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各港口之间的合作与竞争
长三角16个城市开展港口安全环保合作

拉 山 口的班 列达 到两天 一班 。天 津港 大陆 桥累 汁 运 量 已突破 4 0万 标 准 箱 , 为 沿 海 港 口 中大陆 成 桥 运输 路径最 多 、 运距最 短 、 运量 最大 的港 口。
使 其更好 地 为码头 生产 服务 。
( 周 翔 程 学亮 )
解其申购信息 , 达到了维修、 技术等相关人员都能 右江渠化 , 红水河龙滩及 以下所有 电站过船设施
够参与的 目的。“ 市化 ” 超 管理便于领料人员及
时领用 和 技术 员的 识 别 , 其 是 解 决 了使用 性 能 尤 类 似配 件替 代 使 用 的 问 题 。针 对 一 些 问题 , 如 诸 对 重要 配件 的参数 录 入 、 应商 资 料 、 供 垃圾数 据 的 整 理等 , 该公 司正 着手 对 电脑 管理 系统 进行 升级 ,
集南 通 , 围绕港 口安全 和环保 主题 , 共议对策措
施。
长三 角地 区是 我 国港 口密 度 最 大 、 吐量 最 吞
多、 影响最广泛的地 区。针对 区域 内港 口环保设 施不 配套 、 防范 抵御 事故 灾害 能力 不足 , 以及 港 口
发 展 面 临 的 资 源 、 境 等 多 种 因 素 制 约 、 三 角 环 长
以上 , 总吞 吐能力 突破 15亿 吨 , . 基本 建成 现代 化
沿 海港 口群 。内河港 V投入 6 I 0亿元 以上 , 总吞 吐
条记录 , 始终贯穿从计划 申请 、 采购 、 库存 、 发放的
全过程 , 户可 以跟踪 查 询其 所处 的状 态 , 用 全面 了
能 力达 到 800万 吨 以上 , 本 实 现西 江 扩 能 和 0 基 全 部建成 、 道全线 贯通 米; 9 建成“ 三纵三横 ” 通 、
长三角港口群走向合作共赢

王传福 : 正的“ 星” 真 明
19 9 5年 2月 ,王 传 福 拿 着 借 来 的 20万 5 元, 着 2 领 0个 人 在 深 圳 莲 塘 旧 车 间 里 “ 打 ” 敲 出 日后 风光 无 限 的 比亚迪 科技 有 限公 司 。
争夺战有增无减。
国 家 发 改 委 长 三 角 区域 规 划 专 家 郁 鸿 胜 认
“ 位 发 展 ,合 作 共 赢 ” 不仅 是 政 府 高层 的 意 错
杨 国强 : 碧桂 园哭了
据传 闻 , 国强在前段 时间的公 司领 导层 杨
会议上 哭 了……20 0 8年 以 来 这 段 灰 色 的 日子 里 , 泣 的 绝 对 不 只 是 碧 桂 园 , 国 几 乎 所 有 哭 中 的 房 地 产 企 业 都 淌 下 了悲 情 的泪 … … 不 能 说 碧 桂 园没 赶 上 好 时候 。 0 7年 4月 20
海港和宁波 一舟 山港的共 同追 求。有 专家表 示 , 这 意味 着长三角港 口群的既有格局 出现新的元 素 , 竞 争仍将 激烈 , 但合作是 大势所趋 。
同处 长 三 角的 沪、 、 浙 苏三 地 分 别 以 洋 山港 、 宁
自信 。 全球金融危机对奥康集 团产生 了影响 , 但
并 不 能 阻 挡奥 康 成 长 的 步伐 。2 0 0 8年 1 , 2月 睿 富全 球 排 行榜 首 次 在 海 外 发 布 “ 国最 有 价 值 品 牌排 行 榜 ”奥 康成 为连 续 中 , 两 年 唯 一 上榜 的 中 国鞋 业 品 牌 。
位 企 业 家 能 够 得 到 的 “ 荣 ” 殊 。
波 一舟 山 港 则 可 利 用 自 己的 天 然 深 水优 势 发 展 大
宗散 货 以及 一 些 专 业 的码 头 如 大型 煤 码 头 、 油码 头
长三角港口协调发展实施方案

长三角港口协调发展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港口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国际航运的重要节点。
为了促进长三角地区港口的协调发展,提高港口的综合竞争力和服务能力,制定和实施长三角港口协调发展实施方案。
本实施方案的目标是:通过加强港口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在国际航运市场上的竞争力提升,提高港口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实现港口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
二、主要内容1. 深化港口合作机制:建立港口合作联盟,促进长三角地区港口的信息共享和资源优化配置,在港口规划、航线发展、航道维护等方面加强合作。
2. 推进港口智能化建设: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港口的自动化水平和信息化管理能力,推动港口物流的智能化发展,提高港口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3. 加强港口设施建设:优化港口布局,完善港口基础设施,提升港口的装卸能力和运输能力,提高货物通关效率和港口吞吐量。
4. 强化港口安全管理:加强港口安全监管,健全港口安全管理体系,提高港口的安全保障能力,保障港口运营的安全稳定。
5. 提升港口服务水平:优化港口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推进港口服务标准化,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6. 加强国际合作交流:与国际港口进行交流合作,吸引外资参与港口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提升港口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实施步骤1. 制定长三角港口协调发展规划,制定具体的目标和任务,并明确责任主体和时间节点。
2. 加强港口合作联盟的建设,促进港口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优化配置。
3. 加大科技投入,推动港口智能化建设,提高港口的自动化水平和信息化管理能力。
4. 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港口布局,提升装卸能力和运输能力。
5. 健全港口安全管理体系,提高港口的安全保障能力。
6. 优化港口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推进港口服务标准化。
7. 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提升港口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四、预期效果通过实施长三角港口协调发展实施方案,预期达到以下效果:1. 港口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更加紧密,港口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提高港口的综合竞争力。
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竞争现状及策略分析

长江大 学 管理 学 院 姚 惟 顿
【摘 要】长三角地区港 口资源丰富,港 口众 多,港 口腹地经济发展迅速,港 口之 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应 正确 处理港 口间的 竞 争 与 合 作 关 系,制 定 科 学的 港 口发 展 规 划,合 理 分 工,建 立 区域 性 港 口组 织 ,加 快 港 口的 信 息 化 建 设 。
三 .国外 对 于港 口群 协 调 建 设 的大 胆 尝试
1.纽 约一 新 译 西 港 口群 纽 约 港 和 新 泽 西 港 在 发 展 的早 期 ,是 实 行 分 别 管 理 .两 个 港 口之 间并没有太多 的合作 ,随着 国际贸易 的发 展以及 国际航运竞 争的逐渐 激 烈 ,两 个 港 I=1面 临 的 市 场 环 境 恶 化 ,这 种 分 别 管 理 的 形 式 极 大 的 影 响 了港 I=1的 持 续 发 展 ,于是 在 上 世 纪 二 十 年 代 初 ,在 两 个 港 口所 属 政 府 的支持下 ,纽约一新泽西港务局应运而生 。纽 约一新泽西港务 局作 为 一 个 跨 州 的 管 理 机 构 ,它 的 管 辖 范 围 超 出 了一 般 的 港 I=I管 理 局 .具 有 了 更 高决 策性 。纽 约 一新 泽西 港 务 局 的 职 责 主 要 包 括 以 下 几 方 面 :首 先 ,负 责 港 El基 础 设 施 的建 设 和改 造 。 其 次 ,港 区 内 的 经 济 贸 易 建 设 : 最 后 ,两 港 公 共 基 础 设 施 的 统 一 建 造 。
2.东 京 湾 港 口群 日本 东 京 湾 港 口群 地 处 本 州 岛 南 部 海 湾。为 房 总 、三 浦 两 半 岛 所 环 抱 ,东 京 湾 港 口群 一 共 包 括 六 大 港 口 ,分 别 是 东 京 港 、横 滨 港 、千 叶 港 、横 须 贺 港 、川 崎 港 、和 君 津 港 。这 几 个 港 口错 位 分 工 ,有 序 合作 ,共 同 承担 着 日本 国 内 外 的 港 口贸 易 中转 运 输 。目前 东 京 湾 沿 岸 已 经 成 为 日本 经 济 最 发 达 、工业 最 密 集 的 区域 。 日本 东 京 湾 港 口群 在 加 强 合 作 方 面 的 主要 经 验 有 :首 先 ,成 立 专 门 的港 口管 理 机 构— — 国 土 交 通 省 . 来 负 责各 个 港 口的 统 一 和 协 调 ,同 时 各 个 港 口拥 有 自主 管 理 的权 利 : 其 次 ,分 工 合 作 ,优 势 互 补 。 3.欧 洲 海 港 组 织 以 鹿 特 丹 ,汉 堡 ,安 特 卫 普 等 组 成 的 西 欧 港 口群 ,也是 靠 成 立 一 个 联 合 组 织 来 统 一 协 调 港 口的 发 展 。上 世 纪 末 由欧 盟 成 立 的 欧 洲 海 港 组 织 ,是 一 个 成 员 囊 括 了 整 个 欧 洲 近六 百 个 大 小 港 口 的 联 合 组 织 。 欧 洲 海 港 组 织 以 增 强 整 个 欧 洲 港 口群 的 整体 竞 争 力 为 目标 。通 过 制定 相 应 的 港 口政 策 和 规 则来 加 强 对 各 个 港 口 的管 理 和 协 调 。 ESPO模 式 的 主 要 特点 有 :首 先 ,将 港 I=l管 理 权 放 归 各 个 港 I=l,保 证 各 个 港 口通 过 市 场 机 制 的作 用 实 现 合理 定 价 和 经 营 。其 次 ,通 过 议 会 的 形 式 来 协 调 各 个 港 口之 间 的利 益 。
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的整合研究

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的整合研究陈建军;周斌【摘要】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长三角港口群中最重要的两个港口--上海港与宁波-舟山港应该避免"同质竞争".走合作竞争之路,共同打造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在深入分析了上海宁波港的各自的优劣势及其竞争态势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并以国外若干港口成功整合为借鉴,我们认为上海港和宁波港之间形成一种分工协作的整合优势是可能的,并提出了两港整合的基本思路,并认为整合后的上海港将是一个以集装箱为核心业务,高端港口服务业发达的国际化大港,而宁波-舟山港则将成为大型中转、集疏枢纽港,它们共同组成未来的长三角国际航运中心.【期刊名称】《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09(025)001【总页数】8页(P1-8)【关键词】港口经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长三角【作者】陈建军;周斌【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27;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52.75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港口作为连接海洋和陆地的枢纽,其战略作用不言而喻,凡拥有海岸线的国家都不约而同的把港口列为其重要的战略资源,特别是对于一些经济外向度较高的国家,港口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以及船运设备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特别是集装箱兴起的影响下,全球范围内涌现了许多著名的大港,如鹿特丹、汉堡、纽约、新加坡、横滨、釜山、香港等,世界港口的竞争异常激烈。
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作为长三角最重要的两个港口都有成为国际枢纽港的潜力,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两港不仅要面对外部竞争,还要面对同样激烈的长三角内部竞争,在这么一种“内外夹攻”的形势下,如何寻找整合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的综合优势,避免零和竞争,积极开展双赢的合作竞争,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从而增强整个长三角港口群的竞争力,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长三角港口竞争中寻求合作

霎 洋口 逭 中, 争 激 割 界 限 封港 口之 简 合 作 可能 造成 的鱼 港、 港。 其 兢 最
合作共赢大势所超
上 海 社 舍 科 早 院 城 市 化 餮 展 研
畏 三 角 内部 港 口之 同的 兢争 到 畏 三 角 烈 的就 是 挛 波 一 山 港 和 上 海 港 , 舟 雨 面影 辔 。
不 在 熊 , 家们 恝 , 海 要成 圜 隙航 二 大股 束 。 “ 槿 以 资 本 纽 带 的合 之 一 。 “ 遇 , 畏 三 角沿 江 沿 海 的 享 上 逭 遁 中, , 三 角港 口一髓 化 建 设 已经 作 , b 畏 往往比行 政上 的推 勤更 奏效 。 ”
迫在眉 睫 。 享 家 指 出 , 槿 兢争 中 的合 作 熊 势 , 逭
装 箱 某 榜 的 支 综 港 和 喂 给港 群 髓 系 : 三 是 碓 立 上海 园隙 航 逗 中 心 江 海 逅
上 海 圜隙 航 遁 中 心 逮洋 集 装 箱 斡 综 港 的 融 中心 建 毅相 互 贯 通 , 互 协 力 的 部 上 海 圜 隙 贸 易 中 心 的 建 毅 。因此 ,
地 位 : 是 碓 立 上 海 团 隙 航 逗 中 心 集 分 。 漓 腾藐 。 二 ”
海 园隙 航 遁 中心 的功 能 是 , 能在 更 大 等 资源 , 创造 新 的楹 涪增 畏黠 和 麈 棠
.
影 、以 怖 局 和 分工 不 合 理 , 辔 了畏 三 角匾 他 恝 ・ 畏 三 角共 建 上海 圜隙 徒
畏 三 角港 口群 是 我 圜港 口短 涪 的 畏 江 褚港 重要支撵 , 集装 箱 吞 吐 量估 全 圜 的三 速 形成 。 分 之 一 以 上 。 三 角南 部 有 窜 波港 、 畏
舆其 他 缓 漕 匾之 同 的 兢争 , 到 固隙 港 都 在 大 力 拓 展 集 装 箱 和 货 物 吞 吐 再 航 逗 中 心之 争 ・ 海 圜 隙航 遁 中心 建 量 。 而 , 金 融 危 樵 的 影 辔 , 前 上 然 受 耆
实施有效整合 提升长三角港口群整体竞争力

实施有效整合 提升长三角港 口群整体 竞争力
I lm e t f cieitg aint r moeitg a o ei e mpe n e t e r t p o t e r l mp ti e v n o o n c t v a it fp r r u so n z v rDet btyo o t o p f i g Ya g e Rie t a
o t r psofYa z v r Del Ef e tv nt r ton wilp o p r g ou ng e Ri e t a. f c i e i eg a i l r mot r r ps o ng e Ri erDe t o b o l c a s e p tg ou fYa z v la t e w rd’ l s o ∞ r g ou s. t r p
出现为争夺货 源 、抢 占市场份额而开展 的恶性 竞争 。
这 种 行 为 浪 费 了 大 量 的 人 力 物 力 , 内耗 严 重 ,抑 制 了
常熟 、张家三港合并 为一个苏州港 ,希望 打造成 国内
一
流港 口。在这一组合 中 ,地方政府 只看 到了整合港
长三角港 口群整体竞争力 的提升。
通 、镇江等长江港 口 ( 0 6 月交通 部发布 的 《 国 20 年9 全 黄埔 港 口集团宣布撤 出几个 已投标的码头 。国际航运 沿海港 口布局规划 》都将其作为沿海港 口对 待 )。港 需求 骤降导致港 口处理 能力 严重过剩 ,加 上一些仍然
口的功能类型囊括 了集 装箱 、件杂货 、干散货 、油品 在建的港 口码头 ,使得许 多业 内人士对整 个行业的前 等 ,一个世界级 的巨型港 口群正呼之 欲出。但 是 ,长 景持悲观态度 。2 0 年 ,上海和 宁波 一舟山港的集装 09 三角各个港 口之间的无序竞争减缓 了这个 巨型港 口群 箱吞 吐量分别 比上年减少 1. 07 %和3 %。 . 9 成长的步伐 。
长三角港口竞争逐渐升级

用。 上海港 将彻底 突破发展 的瓶颈。 洋 山港项 目预计 总投资 10 0 0亿元人 民币。洋 山港一期 工程共 建设 5个 集装箱泊位 。 平均水深 都在 1 5米以上 。 设计 年吞吐能力为 2 0万标准箱 。 2 预计 实际能力将达到 3 O万至 5 4 0万标准箱。 0 洋山深水港的二期 、 三期 目前正在加紧建设规 划。 二期的 4个泊位将于明年年底建成投产 。 而远期规 划的 3 期和 4期共有 7个泊位 。 岸线绵延 26公里 。 . 预计 2 1 0 0年建 成 投产 。 0 5年整个 上海港 的吞 吐量将 达到 3 0 21 5 0万 标准
记者从宁波港方面 了解到 ,宁波 舟山港 ” 。 一体化建设领
当的实力。江苏每个沿江城市几乎 都有 自己的港 口 , 比较大 的有南京港 、 南通港 、 镇江 港等 , 而扬州 、 阴、 江 常熟等都正在
建 港 口。
与。 宁波—舟 山” 港和上海 港之间的针锋相 对不同 , 江苏 沿江港 口群 则更 强调 与上海港的合作。随着洋 山港的开港 , 江苏各港 口都号称 自己要成为洋山港的喂给港。
拥有 8 0公里黄金 江岸 的江 苏在 港 口竞争 中也 具有相 0
口提供 国际货物 中转 业务上。这些动向 , 都让周边 的港 口感
到 了极大的压力。
渡盘 港盒 塞围
上海在 开发完大小 洋山之后 , 与其一衣带水 的宁波在深 水港 资源 方面将无优势可言 , 因此同样 以成 为。 东方大港 ” 为 目标 的宁波 , 加快了 内部整合的步伐 。
士 犯 田 1 ■ * * .
有关专 家接受记者采访时称 。 如果上述 目标如期实现 。 上
海港将如 愿成 为世界 海港 中货物 吞吐量 和集 装箱吞吐 量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三角各港口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一、长三角区域主要港口情况随着洋山港开港并进入成熟运营,上海港成为我国大陆沿海港口中集装箱航班密度最高、航线最多、覆盖最广的港口。
目前,长三角地区基本形成了以上海港、宁波港为集装箱干线港,连云港、苏州、南京、南通、镇江、温州等港口为支线港,其他港口为喂给港的集装箱运输格局。
长三角南翼,浙江宁波港和舟山港“两港合一”,而在长三角北翼,位于江苏如东的洋口港陆岛通道和围筑人工岛的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
长江沿岸更是出现了一城一港,甚至一城多港的局面。
与此同时,港口间的陆路通道也相应建立起来:杭州湾跨海大桥、连通江南江北的苏通大桥以及沪-崇-启通道,已建设完成。
一张连接港口及其广阔经济腹地的大交通网络已经形成。
如今以上海为首,长江沿江港口为身,浙江、江苏的沿海港口为两翼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一体两翼”的格局已经成型。
长三角港口群的腾飞正为长三角的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是港口大战还是合作整合?二、长三角港口发展的机遇与挑战1)机遇:从长三角经济客观需求看,长三角港口发展动力强劲,发展空间很大,前景十分看好。
目前的长三角港口在集装箱、矿石、液体化工、汽车滚装码头建设中,基本不存在重复建设问题,而是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
近13年我国外贸进出口以平均增长18.38%的速度发展,而同期主要港口吞吐量平均增长仅为11.29%。
2005年,我国沿海港口总能力缺口5亿吨。
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已做出规划,“长三角”港口群发展将建立三个体系:以上海港为核心的集装箱运输体系,以宁波、舟山为核心的矿石、原油等大宗散货中转体系和江苏长江下游港口的海进江转运体系。
在“十一五”期间上海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进程中蕴藏着很多的发展机遇。
中国,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经济贸易持续快速发展,将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发展的最主要的动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重大进展,为参与国际竞争和提高整个长三角地区港口综合竞争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洋山保税港区正式启用,使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未来的发展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口岸政策扶持;国家正在大力推进的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将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腹地经济资源的支持;世博会的召开和长三角地区其他运输方式的发展,都将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2)挑战:(1)内部挑战:尽管当前长三角区港口发展空间广阔,但也有人认为,在中国长三角,港口已经出现了结构性矛盾,将来则可预期资源过剩。
本世纪以来,港口运力不足与长三角经济迅猛发展的矛盾使长三角掀起了一股港口建设热潮,尤其是加快了集装箱码头的建设。
新一轮建港热潮还体现了如下特点:①范围广,几乎所有的大中型港口都有宏伟的发展计划:②投资大,港口建设的投资,动辄以亿计;③目标高,每个港口都提出了相当高的发展目标;④港址新。
在目前的行政、财税、港口管理体制下,港口发展与所在地区的经济利益直接相关。
随着各地财力的增加,自身都拥有了发展港口的能力,事实上已经造成港口发展超前于经济发展的需要。
从长期来看,产能的过快投入将导致码头利用率下降以及加大区内港口的竞争。
在港口大跃进的大潮背后,潜藏着过剩的危机。
(2)外部挑战:从目前周边的竞争态势来看,世界前十大集装箱港口中,有香港、新加坡、高雄、釜山和横滨等5个在环西太平洋地区,构成了对中国沿海集装箱运输的弧形竞争圈。
为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占居优势,这些港口纷纷扩建码头容量,增建深水泊位。
商雄提出建设“亚太营运中心”;釜山、横滨则积极争取在亚太航运框架中占居有利地位;日本有关财团正加紧研制江海联运船舶,目标直取我国长江沿江地区集装箱运输市场。
这种态势是对建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严峻挑战。
为此,长三角港口群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
抱团前行,合作共赢将是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大趋势下,港口群发展的主旋律。
三、长三角港口合作分析合作是发展的重要方向,是竞争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要求,合作是为了更好地竞争和发展。
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港口集群化趋势日益明显,港口区域联合已成为世界港口发展的普遍趋势。
港口竞争已不仅仅表现为单个港口之间的竞争,而是港口群体的竞争。
1)激烈的国际竞争的要求:通过对国际分工和世界航运发展趋势的分析,东北亚在未来几年内将形成一个面向世界的枢纽港,长江三角洲港口群如果不能占据制高点,就只能处于被动,当配角,成为喂给港。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绝不是上海一家的事,应该是一个区域航运港口群。
这个港口群包括3个部分,分别是以洋山港为主体的上海港口群,以北仑港为主体的浙江港口群,以南京、南通港为主体的江苏港口群。
这3个港口群形成一个整体,才能真正构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今后,以上海港为核心的长三角港口群在东北亚竞争中能否确立枢纽港的优势地位,主要取决于长三角港口群一体化进程中的合作与发展,即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的综合竞争力。
2)产业发展的互补:长三角港群一体化的竞争优势在于既有天然水深资源优势,又有充足的物流货源保证,更有经营机制市场化优势;既有集疏运、腹地广阔的优势,又有内贸、外贸相结合,江海联运的优势,更有吞吐规模、劳务费用、地理区位等优势。
长三角港口群功能多样,有利于各种船型、货种的进出,可以有机结合各种运输工具协同完成全程运输,降低成本;有利于合理分工与整体效益的充分发挥,成为全球物流服务系统的重要节点,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更有充足的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等优势保证,有利于港城互动,形成国际大都市圈。
同时,港口功能的实现,需要强大的港口城市功能及港口腹地经济的发展来支持和依托,而长三角沿海、沿江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部分港口功能转变和衰退,各港口管理水平、基础设施建设也参差不齐,难以完全正确定位与合理分工。
再则,由于行政区域因素,导致一体化合作过程的磨合期,影响港群的充分合作,造成要素空间流动性差,对外集聚、辐射功能不强。
好在长三角港群已充分认识到一体化的重要性,正在努力加强合作,加快一体化进程。
集团化的合作道路可使各港结成一个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强化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和组合港建设,加快沿海和长江主要港口建设,完善集装箱疏运系统。
通过功能分工、错位竞争,实施信息共享,求得良性发展:建立协调机制和制度创新,实施人才发展战略,构建物流信息平台,加快建立集全球销售定舱、班轮管理、货物跟踪、客户服务、单证结算等等为一体的全球信息集成系统。
3)港口自然条件的互补:上海要建成国际物流枢纽中心,宁波定位为全国综合性的物流中心,从而带动杭州,苏州发展成为区域性的物流中心。
上海洋山港只能接纳第五、第六代集装箱船,而拥有深水航道的宁波---舟山港能接纳第六代以上集装箱船和30万吨级散货船的靠泊和接卸,并具有适应未来船舶大型化要求的后备码头资源,两港自然条件互补性极大。
因而,宁波---舟山港可坚持走大型化发展之路,与上海港错位发展,实现优势互补。
若将宁波---舟山港建设成为大型中转、集疏枢纽港,可以弥补上海港自然条件的缺陷,也可以为其节省大量航道治理成本。
可见两港自然条件的互补性也为其将来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另外,大小洋山港由于是台风的长年登陆口,因此,洋山港如因遭遇台风等特殊气候,码头无法作业时,宁波港是首选的备用港,可以弥补洋山港的不足,给洋山港提供很好的后备支持。
上海单靠洋山港无法独立完成“大物流”运作,只有整合“宁波舟山港”的资源,才能实现国际货运中心的理想。
4)地方政府的支持:长江三角洲江苏、浙江和上海三省市新的合作热潮正在掀起。
三省市党政代表团频繁互访,提出了互相学习、互相服务、互相接轨、互相依托,体现了三地对跨行政区经济、文化、交通等方方面面统筹协调的迫切渴望。
例如,上海市的城市规划考虑了整个长江三角洲区域,以上海为中心营造三小时交通圈,促进了长江三角洲交通接轨的进程。
江苏、浙江两省也已大建路桥,宁杭高速公路,苏通大桥和杭州湾跨海大桥大型项目的建成,加快了与区域中心城市上海的对接以及和区内其他城市的交流,缩小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其次,长江三角洲便捷的交通促进了产业分工与互补;生产、流通、金融、旅游服务等领域内的配套协作也在进一步推进过程中。
如2006年,在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四个直属海关的“大遁关协作区域”内,已经建立通关一体化的区域数据平台,进出口货物在长三角区域内能畅通流动。
为各港口的合作提供了前提和保障。
四、长三角港口竞争分析适度竞争对港口发展利大于弊。
任何合作都是基于局部竞争基础上的,合作是发展的重要方向,是竞争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要求,是为了更好地竞争和发展。
虽然竞争影响了资源整合,造成一定的浪费和无序,但应该看到,港口竞争能够优化港口资源配置,能有效缓解直至解决我国港口集装箱通过能力严重不足问题;能推进港口新技术、新装备应用,提高港口信息化水平,促使集装箱装卸效率显著提高;能加快引进外资和其它社会资本,促进港口集装箱企业上市融资,从而加快港口实行多元化投资经营步伐;能有效改进港口服务质量,提高口岸服务水平,改善多式联运组织。
(1)港口之间竞争的对象主要是海外资源的竞争。
加入WT0后,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进一步密切;新一轮以钢铁、石油化工、轿车、造船、大型机电等为主体的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拉动沿海省市新的投资发展热潮,同时也使沿海省市的经济发展更加依赖于海外资源。
由此,港口成为地方政府发展制造业最关键的基础设施,政府动力大于港口企业自身动力。
(2)货源的竞争。
由于宁波-舟山港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港口自然条件以及腹地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集装箱运输达到了相当的规模与水平,也吸引来自上海、江苏、江西、湖南、安徽、湖北、四川、重庆等地的对外贸易集装箱货物从宁波-舟山港出口。
同时,在宁波-舟山港的周围也存在上海等港口的竞争关系。
按照目前及可预见未来长三角地区的港口布局及功能定位,在远洋国际集装箱运输方面,宁波-舟山港将与上海港存在较强的竞争关系,在近洋国际集装箱运输方面,宁波-舟山港与浙江省周边其他港口之间存在较强的竞争关系。
(3)长三角城市之间经济结构雷同是导致港口之间竞争的重要原因。
原先,上海市明确提出“三二一产业发展顺序”,但近年来,第二产业的发展重新得到重视,这与同样以第二产业发展为重点的苏州、宁波等市在经济结构上趋于雷同,这就促使港口围绕相近货源展开激烈竞争。
(4)长三角地区的政府在港口发展和竞争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如上海市政府运用各种手段争取洋山港建设项目的审批成功,浙江省政府则集中全省之力支持宁波——舟山港发展,动用了不少政府资源。
所以,长三角港口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已经是城市之间的竞争,体现的是城市综合实力。
(5)大型港务集团拥有很强的低价竞争资本。
由于长三角各港口处于主导地位的大型港务集团多数还是国有独资。
并在本地港口业务特别是集装箱业务经营中处于垄断或相对垄断的经营状态,在港口资源使用上占有优先位置,在引航、船舶拖带、理货上拥有独占权或相对控制权;此外,还有政策和政府、城市资源的支持,这些都是大型港务集团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低价竞争的资本,可以不过多考虑投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