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墨铸铁熔炼工艺大全及注意事项
球墨铸铁生产工艺控制

球墨铸铁生产工艺控制
一、生产准备
(1)熔炼:采用湿熔炼法,湿熔集中熔炼技术控制好料水比,以确保钢水成分稳定,钢水合金成分合理。
(2)球型成形:采用自动定盘机,控制钢水压力、温度等参数,使其形成稳定的球形。
(3)铸造:采用台式机铸造,铸件尺寸采用大小模具,控制铸件充型度,控制温度,保证每件机芯的一致性。
(4)淬火:采用Plunger Quench的淬火生产工艺,控制淬火温度750-785℃,淬火时间约为20-30min,保证球墨铸铁的质量。
二、加工
(1)水平加工:控制球墨铸铁的水平打磨机,控制加工速度,以确保表面平整度、光洁度、尺寸精度等技术指标满足要求;
(2)垂直加工:控制球墨铸铁的垂直复合机,控制加工参数,改变工具在每个角度的切削条件,保证表面形状的一致性;
(3)表面处理:采用打磨、抛光以及涂层等表面处理手段,使球墨铸铁表面更加光滑,抗腐蚀性更强,保证球墨铸铁的质量。
三、检验
(1)外观检验:外观检验是检查球墨铸铁表面质量和外观是否符合要求的过程,其具体步骤包括:观测表面是否有裂纹、毛刺、变形等缺陷。
探讨高品质球墨铸铁的熔炼技术

探讨高品质球墨铸铁的熔炼技术高品质球墨铸铁是一种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高耐热性的材料,其广泛应用于机械工程、汽车制造和工程建筑等领域。
而球墨铸铁的熔炼技术对其成品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下面将探讨球墨铸铁熔炼技术的关键点。
1. 原材料选择:球墨铸铁的原材料主要包括铸铁砂、钢水和添加剂。
铸铁砂应选择质量稳定、成分均匀的铸铁砂,以确保成品质量的稳定性。
钢水的选择应采用高质量的中频电炉炼钢,以提高球墨铸铁的纯净度和韧性。
添加剂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要求决定,常用的添加剂有稀土系元素、合金元素和除硅剂等。
2. 炉型选择:球墨铸铁的熔炼过程需要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和混炉,所以炉型的选择非常重要。
一般常用的炉型有电炉和电弧炉,其中电炉适用于小批量生产,而电弧炉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炉内的保温材料也需要选用高温耐磨、抗酸碱侵蚀的材料,以保证炉体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3. 炉温控制:球墨铸铁的熔炼温度一般在1400℃以上,炉温的控制对成品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炉温过高会导致铁水中的碳化物过多,降低球墨铸铁的韧性;而炉温过低则会导致球墨铸铁的强度降低。
需要根据具体的合金配方和成品要求来控制炉温,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4. 充气处理:充气处理可以有效地去除球墨铸铁中的气体、夹杂物和氧化物等杂质,提高产品的纯净度和密实度。
充气处理一般采用稀土硅镁合金,通过在铁水中加入稀土硅镁合金后,利用其在高温下的活性作用,吸收氧化铁、硫等杂质,并通过气泡上升到铁液表面。
5. 结晶处理:球墨铸铁的结晶处理是为了促使铸件组织中的碳化物成分尽量为球状分布,从而提高球墨铸铁的韧性和强度。
结晶处理一般采用球化剂,通过在铁液中加入球化剂,使不稳定的碳化物转变为稳定的球状碳化物,从而改善球墨铸铁的组织结构。
高品质球墨铸铁的熔炼技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原材料、炉型、炉温控制、充气处理和结晶处理等多个因素。
只有在掌握这些关键点的基础上,才能确保球墨铸铁产品具有高品质、高密实度和高性能。
球墨铸铁熔炼工艺讲解

球墨铸铁熔炼工艺讲解未经球化和孕育的球墨铸铁原铁水质量对铸件组织、性能和铸造缺陷的形成都有重要影响。
优良的原铁水应该符合以下质量要求:1.常存元素和合金元素的质量分数符合要求。
2.铁水经过适当过热后,在合适温度出炉。
一般原铁水出炉温度不低于1420℃。
有些合金球墨铸铁熔点较高,需在更高温度出炉。
3.含有所需要的微量元素。
干扰石墨球化元素的质量分数在允许范围内。
4.炉料在熔炼过程中氧化轻微。
氧、氮、氢等气体含量适当。
5感应炉、冲天炉、电弧炉都能用来熔炼球墨铸铁原铁水。
本章介绍目前国内最常用的两种熔炉:感应炉和冲天炉。
一、感应炉熔炼上图(4—1)是感应炉炉体基本结构简图。
这种熔炉是使用耐火材料捣制的坩埚盛装炉料和铁水。
坩埚外围装有异形铜管或矩形铜管制成的螺旋形线圈。
当交流电通过感应线圈,由于交变磁场的作用,装入坩埚的炉料内产生很大的感应电流,使炉料加热、熔化并使铁水过热。
按照输入炉子的电流频率,感应熔炉分为工频炉(50HZ)、中频炉(150---8000HZ)和高频炉(大于10000HZ)。
按坩埚的耐火材料性质,炉子分为酸性炉、碱性炉和中性炉。
按炉子结构,有无芯感应炉和有芯感应炉。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广泛使用感应炉熔炼铸铁。
大型铸造厂(如汽车铸件铸造厂)多使用以大型感应炉为主体的双联熔炼。
感应炉炉料包括生铁、废钢、铸件回炉料、铁合金、切屑和增碳剂等。
铁水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少。
元素烧损率较低,铁水温度和成分易于调整和控制而达到均匀稳定。
有些铸造厂还采用废钢和增碳剂熔炼合成铸铁。
由于铁水温度、成分容易控制,合金元素损耗少,感应炉可以用来熔炼高合金铁水,如高铬铸铁、高镍奥氏体铸铁原铁水等。
铁水比较纯净,过热温度能达到1700℃以上,元素的熔损少于冲天炉,对环境污染较轻,劳动条件相对较好,而且可使用大量废钢作为炉料,因此感应炉用于熔炼各种球墨铸铁原铁水。
但是感应炉生产的原铁水与冲天炉铁水相比,石墨晶核和石墨球数较少,铁水的共晶过冷度较大,产生白口倾向较强。
简述球墨铸铁的熔炼过程及铁水质量控制的方法。

球墨铸铁熔炼过程及铁水质量控制方法本文简述了球墨铸铁的熔炼过程以及铁水质量控制的方法,旨在帮助读者了解球墨铸铁的生产过程及其质量控制要点。
球墨铸铁是一种高强度、高韧性的铸铁材料,其生产过程中铁水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下面将分别介绍球墨铸铁的熔炼过程和铁水质量控制方法。
一、熔炼过程球墨铸铁的熔炼过程主要包括原材料准备、熔炼、调整和浇注四个步骤。
1.原材料准备:球墨铸铁的原材料主要包括铁水、废钢、回炉料等。
铁水要求含碳量在2.5% 以下,硅、锰、硫、磷等元素的含量也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废钢和回炉料要求干净、无油污、无杂物。
2.熔炼:球墨铸铁的熔炼一般在电炉中进行。
熔炼过程中要加入适量的废钢和回炉料,并控制好熔炼温度和时间。
熔炼结束后要进行精炼,以去除杂质和气体。
3.调整:调整是指在熔炼结束后,对铁水进行成分和温度的调整。
调整的目的是使铁水的成分符合要求,并使其温度达到浇注所需要的范围内。
4.浇注:浇注是球墨铸铁生产的最后一步。
在浇注前,需要对铁水进行净化处理,并控制好浇注温度和速度。
浇注过程中要保证铁水充满模具,并防止出现冷缩、缩孔等缺陷。
二、铁水质量控制方法球墨铸铁的铁水质量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控制原材料的质量:要求铁水、废钢和回炉料的质量符合要求,避免使用劣质原材料。
2.控制熔炼工艺:要求熔炼过程中加入适量的废钢和回炉料,并控制好熔炼温度和时间,避免过热和过冷。
3.控制调整工艺:要求对铁水进行成分和温度的调整,使其符合要求。
4.控制浇注工艺:要求浇注前对铁水进行净化处理,并控制好浇注温度和速度,避免出现冷缩、缩孔等缺陷。
球墨铸铁铸件的铸造过程及要点注意

球墨铸铁铸件的铸造过程及要点注意球墨铸铁铸件是一种使用球墨铸铁材料制造的重要铸件,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汽车及石油天然气等行业。
为了保证球墨铸铁铸件的质量和性能,铸造过程中需遵循一定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本文将详细介绍球墨铸铁铸件的铸造过程及要点注意。
一、球墨铸铁铸件的铸造过程1. 原料配制:球墨铸铁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铁水、石墨、球墨化剂等。
在铸造过程中,按照一定比例将这些原料进行配制,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
2. 铸型制作:根据铸件的形状和尺寸要求,采用砂型铸造或金属型铸造的方式制作铸型。
其中,砂型铸造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将铁水注入砂型中,使其在砂型中凝固形成铸件。
3. 浇注:在铸造过程中,通过将预热后的铁水倒入铸型中,使铁水充分充塞铸型的腔体,并保证铸件的内部结构均匀。
4. 固化:在浇注完成后,铁水逐渐冷却凝固形成球墨铸铁铸件。
在固化过程中,需要确保铸件充分冷却,以避免产生缺陷和应力集中。
5. 毛坯处理:将固化成型的球墨铸铁铸件进行下线、分条、去砂等处理,得到初步的球墨铸铁毛坯。
6. 热处理:对球墨铸铁毛坯进行正火或表面淬火等热处理,以改善其组织和性能,并消除内部应力。
7. 机械加工:对热处理后的球墨铸铁铸件进行车削、铣削、钻孔等机械加工工艺,使其达到最终的尺寸和形状要求。
8. 表面处理:球墨铸铁铸件表面通常需要进行喷砂、研磨或喷漆等处理,以提高其外观质量和耐腐蚀性能。
9. 检验及修磨:通过对球墨铸铁铸件进行尺寸、硬度、力学性能等多项检测,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如有不合格的铸件,需要进行修磨或返工处理。
二、球墨铸铁铸件铸造的要点注意1. 熔炼与浇注温度控制:在整个铸造过程中,熔炼温度和浇注温度的控制至关重要。
熔炼温度过高会导致铸件孔洞增加,熔炼温度过低则容易形成夹杂物,浇注温度过高会导致铸件变形,浇注温度过低则容易导致铸件凝固不完全。
2. 浇注方式:合理选择适当的浇注方式对于球墨铸铁铸件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探讨高品质球墨铸铁的熔炼技术

探讨高品质球墨铸铁的熔炼技术
球墨铸铁是一种高强度、高韧性、高耐磨性的铸铁材料,由于其良好的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石油机械等领域。
而高品质的球墨铸铁则需要通过合理的熔炼技术来实现,本文将探讨高品质球墨铸铁的熔炼技术。
球墨铸铁的熔炼材料主要包括铸铁、球化剂、稀土等。
铸铁是球墨铸铁的基本原料,通常使用含有2%~4%碳和相应的合金元素的铸铁作为基础材料。
球化剂是用来改变铸铁中的碳的形态,使其形成球状石墨,提高球墨铸铁的强度和韧性。
稀土是用来改善球墨铸铁的合金元素,增加其强度和耐磨性。
球墨铸铁的熔炼过程主要包括熔炼、调温、调合金和浇注。
熔炼是将铸铁和球化剂加热到熔点,使其熔化成液态。
调温是通过加热和降温的方式来控制熔融铁液的温度,使其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球化。
调合金是在熔融铁液中加入合金元素,如稀土等,以提高球墨铸铁的强度和耐磨性。
浇注是将熔融的铁液倒入铸型中,待其冷却固化后得到球墨铸铁制品。
球墨铸铁的熔炼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控制熔融铁液的化学成分,保证其符合规定的标准。
在调温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搅拌,以保证球墨铸铁的均匀性。
要控制熔融铁液的冷却速度,以防止产生太粗或太细的球状石墨。
要严格控制铸型的浇注温度和时间,确保球墨铸铁能够充分填充铸型,并避免产生缺陷。
高品质球墨铸铁的熔炼技术需要控制好熔炼材料的质量和比例,合理调控熔融铁液的温度和合金元素的加入,以及严格控制熔融铁液的冷却速度和铸型的浇注参数。
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熔炼操作,可以获得高品质的球墨铸铁产品。
铸态QT400-18球墨铸铁熔作业指导书

铸态QT400-18球墨铸铁熔作业指导书本作业指导适用于800公斤球化包处理500-800公斤QT400-18球铁。
一、原材料:1、球铁用生铁,废钢根据TJG03.7.01-08原材料验收标准进行控制。
2、回炉铁:对不同牌号的球铁回炉铁进行分类存放,配料时分别使用。
且回炉铁的杂质、泥沙必须清理干净。
3、特别注意废钢的质量,一方面,废钢厚度<3mm,锈蚀严重,会使铁水含气量增加,铁水氧化,球化剂消耗量增加,造成铸件球化不良。
另一方面,废钢中混入合金钢,会使铸件产生碳化铁,使塑性、韧性降低。
4、球化剂主要选用Mg8RE35、孕育剂:(1)孕育剂主要选用SiBaCa ,并且要达到工艺要求的粒度。
(2)对于厚大铸件、浇注时间较长,需用75Si铁与硅钡合金(Si:60-68%,Ba:4-6%,AI:1.0-2.0%,Ca:0.8-2.2%)进行复合孕育。
混合比为7∶3(3)75Si铁与硅钡复合孕育剂配比,要专人负责。
二、配料配料要求铁水成分达到以下范围原铁水碳:3.7-3.9%; 硅1.0-1.2%; 锰:0.15-0.2%; 磷:≤0.06%; 硫0.05%(脱硫处理后的成分),要求每包取原铁水激冷试样一个做为化验用,试样编号为日期+包次顺序,如:2010年8月2号第一包球铁激冷试样,编号为20100802-1也可以将年去掉,编号为0802-1,第二包激冷试样编号为0802-2,以此类推.球化处理后的最终成分:碳:3.4-3.8%; 终硅2.6-2.9%; 锰:0.15-0.2%; 磷:≤0.06%; 终硫0.02%; 残镁0.04-0.06%; 残稀土:0.02-0.04%。
要求每包取球化后铁水激冷试样一个做为化验用,试样编号为日期+包次顺序,如2010年8月2号第一包球铁激冷试样,编号为20100802-①也可以将年去掉,编号为0802-①,第二包激冷试样编号为0802-②,以此类推。
原铁水和球化后同一包铁水的激冷试样编号一致,便球化后的激冷试样最后包数加圈,用以分辨。
球墨铸铁生产难点与注意事项

球墨铸铁生产难点与注意事项球墨铸铁是一种高强度、耐磨、耐腐蚀的合金材料,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公路桥梁等领域。
虽然球墨铸铁具有如此优异的性能,但是其生产过程并不简单,会面临着诸多的难点和问题。
本文将对球墨铸铁生产的难点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
一、球墨铸铁生产难点1. 调控合金成分:球墨铸铁的力学和物理性能取决于合金成分的配比和组成。
如果合金成分不均匀或配比不正确,会影响球墨铸铁的质量和性能。
2. 冶炼温度控制:冶炼温度是影响球墨铸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过高或过低的冶炼温度都会导致球墨铸铁的性能下降或不合格。
3. 浇注温度控制:浇注温度直接影响球墨铸铁的结晶过程,如果浇注温度不同,会导致金属结晶不均匀,局部缺陷。
4. 球化处理:球化处理是球墨铸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必须保证球墨化的均匀和完整,否则会影响球墨铸铁的强度和韧性。
5. 热处理过程:热处理是球墨铸铁生产的最后一个步骤,在温度和时间方面的选择非常重要,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球墨铸铁的性能下降。
二、球墨铸铁生产注意事项1. 选择优质的生铁:生铁的质量对球墨铸铁合金成分的控制、铸造温度的控制以及球化处理过程的影响非常大,因此需要选取质量较好的生铁。
2. 加强质量控制:在球墨铸铁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强质量控制,对每个生产过程都严格把控,保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标准。
3. 制定合理的球墨化工艺:球墨化工艺应根据生产的具体情况来制定,要保证球化率在85%以上,不同品种的球墨铸铁可能需要不同的球化条件。
4. 加强热处理控制:球墨铸铁的热处理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根据不同的品种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热处理工艺。
5. 注重安全生产:球墨铸铁生产需要高温、高压等条件,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
总之,球墨铸铁生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生产过程中需要注重质量控制,加强热处理控制,注重安全生产,才能保证球墨铸铁的质量和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铸铁的合金化处理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合金化处理使得铸铁性能有了质的飞跃,同时也诞生了一些特殊用途的铸铁如耐磨、耐蚀和耐热性能。
采用孕育的方式来生产铸铁也是在这个时期内产生的。
在20世纪40年代末,孕育后具有球形石墨的的铸铁替代了通常的片状石墨铸铁,我们称这类铸铁为球墨铸铁。
球化元素与反球化元素的分类球化元素按其球化效果,一般分为三组。
第一组:Mg、Y x Ce s La、Pr s Sm、Dy s Ho、Er o
第二组:Ba.Li、Cs,Rb、Sr、Th、K x Na o
第三组:ALZn x Cd、Sn o
第一组球化能力最强,第二组次之,第三组最弱。
当用镁作球化元素时,第三组元素往往产生反球化作用。
反球化元素:硫和氧是铸铁中常见的反球化元素,此外Ti.AkB、As、Pb.Sn.Sb、Bi、Te.Se等则属于铁液内常见的反球化元素。
附表是按其作用机理分
类。
如何选择球化剂
球化剂和孕育剂是球化处理过程中最重要的材料,除了质量稳定外,选择合适的球化剂还需要考虑以下几种因素。
球化处理温度:如果球化处理温度>1480。
C,球化反应会比较剧烈,进而造成较低的镁吸收率。
为了使球化反应平稳,则可选择钙含量相对较高的球化剂。
如果球化温度<1480。
C,则可以使用钙含量相对低一点的球化剂。
处理包尺寸:如果处理包的高径比为1:1,则由于镁蒸汽的散失会导致镁吸收率的降低,建议使用钙含量较高的球化剂。
如果处理包的高径比为2:1,
则球化反应会比较平稳,镁蒸气会扩散到铁液中,镁吸收率得到提高。
球化处理工艺:如果不使用盖包法,那么球化反应产生的烟雾就会进入到大气中,并且会产生刺眼的白光。
为了使球化反应平稳,可以采用低镁高钙的球化剂。
如果使用盖包法工艺,铁液不会飞溅,并且产生的烟雾较少,可使用高镁低钙的球化剂,以减少加入量,降低球化成本。
处理重量:如果处理铁液的重量小于500kg,那么可使用粒度较小的球化剂,推荐使用粒度12mm以下的球化齐(L如果处理铁液的重量在500-1000kg,可使用粒度较大的球化齐Il,如粒度为3~25mm的球化剂。
如果处理铁液的重量大于100Okg,则可以使用4~32mm的球化剂。
硅含量:如果铸造产品的工艺出品率较低或者废品率较高,想通过多加回炉料和废钢的方式进行熔炼,而最终铸件对铁水的硅含量有严格要求。
在孕育量没法进一步降低的前提下,可使用低硅球化剂进行处理,这样可使回炉料多加8%~15%,可降低铸造厂的生产费用。
原铁液硫含量:如果原铁液硫含量较高,如果不进行脱硫处理,则需要高镁高稀土的球化剂,并且加入量会较高,如果原铁液的硫含量较低,则可以使用低镁低稀土的球化剂,且加入量会较低,低镁低稀土的球化剂成本也会比较便宜。
不同的球化方式目前常用的球化方式有以下几种:包内处理法(包括直冲法,三明治法和盖包法)、型内球化法、流淌法、纯镁处理工艺(包括转包法和包芯线法)。
现就这几种球化方式的优缺点简单介绍以下。
包内处理法:这是最常见的球化工艺,应用范围广,小到几公斤的汽车件,大到几十吨的风电件都可以使用这种工艺。
以盖包法的镁吸收率最高,
其次是三明治法。
缺点是目前自动化程度不高,国内已有一些设备厂在研发自动加料系统。
型内球化法:现在使用这种工艺的铸造厂不是很多,因为这种工艺的缺点比较明显,球化处理产生的渣子有时会进入型腔,造成夹渣缺陷而产生废品。
另外,这种球化工艺对铁液温度及铁液流速要求较高,否则会球化不均匀。
流淌法:顾名思义,流淌法是铁液流过装有球化剂的球化室而进行球化,目前这种工艺用的并不是太多。
优点是自动化程度相对高一些;缺点是对铁液温度和铁液流速要求较
纯镁球化工艺:有时也叫高镁球化工艺,目前主要有两种形式,转包法和包芯线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自动化程度较高,也有利于环保;缺点是镁吸收率偏低,产生的烟雾和渣子较多。
附图从烟雾和渣子及镁吸收率等方面对各种球化工艺进行对比
生产球墨铸铁的注意事项现在简要总结一下生产球铁的注意事项。
L 原铁液的硫含量及其他微量元素不要太高。
如果原铁液硫含量和其他微量元素含量太高,则需要较多的球化剂加入量或者稀土含量较高的球化剂,这样球化剂的成本就会增加,另外过多的球化剂会造成更多的渣子,不利于铸件质量的稳定。
稀土含量太多,则会在大断面的铸件上易产生碎块状石墨。
2.球
化处理的稳定性。
球化处理工序是球墨铸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只有球化处理工序稳定了,铸件的质量才能稳定。
针对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原铁液硫含量,该加入多少球化剂、孕育剂等,都要写入作业指导书并且严格执行。
(3)避免较长的等待时间。
球化孕育处理后,应立即进行浇注。
因为随着时间的延长,残留镁会烧损并且孕育效果会衰退。
(4)避免过高的残留镁含量。
较高的残留镁含量会增大铸件的缩松倾向,对于一般球墨铸铁,残留镁含量(质量分数)应控制在0.035%~0.045%,对于高镇球墨铸铁,残留镁含量应控制在0.06%-0.07%β(5)对要求较高的铸件使用较好的孕育剂。
对要求较高的风电件、高铁件等,则应选择孕育效果较强的随流孕育剂(如具有专利的Ultraseed/Ce )o 其特点是能显著增加石墨球数,且石墨球形圆整。
低 孕育效果 制宣工蟠蛰
高 产生烟和液 低
供吸收率 镁
吸
收
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