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里的大象
房间里的大象:生活中的沉默和否认

作者还探讨了集体沉默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打破沉默的可能和方式。 这些内容为读者提供了反思自身和社会现象的机会,引导读者思考如何更好地面 对和解决集体沉默的问题。
《房间里的大象:生活中的沉默和否认》这本书的目录结构严谨,内容丰富, 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深入探讨集体沉默现象的平台。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 能够更好地理解集体沉默的成因、组成形式以及应对方法,从而在社会生活中更 加理性、积极地面对问题。
作者简介
这是《房间里的大象:生活中的沉默和否认》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精彩摘录
《房间里的大象:生活中的沉默和否认》精彩摘录
《房间里的大象:生活中的沉默和否认》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籍,作者通过 深入剖析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如何面对沉默和否认的问题,向我们揭示了这些行为 背后的心理机制和影响。以下是本书中的一些精彩摘录。
“沉默就像房间里的大象,它巨大而显眼,但人们却选择视而不见。”这句 话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在面对敏感或尴尬的话题时,往往会选择保持沉默,就像房 间里的大象一样,虽然存在,但却被人们故意忽略。
房间里的大象:生活中的沉默和否 认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否认
可能
沉默
问题
生活
选择
解决
大象
否认
沉默 大象
面对
生活
人们
现象
社会
现状
房间
作者
内容摘要
《房间里的大象:生活中的沉默和否认》是一本深入探讨社会心理学的经典之作。作者通过对 “房间里的大象”这一隐喻的运用,生动地揭示了人们在面对社会问题时常常选择沉默和否认的 态度。这本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世界,同时也唤醒了我们对 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
摆放白象的风水和寓意

摆放白象的风水和寓意
家里摆放白象摆放有哪些讲究,下面就来了解看看
一、一个人的办公桌或者是个人的办公室,可以摆放一头风水大象摆件来提升自己的地位和后坐力。
稳定事业根基而且还有贵人相助,提升事业财运,帮助善信助旺运势。
二、家,店铺的收款机(也就是风水上的财库位)摆放大象吸收客源,旺财吉祥,生意兴隆。
三、办公场所摆放大象可以凝聚各部门的人员向心力,团队更有组织更加统一,并带来安稳跟和谐,公司生意将会应接不暇。
四、公司的企业主管或者老板呢,更适合摆放在办公室座位后方两旁,能得权势人旺,办事会有贵人相助。
五、跑业务和收佣金的人,在办公桌或家中的书房摆放大象,得贵人相助,催旺正偏财,前程锦绣。
六、家中的沙发,书桌或办公桌背后无靠的,而且格局因素无法变动的人,可在沙发、茶几或坐位旁摆放大象,主有靠山得贵人相助,小人则敬而远之。
七、家中书房摆放大象可使读书稳如泰山,做事十拿九稳,学业事业的发展都很理想,运势畅通,得到老师及长官的厚爱。
八、家中客厅旺位(财位)摆放大象,不但能够团结家人的想法,也可以让家挺更和谐吉祥,更能聚旺财,全家受惠。
九、化解阴煞,尤其是家里面的厕所或浴室对着卧室或大门,可用大象来化解。
关于家里摆放大象摆放相关知识就介绍到这,以上介绍了这么多,相信你对它有了一定的了解,“只要是位置放对了这能发挥出实验室的作用,象”谐音“祥”,象征着吉祥、平安、幸福,可抵御外来不吉之气的冲击,同时也且有招财之功效。
招财象的摆放宜忌。
《实验者》影评观后感

《实验者》影评观后感《实验者》影评观后感一、房间里的大象当米尔格拉姆教授从耶鲁大学灰蓝色的走廊尽头缓缓走近,直面镜头说起大屠杀时,一头大象突然出现在他身后不远处。
正在讲述的主人公没有做出任何回应,镜头也没有给予这头大象任何关注。
这头庞然大物就好像不存在一样。
显然导演想用看似荒诞的画面告诉观众,这就是The Elephant in the Room。
社会学家伊维塔泽鲁巴维尔于2006年出版过一本关注生活中的沉默和否认的着作,书名就叫做《房间里的大象》。
作者用房间里的大象比喻“我们知道,但是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该知道”的事。
大屠杀就是一头房间里的大象。
要说一个普通的德国人想不明白远处大烟囱冒出的滚滚黑烟和散发的恶臭是怎么回事,未免太不可信。
历史将记取的社会转变的最大悲剧,不是坏人的喧嚣,而是好人的沉默。
只是因为没有人站出来说“房间里有大象”,大象也就不存在了。
大象再一次出现的场景与第一次十分类似,教授依然直面镜头,但他谈的不是大屠杀。
而是服从实验到底给我们带来什么。
第二次出现的大象与第一次相互呼应,是对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关照。
集体性沉默不仅发生在大屠杀的时代,在米尔格拉姆实验进行当中以及成果出来之后仍然阴魂不散。
二十世纪的人们不断地反思,批判,而这头大象如同梦魇一般时不时地从走廊镜头突然出现,考验所有人直面现实的勇气。
米尔格拉姆的老师所罗门?阿希在听说他这个实验之后放下咖啡杯慢条斯理地说:“你怎么不看看人性光明的一面呢?”在米尔格拉姆告诉他,这个实验换了地点换了施测方式换了被试人群结果依然如故之后,阿希沉默。
在学术评委会讨论米尔格拉姆的实验结果,质疑这个实验的目的时,米尔格拉姆拿出不容置疑的数据,回答他的依然是沉默。
米尔格拉姆在学术界磕磕绊绊几十年,不管他愿不愿意,服从实验终究是他始终绕不过的话题,正因如此,房间里的大象也像一个巨大的幽灵一般跟了他几十年。
二、米尔格拉姆与所罗门?阿希米尔格拉姆在哈佛的第二年师从所罗门?阿希,这位导师对他确定未来研究方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房间里的大象读后感_初三优秀作文

房间里的大象读后感_初三优秀作文《房间里的大象》是一本寓言故事。
它虽然看似浅显,但背后所传达的道理却深刻而又耐人寻味。
通过讲述一个房间里的大象,作者把我们的生活、处境以及需要面对的问题进行了巧妙的隐喻,给了我很深的启发。
整个故事,从大象进入房间开始,一直到大象离开,给人一种窒息的感觉。
大象这样巨大的动物,在狭小的房间里就像是鱼儿被关在一个小泡泡里,感到压抑、无所适从。
而房间里的人们却对大象视而不见,急于逃避。
我想,作者通过这一情节想要表达的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忽略掉一些大问题,只顾眼前小事,却忽视了那些真正需要去关注和解决的事情。
就好像在故事中,人们明明可以找到解决大象无法离开房间的问题的办法,却因为懒惰和无知而选择逃避,选择不去关心。
大象的离开,给房间带来了一片宽敞和自由。
这一幕就好像就是一个阻碍,一个囚禁的束缚,终于被打破。
这是人们从困境中解脱出来的场景。
就像我们在生活中面对困难时,只要勇敢面对,寻找解决的方法,困难就能迎刃而解。
而大象失去了长时间的禁锢,却感到不适应和害怕从而逃离了。
这恰恰反映出人们常常习惯于舒适的生活,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感到恐惧和不安。
事实上,如果我们对新事物和变化抱有开放的态度,相信自己能够适应并克服困难,就能够拥有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通过这个故事,我深刻地领悟到,人们在面临问题时不应该回避和逃避。
我们应该努力寻找解决的办法,并勇敢面对困难,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迎接更好的未来。
回顾我的成长历程,我也曾面临过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我曾经因为学习压力大而逃避学习,想方设法逃避难题和作业。
我发现这只是逃避现实的借口,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后来,我开始学会勇敢面对困难,主动寻找解决的办法,并相信自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
逐渐地,我发现只要自己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就能够从困境中走出来,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通过阅读《房间里的大象》,我深触到作者要向我们传达的信息:面对问题,我们要选择勇敢面对和解决,而不是选择逃避。
房间中的大象--BONECHINA酒吧

0 8法 兰克 福瓷 砖 0 9烟灰 色 基调 的卫 生 、 司
1 0二 层平 面图
04 9
一
彩 。 它们 是 由酒 吧 的 设 计 团 队 、 法 兰 克 福
行 英 文— — “ 1 wa s a t h o me l a s t n i g h t ” ,
当地 的设 计 工 作 室 S t u d i o Ab e r j a特 制 的 ,
像极 宿 醉 者 的托 词 。
推 门而入 , BONE CHl N A 的 冷 感 就 会
扑 面 而 来 。 最 冷 的一 点 , 是 那 只 长 得 极 为 抽象、 摆 放在房 间正 中间 的蓝 紫色 大 象。 在英文中, “ 房 间 中 的大 象 ” ( e l e p h a n t i n
t h e r o o m) 是 一句 谚 语 , 指 的 是 集 体 选 择 性
市 的 老萨 克 森 豪 区 , 不 同 于 当 地 最 具 特 色 之 间 产 生 强 烈 的 对 比 , 与 几 近 单 色 调 的 房 坐 落地 点 德 国 法 兰克 福 的苹 果酒 馆 , 不 大热 情 , 甚 至 略 带 高 冷 的 气 间 发 生 共 鸣 。 有棱 有 角 的 几何 线 条 , 与 贴 规 质, 在 这块聚 集 了 1 0 0多 家 传 统 酒 馆 的 老 满 墙 面 的 蓝 紫 色 陶 瓷 片 形 成 了 呼 应 。 模 2 0 个座 位 设 计单位 S t u d i o A B E R J A
杯 从 这 个 装 置 里 接水 。 这 只 大 象 是 由 雕 塑 家 Ma r c R a m—
me l mO I l e r 设计 的 , 灵 感 来 自折 纸 艺 术 , 使 用 3 一 D编 程 创 造 了 这 个 抽 象 的 折 纸 大 象 形象, 这 是 一 次 将 数 字 化 设 计 与传 统 工 艺
让“狭小房间里的大象”走出来——温州市实验中学课程变革行动叙事

区域探索•温州实践让“狭小房间里的大象”走出来——温州市实验中学课程变革行动叙事▼黄慧(温州市实验中学浙江温州,325000)“房间里的大象”源自英语谚语,指某种巨大到不可能被忽视的真相,而事实上如此巨大的真相却常常被集体忽略,这正隐喻当下我们关注和探讨的综合性、实践性能力的培养。
面对未来教育,我们的课程设计要如何走向综合性、实践性?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我们的教学模式要怎样变革创新?信息化时代,我们的教研方式要如何转型升级?结合第十届长三角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论坛聚焦新时代教育核心问题,我们重新梳理学校走过的课程变革之路,深入思索课程的综合化设计与实施策略。
温州市实验中学的“适性课程”指向“人”的真正发展。
为每个学生而设计、为真实生活而设计、为创造未来而设计。
关注个性需求、强调学习经历、注重学习方式。
其最终愿景是让每个学生的青春都明媚起来。
一、综合实践课程迭代更新2002年学校起步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路径。
探索之初便明确提岀该课程的宗旨: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2009年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学校一门独立的校本课程,确定“让学习回归真实生活”为课程的核心理念。
如结合开学初设计的“菁菁校园”单元分为“游校园”“谢师恩”“识新朋”等内容,以“歌唱祖国”“八月十五倍思亲”“情系九月九”活动构建的“体验民俗,感恩生活”单元,皆以生活事件为情景设置主题学习活动。
2012年学校首创创客教育,使之成为课程建设新的生长点。
创客倡导让学生从知识的消费者转变为知识的创造者,学校从知识的传授地转变为知识实践应用和创造的场所,倡导造物,鼓励分享,重在培养学生跨学科解决问题、团队协作、创新思维的能力。
E 想不到、3D打印与建模、巧手饰家等几十门创客课程应运而生,中国青少年创客教育联盟成立大会暨全国首届青少年创客教育论坛在我校隆重举行。
2016年课程继续迭代——进入STEM+教育模式。
房间里的大象话术

房间里的大象话术
社会最大的悲哀,不是坏人喧嚣,而是好人沉默!
1、所谓"集体性沉默",指的是面对那些显而易见的、无法忽视的事实或真相,所有人全部不约而同的保持沉默,这就如同房间里有只大象,可大家却集体选择忽视,当作没看见,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就是集体沉默的结果。
2、集体沉默有三个最为显著的特征:“不说”、“不听”、“不看”,其实就是人性深处的一种逃避行为,激发起这些逃避态度的,往往是一些暴力、丑闻、权利等等,这些令人感到恐惧或尴尬的敏感问题。
3、集体沉默产生的更深层次原因,就个体而言,是为了避免痛苦,避免尴尬或摆脱耻辱,就集体而言和文化习俗,权力结构,人际互动等社会因素有关。
4、要终结沉默,就必须想法设法把“大象”从背景中拖出来,就必须战胜心中的软弱和恐惧,大声说出事实真相。
“房间里的大象”

“房间里的大象”作者:徐凯文来源:《中华家教》2021年第06期笔者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临床心理学博士,从1997年开始在医院精神科工作,自2009年在北京大学博士毕业后到今年7月,在北大工作了12年,现在创立了“大儒心理”,主要进行青少年心理咨询、学术研究和专业发展的工作,一直关注着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之所以介绍个人背景,笔者是为了更好地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阐释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
现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中科院心理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指出,中国青少年抑郁的检出率是24.6%,北京安定医院的郑毅教授等人做的全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现在儿童青少年的精神障碍的时点患病率是17.5%。
在最近这两年多的时间里,笔者也一直在做中小学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并且研究抽样很广泛,无论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还是一些三四线城市,笔者的调查都有样本。
相比于这两个数据,笔者研究数据只高不低,基本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障碍呈现出30%以上的检出率。
这个数据非常可怕,但是也反映出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亟待解决的这一基本现实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是使中小学生产生休学、自我伤害等行为的重要原因。
例如,B市某区一年中发生多起中小学生的极端事件。
从一个医生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这种情况其实是很荒谬的。
在我们“70后”“80后”上中小学的时候,学生自杀是闻所未闻的事情,现在变得这么普遍,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情况,这值得我们去反思。
心理健康问题引发了青少年“空心病”的问题。
笔者最初提出“空心病”这个概念,就是因为在大学生群体中发现这种情况大量存在:那么优秀的孩子考进名牌大学,但他们的内心并没有积极的价值观做支撑,他们没有理想、信仰,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生命有什么意义和价值,没有办法完成自我认同,甚至自我厌恶到抑郁自杀的程度,这就是“空心病”。
现在“空心病”问题越来越多,而且已經向中小学蔓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间里的大象
(1)沉默是金,人们常说。
这话还被写成大字,镶在框里,贴在很多墙壁上。
人们用它来告诫自己:言多必失,少说多做,祸从口出,实干兴邦空谈误国。
总之,能闭嘴的时候就闭嘴。
(2)但是马丁〃路德〃金说:历史将记取的社会转变的最大悲剧不是坏人的喧嚣,而是好人的沉默。
(3)历史上无数悲剧源于集体沉默。
二战期间,普通德国人大多已经隐隐知道那些被推上火车的犹太人的下场,但是他们对此不闻不问,照常买牛奶面包,上班下班,并对迎面走来的邻居温和地问候“早上好”。
文革期间,当学生们用皮带抽打老师、或者造反派暴力批斗“走资派”时,也有很多围观群众感到不忍,但他们只是默默地回过头去。
今天的中国,朋友们聚餐,点龙虾鱼翅燕窝,结账的时候在座的人中有公职的那位“要一张发票”,这上万块钱的餐费最后摊到了谁头上,不会有人追问。
(4) “房间里的大象”,在英文里,意指所有那些触目惊心地存在却被明目张胆地忽略甚至否定的事实或者感受,就是那些“我们知道,但是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该知道”的事。
“皇帝的新装”是个典型的“房间里的大象”,但“皇帝的新装”只是个隐喻。
在一个电视相亲节目中,嘉宾们七嘴八舌分析某个相亲失败的男人哪句话说错了、哪个表情不当,却绝口不谈他的职业是厨师或者鞋匠的事实,这时候,电视屏幕里站着一只大象。
成百上千个人坐在一起煞有介事地开会,但谁都明白这个会只是个橡皮图章而已,在那个会议厅里,同样站着一只大象。
(5)有些时候,沉默也许是起源于善意和礼貌,比如在临终亲友面前,我们不愿意谈起他们的病情,比如和一个口吃的人聊天,我们假装注意不到他的口吃。
但是另一些时候,沉默源于怯懦。
人们害怕权力,害怕高压,害怕失去升官发财的机会,害怕失去房子车子,于是沉默成了自我保护的机制。
高贵是高贵者的墓志铭,沉默是沉默者的通行证。
(6)另一些时候,人们所恐惧的,甚至不是利益上的损失或者肉体上的暴力伤害,而是精神上被自己的同类群体孤立。
出于对归属感的依恋,他们通过沉默来实现温暖的“合群”。
解放前为理想浴血奋战、出生入死的革命家,解放后却在屡次政治运动中保持沉默、随波逐流,很难说仅仅是因为贪生怕死,更多的恐怕是因为他们害怕被革命队伍抛弃,成为一个“精神上的孤儿”。
对认同感、归属感的强烈需要,大约是写在人类基因里的密码,这个密码有时候会成为勇气的源泉,有时候却让我们蒙上了自己的眼睛。
(7)所以,沉默的人数越多,打破沉默就越难——因为当越来越多的人卷入沉默的漩涡,从这个漩涡中挣脱出来需要的力气就越大。
历史上的先知,往往命运悲惨。
面对第一个站出来大喊“屋子里有大象”的人,人们往往不会顺着他的手指去看有没有一只大象,而是怒斥他为什么吵醒了自己的好觉。
甚至,他们会因为那个人的勇气映照出自己的怯懦而恼羞成怒,你那么大喊大叫干什么?哗众取宠、爱出风头、不识时务,神经病。
“沉默如癌细胞般分裂生长”,房间里的大象就这样在“合群”的人们的相互拥抱中越长越大。
(8)好在随着大象越长越大,它被戳破的可能性也随之加大——因为随着大象越来越大,掩盖这只大象所花费的成本也会越来越高,并且,目击者的增多也意味着出现“叛徒”的可
能性在增大。
最终,孩子小声的一句嘟囔“皇帝没穿衣服”,就可能使这只充气大象迅速地
瘪下去。
二战之后,德国人纷纷睁开闭上的眼睛;赫鲁晓夫时代,苏联人也纷纷从对斯大林
的崇拜中“醒悟”过来;文革之后,曾经打得不亦乐乎的人们回头看自己的所作所为,也会
感到不可理喻。
可惜,在众人眼睛的这一闭一睁之间,已经有无数人成了沉默的祭品。
(9)拒绝发声并不奇怪,因为发声不但需要勇气,而且意味着承担。
直视沉默也就是抵
抗制度性遗忘和集体性否认的压力,直视生活中不被阳光照耀的角落、被压迫者的痛苦和我
们自己的软弱。
人们习惯于用政治或社会的压制来为自己的沉默辩护,却往往忘记了正是自
己的沉默在为这种压制添砖加瓦。
我们尽可以堵上自己的耳朵或者捂上自己的嘴巴,但是当
房间里有一只大象时,它随时可能抬起脚来,踩碎我们天下太平的幻觉。
1.阅读1—4段,说说第(3)段中所列举的悲剧产生的根源是什么?(4分)
2.第(5)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沉默是沉默者的通行证”?(6分)
3.请用直白的语言表达出对下面句子语意的理解。
房间里的大象就这样在“合群”的人们的相互拥抱中越长越大
4.文章结尾,作者认为“发声不但需要勇气,而且意味着承担”,说说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愿
望。
(4分)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