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文学作品中的-圣母-式女性形象

合集下载

探析俄罗斯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崇拜的原因

探析俄罗斯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崇拜的原因

探析俄罗斯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崇拜的原因俄罗斯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崇拜源自于其特有的社会与文化历史背景。

在俄罗斯历史上,女性的地位一直比较低下,性别歧视比较普遍。

因此在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被赋予了更多的神秘、敬畏和崇敬的色彩。

首先,俄罗斯文学中女性形象崇拜的原因之一是宗教文化的影响。

俄罗斯是一个十分虔诚的国家,虔诚的东正教教义对于俄罗斯文学的影响非常深远。

在东正教教义中,圣母玛利亚是至高无上的女性形象,她是上帝的母亲,在民间信仰中,她被视为保佑人类的天使。

因此,很多俄罗斯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都被赋予了宗教色彩,并被塑造成具有神圣意义的形象。

例如,普希金的《玛丽亚·斯图亚尔特》中,女主角玛丽亚就被描写成一个高尚而又神秘的形象,她的生命是纯洁的、无私的,象征着上帝的仁慈和祝福。

其次,俄罗斯文学中女性形象崇拜的原因之二是爱情文化的影响。

在俄罗斯,爱情被视为一件非常神圣、纯洁和伟大的事情,因此俄罗斯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往往被塑造成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

例如,在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女主角塔捷里娜被描写成一个美丽而又迷人的形象,她的一举一动都带有无限温柔和感性,使得男主角奥涅金深深地爱上了她。

还有一个原因是女性的敏感性,女性更容易体验到情感。

因此,作家们更倾向于用女性角色来表达情感,使得读者对这些角色产生共情。

同时,女性角色也更容易被描写成柔弱、敏感和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形象,这些性格往往会引起读者的共鸣。

综上所述,俄罗斯文学中女性形象崇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宗教文化、爱情文化和女性的敏感性等因素。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塑造了俄罗斯文学中充满敬畏和崇敬色彩的女性形象,这些形象成为文学作品中独特的精神财富,影响了世代读者的价值观和思想。

乌利茨卡娅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变迁

乌利茨卡娅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变迁

054《名家名作》·评论柳德米拉·乌利茨卡娅是活跃于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的俄罗斯著名女作家,拥有来自海内外的众多读者,斩获了国内外多项文学大奖。

她的作品被译为多种文字,在中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大量发行,是近年来炙手可热的女作家。

早期出版的小说《索尼奇卡》(1993)获得1996年法国美第奇外国文学作品奖,随后面世的《美狄娅和她的孩子们》(1996)入围了1997年的“布克奖”。

中期出版的《库科茨基医生的病案》(2000)荣获2001年“布克奖”,《您忠实的舒里克》(2005)被评为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

值得注意的是,《您忠实的舒里克》虽然出版时间比《库科茨基医生的病案》晚,但成书时间却要早一些,“其实《舒里克》的创作早于我所有的大部头作品, 最初的手记大约写于17~20年前。

因此, 作品发表的先后顺序与实际创作时间是不完全相符的”。

基于此,应先分析《您忠实的舒里克》中的女性形象,再过渡到《库科茨基医生的病案》。

晚期出版的封笔之作《雅科夫的梯子》(2015)获得2016年俄罗斯大书奖。

有关乌利茨卡娅作品的研究层出不穷,其中索尼奇卡与美狄娅的形象已深入人心,诸多放纵堕落的女性形象也别具魅力。

纵观乌利茨卡娅的小说创作,前期的女性形象主要为坚强忍耐、高尚仁慈的完美形象,中期刻画了对灵肉和谐望而不得、内心备受困扰的女性,晚期则将天性浪漫、自由不羁的女性放在重要位置。

而贯穿始终的淫荡放纵的女性形象则由独立的个体慢慢转化为复杂个性中的一种特质。

这些女性形象的内在变迁反映了作者审美情趣的变化,传达出作者对女性生存状态的深刻反思与对女性精神世界的独特认知。

一、早期塑造的女性形象乌利茨卡娅在早期的小说中主要塑造了饱受磨难却依然宽容温顺的圣母形象。

这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19世纪俄罗斯经典文学的写作传统,将女性描绘成遭受再多苦难都保持忠贞、坚守道德底线的理想形象。

例如,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塑造了美丽贞洁的达吉雅娜,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塑造了善良虔诚的索尼娅,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塑造了坚强忍耐的玛斯诺娃。

达吉亚娜形象的性别文化阐释

达吉亚娜形象的性别文化阐释
第 1 第 8期 0卷
2l 0 O年 8月
宜 宾 学 院 学 报
J u n l fYi i i e st o r a b n Unv r i o y
Vo . 0,No 11 8
Au u t 01 g s ,2 0
达吉 亚娜 形 象 的性 别文 化 阐释
张 存 霞
( 宁夏师范学院 人 文学 院,宁夏 固原 7 05 ) 50 1
收稿 日期 :2 1 0 0—0 2 1— 3
1 世纪上半叶 9 正值俄国社会的 转型期, 当欧洲社会的变革 风起云涌时, 俄国仍固守于封建农奴制。一部分有进步思想的知 识分子为拯救落后的俄国而奔走奋斗, 普希金就是其中一位。十 二月党人的经历使他深受震动, 目睹周围醉生梦死的贵族, 普希 金深感必须挺身而出担当呐喊者 , 唤醒沉睡的民族, 奥涅金就是 诗人在此种状态下创作的人物形象。在这个多余人身上积聚了 诗 人太多的 矛盾和失 尽管“ 望, 爱他身上的 种种特点”但对这熟 , 悉的特 点还是厌倦了, 在他的身上看不到社会的出路, 塑造奥涅 金, 诗人重在批判象征着落后臃肿而急需改进的俄国社会和文
基金项 目:宁夏师范学院科 学研究基金( B 0 9 2 Y 20 1 ) 作者简介 :张存霞( 94一 , , 17 ) 女 宁夏海原人 , 师, 讲 硕士 , 主要从事外国文学与 比较文学研 究。
张存 霞 : 吉亚 娜 形 象 的 性 别 文 化 阐释 迭
71
圣母” 贞女” “ 情结的深层表达和委婉叙述。 尽其可能添加一些理想化的色彩, 将其书写得像欧洲女人一样 娜就是普希金“ 其次, 是与上流社会的名媛贵妇的对比。当大胆真诚的少女 的独立、 叛逆。“ 她那一双纤细的手, 从未拈过针线 ; 她从没有选

探析俄罗斯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崇拜的原因

探析俄罗斯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崇拜的原因

探析俄罗斯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崇拜的原因俄罗斯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崇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历史、文化和社会因素等。

俄罗斯历史上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和社会变革,如沙皇制度的崩溃、帝国主义和封建制度的压迫、社会主义革命等,对俄罗斯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些动荡的时期,女性往往扮演着积极的角色,展现了她们的坚强和勇敢。

这些历史事件和社会变革为俄罗斯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得作家们能够创作出充满活力和勇气的女性形象。

俄罗斯是一个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传统观念中女性被赋予了在家庭中管理和照顾的责任。

俄罗斯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常常被描绘为聪明、善良、富有同情心和母性的典范。

这些形象使得女性在家庭中起到了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成为了男性群体所崇拜的对象。

俄罗斯文学对于女性形象的崇拜也与俄罗斯文化有关。

俄罗斯文化强调情感和内心世界的表达,对于个体的深度和复杂性有着较高的关注。

而女性往往能够更好地展现出情感的丰富性,并且在文学中被赋予了更多的表达空间。

女性形象在俄罗斯文学中往往更加立体和丰富,赢得了读者的深深的敬爱。

俄罗斯社会中女性地位的特殊性也是俄罗斯文学中女性形象受到崇拜的原因之一。

在一些时期和领域中,女性受到了严重的剥削和压迫,她们的存在被边缘化。

但这种不公平和困境使得女性形象更加令人动容,俄罗斯作家们通过创作塑造了一系列具有顶天立地精神的女性形象。

这些形象以她们的勇气、智慧和毅力来摆脱人生的困境,反抗压迫和不公平的待遇,这使得她们成为了一种被崇拜的象征。

俄罗斯文学作品中对女性形象的崇拜源于多方面的原因,包括历史、文化和社会因素等。

这些原因使得俄罗斯文学创造了一系列具有鲜明的、立体的和令人钦佩的女性形象,赢得了读者们的敬爱和欣赏。

浅析《罪与罚》中索尼亚的人物形象

浅析《罪与罚》中索尼亚的人物形象

浅析《罪与罚》中索尼亚的人物形象王红汉教四班20120505160摘要索尼亚作为《罪与罚》中重要的女性形象,她身上闪现着伟大的人性光辉。

本文将通过分析索尼亚在悲剧命运与神圣信仰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主要性格特征,探究其复杂性格的成因。

并透过人物的表象,深入挖掘索尼亚身上寄托的作者的宗教理想和圣母崇拜情结,揭示作者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宗教和社会意义,并理性地分析这一人物形象对人们的深刻启示。

关键词:悲剧性格;圣母崇拜;宗教理想;《罪与罚》一、人物性格特征及其成因(一)悲剧命运下的性格缺陷1.极度自卑,内向胆小索尼亚是作品中酒鬼马尔梅拉多夫的长女,家中嗜酒成性丢了工作的父亲,身患重病可怜的后母,还有快要饿死的孩子们,这一切可怕的苦难,同时加在这个只有十七岁的可怜姑娘身上,最终为了养活家人,她不得不出卖自己,成了妓女。

对于自己卑贱的妓女身份,她比任何人都更瞧不起自己,这种植入其心灵深处的自卑,带给她无限的痛苦,残忍地折磨着她。

拉斯科拉尼科夫因为看到索尼亚深深的自卑感,开始对从厌恶到同情,他不忍心伤害这样可怜的姑娘,并且她已经被自己的自卑折磨得万分痛苦了。

当拉斯科利尼科夫因为对她的同情对她抱以尊重的态度,让她与自己的母亲和妹妹坐在一起时,索尼亚觉得自己根本就不配和她们平起平坐。

当拉斯科拉尼科夫的妹妹杜尼亚向她礼貌地深鞠一躬告别时,索尼亚反到感到无比难堪和痛苦。

可见索尼娅的自卑已经达到一种病态,在她心中,已认定自己不配与清白的女子平起平坐,还刻意强调卡捷琳娜本来想打发别人又找不到才会让她来邀请拉斯科拉尼科夫的,这说明她自己也认为让她来邀请拉斯科拉尼科夫对他来说是种耻辱,是非常不礼貌的。

索尼亚已经认定和她扯上关系就是一种耻辱了,她的自卑已经深入骨髓。

2.怯懦可欺,逆来顺受索尼亚的悲剧性格,除了极度自卑外,还表现在怯懦可欺和对一切苦难地逆来顺受。

当卢仁在暗中设计,在索尼亚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将100卢布藏在索尼亚的衣兜里,然后再去污陷索尼亚偷钱。

试析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三位迷人的妇女形象

试析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三位迷人的妇女形象

试析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三位迷人的妇女形象[摘要]《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三部长篇巨著。

在这三部巨著中,作家分别塑造了三个优美的妇女形象,她们不仅成为俄罗斯文学的骄傲,也为世界文学增添了新的艺术光彩。

[关键词]列夫·托尔斯泰;长篇巨著;妇女形象[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都致力于思考社会问题、探索人生的意义,同时作家也尤为关注俄罗斯妇女的命运,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塑造了不同类型的优美的妇女形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三部长篇巨著中的三个迷人的妇女形象,即《战争与和平》中的娜塔莎·罗斯托娃、《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中的卡秋莎·玛斯洛娃。

这三个妇女形象既有相同之处,又各有个的特点。

一、美丽善良的娜塔莎·罗斯托娃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是一部史诗性巨著,其中囊括了500多个人物形象,在诸多人物形象中,娜塔莎·罗斯托娃是作家笔下最鲜明、最迷人的一个妇女形象。

娜塔莎·罗斯托娃出生在俄国旧式宗法制地主家庭,从小生活在乡村,使她有机会接触普通百姓,接近大自然,从而也形成了她朴实、纯洁、活泼的性格。

托尔斯泰将娜塔莎放在生活的激流中,让她经受爱情和战争的双重考验。

起初,娜塔莎与安德烈·包尔康斯基产生了真挚的爱情,后经不住阿纳托利·库拉金的引诱,险些酿成大错,幸好她很快识破了库拉金的为人。

这一经历给女主人公以沉重的打击,她曾多次萌生轻生的念头,后来,在家人的关爱、抚慰下,她逐渐摆脱了痛苦,开始寻求新的生活。

1812年卫国战争的炮声震撼了娜塔莎的整个灵魂,激发了她对崇高道德的追求,以及对祖国、人民的无比热爱。

她不由自主地将自己的命运与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日常小事中找到了自己生存的价值。

谈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中女性形象的转变

谈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中女性形象的转变

谈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中女性形象的转变发布时间:2021-04-12T10:43:04.710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月下作者:董小蕊[导读] 十九世纪的俄罗斯文学,一批震古烁今的作家塑造了无数崇高、优美的俄罗斯女性形象,构成了俄罗斯文学的女性形象画廊。

从第一位完美女性形象达吉亚娜恪守没有爱情的婚姻,到完全独立的新女性形象叶琳娜勇敢地表达爱情,再到上流社会的背叛者女性形象安娜•卡列尼娜牺牲生命去追求爱情,表明俄罗斯女性自我意识的真正觉醒,完成了十九世纪俄罗斯女性在爱情悲剧中的华丽转身。

董小蕊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摘要】十九世纪的俄罗斯文学,一批震古烁今的作家塑造了无数崇高、优美的俄罗斯女性形象,构成了俄罗斯文学的女性形象画廊。

从第一位完美女性形象达吉亚娜恪守没有爱情的婚姻,到完全独立的新女性形象叶琳娜勇敢地表达爱情,再到上流社会的背叛者女性形象安娜•卡列尼娜牺牲生命去追求爱情,表明俄罗斯女性自我意识的真正觉醒,完成了十九世纪俄罗斯女性在爱情悲剧中的华丽转身。

【关键词】俄罗斯文学;女性形象;时代意义;转变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4-108-01十九世纪的俄罗斯文学有很多瑰丽的作品,更有很多熠熠闪光的女性形象,她们的身份、地位和经历不同,却都丰满生动、个性十足,从十九世纪早期普希金《叶甫根尼•奥涅金》中第一位完美女性形象达吉亚娜,到十九世纪中期屠格涅夫《前夜》中完全独立的新女性形象叶琳娜,再到十九世纪晚期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上流社会的背叛者女性形象安娜;她们从自我意识的被压抑到自我意识的真正觉醒,完成了十九世纪俄罗斯女性在爱情悲剧中的华丽转身。

一、达吉亚娜,是普希金笔下一个理想的俄国青年女性形象她生长于幽静偏僻的村落,心灵受到了静寂、神秘而辽阔的大自然的熏染;从奶妈那受到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接受了来自西欧的先进文化思想,萌生了朦胧的追求新生活的愿望,这使她与上流社会那些虚伪、放荡却又故作高雅之态的女人形成了强烈反差。

浅析《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佩格蒂形象

浅析《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佩格蒂形象

浅析《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佩格蒂形象摘要:狄更斯在《大卫·科波菲尔》中塑造了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佩格蒂也是其中较为鲜明的一个角色。

她没有华丽的外表,是个朴实的劳动者形象,是大卫·科波菲尔生命中的圣母,也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

关键字:佩格蒂、朴实、高尚《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最重要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以人物为中心构建故事,塑造了许多生动丰满的形象,也贯穿着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和揭恶扬善的精神。

在这部长篇巨制中,虽然没有非常集中地描写佩格蒂,但佩格蒂形象还是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大卫·科波菲尔的回忆里,“佩格蒂的眼镜黑极了,黑得似乎眼睛四周的脸颊都映黑了。

她的双颊和两臂既红又结实”,“她很胖,穿上衣服后,任何时候只要她稍一使劲,她的长外衣背后的纽扣就会绷飞几颗”。

佩格蒂没有大卫母亲那样的满头秀发和少女般的体态,她不是一个外表俊秀的女性,但她却是“另外一种美的典型”。

一、佩格蒂是正面劳动者形象代表1.勤劳简朴佩格蒂是大卫·科波菲尔家里的保姆,她的分内之事总是做得一丝不苟,她能把主人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对大卫和大卫的母亲克莱拉更是如家人般亲近。

佩格蒂空闲时候总是在做针线活,她的手指像豆蔻擦子般粗糙。

她十分的简朴,就连结婚的时候都是平常的打扮,穿着一身干净的素色的孝服。

2.性情温顺佩格蒂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温和的,她温和地对待每一个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人,克莱拉误会责骂她,大卫对他无理取闹,出言不逊,她从不记恨;面对谋德斯通姐弟的压制她也是默默地承受着;对于一个如过街老鼠般的女孩儿玛莎,佩格蒂没有拒之千里而是很温柔地对待她。

她的温和还在于甚至是提起这个名字脑海里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画面的时候,内心都是平静的。

3.忠厚踏实佩格蒂是个有条理的踏实的人,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经过周全的考虑,参考他人的意见,一旦确定了方向便会立刻付诸于行动,一旦开始行动便会不忘初心,坚持到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俄国文学作品中的"圣母"式女性形象
作者:姜雪红
作者单位:大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8
刊名: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UNAN MEDICAL UNIVERSITY
年,卷(期):2010,12(3)
1.Б.А.РыбаковЯзычестводревнихславян 1981
2.普希金;智量叶甫盖尼·奥涅金 1985
3.H.O.洛斯基俄国哲学史 1999
4.С.С. АвернцевСофия-Логос 2001
1.屠茂芹.Tu Maoqin试论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圣母情结[期刊论文]-东岳论丛2009,30(12)
2.周小琬.孙童.张冬梅.温杉从俄罗斯女性文学形象系列看女性解放意识[期刊论文]-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25(z2)
3.徐溯.杨小雨.XU Su.YANG Xiao-yu从典型作品看东方文学中的文化抵抗和本土情结[期刊论文]-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1(2)
4.夏忠宪.Xia Zhongxian拓宽和深入研究俄国文学如何可能:来自《误读俄罗斯》的启示[期刊论文]-外国文学研究2006,28(3)
5.鲁建东老舍与英俄文学之关系研究[学位论文]2008
6.贺璋瑢.He Zhangrong西欧中世纪圣母敬礼的兴起探略[期刊论文]-学术研究2007(1)
7.金恩贞韩文版圣经·旧约汉字词研究[学位论文]2009
8.陈训明.Chen Xunming俄国贵族与蒙古家臣[期刊论文]-俄罗斯研究2007(4)
9.李丹关于韩国语与朝鲜语格范畴差异的考察[期刊论文]-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9)
10.田全金中国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的重要成果——评陈建华主编的《中国俄苏文学研究史论》[期刊论文]-中国比较文学2008(1)
本文链接:/Periodical_hnykdxxb-shkxb201003067.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