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旅游资源竞争力分析

合集下载

湖北文化旅游资源及开发现状分析

湖北文化旅游资源及开发现状分析
为代表的名人 文化 , 彰显出湖 北省深厚 的文化底蕴 。 都
T 8 《 代经 》 o年6 ( D 当 济 2 9 月 上) o
区 域 经 济

CNEPRREO , S ' M AYCN C1 — O T O O。f ^ r 一
省山岳景 观和道教文化旅游名品 ,9 4年被列入 “ 19 世界文化遗 产” 名录 。应加大武当山文物古迹保护 、 修复及景 区内部环境的 洞、 沐抚 大峡谷是世 界地 质考察 的重大发现 , 大水 井有 南方 典 型的明清庄院。应充分发挥土苗民族风情和清江民俗风情资源 优势 , 如近年来力推的“ 绿色恩施州 , 土苗风情园 ” 主题形象 , 重 点开发一批高品位旅游景区 , 成为湖北省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
食、 、 、 ” 住 购 娱 等要 素为主体 , 有一定规模和水 平的旅游产 业 具 体 系。国家实施 “ 中部崛起 ” 战略为湖北省旅游发展起到积极的
济新的增长点。
1“ 、 一江两山” 生态文化旅 游区享誉海 内外
目前三峡 、 神农架 、 当山已基本建 设成为国 内一流 、 武 国际
知名 的综合旅 游 目的地 , 是湖 北省旅游 的标 志性 品牌 。该 区域 旅 游文化 内涵丰富 , 通过建 设和 完善配套服 务设施 , 升 了旅 提
区域 , 也是 国内外 知名 的旅游区域 。它提升 了湖北省对外 旅游

引言
旅游文化是 为旅游所 利用和 由旅游产 生 、 创造的人类文明
成果, 是旅 游业发 展的重要物 质基础 , 此相 关联 的旅 游资源 与 被称 为文化旅游 资源 。旅游业是一个 文他 艮 的新 兴产业 , 强
得 形象 , 增强 了湖北省旅 游的 竞争 力和吸 引力 , 带动 了全 省旅 游业的整体发展 。通过旅游 文化 名城建设 , 壮大湖 北省旅游产

武汉旅游调研报告

武汉旅游调研报告

武汉旅游调研报告武汉是中国中部地区的一座重要城市,也是湖北省的省会,被誉为“九州通衢、天下三岸”。

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游览。

为了了解武汉旅游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并撰写了以下报告。

一、武汉旅游资源1. 历史文化资源武汉有悠久的历史,拥有众多历史遗迹和文化名胜,如黄鹤楼、户部巷、琴台路等,这些都是旅游者热衷于参观的景点。

此外,武汉还有南湖、花湖等美丽的湖泊,吸引着众多游客。

2. 现代城市景观武汉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拥有现代化的建筑和设施。

特别是武汉武汉中环广场、万松园、东湖磨山景区等,都是旅游者喜欢逛街购物和观光的地方。

二、武汉旅游市场现状1. 游客数量持续增长近几年来,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武汉的旅游业发展迅猛。

游客数量持续增长,尤其是节假日和寒暑假期间,游客人数呈现爆发式增长。

2. 旅游消费水平提升与游客数量增长相对应的是旅游消费水平的提升。

游客在武汉的旅游消费多样化,不仅购物消费增加,还有餐饮、住宿、交通等方面的消费。

三、武汉旅游问题与挑战1. 缺乏专业化旅游管理人才目前,武汉的旅游行业还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

尤其是缺乏专业化的旅游管理人才,不能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2. 旅游设施建设不完善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武汉的旅游设施建设滞后,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比如,停车位不足、厕所不够、交通拥堵等问题,影响了游客体验。

3. 缺乏特色旅游产品虽然武汉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缺乏特色旅游产品。

要进一步发展旅游业,需要推出更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增加游客的吸引力。

四、武汉旅游的发展建议1. 加强人才培养要解决人才短缺问题,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培养更多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和服务人才,提高旅游管理水平。

2. 提升旅游设施建设应加快旅游设施建设步伐,提高停车位、厕所等基础设施的数量和品质,改善旅游环境。

3. 推出特色旅游产品要发挥武汉的特色,推出更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如举办特色文化节、开展民俗体验活动等,吸引更多游客。

湖北旅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湖北旅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劣势(Weaknesses)
1、技术创新能力:尽管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在生产能力和成本竞争力方面具 有优势,但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如医疗影像设备、心脏起搏器等,技术创新能 力相对较弱。这使得中国在这些领域的产品质量和性能上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 距。
2、品牌影响力:尽管中国医疗器械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有一定的知名度, 但真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的 发展空间和盈利能力。
3、拓展国内外市场:充分利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 场。加强与国外企业的合作与交流,了解国际市场需求和趋势,优化产品结构和 提升产品质量。
4、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完善质量标准和检测手段。 通过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增强国际市场的竞争 力。
总之,湖北旅游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机遇, 同时积极应对挑战和风险。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提升品牌影响力、深化改革创新 以及加强区域合作等措施的实施,湖北旅游产业将取得更加辉煌的发展成果。
参考内容
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面对全球 化和技术更新的快速发展,对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的SWOT分析(优势、劣势、机会 和威胁)成为必要,以推动其持续、健康的发展。
2、提升品牌影响力:通过宣传推广活动和营销策略的创新,提升湖北旅游 景点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利用国内外各类媒体和社交平台进行广泛宣传,增加湖 北旅游在国内外游客中的影响力。
3、深化旅游业改革:积极推进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加大创新力度,推动旅 游业与文化、科技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加强旅游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提高 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3、技术壁垒:一些发达国家通过设立技术壁垒,限制进口医疗器械产品的 质量和技术水平。这使得中国医疗器械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面临一定的竞争压力。

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与竞争力分析

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与竞争力分析

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与竞争力分析在当今社会,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为了放松身心、拓宽视野,还是追求独特的体验,人们对于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越来越多样化。

而一个旅游目的地要想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游客,就必须具备强大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一、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构成要素1、自然风光大自然赋予的美景往往是旅游目的地最原始、最直接的吸引力。

如雄伟壮丽的山脉、广袤无垠的草原、湛蓝深邃的海洋、神秘莫测的森林等。

这些独特的自然景观能够让游客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带来身心的愉悦和震撼。

2、历史文化历史文化是旅游目的地的灵魂所在。

古老的建筑、传统的习俗、悠久的历史故事等都承载着一个地方的记忆和传承。

游客通过参观古迹、参与文化活动,可以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底蕴,增加旅游的内涵和深度。

3、美食特色美食是旅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能够给游客带来独特的味觉享受,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例如,四川的火锅、广东的早茶、法国的葡萄酒和奶酪等,都以其独特的风味吸引着众多食客。

4、娱乐活动丰富多样的娱乐活动能够增加旅游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如主题公园、音乐节、体育赛事等,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体验,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5、购物体验购物也是旅游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特色的手工艺品、当地特产、时尚的购物中心等能够满足游客的购物欲望,同时也成为旅游目的地的一大吸引力。

二、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体现1、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包括便捷的交通网络、舒适的住宿条件、干净的卫生设施等。

良好的基础设施能够提高游客的旅行舒适度,增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2、服务质量优质的服务能够让游客留下良好的印象,从而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口碑和竞争力。

从旅游咨询、导游服务到餐饮住宿服务,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做到热情、专业、周到。

3、旅游价格价格是游客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理的旅游价格体系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

湖北省地文景观旅游资源及旅游价值赏析

湖北省地文景观旅游资源及旅游价值赏析

湖北省地文景观旅游资源及旅游价值赏析我的家乡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

北接河南省,东连安徽省,东南与南邻江西、湖南两省,西靠重庆市,西北与陕西省为邻。

面积较大,正处于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地带,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兼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有着丰富的大气降水,水汽来源充足,河流众多,水力资源丰富,素有“千湖之省”的美呼;历史悠久,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名人古迹数不胜数。

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山水名胜与文物古迹个性独特、人文景观时代跨度大历史价值高。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推动了湖北旅游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人,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其中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要数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了湖北的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极其丰富。

号称“华中屋脊”和“绿色宝库”的神龙架是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不仅珍稀物种多,还有引人关注的“野人之谜”;七十二峰朝大顶,二十四涧水长流,人誉“第一山”的道教名山武当山自古便是道教圣地;还有避暑圣地九宫山,地质公园隐水洞,黄石国家矿山公园等等景色秀丽怡人的风景区……为什么会形成如此之多的名山大川、地质矿山景观,与湖北的地理背景气候条件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地势西高东低,西、北、东三面环山,外高内低,向南敞开,形成一个不完整的盆地,山前丘陵岗地分布,中南部为江汉平原,与湖南洞庭湖平原连成一片,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地貌可划分为平原、岗地、丘陵、山地四种类型。

地处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北段,北部接近我国北亚热带的北界,南跨中亚热带北界,处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丰沛,属湿润带,局部地区甚至属于多雨带,河流水源补给充足,全省水资源较为丰富,但受水气来源和地形条件影响而分布不均。

独特的自然地理背景与复杂的气候条件形成了湖北别具特色的地文类景观旅游资源,不仅能让游人观赏喟叹,消暑避夏,度假疗养,还有科考研修,登山探险,宗教朝觐的作用。

武汉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1

武汉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1

武汉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摘要:武汉市旅游业依托武汉市丰富的旅游资源,拥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其发展对带动武汉市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从全国来看,武汉市旅游业并不突出,其发展还存在着不少限制因素。

武汉市基础设施还有待进一步优化,旅游宣传不力,旅游服务欠缺,管理部门对旅游景点的整合能力不强,缺乏长远规划,旅游景点的开发往往超过旅游地的环境承载能力,造成了环境问题。

对此,武汉市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扩大宣传,打造品牌,完善基础设施,整合旅游景点,多个景点联合开发,从而促进武汉市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字:武汉市旅游业服务宣传基础设施地方特色正文:1武汉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1.1武汉市现有旅游资源武汉市自然旅游资源可以概括为:“三列山系”:武汉北有木兰山、将军山等;中有龟山、蛇山、磨山、洪山、珞珈山、马鞍山、九峰山等;南有目前己建为旅游区的九真山森林公园、青龙山森林公园、龙泉山风景区等。

“一组湖群”:全市拥有湖泊140处,372个。

著名的湖泊有:东湖、莲花湖、梁子湖、龙阳湖等。

“两江汇流”是指:武汉是依山傍水的“江城”。

长江与其最大的支流——汉水在市区交汇,将武汉分成三镇。

从人文旅游资源来看,全市有名胜古迹339处、革命纪念地103处。

国家、省、市三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9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 。

1.2武汉市旅游基础设施1.2.1武汉市旅游交通现状旅游交通是为了旅游者有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的往返,以及在旅游目的地各处旅游活动而提供的交通设施及服务。

旅游交通是客源地和目的地的空间相互作用产生可能,它同整个交通运输系统联系在一起[2]。

武汉市交通事业不断发展。

由由图1可以看出,自2005年起,武汉市客运量不断增加,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公路、航空、铁路运输各占一定的比例。

武汉对外交通系统不断完善,合武高铁、武广高铁开通以来使武汉中部区域优势凸显,拉近了武汉与华南地区以及港澳台地区的时空距离,为武汉旅游业提供了空前发展的机遇。

湖北省县域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及其战略对策

湖北省县域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及其战略对策
的力 度 和 长 远 性 ,旅 游 形 象 营销 投 入 ( ) 遇 分 析 ( p otnt) 三 机 O p ru i y
通八达 ; 从空路上 看 , 汉天河机场 、 武
宜 昌三 峡 机 场 、恩 施 机 场 的 不 断完 善
旅游 业 的大 发 展 离 不 开 经济 实 力 资金 、 规模相对较少。
汉丹、 襄渝 、 焦枝 等众 多铁路 和 17 的 大 发展 阶段 。 0、 3 8众 多 国道 以 及 省 道 构 成 的 网络 四 1 ( ) 势 分 析 ( ek es 二 劣 W a n s) 1县 域 经 济 实 力 不 强 .
体规划 中提出 了主题 旅游形象或旅游 口号 、 旅游标 志, 对其宣传也缺乏应有

面, 各县域旅行社少 、 弱、 小、 差的现象 也十分突出。湖北省县域旅游企业这
¥ T分析 WO
( 优势分析 (te gh ) 一) Srn ts
1优 越 的 交通 区位 .
政府支持是旅游产业得以发展 的 种竞争弱势的格局在相当程度上将限 根本保障。 近年来 , 湖北省各县级政府 制其旅游业发展的层 次提升 。 3旅游形象模糊不清 . 形象是区域旅游的生命 ,也是 形
维普资讯
湖省域游展S T析其略策 :县旅发的 O 及战对 I 匕 W分
文 /周 霄
湖北 省 旅 游 产 业 经 过 近 3 O年 的 旅游 的主要吸引物 ,或其本身在行政 了湖北省县域 旅游发展与其他县域经
发展 ,正逐步进入结构性优化调整的 区划上就属于县级 单位 。 此外, 湖北作 济 发达省份相 比输在 了起跑线上 。 历史时期 。在“ 扩权强县” 的时代背景 为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三 国文化的富集 下, 湖北省各 县域旅游的发展与合作 , 地 ,其相关的文化 旅游资源更是广泛 2 旅游企业竞争力弱 .

湖北旅游 调研报告

湖北旅游 调研报告

湖北旅游调研报告湖北旅游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湖北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华中地区的一个省份,也是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承载区。

湖北富饶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使其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湖北旅游资源的特点、发展状况以及面临的挑战。

二、调研方法1. 研究文献:通过查阅相关书籍、论文和报道,了解湖北的旅游资源和发展情况。

2. 网上调查:通过设计问卷,在网上对湖北旅游的知名度、满意度和发展潜力进行调查。

3. 实地考察:前往湖北,亲身体验和考察湖北的旅游景点和设施,并与当地相关从业人员进行交流。

三、湖北旅游资源特点1. 自然景观丰富多样:湖北拥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如神农架的原始森林,三峡的壮丽峡谷,以及武当山的秀丽风光。

这些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

2.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湖北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楚文化、三国文化和明清古建筑等。

这些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文化爱好者和历史学者。

3. 特色小吃众多:湖北有许多美食,如武汉热干面、黄鹤楼脆皮鸭等,这些特色小吃吸引了大量美食爱好者。

四、湖北旅游发展状况1. 旅游业经济贡献增长迅速:近年来,湖北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业经济贡献逐年增长。

2019年,湖北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3亿人次,旅游业收入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

2. 旅游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湖北在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的旅游设施不断完善,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的旅游环境。

3. 旅游推广取得成效:湖北积极开展旅游推广活动,提升了湖北旅游的知名度。

湖北的旅游宣传片和活动在国内外均取得了较好的反响,为湖北旅游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五、湖北旅游面临的挑战1. 营销手段有待提升:湖北旅游的宣传和推广手段需要进一步提升,以吸引更多游客的关注和兴趣。

2. 旅游服务质量亟待改善:湖北旅游的服务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以满足游客对于旅游品质的需求。

3. 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湖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旅游资源竞争力分析--------基于华中旅游博览会资料摘要:旅游竞争力研究是目前国内外城市旅游研究的热点。

湖北作为我国旅游发展较早的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整体水平较好,但省内各个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极度不平衡。

在统计资料和华中旅游博览会资料的基础上,运用以前研究者建立的旅游竞争力指标体系,对各地区旅游竞争力进行综合对比分析,认为旅游规模与组织能力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按照旅游竞争力的大小把湖北旅游资源分为综合型、客源地型、目的地型和待开发型 4 大类型,要提高旅游竞争力、实现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有合理的发展目标、加大旅游投入力度、完善旅游交通网络、加强旅游行业管理。

关键词:旅游竞争力指标评价对策旅游竞争力是指一个旅游目的的利用自身的旅游资源优势和各种机遇,组织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制定经营管理策略,开拓国内外旅游市场的能力。

旅游竞争力与旅游资源禀赋有关,受旅游企业的经营策略、旅游部门的管理水平、经济发展状况、政治局势与社会治安、城市文化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国外一些学者和研究机构对竞争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最早提出“国家竞争力”的概念,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先后提出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

受此影响,我国许多学者也纷纷开展了综合国力、区域竞争力、旅游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例如:黎洁等人曾将钻石理论应用于国际旅游竞争力分析,提出了旅游竞争力演进的阶段性。

陈兆坤分析了我国城市旅游竞争力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提升和发展我国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湖北省资源概况(基于华中旅游博览会与会资料)本来要求做华中旅游的竞争力分析,但由于华中旅游博览会中收集华中五省的资料有限,而关于湖北的资料相对集中,做湖北旅游资源的竞争分析更有价值。

华中旅游博览会的资料整理如下:1.荆门掇刀旅游:(关公掇刀石、望兵石、饮马槽、上马蹬、东周文化遗址、牯牛岭度假村、荆襄古道、仙女湖茶果山、马跑泉遗址、千佛洞森林公园)一城二山(凤凰娱乐城、东宝山千佛洞森林公园、仙女湖茶果山)生态旅游景点;“一名三址”(掇刀、关帝风采系列遗址、岳飞城遗址、东周文化遗址)“一区四园”(高新技术开发区、双泉工业园、麻城工业园、江山工业园、兴龙岗工业园)工业旅游。

2.湖北麻城:柏举之战古战场,三国魏尚书仆射毛介、晋代名医王叔和、岳飞部将牛皋墓地。

明代思想家李贽著书讲学的遗址钓鱼台。

龟山风景区、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等,红色革命遗址:红四军、红二十八军的组建地。

3.魅力随州——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随州炎帝故乡,烈山祭祖。

炎帝神农烈山名胜区:炎帝神农洞、炎帝神农碑、神农纪念广场、炎帝神农纪念馆、神农牌坊。

擂鼓墩,曾侯乙墓,战国编钟。

大洪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主峰宝珠峰,海拔1055米,相对高差800多米。

瑶池是7000万年前火山爆发留下的遗迹,现已成为天然湖泊。

4.鄂中第一溶洞——空山洞,湖北·京山。

洞长1588米,极高48米,尽宽20余米,可容纳游客万人。

还有翡翠山·丽人湖5.湖北荆门——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文化遗产圣地。

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中南六省唯一的一座明代帝王陵,也是全国最大的单体帝陵;大洪山:黄仙洞,娘娘寨,野战岛。

绿林寨;鸳鸯溪;天河度假村;国家森林公园——大口/太子山/虎爪山;郭店楚简,纪山楚王陵,屈家岭遗址,包山大冢,漳河。

6.武当山主峰天柱峰1612米,东为古隆中,南依原始森林神农架,西接十堰;道教圣地,武术名闻天下,金顶、紫霄宫、南岩、太子坡、逍遥谷。

世界文化遗产、AAAA级旅游区、国家级文明风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宗教活动开放场所和中国武术之乡、国家森林公园。

7.颜将军洞,中国湖北危水颜将军洞温泉景区湖北松滋市危水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中部,地下湖水洞和旱洞两部分水洞长782米,旱洞长1386米。

分地下湖、将军阁、通天峡三大景区。

8.汤池温泉,湖北应城汤池镇。

9.古隆中风景名胜区湖北襄樊。

包括:古隆中、水镜庄承恩寺、七里山、鹤子川五大景区。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AAAA级国家景区,通过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广德寺,唐贞观年间建,隆中牡丹。

10.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以自然风景为主,集历史古迹,红色革命遗址为主。

湖北罗田县。

11.神龙架:神龙架为国家自然保护区,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地处鄂西北,由兴山、巴东、房县三县边缘地带组成,方圆3250平方公里,主峰大神农架即神农顶海拔3105.4米,是华中地区最高峰,有“华中屋脊”之称。

主峰东南千家坪生长着大量被称为“活化石”的古老植物,如珙桐、水杉、水青树、连香树、领春木等,它们大多都是第三纪冰川树种。

神农架区内还有众多的奇洞、潮水河、猴子石、南垭山、小当阳等胜景。

12.九宫山:湖北省通山县境内。

主峰老崖尖海拔1657米,为鄂西最高峰。

风景秀丽,是闻名遐迩的道教圣地和旅游胜地。

1994年被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九宫山素有“庐山天下秀,钟灵数九宫”之说,它与庐山不相上下,堪称姐妹山。

图1:湖北旅游资源竞争态势分布图(资料仅来源于华中旅游博览会的宣传资料)。

借鉴前人的研究思路,兼顾资料的可获得性,采用旅游发展规模作为一级指标,配合4个二级指标,建立旅游资源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旅游资源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市为单位)和旅游资源之间的相似性或差异性与区域位置,基于华中旅游博览会的资料分析如下:可以将湖北的旅游资源竞争力划分为4种类型。

综合型包括武汉、十堰、宜昌、襄樊等旅游目的地。

这些地区的旅游资源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其中包括湖北省的旅游主打产品“两山一江”,不但能吸纳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消费,旅游外汇收入高,而且具有较强的出游力。

其据统计2006年一季度湖北省接待入境旅游人数前五位的是:武汉59810人次、恩施州16632人次、宜昌15230人次、十堰3818人次、荆州3113人次。

2006年一季度接待入境旅游者人天数前五位的是:武汉143271人天、恩施州16634人天、宜昌16899人天、荆州8779人天、襄樊5918。

2006年一季度全省旅游外汇收入前五位的是:武汉2518.65万美元、宜昌286.71万美元、恩施州281.75万美元、荆州120.06万美元、襄樊108.47万美元其中,武汉、宜昌、十堰、荆州、襄樊等旅游目的地旅游基础设施数量多、档次高,旅游组织的人员与机构较多,旅游组织接待能力较强,旅行社从业人员素质高,人数多和星级宾馆多。

客源地型包括荆门、天门、潜江、孝感、仙桃、等市。

该类城市旅游竞争力水平低于综合型城市,但经济较发达,对外联系多,旅游发展规模和基础设施建设具有一定的水平,外出旅游能力强。

2004 年,4 个地级市的过夜游客数占全省的17. 3 % ,旅游收入占12. 6 % ,外出旅游人数占22. 7 %。

其中,仙桃市的出游率达17. 8 % ,高于潜江;孝感接待过夜游客544. 6 万人次,次于武汉、荆州等旅游目的地,且国际旅行社数量和旅行社从业人数比较多,且呈现上升趋势。

目的地型包括神龙架、恩施、十堰、等市旅游资源。

该类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最突出的特点是旅游资源丰富,具有一批知名度较高、质量上乘的旅游产品,因此在游客数量方面有较大的优势,较重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但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外,出旅游能力相对较弱,旅游发展的整体水平不高。

表现为目的地型。

例如:2006年1-5月份恩施州接待入境旅游人数是38841人次,2006年1-5月份十堰接待入境旅游人数是14975人次。

2006年1-5月份恩施州接待入境旅游者人天数是38967人天,2006年1-5月份十堰接待入境旅游者人天数是20511人天。

2006年1-5月份恩施州旅游外汇收入是660.16万美元,2006年1-5月份十堰旅游外汇收入352.53万美元。

恩施和十堰的以上指标都位居全省前五位。

另外, 神龙架外汇收入增幅为2168.19%,位居全省旅游外汇收入增幅前五位;神农架入境旅游人数增幅为2263.9%,位居全省入境旅游人数增幅的前五位。

待开发型包括随州、黄冈、黄石、咸宁等目的地。

由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不高,因此前来旅游的人数较少,旅游发展的规模有限,旅游组织与接待能力较低,市民外出旅游能力低,旅游发展的效益与水平有待提高。

2003 年,4个地级市拥有全省16. 7 %的星级宾馆,16. 1 %的旅行社从业人员,只接待了全省10. 9 %的过夜游客,旅游收入仅占全省的6.% ,外出旅游人数占5. 7 %。

其中其中随州旅游收入居全省最后五位,随州的过夜游客接待量与其他市相比较低,星级宾馆拥有量仅为12家。

但最近相关调查研究数据表明:黄冈和黄石的入境旅游人数有较大的增幅,分别为:黄冈332.05%和黄石83.95%。

说明该类型旅游目的地很有开发潜力,有待开发。

旅游发展对策合理制订发展目标对基础较好的综合型旅游城市,应充分利用经济社会发展、对外开放和人才方面的综合优势,以满足国内外旅游需求为目标,深度开发都市旅游、商务旅游、会展旅游等专项旅游,不断推出世界级旅游精品。

对孝感等客源地型城市,首要任务是充分利用经济优势重点扶持一批主题突出、优势独特、能够形成国际影响的民间节庆活动等旅游项目,开发更多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吸引游客前来旅游消费。

对神龙架等目的地型旅游城市要加强核心景点景区建设和市际旅游合作,充分利用旅游资源优势增设旅游消费项目,开拓旅游市场,提高旅游收入。

而对随州等待开发型旅游城市,既需要有目的地挖掘、开发旅游资源,还需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旅游环境、培育旅游市场,提高旅游业的整体水平。

加大旅游投入力度,促进投资多元化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投入足够的资金和人力储备,政府的财政投入是旅游资金投入的重要来源。

实践证明,政府部门旅游业投入的增加能有效地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此外,政府要在引资、贷款、税收、土地使用方面对旅游业提供政策性支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旅游投资环境,促进旅游投资经营的多元化,更多地吸引外资、侨资和民间资本投向旅游业,促进综合型、目的地型旅游发展城市旅游产品的更新换代和客源地型、待开发型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开发,以提高全省旅游业的竞争能力。

完善旅游交通网络,提高城市可达性城市可达性是指旅客在旅游活动中进出旅游城市的难易程度,通常用旅游城市的交通方式和技术状况以及旅途耗费等来衡量。

以旅游交通网络为主体的城市可达性建设是旅游发展的重要前提。

完善旅游交通网络应加强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建设,提高城市内外联系的可达性。

加强旅游行业管理,整顿旅游市场秩序旅游市场秩序直接影响着区域旅游形象,是关系到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大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