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二语文语言运用之对联题
语文试题对联及答案

语文试题对联及答案
一、对联填空题
1. 上联:春风得意马蹄疾
下联:(答案:秋水共长天一色)
2. 上联:书山有路勤为径
下联:(答案:学海无涯苦作舟)
3. 上联: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下联:(答案: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二、对联改错题
1. 上联:桃红柳绿春意浓
下联:(原答案:夏雨秋霜冬雪白)改正为:(答案:秋雨冬雪夏风凉)
2. 上联:月落乌啼霜满天
下联:(原答案:江枫渔火对愁眠)改正为:(答案:江枫渔火对愁眠)
3. 上联: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下联:(原答案:日丽风和人和年丰)改正为:(答案:日丽风和人和年丰)
三、对联创作题
1. 请根据“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上联,创作一个下联。
(答案示例:冬去寒消,百业兴旺)
2. 请根据“山清水秀,风光无限好”的上联,创作一个下联。
(答案示例:鸟语花香,景色更宜人)
3. 请根据“金榜题名,喜气洋洋”的上联,创作一个下联。
(答案示例:银屏映月,清辉皎皎)
四、对联解释题
1. 请解释对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含义。
(答案:这句对联表达了即使身处遥远的地方,只要心中有知己,就感觉彼此很近,如同邻居一般。
)
2. 请解释对联“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意境。
(答案:这句对联描绘了诗人在中秋之夜,举杯邀月,感慨时光流转,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宇宙奥秘的探索。
)
3. 请解释对联“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寓意。
(答案:这句对联比喻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阻碍,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发展都是不可阻挡的。
)。
2020-2021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言运用(及答案)

2020-2021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运用(及答案)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中华大地,英才辈出。
岭南广东,有梁启超、孙中山、叶剑英……同时,广东也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更是先行者,是时代奋进的前沿阵地。
某市楹联协会开展活动,目的是弘扬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展现新时代青年书法家的艺术风采,该主题书法作品展深受群众的好评。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不超过20字。
(2)为了拟好一副对联,同学们想出了一个上联,请你从下列8个短语中选用4个组成下联。
时代先锋看今朝兢兢业业谱新篇齐奋斗继往开来盼未来勇争先上联:忆往昔革命前辈开天辟地创伟业下联:________【答案】(1)某市楹联协会开展主题书法作品展。
(2)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解析】【分析】(1)这个材料的关键句是第三句,关键词是主题书法作品展,举行这次展览的组织是某市楹联协会,按照谁+事件的模式概括即可,注意不超过20个字。
(2)“忆往昔”指回忆过去,与之相对的应该是“看今朝”;“革命前辈”是偏正短语,与之相对的应该是“时代先锋”;“开天辟地”属于并列短语,与之相对的应该是“继往开来”;“创伟业”属于动宾短语,与之相对的应该是“谱新篇”,故下联应该是: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
故答案为:⑴某市楹联协会开展主题书法作品展。
⑵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点评】⑴本题考查概括文中内容要点的能力。
概括文章内容要点时要抓住关键词,提取并组织每个语句中重要的语言标志,再加以综合表达,概括出内容要点。
⑵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
拟写对联的基本原则有:①对偶原则,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②内容相关原则,要求上下联必须围绕同一话题,内容上或互补,或对立,或承接;③避免重复原则,避免上下联同一位置出现同一词语,也避免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④上仄下平原则,即上联末字押仄声韵,下联末字押平声韵,这个原则在考题中一般放得较宽。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言运用试题(附答案)(4)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言运用试题(附答案)(4)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央广网鄂州12月3日消息(记者张毛清鄂州台记者廖靖飞) 12月2日上午,湖北省鄂州市迎来建市以来首次国际半程马拉松赛。
早上8:30,鄂州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在凤凰广场鸣枪开跑。
虽然天空下着雨,但挡不住运动员风雨无阻的脚步,也挡不住市民支持比赛的热情,他们在赛道旁拿着国旗为选手鼓劲加油。
比赛项目分为半程马拉松、微型马拉松和迷你马拉松。
三个项目比赛总用时约为3个小时。
参赛选手中,近七成选手选择参加迷你马拉松,充分展现赛事重在参与、全民健身的宗旨。
该赛事吸引包括山东、河南、湖南、江苏、福建、云南、广西、广东等地选手11000多人参加,更有4名肯尼亚选手不远万里前来参赛。
半程马拉松线路经过武昌门、孙权广场、西山等标志性建筑或景观,鄂州的人文历史、自然风光和都市景观,都浓缩在这21公里多的赛道中。
来自河北承德的小伙子杜士洋获得半程马拉松比赛冠军。
(1)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不超过13字)(2)赛事活动方案经媒体发布后,在荆楚网鄂州论坛上博得一片叫好声。
请你用精练的语言从不同层面分条表述举办这次活动的意义。
(3)作为鄂州市的一名中学生,要为比赛冠军杜士洋送上赞美和祝福,你怎样说?【答案】(1)鄂州市举办首次城市马拉松赛(或:鄂州首次举办城市马拉松比赛、湖北鄂州首次举办马拉松赛)(2)①可有效提升古城鄂州的知名度(或扩大城市影响力);②能营造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围,提高鄂州市民的健身意识(或促进鄂州市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③能推进鄂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提高市民的文明意识;④能充分发挥体育赛事的多元功能,宣传鄂州旅游资源,放大综合效应,促进经济繁荣。
(3)示例一:杜士洋哥哥,你像一匹千里马,完美展示势不可当的实力;你以顽强拼搏的斗志,战胜所有对手;你第一个冲过终点,获得鄂州“半马”比赛的首个冠军。
我衷心地祝福你,祝你在今后的征程中,再创佳绩,再铸辉煌!示例二:杜士洋哥哥,你太了不起了,你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言运用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10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言运用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100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2018年春节期间,央视综合频道全新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节目播出收获如潮好评,九年级(5)班也开展了“教材经典咏流传”活动。
(1)【语言之妙我来赏】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思考并写出节目组所取名称中“咏”字的内涵。
(2)【教材经典我推荐】老师让同学们推荐适合传唱的教材经典(诗、词、文皆可)向节目组推送,请从课本的经典作品中选出自己喜欢的一篇在微信朋友圈分享,并仿照示例写出推荐理由(至少用一种修辞,30字左右)。
示例:《大道之行也》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华民族追求和谐大同社会的道路。
【答案】(1)“咏”字一语双关,既点明了节目“和诗以歌”的形式(即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音乐相融合),又传达出节目组希望传统经典诗词永远流传的意思。
(2)推荐经典《江城子·密州出猎》,推荐理由:豪情满怀奇男子,心系国家伟丈夫!(对偶)【解析】【分析】(1)“咏”,本义是唱,声调有抑扬地念。
这个字点明了节目“和诗以歌”的形式(即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音乐相融合),另外,“咏”和“永”谐音,永远的意思,传达出节目组希望传统经典诗词永远流传的意思。
(2)能从教材中推荐一篇适合传唱的经典文章,诗、词、曲、短小的散文等皆可,推荐理由可从思想感情方面考虑,注意要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如:推荐经典《江城子·密州出猎》,推荐理由:豪情满怀奇男子,心系国家伟丈夫!(对偶)故答案为:⑴“咏”字一语双关,既点明了节目“和诗以歌”的形式(即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音乐相融合),又传达出节目组希望传统经典诗词永远流传的意思。
⑵推荐经典《江城子·密州出猎》,推荐理由:豪情满怀奇男子,心系国家伟丈夫!(对偶)【点评】⑴本题考查赏析节目名称内涵的能力。
答题时要结合实际分析节目名称的表面意思和深层意思。
⑵本题既考查对经典文章的理解能力,也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属于综合考查题,学生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对课本中的每篇课文都要认真学习,积累字词、文学及文化常识,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等。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语文运用:对联

1.【2017·山东滨州】光明日报8月20日电在当地时间20日晚结束的里约奥运会女子排球决赛中,中国女排以3比1战胜塞尔维亚队,时隔12年再次捧得奥运会冠军。
拼字当头,方得万千风流。
中国女排靠着“一分一分地拼”的精神和坚韧,奋勇出击,硬是咬下了一场场硬仗,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写下了新的传奇。
(2)请结合上面新闻,根据上联对出下联,赞扬为国争光的女排英雄们。
(2分)上联:铿锵玫瑰沉着应战大赛终折冠【答案】示例:巾帼英雄奋勇出击奥运写传奇【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对联的能力。
使用“拆合法”对对联最有效。
所谓“拆合法”即把一句拆成若干个词组,分别作对,最后又把分别对出的组合成一句。
上联“铿锵玫瑰沉着应战大赛终折冠”,可以进行这样的切分:“铿锵玫瑰——沉着应战——大赛——终——折冠”。
然后根据新闻材料,提炼出关键词,一一作对即可。
如,“铿锵玫瑰”代指“中国女排”,可以想到“巾帼英雄”;“沉着应战”可选用材料中的“奋勇出击”;上联的结果是“大赛终折冠”,下联可选用材料中“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写下了新的传奇”的关键词,与“大赛——终——折冠”一一对应为“奥运写传奇”。
注意字数相同,内容有联系,形成对偶即可得分。
2.【2017·浙江宁波】请你运用对联知识,为“两浙光风三月柳”选出下联( )(2分)A.齐家立业即文章B.千秋功业一楼书C.四面湖山依几席D.争与友人戏落红4.B【解析】本题考查补写对联的能力。
对对联,要注意其常识,如字数相同、词性相对、结构形同、平仄相协,宽对即可。
从结构上看,上联是“四字短语+三字短语”;从词性来看,是“偏正短语+偏正短语”,认真分析所给的四个选项,B项是符合要求的。
(3)3.【2017·北京】下面是参观郭沫若故居后,一位同学写的参观记录和他未完成的一副对联。
请你根据他的参观记录,在对联处写出词语,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
(2分)【参观记录】时间:2017年4月13日地点:郭沫若故居郭沫若,四川乐山人。
专题4 对联(升初二)含答案

对联专题学习目标:1.了解对偶的修辞手法。
2.了解对联的知识和结构特点。
3.掌握组合或拟写对联的方法。
一、中考链接1. (2019广东)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
无处随时不清风动来举起消酷暑2. (2019河池)楹联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
楹联又称对联或对子,要求字数相同,词性相对,词义相关,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班级开展“品赏楹联,传承文化”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3分)(1)请从下面的句子中,找出能够组成一副对联的两句话,抄写在横线上。
(1分),。
A. 立志读尽人间书B. 人生唯因读书好C. 悬梁刺股求学路D. 发愤识遍天下字(2)生活处处是语文。
请你自拟或从日常生活、文学诗赋中找出一副对联(本试题卷出现的对联除外),并根据楹联特点写出所选对联的妙处。
二、知识梳理1.对联的含义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2.对联的特征(1)字数相等。
上下联字数相等。
(2)词性相对。
上下联相应位置上的词或词组,词性需相同(这是对偶修辞的基本要求)。
从上下联的关系看可以分为三种:①正对:用来表现相近或相似的事物,从两方面来说明一个事物,描绘一种景象;②反对:用来表现相反的事物,上下两联的内容是相反的;③流水对:上下联的意思具有因果、条件、假设、承接等关系。
(3)结构相应。
上下两联的句式一致,如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
(4)内容相关。
对联的上下两联之间在内容上必须相互关联,体现一定的逻辑关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5)节奏相合。
节奏是由停顿形成的,上下两联在哪里停顿,有几处停顿应当吻合。
(6)平仄相协。
汉语每个字都有声调,古代汉语分平、上、去、入四声,古人把上、去、入三声归为仄声一类,仄,就是不平的意思,与平声相对。
对联要求上下两联之间平仄相协。
初中语文《对联》专项训练(含答案)

初中语文《对联》专项训练(含答案)1. 有一位同学在参观完“壮丽七十载,奋进新时代”的图片展后,把有关内容整理成了一副对联。
你认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嫦娥奔月,蛟龙探海,神州同心①();北斗穿云,快舟凌空,华夏②()谱新篇。
A.①歌盛世②聚力B.①歌盛世②富强C.①歌繁荣②聚力D.①歌繁荣②富强2.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使岳阳楼著称于世。
下面是关于岳阳楼的一副对联,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去老范一千年,后先,几辈能担天下事;揽,南来北往,孤帆曾系画中人。
A.喜悲大湖八百里B.乐忧大湖八百里C.悲喜八百里大湖D.忧乐八百里大湖3. 一私塾先生在学生的习作后面写下一副对联提出要求。
上联是“囊中诗句少风月”,为之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A.笔下文章有才华B.杯里酒水缺春秋C.笔下文章多忧患D.文中豪情冲云霄4. 为上联“梅花无意分春色”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A.白雪怎能掩傲骨B.流水有心歌秋声C.柳絮含情传风情D.明月有心照客愁5. 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出句,下列能与它构成对偶句的一项是()A.柳絮池塘淡淡风B.榆荚临窗片片雪C.带水芙蓉点点雨D.丁香初绽悠悠云6. 经营二手图书的张伯要为自己的书店选副对联,下列选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上联:锦绣成文,原非我有下联:琳琅满架,惟待人求B.上联:远求海外珍本下联:精印人间好书C.上联:楚辞汉赋,江山何磅礴下联:下鼎周钟,金石足光辉D.上联:不是本店铺,扁鹊难医微恙下联:若非此效药,华佗无奈小虫7. 下列四副对联中,最适合用作寿联的一项是()A.芝兰茂千载,琴瑟乐百年B.桃李增华坐帐无鹤,琴书做伴支床有龟C.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D.借得山川秀,添来气象新8. 对联很精妙。
老师将宁波天一阁的一副对联“石潭白鱼_____出没,草屋老树相因依”隐去一字,请你选择正确的一项,补全上联,使之表现出鱼儿无拘无束的情态。
初中中考语文对联专项训练练习和答案

初中中考语文对联专项训练练习和答案初中是我们学习阶段中一个重要阶段。
那么在这里为初中生的你准备了初中中考语文对联专项训练的练习和答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初中中考语文对联专项训练练习和答案1.根据课文内容,将对偶句补充完整。
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_______欧阳修_______。
2.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1)上联:忆往昔沧桑岁月下联:____ ___(2)上联:品千古美文下联:___ ____(3)上联:____ _ 下联:花静鸟淡天(4)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下联:___________ _(5)上联:郭沫若向往光明勾画天上街市下联:陶渊明_______ _____(6)上联:海安花鼓,誉满神州下联:___________ _( 从下列提示中选出一个对象对出下联:品王佳酿、海林内衣、中洋河豚。
)(7)下面是教师节某学生献给辛勤园丁的一副对联,请你拟写下联。
上联:无声润物三春雨下联:______________3.诸葛亮凭借才智,辅佐刘备争得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建立了盖世功业。
相传他曾推演兵法,聚石布成八阵图。
下面一副对联是杜甫对他的评价,清你补充完整。
上联:功盖三分国下联:名成_______4.徐特立先生曾经赠给青年人一副对联,请你补充完整。
仁联:有关家国书常读下联:______________5.楚汉战争时期由于萧何的推荐,韩信被拜为大将,也由于萧何的计谋,韩信又惨遭杀害。
韩信少时,常常挨饿,漂母怜而饭之才得以生存,而最后他又死于吕后之手。
请你用一副对联来概括韩信的一生。
6.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后被任命为两广总督,他在总督府写了一副对联以自勉,表示自己光明磊落的胸怀与刚正不阿、无私无畏的品格。
请你补出上联。
上联:______________下联: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7.杭州西湖边上岳飞墓前有秦桧等四人的铸铁跪像,人们借此来贬恶扬善。
当年秦桧等人谋害岳飞,为后人唾骂理所当然,但用来塑像的白铁则是无辜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运用之对联题
【知识点】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对联就是其中之一。
在现今的中考、高考语言运用题里,也不乏对对联的考查。
但相对于其它知识点,大部分同学对于对联比较陌生,不知道该怎么去写。
那今天咱们就来看看对联题应该怎么答。
【解题思路】
对联要求:言简意深、平仄相对、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对仗工整
1. 言简意深。
即指言辞简练,含义深刻。
但在中学阶段,学生很难做到,所以这并不是考查的重点。
咱们知道有这么一条即可,考试时切忌钻牛角尖,在对联的选词上浪费过多时间。
2. 平仄相对。
平,指平声,有阴平和阳平,咱们可以通俗地理解为“第一声和第二声”。
仄,指仄声,有上(shăng)声和去声,咱们也可以通俗地理解为“第三声和第四声”。
所谓平仄相对,顾名思义,就是说在上下联相同位置上的字,平仄要相对。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是不是每一个字都要相对?可不可放宽?我认为,每一个字平仄都要相对既不可能,也没必要,可以放宽,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已经解决了的问题。
问题是怎样放宽?放宽到什么程度?其实在中学考试中,最难最难也就只会要求学生做到“仄起平收”。
那什么是“仄起平收”呢?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字,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字。
例:
西望瑶池降王母(仄)
东来紫气满函关(平)——李鸿章
这个例子同学们可能觉得比较陌生,那咱们可以看一下“诗圣”杜甫的律诗。
因为律诗中间的两联,一般都是对仗的,而杜甫的伟大之处,就在与他可以在遵循声韵要求的前提下,把诗歌写得出神入化。
例如咱们初二会学到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同学们可以发现,全诗四句都是“仄起平收”,是不是很神奇?再如学术界公认的七律巅峰——《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平平仄仄平平仄”对“仄仄平平仄仄平”全句不仅声调平仄相对,而且文字对仗工整,实在是难得的佳作。
回到咱们中学考试中来,通过刚才的解释,同学们也能发现,平仄相对的难度太高,很难做到。
而对应题目给出的分值,考场中也并不值得咱们花太多时间。
所以能做到“仄起平收”最好,不能做到就把时间留给别的题目。
3. 字数相等。
这个很好解释,总不能上联写七个字,下联写八个字。
但这也是在提醒咱们考生,写对联的时候,无论如何都要先把字数给凑到相等,然后再去考虑对仗和平仄。
4. 结构相同。
这个也很好理解,比如“三打白骨精难忍紧箍咒”是“2+3+2+3”,所以如果对一个“2+2+3+3”的“一个筋斗逃不出如来掌”,就不合理。
5. 对仗工整。
对仗又称队仗、排偶。
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
那想要做到对仗,有哪些要求呢?
(1)对仗工整,一定是建立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基础上的。
(2)词性相同,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
(3)词义相近或相反,比如上联有“好”,那下联可以对“好”的近义词“佳”,也可以对“好”的反义词“坏”,但是一定不能用同一个字。
综上可见,考生在答题的时候需要明确的优先级就是“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对仗工整≥平仄相对>言简意深”。
【典型例题】(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综合性活动。
(1)班级要组织一次“少年正是读书时”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
这次活动中,你如果认真阅读了《西游记》这本书,书中写了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却最终逃不出如来佛祖的手掌以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却被戴上紧箍咒的情节肯定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请你为这两个情节写一副对联:
上联:下联:三打白骨精难忍紧箍咒(2分)
【例题解析】
本题要求完成对联,初一阶段的同学们仿照句式合理表达即可得分。
同学们依据下联“三打+白骨精+难忍+紧箍咒”的结构,可以得出上联的句式也应当是2+3+2+3,并且总数是10个字。
随后概括题干给出的“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却最终逃不出如来佛祖的手掌”这一情节即可,比如“一番筋斗云不出如
来掌”。
注意,上下联中不能出现重复的字,如果写成“一番筋斗云难出如来掌”,“难”就与下联重复,就会被扣分。
至于为何是“番”而不是“翻”,题目里有一个误导条件: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
这里给出的是一个筋斗的距离,但熟悉原著的同学们都知道,孙悟空并非只翻了一个筋斗。
所以用“翻”字在内容上并不严谨。
【参考答案】一番筋斗云不出如来掌
【随堂练习】(2017玄武一模)
2017年3月23日,某报票选“最美南京诗词”,三位知名学者也作了一些评论。
郦波(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如果要寻一座诗情画意的城,最好莫若金陵!不信,你可去问“诗仙”李白、“诗豪”刘禹锡,去问谢安、谢朓、杜牧、韦庄、李煜、王安石、辛弃疾、曹雪芹……
蒙曼(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诗歌里的老街旧巷,恰恰有着市民的情趣和温情,满满都是旧日风华的韵味。
范小青(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诗词中的南京,有南方的精致细腻,又不乏北方的风度和气派,充分体现出南京的地域特点、风情风貌;也体现着诗人对南京的喜爱、赞赏、伤感、忧愁,各样情愫渗透其中。
1. 结合学者评论,选出为此次票选活动拟写的下联最不合适的一项是()。
(2分)
上联:名人大家写就金陵诗情画意
下联:
A. 豪杰骚客书成石城文绪雅思
B. 雅音古韵承载江南意趣温情
C. 老街旧巷蕴现南京气韵丰姿
D. 南国汇北域聚旧日古城风华
【解析】本题考查对联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对联的基本要求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平仄相对。
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划分好给出的上联的结构、词性。
这里上联和前三个选项都是“4+2+2+4”的结构,D选项则是“2+1+2+1+2+4”,自然就是最不合适的一项了。
【参考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