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分析应用理论与方法

合集下载

(完整版)地图学第一章-地图基本知识

(完整版)地图学第一章-地图基本知识

YYaannttaaii

HHaannddaJaJnininnaann

QQiinnggddaaoo
LLuuooyyaanngg
SSSHHHAAANNNDDDOOONNNGGG



XXXiii'''aaannn



ZZhheennggzzHHhheoeoFuFueeii



IKONOS影像
二、编绘成图法
根据已有的地图或其他编图资料,在室内编制 新图的方法。中小比例尺地形图、普通地图和专题 地图都采用编绘成图。
根据编图资料、应用的设备和技术手段不同, 可分为常规编图、遥感制图和数字制图三种。
(一)常规编图
根据地图、航空像片判读成果、统计数据、文字 资料及必要的室外调绘,应用传统的制图技术编制 地图的方法。
二、地图的定义
A.H.Robinson等认为,地图是空间关系和空 间形式的视觉图解表象。
C.Board提出,地图是为某种目的或若干目的, 需要传达的地理现实的全面表象和智能的抽 象。
K.Wiss认为,地图是“地理现实世界的表现 或抽象,以视觉的、数字的或触觉的方式表 现地理信息的工具”。
(也叫梯形分幅)。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采用经纬 线分幅。
(一)1:100万地形图分幅编号
• 分幅(经差6°纬差4°):由经度180°始按经差6° 自西向东将全球分成60纵行,用1、2…60表示;由赤 道始,按纬差4°将南北半球各分22横列,用字母A、 B…V表示。
• 编号:每幅1:100万地形图编号由列号和行号组成,

GGUUIIZZHHOOUU
FFuuzzhhoouu

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人口集聚与扩散等。
人口迁移动因
分析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对人 口迁移的影响,揭示人口迁移的动 因和机制。
人口迁移规律
总结人口迁移的时空规律,探讨人 口迁移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城市化进程及空间结构演变
城市化阶段划分
根据地理学理论,将城市化进程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并分析各阶 段的特征。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研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包括城市用地扩张、功能分 区变化等。
06
CATALOGUE
地理学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辅助作用
土地资源管理政策优化建议
土地利用规划
基于土地资源分布、性 质和适宜性评价,制定 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 划,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
土地整治与复垦
针对土地退化、污染等 问题,采取土地整治与 复垦措施,恢复土地生 态功能,提高土地利用 效率。
耕地保护政策
意义。
城市规划与管理领域
03
地理学为城市规划、区域发展、资源管理等提供了理论支撑和
实践指导。
02
CATALOGUE
社会科学研究现状及需求
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概述
社会科学研究范围
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 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 领域,旨在探究人类社会 现象及其规律。
研究方法多样性
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 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 、实地观察、实验设计等 。
运用数学统计、模型模拟等方法,对 地理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和预测。
地图学与遥感技术
利用地图制作、遥感监测等技术手段 ,对地理环境进行可视化表达和空间 分析。
跨学科应用潜力
社会科学领域
01
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在人口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领域
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学习地图的理论与实践》读书笔记模板

《学习地图的理论与实践》读书笔记模板

第五章设计学习地图结构
第一节以素质模型为基础,搭建纵向能力体系 第二节横向搭建学习地图框架
第六章学习地图的开发实施
第一节岗位职责能力分析 第二节岗位知识技能识别 第三节课程主题与大纲输出 第四节岗位学习地图输出
第七章学习地图的落地指导
第一节指导课程资源开发 第二节指导培训工作开展 第三节指导评价工作落地 第四节学习地图的优化建议
学习地图的理论与实践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员工
能力
地图
企业
编制
理论
流程
理论
地图
管理人员 地图
课程
实践
学习
岗位
技能
管理人员
工作
技术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学习地图(Learning Map)是国际上流行多年、行之有效的企业员工和政府官员培训工具,适用于人才培养、 团队打造等人力资源工作。南方电公司自2015年开始探索建立一线技能人员学习地图,经过四年多的实践,逐步 探索形成了一套技术技能人员学习地图开发及应用的方法论。在此基础上,贵州电有限公司协同深圳市远界管理 咨询公司开展了学习地图在管理人员层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电企业员工学习地图体系建 设理论,并编制了管理人员学习地图。本书就是项目组在总结相关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希望能为相关 从业人员及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启发与借鉴。
第一节技能、专业技术、管理三类人员的区别 第二节技能人员学习地图 第三节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地图
第三章管理人员学习地图设计及编制流程

00.地图学原理与方法

00.地图学原理与方法
第十六章 多媒体电子地图与互联网地图
第一节 多媒体电子地图 第二节 电子地图的设计和制作 第三节 互联网地图的特点和制作
第六篇 地图分析与应用
第十七章 地图分析
第一节 地图分析概述 第二节 传统地图分析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数字地图分析的基本方法
第十八章 地图应用( 阅读章节)
第一节 地图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应用 第二节 地图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应用 第三节 地图在军事上的应用
第五篇 现代地图制图的技术方法
第十四章 数字地图与地图数据库
第一节 数字地图 第二节 矢量数字地图 第三节 栅格数字地图 第四节 地图数据库
第十五章 数字地图制图技术与方法
第一节 数字地图制图技术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数字地图制图系统 第三节 数字地图数据处理与编辑 第四节 地图数据的符号化 第五节 纸质地图数字化生产与出版
第一篇 概论
第一章 地图
第一节 地图的基本特性和定义 第二节 地图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地图的分类 第四节 地图的分幅与编号 第五节 地图的功能
第二章 地图学
第一节 地图学的现代特征和定义 第二节 地图学的学科体系和各主要学科的研究内容 第三节 现代地图学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 地图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五节 地图学发展的历史与趋势
第三篇 地图内容要素表示方法
第六章 地图信息源及其处理
第一节 地图信息源 第二节 地图资料(数据)处理 第三节 地图上地理内容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 第四节 地图上地理要素变量的量表方法
第七章 地图符号设计
第一节 地图符号的基本概念与特性 第二节 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 第三节 地图符号的分类 第四节 地图符号的功能 第五节 地图符号设计的基本方法
第八章 地图整体效果设计

地图学导论

地图学导论

第一章:导论§1-1.地图的基本概念1-1地图的基本特征和定义:特征:1.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即具有可量测性。

量测性:由于采用特殊的数学法则而产生的可量测性。

地球表面是不可展开的曲面。

将球体面投射到平面上,是用地图投影(图1-7)——特殊的数学法则解决的。

它是构成地图的数学基础(经纬线、直角坐标网)。

使地图具有足够的精度。

2.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即具有直观性。

直观性:由于采用了专门符号(图2-20)表示事物的特殊方法,使地图具有直观性。

地图不是地面物体形象的简单缩小,是用符号实现的,这是地图符号。

主要优点:1、大大的简化了物体的图形2、能根据需要显示那些小而重要的物体3、能显示出相互重叠的物体和现象4、能显示事物的质量特征5、能显示出不能直接看到的自然和社会现象3.经过科学概括;即具有系统性、总结性,也称一览性。

3)一览性由于制作过程中采用了制图综合(图6-19)手段,使地图具有一览性。

地图要经过选择,舍去次要的突出主要的,概括出景观的基本特征。

4.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即可记载性。

可记载性:由于地图种类的增多,数量上的扩大,使地图可以记载事物的发展变化。

同一幅地图上,可以显示出河流从幼年到老年期的变化、各种历史事件的变迁过程等,使地图成为科学研究的工具。

定义:过去对地图的定义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字法则,使用专门符号,通过制图综合将地球表面缩绘到平面上的表象。

它反映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及其在时间中的变化和发展。

地图的一系列变化:1、地图不再把用地图符号表示事物作为唯一的方法。

可用影像地图甚至数字的形式来存储和表示地图。

例如,用于巡航导弹的数字地图贮存在磁带中,使用时不需显示图形。

2、地图正在由“纸质”地图向“无纸”地图转变。

地图不仅可以印制在纸张上,也能进行屏幕显示。

3、地图不再单纯描绘地球表面。

由于航天技术的发展,地图描绘的对象从地球扩展到其它星球。

4、更加强调制图对象的空间联系和随时间的变化。

地理信息技术专业地理信息科学深入了解地理信息技术专业地理信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地理信息技术专业地理信息科学深入了解地理信息技术专业地理信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地理信息技术专业地理信息科学深入了解地理信息技术专业地理信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地理信息技术专业地理信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地理信息技术是应用地理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一门学科,旨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和可视化地理信息。

地理信息科学是地理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地理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和传播的原理和方法。

在地理信息技术专业中,掌握地理信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于开展地理信息相关工作至关重要。

一、地理信息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地理信息科学是一门涵盖地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地图学等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学科。

它以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为核心工具,通过采集、整理、存储和分析地理数据,并将其可视化为地图,以便于研究人员和决策者进行地理问题的分析和决策。

地理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数据采集、空间数据模型、数据库管理、空间分析和地图制作等。

1. 数据采集:地理信息科学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获取地理数据,如遥感、卫星影像、GPS定位等。

这些数据能够提供地理信息的基础,是地理信息科学研究的重要数据来源。

2. 空间数据模型:地理信息科学使用空间数据模型来描述和组织地理现象的位置和属性。

常见的空间数据模型包括点、线、面等,用来表示不同尺度的地理要素。

3. 数据库管理:地理信息科学需要将获取的地理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以便于查询和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对大量的地理数据进行集成和管理,提高数据的可访问性和利用价值。

4. 空间分析:地理信息科学利用空间分析技术对地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建模,以揭示地理现象之间的关系。

例如,通过空间插值方法可以构建地理现象的分布模型,通过缓冲区分析可以研究地理现象的空间接触关系等。

5. 地图制作:地理信息科学利用地图制作技术将地理数据可视化为地图,以便于人们理解和使用地理信息。

地图制作需要考虑地图的符号化、色彩搭配、比例尺选择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战略地图理论、方法和工具

战略地图理论、方法和工具

目录 Corporate Culture
3
• 战略地图的作用和意义 • 战略地图四个层面介绍 • 战略地图构建步骤 • 战略地图有效性的判断标准 • 举例
战略地图作用和意义 2020/4/11
Corporate Culture
4
• 主要财务、客户,流程和人员与发展来描述公司 战略。
• 避免了传统的纯粹财务目标的误区,即无法显示 如何产出、未必能真正考核或激励人员、无法反 应战略所追求某些效果和忽略长期及整体效果等 问题。真正做到短期与长期目标之间的平衡,财 务和非财务量度之间的平衡,落后和领先指标之 间的平衡与外界和内部的绩效之间的平衡。
指标,才能实现这些财务目标?
如何细分市场(客户类型、地域、产品种类等)哪些应 作为目标市场?
公司及产品或服务如何体现出竞争优势,以赢得目标市 场(及客户的消费份额)?
公司如何在保持客户的忠诚度与购买力的同时确保公司 的盈利 ?
2020/4/11
Corp财o务ra层te面C—u客lt户u层re面—流程层面—人员与发展层面 21
第一、产品/服务特性: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质量、可 用性、选择、功能、服务、时间
第二、形象与商誉:品牌
第三、客户关系:伙伴关系:即知识丰富的员工、接 触便利、回应快速。
2020/4/11
Corp财o务ra层te面C—u客lt户u层re面—流程层面—人员与发展层面 17
• 客户层面
2、客户价值主张分类: 战略目标
• 客户层面
财务和客户层面描述了战略所期望的成果。两个层面 包括许多滞后指标。企业如何创造这些期望的成果呢?
内部流程层面确定了少数几个关键流程,它们被认为 对战略产生最大的影响。 。
2020/4/11

“地理教学中地图应用的研究及实践”课题研究报告

“地理教学中地图应用的研究及实践”课题研究报告

“地理教学中地图应用的研究及实践”课题研究报告•相关推荐“地理教学中地图应用的研究及实践”课题研究报告“地理教学中地图应用的研究及实践”课题研究报告一.课题的提出(1)课题提出的背景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地图的综合运用成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地理,是地图和理论的结合。

我们研究地图的综合运用,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技能,通过看图、读图、绘图等直观、形象、可操作的活动促进地理教学的迅速提高和发展。

地理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向学生传授自然现象和社会经济现象的结构、相互联系、空间的分布规律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知识。

在地理教学中应用地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

地图作为地理信息传递的载体,它所表达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

具有空间区域分布的任何现象,都可以通过地图加以表现,这就决定了地理教学中地图应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

“没有地图的课不能称其为地理课”,因为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普遍的教学手段,对它运用的如何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从这层意义上说,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①学生初步利用地图的困难性,帮助学生克服认知障碍。

②如何培养学生对地图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利用地图的积极性。

③探讨课堂阅读地图的规律。

明确从简单到复杂,从分解到综合的认知特征。

④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开展地图探究教学,让学生利用地图积极思维,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⑤探讨通过用图如何激发学生的智力。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是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飞跃。

图象的内容生动具体、主题明确,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从形象的感知、具体的事物入手,逐步形成抽象的科学理性知识。

并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思维能力。

⑥教师备课怎样精心准备地图?怎样选用内容清晰,重点突出,符号醒目,颜色鲜明高质量的地理教学地图?这是地理教学中运用好地图的前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系列多幅地图阅读举例:中国植被变化系列图分析(图8-6)
图8-6 中国陆地植被NPP季节变化(月)系列图
(2)地图集阅读分析 ①阅读序言,了解地图集的用途和服务对象
序言中都有本图集的目的、用途和类型,图集内容、编制原则、 制图方法,所用投影和制图资料,译名原则和使用方法等说明。
②研究地图集的内容结构
图8-28 块状图绘制过程与步骤图解
3.三角形图 ★ 三角形图概念 反映主题要素空间 结构和变化趋势的 图表(图8-29)。
图8-29 三角形图 4.相对位置图 ★相对位置图概念
又称拓扑图或畸变图。 由规则几何图形构成, 图形之间相对位置与 实际空间相对位置保 持一致,图形面积则 与某种数量指标相关 联,具有很强的对比 性,相对位置图实例 见图8-30。
a. 水平直线长度量算
b. 倾斜直线长度量算
图8-14 直线长度量算方法示例:
(从a图中可看出直线AB 的长度为:1550m)
• ③曲线的长度量算 • ★分规法量测曲线长度 • 量测计算公式: D =n · L· M • 式中:n -为步数; • L -为步长;愈短量算结果愈精确。 • M -为地图比例尺分母。 • 用分规量算曲线的方法如图8-15所示。
图8-23 用坡度尺量坡度
7.体积量算 ①解析法:将物体用若干水平面分割,每层当作一个截锥 体,顶部视为圆锥体或球体的一部分,用几何方法计算 各部分体积,相加即得总体积(图8-24) 。
图8-24 解析法计算体积示意图
②微分均高法:将欲求体积范围划分为若干底面边长相等 的四棱柱,然后求出每个四棱柱的体积累加和,即得总 体积。
三、图解分析法
★ 图解法概念定义:以地图为基础绘制图形或派生新图, 直观揭示研究对象数量、质量特征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 与其他要素关系的地图分析方法称为图解分析法。 ★ 常用的分析图:有剖面图、块状图、三角形图表、拓扑 /畸变图、玫瑰图和各种各样的统计图表等。 1.剖面图及其绘制 ★ 剖面图概念:表示沿剖面线高程和相关主题变化规律的 图形。地形剖面图是绘制其它剖面图的基础(图8-25)。
一、地图阅读分析法
• 1.单幅图阅读分析 • (1) 阅读分析途径 • 根据单幅地图进行阅读分析,也是系列地图和地图集 分析的基础。其分析途径有如下3点: • ①原有地图表象的研究 • 在不改变地图上原有图形的条件下探究其特征和规律。 • ②变换地图表象的研究 • 为了特定的目的进行研究,对原来的地图表象进行加 工变换,使图形/图像得到增强,再分析现象的特征。 • ③地图表象分解的研究 • 利用某种方法对所研究的现象进行图形 /图象的分解。 • (2)阅读分析方法 • 单幅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阅读有所不同,要分别进行。 普通地图按内容要素逐项进行;专题地图重点按图例逐项 阅读表示的专题内容要素,然后是地理底图和辅助要素。
算面积示例
②计算机面积量算方法
★计算机量算原理:设待测图形边界数字化后各转折点的平 面坐标为(x1,y1),(x2,y2), …(xn,yn),因为图形闭合,所 以( xn, yn)与(x 1,Y1)相同。利用n个点坐标,引入梯形法、 矩形法、辛普森法、三角形面积法等计算面积的方法,用 编制的计算机程序自动计算被测图形的面积(图8-21所示 为梯形法量面积)。 ★梯形面积计算法原理: 求多边形各边对Y轴构成的微分梯 形面积代数和,再计算梯形面积。 SBCCB = SBCNM-S BCNM ∵ SBCNM =1/2(xC+xB)(yC-yB) ∴ S =1/2∑(xi+1+xi)(yi+1-yi)
★ 高程量算举例
如:图中等高距=10m M点高程为240m 则: MC/MN=3.5/10 C点高程即为 : 240+3.5=243.5m 或:250-(10-3.5)= 250- 6.5 =243.5m
图8-13 高程量算示例
• 3. 方位角量算 • ★ 根据线段两端点坐标计算方位角 • 方位角计算公式: tanα=(yB-yA)/(xB-xA) • ★ 利用量角器量测方位角:如图8-12。
根据图集目录研究内容结构。首先了解地图集包括哪些图组,每 一组图包括哪些图幅。其次是分析图幅编排顺序。一般说来,总图在 前,分区图在后;自然地图在前,社会经济地图在后。再次,研究各 图组图幅的比例尺、地图投影和图式符号等。
③研究地图集的文字说明和附录
图集文字说明和附录是对某些图上反映不详尽/无法用地图形式 表现内容的补充说明。如国家地图集文字说明内容包括区域位置、历 史沿革、人口、面积、自然条件、经济概况,还有重要城市概况和名 胜古迹等。图集的附录一般有地名索引,基本地理统计资料和订正资 料表等等。
图8-9 精确坐标量算:量出P点的精确坐标 为:x=85.650m;y=249.300m
②地理坐标量算:通常在 1:10 万或更小比例尺地图上量算, 也可以在大于1:10万比例尺的地图上量算。 ★分规地理坐标量算:先在图上作出过待测点平行纵横坐标 的线,再用分规在分度带上量取该点到最近坐标线的线段 长度,然后按分度带标出的经纬度按比例算出(图8-10)。
值、中位数、众数值、百分位数等集中趋势的统计特
征值,以及计算分析极差、四分位偏差、标准差、方 差等离散程度的统计特征值的方法。 • ★ 地理相关分析法:研究各地理现象之间相互关系 和联系强度度量指标相关性的一种方法。在多元统计 分析中,主成分分析是主要的分析方法。
五、地图数学模型分析法
图8-17
倾斜直线长度量算示意图
• 5.面积量算 • ①传统面积量算方法 • ★图解法:有几何图解法、方格法、条形(梯形)法等等, 是对被测量的范围进行图形分解,然后将每一几何图形 的面积累加,从而得到待求图形的面积。 ★方格法: 此法量算面积就
是数方格。不是 整方格的要凑成 整的,然后再乘 以单位方格面积 即得总面积。具 体如图8-18。 图8-18 方格法量
★ 单幅地图阅读举例:土地利用图的阅读分析(图8-5)
图8-5
福建省泰宁县土地利用类型图一角
2.多幅图阅读分析 多幅图有系列多幅图与地图集(册)等。 (1)系列图阅读分析 系列多幅图有三种类型:横向系列(不同主题)、纵 向系列(不同比例尺)和时间系列(不同时相)。 其阅读分析途径与方法如下: ①把不同主题的地图放在一起研究 揭示各种现象间的联系和制约关系,对组成地理环境 的多因素进行研究,获得区域的系统性特征。 ②把不同比例尺的地图放在一起研究 从不同尺度同时观察研究对象的宏观规律和微观特征。 ③把不同时间的地图放在一起研究 对不同时间的同一目标的地图表象进行研究,分析现 象的发展动态,预测现象随时间发展变化的趋势。 ④把类似地图放在一起研究 类似地图即内容相关的地图。在阅读这些地图时要把 相关地图提取出来放在一起进行呼应阅读与分析研究。
图8-10
用分规量算出A点地理坐标为: 东经112°01′45″E;北纬46°21′24″N
★细分度地理坐标量算:在1:10万/更小比例尺图分度带处细
等分出短线,再作辅助线估读出数据(如图8-11)。
图8-11 用图上经纬度等分划读出张店的 地理坐标为:121°56.8′E;41°10.2′N
2. 高程量算 • ★ 等高线高程的判定:根据等高线高程注记和高程点高 程注记判定等高线高程,如图8-13中M点高程为240m。 • ★ 任意点高程的量算:两等高线间任意点高程量算 • 公式为:等高线高程±该点距等高线距离/等高距。
图8-25 剖面图/断面图示例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如图8-26所示。 ①确定剖面线,确定垂直和水平比例尺; ②绘制剖面基线,根据水平比例尺确定剖面线与各条等高 线交点在基线上的位置,再根据垂直比例尺确定该交点 在垂直方向的端点; ③用光滑曲线将各端点连接成线; ④注记图名、水平和垂直比例尺、剖面线走向、制图者、 绘制日期等整饰要素。
图8-26
地形剖面图绘制方法
2.块状图及其绘制
★ 快状图概念:是倾斜视线下地表的图形与截面表达。具有良 好的直观性,在表现地壳构造与地表要素之间联系方面效果 明显。如图8-27为表示河流发育过程的4个块状图。
图8-27 块状图 表示的 河流发 育过程 图解图
★ 块状图绘制方法
块状图的具体绘制过程与步骤如图 8-28所示; 彩色效果图如右图。 ①以等高线地图为基础绘制方格网; ②将方格网变换为斜方形网格,标出 各条网格线与等高线的交点; ③根据等高线趋势,在斜方形网格的水平网格线上绘制地形 剖面线;④对由若干地形剖面线构成的“透视”图形骨架 进行整饰,完成块状图绘制。
图8-7
地图量算工具与精度的关系
1. 坐标量算 ①直角坐标量算 ★概略直角坐标量算:通常在1:10万或更大比例尺地图上量 算。 概略坐标量算方法是在坐标方里格内估读,如图8-8。
图8-8
概略坐标量算:桥1 :x=66.5m,y=47.5m; 桥2 : x=66.3m,y=47.9m
★精确直角坐标量算:通常在1:10万或更大比例尺地图上量 算。精确坐标量算方法是借用于量尺精读,如图8-9所示。
图8-30
相对位置图
四、地图数理统计法


★ 概念定义:
是以地图上表示现象的统计数量特征进行分析,通 过一定数量的分析观察,透过众多偶然因素来阐明客 观存在的普遍规律,主要研究它们在空间分布或一定 时间范围内存在的变异,从中找出:基本统计分析是计算分析平均
第三节 地图分析方法
(Methods of Map Analysis) 地图分析方法相关概念:
• •
• • • • • •
★ 地图分析方法定义: 根据地图提供的各种信息和制图对象的特征,进行 具体分析和解译的方法称为地图分析方法。 ★ 地图分析的任务: 确定制图对象的分布规律、区域特征、动态变化, 以及各种事物与现象间的相互关系等。 ★ 地图分析的目的: 利用地图提供工作中所需要的各种背景资料、科学 数据和理论依据,解决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 ★ 地图分析方法称谓: 前苏联称“地图研究法”,欧美称“地图分析法”, 中国也有人称“地图学方法”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