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深静脉血栓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深静脉血栓护理常规

深静脉血栓护理常规

深静脉血栓护理常规1.评估和监测:在护理开始之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询问疾病史、进行身体检查、检查下肢肿胀和疼痛程度等。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呼吸和血压等。

2.防止进一步血栓形成:护理人员应尽力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包括提醒患者不要久坐或久站,可以适当地提醒患者活动下肢以促进血液循环。

3.应用抗凝药物:抗凝药物是防止和治疗DVT的主要药物。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采用何种抗凝药物,并指导护士进行药物的给予和监控。

常见的抗凝药物有肝素、华法林和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等。

4.疼痛管理:深静脉血栓常伴有下肢疼痛。

护理人员应及时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并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缓解疼痛。

5.适当使用弹力袜和压力装置:弹力袜和压力装置可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减少静脉返流和淤血。

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正确佩戴和使用这些辅助工具,以获得最佳效果。

6.定期检查: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患者的下肢,观察是否出现肿胀、热感和红肿等症状,以便及早发现血栓的复发或并发症。

7.教育患者:护理人员应向患者提供关于DVT的相关知识,包括疾病的原因、预防措施、治疗方法等。

还应教授患者正确的肢体活动和抗凝药物的使用方法,并告诉他们何时需要及时就医。

8.心理支持:DVT可能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很大的负担。

护理人员应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关注他们的情绪和情感需求,帮助他们应对疾病带来的困难。

总结起来,深静脉血栓护理的常规包括评估和监测患者病情、防止进一步血栓形成、应用抗凝药物、疼痛管理、适当使用弹力袜和压力装置、定期检查、教育患者和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护理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康复的机率,减少并发症,并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深静脉血栓护理常规

深静脉血栓护理常规

预防深静脉血栓护理常规一、定义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系统内不正常凝结,堵塞管腔所致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

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静脉,以下肢静脉为多。

二、专科护理(一)、早期发现,做好评估。

(二)、查看或询问患者健康史,既往有无疾病、手术等诱因。

(三)、根据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表对入室患者进行评估,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深静脉血栓风险及风险级别,高度风险患者每天评估,中低度风险患者每周评估。

(四)、对评分为高风险患者,监测患者双下肢腿围,膝关节上15cm下10cm 处标记,每班测量腿围、每小时观察下肢皮肤色泽、温度、感觉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并准确记录及交班,若患者出现下肢沉重、胀痛等不适,应高度警惕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及时通知医生采取措施。

三、增加活动(一)、长期卧床的病人协助其每2小时翻身一次,并为患者进行被动活动。

(二)、手术后患者2h帮助患者抬高肢体20-30度并进行踝泵运动,频率15-20次/分,每个动作重复20次。

为患者按摩腿部肌肉,按摩方向由肢体远端向近端,每次按摩5min,做膝关节伸曲运动,频率15-20次/分,重复20-30次。

患者术后6小时协助患者变换体位,若患者神志转为清醒,应指导和鼓励其早期床上活动,包括深呼吸,下肢的主动活动。

四、物理预防遵医嘱使用血运治疗仪为患者双下肢行气压治疗,每天两次,每次20min,注意根据患者情况调节合适压力,治疗期间观察患者反应及生命体征变化,作好记录。

必要时根据患者腿围给予患者穿合适的弹力袜或抗血栓袜,定时观察皮肤血运情况。

五、并发症的观察(一)出血:预防性抗凝疗法期间,注意交接凝血时间或凝血酶原时间,严密观察有无出血倾向、皮肤黏膜、牙龈、穿刺点、皮下、大小便情况。

合理更换注射部位,观察注射部位有无皮下硬结、出血、瘀斑。

如有出血倾向及时告知医生给予对症处理。

(二)肺动脉栓塞:若病人突然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咯血、血压下降、晕厥等异常情况,提示可能发生肺动脉栓塞,应立即摇平床头,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清醒患者嘱其避免作深呼吸、咳嗽、剧烈翻动,同时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并报告医生,配合抢救。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是指在深静脉内形成的血栓,通常发生在下肢的深静脉中。

它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肺栓塞,因此护理措施对于预防和管理DVT非常重要。

以下是针对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1.患者教育:教育患者有关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症状、预防措施和治疗选择,以及警告患者关于可能的并发症,如肺栓塞的症状和处理方法。

2.风险评估和筛查:对于高危患者(如手术患者、长时间卧床、脱水或有家族史),进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评估和筛查,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3.活动促进:鼓励患者早期活动,如尽早床上活动、站立或行走,以预防和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4.压力和肢体抬高:对于有肢体肿胀或疼痛的患者,教育他们使用弹力袜或压力绷带,以促进血液循环,并保持肢体抬高以减轻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压力。

5.及时更换体位:对于长时间卧床的患者,鼓励及时更换体位,每2小时移动一次肢体,以避免长时间的压力。

6.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因素识别和控制:评估患者的风险因素,如肥胖、吸烟、高血压和糖尿病等,采取措施控制这些因素。

7.抗凝治疗:对于高危患者或已确诊DVT的患者,可能需要抗凝治疗。

护士负责监测患者INR(国际标准化比率)或凝血酶时间等相关指标,以确保药物疗效和安全性。

8.使用抗血栓药物:护士需要监测患者使用抗血栓药物的剂量,监测有关使用的血液疗法(如丙种球蛋白和逆转剂)。

9.外科干预:对于严重或危及生命的DVT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护士需要提供术前和术后的护理,包括手术感染控制、止血和伤口护理。

10.疼痛管理:对于患者可能出现的疼痛,护士需要进行评估,并提供合适的疼痛管理措施,如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11.转运和康复:对于需要转运的DVT患者,护士需要确保适当的安全措施和康复计划,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预防再发。

总之,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风险因素、病情和治疗选择。

深静脉血栓护理常规

深静脉血栓护理常规

深静脉血栓护理常规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指在深静脉内形成的血栓,可以发生在下肢、骨盆腔、腹腔等部位。

深静脉血栓是一种严重的病症,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导致肺栓塞、心肌梗塞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对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非常重要,下面是关于深静脉血栓护理的常规内容。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深静脉血栓患者需要进行严密的观察,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皮肤颜色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对于病情变化明显的患者,要及时做好记录,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对于深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如长时间卧床、手术患者、老年人等,要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常用的预防措施包括翻身、下床活动、佩戴弹力袜等。

3.保持肢体抬高:对于下肢DVT的患者,要保持患肢抬高,以减少水肿和疼痛。

可以使用枕头或床垫垫高患肢,同时还可以给患肢进行冷敷,缓解症状。

4.患肢活动:尽早让患者进行下肢活动,如屈伸脚趾、踝关节活动等,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深静脉血栓的进一步形成。

活动时要避免用力,以免引起血栓脱落或碎裂。

5.药物治疗:对于已经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患者,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抗凝剂(如华法林、肝素)、抗栓剂(如阿司匹林)等。

护士需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用药情况和效果,并监测凝血功能指标。

6.弹力袜的使用:对于需要长时间卧床的患者,可以给其佩戴弹力袜,以提高下肢静脉回流,减少静脉曲张和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7.促进循环:通过按摩患肢、进行物理性的干预如电刺激、热敷等,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8.心理支持:对于深静脉血栓患者来说,情绪的稳定也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关心他们的情绪,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

9.教育与宣教:护士要向深静脉血栓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的教育和宣教工作,包括疾病的病因、预防措施、药物的正确使用等。

同时要加强患者对于深静脉血栓症状的认知,一旦出现相应症状要及时就医。

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

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

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关键信息项1、护理目标:预防血栓形成、促进血栓溶解、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护理评估:包括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

3、护理措施:涵盖一般护理、病情观察、药物护理、物理治疗护理、饮食护理等。

4、患者教育:包含疾病知识、自我护理方法、康复注意事项等。

5、潜在并发症及处理:如肺栓塞、出血等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11 护理目标111 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通过早期活动、物理预防措施等,降低血栓发生的风险。

112 促进已形成血栓的溶解采取适当的治疗和护理手段,加速血栓的消退。

113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114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减轻疼痛和不适,使患者能够尽快回归正常生活。

12 护理评估121 病史采集了解患者的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等;询问近期手术史、创伤史、长期卧床史、恶性肿瘤病史等。

122 症状观察注意患者是否有下肢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皮肤颜色改变等症状。

123 体征检查测量双侧下肢周径,对比差异;检查 Homans 征、Neuhof 征是否阳性。

124 实验室检查关注 D二聚体、凝血功能等指标的变化。

13 护理措施131 一般护理1311 体位护理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 20-30cm,促进静脉回流。

1312 活动指导鼓励患者早期进行床上活动,如深呼吸、足踝的主动屈伸运动;病情允许时,尽早下床活动。

1313 保暖注意患肢保暖,但避免热敷,以免加重组织缺氧。

132 病情观察1321 观察下肢症状每日测量患肢周径,观察肿胀、疼痛等症状的变化。

1322 监测生命体征注意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的变化,警惕肺栓塞的发生。

1323 观察出血倾向在抗凝、溶栓治疗期间,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瘀斑,有无牙龈出血、鼻出血、黑便等。

133 药物护理1331 抗凝药物如肝素、华法林等,严格按照医嘱用药,监测凝血功能,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出血。

深静脉血栓护理常规

深静脉血栓护理常规

深静脉血栓护理常规
1、观察患肢疼痛的时间、部位、程度、动脉搏动、皮肤温度、色泽和感觉;肿
胀明显者每日测量、比对并记录患肢不同平面的周径变化。

2、急性期患者绝对卧床体息,禁止热敷、按摩患肢。

患肢高于心脏平面20~30
厘米。

避免下肢静脉穿刺。

遵医嘱正确使用弹力袜,避免久坐及长距离行走,加强日常假炼。

3、宜进食低脂、高纤维食物,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腹内压升高。

4、遵医嘱应用抗凝、溶栓、抗感染等药物,观察有无出血倾向、肺动脉栓塞等
并发症。

健康教育:
1、保护患肢:指导病人正确使用弹力袜、弹力绷带,穿弹力袜、弹力绷带时:
压力梯度循序降低,足踝部高,向近侧逐渐减低,以减少浅静脉内血液淤积,穿之前先抬高再穿,弹力绷带自下而上包扎,保持一定的松紧度,以不妨碍关节活动及动脉搏动为宜。

保持良好体位。

绝对戒烟,防止烟草中尼古丁刺激引起血管收缩。

2、复诊:出院3~6个月后到门诊复查,告知病人若出现下肢肿胀疼痛,平卧或
抬高患肢仍不缓解时,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临床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拟定:何** 审核:护理部修订日期:2020年9月。

深静脉血栓护理措施

深静脉血栓护理措施

深静脉血栓护理措施一、引言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指血栓形成在深部静脉内的一种疾病。

它主要发生在下肢深静脉系统,并可引起肢体深静脉回流障碍及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重视深静脉血栓的护理,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以防止其发生和进一步恶化。

本文将介绍深静脉血栓护理的相关措施。

二、护理措施1. 定期进行深静脉血栓的评估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定期的深静脉血栓评估,包括以下内容:•寻找静脉血栓的常见症状,如肿胀、疼痛、发红等;•观察下肢肌肉力量和活动情况;•询问患者有无出现呼吸困难或胸闷等肺栓塞症状。

通过定期评估,可以及早发现患者是否存在深静脉血栓,以及早期干预。

2. 提供足够的活动和运动长时间的久坐或久卧容易导致静脉回流受阻,增加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因此,对于需要长时间卧床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提供足够的主动和被动的肢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对于需要长时间坐姿的患者,可以安排定时的站立或伸展活动,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3. 使用抗凝药物抗凝药物是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的主要措施之一。

护理人员应根据医嘱,正确使用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

在使用抗凝药物时,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和相关的实验室指标,并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4. 压缩治疗压缩治疗是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和预防血栓脱落的有效手段。

护理人员可以使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等工具,提供足够的压力,促进静脉回流。

使用压缩治疗时,应确保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合适的压力程度,以避免给患者带来不适。

5. 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一些饮食习惯可以帮助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如:•避免高脂高盐食物的摄入;•多吃富含纤维的蔬菜和水果;•适量饮水,保持良好的水分代谢。

护理人员应与患者进行交流,教育患者正确的饮食习惯,帮助他们预防深静脉血栓。

三、总结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重视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1.早期识别:护士应该对高危人群进行评估,包括长时间卧床、手术后恢复、肿胀、疼痛或静脉曲张等病史。

如果有DVT的症状,如肿胀、疼痛、腿部沉重感或腿部温度变化,应立即进行评估。

2.体位:对于高危患者,保持适当的体位非常重要。

患者需要定期改变体位,避免长时间卧床。

同时,护士还应鼓励患者进行下肢锻炼,以提高血液循环,减少静脉血栓的形成。

3.防止交叉感染:由于DVT患者通常需要长期卧床,所以防止交叉感染非常重要。

护士应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洗手,并确保使用干净的床单、衣物和物品。

此外,还应定期更换导尿管和静脉留置针。

4.压力敏感:在DVT治疗过程中,深静脉压力感受器的作用非常重要。

护士应确保压力敏感器正常运作,并检查疼痛程度;同时,还应注意观察肿胀、色素改变、脉搏变化和温度变化等体征。

5.加强床垫:合适的床垫可以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护士应确保患者使用适当的床垫,并教育患者定期调整体位,以减少压力。

6.药物治疗:抗凝剂是治疗DVT的主要药物。

护士需要监测凝血指标,包括APTT、PT和INR等。

同时,还需要监测用药过程中患者的防治药物反应,并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

7.牵引和绷带压力:如果患者需要牵引或绷带压力,护士应确保适当的施压和保护它们不过紧。

定期检查压力和肤质的变化非常重要,以确保患者的舒适度和健康状况。

8.饮食管理:适当的饮食对于DVT的患者非常重要。

护士应教育患者饮食中不要过多摄入盐分和高脂肪食物,并鼓励增加富含蛋白质、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

9.定期评估:护士应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包括监测心率、呼吸、血压和体温等生命体征。

同时,还需要定期检查DVT症状的变化,并鼓励患者及时报告任何新的不适症状。

10.教育和心理支持:护士应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提供有关DVT的教育和自我管理的信息。

此外,还应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应对可能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最后,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并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预防并处理DV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节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常规
定义
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

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病,以下肢静脉多见;若未予及时治疗将造成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生活和工作,甚至致残。

病因
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是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其中血液高凝状态是最重要的因素。

主要见于妊娠、产后、术后、创伤、肿瘤等情况。

病理生理
典型的血栓包括:头部为白血栓,颈部为混合性血栓,尾部为红色血栓。

血栓形成后可向主干静脉近端和远端滋长蔓延;随后,可在纤溶酶的作用下溶解消散,或血栓与静脉壁粘连并逐渐机化;最终形成边缘毛糙、管径粗细不一的再通静脉。

同时因静脉瓣膜的破坏,造成继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临床表现
1.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1腋静脉血栓:主要表现前臂和手部肿胀,胀痛,手指活动受限。

1.2腋-锁骨下静脉血栓:整个上肢肿胀,伴有上臂、肩部、锁骨上
和患侧前胸臂等部位的浅静脉的扩张。

2.上、下腔静脉血栓形成
2.1上腔静脉血栓:面颈部和眼睑肿胀、球结膜充血水肿;颈部、
胸壁和肩部浅静脉扩张,伴有头痛、头胀及其他神经系统和原
发疾病的症状。

常见于纵膈器官和恶性肿瘤。

2.2下腔静脉血栓:表现为双下肢深静脉回流障碍和躯干的浅静脉
扩张。

主要由于下腔静脉血栓向上蔓延所致。

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3.1中央型:血栓发生于髂-股静脉,左侧多于右侧,表现患侧髂窝、
股三角区有疼痛和压痛,浅静脉扩张,下肢肿胀明显,皮温及
体温上升。

3.2周围型:包括股静脉及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

前者表现为大腿
肿痛而下肢肿胀不严重;后者小腿剧痛,患足不能着地和踏平,行走时症状加重,小腿肿胀且有深压痛,距小腿关节过度背屈
试验时小腿剧痛(Homans征阳性)。

3.3混合型:为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主要表现全下肢明显肿胀,
剧痛、苍白和压痛,常有体温升高和脉率加速。

辅助检查:超声多普勒检查、静脉造影、放射性核素检查。

处理原则
1.非手术治疗
1.1一般处理: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适当应用利尿剂以减轻肢体
水肿。

全身症状和局部症状压痛缓解后,可进行轻便活动。


床活动时应穿弹力袜。

1.2溶栓疗法:适用于病程不超过72小时者。

1.3抗凝疗法:适用于范围小的血栓。

1.4祛聚疗法:祛聚药物有右旋糖酐、丹参等药物,能扩张血容量、
稀释血液、降低粘稠度。

2.手术治疗常用于下肢静脉血栓,尤其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不超过48小时者。

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术后辅以抗凝、祛聚、防止再发。

护理措施
术前
1.缓解疼痛。

1.1观察和记录:密切观察病人患肢疼痛部位、程度、动脉搏动、
皮温的色泽和感觉,每日测量、比较并记录患肢不同平面的周
径。

1.2抬高患肢:患肢高于心脏平面20-30cm。

1.3有效止痛。

1.4非药物措施:分散注意力、听音乐、默念数字。

2.休息与活动:急性期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10-14天,10-14天后可下床活动。

下床活动时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包扎。

3.病情观察:若病人出现胸痛、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异常情况,提示可能发生肺动脉栓塞,应立即嘱患者平卧、避免深呼吸、咳嗽、剧烈翻身,同时予高浓度氧气吸入,报告医生,立即抢救。

4.患肢的护理:禁止按摩患肢,以防止血栓脱落和导致其他部位血栓。

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20-30cm,密切观察病人患肢疼痛的部位、程度及血运情况等。

术后护理
1.体位与活动: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20-30cm。

2.患肢血运的观察:密切观察患肢血运的情况。

3.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主要并发症为出血和血栓在形成。

观察呼吸情况、伤口情况、患肢血运情况、抗凝药物副作用等;及时处理并发症。

1.静脉血流滞缓
引起血液淤滞的原因很多,如长时间的制动、因病卧床、久坐、静脉曲张等。

手术患者手术中脊髓麻醉或全身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静脉流速减慢;手术中由于麻醉作用致使下肢肌内完全麻痹,失去收缩功能;术后又因切口疼痛和其他原因卧床休息,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致使血流滞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静脉壁的损伤
(1)化学性损伤静脉内注射各种刺激性溶液和高渗溶液,如各种抗生素、有机碘溶液、高渗葡萄糖溶液等均能在不同程度上刺激静脉内膜,导致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

(2)机械性损伤静脉局部挫伤、撕裂伤或骨折碎片创伤均可引起静脉血栓形成。

股骨颈骨折损伤股总静脉,骨盆骨折常能损伤髂总静脉或其分支,均可并发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3)感染性损伤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由静脉周围感染灶引起,较为少见,如感染性子宫内膜炎,可引起子宫静脉的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

3.血液高凝状态
这是引起静脉血栓形成的基本因素之一。

先天性高凝状态原因有血栓抑制剂的缺乏、血纤维蛋白原的异常、纤维蛋白溶解异常等,后天性高凝状态原因有创伤、休克、手术、肿瘤、长期使用雌激素、怀孕等。

各种大型手术后血小板粘聚能力增强;术后血清前纤维蛋白溶酶活化剂和纤维蛋白溶酶两者的抑制剂水平均有升高,从而使纤维蛋白溶解减少。

脾切除术后由于血小板骤然增加,可增
加血液凝固性,烧伤或严重脱水使血液浓缩,也可增加血液凝固性。

晚期癌肿如肺癌、胰腺癌,其他如卵巢、前列腺、胃或结肠癌,当癌细胞破坏组织同时,常释放许多物质,如粘蛋白凝血活素等,某些酶的活性增高,降低抗凝血酶Ⅲ的水平,从而增加血液的凝固度。

大剂量应用止血药物,也可使血液呈高凝状态。

综合上述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为静脉血流滞缓和血液高凝状态是两个主要原因。

单一因素尚不能独立致病,常常是两个或3个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深静脉血栓形成。

例如产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率高,即是综合因素所致。

产后子宫内胎盘剥离能在短期内迅速止血,不致发生产后大出血,与血液的高凝状态有密切关系。

妊娠时胎盘产生大量雌激素,足月时达最高峰,其雌三醇的量可增加到非孕时的1000倍。

雌激素促进肝脏产生各种凝血因子,同时妊娠末期体内纤维蛋白原也大量增加,致使血液呈高凝状态,产后再加卧床休息,使下肢血流滞缓,从而有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倾向。

单纯血流滞缓不足以产生本病,有时伴有血管壁的损伤,如直接损伤、慢性疾病或远处组织损伤,产生白细胞趋向性因子,使白细胞移向血管壁。

同样,内皮细胞层出现裂隙,基底膜的内膜下胶原的显露,均可使血小板移向血管内膜,导致凝集过程的发生。

2019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真题及答案完整版(卷三)
Part I Writing
【题干】Directions: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write a news report to your school newspaper on a volunteer activit y organized by your Student Union to help elderly people in the ne ighborhood.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20 words but no more than 180 words.
Part ⅢReading Section A
Section A
Directions: In this section, there is a passage with ten blanks. Yo u are required to select one word for each blank from a list of cho ices given in a word bank following the passage. Read the passage through carefully before making your choices. Each choice in the b ank is identified by a letter. Please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fo r each item on Answer Sheet 2 with a single line through the centr e. You may not use any of the words in the bank more than once.
Just because they can't sing opera or ride a bicycle doesn't mea n that animals don't have culture. There's no better example of this than killer whales. As one of th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