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检测低应变试卷
低应变考精彩试题

低应变考试一、单项选择题1、低应变检测时,幅频信号分析的频率围上限不应小于( D )Hz。
A、800B、1000C、1500D、20004、在低应变检测中,对于桩底反射不太明显的信号,应选用锤头材料相对( B )的敲锤。
A、硬的B、中等的C、软的D、无所谓2、对某一工地确定桩身波速平均值时,应选取同条件下不少于( D )根Ⅰ类桩的桩身波速参与平均波速的计算。
A、2个B、3个C、4个D、5个3、低应变方法不适用于判定( D)。
A、桩身完整性B、桩身缺陷的程度C、桩身缺陷位置D、承载力4、低应变法检测要求受检桩的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 B)。
A、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20MPaB、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C、设计强度的50%,且不小于20MPaD、设计强度的50%,且不小于15MPa5、低应变测试参数设定中时域信号记录的时间段长度应在2L/c时刻后延续不少于( B )。
A、3msB、5msC、10msD、15ms6、低应变测试参数设定中的时域信号采样点数不宜少于(C)。
A、256点B、512点C、1024点D、2048点7、实心桩的激振点位置应选择在(A)。
A、桩中心B、距桩中心1/3半径处C、距桩中心1/2半径处D、距桩中心2/3半径处8、以下哪种类型的桩低应变法检测不适用(A)。
A、薄壁钢管桩B、预制混凝土方桩C、预制混凝土管桩D、等截面的混凝土灌注桩9、低应变法采集信号时,每个检测点记录的有效信号数不宜少于(C)。
A、1个B、2个C、3个D、4个10、桩身完整性类别为II类的时域信号特征为(C)。
A、波形呈低频大振幅衰减振动,无桩底反射波B、2L/c时刻前无缺陷反射波,有桩底反射波C、2L/c时刻前出现轻微缺陷反射波,有桩底反射波D、2L/c时刻前出现轻微缺陷反射波,无桩底反射波11、JGJ106规中特别强调的低应变检测报告应包括(C)。
A、地质条件描述B、受检桩的桩号、桩位和相关施工记录C、桩身完整性检测的实测信号曲线D、桩身完整性描述、缺陷的位置及桩身完整性类别12、当截面扩大时,透射波的速度或应力的幅值(C)入射波。
低应变法检测试题

低应变法检测单项选择题1.桩身完整性的定义为:()。
D 师A、相对原设计而言桩身截面尺寸的大小,材料密实性及连续性的综合指标B、相对原设计而言桩身截面尺寸的大小,材料密实性及连续性的定量指标C、反映桩身截面尺寸相对变化、桩身材料密实性和连续性的综合定量指标D、反映桩身截面尺寸相对变化、桩身材料密实性和连续性的综合定性指标2.当采用低应变法检测设计强度等级C40的桩的完整性时,受检桩的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少于()MPa 。
BA、10B、15C、20D、303.采用低应变法评价混凝土灌注桩桩身完整性时,江苏省《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要求的抽检总数量的下限为()。
BA、大于等于30%,且不少于20根B、大于等于50%,且不少于20根C、大于等于10%,且不少于10根D、大于等于5%,且不少于10根4.对于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JGJ106-2014规定桩身完整性抽检数量()。
B师A、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得少于10根B、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得少于20根C、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10根D、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10根5.按JGJ106-2014规定,对于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桩身完整性检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得少于()根。
(B)A、10 B、20 C、30 D、506.按JGJ106-2014规定,除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其它桩基工程低应变检测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根。
(A)A、20%,10B、20%,20C、30%,10D、30%,207.按江苏省《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某工程施工总数量为305根,柱下三桩或三桩以上的钻孔混凝土桩承台为100个,则桩身完整性检测的抽检数量至少应为( C )根。
师A 、92 B、100 C、153 D、3058.空心桩低应变检测时,激振点与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同一水平面上,且与桩中心连线形成的夹角宜为()。
低应变法试题(KEY)

低应变法试题(50分)一、填空题(10分)1.一般低应变法测试的目的是测试桩的桩身完整性,判断桩身缺陷的位置和程度。
2.低应变的传感器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有灵敏度、频响特性、线性度。
3.力频率成分与冲击脉冲中的宽度有关,浅部缺陷用窄(高频)的脉冲,深部缺陷用宽(低频)的脉冲。
4.低应变用加速度传感器的幅频线性段的高限不应小于5000Hz ,速度传感器不应小于1000Hz 。
5.低应变钟形力脉冲的宽度为1ms时,其对应的高频截止分量约在2000 Hz左右,采样频率应至少为4000 Hz。
6.当上行的压力波遇到桩顶时,会反射为下行拉力波,当遇到阻抗变大时会反射为下行压力波。
7.动力测桩时为了使采集到的数字信号保留原有模拟信号特性,根据采样定理,应使选用的采样频率f1上限高于被测信号最高fm,并满足下面的不等式f s≥2f m。
8.低应变反射波法、桩身混凝土纵波波速的定义为:c=(E/ρ)1/2;缺陷的深度计算式为x=cΔt /2000 (均写出表达式即可)。
9.进行基桩承载力检测之前,应先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
10.低应变测试过程中,从理论上讲,按实测曲线入射峰-桩底反射峰确定的波速将比实际的波速高,根据该波速确定的桩身缺陷位置将比实际的浅。
11.低应变法在现场测试灌注桩时锤击点位于桩顶中心,传感器用耦合剂安置于桩的距离桩中心2/3半径处。
测试管桩时锤击点位于和传感器安装点成90。
方向。
12.动力试桩法中,速度传感器的灵敏度可用v/(m/s)表示;加速度传感器的灵敏度可用v/(m/s2)或v/g或PC/g等表示;应变式力传感器的灵敏度可用 v或v/(με) 表示。
13.低应变法测试分析的物理量是_桩顶质点的振动速度或加速度___其分析方法一般常用__时域__、__频率域__。
14.利用加速度计测得的原始信号是加速度曲线,必须积分成速度曲线方可分析。
15.当信号出现振荡时,可在时域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频谱分析或滤波方式消去。
低应变考试题

低应变考试一、单项选择题1、低应变检测时,幅频信号分析的频率范围上限不应小于( D )Hz。
A、800B、1000C、1500D、20004、在低应变检测中,对于桩底反射不太明显的信号,应选用锤头材料相对( B )的敲锤。
A、硬的B、中等的C、软的D、无所谓2、对某一工地确定桩身波速平均值时,应选取同条件下不少于( D )根Ⅰ类桩的桩身波速参与平均波速的计算。
A、2个B、3个C、4个D、5个3、低应变方法不适用于判定( D)。
A、桩身完整性B、桩身缺陷的程度C、桩身缺陷位置D、承载力4、低应变法检测要求受检桩的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 B)。
A、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20MPaB、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C、设计强度的50%,且不小于20MPaD、设计强度的50%,且不小于15MPa5、低应变测试参数设定中时域信号记录的时间段长度应在2L/c时刻后延续不少于( B )。
A、3msB、5msC、10msD、15ms6、低应变测试参数设定中的时域信号采样点数不宜少于(C)。
A、256点B、512点C、1024点D、2048点7、实心桩的激振点位置应选择在(A)。
A、桩中心B、距桩中心1/3半径处C、距桩中心1/2半径处D、距桩中心2/3半径处8、以下哪种类型的桩低应变法检测不适用(A)。
A、薄壁钢管桩B、预制混凝土方桩C、预制混凝土管桩D、等截面的混凝土灌注桩9、低应变法采集信号时,每个检测点记录的有效信号数不宜少于(C)。
A、1个B、2个C、3个D、4个10、桩身完整性类别为II类的时域信号特征为(C)。
A、波形呈低频大振幅衰减振动,无桩底反射波B、2L/c时刻前无缺陷反射波,有桩底反射波C、2L/c时刻前出现轻微缺陷反射波,有桩底反射波D、2L/c时刻前出现轻微缺陷反射波,无桩底反射波11、JGJ106规范中特别强调的低应变检测报告应包括(C)。
A、地质条件描述B、受检桩的桩号、桩位和相关施工记录C、桩身完整性检测的实测信号曲线D、桩身完整性描述、缺陷的位置及桩身完整性类别12、当截面扩大时,透射波的速度或应力的幅值(C)入射波。
低应变检测题目及答案

第一部分客观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职业道德准则》第十五条:热情服务,维护权益。
下列不属于该条规定的内容是。
A.维护委托方的合法权益; B.不做假试验,不出假报告;C.树立为社会服务意识;D.对委托方提供的样品按规定严格保密2、透射波的速度或应力在缩颈或扩颈处均()。
A 不改变方向或符号;B 改变方向不改变符号;C 不改变方向改变符号D 改变方向改变符号3、低应变检测时,实测桩长小于施工记录桩长,按桩身完整性定义中连续性的涵义,应判为()类桩。
A Ⅰ;B Ⅱ;C Ⅲ;D Ⅳ4、按JGJ106-2003规范,设计等级为甲级的钻孔混凝土桩,柱下三桩或三桩一下的承台为100个,施工总数量为330根,则桩身完整性检测的抽检数量至少应为()根。
A 100;B 99;C 20;D 1655、某工程地基采用C30的钻孔灌注桩,当采用低应变检测时,受检桩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且不小于()。
A 75%、15MPa;B 70%、15 MPa;C 75%、22.5 MPa ;D 70%、22.5 MPa6、当采用低应变法抽检桩身完整性所发现的Ⅲ、Ⅳ类桩之和大于抽检桩数的(),宜在未检测桩中继续扩大检测。
A 10%;B 20%;C 30%;D 50%7、低应变检测时,时域信号出现周期性反射波,且无桩底反射波,则该桩应判为()类桩。
A Ⅰ;B Ⅱ;C Ⅲ;D Ⅳ8、低应变法的理论基础以一维线弹性杆件模型为依据。
据此请选择下列哪种桩型不宜使用低应变法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
A 桩径800mm,桩长10m ;B 桩径420mm,桩长2.5m;C 桩径1000mm,桩长4.5m;D 桩径600mm,桩长6m。
9、当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可用上限频率在其安装谐振频率的()以下时,可保证较高的冲击测量精度,且在此范围内,相位误差几乎可以忽略。
A 1/5;B 1/4;C 1/2;D 1/310、瞬态激桭通过改变锤的重量及锤头材料,可改变冲击入射波脉冲宽度及频率成分。
桩基检测低应变检测技术试题(答案)

桩基检测低应变检测技术试题(答案)第1题空心桩的激振点与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与桩中心连线形成的夹角宜为A.45B.90C.135D.180答案:B第2题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中,用加速度计测得的原始信号是,实际分析的曲线是A.加速度加速度B.加速度速度C.速度加速度D.速度速度答案:B第3题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时,每个检测点有效信号数不宜少于个,通过叠加平均提高信噪比A.1B.2C.3D.4答案:C第4题当桩进入硬夹层时,在实测曲线上将产生一个与入射波的反射波A.反向B.奇数次反射反向,偶数次反射同向C.同向D.奇数次反射同向,偶数次反射反向答案:A第5题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中,桩身完整性类别分为类A.1B.2C.3D.4答案:D第6题低应变反射波法所针对的检测对象,下列哪个说法不正确A.工程桩B.桩基C.基桩D.试桩答案:B第7题对某一工地确定桩身波速平均值时,应选取同条件下不少于几根Ⅰ类桩的桩身波速参于平均波速的计算A.2B.3C.4D.5答案:D第8题低应变反射波法计算桩身平均波速的必要条件是A.测点下桩长、桩径B.测点下桩长、桩顶相应时间、桩底反射时间C.测点下桩长、成桩时间D.桩径、桩顶相应时间、桩底反射时间答案:B第9题低应变反射波法在测试桩浅部缺陷时,激振的能量和频率要求A.能量小,频率低B.能量大,频率高C.能量小,频率高D.能量大,频率低答案:C第10题港口工程桩基动力检测规程中,“检测波波形有小畸变、波速基本正常、桩身有轻微缺陷、对桩的使用没有影响”描述,应判为桩A.Ⅰ类B.Ⅱ类C.Ⅲ类D.Ⅳ类答案:B第11题在距桩顶X的桩身某处桩周土存在硬夹层,其低应变反射波法实测曲线具有以下特征A.在2X/C时刻会有同向反射波B.在2X/C时刻会有反向反射波C.在X/C时刻会有同向反射波D.在X/C时刻会有反向反射波答案:B第12题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时,采样时间间隔或采样频率应根据合理选择A.测点下桩长、桩径B.测点下桩长、桩顶相应时间、桩底反射时间C.测点下桩长、桩身平均波速和频域分辨率D.桩径、桩顶相应时间、桩底反射时间答案:C第13题低应变反射波法是通过分析实测桩顶的特征来检测桩身的完整性A.速度时程曲线B.位移时程曲线C.加速度时程曲线D.压力曲线答案:A第14题应力波在桩底处于固定情况下,在桩顶实测的桩底反射波是A.反向B.奇数次反射反向,偶数次反射同向C.同向D.奇数次反射同向,偶数次反射反向答案:B第15题应力波在桩身存在严重缺陷、桩底处于自由情况下,在桩顶实测桩身缺陷位置的反射波是A.反向B.奇数次反射反向,偶数次反射同向C.同向D.奇数次反射同向,偶数次反射反向答案:C第16题已知测点下桩长为L,入射波峰值时刻为t1,桩底反射波到时为t2,则桩身平均波速c为A.c=L/t2B.c=L/(t2-t1)C.c=L×(t2-t1)/2D.c=2×L/(t2-t1)答案:D第17题已知桩身平均波速为c,入射波峰值时刻为t1,缺陷反射波到时为t2,则桩身缺陷位置x为A.x=c×(t2-t1)B.x=c×(t2+t1)C.x=c×(t2-t1)/2D.x=c×(t2+t1)/2答案:C第18题低应变反射波法对缺陷的判定A.定性B.定量C.定性和定量D.既不能定性,也不能定量答案:A第19题下列桩型中,低应变反射波法适用A.薄壁钢管桩B.大直径现浇薄壁混凝土管桩C.类似于H型钢桩的异型桩D.钻孔灌注桩答案:D第20题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采用的测量响应传感器主要是A.位移传感器B.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C.压力传感器D.声波传感器答案:B第21题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中,高频窄脉冲冲击响应测量宜使用A.速度传感器B.加速度传感器C.压力传感器D.位移传感器答案:B第22题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时,受检桩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且不应低于A.50%,15MPaB.70%,8MPaC.70%,15MPaD.50%,8MPa答案:C第23题实心桩的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距桩中心半径处A.1/2B.1/3C.2/3D.1/4答案:C第24题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中,传感器的设定值应按照设定A.设置为1B.计量检定结果C.校准结果D.任意答案:B,C第25题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对混凝土灌注桩桩头处理的要求,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桩头可以有浮浆或松散、破损部分B.桩头为坚硬的混凝土,桩头表面应平整、密实,并与桩轴线基本垂直C.桩头表面可以有积水D.桩头应断开与承台或垫层的连接答案:B,D第26题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对激振的要求,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激振方向垂直于桩面B.激振点可以凹凸不平C.激振干脆,形成单扰动D.激振点应尽量靠近钢筋笼的主筋答案:A,C第27题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预应力管桩的桩身完整性时,难测到桩底反射,下面说法正确的产生原因是A.桩的长径比较大B.预应力管桩的管状结构C.桩底土的性质发生了改变D.桩径较大答案:A,B,C第28题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大直径灌注桩的桩身完整性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缺陷的方位性B.浅部变截面的问题C.排除高频干扰D.桩头处理答案:A,B,C,D第29题应力波理论用于基桩检测的基本假设,下面哪些是正确的A.一维连续均质线弹性杆件B.考虑桩土耦合面的影响C.没有考虑桩周土的影响D.考虑了杆件的横向惯性效应答案:A,C。
低应变题及参考答案答案

工程桩检测上岗培训考试卷(动测部分)(考试时间: 90分钟)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低应变动测反射波法是通过分析实测桩顶速度响应信号的特征来检测桩身的完整性,判别桩身缺陷的位置及程度。
2、公路工程基桩应进行100%的完整性检测,各种方法的选定应具有代表性和满足工程检测的特定要求。
3、低应变法检测桩身质量时,所用的传感器可采用 速度型和 加速度型传感器。
4、低应变法信号采集时,应根据桩径大小。
桩心对称布置 2-4 个检测点。
5、对混凝土灌注桩,传感器宜安装在距桩中心1/2~2/3半径处。
当桩径不大于1000mm 时不宜少于2个测点,当桩径等于或大于100cm ,每根桩不宜少于 4个测点,每个测点重复检测次数不应少于3次。
6、缩径类缺陷主要包括夹泥、夹砂、离析等。
7、对于缩径类缺陷,其反射波与入射波同相;对于扩径类缺陷,其反射波与入射波反相。
8、对于同一地质条件、尺寸相同的桩,相同深度的缺陷,如果缺陷尺寸越大,则其反射波波幅越大。
9、对于接收到的加速度原始信号,进行分析时,应首先进行积分、滤波、去直流等处理。
10、当桩长和桩径一定时,桩身强度愈低、桩侧土愈坚硬,桩底反射信号愈弱。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2分,共10分)1、低应变检测中一般采用速度传感器和加速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的频响特性优于速度传感器,其频响范围一般为0-2KHz 。
( √ )。
2、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基桩完整性,现场检测取得好信号与传感器安装有关、与激振的方法无关。
( × )3、一根Φ为377mm 长18m 的沉管桩,对实测曲线分析发现有二处等距同相反射,进行频率分析后发现幅频曲线谐振峰间频差为300Hz ,砼波速为3000m/s ,其缺陷部位在6m 。
( × )(x=1/2000*△t x *c 或x=1/2*c/△f,计算应该是5m 4、低应变反射波法可以检测出混凝土的龄期。
低应变题及参考答案答案

工程桩检测上岗培训考试卷(动测部分)(考试时间: 90分钟)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低应变动测反射波法是通过分析实测桩顶速度响应信号的特征来检测桩身的完整性,判别桩身缺陷的位置及程度。
2、公路工程基桩应进行100%的完整性检测,各种方法的选定应具有代表性和满足工程检测的特定要求。
3、低应变法检测桩身质量时,所用的传感器可采用 速度型和 加速度型传感器。
4、低应变法信号采集时,应根据桩径大小。
桩心对称布置 2-4 个检测点。
5、对混凝土灌注桩,传感器宜安装在距桩中心1/2~2/3半径处。
当桩径不大于1000mm 时不宜少于2个测点,当桩径等于或大于100cm ,每根桩不宜少于 4个测点,每个测点重复检测次数不应少于3次。
6、缩径类缺陷主要包括夹泥、夹砂、离析等。
7、对于缩径类缺陷,其反射波与入射波同相;对于扩径类缺陷,其反射波与入射波反相。
8、对于同一地质条件、尺寸相同的桩,相同深度的缺陷,如果缺陷尺寸越大,则其反射波波幅越大。
9、对于接收到的加速度原始信号,进行分析时,应首先进行积分、滤波、去直流等处理。
10、当桩长和桩径一定时,桩身强度愈低、桩侧土愈坚硬,桩底反射信号愈弱。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2分,共10分)1、低应变检测中一般采用速度传感器和加速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的频响特性优于速度传感器,其频响范围一般为0-2KHz 。
( √ )。
2、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基桩完整性,现场检测取得好信号与传感器安装有关、与激振的方法无关。
( × )3、一根Φ为377mm 长18m 的沉管桩,对实测曲线分析发现有二处等距同相反射,进行频率分析后发现幅频曲线谐振峰间频差为300Hz ,砼波速为3000m/s ,其缺陷部位在6m 。
( × )(x=1/2000*△t x *c 或x=1/2*c/△f,计算应该是5m4、低应变反射波法可以检测出混凝土的龄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年度低应变动测试卷
一、填空(20分):
1.低应变动测方法适应于各种混凝土预制桩、灌注桩的完整性检验,
判定桩身是否存在缺陷、缺陷程度及其位置。
2.低应变动测方法检测缺陷的有效深度,40m以上的长桩宜按长径比
不大于
———50
—
控制。
3.对有接头的多节混凝土预制桩,抽检桩数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并不得少于 10 根;单节混凝土预制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10%,灌注桩抽检数量必须大于总桩数的50%,桥梁工程、一柱一桩结构形式的工程应进行普测。
4. 动测以后Ⅲ、Ⅳ类桩比例过高时,占抽检总数 5% 以上,应以相同的扩大抽检,直至普测。
5.实心桩的激振点位置宜选择在桩顶中心、传感器安装点宜为距中心2/3半径处;空心桩的激振点位置宜与传感器安装位置的水平夹角为 90°、传感器安装位置宜在壁厚度的1/2处;每根桩的测点不得少于两点。
6. 式L
ri = C/2△f
ri
中, △f
ri
为缺陷桩相邻波峰间频差的
平均值。
7. Ⅳ类桩时刻前缺陷反射波、且有重复反射;无桩底
反射;幅频曲线有十分的峰~谷状多次起伏。
8.机械阻抗法是测桩顶及的响应,其主要分析参数
为、等。
9. 当抽样检测中发现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或。
10.抽检原则:、、并、检测桩的具体桩位宜由
会同共同决定。
二、判断题(10分):
1.低应变动测时钻孔灌注桩休止期宜为14天。
()
2.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有疑问的桩必须进行检测,但其数量不应计入正常抽检比例
内;()
3. 桩的固有频率与桩长成正比,与桩的截面尺寸成正比()
4.应通过对比试验选择不同重量和材质的特制手锤(或激振器)进行轴向激振,
原则上用高频脉冲波获取桩身下部缺陷的反射信号,用低频脉冲波获取桩身上部缺陷的反射讯号()
5.低应变动测加速度传感器的频率宜为1~5000Hz,采样频率为不小于60kHz ()
6. 承载力越高,桩底反射越强烈。
()
7. 机械阻抗法加速度传感器频宽宜为5~2000Hz。
()
8.桩身缩径时,截面下部力的强度增大。
()
9.缺陷桩当缺陷位置较浅时,频差也较小。
()
10.桩身的弹性模量与材料重度成反比。
()
三、选择题(25分):
1.机械阻抗法中,电动式激振器不小于。
A. 100N
B. 150N
C. 200N
D. 300N
2.低应变动测数据采集器采样频率为。
A. 20kHz
B. 40kHz
C. 50kHz
D. 60kHz
3. 钻孔灌注桩的主控指标为。
A. 充盈系数
B. 沉渣厚度
C. 砼强度
D. 孔深
4.当桩身缩颈时,则有。
A. F<0 T>0 i>1
B. F<0 T<0 i>1
C. F<0 T>0 i<1
D. F>0 T>0 i>1
5、关于阻抗的论述,下列正确的是。
A.与E、A成正比、与C成反比 B. 与A、C成正比、与E成反比
C.与E、C成正比、与A成反比 D. 与E、A成正比、与P成反比
6、缺陷处反射波强烈程度与因素有关。
A.波速 B. 距桩顶距离 C. 缺陷的程度 D. 混凝土强度
7、Ⅲ类桩,动刚度Kd应全桩区动刚度的均值Kd。
A.大于 B. 大于等于 C. 小于等于 D. 小于
8.φ800×70m长灌注桩,检测有效深度宜按控制。
A.40m B. 50m C. 60m D. 不大于40m
9、导纳理论值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材料重度 B、桩截面尺寸 C、砼波速 D、桩长
四、计算(30分):
1、某钻孔灌注桩,第一缺陷处下界面:E=×104MPa,波速3200m/s,截面φ550;
上界面:E=×104MPa,波速3550m/s,截面φ600;第2缺陷处下界面:E=×104MPa,波速2600m/s,截面φ500;上界面:E=×104MPa,波速3200m/s,截面φ550,试比较2个缺陷的严重程度。
2、某工程ZH-30-15基桩低应变动测,实测11根完整桩波速分别为3400、3600、
3700、3800、3700、3700、3800、3900、4000、3800、3900。
某根缺陷桩,缺陷处到达时刻为3ms,试求缺陷深度。
3、某桩规格JzHb-230-1010B,低应变动测频域曲线如下图:
3△f
4△f′
已知3△f=600Hz,4△f=400Hz,C=4000m/s;
试问该桩是否有缺陷缺陷程度、位置、性质
4、φ377沉管灌注桩,有效桩长24m,砼为C20,单桩承载力设计值400kN,静测
结果极限值450kN,静测前低应变动测曲线如下:
4ms
a
t
试问:(1)、该桩是否有缺陷
(2)、如有,缺陷的程度、性质及位置;若无缺陷,则B点的波形的含义;
(3)、试分析此情况产生的原因。
五、简答(15分):
1、用图文说明Ⅳ类桩的时域、频域特征。
2、你单位使用何种仪器,请画出框图并说明仪器的各项指标。
3、低应变动测的抽检原则为什么抽检数量设定了下限,为什么
附加:极差归化法判断缺陷桩大致深度
※时域、频域且波速有高低
试题答案:
一、填空(20分):灌注桩
1、混凝土预制桩、灌注桩、缺陷、缺陷程度、位置。
2、 40m以上、长径比、 50 。
3、 30% 、 10 、 50% 、普测。
4、 5% 、应、百分比、普测。
5、桩顶中心、 2/3半径处、 90°、 1/2处、不得少于两点。
6、频差、平均值。
7、 2L/C 、强烈、且有二次或多次重复、深凹。
8、激振力、速度、计算分析得到、动刚度、导纳。
9、
10、随机、均匀、应、设计、监理。
二、判断题(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选择题(25分):
1、 C
2、 B
3、 C、D
4、 A
5、 A
6、 B、C
7、 C
8、 D
9、 A 、B 、C
四、计算(30分):
第一缺陷下截面阻抗Z 下第一缺陷截面阻抗之比= ——该桩为缩径,应判为Ⅲ类桩。
第二缺陷上截面阻抗 Z 上(kN·S/m)
第二缺陷下截面阻抗 Z 下第二缺陷截面阻抗之比——该桩为缩径,应判为
Ⅲ、Ⅳ类桩。
从以上计算可知,第一缺陷处的缺陷程度大于第二缺陷
2、 该11根桩的平均波速 C i i=1
= (3400+3600+3700+3800+3800+3700+3800+3900+4000+3800+3900)/11=(m/s)
因为()/=%≥5%; ()/=%≥5% 该两根桩应排除统计,由此可得余下9根桩的平均波速为:
(3600+3700+3800+3700+3700+3800+3900+3800+3900)/9=3767(m/s )
故该缺陷深度L ri ri -3 = (m ) 3、 从幅频曲线可知,该桩有明显缺陷;
起伏高的波峰间频差平均值为600/3=200(Hz ) 起伏低的波峰间频差平均值为400/4=100(Hz )
故缺陷在频差较大的波峰高的位置,即:L ri =C/2△f ri =4000/(2×200)=10(m ) 根据桩型分析,该桩缺陷为接桩处严重脱开,应判为Ⅳ类桩。
4、 该桩有缺陷;
根据已知条件可知缺陷反射波到达桩顶大约10ms 时间,
则缺陷位置L ri =C ×t ri /2=3000×10×10-3/2=15(m ) (设平均波速为3000m/s ) 根据静载试验(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640kN ,试验结果相差很大)和低应变动测试验波形分析,该缺陷为类似于严重缩径、夹泥性状,应判为Ⅳ; 此类情况产生,多半是在灌注混凝土时拔管太快,至使在桩顶下15m 处有软 土部位沉管拔出混凝土以上,导致管壁土层严重塌方等情况所至。
五、简答(15分):
1、 在时域曲线中,2L/C 时刻前
缺陷反射强烈,且有多次重复反
射;
f 1 f 2 f 3 f 4 在幅频曲线中,有十分深凹
幅频曲线 F 的峰~谷状多次起伏
f t 1 t 2 t 3
ms
t 1=2Lri/C 时域曲线
2、我们单位使用速度计,其工作原理见下图:
、放大、滤波、积分器;
2、力锤; 5、数据采集装置;
3、速度传感器 6、显示、记录设备。
它们的指标为:
3、抽样原则:随机、均匀并应有足够的代表性;
抽检数量设定了下限,这是因为低应变动测中试桩应有足够的代表性,抽检数量过少不能充分反应该场区的工程桩的整体质量和分布,特别是重要工程、承台桩及一桩一柱等工程,更应有足够比例的抽检桩,才能保证对整个场区的工程桩的质量能有较全面的反应和控制。
附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