤 ➢撞击伤 ➢碾挫伤
➢压榨伤 ➢跌扑伤
伤后30分钟是急救的黄金时间
第13页,共50页。
车祸现场急救基本原则
➢先抢救危重伤员,后处理一般伤员 ➢先处理严重损伤,后处理一般损伤 ➢优先控制大出血和疏通呼吸道 ➢早期处理后再翻动和搬运伤员
第43页,共50页。
中暑的种类:
➢重症中暑:
热痉挛
临床表现为以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腹部、 背部肌肉的肌痉挛和收缩疼痛,尤其以腓肠肌 痛为特征,常呈对称性和阵发性。也可出现肠 痉挛性剧痛。患者意识清楚,体温一般正常。 可以是热射病的早期表现。
热衰竭 可表现为头晕、眩晕、头痛、恶心、呕吐、脸色
苍白、皮肤湿冷、大汗淋漓、呼吸增快、脉搏细数 、心律失常、晕厥、肌痉挛、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第6页,共50页。
溺水的自救和急救
➢自救:不会游泳者,采取仰面体位,头顶 向后,口鼻向上露出水面,保持冷静,设 法呼吸,等待他救。会游泳者,当腓肠肌 痉挛时,将痉挛下肢的大脚趾用力往上方 拉,使大脚趾跷起,持续用力,直至剧痛 消失,痉挛也就停止;若手腕肌肉痉挛, 自己将手指上下屈伸,并采取仰卧位,用 两足划游。
但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不明显。
第44页,共50页。
中暑的种类:
➢ 热射病
其中热射病的成因若仅与阳光直接照射有关的话则又称 为日射病
患者在全身乏力、出汗、头晕、头痛、恶心等早期症 状的基础上,出现高热、无汗、神志障碍,体温高达 40—42℃甚至更高。可有皮肤干燥、灼热、谵妄、昏迷 、抽搐、呼吸急促、心动过速、瞳孔缩小、脑膜刺激征
第32页,共50页。
自救方法10条

自救方法10条1.保持冷静在遭遇任何意外时,我们应该保持镇静,冷静地分析周围环境,确定自身情况,判断危险程度,并采取正确的行动。
2.遵守逃生原则在火灾等意外情况下,我们应该遵循逃生原则:首先寻找最近的安全出口,途中遇到浓烟或者火源时,应该尽量躲避,并尝试用湿毛巾或其他物品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有害物质。
3.警惕意外事故避免靠近或去接触尚未知其危险等级的物质或场所,不要盲目尝试未训练过的体育运动或登山,娱乐活动与使用电器时要格外小心。
4.学会正确使用紧急呼叫设备例如110、120、119等紧急呼叫设备,在紧急时刻正确呼叫并描述情况能帮助救援人员更好地进行救援工作。
5.熟悉逃生工具的操作和使用例如灭火器、救生衣、救生圈等,它们能帮助我们在危险时减少风险,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故在平时要熟悉操作方法和使用场景,保证在实际情况下能迅速使用。
6.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在平时生活中,多加锻炼身体,按照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生活,提高自身识别危险和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使自身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
7.掌握急救措施在遇到或者目睹意外事件时,能够掌握基本的急救措施,例如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有利于降低受伤人员的伤害和痛苦,以及加快救援工作效率。
8.学会求助当我们遇到危险或者需要帮助时,应该走出困境尽力求助。
只有与外界保持联系,才能及时得到帮助。
9.避免恐慌当遇到危险时,不要恐慌,要快速做出决策并采取正确的行动,过度的恐慌会影响思维和判断能力,导致错误操作和决策。
10.提高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意识是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需要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防和妥善处理,通过安全体验、安全培训等方式提高人们在意外情况下的自保意识水平。
意外情况时刻都可能出现,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觉,提高自身的防范策略和决策能力。
以上这十条都是非常重要的自救方法,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去学习和应用。
我们可以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
在面对火灾时,我们应该知道如何正确地使用灭火器;在进行户外活动时,我们应该了解常见的野外求生技能;在面对涉及到心肺复苏的急救情况时,我们应该知道如何进行紧急救助。
急救措施和文案标题

急救措施:及时救助挽救生命每一位人类都需要及时了解急救措施,因为生命不可预计。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意外事件时有发生,为了保护身边的亲友和陌生人,我们需要及时学习正确的急救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情况和急救措施:窒息•打背部:使受伤者咳嗽。
•大咳嗽:如果打背部无效,可以让受伤者大咳嗽几次,帮助排出异物。
•抬高肘部:针对窒息的年龄较大的人,可以让他们抬高肘部,使身体重心向前倾,易于排出口角。
中暑中暑是一种常见的急症,尤其在夏季高温天气中更容易发生。
以下是处理中暑的急救措施:•停止活动并找阴凉处:立即停止活动,寻找遮阳的地方,并尽可能降低周围温度。
•补充水分:喝水或饮用运动饮料,补充体内缺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伸展四肢:将四肢伸直,放松身体,并保持呼吸畅顺。
烧伤烧伤也是常见的生活意外事件。
在处理烧伤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做以下的急救措施:•冲洗受伤部位:用清水轻轻地冲洗受伤部位,冲洗时间大约在15-20分钟。
•隔离受伤部位:防止受伤部位被污染,如果是儿童,可以搭上衣服或毛巾,保持隔离状态。
•贴上敷料:使用敷料贴上受伤部位,避免感染。
以上急救措施仅仅是基本的处理方法,我们应该更好地学习急救技能,以应对各种意外情况。
文案标题:为生命撑起一片天生命是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为它付出我们的关怀和保护。
学习和掌握正确的急救技能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生活的意外和危险时时刻刻存在,有时迫切需要一些及时的急救措施来拯救受伤者的生命,这需要我们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并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反应。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意识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必要性,学习急救技能,为生命撑起一片天。
如何应对临时突发意外事件

如何应对临时突发意外事件作为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突发意外事件时有发生,一旦发生,我们需要立刻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来尽量减少损失。
那么,该如何应对这些突发事件呢?1. 保持冷静在出现意外情况的时候,保持冷静是最重要的。
无论是在公共场所还是家庭中,如果遇到了紧急情况,不要惊慌,平静思考应对措施,这样有利于减少意外带来的伤害和影响。
2. 迅速报警在出现突发事件的情况下,报警并不一定是在制造恐慌,相反,这是一种非常负责任和必要的措施。
如果事情已经非常危险,我们不应该试图自行解决,而是应该紧急报警求助,等待专业人员的到来。
报警可以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进行,应该注意保留好报警的时间、内容和地点,以便后续的处理。
3. 符合规定的救援行动只有专业救援人员才有资格参与突发事故的救援工作。
对于一些比较容易的救援行动,像火灾、地震等灾害发生后,我们可以经过训练后参与到救援工作中来。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必须要遵守相关的救援规定和安全操作流程,保护好我们自己同时也保护好伤者的安全。
4. 安全撤离如果你遇到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必须立即撤离,尽快离开危险区域。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注意走出室内建筑物,向规定区域集合,或者按照安全撤离的标志标示指示前往,遵循安全规定、稳步行动。
5. 待救援人员到来前进行必要的急救措施在急救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保护伤者的安全和健康。
需要制定紧急医疗计划,如止血、急救人员如何来,怎样进行救助等,而这些规划也是有效应对的关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积极参加安全期刊、参与消防演习、常备突发事件应急包等方法来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我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护我们自己和我们所关心地人的安全。
应急预案现场急救措施

应急预案现场急救措施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难免会遇到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
比如,突然心脏骤停、意外摔伤、突然晕倒等等,这些情况需要及时的应急处置。
当这些突发事件发生时,如果没有及时的处理,可能会导致人员伤亡或者其他不可预测的后果。
因此,过程人员在执行任务前必须学会急救措施,了解应急预案等相关知识。
本文旨在介绍在应急预案中的现场急救措施。
1. 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的处置当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我们需要做一些紧急处置。
根据事故的不同情况,紧急处置措施也有所不同。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处置措施:1.1 停止任何的危险行为当事故发生后,首先需要做的是停止任何危险行为,这可以更好地保护受伤者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安全。
比如,如果是交通事故,需要将车辆停在安全的位置,关闭引擎,并开启警示灯警示其他车辆。
1.2 呼叫急救车和医护人员在确保自己安全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呼叫急救车和医护人员,并告知他们事故的发生地点和情况。
在等待急救车和医护人员到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做一些急救措施来救助伤者。
1.3 对伤者进行基本的急救处理在等待急救车和医护人员的到来之前,我们应该对伤者进行一些基本的急救处理。
这些急救处理包括:•给伤者进行心肺复苏•控制伤者出血•给伤者进行人工呼吸•给伤者进行自救2. 应对常见的突发事件在应急预案中,我们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
针对不同的事件,我们也需要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突发事件及其相关应对措施:2.1 心脏骤停心脏骤停是一种生命危险的状况,当它发生时,我们需要尽快进行急救处理。
急救措施包括:•给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为患者进行胸部按压2.2 意外摔伤意外摔伤常常发生在日常生活中,比如走路时摔倒、跌倒等。
当我们看到别人摔伤后,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立即给受伤的地方施加冰袋或者热敷包•避免受伤的人移动或者操作自己的身体•询问受伤人是否需要通过急救车来运送2.3 意外溺水发生意外溺水时,应该执行以下的应对措施:•立即打电话呼叫急救车•让人将溺水的人拖到安全的位置•检查溺水人员的呼吸和心跳,并根据情况施行心肺复苏2.4 突然晕倒如果一个人突然晕倒,我们应该立刻采取以下的措施:•让晕倒的人平躺着,抬起双腿•询问晕倒人员是否已经康复并观察身体是否有其他异常•给晕倒的人员进行人工呼吸,如果需要可以进行心肺复苏操作3. 总结在决定更好地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方面,急救措施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常25种意外事件急救方法大全引导语: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意外和危险,你是否会正确的对待、处理。
对于突来的意外,我要了解自己应怎样“自救”,这些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请慢慢看完吧。
晒伤夏天外出时,应做好防护工作,比如搽防晒霜、撑遮阳伞等。
当皮肤被烈日晒红并出现红肿、疼痛时,可用冷毛巾敷于患处,并适当涂一些滋润霜。
若皮肤上已有水疱,千万不要挑破,应请医生处理,以免继发感染。
蜂蜇伤外出郊游一旦被蜜蜂蜇伤,应小心地将残留的毒刺拔出,轻轻挤捏伤口,挤出毒液,涂一点氨水或苏打水。
若是被黄蜂蜇伤,应涂醋酸水,以中和毒液。
局部冷敷可减轻肿痛。
若出现恶心、头晕等异常反应,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游泳时,小腿抽筋在水中发生小腿抽筋时,应立即上岸,伸直腿坐下,用手抓住大足趾向后拉,并按摩小腿肌肉。
若不能立即上岸,应保持冷静,屏住气,在水中做上述动作。
不慎咬碎体温表并吞服了水银体温表内的水银不慎被吞服后,汞会与体内含巯基的酶和蛋白质结合,影响其活性,导致重金属中毒。
尽管体温表内的汞含量不多,但服用后也会引起口腔炎、急性胃肠炎,表现为口腔糜烂、溃疡,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
漱口后喝点蛋清或牛奶,不仅能清除口腔中的残留汞,还能使蛋清或牛奶中的蛋白质与吞服的汞结合,起到保护胃黏膜、减少汞吸收的作用。
外伤出血①较小或较表浅的伤口,应先用冷开水或洁净的自来水冲洗,但不要去除已凝结的血块。
②伤口处有玻璃片、小刀等异物插入时,千万不要去触动、压迫和拔出,可将两侧创缘挤拢,用消毒纱布、绷带包扎后,立即去医院处理。
③碰撞、击打的损伤,有皮下出血、肿痛,可在伤处覆盖消毒纱布或干净毛巾,用冰袋冷敷半小时,再加压包扎,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伤势严重者,应去医院。
④伤口有出血,可用干净毛巾或消毒纱布覆盖伤处,压迫10~20分钟止血,然后用绷带加压包扎,以不再出血为度,视情况去医院处理。
刀割伤①如伤口不大,出血不多,伤口也较干净,伤指仍能作伸屈活动,可用医用碘消毒伤口及其周围皮肤,待干后,再用消毒纱布或创可贴覆盖包扎伤口。
②若伤口大而深,应压迫止血,同时立即去医院治疗。
③如果手指不幸被切断,应立即将伤指上举,然后用干净的纱布直接加压包扎伤口止血。
若血仍外流不止,也可在指根处紧缠止血带(可用一般的清洁绳代替)止血,并将断指用无菌布料包好,放入干净的塑料袋中。
除非断指污染特别严重,一般不要自己冲洗,也不要用任何液体浸泡断指,立即去医院救治。
鼻出血鼻出血时仰头,非但止不住鼻血,反而会导致鼻血被吸入口腔和呼吸道。
正确的做法是用手指捏住两侧鼻翼4~8分钟,或用浸了冰水的棉球填塞鼻腔压迫止血。
如果这些方法仍不能止血,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醉酒轻度醉酒者,可以让其喝浓茶利尿,加速酒精的排泄。
严重醉酒者,可让其喝醋,并用手指压迫其舌根催吐,以减少酒精的吸收。
若上述处理效果不明显,应送医院处理。
中暑轻中度中暑者,应将其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静卧休息,脱掉或解开衣服,用冷毛巾擦身,以迅速降低体温。
可让中暑者喝一些凉盐水、清凉含盐饮料。
若患者出现神志不清、抽搐,应立即送医院。
烫伤一旦发生烫伤,应立即用冷水冲洗或冷敷烫伤部位,持续15分钟左右,以缓解疼痛,减轻烫伤程度。
不要擅自在伤口处涂药,更不能用涂酱油、植物油等土办法处理伤口。
若烫伤处有水疱,不要挑破,可用干净纱布覆盖,去医院处理。
骨折确定有骨折后,一定要对伤肢(指)作固定再送医院,否则骨折断端异常活动,会加重损伤。
可因地制宜用木板、木棍、树枝、竹竿、杂志等作为固定用的临时夹板。
若无上述材料,可将上肢固定在躯干上,下肢固定在对侧的健肢上。
气胸有些人,特别是老年慢阻肺患者,在用力咳嗽、剧烈运动或大笑后,会发生气胸,出现胸痛、深吸气时加剧,并放射到肩背部,严重时,还会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紧急情况。
遇到这种情况,禁忌拍背和搬动患者,以免加重气胸。
应让患者取半卧位,如家中备有氧气,应立即吸氧,同时叫救护车。
癫痫发作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可让患者的头侧向一边,以防止呕吐物窒息。
随后,找一把金属调羹或牙刷等不易咬碎的东西塞进他的上下牙之间,防止舌咬伤。
对于成年人,最好在硬东西上裹一层毛巾或手帕,以免咬掉牙齿。
猫狗咬伤一些人被动物抓咬后,身上只留有牙印或爪痕,认为没伤口就不必处理,这种做法其实是很危险的。
因为牙印或爪痕可能造成肉眼看不到的皮肤损伤,狂犬病病毒也有可能从伤口侵入。
注射疫苗应及早、足量。
患者必须于咬伤当天,咬伤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30天各肌肉注射一支疫苗。
一定要注射在上臂三角肌或大腿内侧,不能注射在臀部,以免影响疫苗效果。
全程注射完毕10日后,应抽取静脉血作抗体检测。
如果抗体滴度达到或超过3单位/毫升的标准,即代表获得了免疫效果,如低于标准,应适当增加接种针数,以确保达到防病效果。
误服灭鼠药灭鼠药毒性成分不同,误服后的临床表现各异,如胃部不适、呕吐、腹泻、抽搐等,严重的可出现昏迷。
喝水稀释、催吐等方法皆难奏效,送医院急诊洗胃或对症处理才是上策。
踝扭伤踝关节扭伤后,不要继续行走,也不要揉搓、转动受伤关节,以免进一步加重损伤。
应立即用冷毛巾或冰块敷患处,有利消肿、止痛、缓解肌肉痉挛。
24小时后方可改为热敷。
如果怀疑有内出血,最好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但不要过紧,以免妨碍包扎部位以下的血液循环。
如果怀疑有骨折,最好用夹板或就近找木棍固定受伤的踝关节,并尽快去医院就诊。
呼吸停止(人工呼吸)首先,让伤病员仰卧,将其头后仰,确保呼吸道畅通。
若其口内有血块、呕吐物、假牙等异物时,应尽快取出。
随后作人工呼吸:抢救者先深吸一口气,然后捏住患者的鼻子,口对口像吹气球样为其送气,注意不要漏气。
每隔5秒吹一次气,反复进行。
遇到嘴张不开或口腔有严重外伤者时,可从其鼻孔送气作人工呼吸。
心跳停止(胸外按压)先让患者躺在硬板床或平整的地上,解开其上衣,抢救者将一只手的掌根置于其胸骨下三分之一的位置,另一只手重叠压在手背上。
抢救者两臂保持垂直,以上身的重量连续向下按压,频率为每分钟70次左右。
按压时,用力要适中,以每次按压使胸骨下陷3~5厘米为度。
注意,手掌始终不要脱离按压部位。
心跳呼吸全无(心肺复苏)呼吸和心跳停止后,大脑很快会出现缺氧,4分钟内将有一半的脑细胞受损。
超过5体分钟再施行心肺复苏,只有1/4的人可能救活。
实施心肺复苏时,首先用拳头有节奏地用力叩击患者前胸左乳头内侧的心脏部位2~3次,拳头抬起时,离胸部20~30厘米,以掌握叩击的力量。
若脉搏仍未恢复搏动,应立即连续做4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再做胸外心脏按压。
一人施行心肺复苏时,每做15次心脏按压,再做次人工呼吸。
两人合作进行心肺复苏时,先连做4次人工呼吸,随后,一人连续做5次心脏按压后停下,另一人做一次人工呼吸。
煤气中毒当发现有煤气泄漏时,正确的做法是立即关闭煤气,开窗透气。
抢救者在进入溢满煤气的房间前,应先吸足一口气,然后用湿毛巾或手帕捂住口鼻,以防自己中毒。
在煤气没有散尽前,不要开灯、按电铃、打电话或使用打火机、火柴等,以免引发爆炸。
然后,将中毒者移到通风的地方,松开中毒者的衣领、裤带。
观察其意识、心跳和呼吸情况。
如已没有心跳和呼吸,立刻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如还有心跳、呼吸,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医院进行高压氧治疗,以免留下后遗症。
溺水救护溺水者时,必须用救生圈、球或木板等,除专职救生员外,即使会游泳的人,也不要徒手接近溺水者。
溺水者获救后,应立即检查其呼吸、心跳。
如呼吸停止,应马上做人工呼吸,先口对口连续吹入4口气,在5秒钟内观察其有无恢复自主呼吸,如无反应,应接着做人工呼吸,直至其恢复自主呼吸。
如溺水者呼吸、心跳全无,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
如溺水者喝入大量的水,可在其意识清醒时,用膝盖抵住其背部,一手托住上腹部,另一手扒开其口让其吐水,或救护者单腿跪地,让溺水者脸朝下伏于膝盖上吐水。
气道异物(手捏喉咙,面容窘迫、恐惧等是气道异物的典型症自救:①用力咳嗽法。
先吸一口气,然后用足力气咳嗽,有时就可把异物从气道内咳出。
②腹部手拳冲击法。
将右手拇指关节突出点顶住上腹部,相当于剑突与脐之间腹中线部位,左手紧握右手,然后用力向内作4~6次连续快速冲击。
互救:抢救者站在患者侧后位,一手放置于患者胸部,另一手掌根部对准患者肩胛区脊柱上,用力给予连续4~6次急促拍击。
婴幼儿急救:让患儿骑跨并俯卧于急救者前臂上,头要低于躯干,并将其胳膊放在自己大腿上,用另一手掌根部用力叩击患儿的肩胛区4~6次。
颈椎损伤如果怀疑伤员颈椎有损伤,应平抬伤员至担架上,专人牵引、固定其头部,并上颈托。
一时无颈托时,应在伤员的颈部两侧各放一只沙袋或衣物,以防头部扭转或屈曲导致颈椎损伤加重。
脊柱骨折应由3~4人在同一侧同时托住伤员的头、肩、臀和下肢,把伤员平托起来,平卧在木板上,并用绷带加以固定。
伤者最好取俯卧位,并在胸腹部放一软枕。
严禁采用“搬头搬脚”的抬抱方式移动或搬运伤者,也禁用普通的软担架搬运。
头部撞伤若伤员伤势较重,已昏迷,抢救者应立即清除其口腔内的呕吐物和血块,将其头转向一侧,牵拉出舌头,以防窒息。
血液沿鼻腔和耳道流出时,切勿用棉球、纱布或其他物品堵塞。
需要提醒的是,有时候,人不慎摔倒,枕部着地,表面看来局部无任何皮损,但颅底却已发生骨折。
伤者发生颅底骨折后,很快会因颅内出血而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昏迷等严重症状。
因此,当头部被击,伴恶心、呕吐、耳鼻腔出血时,应立即就医。
触电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尽快找到电闸,切断电源是当务之急。
如果暂时找不到电源,可就近找一样绝缘的东西,如木棍或塑料管子,挑开触电者与电源的接触,然后检查触电者的反应。
如果发现其已经没有了心跳和呼吸,应立即就地对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同时让别人拨打急救电话。
此外,当意外发生时,如果身边没有医用急救物品,就会错失急救的良机。
其实,只要开动脑筋,完全可以因地制宜。
这里教你几招,到时不妨一试。
1、长筒袜:可在应急处理时作绷带用。
2、领带:在骨折时,可固定夹板或当止血带用。
3、干净浴巾:可作三角巾或厚敷料用。
4、手帕、手巾:用电熨斗充分熨烫或在湿的情况下用微波炉高火消毒,可作消毒敷料用。
5、杂志、尺、厚包装纸、伞、手杖:在骨折时可作夹板用。
6、保鲜膜:除去表面几圈后,可直接覆盖在破溃的创面上,起暂时的保护作用,保鲜袋也可起类似作用。
(选于网络文章。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