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工艺之温度

合集下载

压铸工艺参数表

压铸工艺参数表

压铸工艺参数表1. 引言压铸工艺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成形工艺,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

压铸工艺参数表是对压铸工艺中各项参数进行整理和记录的一种表格,用于指导和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设置和调整。

本文将详细介绍压铸工艺参数表的内容和编写要求,包括表格的组成、参数的分类和说明等方面,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压铸工艺参数表。

2. 压铸工艺参数表的组成压铸工艺参数表是一个包含多个参数的表格,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2.1 表头表头是压铸工艺参数表中的第一行,用于标识表格的名称和版本号等重要信息。

表头一般包括以下内容:•表格名称:压铸工艺参数表•版本号:V1.0•编制日期:YYYY-MM-DD•编制人:XXX2.2 表格主体表格主体是压铸工艺参数表中的核心内容,由多行和多列组成。

每一行代表一个工艺参数,每一列代表一个参数的取值。

表格主体应包括以下内容:•参数名称:对每个参数进行明确的命名,使其易于理解和识别。

•参数单位:对每个参数的单位进行明确的标注,如温度(℃)、压力(MPa)等。

•参数取值范围:对每个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进行说明,以保证工艺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参数调整方法:对每个参数的调整方法进行说明,以指导生产人员在实际操作中的调整和控制。

2.3 表格尾部表格尾部是压铸工艺参数表中的最后一行,用于记录表格的修订历史和编制者的签名等信息。

表格尾部一般包括以下内容:•修订历史:记录表格的修订历史,包括版本号、修订日期和修订内容等。

•编制者签名:编制者在表格尾部签名确认表格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压铸工艺参数的分类和说明根据压铸工艺的特点和要求,可以将压铸工艺参数分为以下几类,并对每个参数进行详细的说明:3.1 金属材料参数•熔融温度:金属材料熔融的温度,影响铸件的质量和形状。

•熔融温度控制范围:金属材料熔融温度的允许偏差范围。

•注射温度:金属材料注射的温度,影响铸件的充填性和表面质量。

•注射温度控制范围:金属材料注射温度的允许偏差范围。

A380铝合金压铸温度场模拟

A380铝合金压铸温度场模拟

A380铝合金压铸温度场模拟如图所示汽车传动轴,用A380铝合金半固态触变压铸成型工艺可获得重量轻、强度高、综合力学性能优越的零件,能够满足未来汽车工业轻量化、节能环保的要求。

查相关资料,A380铝合金半固态触变压铸成型工艺的浆料温度为570℃,模具预热温度为200℃,冷却水对流换热系数为450W/(m2·℃), A380铝合金密度为2730㎏/m3, 模具材料密度为7800㎏/m3,导热系数为21W/(m·℃),比热为110J/(㎏·℃)。

A380铝合金热性能参数相关尺寸在建模时提及,不赘述。

为简化建模,只取冷却水包络面以内的模具和铸件建模。

操作步骤1.定义工作标题和文件名(1)指定工作文件名:执行Utinity Menu/File/Change Jobname命令,在【Enter new Name】文本框中输入“WBA.file”,单击OK按钮。

(2)指定工作标题:执行Utinity Menu/File/Change Title命令,输入“Casting Solidification”, 单击OK按钮。

2.定义单元类型和材料属性(1)定义单元类型:执行Main Menu/Preprocessor/Element Type/Add、Edit、Delete命令,单击Add按钮,选择如下图选项,单击OK按钮。

(2)定义材料特性:执行Main Menu/Preprocessor/Material Props/ Material Models命令,双击【Material Models Available】列表框中的“Thermal/Conductivity/Isotropic”选项,定义模具导热系数(KXX)为“21”,接着双击“Thermal/Specific heat”选项, 定义模具比热(C)为“110”,单击OK按钮。

接着双击“Thermal/Density”选项, 定义模具密度(DENS)为“7800”,单击OK按钮。

压铸工艺流程中的熔炼温度控制技巧

压铸工艺流程中的熔炼温度控制技巧

压铸工艺流程中的熔炼温度控制技巧压铸工艺是一种将金属高温熔化后注入模具中形成特定形状的制造方法。

在整个压铸工艺流程中,熔炼温度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本文将介绍一些压铸工艺流程中的熔炼温度控制技巧。

一、选择合适的熔炼温度范围在压铸工艺中,不同的金属合金需要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熔炼。

选择合适的熔炼温度范围是确保金属合金完全熔化并保持稳定状态的关键。

过低的熔炼温度会导致金属合金无法充分熔化,从而影响产品的成型性和力学性能;而过高的熔炼温度则可能引起金属氧化、烧穿模具等问题。

二、提高熔炼温度的稳定性熔炼温度的稳定性对于保证铸件质量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熔炼温度的稳定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使用高质量的熔炉材料和燃料,确保燃烧效率和传热效果良好;2. 定期对熔炉进行维护和清洁,清除熔炉内部的杂质和积灰;3. 在熔炉中添加稳定剂,如氧化锆、铌等,以提高熔炼温度的稳定性。

三、控制熔炼温度的升降速度熔炼温度的升降速度直接影响到金属合金的熔化和凝固过程。

如果升温速度过快,可能导致金属合金内部出现温度梯度过大的现象,从而影响铸件的均匀性和强度。

如果降温速度过快,可能导致铸件内部产生缩孔、气孔等缺陷。

因此,在控制熔炼温度的升降速度时,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

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燃料的供给量、调整空气流量等方式来控制熔炼温度的升降速度,以确保金属合金的熔化和凝固过程的稳定性。

四、监控熔炼温度的变化在压铸工艺流程中,及时监控熔炼温度的变化非常重要。

通过实时监测熔炼温度的变化情况,可以及时调整燃烧系统的工作状态,确保熔炼温度在合理范围内的稳定性。

为了监控熔炼温度的变化,可以使用温度传感器等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反馈给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监测结果自动调整燃烧系统的工作参数,以实现熔炼温度的精确控制。

总结:熔炼温度的控制是压铸工艺流程中的关键环节。

只有合理选择熔炼温度范围,并采取稳定温度、控制升降速度和监控变化等措施,才能确保金属合金的完全熔化和铸件的质量稳定。

bmc 压铸 温度范围

bmc 压铸 温度范围

bmc 压铸温度范围
BMC(Bulk Molding Compound)是一种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通常用于压铸成形。

在BMC压铸过程中,温度范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参数,它直接影响着成型质量和生产效率。

一般来说,BMC压铸的温度范围包括了原料预热、模具加热、成型和固化阶段。

首先,在原料预热阶段,BMC料需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预热,以提高流动性和塑性,通常在120°C至160°C之间。

其次,在模具加热阶段,模具需要被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以确保BMC料能够充分流动并填充模具腔体。

这个温度通常在150°C至200°C之间,具体取决于材料配方、模具结构和产品要求。

然后,在成型阶段,BMC料在模具中充分填充并进行成型,此时温度通常在160°C至220°C之间,确保材料能够充分流动并填充模具。

最后,在固化阶段,BMC料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固化,以确保成型零件的强度和稳定性。

通常固化温度在160°C至220°C 之间,固化时间根据具体材料和要求而定。

总的来说,BMC压铸的温度范围大致在120°C至220°C之间,具体的温度取决于原料配方、产品要求、模具设计等因素。

在实际
生产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温度参数的优化和调整,以获得最
佳的成型效果和产品质量。

压铸模温度控制方法

压铸模温度控制方法

Die Temperature 模具温度
-Too Low 太低 Cold shots冷纹 Short shots填充不饱满 Porosity孔穴 Excessive contraction过度收缩
-Too High 太高
Hot tearing热裂 Warping弯翘 Blisters表面气孔 Porosity孔穴 Flashing飞边 Ejection problems顶出问题
Die temperature starts at ambient 从室温开始加热 Increase to operating temperature 加热至操作温度 Four methods available四种方式 Warm-up shots打料加热 Gas heating气体加热 Oil heating油加热 Electric heating电热
Die Temperature Range模温笵围 Range模温笵围
Optimum适当
Temperature温度 Temperature温度
Upper Limit 上限 Lower Limit 下限
Ambient环境
Die模具
Metal金属
Die Pre Heating模具预热 Heating模具预热
Die Temperature Control Options for Die Casting 压铸模温度控制方法
G. L. Wilson
Die Casting Seminar, Shenzhen, 2004
Die Temperature模具温度 Temperature模具温度
Significant process variable 重要的工艺参数 Effects casting quality 影响铸件质量 Effects production rate 影响生产效率 Effects casting cost 影响铸件成本

压铸工艺参数(温度)教案(精)

压铸工艺参数(温度)教案(精)

职业教育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铝合金铸件铸造技术》课程教案压力铸造—压铸工艺参数(温度)制作人:刘洋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压力铸造—压铸工艺参数(温度)压铸温度规范主要是指合金的浇注温度和模具温度。

一、合金浇注温度合金浇注温度是指金属液自压室进入型腔的平均温度。

由于对压室内的金属液温度测量不方便,通常用保温炉内的金属液温度表示。

浇注温度高,虽能提高金属液流动性和压铸件表面质量。

但浇注温度过高,会使压铸件结晶组织粗大,凝固收缩增大,产生缩孔缩松的倾向也增大,使压铸件力学性能下降。

并且还会造成粘模严重,模具寿命降低等后果。

因此,压铸过程中金属液的流动性主要靠压力和压射速度来保证。

选择浇注温度时,还应综合考虑压射压力、压射速度和模具温度。

通常在保证成型和所要求的表面质量的前提下,采用尽可能低的浇注温度。

甚至可以在合金呈粘稠“粥”状时进行压铸。

一般浇注温度高于合金液相线温度20℃~30℃。

但对含硅量高的铝合金不宜采用“粥”状压铸,因为硅晶粒将会大量析出,并以游离状态存在于压铸件中,使加工性能恶化。

各种压铸合金的浇注温度见表1。

表1各种压铸合金的浇注温度(单位:℃)应当注意的是,金属液流经内浇口进入型腔后,流速骤减直到型腔流速将为零,这部分动能大部分经摩擦而转换为热能,使合金的温度升高。

当内浇口速度为40m/s 时,铝合金进入型腔的速度将增加8℃,因此充填速度大时,可适当降低浇注温度,以保证压铸件质量。

二、压铸模温度模具温度是影响压铸件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形状简单、压铸工艺性好的压铸件对模具温度控制要求不高,模具温度在较大范围内变动仍可生产出合格的压铸件。

但是,生产某些复杂压铸件时,只有当模具温度控制在某一范围内时,才能生产出合格的压铸件,且此温度范围又较窄,此时,必须严格控制模具温度。

压铸模在压铸生产前应预热到一定温度,在生产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这一温度范围就是压铸模的工作温度。

压铸工艺之温度

压铸工艺之温度

1.浇注温度浇注温度是指金属液浇注人压室的温度.生产中是通过控制保温炉中合金液的温度来实现控制浇注温度。

(1)铝合金对于不同形状、结构的铸件,浇注温度可控制在630-730℃;对薄壁复杂件,可采用较高温度,以提高金属液的流动性,获得良好的成型;对厚壁结构件,可采用较低温度,以减少凝固收缩。

浇注温度过高,铝水中吸气量会增加.使铸件厚壁处易产生针孔、缩孔、表面起泡;同时对模具腐蚀加快,使模具过早老化、龟裂。

浇注温度过低,流动性差,易产生冷隔、流纹、浇注不足等缺陷;温度过低铝液易产生成分偏差,使铸件中存在硬质点,造成后加工困难。

图5-13示意浇注温度对力学性能影响。

从中可见随着浇注温度升高,机械性能明显下降。

图5-13 浇注沮度对各种合金性能影响(2)锌合金锌合金采用热室机压铸,压铸机保温炉增锅内金属液温度为415-430℃,薄壁件、复杂件压铸温度可取上限;厚壁件、简单件可取下限。

进人鹅颈壶的金属液温度与增拐内的温度基本一致,通过控制坩埚金属液温度来控制压铸温度。

温度过高的害处:1)铝、镁元素烧损。

2)金属氧化速度加快,烧损量增加,锌渣增加。

3)热膨胀作用会发生卡死锤头故障。

4)铸铁柑涡中铁元素熔人合金液更多,高温下铝与铁反应咖快,会形成铁一铝金属间化合物的硬颖粒,使锤头,鹅颈壶过度磨损。

5)燃料消耗相应增加。

温度过低:合金液流动性差,不利于成型,影响压铸件表面质量。

表5-8为各种合金浇注温度。

表5-8 各种合金浇注温度(单位℃)注:1.浇注温度一般以保温炉金属液沮度表示。

2.锌合金沮度不宜超过450℃,否则结晶粗大。

----------------------------------------------------------------------------------------------------------------2.模具温度模具温度一般指模具表面温度,其标准状态应为合金液浇注温度1/3左右,模具温度极大影响到压铸件机械性能,尺寸精度和压铸模的寿命,必须严格按规范去做。

标准铝压铸工艺参数表

标准铝压铸工艺参数表

标准铝压铸工艺参数表1. 压铸温度。

铝合金的压铸温度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

通常情况下,铝合金的压铸温度在650°C至750°C之间。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产品熔融不均匀,而过低的温度则会造成产品表面粗糙。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铝合金材料选择合适的压铸温度。

2. 压射速度。

压射速度是指铝合金液态金属进入模腔的速度。

适当的压射速度可以确保产品充填充分,避免气孔和夹杂物的产生。

一般来说,压射速度应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进行调整,以保证产品的成型质量。

3. 模具温度。

模具温度对铝合金压铸产品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有着重要影响。

过高或过低的模具温度都会导致产品的缺陷,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铝合金材料和产品要求来确定合适的模具温度。

4. 注射压力。

注射压力是指压铸机对铝合金液态金属施加的压力。

适当的注射压力可以确保产品充填充分,避免产品内部产生气孔和夹杂物。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来确定合适的注射压力。

5. 冷却时间。

冷却时间是指产品在模具中冷却的时间。

适当的冷却时间可以确保产品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通常情况下,冷却时间需要根据产品的厚度和材料来确定,以确保产品达到理想的硬度和强度。

6. 顶杆力。

顶杆力是指顶出铝合金产品的力量。

适当的顶杆力可以确保产品顺利脱模,避免产品变形和损坏。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来确定合适的顶杆力。

7. 模具开合力。

模具开合力是指模具在开合过程中所受的力量。

适当的模具开合力可以确保模具的正常运行,避免模具损坏和产品缺陷。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模具的结构和尺寸来确定合适的模具开合力。

总结:以上是标准铝压铸工艺参数表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在铝合金压铸加工过程中有所帮助。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具体的产品要求和铝合金材料来确定合适的工艺参数,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同时,也需要不断优化和调整工艺参数,以适应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变化。

希望大家能够加强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铝合金压铸加工的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浇注温度
浇注温度是指金属液浇注人压室的温度.生产中是通过控制保温炉中合金液的温度来实现控制浇注温度。

(1)铝合金
对于不同形状、结构的铸件,浇注温度可控制在630-730℃;对薄壁复杂件,可采用较高温度,以提高金属
液的流动性,获得良好的成型;对厚壁结构件,可采用较低温度,以减少凝固收缩。

浇注温度过高,铝水中吸气量会增加.使铸件厚壁处易产生针孔、缩孔、表面起泡;同时对模具腐蚀加快,使模具过早老化、龟裂。

浇注温度过低,流动性差,易产生冷隔、流纹、浇注不足等缺陷;温度过低铝液易产生成分偏差,使铸件中存在硬质点,造成后加工困难。

图5-13示意浇注温度对力学性能影响。

从中可见随着浇注温度升高,机械性能明显下降。

图5-13 浇注沮度对各种合金性能影响
(2)锌合金
锌合金采用热室机压铸,压铸机保温炉增锅内金属液温度为415-430℃,薄壁件、复杂件压铸温度可取上限;厚壁件、简单件可取下限。

进人鹅颈壶的金属液温度与增拐内的温度基本一致,通过控制坩埚金属液温度
来控制压铸温度。

温度过高的害处:
1)铝、镁元素烧损。

2)金属氧化速度加快,烧损量增加,锌渣增加。

3)热膨胀作用会发生卡死锤头故障。

4)铸铁柑涡中铁元素熔人合金液更多,高温下铝与铁反应咖快,会形成铁一铝金属间化合物的硬颖粒,使
锤头,鹅颈壶过度磨损。

5)燃料消耗相应增加。

温度过低:合金液流动性差,不利于成型,影响压铸件表面质量。

表5-8为各种合金浇注温度。

表5-8 各种合金浇注温度(单位℃)
注:
1.浇注温度一般以保温炉金属液沮度表示。

2.锌合金沮度不宜超过450℃,否则结晶粗大。

----------------------------------------------------------------------------------------------------------------
2.模具温度
模具温度一般指模具表面温度,其标准状态应为合金液浇注温度1/3左右,模具温度极大影响到压铸件机
械性能,尺寸精度和压铸模的寿命,必须严格按规范去做。

(1)模温影响压铸模寿命
在连续压铸生产过程中.每压铸一次,模具温度就从高温到低温循环一次,不断被加热、冷却,模具内部因
温差产生热应力。

当模具材料处于韧性状态时,应力使模具产生塑性变形;而处于脆性状态时,应力使模具
产生热裂纹、开裂。

周期性热应力作用导致模具热疲劳,产生龟裂。

模温过高,模具易变形。

图5-14示意一个铝合金压铸周期模温的变化。

(2)模温影响脱模剂的效果
当模温过高,脱模剂在高温下过量挥发,不能形成致密的皮膜,易造成粘模。

而模温过低,则脱模剂形成
的皮膜含有未挥发的水分,使脱模效果差,还会导致铸件气孔,冷隔缺陷出现。

(3)模温影响压铸件质量
图5-15 示意模温与压铸件质量的关系。

图5-14 一个铸造周期铸型温度的变化
(1)铸件的凝固时间;(2)凝固的铸件在铸型内的冷却时间;(3)顶出工件后模具的冷却时间
图5-15模具温度与压铸件质量
图5-15示意模具温度范围与压铸件质量的关系。

在第一区域:由于铸型温度过低,铸件几乎全部发生欠铸、破裂、冷隔、流纹等缺陷,成品率几乎为零。

在第二区域:由于铸型温度接近理想温度,则铸件可能成型,但质量不稳定。

多数工件出现流纹与冷隔。

在第三区域:合适的铸造稳定区域。

在第四区域:铸件温度过高,易产生表面气泡、粘模、收缩、焊合等缺陷。

从图5-16可见,模温超过250℃以上.铸件力学性能下降。

图5一17示意锌合金力学性能变化。

图5-16 模具温度与铸件力学性能1-ZL105(铝)2一YM5(镁)
图5-17 模具温度与锌合金压铸件力学性能
(4)模具工作温度
1)预热温度:150-180℃。

预热好处:①避免金属液因激冷而降低流动性;②提高模具的韧性;③降低温度差,保护模具。

2)工作保持温度:180-280℃。

(5)生产中注意的问题
1)压铸生产前先预热模具。

2)每一个压铸件的生产周期(从浇注到取出铸件)尽量做到一致,要求操作工的工作节奏一致。

3)经常检查模具温度并及时调整,保持一个稳定的温度场。

4)对于大型铸件、厚壁铸件,控制模温可使合金液在冷却过程中实现顺序凝固,得到充分补缩,以消除缩
松、缩孔缺陷。

5)控制模温最好的方法是采用自动模温控制系统:模温机。

更多的是采用模具冷却水系统。

有的操作工对模温控制仍然凭经验和感性认识。

模溢高了,喷多些脱模剂;模温低了,喷少些。

尽管这样也可有点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对铸件质量、模具寿命的不利影响,不科学的操作习惯是非常有害的。

(6)参考值
各种合金的压铸模预热温度和连续工作温度的参考值见表5-9。

表5-9各种合金的压铸模预热温度和连续工作温度(单位:℃)
(7)模具冷却方法
要提高压铸生产效率以及压铸件的质量和致密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压铸模温度的调节。

在大中型或厚
壁压铸件和大批量生产中,在连续操作时,为了保持压铸件优质高产,最好是采用模温机。

或在模具内设
置水冷却装置,使热量随着冷却循环而迅速排出。

模具的冷却方法主要有风冷、水冷、油冷等。

1)风冷法:风冷法的风力来自鼓风机或压缩空气机,靠风力加强模具的散热,模具内不需设置冷却装置。


此结构简单,但冷却速度较慢.生产效率低,适用于要求散热量较小的模具。

2)水冷法:在模具内增设冷却水通道,使循环水通人成型镶块或型芯内,冷却速度比风冷快,生产效率高,
控制比较方便,适用于要求散热量较大的模具。

根据铸件壁厚特点,结合模具结构,有些部位的冷却采用点冷却结构集中进行循环冷却,这种冷却方式局
部冷却强度大,冷却通道清理麻烦,适用于模具重要部位的冷却,有些复杂模具可能需在多个地方采用点
冷结构方式冷却。

而其他部位的冷却,采用最易清理通道的方法,沿型腔加工通孔,外部用紫铜管连接进
行循环冷却,这种冷却方式非常普遍。

3)模温机油冷:采用模温机,可使模具保持工作温度稳定。

循环于模具内部的是油,而非水,以减少水渍锈
蚀模具,延长模具寿命。

冷却水道布置在型腔内温度最高、热量比较集中的区域,流路要通畅。

冷却水道的直径,大型模具用φ15~ 20 mm,小型模具用φ8~10mm,其孔壁距离浇口或型腔的壁面一般10~15 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