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汲黯劝李息》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史记·汲郑列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翻译

《史记·汲郑列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翻译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
其先有宠于古之卫君,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
黯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
孝景帝崩,太子即位,贤之,召拜为中大夫。
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
岁余,东海大治。
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
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
当是时,太后弟武安侯虫分为丞相,中二千石来拜谒,虫分不为礼。
然黯见虫分未尝拜,常揖之。
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日“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
公卿皆为黯惧。
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戆也!”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上曰:“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
”大将军青侍中,上踞厕而视之。
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
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
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
其见敬礼如此。
张汤方以更定律令为廷尉,黯数质责汤于上前。
黯时与汤论议,汤辩常在文深小苛,黯伉厉守高不能屈,忿发骂日:“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
必汤也,今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上方向儒术,愈益贵弘、汤。
弘、汤深心疾黯,唯天子亦不说也,欲诛之以事。
弘为丞相,乃言上曰:“右内史界部中多贵人宗室,难治,非素重臣不能任,请徙黯为右内史。
”为右内史数岁,官事不废。
大将军卫青既益尊,然黯与亢礼。
人或说黯曰:“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将军,大将军尊重益贵,君不可以不拜。
”黯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大将军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过于平生。
后数月,黯坐小法,会赦免官。
居数年,会更五铢钱,民多盗铸钱,楚地尤甚。
上以为淮阳,楚地之郊,乃召拜黯为淮阳太守。
黯居郡如故治,淮阳政清。
后张汤果败。
令黯以诸侯相秩居淮阳。
七岁而卒。
(选自《史记·汲郑列传》,有删改)4.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黯见蚧未尝拜,常揖之揖:拱手作揖B.使人可其奏可:许可C.黯数质责汤于上前数:屡次D.黯坐小法,会赦免官坐:因为5.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侣鱼虾而友麇鹿B.公卿皆为黯惧为击破沛公军C.甚矣,汲黯之戆也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D.其见敬礼如此其孰能讥之乎6.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汲黯家世渊远,世为卿大夫,后来凭借父亲的任命,在孝景帝时担任了太子洗马的官职,以为人严正而被人敬畏。
《史记·汲郑列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史记·汲郑列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
其先有宠于古之卫君,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
黯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
孝景帝崩,太子即位,贤之,召拜为中大夫。
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
岁余,东海大治。
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
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
当是时,太后弟武安侯虫分为丞相,中二千石来拜谒,虫分不为礼。
然黯见虫分未尝拜,常揖之。
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日“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
公卿皆为黯惧。
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戆也!”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上曰:“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
”大将军青侍中,上踞厕而视之。
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
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
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
其见敬礼如此。
张汤方以更定律令为廷尉,黯数质责汤于上前。
黯时与汤论议,汤辩常在文深小苛,黯伉厉守高不能屈,忿发骂日:“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
必汤也,今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上方向儒术,愈益贵弘、汤。
弘、汤深心疾黯,唯天子亦不说也,欲诛之以事。
弘为丞相,乃言上曰:“右内史界部中多贵人宗室,难治,非素重臣不能任,请徙黯为右内史。
”为右内史数岁,官事不废。
大将军卫青既益尊,然黯与亢礼。
人或说黯曰:“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将军,大将军尊重益贵,君不可以不拜。
”黯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大将军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过于平生。
后数月,黯坐小法,会赦免官。
居数年,会更五铢钱,民多盗铸钱,楚地尤甚。
上以为淮阳,楚地之郊,乃召拜黯为淮阳太守。
黯居郡如故治,淮阳政清。
后张汤果败。
令黯以诸侯相秩居淮阳。
七岁而卒。
(选自《史记·汲郑列传》,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黯见蚧未尝拜,常揖之揖:拱手作揖B.使人可其奏可:许可C.黯数质责汤于上前数:多次D.黯坐小法,会赦免官坐:因为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侣鱼虾而友麇鹿B.公卿皆为黯惧为击破沛公军C.甚矣,汲黯之戆也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D.其见敬礼如此其孰能讥之乎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汲黯家世渊远,世为卿大夫,后来凭借父亲的任命,在孝景帝时担任了太子洗马的官职,以为人严正而被人敬畏。
高中语文-文言文《汲黯》阅读答案

高中语文-文言文《汲黯》阅读答案汲黯字长濡,濮阳人也,其先有宠于古之卫君。
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
黯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
当是时,太后弟武安侯为丞相,中二千石①来拜谒。
不为礼。
然黯分,未尝拜,常揖之。
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
②黯为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
公卿皆为黯。
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戆也!群臣或数黯。
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是时,汉方征匈奴,招怀四夷。
黯务少事,乘上闲,常言与胡和亲,无起兵。
上方向儒术,尊公孙弘,及事益多,吏民弄巧。
上分别文法③,汤等数奏决谳④以幸。
而黯常毁儒,面触弘等徒怀诈饰智以阿人主取容,而刀笔吏专深文巧底,陷人于罪,使不得反其真,以胜为功。
上愈益贵弘、汤。
弘、汤深心疾黯,唯天子亦不说也,欲诛之以事。
淮南王谋反,惮黯,曰:好直谏,守死死义,难惑以非。
至如说丞相弘,如发蒙振落耳。
注:①中二千石:职位在中二千石以上的官。
②云云:如此如此。
③分别文法援引新定的法律分别定罪。
④谳yàn:判决的罪案。
汤,张汤(人名),下文刀笔吏即指此人。
1.下列两句中加点字的最恰当的词义是()①群臣或数黯②弘、汤深心疾黯A.①埋怨、责怪②忌恨B.①埋怨、责怪②嫉妒C.①数落、数说②嫉妒D.①数落、数说②以黯为心病2.黯务少事中,务的词义是()A.事务B.务必C.致力D.务求3.下列句子中与以庄见惮句式(被动句)相同的一组是()①冀君实或见恕也。
②予羁縻不得还。
③胡不见我于王?④赢兵为人马所蹈藉。
⑤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
⑥渐见愁煎迫。
A.①③④B.②③⑤C.②④⑥D.①⑤⑥4.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①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②甚知,汲黯之戆也!A.①怎能真正效仿唐尧、虞舜的政绩呢!②汲黯愚直得太过分了。
B.①怎能真正效仿唐尧、虞舜的政绩呢!②汲黯太憨厚了。
汲黯传(纲鉴易知录) 阅读答案附翻译

汲黯传(纲鉴易知录)阅读答案附翻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作文大全、试题答案、职业规划、原文赏析、小学阅读、初中阅读、高中阅读、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ssay writing, test questions answers, career planning,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primary school reading, junior high school reading, high school reading, poetry reading, classical Chinese reading,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汲黯传(纲鉴易知录)阅读答案附翻译纲鉴易知录始汲黯为谒者①,以严见惮。
汲黯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2)

汲黯传阅读答案附翻译(2)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3)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0【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对文中文言实词的含义的理解能力。
【解题透析】【D】(夺:改变)【答题技巧】文言实词可以运用可以运用代入法,如果不通顺可能有误。
也可以用知识迁移法,夺在《陈情表》中学过舅夺母志夺:改变。
11.【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理解能力。
【解题透析】B(A、以均表目的;B、表承接于是,就/表转折,却;C均为介词替D均介词在)【答题技巧】本题是课内课外结合的典型。
备考时不要抛弃课本。
综观近几年高考,为降低难度,同时也为贴近中学实际,考查内容大多是课内课外相结合。
如果能在积累的基础上,寻求规律,形成一定的推断技巧,无疑会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12.【命题透析】本题是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
【解题透析】【C】(在古文言文中,省略宾语应较省略主语频繁。
在句读时特别要注意。
C项里上,既可为主语,亦可为宾语,划入后作主语,还是划入前作宾语。
显然,将上视作主语语势更畅)13、【命题透析】本题重点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解题透析】(1)他多次强硬进谏,(因而)不能够留在朝庭内任职,被贬为东海太守(注意数、内迁的用法,每字1分,大意1分)。
(2)三公、九卿及以下官员都对卫青卑身奉承,唯独汲黯用平等的礼节对待卫青。
(奉、亢礼各1分,与省略之对待他。
1分,大意1分)。
(3)越发觉得汲黯贤明,多次向汲黯请教国家和朝廷的疑难大事,对待他比平日更为尊重(贤:意动用法1分,所疑:的疑难大事1分。
加:更,1分。
大意1分)。
参考译文:当初,汲黯担任谒者,因他为人威严而被大家敬畏。
河内郡失火,火势蔓延烧毁了一千多家民房,武帝派汲黯前去视察;返回之后,报告说:平民百姓不慎失火,因为房屋毗连而蔓延燃烧起来,不值得陛下忧虑。
史记汲郑列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史记汲郑列传阅读答案及翻译史记汲郑列传阅读答案及翻译汲黯字长孺,阳人也。
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
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
然好学游侠,任气节;内行修洁,好直谏,数犯主之颜色,常慕傅柏、袁盎之为人也。
善夫、郑当时及宗正刘弃。
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位。
当是时,太后弟武安侯(田)为丞相,中二千石来拜谒,不为礼。
然黯见未尝拜,常揖之。
天子(汉武帝)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①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
公卿皆为黯惧。
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也!”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黯多病,病且满三月,上常赐告者数,终不愈。
最后病,庄助为请告。
上曰:“汲黯何如人哉?”助曰:“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
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之不去,虽自谓、育亦不能夺之矣。
”上曰:“然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
”大将军(卫)青侍中,上踞厕而视之。
丞相(公孙)弘燕见,上或时不冠。
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
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
其见敬礼如此。
[注] 唐、虞:唐尧虞舜,传说中的古代明君。
【题目】19.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4分)(1)善夫、郑当时()(2)群臣或数黯()(3)汲黯何如人哉()(4)使人可其奏()20.下列各句中划线处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句是()(2分)A.数犯主之颜色B.天子方招文学儒者C.最后病,庄助为请告D.其见敬礼如此21.用现代汉语译下面的句子。
(6分)(1)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2)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22.下面的句子中有三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
(3分)然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
23.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_______的手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资治通鉴》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资治通鉴》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东海太守濮阳汲黯为主爵都尉。
始,黯为谒者,以严见惮。
其在东海,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任之,责大指而已,不苛小。
黯多病,卧闺阁内不出;岁余,东海大治,称之。
上闻,召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
其治务在无为,引大体,不拘文法。
大将军青尊宠,于群臣无二,公卿以下皆卑奉之,独汲黯与亢礼。
人或说黯曰:“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将军,大将军尊重,君不可以不拜。
”黯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大将军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
大将军青虽贵,有时侍中,上踞厕而视之;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
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
其见敬礼如此……上召拜黯为淮阳太守。
黯既辞行,过大行李息曰:“黯弃逐居郡,不得与朝廷议矣。
御史大夫汤,智足以拒谏,诈足以饰非,务巧佞之语,辩数之辞,非肯正为天下言,专阿主意。
主意所不欲,因而毁之;主意所欲,因而誉之,好兴事,舞文法,内怀诈以御主心,外挟贼吏以为威重。
公列九卿,不早言之,公与之俱受其戮矣。
”息畏汤,终不敢言;及汤败,上抵息罪。
使黯以诸侯相秩居淮阳,十岁而卒。
(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A.黯为人,性倨少礼倨:傲慢B.群臣或数黯数:责备C.遇黯加于平日遇:对待D.诈足以饰非饰:装饰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黯为谒者,以严见惮赵亦盛设兵以待秦B.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涂有饿莩而不知发C.病且满三月示赵弱且怯也D.于群臣无二而耻学于师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5分)(2)主意所不欲,因而毁之;主意所欲,因而誉之,好兴事,舞文法,内怀诈以御主心,外挟贼吏以为威重。
(5分)12.汲黯在为人处世上极富个性特征,请结合选文,简要概括。
(4分)参考答案9.D(饰:掩饰)10.B(B项两个“而”连词,表转折。
诗词大全-《汲黯传》原文翻译及习题答案 精品

《汲黯传》原文翻译及习题答案原文始汲黯为谒者①,以严见惮。
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往视之。
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
臣过河南,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赈之。
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
’上贤而释之。
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
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
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小。
岁余,东海大治。
黯多病,赐告②者数,不愈。
庄助复为请告,上曰:汲黯何如人也?助曰:使黯任职居官,无以愈人,然至其辅少主,守成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③,亦不能夺之矣。
上曰:然。
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青④为大将军,诸将皆属。
尊宠于群臣无二,公卿以下皆卑奉之,独汲黯与亢礼。
人或说黯曰:大将军尊重,君不可以不黯曰:夫以大将军揖⑤客,反不重邪!青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
青虽贵,有时侍中,上踞厕而视之。
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注①谒者:官名。
②告:休假。
③贪、育:即孟贲、夏育,俩人均为古代著名勇士。
④青:卫青,汉武帝时名将。
⑤揖客:只揖不拜之客。
译文当初,汲黯担任谒者,因他为人威严而被大家敬畏。
河内郡失火,火势蔓延烧毁了一千多家民房,武帝派汲黯前去视察;返回之后,报告说:平民百姓不慎失火,因为房屋毗连而蔓延燃烧起来,不值得陛下忧虑。
我经过河南郡见河南郡的贫民遭受洪水干旱灾害磨难的有一万多家,有的甚至于到了父子相食的悲惨境地,我谨借出使的机会,用陛下的符节,命令发放河南官仓积粮以救济贫民。
我请求归还符节,甘愿领受假托天子命令的惩罚。
武帝很赏识他,就赦免了他的罪。
他因为多次强硬进谏,不能够在朝庭内任职,改任为(贬为)东海太守。
他喜好清静无为,谨慎地选择郡丞和各曹掾史,他只关注大事,不苛求细枝末节。
过了一年多,东海郡治理得很好。
汲黯身体多病,多次休假,病情无法痊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必汤也,令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 (4分)
(2)顾淮阳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之重,卧而治之。
(4分)
14.外任前,汲黯劝说李息要向汉武帝揭露张汤其人其事,李息却没有这样做,后来李息因之被汉武帝治了罪。
为什么说李息并不冤枉? (3分)
参考答案:
10.D 根据文意可知,“然御史大夫张汤智足以拒谏”中“拒谏”不可断开,排除A、C两项;“非肯正为天下言”中有“为……言”固定句式,因此“天下言”不能断开,排除B项。
11.B“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长官”表述不正确,应为“中央最高司法审判机构长官”。
12.C“汲黯只愿当中郎"和“汉武帝却找借口调汲黯赴任外地”表述不正确,文意为汲黯希望当中郎,皇上认为淮阳郡属楚国地界,看中汲黯的威望,让他去做太守。
13. (1)如果真如张汤所言,就将使天下人叠起脚来,站立不动,连眼睛也只能斜视了! (大意2分,“重足”“侧目”各1分。
)
(2)只是淮阳郡那里官吏和百姓不大融洽,我仅想借重您的威望,您足不出户就能治理好。
(大意2分,“顾”“重”各1分。
)
14.作为臣子,李息不向皇帝揭露张汤其人其事,不忠;作为朋友,李息不听取汲黯的良言劝告,不义;作为个人,李息害怕张汤,不勇。
(一点1分,两点3分,任意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
)
参考译文
汲黯字长孺,是濮阳县人。
天子正招选文学之士和崇奉儒学的儒生,皇上刚说到我要怎样怎样,汲黯就对答说:“陛下内心欲望很多却要在表面广施仁义,又怎么能效法唐尧、虞舜的治国之道呢!”皇上默不作声,发了怒,脸色大变罢了朝会。
公卿大臣都替汲黯害怕。
皇上退朝后,对左右的人说:“汲黯戇直得也太过分了!”群臣中有人责备汲黯,汲黯说:“天子设置公卿和辅弼的大臣,难道就是让他们阿谀奉承,而把主上陷于不义之地吗?况且我已身居其位,纵使爱惜自己的身体,可辱没了国家又当如何呢!”张汤刚刚因为参与改定刑律法令担任了廷尉,汲黯就屡屡在皇上面前质问、指责张汤,他说:“您身为正卿,对上没能发扬先帝的功业,对下没能抑制住天下人的邪念,或是让国家安定,百姓富足,或是使得监狱中犯人减少,这两样中一样也没办到。
靠罗织罪名,使人受苦来办案行事,靠任意断案来成就功名,为什么竟要把高皇帝时的律令拿来乱加改动呢?您因为这样做会落得族灭无后的。
”汲黯当时和张汤辩论争议,张汤争辩时常常在一些文辞细小处苛求探究,汲黯则伉直峻厉,高谈阔论,却没能驳倒张汤,就愤愤地骂道:“天下有所谓的刀笔小吏,不能让他们做公卿,真是这样。
如果真如张汤所言,就将使天下人叠起脚来,站立不动,连眼睛也只能斜视了!”过了几年,恰逢改铸五铢钱,百姓中有很多人盗铸钱币,以楚地最为严重。
皇上认为淮阳郡属楚国地界,就召汲黯来任命他做了淮阳太守。
汲黯伏地辞谢,不肯接受官印,诏令屡次强迫给他,这之后他才接受了诏命。
诏令召汲黯进见,汲黯向皇上哭诉道:“我自以为将要身死沟壑之中,不能再见到陛下了,没想到陛下能再次收录起用我。
我常患贱病,体力难以胜任郡中政事,我甘愿做个中郎,出入于宫禁之中,负责替您拾遗补缺,这是我的愿望。
”皇上说:“您是不是轻视淮阳郡呢?我即刻就召您回来。
只是淮阳郡那里官吏和百姓不大融洽,我仅想借重您的威望,您足不出户就能治理好。
”汲黯辞行之后,去拜望大行李息,说道:“我被抛弃到外郡去,没办法参与朝廷议政。
然而御史大夫张汤智谋足可以抗拒别人的劝谏,奸诈足可以文过饰非,专会讲取巧奸佞和强辩指责的话,不肯秉正为天下说话,专门阿谀奉承主上的心意。
主上心里不想要的,他就跟着去毁谤;主上心里想要干的,
他就跟着赞誉。
喜好兴起事端,舞弄法律条文,在朝中心怀欺诈来迎合主上的心意,在朝外则挟制酷吏恶人来维护威严。
您位居九卿之列,如不早些进言皇上,您将会和他一道受到惩处了。
”李息畏惧张汤,始终没敢进言。
汲黯采用原来的方法治理淮阳,使淮阳政事清明。
后来张汤果然事败,皇上听到汲黯对李息说的那番话,将李息判了罪。
下令让汲黯享受诸侯国相的俸禄在淮阳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