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管制对审计的需求及供给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府管制对审计的需求及供给的影响
作者:张晓静
来源:《商情》2014年第39期
【摘要】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自恢复注册会计师制度以来的短短几十年中在规模和执业质量上都有很大的提高。
相对于西方成熟的资本市场,我国市场对于高质量审计的潜在需求还不够充分,仍然处于审计需求方占主导地位的买方市场。
我国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研究政府管制对审计需求的影响,引导公司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刺激高质量审计服务的供给,为政府恰当转换角色培育审计市场的良性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关键词】政府管制,审计需求,审计供给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轨阶段,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和实施机制并不完善。
我国的制度环境也有其特殊性,目前大部分的上市公司是由国有企业改制形成的,天生就和政府相联系,加之我国上市公司的特殊产权机制,决定了政府管制对审计市场的需求和供给都重要的影响。
一、政府管制对审计需求的影响
政府管制对审计需求的影响是双面的,而且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区别。
首先,中央政府的“帮助之手”。
在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加大,资源配置也不再主要依赖于计划更主要是市场。
资本市场的发展给企业的融资带来了闲的途径,会计报表信息作为投资者投资的重要依据尤为受到大家的关注,销售业绩好的公司希望通过聘用高质量的审计人员向市场传达有利于自己企业的良好信号,以便与那些同行业业绩差的企业相区别。
政府管制提高了市场的效率,并且进一步培育了良好的审计市场。
其次,地方政府的“掠夺之手”。
政府权力的重新配置,一方面赋予了地方政府自主权,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形成了一种新的委托和受托的关系。
分权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地方政府发展当地经济的积极性,资源竞争的现象应运而生,权利赋予的同时也会导致权利的滥用。
地方政府会本能的保护本地的企业,为了获得上市融资的机会,纵容企业选择审计服务质量较低的审计人员进行工作,已达到其特定的财务目标。
地方政府也会保护本地的会计师事务所,歧视外地的执业所,利用自身的管制便利条件要求本地的公司必须选择本地的会计师事务所,由于企业从政府管制中获得的租金优于选择高质量所的利益,他们很乐意迎合政府的要求,从而为外地的会计师事务所跨区域执业制造了地域保护屏障。
地方政府的地方性保护扰乱了审计市场的自由竞争秩序,人为分割审计市场,禁锢审计需求,破坏了审计市场的竞争机制。
二、政府管制对审计供给的影响
目前存在公共利益理论和管理俘虏理论两种截然相反的分析。
首先,公共利益理论。
从政府“帮助之手”的作用出发,强调政府管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审计市场失灵导致的效率低下的问题,矫正审计市场的不合理性。
具体对审计质量供给的影响表现在:政府作为审计市场的“守夜人”,监管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审计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弥补私人监管不利造成的损失。
监管的实施主要通过市场准入制度和惩罚制度两个途径。
一方面,政府制定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和从业人员资格认定标准。
规定只有具备一定执业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具有相关资格和专业能力的人员才能出具审计报告。
从而为审计服务供给方的进入设置了高标准的门槛,把一些执业规模较小,审计服务质量较差的公司排除在外,有力的保证了审计供给的高质量。
另一方面,针对审计人员提供低质量的审计服务采取一系列的惩罚制度,审计人员一旦因为审计质量的原因导致审计失败将被取消从业资格,也就永远失去了许可证带来的“准租”。
其次,管理俘虏理论。
从政府“掠夺之手”的作用出发,强调政府管制失效的可能性,认为政府同样可以看成是一个理性的利益主体,并且追求自身的利益。
具体对审计质量供给的影响表现在:政府监管的目的不是由于审计市场失效,而是利用自身权利便利谋取租金利益,并且在此基础上对经济利益和政治目的进行权衡。
斯蒂格勒等学者认为政府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在管制过程中可能因为管制租金的诱惑或政治威胁被监管者“俘虏”,为被监管者设置某种垄断资格,为其获得垄断利润提供制度支撑。
这种情况就会导致事务所不是通过提高自身执业质量而是向政府寻租来获得利润。
审计市场一旦出现寻租行为,价格机制就不能发挥作用,审计市场上有价值的资源的租金就会消失,资源配置效率就会降低。
”
我国独立审计市场的演变历史,制度变迁过程离不开政府的参与,从早期政府推动下的恢复发展,到政府规范下的有序发展,以及现在政府指导下的改革创新。
不难看出政府管制在推动审计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我国处于经济转型阶段,政府管制也遇到了新的问题,例如:政府对审计市场的过度干预,审计寻租活动的存在,政府管制信息的不对称等问题,导致了政府管制的失效。
审计市场和政府管制如何更好的相互配合,使审计市场的运行更加高效率,也将划入审计理论的研究方向,推动审计理论研究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永泽、陈艳:《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导向的现实选择》,《会计研究》2002年第11期。
[2]黄世忠等:《市场、政府与会计监管》,《会计研究》2002年第12期。
[3]刘峰、许菲:《风险导向型审计?法律风险?审计质量》,《会计研究》2002年第2期。
[4]王善平、朱青:《独立审计的产权绩效与机制改进》,《当代财经》2007年第6期。
[5]WattsR,Zimmerman J..1983.Agency Problems,Auditing,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Some Evidence.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3:613~633
[6]DeAngelo,L.E..1981.Auditor Size and audit quality. Journal of Accounting﹠Economics,December:183~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