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
腹腔镜在妇科领域的应用

腹腔镜在妇科领域的应用作者:覃睿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9期摘要:腹腔镜手术技术是各种妇科疾病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这一治疗技术具有切口愈合速度快、愈合效果好、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小、手术创伤小等显著优势,因而其临床应用价值明显高于传统手术治疗技术,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本文就对腹腔镜手术技术在各种良性和恶性妇科疾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单孔腹腔镜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以及各种疾病并发症的腹腔镜处理方法。
关键词:腹腔镜;妇科疾病;恶性肿瘤到目前为止,腹腔镜手术技术已经有了103年的应用历史,而这一技术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也有了60年以上的应用史。
法国医生 Raoul Palmer 于1947年首先发现了腹腔镜治疗过程中,对气腹压力进行监测的重要作用,并在不孕症的临床检查和治疗中率先应用了腹腔镜技术,使用腹腔镜入路穿刺和电凝技术成功实施了卵巢手术。
1961年腹腔镜取卵技术也实现了成功的应用,在此之后,腹腔镜手术技术逐渐成为了各种妇科疾病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1]。
1 腹腔镜在良性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1.1 腹腔镜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应用医学报道证实,子宫内膜异位症在慢性盆腔疼痛及痛经患者中的发生率通常在20%~90%,妇科手术中有5%~15%患者被发现有内异症存在,且近年来呈现出了明显的上升趋势,患者通常治疗效果较差,复发率高达6%~40%。
随着近年来腹腔镜治疗技术的逐步成熟和推广,该技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一治疗技术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盆腔慢性疼痛症状,而且有助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和病理分期[2]。
以CO2作为腹腔镜治疗的气腹介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病灶范围的扩大,降低各项生物学指标,进而避免患者病情的进一步恶化与发展。
所以,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腹腔镜手术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同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接受腹腔镜治疗,还有助于妊娠率的提高以及疼痛症状的改善[3]。
腹腔镜手术在妇科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化程度。
人工智能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03
பைடு நூலகம்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医生进行手术决策和操作,提高手术的
安全性和效果。
政策法规影响因素分析
医疗器械监管政策
各国政府对医疗器械的监管政策不同,对腹腔镜手术的器械研发 、注册和审批流程产生影响。
医保报销政策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医保报销政策差异较大,对腹腔镜手术的推广 和应用产生影响。
失败案例剖析
案例一
晚期卵巢癌患者,因肿瘤广泛转移,腹腔镜 手术无法彻底切除肿瘤,术后病情恶化。
案例二
老年女性患者,患有子宫颈癌并伴有严重的心血管 疾病,腹腔镜手术风险较高,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 。
案例三
年轻女性患者,患有子宫内膜癌并伴有肥胖 症,腹腔镜手术操作困难,术后出现感染等 并发症。
经验教训总结
腹腔镜手术虽然创伤小、恢复快,但仍可 能出现并发症,因此应加强术后管理和随 访,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05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技术创新方向探讨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
01
利用机器人技术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和效率,减少医生操作难度
和疲劳度。
3D打印技术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02
通过3D打印技术制造个性化手术导板和模型,提高手术的个性
手术步骤
腹腔镜手术步骤包括麻醉、建立气腹、置入腹腔镜、探查腹 腔、分离和切除肿瘤、止血、缝合切口等。在手术过程中, 医生需根据肿瘤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器械,并遵循无菌操作 原则,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并发症预防
为减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医生 需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充分评估,选择合 适的手术方式和器械。同时,术中应严 格遵循操作规范,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和 器官。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腹腔镜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

效选择 。但晚期子宫 内膜 痛复 发率高 , 纯手术 难 以根 治 。化 单 疗是晚期子宫内膜 癌有效 的治疗 方法 , 效明显 优 于其 他 治疗 疗
方 法 , 且 随着 时 问 的推 移 , 疗 疗 效 的 优 势 更 明 显 。本 研 究 结 而 化
[] 5 李庆菊 , 马志芳, 李庆水 , Ⅲ及 Ⅳ期 子 宫 内膜癌预后 因素 等.
[ ] 有吉, 3丰 沈铿 . 妇产科 学. 北京 : 民卫 生出版社 ,0 5 39 人 2 0 :2 . [] 4 孟祥 兰, 程琪 辉 , 郗彦风 , 子 宫 内膜癌 不 同治 疗方法疗效 等.
的 比较 . 中华 妇 产 科 杂 志 ,0 13 ( ) 13—15 20 ,0 3 :5 5.
[] 2 郎詈和译. 临床妇科肿瘤学. 6版. 第 北京 : 民卫 生出版杜 , 人
2 03: 31一 l 3. 0轻肿瘤 负荷 , 为化疗创造 条件 。晚
期 子 宫 内膜 癌 病 灶 穿 透 浆 膜 或 经 输 卯 管 侵 及 盆 腔 脏 器 , 呈 多 多 脏 器 多 部 位 广 泛 种 植 转 移 , 伴 腹 水 , 大 限 度 切 除 病 灶 是 其 有 并 最
中华 肿 瘤 防 治 杂 志 ,0 8 1 (9 :58—11 . 20 ,5 1 ) 10 50
为 1 %左 右, 2 这可能 L患者 自身 身体状况 有关 。 目前 研究认 为 | j 子宫 内膜癌发病原 因 、 理类 型及临床 特征与激 素有 密切 关系 , 病 且激素治疗子宫 内膜癌 已多年 , 孕激 素类药 物对激 素依赖 型 的
患者 自身身体素质也较差 , 无法承受大范同 的放疗带来 的损害 。
有 报道 其 5年 生 存 率 2 % ~3 % L , 本 组 研 究 显示 其 生 存 率 0 0 6 但 j
腹腔镜在妇科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

温测量法 。 参 考 文 献 _ 李 世 珍 , 晓敏 . 部 测 温 法 在 重 症 监 护 病 房 病 人 体 温 监 测 【 刘 背
关键 词 : 腔 镜 检 查 ; 科 ; 腹 妇 护理
中 图分 类 号 : 4 37 R7. 1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 4 1 2 1 )6— 0 5— 4 10 6 1 (0 2 0 0 0 0
妇科腹腔镜手术作为现 代妇科手 术发展 的方 向, 正在逐 步
囊性成 熟型畸胎瘤 , 多囊 卵巢 综合征病 人行腹 腔镜下 卵巢打孔 术, 所受 的痛苦 明显减少 。腹 腔镜下行 子宫切 除在很多 医院 已 经 开展 , 无论是腹腔镜辅助下 行阴式 子宫切除 术还是完 全性腹 腔镜子宫切 除术 , 不仅 有清晰 的视野 , 而且 避免 了开腹 的痛苦 。 有逐渐 取代 开腹 子宫切 除的趋势 … 。
当代护士 2 1 0 2年 6月 中旬刊
・
5・
※ 综 述
腹 腔 镜 在 妇 科 的 临 床 应 用 及 护 理 进 展
黄 利 花
摘要 总结了妇科腹腔镜手术在 临床 中的应用 , 常见并发症 的观察及 护理 。主要护理措施 包括人 员要求、 心理护理 、 术前准备 、 术中
和 术后 护 理 、 后 并 发 症 的 护理 等 。 术
p p )
比腋温更接近体核温度 , 尤其是在 冰敷物理降温后 。有研究显示 腋下冰敷 降温后 , 复测腋 温不宜 在 3 钟 内进 行 , 0分 即使 1 时 小 后, 用冰敷处局部腋温 也仍 未恢 复至身体 的整体温 度 , 而导 从
腹腔镜手术的特点及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

腹腔镜手术的特点及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摘要:腹腔镜检查和手术已是妇科最常见的操作技术之一,其适应证、手术效果、优缺点、并发症等亦成为大家关心与探讨的热点。
本文从腹腔镜外科手术的特点入手,分析论述目前腹腔镜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妇科手术;应用【中图分类号】r-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12-0344-011 腹腔镜外科手术的特点1.1 局部创伤小:腹腔镜手术之所以微创是因为腹腔镜手术多采用2-4孔操作法,其中一个开在人体的肚脐上,避免在病人腹腔部位留下长条状的伤疤,恢复后,仅在腹腔部位留有1-3个0.5-1厘米的线状疤痕,可以说是创面小,痛楚小的手术,因此也有人称之为“钥匙孔”手术。
腹腔镜外科手术的局部创伤小主要表现在:(1)照明深入手术野,腹壁开口小。
开腹手术需要大的开口,主要是因为照明光源在体外和术者的手要进入腹内进行操作和术野暴露。
腹腔镜外科手术所用的照明可深达手术野,而且照明良好,术者的手不进入体内,在体外操作,可以利用体位改变和气腹压力以及适当的牵拉便可达到手术所需的术野暴露。
腹壁多个小切口且有套管保护,其损伤程度应小于它的总和。
(2)手不进入腹腔可以减少脏器被膜的损伤和脏器功能的干扰,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腹腔粘连少。
(3)腹腔镜手术需要无血的手术环境,原则是无血手术,先凝固止血再分离或边止血边分离。
多数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手术很少出血,一般平均出血10ml,用腹腔镜做疝囊高位结扎几乎不出血,腹腔镜在睾丸固定术当中,特别是腹腔内睾丸,可以充分游离精索周围组织。
(4)手术时间缩短。
开展腹腔镜手术的初期由于技术不熟练手术时间长于开腹手术;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经验的积累,以及新的和适用的器械的研制,有经验医生和已成熟手术的手术时间逐渐缩短。
一般的肾盂成形手术约需60-90分钟;疝囊高位结扎手术约需30分钟,隐睾固定手术约需60分钟。
缩短手术时间可以减少创伤。
腹腔镜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与优势

腹腔镜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与优势【摘要】腹腔镜是一种带有微型摄像头的器械。
腹腔镜手术就是利用腹腔镜及其相关器械进行的手术,以其独特的优点已被医生和患者广泛接受,腹腔镜在妇科领域的应用已经显示良好前景,其应用的安全性已经受到广泛关注。
【关键词】腹腔镜;腹腔镜手术;妇科疾病;优势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38例,15~55岁,有腹部手术史20例。
疾病种类包括:异位妊娠手术46例,卵巢囊肿剥除术48例,不孕症的诊治2例,子宫肌瘤剥除术13例,子宫次全切除术29例。
2腹腔镜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异位妊娠手术:腹腔镜下可直观看到异位妊娠的部位,一般多为输卵管妊娠,妊娠部位增粗表面青紫,若破裂可见到局部破口与活动性出血,盆腔、直肠窝有大量积血与凝血块。
若为卵巢妊娠,因卵巢组织疏松,血运丰富,多数妊娠部位有破口、活动性出血,盆腔出血多。
若为腹膜及其他部位妊娠,局部可见包裹性凝血块,清除凝血块,局部有活动性出血,凝血块中可见退化绒毛。
临床上多见输卵管妊娠,对无生育要求而输卵管无保留价值者用输卵管切除术,对有生育要求者或包块较小者行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或伞端取胚术。
卵巢囊肿剥除术:超声检查诊断卵巢良性肿瘤与术后病理检查符合率高达92%~95%。
术前结合肿瘤标记物,多数良性肿瘤能明确诊断,腹腔镜治疗卵巢良性肿瘤安全有效、创伤小、术后康复快、住院时间短。
对卵巢良性畸胎瘤、卵巢巧克力囊肿、卵巢冠囊肿、卵巢单纯性囊肿用单极电凝切开囊肿表面的卵巢皮质,自囊壁与卵巢皮质间隙逐步分离囊肿,创面双极电凝止血后3-0或4-0可吸收线缝合卵巢及包膜,肿物装入塑料袋中连同袋子一并取出。
子宫肌瘤剥除术:于肌瘤周围注射稀释的催产素20u,带蒂的浆膜下肌瘤,单极电凝切断瘤蒂,不予缝合。
对于肌壁间肌瘤,纵向或横向电凝切开肌瘤表面的肌层直至瘤体长度约2/3肌瘤直径,抓钳钳夹牵拉瘤体,逐步分离肌瘤与周围肌层组织,剥出肌瘤。
肌瘤经子宫旋切器粉碎后取出。
此类手术的难易与成败取决于子宫肌瘤的类型。
腹腔镜在妇产科中的应用

腹腔镜在妇产科中的应用腹腔镜与剖腹手术比较切口小、痛苦少、康复快等优点,所以妇产科手术逐步由传统的开腹手术向微创手术方式转变。
本文就腹腔镜在妇产科疾病方面的应用做一综述。
1 异位妊娠在腹腔镜下可直观看到异位妊娠的部位,一般多为输卵管妊娠,妊娠部位增粗、表面青紫,若破裂可见到局部破口与活动性出血,盆腔、直肠窝有大量积血与凝血块。
若为卵巢妊娠,因卵巢组织疏松,血运丰富,多数妊娠部位有破口,活动性出血,盆腔出血多。
若为腹膜及其它部位妊娠,局部可见包裹性凝血块,清除凝血块,局部有活动性出血,凝血块中可见退化绒毛。
输卵管妊娠术式包括腹腔镜下输卵管造口术、输卵管切开缝合术、输卵管切除术等。
卵巢妊娠患者首选腹腔镜下行卵巢楔型切除,而不用静脉化疗。
管切开缝合术、输卵管切除术等。
腹腔镜诊治输卵管妊娠的准确率达99%以上;同时因腹腔镜的放大功能可彻底地清除异位病灶,为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的首选。
有学者提出即便术中探查对侧输卵管正常,也不应一概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保留患侧输卵管术后宫内妊娠率明显提高。
文献显示行腹腔镜组的患侧输管卵复通率高于剖腹组[1]。
对于伴有低血容量休克的异位妊娠患者,由于血流动力学常不稳定,以及气腹引起呼吸循环系统负担加重.使麻醉及手术风险明显增加,以往将其列为腹腔镜手术禁忌证。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伴有低血容量休克的异位妊娠并非腹腔镜手术禁忌证,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是可行的,且取得良好效果。
腹腔镜异位妊娠保守手术的并发症是持续性异位妊娠(PEP),发生率为5%~20%,预防的关键在于彻底清理妊娠物[2]。
2 子宫肌瘤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手术指征,要求子宫<孕3个月大小,子宫呈均匀增大或瘤体直径<5cm,较大的或不规则的子宫由于腹腔镜操作空间有限,操作困难,还易造成严重的并发症。
严重的盆腔粘连可能由于解剖位置不清,有增加周围脏器损伤的可能,所以视为手术禁忌证。
现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为两类四种术式:A类(完全切除宫颈组织):①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镜下手术难度,外科将腹腔镜与阴式手术的优势集于一体。
腹腔镜在妇产科手术中应用研究

腹腔镜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目的:对腹腔镜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方法:2007年 11月开始选取妇科手术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治疗组从手术平均用时、平均出血量、住院平均天数等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是一种具有良好效果的治疗方法。
并且,手术组人员能够观察到盆腔全貌,做出正确诊断,制定更为科学方案,进行合作治疗;当然镜下操作存在一定难度,这就需要医院根据自身条件,对各种手术的进行权衡,采取最为合适的手术方式,以便保证腹腔镜手术的安全进行和良好效果。
【关键词】腹腔镜;妇产科;应用20世纪80年代初,腹腔镜技术传入我国,并逐渐在被广泛应用。
妇科腹腔镜手术早期主要应用于诊断各种盆腔疾病和进行简单的手术操作,例如对不明原因的腹痛的病因诊断、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确诊,附件包块的鉴别、宫外孕的诊断、女性不孕原因检查等,由于当时设备的性功能比较落后,且没有手术器械,很多时候不能进行手术,很多患者在明确被诊断为腹腔镜后,仍然恶化成开腹手术[1]。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腹腔镜仪器设备和手术器械有了很大改善,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能和适用范围得到了很大提高,实现了对很多妇科疾患的治疗。
目前在国内外,各种类型的妇科腹腔镜手术已经普遍开展起来[2]。
2007年 11月开始,选取我院进行了妇科手术患者共计200例。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7年 11月开始,选取妇科手术200例,年龄在24—51岁,平均(33.5± 1.2)岁;6例初产妇,52例经产妇。
根据病史、妇检和b超等进性术前诊断。
疾病种类有:23例输卵管妊娠,1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6例卵巢囊肿,3例功能性子宫出血,6例子宫肌瘤,3例盆腔异位环,3例盆腔炎性粘连。
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100例采用常规手术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腔镜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2-07-03T10:10:54.32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3期供稿作者:陆建平龙琦朱芸[导读] 随着微创手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日趋扩大和成熟,妇科一些常见手术如附件切除术、囊肿剥离术及子宫切除术等
陆建平龙琦朱芸(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江苏无锡 2 1 4 1 8 7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良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44例妇科疾病确诊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和膀胱截石位,人工气腹后,置入镜体,进行常规探查,确定病变位置,进行腹腔镜手术操作,切除或剥除病变组织器官。
结果所有患者经腹腔镜手术均成功切除病变,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
术中出血量10m l~230m l。
住院时间1d~11d。
术后43例体温≤38.1℃。
1例术后因夜间受凉,体温>38.5℃,经对症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
全组病人未发生术后切口感染。
异位妊娠患者,术后一周,HCG基本降至正常。
全部病人术后病理报告均与临床诊断相符。
结论腹腔镜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及手术瘢痕细小,将成为妇科疾病治疗的首选手术方式。
【关键词】妇科疾病腹腔镜良性疾病
【中图分类号】R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3-0111-02 随着微创手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日趋扩大和成熟,妇科一些常见手术如附件切除术、囊肿剥离术及子宫切除术等,正在逐渐取代传统开腹手术。
我们于2010年11月~2011年10月,对44例妇科疾病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44例妇科疾病患者,年龄21~61岁,中位年龄36.8岁。
异位妊娠21例,其中伴有子宫肌瘤3例,附件囊肿14例,其中伴有子宫肌瘤3例,良性肿瘤9 例。
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诊断和实验室检查确诊。
表现停经、阴道出血、下腹部疼痛、下腹部包块等。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和膀胱截石位,常规手术区消毒铺巾,切开脐孔皮肤、筋膜、腹膜1cm,穿入10mm trocar,充气,置入镜体,维持气腹压力15m m Hg,进行常规探查,确定病变位置,进行腹腔镜手术操作,切除或剥除病变组织器官后,电凝出血点,缝合组织创面,生理盐水冲洗腹盆腔和组织创面,观察无活动性出血后,常规缝合手术切口,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
术后禁食、去枕平卧、心电监护6h,常规静脉使用抗生素、止血药物。
2 结果
44例患者经腹腔镜手术均成功切除病变,无一例发生严重麻醉和手术并发症。
术中出血量10m l~230m l,平均71.3m l。
住院时间1d ~11d,平均6.6d。
术后43例体温≤38.1℃。
1例术后因夜间受凉,体温>38.5℃,经对症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
全组病人未发生术后切口感染且切口愈合良好。
术后病人疼痛轻,未应用止痛剂。
异位妊娠患者,术后一周,H CG基本降至正常。
全部病人术后病理报告均与临床诊断相符。
3 讨论
自1901年O tt(俄国妇产学家)首次应用腹腔镜技术以来,已经历了一个世纪。
随着腹腔镜的改进及其辅助设备(气腹机、电视摄影系统、光导纤维等)、器械(剪刀、旋切器、持针器等)和止血技术(电凝手术、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妇科手术由单一且有创的开腹手术方式向腹腔镜手术的微创方向发展[1]。
腹腔镜技术的成熟和经验的积累,在熟练掌握腹腔镜手术技巧和镜下缝合技术的前提下,一些复杂的妇科疾病也可在腹腔镜下完成[2]。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病率约为1%是孕产妇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3]。
异位妊娠中以输卵管妊娠最为多见,约占异位妊娠的95%~ 98%[4]。
有学者认为[5]:由于腹腔镜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是治疗异位妊娠的首选手术方式。
子宫附件囊肿和妇科良性肿瘤是妇科常见疾病,自20世纪50 年代以来,全子宫或附件切除术被认为是标准术式,但有相当的弊端,如性功能、膀胱功能下降,抑郁症发生率增高,破坏了盆底的完整性,可引起阴道脱垂,影响排便功能等[6],王宇晗等认为[7]:腹腔镜下囊肿和良性肿瘤剔除术已取代开腹手术逐渐成为首选手术方式。
目前,腹腔镜手术已广泛运用于妇科良性疾病的治疗,主要是因为:腹腔镜手术对盆、腹腔脏器干扰少,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疼痛轻,用药少,住院时间短,腹壁切口愈合后疤痕几乎不易察觉,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腹腔镜手术时视野较开腹手术更清晰,易于发现盆腔内炎症、粘连及较小的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将其一并处理[8-10]。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高风险手术,尤其是妇科较为复杂的手术,其并发症有:1.泌尿系统的损伤,是腹腔镜手术中最常见的损伤;2.肠道损伤,临床上明显的肠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3.大血管的损伤等[11]。
腹腔镜手术是开腹手术经验与腹腔镜镜下操作技巧的结合,腹腔镜手术又是器械依赖性手术。
开展腹腔镜必须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合理选择病例,对于肿瘤性疾病,做好术前评估,发现有恶性倾向的肿块,不应选择腹腔镜手术,充分暴露术野,正确认识解剖结构,一旦发生损伤可首先予以保守治疗,避免再次手术创伤,如保守治疗无效,应及时手术修补。
建立相对固定的腹腔镜手术组,术前做好开腹手术的准备工作,术中密切配合,保障腹腔镜手术的顺利完成。
本组4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疾病得到治愈,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
与开腹手术相比,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及手术瘢痕细小,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易被患者接受等优点。
我们认为腹腔镜手术将成为妇科疾病治疗的首选手术方式,妇产科医生应改变以往开腹手术的传统观念,掌握各种手术技巧,积累镜下操作经验,不断改进提高手术方法,以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Hurst BS,Matthews ML,Marshburn paroscopic myomectomy for symptomatic uterine myomas.Fertil Steril,2005,83:1-23.
[2]Marret H,Chevillot M,Giraudeau B,et al.A retrospective multicentre study comparing myomectomy by laparoscopy and laparotomy in current surgical practice.What are the best patient selection criteria?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2004,117:82-86.
[3]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4]黎洪波,刘星颉.异位妊娠与输卵管疾病鉴别诊断[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5,21(6):329.
[5]华金蜜.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76例临床分析.中外医疗,2011,02:71-73.
[6]崔颖,孟庆伟,申桂华,等.阴式与腹腔镜下复杂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对比分析.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12):160-162.
[7]王宇晗,张丽丽,孙志戬,等.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影响.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25):174-175.
[8]Lo L,Pun TC,Chan S.Tubal ectopic pregnancy:an evaluation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versus laparotomy in 614 patients[J].Aust NZJ Obstet Gynaecol,1999,39(2):185-187.
[9]Xiang XD,Tang YQ,Mao JF.A comparison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and laparo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ectopic pregnancy[J].Singapore Med J,1999,40(2):88-89.
[10]Ghosh S,Mann C,Khan KK,et paroscopic management of ec2 topic pregnancy[J]. Semin Laparosc Surg,1999,6(2):68-72.
[11]李光仪,王刚,陈露诗.实用妇科腹腔镜手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427-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