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报告

合集下载

电子设计大赛设计与总结报告

电子设计大赛设计与总结报告

电子设计大赛设计与总结报告我参加了一场电子设计大赛,本报告将对我设计的项目及整个比赛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和总结。

1.项目概述我的设计项目是一个智能家居系统。

该系统利用传感器和控制器来检测和控制家庭各种设备,使得居民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控制灯光、温度、门锁等设备,实现家居自动化管理。

2.设计过程a)设计需求分析在项目开始之前,我首先和团队成员进行了需求分析,明确了设计目标和用户需求。

我们进行了一系列讨论,包括用户对智能家居的期望、功能需求和技术实现等。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确定了整体设计方案。

b)硬件设计在硬件设计方面,我们选择了一款适合我们需求的控制器和传感器,并设计了相应的电路板,以便将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起来。

我们还设计了用于用户交互的界面,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终端设备远程控制家居设备。

c)软件开发在软件开发方面,我们使用了嵌入式开发平台进行应用程序编写。

我们根据硬件设计的要求编写了相应的控制程序,并实现了用户交互界面的设计。

我们还对整个系统进行了测试和优化,以确保系统的稳定和可靠性。

3.比赛过程a)准备阶段在比赛开始之前,我和团队成员充分准备。

我们进行了反复的测试和调试,确保我们的设计符合比赛要求,并且能够在比赛中正常工作。

b)比赛演示比赛开始后,我们向评委展示了我们的设计成果,并演示了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我们向评委详细介绍了我们的设计思路、技术实现和创新点,并回答了评委的问题。

c)结果评定在比赛结束后,评委对每个项目进行评定。

我们的项目获得了较高的评分,并获得了优秀设计奖。

评委对我们的设计和实现给予了肯定,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4.总结与反思通过这次比赛,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和经验。

首先,我学会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合作,我们能够更好地完成任务。

其次,我学会了如何进行需求分析和项目规划,这对于项目的顺利进行非常重要。

此外,我也发现了自己在设计思路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足,并得到了评委的建议。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报告一等奖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报告一等奖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报告一等奖一、选题背景和目的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设计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电子设计大赛作为展现学生电子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舞台,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选题旨在设计一款智能家居控制系统,通过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家电设备连接到一起,实现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提高家居生活的便捷性和舒适度。

二、设计思路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传感器节点、控制中心和手机客户端。

其中,传感器节点用于感知环境信息,将其传输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负责接收传感器数据、处理控制指令,并向相应的家电设备发送指令;手机客户端作为用户界面,用于实现用户对家电设备的远程控制和管理。

本次设计选择的传感器节点主要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人体红外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感知环境温度,湿度传感器用于感知环境湿度,人体红外传感器则用于感知人体的存在与否。

在控制中心方面,使用单片机作为主控制芯片,通过串口通信模块与传感器节点和手机客户端进行数据交互。

当控制中心接收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数据时,会根据用户事先设置的温度和湿度范围来控制空调和加湿器开关状态。

同时,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有人在家时,控制中心会自动打开照明系统。

手机客户端则通过与控制中心的无线通信模块进行连接,实现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设置温度、湿度、照明等参数,也可以实时查看家居环境数据。

三、设计过程本次设计过程中,首先进行了技术调研和需求分析。

在技术调研中,对物联网技术、传感器和控制芯片进行了深入了解,帮助确定最合适的技术解决方案。

在需求分析中,了解用户对智能家居系统的需求和期望,确定了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指标。

接下来进行了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

硬件设计方面,根据系统需求选取了合适的传感器和控制芯片,并进行了电路设计、原理图绘制和PCB设计。

软件开发方面,采用C语言编写控制中心程序,并使用Android开发工具进行手机客户端的开发。

电子设计大赛报告

电子设计大赛报告

电子设计大赛报告1. 引言电子设计大赛是电子工程领域的一项重要比赛,旨在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报告将对我们参加的电子设计大赛项目进行详细说明,并总结我们的设计思路、实施过程和成果展示。

2. 背景介绍本次电子设计大赛项目的主题是“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家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项目旨在设计一个能够远程控制家居设备的系统,提高生活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3. 设计思路3.1 功能需求我们根据项目要求,确定了以下主要功能需求:1.远程控制家居设备的开关和亮度调节;2.监测家居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并提供实时数据显示;3.提供定时开关家居设备的功能。

3.2 硬件设计在硬件设计方面,我们选择使用Arduino开发板作为主控制器。

并根据功能需求,选用合适的传感器和执行器,如温湿度传感器、LED灯等。

同时,为了实现远程控制功能,我们还引入了无线通信模块,如WiFi模块或蓝牙模块。

3.3 软件设计在软件设计方面,我们使用Arduino开发环境进行程序开发。

首先,我们编写了传感器数据采集、处理和显示的代码。

然后,我们设计了远程控制的接口和相关功能的实现代码。

最后,我们通过编写定时任务的代码,实现了定时开关家居设备的功能。

4. 实施过程4.1 硬件实施在硬件实施过程中,我们首先搭建了Arduino开发板和各种传感器、执行器的连接电路。

然后,根据电路连接图,焊接和固定相关元件。

最后,我们进行了必要的调试和测试,确保硬件部分的正常运行。

4.2 软件实施在软件实施过程中,我们根据设计思路,使用Arduino开发环境编写了必要的代码。

通过逐步调试和测试,我们确保软件部分能够与硬件正常配合,实现设计要求中的各项功能。

5. 成果展示5.1 功能演示我们成功实现了远程控制家居设备开关和亮度调节的功能。

通过手机App或电脑端网页,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远程控制家居设备的状态和亮度。

同时,我们也成功实现了定时开关家居设备的功能,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定时任务。

电子设计大赛报告

电子设计大赛报告

电子设计大赛报告引言电子设计大赛是一个激烈竞争的舞台,每年都吸引着来自全球各地的青年电子工程师的参与。

作为一项旨在推动科技创新的比赛,电子设计大赛既考验了参赛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对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提出了挑战。

我参加了最近举办的电子设计大赛,并在此报告中分享我和我的团队的设计。

设计目标我们团队的设计目标是开发一种智能家居系统,旨在提高生活品质并提供便利性。

这个系统集成了传感器和控制器,可以自动监测和控制家庭环境的各种参数,例如温度、湿度、照明等。

此外,我们还设计了一个用户友好的手机应用程序,通过该应用程序用户可以轻松地远程控制和监测家庭设备。

设计实施我们的设计采用了物联网技术,将传感器和控制器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在一起。

我们选择了一种低功耗的微控制器作为中心处理单元,该微控制器负责接收和分析传感器数据,并根据用户的指令控制相应的设备。

同时,我们采用了一种高精度的温湿度传感器和人体感应传感器,以确保获取准确的环境参数。

此外,我们还利用蓝牙技术将手机应用程序与智能家居系统进行了无线连接。

设计亮点我们的设计有几个值得一提的亮点。

首先,我们采用了智能算法,该算法可以根据用户的行为模式和环境参数进行学习,从而实现智能化的环境调控。

例如,当用户进入房间后,系统可以自动调节温度和照明,以提供最舒适的环境。

其次,我们的手机应用程序具有可定制的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添加和删除设备,实现个性化控制。

此外,我们还加入了语音识别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来控制设备,提高操作的便捷性。

设计成果经过几个月的不懈努力,我们成功地完成了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和实施。

我们的系统不仅实现了基本的环境监测和控制功能,而且在用户体验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我们的手机应用程序被广大用户认可,并在测试中获得了积极的反馈。

此外,我们还对系统进行了多次测试和优化,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结论参加电子设计大赛是一次宝贵的经历,不仅锻炼了我们的技术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展示了我们的创新思维和工程素质。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报告要求及格式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报告要求及格式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设计报告要求及格式设计报告内容:一、封面:单独1页见样件二、摘要:中文200~300字,单独1页三、设计报告正文:1 前言:简述本设计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或要达到的目标即设计题目给定的设计要求的主要内容,对应采用的实现方法及手段这点与摘要相似;一般这部分不宜太长,300字左右;2 系统方案设计:包括方案比较、方案论证、方案选择;以方框图的形式给出各方案,至少针对2个及以上方案进行;方案比较、论证要充分,方案选择要合理、正确;3 理论分析与计算根据设计要求达到的性能指标及实现的功能,必须进行理论分析及必要的计算,说明如何保证;4 系统电路设计:①说明各单元模块的功能,同时进行电路设计要有对应的单元电路图;②电路参数的计算及元器件的选择;③特殊器件的简介;④各单元模块的联接即接口问题;5 系统软件设计:①说明软件设计原理及设计所用工具;②画出软件设计结构图、说明其功能;③画出主要软件设计流程框图;6 系统测试:包括系统指标参数及功能的测试,说明测试方法与测试内容;1列出主要的测试仪器、仪表;2系统测试:①说明测试方法;②要求有完整的测试参数记录表及测试数据;③系统功能测试:测试或说明系统能实现的功能;3测试结果分析:对测试的系统指标参数及实现的功能分析与设计要求对比进行,指出指标参数及实现的功能的整体完成情况,重点分析指标及功能达不到要求的原因或功能、指标较优是如何实现的;7 结束语结论:②对设计制作进行小结,总结得失及收获体会;②对设计制作的不理想及不完善处提出进一步改进的设想;四、附录:①相关设计图必须包含一张系统总图;②相关设计程序主程序、部分子程序;设计报告格式:设计报告统一用A4纸打印,设计报告正文大标题用小三号宋体、小标题用四号宋体、内容用小四号宋体,报告正文为单倍行距;报告从正文开始统一编页码,报告每页上方必须留出3cm空白,空白内不得有任何文字,以便顶端密封装订;设计报告要求6页;特别注意:设计报告封面及内容中不能出现参赛队的任何信息包括学校名称、学生姓名等,否则,视为违规。

电子设计大赛设计报告模板

电子设计大赛设计报告模板

电子设计大赛设计报告模板一、设计背景。

电子设计大赛是一个展示学生电子设计能力的舞台,也是一个促进电子科技创新的平台。

本次设计报告旨在展示参赛选手的设计思路、方案实施和成果展示,为评委和观众提供一个全面了解设计项目的机会。

二、设计目标。

本次设计的目标是实现一款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电子产品,满足特定的市场需求。

通过设计报告的展示,我们希望能够清晰地表达设计的核心理念、技术方案和市场前景,展现出参赛选手的设计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设计方案。

1. 项目概述。

本次设计项目选取了XX领域作为设计对象,通过对市场需求和技术趋势的分析,确定了设计方案的基本框架和核心功能。

设计团队充分发挥创意,结合市场调研和技术实力,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设计方案。

2. 技术方案。

在技术方案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产品的可行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对各种技术方案的比较和评估,最终确定了最优的技术路线,并进行了详细的技术实施方案分析。

3. 成果展示。

在设计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和挑战,最终完成了一款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电子产品。

我们将通过实物展示、技术参数和性能测试等形式,全面展示设计成果,让评委和观众对我们的设计项目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四、市场前景。

通过对市场需求和竞争格局的分析,我们认为本次设计项目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我们将在设计报告中详细阐述产品的市场定位、竞争优势和市场推广策略,让评委和观众对产品的市场前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五、总结。

通过本次设计报告的展示,我们希望能够充分展现出设计团队的设计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让评委和观众对我们的设计项目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我们将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态度,展示出我们的设计成果,为电子设计大赛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六、附录。

1. 设计方案详细说明。

2. 技术实施方案分析报告。

3. 产品实物展示图片。

4. 市场推广策略分析报告。

以上就是我们设计报告的全部内容,谢谢评委和观众的聆听。

电子设计大赛实验报告

电子设计大赛实验报告

电子设计大赛实验报告电子设计大赛实验报告引言:电子设计大赛是一个展示学生电子设计能力的舞台,通过参与大赛,学生们可以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文将介绍我们参加的电子设计大赛项目以及我们的设计思路、实验过程和结果。

一、项目介绍:我们参加的电子设计大赛项目是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该系统可以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家居设备,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我们选择这个项目的原因是智能家居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希望通过参加大赛来提升自己在嵌入式系统设计方面的能力。

二、设计思路:我们的设计思路是基于物联网技术,将家居设备与嵌入式系统相连接,通过手机App进行远程控制。

首先,我们选用了一款性能强大的嵌入式开发板作为主控制器,并通过传感器模块采集家居设备的状态信息。

然后,我们设计了一个基于Wi-Fi的通信模块,使得开发板能够与手机App进行通信。

最后,我们开发了一个简洁易用的手机App,用户可以通过该App实现对家居设备的远程控制。

三、实验过程: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进行了硬件的搭建和连接。

我们将开发板与传感器模块、通信模块进行连接,并进行了必要的调试和测试。

接下来,我们开始进行软件的开发。

我们使用C语言编写了嵌入式系统的控制程序,并进行了功能测试和性能优化。

同时,我们还使用Java语言开发了手机App,并进行了界面设计和用户体验测试。

最后,我们进行了整体系统的集成测试,并对系统进行了功能和稳定性的验证。

四、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不断的改进,我们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我们的系统能够准确地采集家居设备的状态信息,并能够通过手机App实现对设备的远程控制。

同时,我们的系统还具备了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在大赛的评比中,我们的项目获得了优秀奖,得到了评委和老师们的认可和赞扬。

结论:通过参加电子设计大赛,我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还提升了自己在嵌入式系统设计方面的能力。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报告6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报告6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报告61.引言文章1.1 概述:本文是关于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报告的第六篇,将介绍我们参赛队伍在比赛中的表现和项目设计与实现情况。

文章将从参赛队伍的介绍开始,然后详细介绍我们的项目设计与实现过程,以及项目的创新点与亮点。

最后,我们将总结比赛的收获与经验,并展望未来的发展,同时表达感言与致谢。

通过本文,希望能够向读者展示我们在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中的精彩表现和深刻体会。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将对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包括参赛队伍介绍、项目设计与实现以及创新点与亮点的分析。

结论部分将总结比赛的收获与经验,展望未来发展,并致以感言和致谢。

通过三个部分的内容,读者将对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和本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全面总结和分析参加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的经历和成果。

我们将介绍参赛队伍的背景和参赛情况,详细描述项目的设计与实现过程,突出创新点和亮点,并从比赛中获得的经验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报告的撰写,我们希望能够向读者展示我们的团队实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能够对全国电子设计领域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同时,也对支持和帮助我们的人员和机构表示感谢。

2.正文2.1 参赛队伍介绍参赛队伍介绍部分:我们参加了今年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我们的队伍由一群对电子设计充满热情和创造力的年轻人组成。

我们的团队成员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包括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和通信工程等领域。

我们团队的优势在于团结合作、互相补充、共同成长。

我们队伍的成员都对电子设计有着深厚的兴趣,经过长时间的合作和讨论,我们终于确定了参赛项目并开始了项目的设计与实现。

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我们团队密切合作,相互协助,不断突破自我,克服困难,最终呈现出了我们项目的亮点和成果。

我们对于参与比赛有着极大的热情和信心,希望通过这次比赛展现我们的实力和创新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名称: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A题)摘要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是采用8位Atmega88的开关电源,主电路采用LM2576和LM2596作为两块并联的开关电源。

LM2576作为恒压源,LM2596作为恒流源。

该两块开关电源保证系统的效率,电流电压调整率和输出精度要求。

系统具有限流保护功能,HD7279键盘输入输出等多种功能。

该系统主要采用硬件反馈调节,调整能力强,使单片机负载小。

本系统功能完善,在支路在0.5-2A输出范围内,干路电流输出范围使1-4A其分压比由外界输入。

由AD采用,读出干路电流,经数字电位器调整恒流源工作状态,使其自调整实现固定分压比,并且电流精度满足在百分之五以内。

关机或过流保护收后,具有可以记忆参数、自恢复功能。

AbstractSwitching power supply modules in parallel power supply system is the use of 8-bit Atmega88 switching power supply, the main circuit LM2576 and LM2596 as two parallel switching power supply. LM2576 as the voltage source, LM2596 as a constant current source. The two switching power supply to ensure efficiency of the system, current and output voltage regulation accuracy requirements. System has a current limit protection, HD7279 keyboard input and output functions. The system uses hardware feedback regulation, adjust the ability to make a small single-chip load.The system is functional, the branch in the output range of 0.5-2A, distributors current output range 1-4A the partial pressure than by the external input. Used by the AD, to read out the current trunk, the digital potentiometer to adjust the current source working condition, to self-adjust to achieve a fixed partial pressure ratio, and accuracy to meet the current five percent or less. After closing down or over-current protection, with memory parameters can be, since the recovery.1 方案论证与比较 (3)1.1系统方案论证 (3)1.2过流保护方案论证 (5)2 系统设计 (6)2.1总体设计 (6)2.2单元电路设计 (7)2.2.1 数字电位器电路设计 (7)2.2.2 AD转换电路设计 (8)2.2.3 恒流部分电路设计 (10)2.2.4 恒压部分电路设计 (12)3 软件设计 (13)4 系统测试 (15)5 结论 (17)参考文献: (17)附录: (17)附1:元器件明细表: (17)附2:仪器设备清单 (17)附3:电路图图纸 (17)1方案论证与比较1.1系统方案选择题目分析:根据题目要求,负载端电压为8V,允许误差为0.4V。

题目要求两个支路电流比可调,即两个开关电源的内阻可调。

所以两种基本方案:直接改变开关电源内阻;通过调整开关电源输出电压,间接改变内阻。

要求效率要大于60%,所以要选用大于60%的开关电源并联是可行的。

电源应该具有掉电保护功能,可以用EEPROM来记忆系统重要参数。

系统还应该具有掉电保护功能,可以通过MCU控制LM2596和LM2576的ON/OFF管脚来实现对电路的过流保护。

方案选择:方案一、该系统首先对通过负载的电流和负载两端的电压进行采样返回到MCU,计算出当前负载,然后根据已知的分流比,计算出和。

单片机通过对开关板电压的采样稳定住两个开关电源的输出。

然后计算出两个开关电源串联的可变电阻的阻值的大小。

通过MCU改变可变电阻的大小。

方案分析:其中,根据题目要求,通过可变电阻的电流要0.5-2A,可变电阻要是大功率电阻。

而实际中,数字电位器并不能承受大电流。

所以不能采用数字电位器。

另外一种方法是通过继电器控制一些列的大功率电阻的导通和关闭。

这种方案涉及的电路的设计比较少,虽然简单,实际中也没有采用。

方案二、该系统采用两块开关电源,在其输出端加保护电阻。

由MCU检测负载两端电压和电流,计算出当前负载,然后计算当负载两端为8V时的,通过负载应该为多大电流。

然后根据输入的分压比,计算两个支路应该输出的电流。

然后根据保护电阻的阻值,确定损失在保护电阻的电压。

最后通过单片机控制开关电源的电压输出。

其中,对开关电源的输出采用PID控制技术。

方案分析:该电路灵活性比较好。

能满足题目的要求,甚至,可以任意更改需要稳定的电压值(本题中为8V)。

但是该电路控制起来非常复杂,总共四路采样,三路PID。

主控制芯片为ATmega88,处理能力很可能会满足不了在规定时间内稳定的条件。

所以没有采用该方案。

方案三、该系统采用开关恒流源和开关恒压源的方案。

单片机对主干路和恒流源支路进行两路电流采样。

该系统采用具有自调整功能的开关电源构建恒流源和恒压源。

其中,恒压源负责稳定输出电压,由单片机控制恒流源的电流,由恒压源补充剩下的电流。

这样,即保证了恒压输出的要求,由恒流源保证了分流比。

方案分析:该方案简单可行,单片机负载小,电路多采用硬件自调整,因而具有很好的可行性。

由单片机控制恒流源输出也更具有精准性和可调整性。

1.2过流保护方案选择方案一:利用电磁继电器作为开关,控制总电路通断,当电流值超过4.5A时,程序控制继电器关断,实现过流保护。

方案分析:此方案合理,但是需要另加电磁继电器,对功率有一定损耗,也增加了硬件成本,虽然可行,但是并不最优。

方案二:直接利用lM2596-adj 和LM2576-ADJ 的on/off 端,实现对电路的控制。

当电流超过4.5A时,on/off端拉高,芯片停止工作,等待,单片机电流检测点降至2.0以下时,芯片继续工作。

方案分析:此方案实现简单,无需外加硬件,功率损耗小,但是,两芯片同时关断后,单片机无法正常供电,无法实现自动恢复。

方案三:利用LM2596和LM2576的on/off端,通过MCU,控制引脚高低电平,实现过流保护,单片机通过一个单独的LM2596-5 供电,即使关断开关电源两路输出,单片机也将正常工作。

方案分析:此方案硬件上略有增加,但是切断了单片机和开关电源的电器联系,不仅有利于过流保护,还对整个电路的电气特性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故选择这种电流保护和自动恢复方式。

2 系统设计2.1 总体设计系统框图如下:系统电路图2.2 单元电路设计2.2.1 数字电位器电路设计MCP41010的内部结构MCP41010的内部含有:SPI总线接口、一个POT(电位器)。

POT内有一个8 b滑刷控制数据寄存器。

该电阻最大值可为10kΩ,50k和100kΩ,单位电阻为量程除以256。

题目实际采用的是10KΩ。

MCP41010的控制方式MCP41010具有SPI总线接口,采用简单的2 B指令结构。

它的控制方式非常简单,可以采用SPI总线通信,也可以采用软件模拟SPI总线时序。

MCP41010的指令格式MCP41010的指令非常简单,由两段组成每段均有一个字节:第一段为命令字节,第二段为数据。

命令字节中第2,3位和6,7位为无效位,不用对其操作;C1,C0为指令选择位;P1,P0为电位器选择位,由于MCP41010只集成了一个电位器,所以P1,P0必须设为01。

在MCP41010中,C1,C0为01时为写数据指令;C1,C0为00或11时为空操作;C1,C0为10对应关闭模式用于MCP42XXX系列数字电位器。

在MCP41010中写命令字节通常为0x11,数据字段为8 b/s数据,可以置滑动端到256个端点中任何一个,因此精度非常高。

MCP41010的指令序列传输先写命令字节再写数据字节。

为数字电位器片选端,只有为低电平时,命令字和数据字才能进入16位移位寄存器。

当出现上升沿时,移位寄存器的值进人数据寄存器,从而改变了电位器阻值。

SCK为时钟线,数据在SCK的上升沿进入SI数据线。

器件会在上升沿时自动监测低电平时SCK的脉冲数,也就是上升沿的个数,只有时钟数为16的倍数时,命令才能执行,否则命令失效。

一个完整的MCP41010写时序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起始位。

以为低电平,SCK出现上升沿为起始标志。

(2)传送MCP41010的命令字段。

(3)传送8 b的数据字段。

(4)停止位。

以SCK为低电平,CS出现上升沿为SPI总线传输结束标志。

【计算公式:】Command为 0x11时选用10K欧姆范围,PB0有效。

理论输送BYTE理 = 电阻值R*(255/10);但是实测数字电位器输出范围不到10K,仅为9.3K欧姆,因而修正后得到:实际输送BYTE 实= 电阻值R*(255/9.3);2.2.2AD转换及控制模块电路设计【电路图:】先将小电阻采得的小电压经MAX4172放大,再用外部12位AD芯片AD7887进行采样,将转换的数据送mega8进行处理。

MAX4172概述:MAX4172是MAX系列电流检测放大器芯片中的一款低成本、高精度、高边电流检测放大器。

MAX4172通过一个外接测流电阻R,来检测负载电流,改变测流电阻的阻值即可对不同负载电流范围进行一个大范围的输出电压和电流。

其最终输出电流公式:I_out=G_m*I_load*R_sense输出电压公式:V_out=G_m*R_sense*R_out*I_load其中,Vout 为所要求取得输出电压,Iload为需检测的负载电流,Rsense 为测流电阻,Rout为电压调整电阻,Gm为MAX4172的跨导,其值为10毫安每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