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计数实验报告
临检红细胞计数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红细胞计数一、实习背景作为一名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我深知红细胞计数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
红细胞计数是血常规检查的一项重要指标,它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贫血程度、出血情况以及某些疾病的存在。
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我参加了本次红细胞计数的实习操作。
二、实习目的1. 掌握红细胞计数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
2. 熟悉红细胞计数仪的使用和维护。
3. 提高对红细胞计数结果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三、实习内容1. 红细胞计数原理:红细胞计数是通过一定量的血液样本与等渗性溶液稀释后,充入红细胞计数仪中,通过显微镜观察一定体积的红细胞数量,从而计算出每升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
2. 实习操作: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使用红细胞计数仪,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样本处理、计数和结果分析。
在实习过程中,我熟练掌握了红细胞计数的基本操作技巧,如样本的采集、稀释、充液、计数等。
3. 结果分析:红细胞计数结果可以反映患者的贫血程度、出血情况等。
例如,红细胞计数降低可能提示贫血、白血病等疾病;红细胞计数升高可能提示脱水、真红细胞增多症等疾病。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分析红细胞计数结果,并结合其他检查指标给出初步的临床判断。
四、实习心得1. 红细胞计数是一项基础而重要的临床检查,通过实习,我对红细胞计数的原理和操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从事医学检验工作打下了基础。
2. 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红细胞计数仪,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对红细胞计数结果的分析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3. 通过实习,我认识到红细胞计数结果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指标和临床表现综合判断,才能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的依据。
五、实习展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学习和实践红细胞计数及相关检查技术,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同时,也将注重临床实践,将所学知识与临床病例相结合,为患者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总之,本次红细胞计数实习使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操作技能,还对红细胞计数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临检红细胞计数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红细胞计数是临床检验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检查项目,主要用于评估患者的贫血程度、判断贫血类型以及监测治疗效果。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红细胞计数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二、实习时间及地点实习时间:2021年X月X日至2021年X月X日实习地点:XX医院检验科三、实习目的1. 熟悉红细胞计数的原理和方法;2. 掌握红细胞计数仪的使用方法;3. 提高实际操作技能,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4. 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实习内容1. 红细胞计数原理红细胞计数是利用血液分析仪自动检测血液中红细胞数量的一种方法。
原理是将血液样本经过稀释、混匀、加入红细胞稀释液等步骤后,通过光电比色原理测定红细胞的光吸收度,从而计算出红细胞数量。
2. 红细胞计数方法(1)血液分析仪法:采用血液分析仪进行红细胞计数,操作步骤如下:① 检查仪器:检查仪器是否正常,电源是否开启,各部件是否完好。
② 准备试剂:准备红细胞稀释液、抗凝剂等。
③ 标本采集:采集患者静脉血,加入抗凝剂。
④ 制备样本:将血液样本加入红细胞稀释液中,混匀。
⑤ 上机检测:将制备好的样本加入血液分析仪,按照仪器提示进行操作。
⑥ 记录结果:记录红细胞计数结果。
(2)手工法:采用手工法进行红细胞计数,操作步骤如下:① 检查计数板:检查计数板是否干净、完好。
② 制备样本:将血液样本加入红细胞稀释液中,混匀。
③ 倒样:将制备好的样本滴在计数板上,用盖玻片轻轻覆盖。
④ 计数: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板,按照计数规则进行计数。
⑤ 计算红细胞计数:根据计数结果和样本稀释倍数,计算红细胞计数。
3. 实际操作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按照以上步骤进行了红细胞计数的实际操作。
首先,我们学习了血液分析仪的使用方法,包括仪器的启动、校准、样本制备、上机检测等。
然后,我们进行了手工法的操作,包括计数板的检查、样本制备、倒样、计数等。
五、实习总结1. 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红细胞计数的原理和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掌握了血液分析仪和手工法的操作技巧。
生理实验报告 2红细胞计数

红细胞计数一、实验目的:学习、掌握应用稀释法计数红细胞的方法二、实验原理:1.血液中血细胞数很多,直接计数有一定难度,需要将血液稀释到一定倍数,然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
2.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容积的稀释血液中的红细胞,之后需要将其换算成每升血液中所含的红细胞数。
三、实验用品:器具:显微镜、血细胞计数板、小试管、采血管、1mL和5mL移液管、玻璃棒、刺血针、干棉球试剂:哺乳动物红细胞稀释液、蒸馏水、75%酒精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采血2.稀释:用移液管取10微升血液,加至2mL红细胞稀释液中3.充池:将盖玻片的一边与计数池的纵线末端接触,然后缓慢放下,使盖玻片平放在计数室两侧的隆起上,醮少许红细胞稀释液靠近盖玻片乾元,靠毛细管作用将稀释液冲入计数池,于高倍镜下观察红细胞分布情况4.静置计数板 2~3min 待经红细胞下沉后,大方格四角以及中央取5个4×4中方格红细胞数,用高倍镜或低倍镜计数5.计数,计算考前须知:1.保证计数板和盖玻片清洁;以防影响计数结果的准确性。
2.一次完成充池,如充池过少、过多、有气泡或出现任何碎片,应拭净计数板及盖玻片后重新操作。
3.充池后平放计数板,不能挪动盖玻片。
4.计数板中细胞假如严重分布不均,应重新充池计数。
5.凡压线的细胞应按照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原那么,防止漏数或重复计数。
五、实验结果观察与记录以及分析:1.结果,红细胞数:×25×200×10×1000000=3.66×10的12次方个/升2.显微镜下列图片①空白计数板:低倍镜:高倍镜:②400格:③16格〔5个〕:16格计数图片:六、考虑题:1.稀释液装入计数板后,为什么静置一段时间才开场计数?为使红细胞沉降完全2.显微镜载物台为什么应置于程度位,而不能倾斜?计数时是取某一视野内的细胞数来估算整体数的,假如倾斜了,会使一边多一边少,假如取了多的那边数个数,整体的就比实际值多了,取少的那边计算,整体就比实际值少了,误差太大。
红细胞计数实验报告

红细胞计数实验报告红细胞计数实验报告引言:红细胞是人体内最常见的血细胞之一,它们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并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红细胞计数实验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测方法,用于评估人体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从而判断贫血或其他疾病的存在。
本实验旨在通过显微镜观察和计数红细胞,探究红细胞计数的原理和应用。
材料与方法:1. 血液样本:从健康志愿者的指尖或耳垂用无菌棉球轻轻擦拭,收集1-2滴血液。
2. 血液计数板:使用带有计数格的血液计数板,如Neubauer室。
3. 显微镜: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血液样本。
4. 盐水溶液:用于稀释血液样本。
实验步骤:1. 取一滴血液样本,用盐水溶液稀释,使红细胞与盐水的比例适宜。
2. 将稀释后的血液样本滴入计数板的计数格中,注意不要过多或过少。
3. 将计数板放置在显微镜下,使用高倍镜观察计数格中的红细胞。
4. 计数格内的红细胞数量通常以5个小方格为单位进行计数,然后乘以适当的倍数,以获得每升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观察和计数,我们得到了红细胞的数量。
根据正常参考值范围,我们可以判断出被检测者是否存在贫血等问题。
红细胞计数的结果可以作为诊断和监测某些疾病的重要指标。
红细胞计数的原理是基于显微镜观察和计数。
计数格内的红细胞数量乘以相应的倍数,可以估算出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
这个倍数是由计数格的面积和深度确定的。
红细胞计数是临床常用的血液检测方法之一。
它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贫血程度,判断贫血的原因以及监测治疗效果。
除了贫血,红细胞计数还可以用于其他疾病的诊断和监测,如肾脏疾病、心脏病和骨髓问题。
然而,红细胞计数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急性出血或急性感染,红细胞计数可能会出现异常结果。
此外,红细胞计数也无法提供红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信息,对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可能需要其他血液检测方法的辅助。
结论:红细胞计数实验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血液检测方法,用于评估红细胞数量和质量。
红细胞计数实验报告

《实验诊断学》实验报告实验一红细胞计数学院:****学院专业年级:20***级******学号:31800*00**姓名:**实验日期:2020年9月15日2020一、实验原理用等渗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充入计数池中,于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红细胞数,经过换算求得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1、实验器材显微镜、微量吸管、改良Neubauer计数板2、实验试剂RBC稀释液:生理盐水3、标本本样本为成年男性血液样本外周血或抗凝血(EDTA抗凝)4、实验方法(1)小试管加RBC稀释液2.0ml。
(2)采血,取血10μl。
(3)擦去管外的血,轻吹入试管底部,再清洗吸管2~3次,立即混匀。
(4)混匀后充入计数室,静置3~5min,高倍镜下计数。
(用高倍镜依次计数中央大方格内4角和正中共5个中方格内的红细胞数)(5)代入公式计算RBC/L=5个中方格内RBC数×5×10×200×106=5个中方格内RBC数/100×1012三、实验结果1、红细胞形态红细胞呈双凹圆盘状,在高倍镜下见到为圆形,中央淡染,大小较一致。
2、红细胞计数(1)红细胞计数区域图片图片1(左上计数区域):共计110个红细胞图片2(左下计数区域)共计104个红细胞图片3(右下计数区域)共计103个红细胞图片4(右上计数区域)共计120个红细胞图片5(中间计数区域)共计116个红细胞左上计数区域左下计数区域右下计数区域右上计数区域中计数区域总数110104103120116553(2)计算过程RBC/L=(110+104+103+120+116)×5×10×200×106=5.53×1012/L男性:(4.0~5.5)×1012/LRBC:5.53×1012/L略高于正常值四、讨论1、注意事项(1)采血时不要过分挤压。
红细胞实验报告

红细胞实验报告红细胞实验报告红细胞是人体血液中最常见的细胞成分之一,其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
为了更好地了解红细胞的特性和功能,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以下是我们的实验报告。
实验一:红细胞形态观察我们首先对红细胞的形态进行了观察。
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发现红细胞呈现出典型的双凹形状,中间凹陷的部分使得红细胞具有更大的表面积,有利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此外,红细胞的直径大约为7-8微米,非常小巧而灵活。
实验二:红细胞计数为了了解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我们进行了红细胞计数实验。
通过标准的计数室和显微镜,我们成功地计算出了每立方毫米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
正常情况下,男性的红细胞计数大约为4000-5000万/立方毫米,而女性的红细胞计数则稍低一些。
这个实验结果有助于我们了解红细胞数量的正常范围。
实验三:红细胞的氧合能力红细胞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携带氧气。
为了研究红细胞的氧合能力,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首先,我们将红细胞与含氧气的溶液接触,然后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溶液中的氧气浓度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红细胞能够迅速吸收氧气,并将其转运到需要氧气的组织和器官中。
实验四:红细胞的变形能力红细胞具有出色的变形能力,可以在血管中通过狭窄的部位。
我们进行了一项实验,将红细胞放置在不同大小的通道中,并观察它们通过的能力。
实验结果显示,红细胞能够迅速改变形状,以适应不同通道的大小。
这种变形能力使得红细胞能够顺利地通过毛细血管等狭窄的血管。
实验五:红细胞的寿命红细胞的寿命是血液系统中一个重要的指标。
我们通过注射一种特殊的示踪剂来测量红细胞的寿命。
实验结果显示,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的寿命约为100-120天。
然而,在某些疾病或异常情况下,红细胞的寿命可能会缩短或延长。
总结: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我们对红细胞的形态、数量、功能以及寿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红细胞在人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维持着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的正常运作。
红细胞计数的实验报告

1. 掌握红细胞计数的原理和方法。
2. 了解红细胞计数在临床医学中的意义。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红细胞计数是血液学检验中的一项基本指标,通过计数单位体积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可以了解人体的血液状况。
本实验采用改良Neubauer计数板和RBC稀释液进行红细胞计数,通过显微镜观察红细胞数量,进而计算出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
三、实验器材与试剂1. 器材:显微镜、微量吸管、改良Neubauer计数板、小试管、生理盐水、EDTA抗凝血。
2. 试剂:RBC稀释液(NaCl、Na2SO4、HgCl2、枸橼酸钠甲醛盐水溶液)、生理盐水。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RBC稀释液加入小试管中,充分摇匀。
2. 采血:用微量吸管吸取EDTA抗凝血10μl,轻轻吹入装有RBC稀释液的小试管中,使血液与稀释液充分混合。
3. 充池:将混合后的血液充入改良Neubauer计数板的计数室,静置3-5分钟。
4. 观察计数:在显微镜下,使用高倍镜依次计数中央大方格内4角和正中5个中方格内的红细胞数。
5. 计算红细胞数量:根据计数室每个中方格的容积和计数结果,计算出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
五、实验结果1. 计数室每个中方格容积为0.1mm³。
2. 中央大方格内4角和正中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总数为A个。
3. 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为A × 100 × 10⁶个。
1. 红细胞计数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为B个。
2. 结果讨论:与正常红细胞计数范围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七、注意事项1. 确保计数板、载玻片、盖玻片的清洁,以免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一次性完成充池操作,避免气泡和碎片影响计数结果。
3. 压线的细胞应遵从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计数原则。
4. 血涂片制作要求厚薄均匀,注意涂片的量和时间。
八、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观察红细胞数量,掌握了红细胞计数的原理和方法。
红细胞的检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红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 掌握红细胞的检测方法,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等;3. 分析影响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1. 红细胞计数:利用红细胞计数板,通过显微镜观察计数红细胞数量,进而计算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2. 血红蛋白测定: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将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通过测定其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计算血红蛋白浓度;3.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将红细胞悬浮于不同浓度的低渗盐溶液中,观察红细胞在渗透压差作用下发生膨胀破裂的现象,以评估红细胞的渗透脆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仪器: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板、离心机、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箱、移液器、试管等;2. 试剂:RBC稀释液、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溶液、低渗盐溶液、生理盐水、抗凝剂等;3. 标本:外周血或抗凝血(EDTA抗凝)。
四、实验方法1. 红细胞计数:取一定量的抗凝血,用RBC稀释液进行稀释,将稀释后的血液充入红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红细胞数量,计算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2. 血红蛋白测定:取一定量的抗凝血,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溶液进行测定,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计算血红蛋白浓度;3.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将抗凝血离心,取红细胞悬液,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低渗盐溶液,观察红细胞在渗透压差作用下发生膨胀破裂的现象,记录开始溶血和完全溶血的NaCl溶液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红细胞计数:实验组红细胞计数为(4.0±0.5)×10^12/L,对照组红细胞计数为(4.2±0.3)×10^12/L;2. 血红蛋白测定:实验组血红蛋白浓度为(130±10)g/L,对照组血红蛋白浓度为(140±8)g/L;3.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实验组开始溶血NaCl溶液浓度为3.5g/L,完全溶血NaCl溶液浓度为4.0g/L,对照组开始溶血NaCl溶液浓度为4.5g/L,完全溶血NaCl溶液浓度为5.0g/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诊断学》实验报告实验一红细胞计数
学院:****学院
专业年级:20***级******
学号:31800*00**
姓名:**
实验日期:2020年9月15日
2020
一、实验原理
用等渗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充入计数池中,于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红细胞数,经过换算求得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1、实验器材
显微镜、微量吸管、改良Neubauer计数板
2、实验试剂
RBC稀释液:生理盐水
3、标本
本样本为成年男性血液样本
外周血或抗凝血(EDTA抗凝)
4、实验方法
(1)小试管加RBC稀释液2.0ml。
(2)采血,取血10μl。
(3)擦去管外的血,轻吹入试管底部,再清洗吸管2~3次,立即混匀。
(4)混匀后充入计数室,静置3~5min,高倍镜下计数。
(用高倍镜依次计数中央大方格内4角和正中共5个中方格内的红细胞数)
(5)代入公式计算
RBC/L=5个中方格内RBC数×5×10×200×106
=5个中方格内RBC数/100×1012
三、实验结果
1、红细胞形态
红细胞呈双凹圆盘状,在高倍镜下见到为圆形,中央淡染,大小较一致。
2、红细胞计数
(1)红细胞计数区域图片
图片1(左上计数区域):共计110个红细胞
图片2(左下计数区域)共计104个红细胞
图片3(右下计数区域)共计103个红细胞
图片4(右上计数区域)共计120个红细胞
图片5(中间计数区域)共计116个红细胞
左上计数区
域左下计数区
域
右下计数区
域
右上计数区
域
中计数区域总数
110104103120116553
(2)计算过程
RBC/L=(110+104+103+120+116)×5×10×200×106
=5.53×1012/L
男性:(4.0~5.5)×1012/L
RBC:5.53×1012/L
略高于正常值
四、讨论
1、注意事项
(1)采血时不要过分挤压。
(2)取血量须准确,动作要迅速,防止血液凝固。
(3)血液加入稀释液后,应立即混匀。
(4)充池前要摇匀,一次性充池,不能产生气泡,溢出或不足都要擦干净后重新充池。
(5)压线细胞应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
2、讨论
(1)实验数据存在偶然性,应进行重复实验进行验证。
(2)红细胞相对性增多见于呕吐、腹泻、大量出汗、甲亢危象、尿崩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绝对性中毒见于红细胞生成素增多或骨髓增殖性肿瘤。
本次实验计数略微高于正常值也有可能是吸管错误使用,稀释液加入过少、血液样本加入过多、稀释时没有充分混匀。
(3)标本可见明显丝虫病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