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穿刺术
膝关节穿刺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膝关节穿刺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1【制定规范的依据】《临床诊疗规范—关节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2 【解剖结构】膝关节由股骨下端、髁部与胫骨上端平台和髌骨组成。
胎儿时有三个关节腔,股骨内髁与胫骨侧平台之间、股骨外髁与胫骨外侧平台之间和髌骨和股骨髁之间,出生后合并为一个关节腔。
在股骨内髁及外髁与胫骨内、外侧平台之间分别有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于中央处有茼后交叉韧带(十字韧带),膝关节两侧有内、外侧副韧带,这些结构维持着膝关节的稳定性。
膝关节既是活动关节,又是人体负重的主要关节,因此易受损伤。
关节内滑膜分布十分广泛,因而也是滑膜病变的多发部位。
当关节内存有积液时,肿胀明显,且呈弥漫性,浮髌试验多为阳性。
3 【穿刺方法】因膝关节较表浅,因此穿刺较容易。
病人采取平卧位,患侧膝关节微屈。
在髌骨的内侧、外侧的上下方均可进针,但临床上以髌骨上缘的切线与外缘的切线交点处进针最多选用。
在穿刺时,针头直向下内方,使针头刺至髌骨关节面与股骨之间。
4 【注意事项】4.1 严防感染除本身已是化脓性关节炎外,对每例关节穿刺者都不应发生关节内感染。
术者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穿刺应在注射室或手术室内进行。
局部用碘酒、乙醇严格消毒,其范围要足够大,并敷以消毒巾,术者戴消毒手套后方可穿刺。
4.2 针头不可太粗一般用18-20号注射针头穿刺,针头过粗容易损伤关节,太细又不容易抽出关节液。
穿刺过程中如果针头碰到骨质,应该将针头后退,并改变再进针的方向,切忌强行进针,否则容易损伤关节面或将针头折断。
4.3关节液应送捡抽出的关节液,除了做培养、药敏试验或动物接种外,还应该做常规检查。
对送化验的标本应先放入抗凝剂,以免凝结。
抽取的关节液还应该认真地肉眼观察,初步判定其性状,予以及时治疗。
正常滑液为草黄色,清晰透明;若为暗红色陈旧性血液,往往为外伤性;抽出的血液内含有脂肪滴,则可能为关节内骨折;浑浊的液体多提示有感染;若为脓液,则感染的诊断确定无疑。
临床膝关节穿刺姿势、患者感受及注意要点

临床膝关节穿刺姿势、患者感受及注意要点第一种姿势:坐位体位:患者坐在凳子上,双膝自然下垂,暴露膝关节,小腿与大腿呈 90°角,选择髌骨上下左右四个注射点进针。
患者感受:面对医护人员,看到穿刺全过程,表示很恐惧。
患者头偏一侧不看穿刺过程,心里也很紧张,因为注射室凳子没有扶手没有靠背很没有安全感。
第二种姿势:平卧屈膝位体位:患者平躺在诊查床上,屈膝,小腿和大腿呈90°角,暴露膝关节,操作者站立,选择髌骨四周进行穿刺。
患者感受:躺着比较有安全感,但是屈膝位,仍然可以看到医护人员操作,有时候膝关节积液的还需要抽取积液,患者无法全程保持屈膝90°,不由自主的把腿往上回缩。
⭐️️⭐️️第三种姿势:平卧位体位:患者平卧于诊查床,双腿自然伸直不紧绷,暴露膝关节,操作者坐着,选择髌骨外测进行穿刺。
患者感受:平卧位看不到医生穿刺,减少紧张不适感,双腿自然摆放就能配合医护人员,不需要维持一个特定的姿势。
患者不适感不仅仅是因为注射姿势的选择,操作者注意以下六个要点:1、玻璃酸钠属于高分子材料,告知患者推注药液的时候会有胀痛感。
2、操作者推注药液速度易缓慢,让患者有一个适应性。
3、事先告知患者降低期望值,如果打针前告诉患者打针不疼之类的话,结果一针进去患者会哇哇大叫疼。
可以跟患者说:打针会疼,请你忍耐一下。
有时候患者反而感到其实也没有那么疼。
4、分散患者注意力,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注射会有不同程度紧张和恐惧心理。
跟患者闲聊几句,或是问问病史,在谈话中完成操作。
5、人文关怀,操作后询问患者感受,患者得到关注,疼痛一下就缓解很多。
6、交代好注意事项,注射后有一个药物吸收的过程,可能疼痛会暂时加重,一般一天后自行缓解,尽量不要活动太多。
膝关节腔穿刺术的护理配合

操作方法
(1)取仰卧位,腘窝下垫枕。 (2)进针点:膝前进针点可取内、外膝眼或髌上囊入路(即髌骨外上 缘外)。 (3)用7号8 cm长针,经进针点垂直皮面快速进针,遇关节囊时稍有韧 感,突破关节囊有落空感,注液注气无阻力,如关节腔内有积液,可先 抽出后再注射适量药液。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关节腔内感染。 2、勿将药液注入血管内,采用边回抽、边注射的方法。 3、避免将激素类药物注入关节腔内,以免损伤软骨蛋白多糖合成。 4、注药时,应取卧位,减少并发症或恐惧症。 5、膝屈曲位间隙较大,便于注射,不要在膝伸直时注药。
护理措施
④对穿刺过程中患者出现的特殊不适,应及时分析原因作出解释并 迅速作出处理; ⑤对有高血压、心脏病或年龄较的患者要及时检测血压、脉搏等;
护理措施
• 2、关节穿刺治疗后让患者注意休息,保护关节,避免过度活动 尽量减轻膝关节的负重:
•
对于关节腔积液患者,抽液后疼痛、肿胀症状有可能稍
缓解,但应告诉患者病情并未完全治愈,仍需制动、休息,
膝关节腔穿刺术的 护理配合
膝关节腔穿刺术
• 常用于抽液后向关节腔内注射药物以治疗膝关节疾病,是一种治疗急 性滑膜炎和慢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
关节腔穿刺的适应证
• (1)膝部骨关节软骨病变:包括膝关节炎、髌骨软骨软化症、 类风湿性膝关节炎。
• (2)膝部滑膜炎:包括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症、膝部滑囊炎、 髌前滑囊炎。
• (3)膝部神经卡压综合症,如腓总神经卡压综合症。 • (4)创伤后膝关节疾病:包括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与关节积
血,髌韧带损伤,髌下脂肪垫损伤,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
关节腔穿刺的禁忌证
(1)膝部皮肤有擦伤磨烂或感染,膝关节结核,化脓性膝关节及骨 髓炎。 (2)膝关节肿瘤。 (3)血友病关节炎。 (4)反复治疗2或3次无效的患者。 (5)体弱或全身情况欠佳、肝肾功能不全者。
关节穿刺术操作记录

关节穿刺术操作记录
膝关节穿刺术适应症:膝关节腔内积液,需行关节穿刺抽液检查或引流,或注射药物进行治疗。
关节腔内注射空气或造影剂,行关节造影术,以了解关节软骨或骨端的变化。
方法:
1、向患者说明穿刺的必要性,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如“您好,您的膝关节内积液较多,需要作关节穿刺。
”
2、检查患者的膝关节,做浮髌试验。
并说明浮髌试验(+)。
3、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两下肢伸直。
4、穿刺部位按常规进行皮肤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
5、用7-9号注射针头,穿刺部位一般选择髌骨上方,由股四头肌外侧向内下刺入关节囊;或于髌骨下方由髌韧带向后穿刺达关节囊。
膝关节穿刺部位

概述
• 禁忌症
1. 穿刺部位局部皮肤有破溃、严重皮疹 或感染。 2. 严重凝血机制障碍,如血友病等。
概述
• 用物
治疗车、治疗盘(内有常规消毒用品)、 膝关节穿刺包、5ml或10ml注射器,2 %利多卡因、无菌手套、无菌纱布、胶 布。
概述
• 病人准备 1. 术前给予穿刺处皮肤清洁处理并备皮。 2. 稳定患者情绪,放松关节,便于穿刺。
患者坐位,屈膝90度,髌韧带的两侧紧 贴髌骨下方为穿刺点(内外膝眼处), 针头平行胫骨平台与矢状面呈45度角进 针。
此穿刺部位较适合初学者
优点
1.关节镜手术入路部位 ,定位比较容易。 2.关节腔内空间大 ,针头不易扎到关节软
骨,进针容易。
缺点
髌韧带两侧的关节腔内有非常厚的髌下脂肪垫 (解剖上叫翼状襞),从而易将药物注射到髌下 脂肪垫中 ,导致注射后疼痛并发症多 。
概述
• 目的 通过膝关节腔穿刺,可抽取关节腔内滑 液,减轻膝关节肿胀,恢复关节功能, 同时了解滑液状况,为临床诊断提供依 据,并可向关节腔内注射药物治疗关节 疾病。
概述
• 适应症 1.已明确的关节炎,但持久不愈的关节腔较多
积液,影响关节功能时。 2.未确诊的膝关节肿痛伴积液,需采集关节液
做诊断用途,如取关节液行偏振光镜检查尿酸 盐结晶,以诊断痛风性关节炎。 3.适用于关节镜进行肉眼观察,滑膜活检或切 除,可同时抽取滑液。 4.向关节腔内注射药物,治疗骨关节炎等膝关 节疾病。
解决办法:针头尽量顶住皮肤往深里扎,回抽 是否有关节液,注射的同时注意询问病人有无 疼痛,如果回抽无关节液或注射时病人有明显 的疼痛,应停止推注,推回皮下改变方向,调 整后再试 。
常用膝关节穿刺部位(三)
做好膝关节腔穿刺及治疗,这些重点知识一定要掌握!

做好膝关节腔穿刺及治疗,这些重点知识一定要掌握!膝关节腔穿刺术(kneejointcavityparacentesis)常用于检查关节腔内积液的性质,或抽液后向关节腔内注药。
那么其到底该如何做,又有哪些注意事项?今天早读将全面讲解,值得学习借鉴!关节穿刺术适用证(1)四肢关节腔内积液,须行穿刺抽液检查或引流,或注射药物进行治疗;(2)关节腔内注入空气或造影剂,行关节造影术,以了解关节软骨或骨端的变化。
药物适用证(1)适用于变形性膝关节病和肩关节周围炎的辅助治疗;(2)膝关节腔内注射药物特适用于早期与部分中期的患者,对另一部分中期的患者无效时可以行关节镜手术,对于晚期OA患者,关节面严重磨损,关节间隙消失的患者,向患者告之最好的方法是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注射部位膝关节穿刺点,可在髌骨内下、外下、内上、外上约1cm处。
以髌骨上缘的水平线与髌骨外缘的垂直的交点为穿刺点,经此点向内下方刺入关节腔;也可经髌韧带的任何一侧紧贴髌骨下方向后进针。
(1)髌下入路1)体位:仰卧,膝关节竖立屈曲90度;2)定位:髌骨、股骨、胫骨围成的三角区—膝眼。
(2)髌旁入路穿刺:与髌腱成30度。
(3)髌上囊入路1)体位:仰卧,膝关节伸直;2)定位:髌骨与股骨之间。
水平刺入膝关节注射常用药物(一)透明质酸是人体正常分泌的一种关节滑液,也是关节软骨基质构成组分之一。
透明质酸属于高分子量黏多糖,由滑膜成纤维细胞及B型滑膜细胞合成、分泌至关节腔,具有润滑关节、缓冲震荡、营养软骨、抑制炎症等作用。
透明质酸的抗炎作用主要是通过稀释细胞因子、抑制炎性介质的扩散而实现的,但其自身并无抗炎性,且透明质酸覆盖于软骨表面可发挥分子筛作用,能将营养物质递送至软骨组织,并阻碍蛋白多糖自软骨基质中分离,进而破坏免疫复合物生成和流入关节腔。
外源性透明质酸关节腔内注入能提高关节腔内透明质酸的浓度,在改善关节滑液的润滑、保护作用的同时还可刺激细胞分泌内源性透明质酸,以增加滑液的粘稠度及润滑度,减弱骨骨间摩擦、震荡,并可屏蔽膜感受器缓解疼痛。
膝关节穿刺PPT课件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合作,共同 研究解决膝关节穿刺中的难题 。
患者需求
关注患者需求,提高手术效果 和患者满意度。
伦理与法律问题
关注新技术应用中的伦理和法 律问题,确保技术的合理应用
和患者的权益。
THANKS
感谢观看
骨性结构功能
支撑身体重量,实现膝关节屈伸运 动,传导力量和维持身体平衡。
膝关节软组织结构
01
02
03
软组织结构
包括关节囊、韧带、肌腱 和滑囊等。
软组织结构特点
关节囊围绕膝关节,韧带 加强关节稳定性,肌腱连 接肌肉和骨骼,滑囊润滑 关节运动。
软组织结构功能
保护膝关节免受外力损伤 ,维持关节稳定性和正常 运动功能。
预防措施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穿刺,避免 在同一点反复穿刺。
06
CATALOGUE
膝关节穿刺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新技术与方法的应用
机器人辅助穿刺技术
利用机器人精确控制和操作稳定性,提高穿刺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
3D打印技术
通过3D打印制作个性化穿刺导板,实现精准定位,减少手术创伤 。
超声引导技术
利用超声实时监测和定位,提高手术的可视化和精准度。
临床实践与研究的进展
临床研究
开展更多临床研究,评估 不同穿刺技术的疗效和安 全性,为临床决策提供依 据。
实践经验分享
推广成功案例和经验,促 进医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提高手术水平。
培训与教育
加强医生培训和教育,提 高医生对膝关节穿刺技术 的认识和操作能力。
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技术创新
继续探索新技术和方法,提高 手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
2. 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并铺上无菌巾。
膝关节穿刺的详细步骤及要点说明

膝关节穿刺的详细步骤及要点说明概述膝关节穿刺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诊断和治疗膝关节相关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膝关节穿刺的步骤及要点。
步骤1. 穿刺前准备:- 准备所需器材,包括穿刺针、麻醉药、消毒药物等。
- 将患者放置在适合的位置,确保膝关节处于易于操作的角度。
- 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口头说明和知情同意,确保患者理解和配合。
2. 局部麻醉:- 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并确保患者对该方法没有过敏反应。
- 使用消毒药物彻底清洁穿刺部位,并进行局部麻醉。
3. 确定穿刺点:- 通过触诊、X射线或超声等方式确定穿刺点位置。
- 选择最佳的穿刺点,避开关节结构和血管等重要组织。
4. 进行穿刺:- 使用穿刺针缓慢而稳定地将针头插入到膝关节腔内,控制穿刺深度。
- 观察是否有关节液从针头中流出,以确认已进入膝关节腔。
- 若需要,可以使用注射器抽取关节液样本进行进一步检查。
5. 结束操作:- 从穿刺点处缓慢拔出针头,并进行必要的止血处理。
- 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和覆盖处理,以防止感染。
- 提供必要的护理建议和注意事项,向患者解释可能的不适反应和并发症。
要点说明- 操作必须在合适的操作环境下进行,确保操作场所的清洁和无菌。
- 操作者必须具备相关的医学知识和操作技能,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 在进行穿刺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相关检查结果,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膝关节穿刺。
- 麻醉方法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个人需求和医生的建议。
- 穿刺点的选择应避开关节结构和血管,并遵循相关解剖学知识和操作规范。
- 在进行穿刺时,操作者应细致观察关节液的流出情况,进入膝关节腔。
- 在操作结束后,应进行必要的处理和护理,以避免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以上是膝关节穿刺的详细步骤及要点说明,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该操作。
请在进行任何医疗操作前,一定要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膝关节穿刺术
适应症:膝关节腔内积液,需行关节穿刺抽液检查或引流,或注射药物进行治疗。
关节腔内注射空气或造影剂,行关节造影术,以了解关节软骨或骨端的变化。
方法:
1、向患者说明穿刺的必要性,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如“您好,您的膝关节内积液较多,需要作关节穿刺。
”
2、检查患者的膝关节,做浮髌试验。
并说明浮髌试验(+)。
3、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两下肢伸直。
4、穿刺部位按常规进行皮肤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
5、用7-9号注射针头,穿刺部位一般选择髌骨上方,由股四头肌外侧向内下刺入关节囊;或于髌骨下方由髌韧带向后穿刺达关节囊。
6、右手持注射器,左手固定穿刺点,当针进入关节腔后,左手固定穿刺针及注射器,右手回抽。
7、当抽的液体后,再将穿刺针进入少许,如关节内无积液,回抽时可见少量淡黄色液体,稍粘稠。
液体抽液完毕后,如需注入药物,则应另换注射器。
8、术后用消毒纱布覆盖穿刺部位,再用胶布固定。
9、嘱病人减少活动,如有疼痛、发热及时就诊。
10、做好记录。
注意事项:
1、穿刺器械及手术操作均需严格无菌,以防无菌的关节腔渗液发生继发感染。
2、动作要轻柔,不要刺入太深,避免损伤关节软骨。
3、如关节积液过多,于抽吸后适当加压固定包扎。
如果液体较多,一般可以每周穿刺两次。
4、应边抽吸边进针,注意有无新鲜血液,如有说明刺入血管,应将穿刺针退出少许,改变方向后再继续进针。
5、反复在关节内注射类固醇药物,可造成关节损伤,因此,任何关节内注射类固醇药物,不应超过3次。
6、抽出的液体除需做镜下检查、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抗生素敏感试验),还应作认真的肉眼观察,初步判定其性状,给予及时治疗。
正常为草黄色,澄清透明,若为暗红色陈旧性血液,往往为外伤性;抽出的血液含有脂肪滴,则可能为关节内骨折,浑浊的液体提示有感染,若为脓液,则感染的诊断确定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