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概论的名词解释
铁道概论试题

第一章铁路线路一、填空题:1.是机车、车辆和列车的运行基础。
2.铁路线路是一个整体的工程结构,包括路基、桥隧建筑物和三大部分。
3.铁路线路根据其在铁路网中的作用、性质、远期客货运量分为个等级。
4.铁路线路在空间的位置是用线路表示的。
5.铁路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叫做。
6.反映了铁路线路的起伏变化和高程。
7.铁路线路平面由直线、、缓和曲线组成。
8.列车在曲线上行驶时要产生力,对行车非常有害。
9.我国铁路规定:在Ⅰ、Ⅱ级铁路上相邻坡段坡度代数差大于,Ⅲ级铁路上相邻坡段坡度代数差大于时,应以竖曲线连接两个相邻坡段。
10.公里标、半公里标、百米标称为标。
11.线路标志按计算公里方向设在线路侧。
12.钢轨的标准长度有m、25m两种。
13.轨枕按其制作的材料不同分为和钢筋混泥土枕两种。
14.普通道岔由转辙器、及护轨、连接部分组成。
15.道岔号数(N)用辙叉角(α)的来表示。
16.道岔的号数越大,道岔的全长就越长,机车车辆通过道岔的速度就越。
17.桥梁由桥面、、墩台及基础三大部分组成。
18.桥梁按建造材料分:有、钢筋混凝土桥和石桥。
19.钢轨的类型是用来表示的。
20.钢轨的断面形状为,由轨头、轨腰、轨底三部分组成。
21.轨枕按其制作的材料不同分为木枕和两种。
22.轨距是钢轨头部踏面下mm范围内两股钢轨工作边之间的最小距离。
23.是铺设在路基面上的石渣层,主要作用是支持轨枕。
24.防爬设备的作用是阻止钢轨及轨枕的移动,即轨道爬行。
25.钢轨联结零件包括联结零件和联结零件两类。
26.普通轨枕的长度是m。
27.无缝线路也叫长钢轨线路,就是把若干根标准长度的钢轨焊接成m长钢轨而铺设的铁路线路。
28.铁路标准轨距是mm。
29.把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轨道,在平面上进行互相连接或交叉的设备称为。
30.普通单开道岔由、及护轨、连接部分。
31.道岔号数用撤叉角的来表示。
32.道岔号数越大,辙叉角越,导曲线半径越,机车车辆通过道岔的速度就越。
铁道概论简介

铁道概论简介铁道,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承载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繁荣。
铁道概论旨在介绍铁道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运营管理以及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本文将以简洁明了的方式阐述铁道概论的重要内容。
一、铁道的基本概念铁道是一种基于轨道的交通运输系统,利用铁轨作为载体,在轨道上行驶的车辆进行运输。
铁道由铁轨、车辆、信号系统等组成,它的主要特点包括固定路线、大运能力和高速度。
二、铁道的发展历程铁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年左右,早期的铁道是人力或畜力推动的小规模轨道。
而真正意义上的铁道发展始于18世纪末的英国,随后迅速传播到全球各地。
现代铁路的建设和发展得益于工业革命的推动,蒸汽机车和铁路线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三、铁道的运营管理铁道的运营管理是确保安全高效运营的重要一环。
它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 车辆运营管理:对铁路车辆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和检修,确保车辆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 线路维护和检修:定期巡视和维护铁路线路,以确保轨道的平整和安全性。
3. 信号系统:建设和维护先进可靠的信号系统,确保行车的安全和顺畅。
4. 车站管理:设置合理的车站布局,提供便捷的服务和保障乘客的安全。
5. 运输组织和调度:合理规划列车运行的时刻表和运行方案,提高运输效率。
四、铁道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铁道作为一种高效的交通方式,对经济和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1. 经济推动:铁道的建设和运营,可以促进货物和人员流动,提高运输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2. 地区发展:铁道连接了各个地区,加强了地区间的联系和合作,推动了城市和乡村的发展。
3. 交流与创新:铁道促进了人员之间的交流和知识的传播,为科技创新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
4. 能源和环境:相较于其他交通方式,铁道运输的能源消耗相对较低,对环境的污染较小,具有较高的能源利用效率。
总结:铁道概论作为对铁道的简介,涵盖了铁道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运营管理以及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铁道概论》汇总

《铁道概论》课程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运输业的产品是旅客和货物的______,单位是“人.km”、“”,为了统计的方便,一般应采用换算吨公里。
2.《中长期铁路网调整规划》中提出了三个城际客运系统:环渤海地区、______、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客运系统,覆盖区域内主要城镇。
是机车、车辆和列车的运行基础。
4.铁路路基的两种基本断面是路堤和______。
5.区间一般分为______区间和所间区间。
6.区段是两相邻______站的铁路线段,它包含了若干个区间和车站。
7.客车按用途可分为______、为旅客服务和特殊用途等三种。
8.视觉信号包括信号机、信号牌、信号灯、信号旗、火炬等设备显示的信号,它分为______信号、移动信号、手信号三大类。
9.动车组中M表示______,T表示拖车。
10.德国正在运营的高速线及时速达200km的ICE列车的通行里程只占德国铁路总营业里程的1%和10%,却担负着______的旅客周转量。
11.旅客列车的车次以开往北京方向为上行方向,车次编为______数。
12.铁路线路根据其在铁路网中的作用、性质、远期客货运量分为______个等级。
13.道岔号数(N)用辙叉角(α)的______来表示。
14.区段站和编组站统称为______站。
15.货车按用途分为通用货车、专用货车和______货车。
16.地面固定信号一般设于线路______侧。
17.动车组按动力源可分为______和电力动车组。
18.车站等级车站按其所担任的客货运量和技术作业量划分为:______站和一、二、三、四、五等站。
19.车号一般由基本型号、辅助型号及______组成。
20.信号机灯光为红色表示禁止运行;黄色表示______运行;绿色表示按规定速度运行。
21.动车组按动力配置可分为动力集中式和______。
22.高速铁路的轨道结构有:道砟轨道和______。
23.铁路车票分为:______票和附加票。
24.我国杰出的铁路工程师______在京张铁路建设中巧妙采用人字型展线方案。
《铁道概论》

《铁道概论》课程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运输业的产品是旅客和货物的______,单位是“人.km”、“”,为了统计的方便,一般应采用换算吨公里。
2.《中长期铁路网调整规划》中提出了三个城际客运系统:环渤海地区、______、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客运系统,覆盖区域内主要城镇。
是机车、车辆和列车的运行基础。
4.铁路路基的两种基本断面是路堤和______。
5.区间一般分为______区间和所间区间。
6.区段是两相邻______站的铁路线段,它包含了若干个区间和车站。
7.客车按用途可分为______、为旅客服务和特殊用途等三种。
8.视觉信号包括信号机、信号牌、信号灯、信号旗、火炬等设备显示的信号,它分为______信号、移动信号、手信号三大类。
9.动车组中M表示______,T表示拖车。
10.德国正在运营的高速线及时速达200km的ICE列车的通行里程只占德国铁路总营业里程的1%和10%,却担负着______的旅客周转量。
11.旅客列车的车次以开往北京方向为上行方向,车次编为______数。
12.铁路线路根据其在铁路网中的作用、性质、远期客货运量分为______个等级。
13.道岔号数(N)用辙叉角(α)的______来表示。
14.区段站和编组站统称为______站。
15.货车按用途分为通用货车、专用货车和______货车。
16.地面固定信号一般设于线路______侧。
17.动车组按动力源可分为______和电力动车组。
18.车站等级车站按其所担任的客货运量和技术作业量划分为:______站和一、二、三、四、五等站。
19.车号一般由基本型号、辅助型号及______组成。
20.信号机灯光为红色表示禁止运行;黄色表示______运行;绿色表示按规定速度运行。
21.动车组按动力配置可分为动力集中式和______。
22.高速铁路的轨道结构有:道砟轨道和______。
23.铁路车票分为:______票和附加票。
24.我国杰出的铁路工程师______在京张铁路建设中巧妙采用人字型展线方案。
第1章 铁道概论课程概述

第1章铁道概论课程概述1.1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作用、培养目标地位:“铁道概论”是铁路高等院校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共同基础课,它为铁路各专业的学生学习铁路相关专业课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可以也是一门铁路专业基础课.知识要求:该课程系统地又扼要地讲述铁路史、铁路运输业、铁路运输设备以及铁路运输工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运用.作用:1、了解铁路线路的基本知识;2、能够区分铁路车辆和机车,并了解车辆和机车的组成;3、了解铁路车站的分类及各种铁路车站所完成的运输任务;4、了解铁路信号的通信的基本知识;5、能够分辨铁路旅客运输、货物运输和行车组织的分别,识别列车运行图。
6、能够认识到铁路运输发展的动向,了解高速铁路和重载运输以及铁路动车组的发展情况。
培养目标:通过对铁道概论的学习,要求学生建立铁路运输整体概念;掌握铁路运营机制,树立铁路全局观念;了解铁路各专业(机、车、工、电、辆)之间的关系,确立本专业在整个铁路运输业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此外,通过一体化教学和现场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竞争和团结精神,树立学习本专业相关知识的兴趣。
1.2课程的主要内容1.2.1铁路发展现状从1876年修建第一条铁路到现在,中国铁路已经走过了130年的历史。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铁路的建设规模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一个横贯东西、沟通南北、干支结合的具有相当规模的铁路运输网络已经形成并逐步趋于完善。
中国铁路营业里程目前已达 76,580 km,列世界第三(美国、俄罗斯之后),亚洲第一。
其中国家铁路63,342km,合资铁路8,462km,地方铁路4,776km。
目前,中国铁路用占世界6%的营业里程完成了占世界24%的换算周转量,换算密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铁路。
中国铁路客货运量在国内运输市场占有份额分别达到35 % 和55 %左右。
近十几年来中国铁路在客运提速、货运重载、铁路信息化和建立行车安全保障体系等方面取得重大发展,线路结构进一步优化。
铁道概论

2、车辆的5个技术经济参数是什么?
答:自重系数 轴重 单位容积 每延米轨道载重 最高试验速度 p 92
3、铁路线路的主要技术标准有哪些?
10、为提高铁路区段通过能力,保证行车安全以及为沿线服务的车站称之为(中间站)。
11、下列各组车辆中,属于通用货车的是平车敞车棚车.
12、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在(日本 )诞生。
13、目前我国铁路营业里程有( 7 )万多公里
14、“关门车”是指. 关闭截断塞门的车
15、主要担任车辆取送、解体、编组、摘挂等作业的机车是_调车机车.
12. 编组站和区段站统称为技术站。
13.普通道岔上的___________和_______是限制列车过岔速度的重要因素.
14. 基本闭塞方式有半自动闭塞和自动闭塞两种.
15.车站按业务性质分为货运站、客运站和客货运站。
16.编组站是在路网上办理大量货物列车的解体和编组作业,并为此设有一套完善的调车设备的车站.
3.当某一进路信号机开放以后,与之敌对进路的信号机应全部关闭,不能
4.主体信号机开放前,预告信号机不能开放,在正线出站信号机开放前,进站信号机不能显示正线通过信号p162
9、何为动车组?它由那几部分组成?
答:动车组是由动力车和拖车或全部由动力车长期固定地连挂在一起的车组。
动车组按动力源可以分为内燃动车组和动力动车组;按动力分配制可以分为动力集中型和动力分散型。
9、限制坡度 在一个区段上,决定一台某一类型机车所能牵引的货物列车重量(最大值)的坡度,叫做限制坡度
铁道概论。

铁道概论一、填空1.车辆换长:车辆换长=车辆全长/11(m)2.空气制动机的空气压缩机、总风缸、制动阀等是装在机车上(空气制动机的部件,一部分装在机车上,另一部分装在车辆上)。
3.牵引供电系统组成:牵引变电所、馈电线、接触网、钢轨和回流线。
4.动车组是由动力车和拖车或全部由 动力车长期固定地连接在一起的车组。
5.盘形制动有轴盘式和轮盘式之分。
6.铁路线路组成:括路基、桥隧建筑物、轨道7.铁路线路平面由直线、曲线组成;曲线包括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8.道岔号数(N )用辙叉角(α)的表示方法:道岔号数(N )用辙叉角(α)的 余切值来表示,即αcot =N9.道岔号数和机车车辆通过道岔的 速度的关系:辙叉角α越小,N 值就越大,导曲线半径也越大,机车车辆侧线通过道岔时就越平稳,允许的侧线过岔速度也就越高。
10.车站分类:1、按运输性质分:客运站、货运站、客货运站;2、按技术作业分:中间站、区段站、编组站;3、按所担负的任务量及在铁路网上的地位分为:特等站和一、二、三、四五等站。
11.动车组的二系悬挂采 用空气弹簧减振。
二、判断1.车站内正线、站线编号方法:单线车站以车站行车室一侧为起点,以阿拉伯数字依次向远处编制股道顺号,其中正 线用罗马数字表示;双线车站则以上下行正线起,以阿拉伯数字依次向其一侧编制股道顺号,其中正线股道用罗马数字表示。
2.技术站包括编组站和区段站。
3.通用货车分类:平车、敞车、棚车、保温车、罐车、冷藏车等。
4.车辆载重是车辆允许的最大载重量,以吨为单位。
5.车底架作用:中梁、侧梁、枕梁、横梁及端梁等组成。
6空气制动机的部件,一部分装在机车上,另一部分装在车辆上。
7.中国第一条铁路是1876年在上海修建的吴淞铁路。
8.铁路运输业的产品:旅客和货物的位移。
9.铁路线路的纵断面是线路中心线在垂直面上的投影。
10.铁路线路坡度的大小通常用千分率来表示。
11.变坡点:平道与坡道、坡道与坡道的交点。
铁道概论知识点概述总结

铁道概论知识点概述总结铁路是一种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它的发展对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铁路交通具有运量大、速度快、能耗低、环保等优势,因此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铁道概论是关于铁路相关知识的学科,它包括了铁路的发展历程、构成要素、运输组织、管理模式、运输技术、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内容。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铁道概论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概述和总结。
一、铁路的发展历程铁路是一种利用轨道运输人员和货物的交通工具,它起源于19世纪,随着时代的发展,铁路的技术逐渐完善,运输能力不断提高。
铁路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蒸汽机车时代、电力机车时代和高速列车时代。
在蒸汽机车时代,铁路交通主要依靠蒸汽机车进行牵引,车速较慢,运输效率低。
而在电力机车时代,铁路运输开始使用电力机车,运输能力得到了提高。
而目前的高速列车时代,则是指铁路运输向高速化、智能化、安全化方向发展。
铁路的发展历程不仅反映了科技进步的历程,也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二、铁路的构成要素铁路是由线路、车辆、信号系统、供电系统等构成的。
线路是铁路运输的基础设施,它由轨道、道岔、信号等组成,承担了列车的运行任务。
车辆是铁路运输的实体,包括客车、货车和机车。
信号系统用于指导列车运行的安全,供电系统则提供了机车牵引电能。
这些构成要素相互配合,构成了完整的铁路运输系统。
三、铁路的运输组织铁路的运输组织包括了列车运行计划、运输组织和指挥调度、客运和货运组织等内容。
列车运行计划是基于客流量和货运量等因素,按照一定的线路、车次和时间表制定的。
运输组织和指挥调度则是指在列车运行过程中,需要进行线路调度、车次调度、信号控制等工作,以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和顺利。
客运和货运组织是指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票务和货运计划,并进行运输组织和指挥调度。
四、铁路的管理模式铁路的管理模式包括了线路建设和管理、车辆运行和管理、客货运组织和管理等内容。
线路建设和管理是指铁路局根据国家规划,进行线路建设和维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道概论的名词解释
铁道,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以其高效、安全和经济的特点被广泛应
用于全球各地。
本文将对铁道概论中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铁道系统。
1. 铁路基础设施
铁路基础设施是指构成铁路运输系统的各种设施和设备,包括铁路线路、车站、信号系统、电气化设备和通信系统等。
铁路线路是铁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通常由轨道、路基和架空线路组成。
车站作为重要的交汇点,提供乘客上下车、货物装卸等服务。
信号系统用于确保列车运行安全,而电气化设备和通信系统则提供了列车运行所需的电力和信息。
2. 铁路车辆
铁路车辆是指用于运输乘客和货物的各种交通工具,包括客车、货车、动车组
和机车。
客车是为乘客提供舒适乘车环境而设计的车辆,通常分为硬座、软座、硬卧和软卧等不同座位类型。
货车是用于运输货物的车辆,采用不同的结构和装载方式以适应不同类型的货物。
动车组由多节车厢组成,具有高速和定员能力较强的特点。
机车则是牵引列车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两种类型。
3. 铁路运输
铁路运输是指通过铁路系统进行的人员和货物的运输活动。
铁路运输具有大运量、长途运输和固定线路的特点,适用于大规模的乘客和货物运输需求。
铁路运输可以分为客运和货运两个方面。
客运是指通过铁路运输系统进行的乘客运输活动,包括长途客运和城市轨道交通等。
货运则是指通过铁路运输系统进行的货物运输活动,可以满足大批量货物的运输需求。
4. 铁路安全
铁路安全是指保障铁路运输系统安全运行的各种措施和规定。
铁路安全包括列车行驶安全、车站运营安全和工务安全等多个方面。
列车行驶安全是指确保列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包括信号系统、防护系统和行车规章等。
车站运营安全是指确保车站内的乘客和工作人员安全,包括站台安全设备和紧急撤离系统等。
工务安全是指确保铁路线路和基础设施安全的各项措施,包括巡视检查、维修养护和灾害防范等。
5. 铁路发展
铁路发展是指铁路系统在规模、技术和服务等方面的不断改善和提升。
铁路发展通过扩大铁路线网、提高车辆技术和优化服务质量等方式来实现。
随着科技的进步,铁路系统不断引入新技术,如高速铁路、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等。
铁路发展旨在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并改善乘客和货物的运输体验。
总结:
以上是对铁道概论中一些重要名词的解释。
通过了解这些名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铁道系统的组成和运作,也能够更好地欣赏铁路在现代交通领域的重要性。
铁道概论的知识有助于我们对铁路运输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交通运输领域的发展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