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诗(完整精华版)

合集下载

[实用参考]咏物诗(完整精华版)

[实用参考]咏物诗(完整精华版)

• 芍药 • 芙蕖
妖无格 净少情
牡丹
真国色
3、分析手法
①反衬手法的运用。 写芍药的“无格”,芙蕖 的“少情”,来反衬牡丹的高 贵富丽,令人喜爱。
3、分析手法
②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唯有牡丹真国色”这句话用比 喻的手法,从正面描写牡丹。“国 色”,诗人把牡丹比喻为国中最美丽 的女子,写出了牡丹的姿色远在其他 诸花之上。突出牡丹的高贵富丽。 写三种花都用拟人手法,使物性 的花具有了人情味,全诗也就有了较 强的艺术感染力。
从意象、情感、手法三方面赏析
杜宇冤亡积有时, 年年啼血动人悲。 若教恨魄皆能化, 何树何山著子规?
1、分析意象
诗人笔下的子规有何特点? 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 悲。 ——冤亡、积怨、啼血
2、分析情感
诗人对子规寄寓了什么感情?
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 —— 蒙冤屈死之人多,诗人对他们的 同情、对社会黑暗的抨击。
霜:人生易老 环境恶劣,恶势力的猖狂 人生坎坷、挫折 雪:纯洁 美好 环境的恶劣 恶势力的猖狂 露:人生的短促 生命的易逝 云:游子 飘泊 天阴:压抑 愁苦 寂寞 天晴:欢愉 光明 金风:秋风 水:绵软不绝,常以水喻愁。
5、器物类 玉:高洁 旧地重游 脱俗 珍珠:美丽 无瑕 簪缨 (冠):官位 名望 捣衣砧: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西楼小楼:闺怨之情; 丝竹:音乐; 汗青:史册; 须眉:男子; 巾帼:妇女; 桑梓:故乡; 轩辕:祖国; 三尺:法律; 寸管:笔; 青鸟:信使 吴钩:泛指宝刀、利剑。 昆山玉:比喻杰出的人才。
3、分析手法
景物特征 啼血
物象内在品质 积冤、不平 诗人经历,社会环境 蒙冤屈死之人多、
社会黑暗
1、物: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 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 “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2、 “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 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 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3、鉴赏时注意: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从 物人一体的角度把握事物的特点。

咏物古诗大全

咏物古诗大全

咏物古诗大全咏物古诗大全中国古代的诗篇总是让文字生龙活虎的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许许多多的事物,总在诗中更加美丽动人。

就让我们从这些诗句中去感受各种事物吧。

让那些鲜活的一切在文字中显的熠熠生辉。

咏物古诗11、《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咏鸳鸯》唐·李远鸳鸯离别伤,人意似鸳鸯。

试取鸳鸯看,多应断寸肠。

3、《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4、《杨柳》唐·汪遵亚夫营畔柳蒙蒙,隋主堤边四路通。

攀折赠君还有意,翠眉轻嫩怕春风。

5、《咏梧桐》清·郑板桥高梧百尺夜苍苍,乱扫秋星落晓霜。

如何不向西州植,倒挂绿毛幺凤皇。

6、《咏省壁画鹤》唐·宋之问粉壁图仙鹤,昂藏真气多。

骞飞竟不去,当是恋恩波。

7、《马诗·其五》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8、《竹》清·郑燮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9、《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0、《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1、《菊花》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2、《咏竹》唐·白居易不用裁为呜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13、《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4、《蜂》唐·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15、《墨梅》元·王冕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清气满乾坤。

16、《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咏物诗大全-咏物诗大全100首

咏物诗大全-咏物诗大全100首

咏物诗大全-咏物诗大全100首精品文档咏物诗大全-咏物诗大全100首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在狱咏蝉》唐?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3、《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4、《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 / 6精品文档6、《蜂》唐?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7、《墨梅》元?王冕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清气满乾坤。

8、《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9、《马诗?其五》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0、《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2 / 6精品文档11、《咏竹》唐?白居易不用裁为呜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12、《菊花》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3、《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4、《幽兰操》唐?韩愈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众香拱之,幽幽其芳。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以日以年,我行四方。

文王梦熊,渭水泱泱。

采而佩之,奕奕清芳。

雪霜茂茂,蕾蕾于冬。

君子之守,子孙之昌。

3 / 6精品文档15、《竹》清?郑燮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16、《咏桂》唐?李白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

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

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

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

咏物诗100首

咏物诗100首

咏物诗100首一、不同的文学评论家对于咏物诗编辑的标准也不尽相同,仅仅是《全唐诗》就有咏物诗六千多首:1、《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在狱咏蝉》唐·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3、《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4、《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蜂》唐·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7、《墨梅》元·王冕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清气满乾坤。

8、《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9、《马诗·其五》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0、《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11、《咏竹》唐·白居易不用裁为呜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12、《菊花》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3、《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4、《幽兰操》唐·韩愈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众香拱之,幽幽其芳。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以日以年,我行四方。

文王梦熊,渭水泱泱。

采而佩之,奕奕清芳。

雪霜茂茂,蕾蕾于冬。

君子之守,子孙之昌。

15、《竹》清·郑燮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咏物经典精美古诗词大全

咏物经典精美古诗词大全

咏物经典精美古诗词大全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

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

以下是本店铺给大家收集的关于咏物经典精美古诗词大全,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咏物经典精美古诗词大全1金陵五题·石头城刘禹锡〔唐代〕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咏物经典精美古诗词大全2咏蝉 / 在狱咏蝉骆宾王〔唐代〕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

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于前听?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

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

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

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

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

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

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

闻蟪蛄之流声,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

感而缀诗,贻诸知己。

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

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客思深一作: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那堪一作:不堪)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咏物经典精美古诗词大全3题菊花黄巢〔唐代〕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咏物经典精美古诗词大全4苔袁枚〔清代〕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也一作:亦)咏物经典精美古诗词大全5白梅王冕〔元代〕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临江仙·寒柳纳兰性德〔清代〕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

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

湔裙梦断续应难。

咏物诗汇总

咏物诗汇总

咏物诗汇总本文是关于咏物诗汇总,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咏物诗——《赋得临池柳》《赋得临池柳》原文岸曲丝阴聚,波移带影疏。

还将眉里翠,来就镜中舒。

《赋得临池柳》译文岸边柳丝相聚成阴,疏影随波移动。

还似美人画眉时候,来将翠色镜中相映。

咏物诗——《咏蝉》《咏蝉》原文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咏蝉》译文蝉伏下头,饮着清洁的露水,鸣声不停地从树叶疏落的梧桐上传出。

身居高处,鸣声自然传得很远,并不是凭借秋风啊。

咏物诗——《咏萤火示情人》《咏萤火示情人》原文窗里怜灯暗,阶前畏月明。

不辞逢露湿,只为重宵行。

《咏萤火示情人》译文喜欢窗户内暗淡的烛火,害怕台阶前明亮的月光。

不怕露水沾湿自己,只为在夜间飞舞那么有意义。

咏物诗——《沉醉东风·赠妓朱帘秀》《沉醉东风赠妓朱帘秀》原文锦织江边翠竹,绒穿海上明珠。

月淡时,风清处,都隔断落红尘土。

一片闲情任卷舒,挂尽朝云暮雨。

《沉醉东风赠妓朱帘秀》鉴赏切合姓名咏物志感,是诗词曲赠人之作的常法。

咏物诗——《雪梅》《雪梅》原文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雪梅》翻译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

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

咏物诗——《蚕》《蚕》原文春蚕运巧起经纶,底事周防反杀身。

鼎镬如归缘报主,羞他肥禄避危人。

《蚕》作者简介卢梅坡,(生卒事迹均不详),宋朝文人,《全宋词》录其《鹊桥仙》(三月廿一)等4首。

咏物诗——《芙蓉》《芙蓉》原文云袂飘摇翠佩环,仙姿绰约紫霞冠。

虽然谪在西风里,合作人间小牡丹。

《芙蓉》作者简介卢梅坡,(生卒事迹均不详),宋朝文人,《全宋词》录其《鹊桥仙》(三月廿一)等4首。

咏物诗——《落梅》《落梅》原文自负孤高伴岁寒,玉堂茆舍一般看。

顽风摧剥君知否,铁笛一声人倚栏。

《落梅》作者简介卢梅坡,(生卒事迹均不详),宋朝文人,《全宋词》录其《鹊桥仙》(三月廿一)等4首。

咏物诗——《梅花·疏枝横玉瘦》《梅花疏枝横玉瘦》原文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古诗词中咏物诗(精选10篇)

古诗词中咏物诗(精选10篇)

古诗词中咏物诗古诗词中咏物诗(精选10篇)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

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古诗词中咏物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古诗词中咏物诗精选篇1朝代:唐朝|作者:白居易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古诗词中咏物诗精选篇2词牌名:声声慢|朝代:宋朝|作者:吴文英蓝云笼晓,玉树悬秋,交加金钏霞枝。

人起昭阳,禁寒粉粟生肌。

浓香最无著处,渐冷香、风露成霏。

绣茵展,怕空阶惊坠,化作萤飞。

三十六宫愁重,问谁持金锸,和月都移。

掣锁西厢,清尊素手重携。

秋来鬓华多少,任乌纱、醉压花低。

正摇落,叹淹留、客又未归。

古诗词中咏物诗精选篇3朝代:唐朝|作者:李白绝壁临巨川,连峰势相向。

乱石流洑间,回波自成浪。

但惊群木秀,莫测精灵状。

更听猿夜啼,忧心醉江上。

古诗词中咏物诗精选篇4朝代:唐朝|作者:徐铉劲节生宫苑,虚心奉豫游。

自然名价重,不羡渭川侯。

古诗词中咏物诗精选篇5朝代:唐朝|作者:李白青山日将暝,寂寞谢公宅。

竹里无人声,池中虚月白。

荒庭衰草遍,废井苍苔积。

惟有清风闲,时时起泉石。

古诗词中咏物诗精选篇6朝代:唐朝|作者:李白落羽辞金殿,孤鸣咤绣衣。

能言终见弃,还向陇西飞。

古诗词中咏物诗精选篇7词牌名:留春令|朝代:宋朝|作者:史达祖故人溪上,挂愁无奈,烟梢月树。

一涓春水点黄昏,便没顿、相思处。

曾把芳心深相许。

故梦劳诗苦。

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古诗词中咏物诗精选篇8朝代:清朝|作者:曹雪芹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古诗词中咏物诗精选篇9朝代:唐朝|作者:李白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

咏物的古诗

咏物的古诗

咏物的古诗咏物的古诗50首咏物的古诗精选(一):1、《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4、《咏竹》唐·白居易不用裁为呜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5、《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蜂》唐·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7、《墨梅》元·王冕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清气满乾坤。

8、《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9、《马诗·其五》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0、《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11、《在狱咏蝉》唐·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12、《菊花》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3、《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4、《幽兰操》唐·韩愈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众香拱之,幽幽其芳。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以日以年,我行四方。

文王梦熊,渭水泱泱。

采而佩之,奕奕清芳。

雪霜茂茂,蕾蕾于冬。

君子之守,子孙之昌。

15、《竹》清·郑燮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16、《感遇·兰叶春葳蕤》唐·张九龄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分析情感 诗人突出了牡丹的高贵富丽, 表达了对牡丹的喜爱之情。
• 芍药 • 芙蕖
牡丹
妖无格 净少情
真国色
3、分析手法
①反衬手法的运用。 写芍药的“无格”,芙蕖
的“少情”,来反衬牡丹的高 贵富丽,令人喜爱。
3、分析手法
②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唯有牡丹真国色”这句话用比 喻的手法,从正面描写牡丹。“国 色”,诗人把牡丹比喻为国中最美丽 的女子,写出了牡丹的姿色远在其他 诸花之上。突出牡丹的高贵富丽。
3、分析手法
景物特征 啼血
物象内在品质 积冤、不平
诗人经历,社会环境 蒙冤屈死之人多、
社会黑暗
1、物: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 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 “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2、 “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 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 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3、鉴赏时注意: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从 物人一体的角度把握事物的特点。
其他手法
①反问。后两句以反诘语气发问,由鸟 及人,暗示之意深刻。
②用典。采用杜宇化鸟的典故,来 说明杜宇冤亡、积怨之深
---刘禹锡
从意象、情感、手法三方面赏析
1、分析意象。
芍药:艳丽、妩媚,但是格调不高。 芙蕖:纯洁,但是寡情,孤芳自赏。 ——牡丹:国色天香,高贵富丽。
• 而象征侧重于象征客体和象征意义之间的相关联系,它 们之间不存在直接的相似点,而且这种相关联系是靠联 想去寻找的。
• B、比喻是一种形象化手法,即它可以化抽象为具体, 化深奥为浅显,化陌生为熟悉,化平俗为生动。
• 而象征却恰恰相反,它是一种含蓄化手法,即把具体而 形象的事物含蓄化,使其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含义。
哀怨、凄凉或思归-------
顾况(?~约806后),唐代诗 人。字逋翁,苏州人。至德二 载(757)登进士第。建中二年 (781)至贞元二年(786),曾被 召为幕府判官。贞元三年为李 泌荐引,入朝任著作佐郎。贞 元五年,李泌去世,他也于此 年三、四月间贬饶州司户参军。 约于贞元十年离饶州,晚年定 居茅山,自号华阳真人,有 《华阳集》。
步骤:
1、分析意象。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 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
2、分析情感。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 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诗 人把自己的志向寄寓于所咏之物的突出特点 之中,“志”就在物的特点与诗人的情和志 的相通之处。)
3、分析手法。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2、 花草类: 花开: 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 花落: 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桃花: 象征美人 兰: 高洁 牡丹:富贵 美好 草: 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希望 荒凉 偏僻 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 :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岁寒三友(松、竹、梅):象征人高洁的品格 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 红豆:男女爱情的信物,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菊:隐逸 高洁 脱俗 梅:傲雪 坚强 不屈不挠 逆境 莲:表达爱情 纯洁清高
• 香草美人等美好事物象 征自我高尚情操;
• 鸽子、橄榄枝象征和平;
• 松菊象征高洁;
• 杨柳象征离别等等
杜牧笔下的早雁是有寄托的。他表面上是 写雁,实际上是写人,即把逃避回纥南侵 的边地人民写作四散的早雁。这是象征的 表现手法。
全诗通过写边地人民的苦况,既有对人民 的同情,又隐含着对朝廷未能抵抗强敌、 安抚百姓的不满,表现了强烈的现实批判 性。
渺茫 理想的落空、幻灭 小雨:春景 希望 生机 活力 潜移默化式的教化 暴雨:残酷 热情 政治斗争 扫荡恶势力的力量
荡涤污秽的力量 春风:旷达 欢愉 希望 东风:春天 美好 西风:落寞,惆怅 衰败 游子思归 狂风:作乱 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霜:人生易老 环境恶劣,恶势力的猖狂 人生坎坷、挫折
雪:纯洁 美好 环境的恶劣 恶势力的猖狂 露:人生的短促 生命的易逝 云:游子 飘泊 天阴:压抑 愁苦 寂寞 天晴:欢愉 光明 金风:秋风 水:绵软不绝,常以水喻愁。
本诗表面写雁,实际写人。这是一种什么手法?
象征手法。表面写雁,实为写人,即把 逃避回鹘南侵的边民写作四散的早雁。
•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 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艺术手法。
• 象征与比喻的区别:
• A、比喻侧重于本体和喻体所代表的两种事物之间的相 似点,这种相似是直接的、可观的。
3、动物类 猿猴:哀伤 凄厉 鸿鸽::理想 追求 鱼:自由 惬意 鹰: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 事业的成功 狗、鸡:生活气息 田园生活 (瘦)马: 奔腾 追求 漂泊 乌鸦:小人 俗客庸夫 哀伤 沙鸥:飘零 伤感 鸟:象征自由 莼[chún]羹鲈脍:指家乡风味,借指思乡之情。 双鲤:代指书信。 (孤)雁:孤独 思乡 思亲 音信 消息 鸿雁:书信 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鹧鸪鸟: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寒蝉:悲凉 鸳鸯,指恩爱的夫妇,
燕子:
(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 (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 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 (4)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 (5)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
4、风霜雨雪水云类: 海:辽阔 力量 深邃 气势 海浪:人生的起伏 海浪的汹涌:人生的凶险 江湖的诡谲 江水:时光的流逝 岁月的短暂 绵长的愁苦。历史 发展 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 前途的迷惘、
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 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 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
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诗。
咏物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 具体事物为描写对象的诗体, பைடு நூலகம்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 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描 写中。
咏物诗的特点 :
1、形似。要实写物的形态、色泽等特征, 或写其所处环境。 2、神似。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 神品格。 3、常用的表现手法有: 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比喻、象征、 对比、烘托、拟人、用典等等
其诗多为揭露现实黑暗为主。
从意象、情感、手法三方面赏析
杜宇冤亡积有时, 年年啼血动人悲。 若教恨魄皆能化, 何树何山著子规?
1、分析意象
诗人笔下的子规有何特点?
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 悲。
——冤亡、积怨、啼血
2、分析情感
诗人对子规寄寓了什么感情?
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 —— 蒙冤屈死之人多,诗人对他们的 同情、对社会黑暗的抨击。
4、借雁表忠贞
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八月,北方回 纥部族大举南侵大同、太原等地, 大肆掳掠,边地人民流离失所,痛 苦不堪。诗人当时在黄州刺史任上, 听到这个消息,对边地人民命运充 满关切。农历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 月,故称此时南飞的大雁为“早 雁” 。
(1)哪个词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2)雁为何“哀”? (3)综观全诗,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些流离失所的
写三种花都用拟人手法,使物性 的花具有了人情味,全诗也就有了较 强的艺术感染力。
拓展延伸 “雁”意象的寓意
1、借雁抒离思之情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渔家傲》范仲淹
2、借雁叹孤寂之苦
孤雁不饮啄,飞鸿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杜甫《孤雁》
3、借雁表凌云壮志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5、器物类 玉:高洁 旧地重游 脱俗 珍珠:美丽 无瑕 簪缨 (冠):官位 名望 捣衣砧: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西楼小楼:闺怨之情; 丝竹:音乐; 汗青:史册; 须眉:男子; 巾帼:妇女; 桑梓:故乡; 轩辕:祖国; 三尺:法律; 寸管:笔; 青鸟:信使 吴钩:泛指宝刀、利剑。 昆山玉:比喻杰出的人才。
3.咏物与写景的区别 ①从描写对象上,咏物诗中只有一个
主体描写对象,主要描写此物的特点; 而其它的诗中多是由多个景物构成一 幅总体的画面,没有主次之分。
②从作用上,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物 的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其 它诗中的景物描写是通过一幅画面, 渲染一种气氛,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 想感情。
如何鉴赏咏物诗
雁儿们持什么态度?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作者的 感情?请说出理由。
“须知”、“岂逐” 表面是对雁儿们的深情嘱咐, 实质上是对边地流民发出的劝慰和嘱咐,表达了作 者对流民的深切同情。
诗人通过写早雁,目的是为了表达什么?
表面上是写雁,实际上是写人,即把逃避回纥南 侵的边地人民写作四散的早雁。其中既有对人民 的同情,又隐含着对朝廷未能抵抗强敌、安抚百 姓的不满,表现了强烈的现实批判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