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基础考研真题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历史学考研名词解释

历史学考研名词解释

历史学考研名词解释1. 什么是分封制呀?就好比一个大家庭,家长把家里的财产和权力分给各个孩子去管理,这在古代可太常见啦!比如周朝就实行过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分给诸侯,诸侯再往下分,这就是一种统治方式呢。

2. 郡县制你知道不?这就像是把一个大蛋糕切成很多小块,然后由专门的人来管理每一块,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大力推行郡县制呢,让国家管理更有效率啦!3. 科举制呀,那可是古代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呢!就好像一场超级大赛,给那些有才华的人一个展示的舞台,让他们能够脱颖而出,走向辉煌呀!从隋朝开始一直延续了好久呢。

4. 丝绸之路那可太有名啦!这不就是古代的贸易大通道嘛,就像现在的高速公路一样,把中国和其他国家连接起来,各种商品和文化就在这条路上交流传播,厉害吧!5. 儒家思想大家都听说过吧?这可是对中国影响深远的思想流派呀!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无数人的心灵和生活,孔子就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呢。

6. 四大发明牛不牛?造纸术让知识传播更容易啦,印刷术让书籍大量生产,火药那可是威力巨大,指南针帮助人们在海上不迷路,这可都是中国人的骄傲呀!7. 行省制是啥呢?可以理解为把一个大区域划分成几个部分来管理,元朝的时候就实行了行省制呢,对后来的政治制度影响很大哦。

8. 庙号是什么玩意儿?就好像给皇帝起个特别的称号,用来纪念他们的功绩或者特点,比如唐太宗、宋太祖啥的,是不是很有意思呀?9. 史记可是大名鼎鼎呀!它就像一部时光机器,带着我们回到过去,看看古代发生的那些精彩故事,司马迁写的可真棒呀!10. 贞观之治懂不懂?那就是唐太宗时期国家繁荣昌盛的一个时期呀,就像春天里盛开的花朵一样美好,人民生活幸福,社会稳定呢。

我觉得这些历史学考研名词解释都很有意思呀,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过去,也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呢!。

历史学考研名词解释

历史学考研名词解释

北京猿人:1927年首次发现于北京房山县周口店的龙骨山洞穴里。

经过长时间的有计划的系统发掘,先后发现了比较完整的头盖骨6具,还有一些头骨残片以及股骨、胫骨、下颌骨、牙齿等,属于40个以上的男女老幼不同个体。

北京人的脑量平均为1059 毫升,头盖骨较厚,眉脊粗壮,向前突出,面部较短,吻部前伸,牙齿比现代人粗大。

还发现10万多件打制石器和石片,还有木炭、灰烬烧骨等用火的痕迹。

经测定距今约70万年,是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化石。

山顶洞人:1933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发现的距今约18000年的晚期智人,计有属于8个个体的上下颚骨、牙齿和体骨化石,其中较完整的三具头骨,其体质与现代人的体质形态基本一致。

山顶洞人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女性在社会生活中起主导的作用,按母系血统确立亲属关系。

山顶洞人仍用打制石器,出土了石器﹑骨角器和穿孔饰物,说明他们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估计已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并发现了中国迄今所知最早的埋葬。

阪泉大战:相传黄帝时期,在黄帝征服中原各族之战中,黄帝修整军队,经过充分的准备后,黄帝与炎帝两大部落在阪泉发生了大规模交战。

经三次的激烈战斗,黄帝部落联盟获得胜利,初步建立的黄帝对中原地区的领导地位。

阪泉之战是中华民族远祖炎黄二帝之间最著名的一次战役。

《史记》开篇《五帝本纪》记载: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这次战役后组成炎黄部落联盟,使黄帝取代炎帝。

禅让制:尧舜时期,按军事民主制的传统,部落联盟最高军事首领,必须经过一定的民主形式,由众多的部落首领共同推举,得到氏族成员的承认,才能确立,这就是我国古代一度相当盛行的民主推举首领的禅让制。

二里头文化:介于龙山文化和商文化二里岗文化之间的一种青铜时代文化。

因于1959年发现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较为典型,故名。

遗址距今大约3800-3500年,相当于中国历史上的夏、商时期,属探索中国夏朝文化的重要遗址。

北京大学2013-2023年中国史考研真题汇总

北京大学2013-2023年中国史考研真题汇总

北京大学2013-2023年中国史考研真题汇总2023年北京大学649历史学基础(中国史)考研其题一、古文翻译(第一题40分,第二题20分)第一道出自“淮阴侯列传”,句读翻译,第二道出自《皇朝经世文编》卷三四兵政1、昭穆2、睡虎地秦简3、观水之战4、杜佑5、飞钱6、《瀛寰志略》7、厘金8、古德诺9、武汉国民政府10、非基运动∏、红旗渠12、四清运动1君子之存心也,不敢造次忘艰苦之境,尤不敢犯于所习、自谓无虞——《史记•淮阴侯列传》2.讲近代史一段论述改革的思想,因时而变。

(出自曾国藩的一段话。

)1、各种不同的封建论都有什么,断限是什么,标准是什么,你怎么看?2、明清兵制变化。

3、有人认为中国近代史是“器物一制度一思想文化”的变革,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4、知识分子与中共革命的关系。

22023年北京大学649历史学基础(中国史)真题2023年北京大学649历史学基础(中国史)考研真题一、文言文只有翻译1、优孟40分优孟,故楚之乐人也。

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陷以枣脯。

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

左右争之,以为不可。

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

”优孟闻之,入殿门。

仰天大哭。

王惊而问其故。

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

”王日:“何如?”对日:“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梗枫豫章为题凑,发甲卒为穿壤,老弱负士,齐赵陪位於前,韩魏翼卫其彳爰,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

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王日:“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奈何?”优孟日:“请为大王六畜葬之。

以城灶为椁,铜历为棺,赍以姜枣,荐以木兰,祭以粮稻,衣以火光,葬之於人腹肠。

”於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

病且死,属其子日「我死,汝必贫困。

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

”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日:“我,孙叔敖子也。

中国史考研名词解释大全

中国史考研名词解释大全

中国史考研名词解释大全
中国史考研名词解释大全如下:
史前时代:人类出现到夏朝建立这段时期。

旧石器时代:人类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

新石器时代:人类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

仰韶文化: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因首次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

夏商西周:夏、商、西周这三个时代。

春秋战国:春秋和战国这两个时期。

秦汉:秦朝和汉朝这两个朝代。

魏晋南北朝: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这四个时期。

隋唐五代:隋朝、唐朝和五代十国这四个时期。

宋元明清:宋朝、元朝、明朝、清朝这四个朝代。

2023年历史学考研考前高频名词解释

2023年历史学考研考前高频名词解释

2023年历史学考研考前高频名词解释
2023年历史学考研高频名词解释有:鸦片战争、鸦片贸易、道光帝、林则徐、虎门销烟、黄爵滋、邓廷桢、义律、林维喜事件、琦善、《穿鼻草约》、关天培、奕山、《广州和约》、三元里抗英、镇江之战、耆英、伊里布、广州反入城斗争、升平社学、定海三总兵、陈连升、《南京条约》、五口通商、《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海关税则》、协定关税、《望厦条约》、《黄埔条约》、五口通商大臣、南洋通商大臣、三口通商大臣、北洋通商大臣、《上海租地章程》、租界、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

这些名词解释是考研的重点,考试内容比较丰富,建议考生仔细理解,做好充分的准备。

313历史学基础考研名词解释和论述

313历史学基础考研名词解释和论述

深入理解313历史学基础考研名词解释和论述一、什么是313历史学基础考研?313历史学基础考研是指考研历史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包括历史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相关概念。

二、历史学的基本理论1.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指在历史问题上所持的唯物主义观点,强调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历史的发展是由生产力的变革引起的,反映了物质生活发展规律的历史是世界始终不断变化的过程。

在313历史学基础考研中,理解和应用历史唯物主义是非常重要的。

2. 历史唯心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对立的是历史唯心主义,它认为意识、观念是决定社会发展的动力。

对于313历史学基础考研而言,了解历史唯心主义的相关理论和观点也是必不可少的。

3. 辩证法辩证法是历史学中的重要方法论,强调事物的矛盾性和对立统一的观点。

在313历史学基础考研中,深入理解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对于思考历史问题非常有帮助。

三、历史学的基本方法1. 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是历史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系统分类、整理和分析,来揭示事实和规律。

掌握和应用内容分析法对于313历史学基础考研至关重要。

2. 比较法比较法是历史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将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事物进行比较,来找出相同和不同之处,从而得出结论。

在313历史学基础考研中,善于运用比较法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非常关键。

3. 统计法统计法在历史学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数据统计和比对,可以揭示历史的规律和趋势。

了解和掌握统计法对于313历史学基础考研也是必不可少的。

四、相关名词解释和论述1.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对立统一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在历史学中常常是对立的,但又存在着一定的对立统一关系。

在313历史学基础考研中,需要准确理解这一概念,并能够对此进行深入的论述和分析。

2. 辩证法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辩证法作为一种历史研究的方法论,在实际的历史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历史学考研名词解释

历史学考研名词解释

永安建制1851年9月25日,太平军攻占永安后,洪秀全在永安进行了政治、军事建设,称永安建制。

永安建制——内容有:第一,封王建制。

初步建立了政权,封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分别为东、西、南、北、翼王,并决定由东王节制诸王。

第二,颁行太平天历,废除清朝纪年。

第三,整饬军纪。

颁行军律《太平条规》、《太平军目》。

永安建制,初步确立了太平天国的立国规模和军政体制,进一步巩固了起义队伍,增强了太平军的战斗力,为太平天国的胜利进军奠定了基础。

巴比伦之囚古犹太人被掳往巴比伦的历史事件。

公元前597~前538 年,犹太王国两度被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征服,大批民众、工匠、祭司和王室成员被掳往巴比伦。

公元前538 年波斯国王居鲁士灭巴比伦后,被囚掳的犹太人才获准返回家园。

这段历史对犹太教改革产生了巨大影响。

三传“三传”是解释《春秋》的三部书,就是《左传》、《公羊传》和《穀梁传》。

《左传》也叫做《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左丘明所撰。

《左传》以《春秋》为纲,博采各国史事,编次成书,叙事明晰,繁简得宜,保存了较丰富的历史资料。

《公羊传》也叫做《春秋公羊传》或《公羊春秋》,旧题战国时公羊高撰;唐人考证,为西汉前期人所作。

《穀梁传》也叫做《春秋穀梁传》或《穀梁春秋》,旧题战国时穀梁赤撰。

初仅口述流传,西汉时才成书。

后两书的体裁相近。

都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思想史的重要资料。

清教运动16世纪中期英国圣公会内部的改革运动。

因主张清除英国国教会内残留的天主教旧制和繁文缛节,提倡勤俭清洁的简朴生活,故名。

清教运动的发动者为卡特赖特。

运动后分为温和派与激进派。

前者提倡从国教会内部改革,以实现净化教会为目的,在政治上主张君主立宪。

后者主张采用长老制,甚至脱离国教会,简化仪式,放弃任何形式的偶像崇拜,在政治上提倡共和制。

运动对英国革命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总理衙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总署”、“译署”,为清政府为办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于1861年1月20日由咸丰帝批准成立。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历史入学统一考试真题与答案详解毙考题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历史入学统一考试真题与答案详解毙考题

2023年全国硕士硕士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考古学者试图从中探寻夏文明旳新石器文化是()。

A.大汉口文化B.河姆渡文化C.龙山文化D.良诸文化2.下列西周分封国属于商族后裔旳是()。

A.晋国B.宋国C.楚国D.郑国3.唐初官方颁行旳儒家经书注本是()。

A.《经典释文》B.《四书集注》C.《五经正义》D.《十三经注疏》4.标志着中国古代白银货币化旳赋役改革是()。

A.两税法B.一条鞭法C.募役法D.摊丁入亩5.乾隆时,领导天地会在台湾发动起义旳是()。

A.林爽文B.王聪儿C.林清D.蔡牵6.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处理财政困难采用旳新措施是()。

A.开征厘金B.加征田赋C.发行“昭信股票”D.开铸银元7.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刊登“改定新约”旳对外宣言后,首先与中国签订关税公约旳国家是美国()。

A.美国B.比利时C.英国D.日本8.邓演达领导旳“第三党”,其正式名称是()。

A.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B.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C.中国国民党中央尤其委员会D.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9.出席1945年联合国制宪会议旳中国代表中旳中国共产党党员是()。

A.周恩来B.董必武C.陈毅D.张闻天10.20世纪70年代末,都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开始于()。

A.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B.扶植个体经济C.建立经济特区D.疏通城镇商品流通渠道11.建立新巴比伦王国旳民族是()。

A.阿摩利人B.阿卡德人C.迦勒底人D.胡里特人12.使罗马成为地中海西部霸主旳战争是()。

A.高卢战争B.第一次布匿战争C.第二次布匿战争D.马其顿战争13.中国史书中旳“白衣大食”是指阿拉伯旳()。

A.楼马亚王朝B.阿拔斯王朝C.伊德利斯王朝D.阿格拉布王朝14.12世纪西欧进人一种文化繁华时期,有学者称之为“12世纪旳文艺复兴”,其体现不包括()。

A.罗马法复兴B.亚里士多德著作旳重新发现C.大学兴起D.科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15.13-14世纪欧洲著名旳毛纺织业中心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侯景之乱
2、道光皇帝
3、黄埔军校
4、民国乡村建设运动
5、五年计划
6、婆罗门教
7、加尔文
8、俄国1861年改革
9、甘地主义
10、《马斯特里赫条约》
11、维也纳体系
12、朝贡体系
13、伟大社会运动
14、凯末尔改革
15、北伐战争
16、伊普味陈辞
17、马可波罗游记
1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彼得一世改革
20、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
21、大汶口文化
22、魏源
23、国共合作
24、双百方针
25、十一届三中全会
26、大流士改革
27、英吉利共和国
28、彼得一世改革
29、考迪罗制
30、古巴导弹危机
31、西周分封制
32、北魏孝文帝改革
33、科举制
34、鱼鳞图册
35、洋务运动
36、重庆谈判
37、种姓制度
38、大化改新
39、宪章运动
40、“冷战”
41、哥白尼
42、《水经注》
43、洋务运动
44、毛泽东的三个世界理论
45、武王伐纣
46、代田法
47、渤海国
48、清末新政
49、过渡时期总路线
50、罗马法
51、马丁·路德
52、1884年柏林会议
53、庄子
54、律令格式
55、百日维新
5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57、汉谟拉比法典
58、1215大宪章
59、三省六部制
60、靖难之役
61、《荷马史诗》
62、英法百年战争
63、《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64、晚期猿人
65、大流士改革
66、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67、俾斯麦
68、魏玛宪法
69、莱克星顿的枪声
70、查士丁尼
71、共产国际
72、欧洲共同体
73、红山文化
74、伦台诏
75、驿传
76、子口税
77、光绪皇帝
78、法币
79、高等院校院系调整
80、农业发展四十条
81、殷墟
82、新莽
83、甲申政潮(甲申易枢之变)
84、扫清灭洋
85、《湘江评论》
86、邓演达
87、金银券改革
88、“一边倒”
89、埃赫那吞改革
90、早期佛教
91、封君臣制度
92、什叶派
93、七年战争
94、热月政变
95、五条誓文
96、朝鲜三一起义
97、富兰克林·罗斯福
98、华沙条约组织
99、人种
100、图特摩斯三世
101、乌鲁卡吉纳改革102、佛教
103、诺曼征服
104、奥托称帝
105、莫斯科公园
106、阿拔斯王朝
107、航海条例
108、考迪罗主义
109、石原慎太郎
110、赫鲁晓夫
111、南方古猿
112、米库古改革
113、士师时代
114、《吉尔伽米什与阿伽》115、色诺芬
116、贝希斯吞铭文
117、新时期革命
118、吠陀
119、什叶派
120、晁衡
121、李舜臣
122、神圣罗马帝国
123、金玺诏书
124、伊凡雷帝
125、人文主义
126、耶稣会
127、直立人
128、金字塔时代
129、大流士改革
130、早期佛教
131、哈拉巴文化
132、早期基督教133、留里克王朝134、“抗议者”135、法兰西斯·培根136、《天朝田亩制度》137、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38、护法运动
139、赫德
140、萨拉丁
141、加富尔
142、工联主义
143、伏尔泰
144、考迪罗主义145、宁胡阏氏
146、里金
147、东南互保
148、华北事变
149、双百方针
150、汉谟拉比法典151、《理想国》152、逊尼派
153、戴里克先
154、卡德纳斯改革155、腓特烈二世156、七年战争
157、殖产兴业
158、马克斯·韦伯159、梅特涅
160、废藩置县
161、爱德蒙·伯克162、加里波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