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科技入户简报

合集下载

海丰县渔业科技入户工作形式多样不拘一格

海丰县渔业科技入户工作形式多样不拘一格
OC 住 AN A N O 厂 日E R 丫 !5
2007 年第 6 期
本 关 期 注:渔 科 进 业 技
海丰县:渔业科技入户工作形式多样不拘一格
0 6 2 0 年, 海丰县继续加大渔业科技人户工作的力度, 切实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渔业科技人户工作, 取得了显著
的成效。 一、 主要做法
1、 加强县渔业科技入户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 吴庆声副县长为组长,县政府办刘安基副主任和县海洋 与渔业局刘伟生局长为副组长的县渔业科技人户工作领 导小组, 县海洋与渔业局、 财政局、 科协、 科技局、 小漠镇、 赤坑镇、 梅陇镇和附城镇的相关领导为成员。 2、 广泛宣传发动。 充分利用电视台、 电台、 海丰报、 汕 尾报、 简报、 标语媒体, 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在“ 海丰县科 技网” 开设了“ 渔业科技入户专题”做到“ , 报刊有字、 广播 有声、 电视有影、 网址有文、 宣传栏和黑板报有内容”使 , 渔业科技人户工作在我县家喻户晓。
3、 调整、 充实县专家组和技术指导员, 确定技术指导
单位。 聘请了由汕尾市海洋与渔业局、 县技术推广站和当 地有知名度的 5 名水产养殖专家组成的县专家组和 r o 名技术指导员, 签订责任书, 层层落实目 标责任。
4、 结合海丰县 实际, 确定 了推广主导品种为对虾 , 主
推技术为对虾健康养殖技术, 兼顾娜蟹混养、 鱼虾混养。 5、 调整示范户。在去年的基础上, 选定 10 户示范 0 户, 示范面积 20 3 6 亩, 4 . 其中小漠镇 3 户,1 .6 亩, 6 53 梅陇 镇 34 户, 亩, 70 1 附城镇 2 户, 亩, 50 9 赤坑镇 1 户, 7 30 2 亩。 示范户由各试点镇推荐上报, 经县海洋与渔业局审核 批准后报省局备案。同时, 县对示范户建立专门档案, 实 行动态管理。 6、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 1 发放科技示范手册和 ) 《 养殖塘头记录表》 等。(2 发放物化补贴。 ) 县局分两批向 示范户发放了百毒清、 利生健、 加强型利生素和水产养殖 专用肥等。 ) 人户技术指导。 (3 县渔业科技人户技术指导 员与示范户建立起经常性的联系,一方面进行远程指导 服务, 另一方面过直接深入示范户的塘头池边, 进行手把 手的技术指导服务。据统计, 全县 1 名蹲点技术指导员 0 平均每人联系示范户 1 户以上,指导示范户 4 次以上。 0 (4)组织技术培训。坚持 “ 四个结合” ,举办各种渔业科 技培训班共计 2 期 ,培训技术指导员和示范户共计 0 1000 多人次,印发渔业科技资料共 2 0 多份。另外, 还在附城镇圆山村委建立了 “ 渔业科技书屋” 。

心贴心手把手再谱渔业科技入户新篇章——记阳西县2005~2006年渔业科技入户工作情况

心贴心手把手再谱渔业科技入户新篇章——记阳西县2005~2006年渔业科技入户工作情况
本期 关注:
心贴心 手把手 再谱渔业科技人户新篇章
— 记阳西县 2005一 2006 年渔业科技入户工作情况 阳西县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领导小组
阳西县是广东省渔业大县。近年来, 阳西县委、 县政 府立足本地资源, 致力打好 “ 海洋牌” 取得明显成效。 , 20 拓年全县渔业总产量达 4 . 万吨,总产值 1 .1亿元, ( 0 9 9 占农业总产值的 5 %。其中水产养殖业保持着强劲的发 8 展势头, 拓年全县养殖面积达 1 .8 万亩,产量 2 . 万 20 ( 7 3 9 吨, 1 . 亿元。 产值 0 9 对虾和牡砺是阳西县水产养殖的两大 优势品种。 对虾养殖面积 4 8 万亩, 1.5 万吨;牡蜘养 . 产量 殖面积 3 8 万亩, 产量 1 万吨。 . 4 水产养殖业已成为农民 致富的主渠道之一。 20 5 年,阳西县实施渔业科技人户试点工程的实施 0 范围为六个沿海镇, 示范户共 26 户, 2 主导品种为对虾和 近江牡砺, 示范总面积 2380 . 亩; 其中对虾示范户 20 56 2 户, 面积 1565 . 亩; 近江牡蜘示范户 6 户 , 7 6 0 面积 8 4 18 亩。2( 6 年, ) X 科技示范户 2 8 户, 1872 .8 亩;其中对 4 面积 7 虾示范户 1 8 户,面积 1057 名亩; 近江牡蜗示范户 6 8 7 0 户, 8150 亩;辐射带动户2480 户, 面积 面积29812.5 亩。
全县示范户养殖总产量达4 46 吨, 1 4 总产值达2284 万 5
元, 分别比20 5 年增长 7 0 %和 1 . %。 0 . 1 02 (二)科技入户的示范带动效应良好 两年来 ,阳西县渔业科技人户示范户辐射带动户
40 2 8 户, 面积2981 . 亩, 25 近江牡蝠和对虾带召开了 全县渔业科技人户工作动

顺德区实施渔业科技入户提高鳗鱼产品质量

顺德区实施渔业科技入户提高鳗鱼产品质量
19
Hale Waihona Puke 翔 撒邢粼沈 _ 泞‘关 注:渔 科 进 入 业 技 村 户
2007 年第 6 期
O C E A N A N O F IS H E R 丫
! 德区:实施渔业科技入户 提高鳗鱼产品 6 1 质量
顺德区结合本地区水产养殖业的特点,以提高鳗鱼 产品质量、 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以及经济效益为重点, 认 真落实渔业科技人户示范工程, 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 加强领导, 借鉴经验, 制订方案 在借鉴我省 20 5 年渔业科技人户项 目成功的经验 0 上, 结合顺德区水产业发展实际情况,以鳗鱼为主导品 种, 在顺德区鳗鱼养殖(包括外延地区)中落实以提高鳗 产品质量安全、 国际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为重点。 制定 了 《0 6 年顺德区渔业科技人户示范工程项 目实施方 20 案》 。
用。
鳗鱼是以出口为主的创汇水产品,由于近几年 日 本 频频增加药残检测种类和提高检测限值,肯定列表实施 后出口形势更加严峻。省鳗协科技人户领导小组针对当 时药残问题较严峻的情况, 8 月 1 日邀请北京、 于 江苏、 湖南、 四川及本省的主要渔(兽)药生产厂家及供销商代 表, 召开“ 落实药残整治, 产销优质渔药, 确保鳗产品渔药 安全” 座谈会, 多位厂家和经销商代表签署了“ 0 3 产销优 质渔药, 确保鳗鱼质量安全倡议书” 。 (5)健全技术服务网络, 开展技术培训 在科技人户示范工程中,我们逐步健全技术服务网 络, 形成省科技人户示范工程专家组、 省鳗协专家组 、 养 殖场( 户)技术小组等三级技术指导和服务网络, 结合职 业证书培训, 为养殖场(户)提供技术服务。 4 月份举办 从 ( 出口鳗鱼养殖技术指南》 的专家讲座培训班开始, 共举 办技术培训和专家讲座五期共 50 多人次。针对鳗鱼出 0 口所面临的问题( 如药残、 养殖模式等)开展培训讲座, 共 聘请 9 位来 自 全国各地的水产专家为鳗农进行培训。提 高了广大鳗鱼业者的素质和应对“ 肯定列表制度” 实施后 出现的新情况和制定应对策略的能力。 (6 组织技术指导员人户指导与专家巡回指导 ) 项目开展后, 我们组织鳗鱼技术指导员( 每个大养殖 户 1一 名) 深人顺德域内鳗鱼养殖基地和外延鳗业基地 2 开展工作, 到台山市端芬镇、 斗山镇、 海宴镇 、 冲凌等地示 范户企业中进行现场指导。同时针对今年养殖地天气不 佳的情况下如何提高鳗鱼养殖成活率等问题进行实地解 决, 制定技术指导工作方案, 推动了科学、 健康养鳗技术 的普及工作。 我们还在鳗鱼养殖生产环节的前、中、 后的关键时 期, 组织专家组成员到养殖基地示范户进行调查研究, 先 后到台山市端芬镇、 斗山镇开展巡回指导, 举办“ 省科技 人户技术指导员培训班” 省鳗协专家经常到他们的养殖 。 基地调查研究和进行技术指导。通过调查研究和巡回指 导措施, 拉近了示范户与项 目 组的距离, 使项目组能够真 实的掌握第一手现场资料, 调整工作方法, 制定下一阶段 的巡回指导 日 程与工作纲要。 (7 编印科学养鳗资料 , ) 帮助会员学习、 掌握科学养

宝应渔业协会撑起科技入户一片天

宝应渔业协会撑起科技入户一片天
见识 。
2 0 09年渔 业 科技 工 作 者将深入 村 镇 一 线 , 以 水 产健 康 养殖 为重 点 , 通 过 开展科技服 务, 及 时把 水产健康养 殖 的标 准、 规 范和科技 成果送 到千家 万 户 , 帮助 水 产 养殖 户 学好 科技 、 用 好 科 技 。 一 要 进 一 步推 进 渔 业 科 技 创

交流和 沟通 , 保持畅通 及 时 的信息渠道和人 员往来 。 足 ( 作者单位 : 云 南省德 宏 州科协 )
宝应渔业协会撑起科技入 户一 片天
3 月 2 5 El , 全 国 渔 业 科 技 服 务 年 暨
科技入 户春季行 动 启 动仪 式在 江 苏省
宝应 县 柳堡 镇举行 。
2 008年 , 县 渔 业 协 会 积 极 围 绕
二 是 要 加 强 对 学会 的 支持 力 度 。 针 对 目前 的科 协 机 构 体制状 况 , 要使科协工 作有新 的发展 , 首先要整 合 资源 , 通 过 由省科协牵头 , 统一 组 织开展科协工 作的各项重大活 动 , 如 学术交流 、 科普 活动 等等 , 目的是形 成 科协 系统 的 整 体合力 , 充分发挥科协在人才 、 智力和 品牌优势 , 创建 学术品牌和精 品, 形成上 下联动 , 产生整体 “ 规模效 应 ” , 更有利于发现人才 、 培养人才和锻炼人才。 其次是 定期或 不 定期组 织 省 、 州 ( 市 ) 学会干 部到省外 、 国外或 省 内科 协 工 作 开 展 得 较 好 得 地 区 , 参 观 、 学 习 、 业 务 培 训 考察 。 只有交流才能促进 发展 , 通 过交流达 到解放思想 、 转变观念 、 开拓视野 , 不断提高学会干部工 作能力、 业 务 水平和 素质 的 目的, 同时也是对 学会干 部积 极工 作 的精神 奖励 和 鼓励 。 培 训 经 费需 由省科协 直接 与省财 政统一 筹 措 , 专 款专 用 于 交流 培 训 活 动 , 因全 省各地 州 由于 经 济和 财 力发 展 不平 衡 , 经 费难 以保证 各地 州 学会 培 训 活 动 开 支 。 只 有 培 训经 费得 到真 正 的落 实到位 , 培 训 活 动才 能得 到 保 障和 落 实 。 再 次 是 加 强 省 内外 和 国外 学会 工 作信 息 的

广东省2006年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启动

广东省2006年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启动
阳西县 、 珠海金湾区、 海丰县 、 雷州市等 4 个示范县 汇报了 2005 年渔业科技入户工作情况和 2006 年工作方 案。 白桦处长传达了‘ `2006 年农业部农业科技人户示范工 程渔业技术工作会” 的精神。 周瑞莲调研员对我省渔业科 技人户 2006 年春季行动提出了具体意见。 省专家组总结
范县各有特色, 高要市主要是山区渔业, 通过科技人户提 升渔民养殖生产水平, 发展“ 小康鱼”利用优越的水质条 ,
2005 年工作情况, 2006 年具体工作提出了建议, 对 大家 一致认为要注重整合现有的养殖技术, 制定成相应的技 术标准, 印刷成“ 明白纸”全面培训技术指导员和示范 , 户, 按照技术标准进行养殖生产。 最后, 麦贤杰副局长要求, 在实施科技入户工作中, 要不断探索, 大胆创新, 勇于尝试, 只要是有利于渔民的, 有利于我省渔业发展的, 就要去做。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科技外事外经处)
珠海拟建白海豚保护基地
日 前, 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负 责人披露,国内首个中华白海豚保护基地将于珠海市淇澳 岛关帝湾动工建设, 8675 平方米被正式划拨为该基地 方圆 建设用地, 该基地建设已经开始规划设计, 年内即将正式动 工, 首期将建“ 海上国宝” 急救中心。 中华白海豚近年来在急剧减少。 据该负责人介绍, 前 目 国内中华白海豚总数约 2000 头左右, 其中珠江口水域约有 1000 头以上, 是国内最集中、 数量最多的栖息地。有的研究 者甚至认为中华白海豚国内只有 1000 多头, 80%聚集于珠 江口。珠江口沿岸的造纸厂、 化工厂、 电镀厂等各类排人珠 江口的工业废水, 破坏了白海豚的生存环境。此外, 填海造 地也威胁着白海豚的生存。近三年来仅该保护区就先后发 现 19 例中华白海豚死亡事故, 有时甚至高达一年7 起。

雷州市渔业科技入户显实效

雷州市渔业科技入户显实效
粉尔邢 期不讨1 淤, 转
O C 任A N A 闪D F IS H E R 丫
2007 年第 6 期
业 技 村 户 本 期关注: 渔 科 进 入
20 5 年雷州市启 动 了渔业科技人户工 0 作, 通过大力推广对虾健康养殖技术, 有效地 解决了药物残留问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得到提高。20 6 年, 0 市局进一步周密部署 , 紧 抓落实 , 使渔业科技人户工作不断向广度 、 深 度推进 , 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上 。
5、组织专家进村入户指导。四月下旬至五月上、 中 旬, 正值季节交换, 由于天气变化大, 我市对虾 、 扇贝养殖 均出现一些突出问题, 我们组织专家一行 7 人赶到纪家 等镇进行现场指导。 为了扩大影响, 专家和技术指导员人 户指导时均佩带工作牌, 并竖起“ 渔业科技人户专家现场 指导” 的红旗, 让附近的养殖户都知道我们的专家正在入 户指导, 前来向专家请教, 增加辐射面。我们科技人户专 家走到哪里都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在对虾、 扇贝发生严 重病害时, 省专家组组长姚国成研究员冒雨带领省、 市专 家到纪家镇恬神村调研指导对虾养殖; 省海洋与渔业局 科技处周巡视员带领贝类养殖专家一行 1 人不顾酷暑, 0 到乌石扇贝养殖海区调查、 取样。据统计 , 全年专家培训 指导员和示范户 1 次, 人户指导 6 人次。 0 6、 加强养殖技术培训。我们把转产转业渔民培训与 渔业科技人户工作结合起来,加强对示范户和辐射户进
程” 。
2、 增强了渔民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意识。通过对 渔民进行水产技术和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知识培训, 推广健康养殖技术, 强化生态调控观念, 渔民对水产质量 安全管理认识不断提高, 自觉抵制使用禁用的水产药物, 病急乱投药现象大为减少。 3、 辐射带动渔民增产增收。实施渔业科技人户示范 工程项 目,加大了技术培训力度,通过示范户的辐射带 动, 虾农养殖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示范户较为集中 的地方, 虾农今年普遍实现增产增收。如乌石镇文堂村, 虾农盈利率达到 8 %, 5 纪家镇豪郎村盈利率达到 9 %, 0 乌 石、 覃斗等镇扇贝养殖户实现增产增收。 ( 雷州市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领导小组)

珠海市金湾区将渔业科技入户工程推向新起点

珠海市金湾区将渔业科技入户工程推向新起点
期 :渔 科 进 入 关注 业 技 村 户
2007 年第 6 期
O C E A N A N D F IS H
吧 圈
珠海市金湾区于 20 5 年成为广东省渔 0 业科技人户工程示范区。 0 6 年全区渔业科 20 技示范户 10 户, 0 面积 60 刃亩, ( 分布在 3 个
镇, 其中对虾养殖示范户3 户, 0 面积5仪 旧
亩;罗非鱼养殖 50 户, 40 亩;青蟹养殖 面积 0 20 户, 面积60 亩。辐射带动农户 1《 〕 0 X 户, M 示范户总产量、 总产值比20 5 年各增长 1 % 0 0 以上, 单位产量节约成本 1 %以上, 0 示范户先 进实用技术人户率达到9 %。 0
一、 主要措施及做法
1、 统一思想, 明确目 渔业科技人户工 标。 作启动以来,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 作为为群众 办实事的一项长期工作来抓。区政府成立了 区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领导小组和专家 组, 确定技术指导单位, 选配了 1 名技术指 0 导员, 明确了锯缘青蟹的蟹苗标粗及膏蟹育 肥养殖技术、 对虾健康养殖技术、 吉富罗非鱼 健康养殖技术等主推技术。 2、 组织专家到塘头解决生产难题。一是 解决了罗非鱼无公害养殖基地种苗供应紧张 的问题。到 5 月底,全部完成鱼苗的投放工 作, X 5 年提前 1个月。二是解决青蟹病 比2( ) 虫害多的问题。 通过试验示范, 并多次聘请专 家组邹为民教授前来指导和授课, 取得了在 青蟹大灾之年不减产的喜人效果。三是为对 虾防病献计献策。 在放苗前, 特邀珠江水产研 究所 7 位专家, 到现场指导, 讲解从种苗、 防 病到养殖等一系列技术, 大大增加了对虾养 殖的科技含量。 3、 组织防风救灾复产工作。台风“ 派比安” 给我区渔 业养殖生产造成了极大损失, 、 市 区农业局( 海洋与渔业 主管部门)共拨出 2 0 万元用于生产自救, 5 赠送鱼虾苗给 受灾较严重的养殖户,并组织了技术人员到各镇村指导 灾后复产, 举办灾后复产暨新品种鱼虾养殖技术座谈培 训班及专家塘头授课,使参加培训的 20 多位养殖户学 0 到了新技术, 增强了应变养殖风险的能力。 4、 建立病害快速处理与监控机制。 针对台风后病害 多发的现象, 月及 9 月分别邀请了邹为民教授及翁少萍 6 教授对锯缘青蟹、 罗非鱼、 黄鳍绸等分别进行了采样、 检 测, 为养殖户解决了生产难题, 并对我市 20 6 年的对虾 0 白斑病分布区域、 流行情况等进行监测。 5、 举办“ 科技下乡” 及培训活动。 月和 8 月在平沙镇 7 美平广场 、 红旗镇三板村举办了以科技下乡为主题的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珠海市金湾区农(渔)业科技人户现 场咨询会, 专家、 技术人员现场进行技术解答和塘头现场 指导,并邀请邹为民教授到水产养殖户较集中的地方巡 回讲座。科技人户技术指导人员平均每周最少下乡 2一 3 次帮示范户解决实际问 下乡时间平均达 1 次/ 年, 题, 5 4 受到了农户的热烈欢迎。 6、 建立渔业信息平台。一是组织技术人员的业务培

依靠科技入户率先科学致富引领五大连池市渔业新潮

依靠科技入户率先科学致富引领五大连池市渔业新潮

同时,07 20 年又试养 了丁鱼岁, 因接苗晚, 当年规格仅为 2 克 , 5 现长势 良 。 好 该品种填补 了五 大连 池市养 鱼史 的又一个 空 白。 二 、 整渔 业产 业结构 调
黑龙 江水 产
21 0 2年第 5期
经过 “ 渔业科 技 入户 示范 工程 示 范户 ’ 培训 , 龙渔 场把 全部 鱼池 进行 驯化 养 鱼 。从 鱼 苗 双 到商 品鱼 , 每个池 塘都 配备 自动 投料 机 、 氧机 , 增 实行 “ 高” 两 渔业 , 大提 高 了饲料 利用 率 和投 放 大 密度 。以西南角( 号 ) 1 鱼池为例 : 池塘面积 1 亩 , 8 最大注水深度 2 米 , . 投放 3 5 5 两一 两鱼种 7 2 20 斤 , 均 亩投 放 鱼 种 4 0斤 , 投 料 机 一 台 , 氧 机 一 台 , 过 一 个 生 长周 期 的 驯化 , 活 率 为 平 0 设 增 经 成 9 %, 4 出池产量 为 2 8 0斤 , 除成 本 , 鱼净 利润 为 1 元 ,8亩池 塘 纯利润 43万元 。 84 扣 斤 . 5 1 .
电、 路三 通 。现有 增氧 机 5台 、 料机 5台 、 0二 推土 机一 台 、 投 八 轮式 挖 掘机 一 台 、 颗粒 饲 料机 一 台 、 泵 4台、 油坐机 4台 、 水 柴 四轮 车一 台 、 城皮卡 轿车 一 台。自 20 年 实施 渔业 科技人 户示 范 长 07
工程 以来 , 董成立主动承担渔业新品种的实验 、 示范与推广 , 改善池塘条件 , 改进养鱼技术 , 拓宽 养鱼 思路 , 提高养 鱼水 平 ,0 7年创造 出他 养鱼 史 的一 大辉煌 : 钓纯 收入 3 20 垂 . 元、 5万 鱼种 纯 收入 05万元 、 品鱼 纯 收入 8 . 商 . 元 、 酒 养猪 纯 收入 1 0万 酿 . 2万元 、 上 餐 厅纯 收 入 5万 元 , 计 1. 水 合 82 万元 , 平均亩效益 10 多元 , 50 成为远近闻名的养鱼“ 高手” 20 年双龙渔场的鱼种销售 、 。 08 养鱼技 术传 播 、 料及鱼 药覆 盖 了全市百 分之七 十 的乡镇及 辖 区 内的部分监 狱 、 饲 劳教 所 、 队后勤 基地 、 部 农垦农场等单位 , 经常有人到他那里取经或定购渔需物资 , 并模仿他 的养鱼模 式进行渔业生产 。 在双龙 渔场 的引 领下 , 年 的渔业 养殖新 高 已然初见 端倪 。 今 董成 立 已经成 为我 市一定 区域 的养 鱼 领军人 物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渔业科技入户简报
总第二十五期 2008年第3期
新洲区渔业科技入户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8年4日15日专家组在新洲区农民传统的花朝节上赶集忙——新洲区水产服务中心渔业科技入户赶集纪实
农历二月十五(3月22日)是旧街传统的花
朝节,上午7时,由区水产服务中心总工程师、
区渔业科技入户工程首席专家余幼如带队,组织
区渔业科技入户工作专班科技人员,到旧街参加
区委组织的农业科技大赶集活动。

水产服务中心的科技人员,一摆开摊位,赶
集的群众就纷纷围了过来,领取最新水产养殖技术资料,咨询省、市、区政府为促进水产发展的优惠政策,咨询生产中的疑难问题,打探外地养殖现状和水产发展新趋势,启迪养殖致富的新思路。

不到半小时,水产摊位前挤满了人,技术资料抢领一空,许多农户带着生产中的疑难问题找专家请教,使赶集的科技人员应接不暇,直到上午11点30分,咨询的农户还久久不肯离去。

在本次赶集活动中,共发放各类水产养殖资料1000余份,书籍600本,小龙虾养殖光盘250盘,解难答疑的农户达200余人次,深受农民欢迎。

供稿:李学文
利用塑料大棚和深井水进行克氏原螯虾越冬效果好
近年来,湖北省人工养殖克氏原螯虾面积
不断扩大,苗种也越来越紧俏。

新洲区汪集
街洲上村优秀渔业科技示范户余清平,瞄准
克氏原螯虾苗种市场,大胆尝试利用塑料大
棚和深井水越冬苗种,经两年试验,每平方
米生产规格为尾重3~5克的幼虾300尾。

2006年10月,余清平修建了一口面积为
160平方米的的水泥池,搭上塑料大棚,并在
水泥池旁打一口15米的深水井,进行越冬保种试验。

2007春季收获规格为尾重3~5克的龙虾50000尾,每平方米生产小龙虾300尾,苗种生长速度是野外小龙虾的5~8倍,转池成活率达98%。

2006年试验小龙虾越冬成功,极大地鼓舞余清平冬季繁育小龙虾的热情。

2007年8月28日他在水泥池中放养规格为16~18尾/公斤的小龙虾亲虾15公斤,雌雄比为4:1,2007年9月中旬检查,一只抱卵亲虾抱虾700粒。

2007年1月11日以前,他每三天投喂一次,每次投
喂0.25公斤。

铒料为自己配制,铒料成份为黄
豆浆20%、酵母粉10%、豆渣10%、米糠10%、
面粉50%,化水泼洒。

2008年1月12日后,新洲区遭受54年来
未遇的罕见低温冰雪灾害袭击。

为了防止小龙
虾冻伤冻死,余清平每天抽井水加温,同时每
10天投喂一次,保证小龙虾亲虾和幼虾的营养
要求。

2008年1月26日,池内存苗70000尾,尾重2克,由于温棚不堪冰雪重压而压垮,经及时采取措施,获救幼虾达40000尾。

而广大龙虾养殖户反映,野外养殖的龙虾因冰雪冻死达到60%。

供稿:李学文
知识更新提高了渔业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素质——新洲区渔业技术指导员积极参加市级水产高级研修班
随着渔业科技入户行动不断深入,渔业养殖中新的问题不断出现,对渔业科技入户的技术指导员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及时更新渔业科技知识、掌握渔业前沿科技动态、提高自身的素质,新洲区于2008年3月30日至4月3日派渔业科
技入户专班人员和技术指导员15人,参加
了武汉市水产技术推广培训中心举办的
“2008年全市现代水产专业技术人员高级
研修班。

研修班上,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教
授沈建忠、杨瑞斌,省水科所高工舒新亚,
长江水产所研究员喻清明,水产技术推广中
心高级工程师程咸立分别讲授了《水产健康
养殖技术》、《无公害池塘主养黄颡鱼高产高效技术》、《淡水小龙虾无公害养殖实用技术》、《中华鳖仿生态养殖技术》、《水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等课程。

研修班上,新洲区水产技术指导员
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做笔记一丝不苟。

中午、晚上休息时间,针对新洲渔业生
产的实际,集中讨论。

对教授、专家讲
授的理论,每天整理疑点,由李学文同
志向教授、专家请教。

专家一时不能讲
解的,通过李学文预留电子邮箱,再由
教授专家通过电子邮箱远程解答。

研修班上,专家教授讲授的都是渔业生产前沿知识,对渔业生产有着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通过学习,技术指导员进一步掌握了现代渔业技术,无公害、绿色、健康水产养殖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要点,为2008年新洲区渔业科技入户指导,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供稿:李学文湖北省水产局关于2008年度水产养殖投入品推介产品公告
2008年3月1日,省水产局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对申报2008年度水产养殖投入品推介的产品进行了评审,并将专家组评审的结果通过湖北水产政务网于3月4日至8日向社会进行了公示,公示期间没有收到公众反映的问题。

现将2008年度水产养殖投入品推介产品予以公告,名单如下:
武汉合缘绿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酵素菌生物有机鱼肥、酵素菌花鲢专用生物饵料、酵素菌虾蟹养殖专用肥
武汉楚天艾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艾科肥水爽102(池塘专用)、艾科乐2号(芽孢杆菌)
成都芳草药业有限公司:芳草鱼美剂、芳草加酶芽孢杆菌
武汉金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复合生物菌肥(微生物菌剂)、金禾圣水神渔肥(水产专用肥料)
无锡中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底净宝、粒粒氧、EM益生菌、博士1号微生物改良剂、新硬壳宝
武汉都兴农资有限公司:都兴隆氨基酸原粉
新乡市康大消毒剂有限公司:二氧化氯8%、二氧化氯6%
武汉科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鱼安(溴氯海因粉)、鱼虫杀星(精制马拉硫磷溶液)、指环杀星(甲苯咪唑溶液)、调水灵(腐植酸钠溶液)、科洋B型肽肥、丰利美、鲢鳙状
武汉施瑞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瑞福草鲫五病灵(戊二醛溶液)、瑞福暴血120(氰戊菊酯溶液)、瑞福克暴威(二氧化氯溶液)、多福可乐A型、满水活水产专肥
武汉九州神农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九州神农1号(二氧化氯)、神农168(氰戊菊酯溶液)、神农菌素A(阿维菌素溶液1%)、
武汉兴旺生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鱼用双效灵(辛硫磷溶液)、混养安(阿维菌素溶液)、鱼血康(苯扎溴铵溶液)、二氯异氰脲酸钠粉(鱼虾活菌氯)、鱼用克虫威(氯氰菊酯溶液)
武汉华扬动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制菌灵(硫酸新霉素粉)、板蓝息毒敏(板蓝根末)、驱蠕净(阿苯哒唑粉)、三黄克菌素(三黄散)
北京渔经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渔经灭虫精(敌百虫、辛硫磷粉)、板蓝根大黄散、鱼虾强氯精(三氯异氰脲酸粉)、聚维酮碘溶液、菌虫杀手(氯氰菊酯溶液)、渔虫精(精制马拉硫磷溶液)、二氧化氯、复合亚氯酸钠III 山西康派伟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菌毒醛清(戊二醛溶液)、鱼虫酯(氯氰菊酯溶液)、出血宁(苯扎溴铵溶液)、鱼康散(大黄芩蓝散)阿维菌素(0.5%)长沙拜特生物科技研究所:拜特伊绿(复合氯酸钠)、拜特莱康(二氧化氯)、拜特虫克新(溴氰菊酯溶液)、拜特混沙宁(阿维菌素溶液)、拜特肝胆宁(肝胆利康散)
编稿:余幼如核稿:陶益春审签:万建业
抄送:省农业厅、省水产局、市农业局、区委办、区人大办、区政府办、区政协办、区科委、区科协、区农工委、有关街镇场区、区直各有关单位
共印100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