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灵公不君》

合集下载

(文言知识)中考文言文《晋灵公不君》全文详细翻译

(文言知识)中考文言文《晋灵公不君》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晋灵公不君》全文详细翻译文言知识晋灵公不君选自《左传》晋灵公不行国君正道。

加重赋税用来彩饰墙壁。

他还从台上用弹弓射人,观看人们躲避弹丸来取乐。

有一次厨子燉熊掌没有燉熟,灵公就杀死他,把尸体装在草筐里,命妇女用车装着尸体经过朝廷。

赵盾和士季发现了厨子的手,追问厨子被杀的原因,并为这件事忧虑。

赵盾准备进谏,土季说:“您进谏,如果国君不接受,那就没有谁能接着进谏了。

请让我先去吧,没有采纳,您再继续劝说。

”士季往前走了三次,伏地行礼三次,灵公假装没看见。

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看了看他,说道:“我知道所犯的错误了,准备改正它。

”士季叩头答道:“哪个人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却能改正,没有什么善事能比这个更大的了。

《诗经》上说:‘没有谁没有个好的开头,但很少能坚持到底。

’照这样说来,能够纠正错误的人是很少的。

您能有始有终,那末国家就巩固了,哪里仅仅是臣子们有所依靠呢。

《诗经》又说:天子有没尽职的地方,只有仲山甫来弥补。

意思是说过失是能够弥补的,您能弥补自己的过失,君位就丢不了啦。

”晋灵公不君。

厚敛以彫墙。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会清先,不入,则子继之。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

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

又曰:‘袞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能补过也。

君能补过,袞不废矣。

”晋灵公仍旧不改。

赵盾多次进谏。

晋灵公很厌恶他,派鉏麑暗杀他。

鉏麑清早赶去,看到卧室的门已打开了。

赵盾已穿戴整齐准备上朝,由于时间还早,端坐在那里打瞌睡。

鉏麑退出来,感叹地说:“不忘记恭敬,真是百姓的主啊。

杀害百姓的主,就是不忠;不履行国君的使命,就是不守信用。

在这两者之间只要有一种,都不如死了。

【文言文】晋灵公不君原文及翻译赏析

【文言文】晋灵公不君原文及翻译赏析

【文言文】晋灵公不君原文及翻译赏析《晋灵公不君》是出自《左传》中应用春秋笔法较明显的一篇文章。

《左传》是我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

西汉初称《左氏春秋》,后又称《春秋左氏传》。

本文整理了《晋灵公不君》原文及翻译,来看看吧。

晋灵公不君。

厚敛以雕墙。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

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

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能补过也。

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犹不改。

宣子骤谏。

公患之,使鉏麑贼之。

晨往,寝门辟矣。

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

有一于此,不如死也。

”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

其右提弥明知之, 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

”遂扶以下。

公嗾夫獒焉。

明搏而杀之。

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

提弥明死之。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

”食之,舍其半。

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今近焉,请以遗之。

”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

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

”问其名居,不告而退。

——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

宣子未出山而复。

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

”以示于朝。

宣子曰:“不然。

”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赵盾,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

惜也,越竟乃免。

”宣子使赵穿逆公子黑臀于周而立之。

壬申,朝于武宫。

晋灵公不君

晋灵公不君

求《公羊传·宣公六年》的《晋灵公不君》的原文及翻原文:灵公为无道,使诸大夫皆内朝,然后处乎台上引弹而弹之,己趋而辟丸,是乐而已矣。

赵盾已朝而出,与诸大夫立于朝,有人荷畚,自闺而出者。

赵盾曰:“彼何也,夫畚曷为出乎闺?”呼之不至,曰:“子大夫也,欲视之则就而视之。

”赵盾就而视之,则赫然死人也。

赵盾曰:“是何也?”曰:“膳宰也,熊蹯不熟,公怒以斗摮而杀之,支解将使我弃之。

”赵盾曰:“嘻!”趋而入。

灵公望见赵盾诉而再拜。

赵盾逡巡北面再拜稽首,趋而出,灵公心怍焉,欲杀之。

于是使勇士某者往杀之,勇士入其大门,则无人门焉者;入其闺,则无人闺焉者;上其堂,则无人焉。

俯而窥其户,方食鱼飧。

勇士曰:“嘻!子诚仁人也!吾入子之大门,则无人焉;入子之闺,则无人焉;上子之堂,则无人焉;是子之易也。

子为晋国重卿而食鱼飧,是子之俭也。

君将使我杀子,吾不忍杀子也。

虽然,吾亦不可复见吾君矣。

”遂刎颈而死。

灵公闻之怒,滋欲杀之甚,众莫可使往者。

于是伏甲于宫中,召赵盾而食之。

赵盾之车右祁弥明者,国之力士也,仡然从乎赵盾而入,放乎堂下而立。

赵盾已食,灵公谓盾曰:“吾闻子之剑,盖利剑也,子以示我,吾将观焉。

”赵盾起将进剑,祁弥明自下呼之曰:“盾食饱则出,何故拔剑于君所?”赵盾知之,躇阶而走。

灵公有周狗,谓之獒,呼獒而属之,獒亦躇阶而从之。

祁弥明逆而踆之,绝其颔。

赵盾顾曰:“君之獒不若臣之獒也!”然而宫中申鼓而起,有起于甲中者抱赵盾而乘之。

赵盾顾曰:“吾何以得此于子?”曰:“子某时所食活我于暴桑下者也。

”赵盾曰:“子名为谁?”曰:“吾君孰为介?子之乘矣,何问吾名?”赵盾驱而出,众无留之者。

赵穿缘民众不说,起弑灵公,然后迎赵盾而入,与之立于朝,而立成公黑臀。

译文:晋灵公不行正道,让大夫们都到内朝上朝,自己却站在台子上用弹弓射上朝的大夫,他的大夫们奔走躲避弹丸,晋灵公以此取乐而已。

有一次赵盾上完朝出来,与大夫们站在外朝,有人抬了一个筐从宫中小门出来,赵盾问:“那是什么,筐为什么从小门出来?”叫那人,那人却不过来,说:“您是大夫,想看就过来看看吧。

晋灵公不君原文注音版

晋灵公不君原文注音版

晋灵公不君原文注音版 晋j ìn 灵l íng 公g ōng 不b ù君j ūn。

厚h òu 敛li ǎn 以y ǐ雕di āo 墙qi áng 。

从c óng 台t ái 上sh àng 弹t án 人r én ,而ér 观gu ān 其q í辟b ì丸w án 也y ě。

宰z ǎi 夫f ū胹ér 熊xi óng 蹯f án 不b ù熟sh ú,杀sh ā之zh ī,寘zh ì诸zh ū畚b ěn ,使sh ǐ妇f ù人r én 载z ài 以y ǐ过gu ò朝ch áo 。

赵zh ào 盾d ùn 、士sh ì季j ì见ji àn 其q í手sh ǒu,问w èn 其q í故g ù而ér 患hu àn 之zh ī。

将ji āng 谏ji àn,士sh ì季j ì曰yu ē:“谏ji àn 而ér 不b ù入r ù,则z é莫m ò之zh ī继j ì也y ě。

会hu ì请q ǐng 先xi ān ,不b ú入r ù,则z é子z ǐ继j ì之zh ī。

”三s ān 进j ìn 及j í溜li ù,而ér 后h òu 视sh ì之zh ī。

曰yu ē:“吾w ú知zh ī所su ǒ过gu ò矣y ǐ,将ji āng 改g ǎi 之zh ī。

(完整版)高二语文《晋灵公不君》翻译

(完整版)高二语文《晋灵公不君》翻译

《晋灵公不君》晋灵公不行国君正道。

加重赋税用来彩饰墙壁。

他还从台上用弹弓射人,观看人们躲避弹丸来取乐。

有一次厨子燉熊掌没有燉熟,灵公就杀死他,把尸体装在草筐里,命妇女用车装着尸体经过朝廷。

赵盾和士季发现了厨子的手,追问厨子被杀的原因,并为这件事忧虑。

赵盾准备进谏,土季说:“您进谏,如果国君不接受,那就没有谁能接着进谏了。

请让我先去吧,没有采纳,您再继续劝说。

”士季往前走了三次,伏地行礼三次,灵公假装没看见。

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看了看他,说道:“我知道所犯的错误了,准备改正它。

”士季叩头答道:“哪个人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却能改正,没有什么善事能比这个更大的了。

《诗经》上说:‘没有谁没有个好的开头,但很少能坚持到底。

’照这样说来,能够纠正错误的人是很少的。

您能有始有终,那末国家就巩固了,哪里仅仅是臣子们有所依靠呢。

《诗经》又说:天子有没尽职的地方,只有仲山甫来弥补。

意思是说过失是能够弥补的,您能弥补自己的过失,君位就丢不了啦。

”晋灵公仍旧不改。

赵盾多次进谏。

晋灵公很厌恶他,派鉏麑暗杀他。

鉏麑清早赶去,看到卧室的门已打开了。

赵盾已穿戴整齐准备上朝,由于时间还早,端坐在那里打瞌睡。

鉏麑退出来,感叹地说:“不忘记恭敬,真是百姓的主啊。

杀害百姓的主,就是不忠;不履行国君的使命,就是不守信用。

在这两者之间只要有一种,都不如死了。

”便撞死在槐树上。

秋九月,晋灵公赐给赵盾酒喝,预先埋伏好身穿铠甲的武士,准备攻杀赵盾。

赵盾的车右提弥明发现了情况,快步走上堂去,说:“臣子侍奉国君饮酒,超过了三杯,不合乎礼仪。

”接着扶赵盾下堂。

晋灵公唤出那条猛犬向赵盾扑去。

提弥明徒手搏击猛犬,把它打死了。

赵盾说:“不用人而使唤狗,即使凶猛,又顶得了什么?”一面搏斗,一面退出宫门。

提弥明为赵盾殉难。

当初,赵盾在首阳山打猎,在翳桑住了一晚。

看见灵辄饿倒在地,问他得了什么病,灵辄回答说:“已经多日没有吃东西了。

”赵盾给他东西吃。

灵辄留下一半食物不吃。

晋灵公不君原文注释译文

晋灵公不君原文注释译文

晋灵公不君①:厚敛以雕墙〔2〕;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腼熊躇不熟〔3〕,杀之,置诸畚〔4〕,使妇人载以过朝⑤.赵盾、士季见其手〔6〕,问其故, 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7〕,那么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那么子继之.〞三进,及溜〔8〕,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9〕.’夫如是,那么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那么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10〕〞.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11〕,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12〕.〞犹不改.宣子骤谏〔13〕,公患之,使4S麝贼之〔14〕.晨往,寝门辟矣〔15〕, 盛服将朝〔16〕.尚早,坐而假寐〔17〕.麝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18〕. 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 不如死也!〞触槐而死.秋九月,晋候饮赵盾酒〔19〕,伏甲〔20〕,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21〕,趋登〔22〕, 曰:“臣侍君宴,过三爵〔23〕,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燹焉〔24〕.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大,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25〕.初,宣子田于首山〔26〕,舍于翳桑〔27〕.见灵辄饿〔28〕,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29〕,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30〕〞,未知母之存否. 今近焉,请以遗之〔31〕.〞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32〕,置诸橐以与之〔33〕.既而与为公介〔34〕,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日:“翳桑之饿人也.〞间其名居,不告而退.遂白亡也.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35〕.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36〕: “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 亡不越竟,反不讨贼〔37〕,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38〕!〈〈诗?曰:’我之怀矣,白诒伊戚〔39〕.’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40〕.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41〕.惜也,越克乃免.〞宣子使赵穿逆公子黑臀于周而立之〔42〕.壬申,朝于武宫〔43〕.【注释】①晋灵公:晋国国君,名夷皋,文公之孙,襄公之子.不君:不行君道.②厚敛:加重征收赋税.雕墙:装饰墙壁.这里指修筑豪华宫室,过着奢侈的生活.③宰夫:国君的何师.腼〔er〕:煮,炖.熊躇〔fan〕:熊掌.④畚〔ben〕:筐篓一类盛物的器具.⑤载:同“戴〞,用头顶着.〔6〕赵盾:赵衰之子,晋国正卿.士季:士为之孙,晋国大夫,名会.〔7〕不入:不采纳,不接受.〔8〕三进:向前走了三次.及:至V.溜:屋檐下滴水的地方“.〔9〕这两句诗出白〈〈诗•大雅•荡?.靡:没有什么.初:开端.鲜:少.克:能够.终:结束.〔10〕赖:依靠.〔11〕这两句诗出白〈〈诗•大雅•杰民?.衮〔gun〕:天子的礼服,借指天子,这里指周宣王. 阙:过失.仲山甫:周宣王的贤臣.〔12〕衮:指君位.〔13〕骤:屡次.〔14阚麝〔chuni〕:晋国力士.贼:刺杀.〔15〕辟:开着.〔16〕盛服:穿戴好上朝的礼服.〔17〕假寐:闭目养神,打盹儿.〔18〕主:主人,*山.〔19〕饮〔yin〕:给人喝.〔20〕伏:埋伏.甲:披甲的士兵.〔21〕右:车右.提弥明:晋国勇士,赵盾的车右.〔22〕趋登:快步上殿堂.〔23〕三爵:三巡.爵:古时的酒器.〔24〕嗾〔sou〕:唤狗的声音.燹〔ao〕:猛犬.〔25〕死之:为之死.之:指赵盾.〔26〕田:打猎.首山:首阳山,在今山西永济东南.〔27〕舍,住宿. 翳〔yi〕桑:首山附近的地名.〔28〕灵辄:人名,晋国人.〔29〕食〔si〕之:给他东西吃.〔30〕宦〔huan〕:给人当奴仆.〔31〕遗〔wei〕:送给.〔32〕箪〔dan〕:盛饭的圆筐.食:饭.〔33〕橐〔tuo〕:两头有口的口袋,用时以绳扎紧.〔34〕与:参加,介:甲指甲士. 〔35〕赵穿:晋国大夫,赵盾的堂兄弟.〔36〕大史:太史,掌纪国家大事的史官.这里指晋国史官董狐.书:写.〔37〕竟:同“境〞. 贼:弑君的人,指赵穿.〔38〕乌呼:感慨词,同“呜呼〞,啊.〔39〕怀:眷恋.诒:同’贻〞,留下.伊,语气词.〔40〕良史:好史官.书法:记事的原那么.隐:隐讳, 不直写.〔41〕恶:指弑君的恶名,〔42〕逆:迎,公子黑臀:即晋成公,文公之子, 襄公之弟,名黑臀,〔43〕武宫:晋武公的宗庙,在曲沃.【译文】晋灵公不遵守做国君的规那么,大量征收赋税来满足奢侈的生活.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观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样子.厨师没有把熊掌炖烂,他就把厨师杀了,放在筐里,让官女们用头顶着经过朝廷.大臣赵盾和士季看见露出的死人手,便询问厨师被杀的原因,并为晋灵公的无道而忧虑.他们打算奉劝晋灵公,士季说:“如果您去进谏而国君不听,那就没有人能接着进谏了.让我先去奉劝,他不接受,您就接着去劝.〞士季去见晋灵公时往前走了三次,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抬头看他,并说:“我已经知道白己的过错了,打算改正.〞士季叩头答复说:“哪个人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大的好事了.〈〈诗•大雅, 荡?说:’事情容易有好开端,但很难有个好结局.'如果这样,那么弥补过失的人就太少了.您如能始终坚持向善,那么国家就有了保障,而不止是臣子们有了依靠.〈〈诗•大雅•烝民?又说:’天子有了过失,只有仲山甫来弥补.’这是说周宣王能补救过失. 国君能够弥补过失,君位就不会失去了.〞可是晋灵公并没有改正.赵盾又屡次劝谏,使晋灵公感到讨厌,晋灵公便派4&麝去刺杀赵盾.4&麝一大早就去了赵盾的家,只见卧室的门开着,赵盾穿戴好礼服准备上朝,时间还早,他和衣坐着打吨儿.4&麝退了出来,感慨地说:“这种时候还不忘记恭敬国君,真是百姓的靠山啊.杀害百姓的靠山,这是不忠;背弃国君的命令,这是失信.这两条当中占了一条,还不如去死!〞于是, 头撞在槐树上死了.秋天九月,晋灵公请赵盾喝酒,事先埋伏下武士,准备杀掉赵盾.赵盾的车右提弥明发现了这个阴谋,快步走上殿堂,说:“臣下陪君王宴饮,酒过三巡还不告退,就不合礼仪了.〞于是他扶起赵盾走下殿堂.晋灵公唤了出猛犬来咬赵盾.提弥明徒手上前搏斗,打死了猛犬.赵盾说:“不用人而用狗,虽然凶猛,又有什么用!〞他们两人与埋伏的武士边打边退.结果,提弥明为赵盾战死了.当初,赵盾到首阳山打猎,住在翳桑.他看见有个叫灵辄的人饿倒了,便去问他的病情.灵辄说:“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 赵盾给他东西吃,他留下了一半.赵盾问为什么,灵辄说:“我给别人当奴仆三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活着.现在离家近了,请让我把留下的食物送给她.〞赵盾让他把食物吃完,另外给他准备了一篮饭和肉,放在口袋里给他.后来灵辄做了晋灵公的武士,他在搏杀中把武器倒过来抵挡晋灵公手下的人,使赵盾得以脱险.赵盾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答复说:“我就是在翳桑的饿汉.〞赵盾再问他的姓名和住处,他没有答复就退走了.赵盾白己也逃亡了.九月二十六日,赵穿在桃园杀掉了晋灵公.赵盾还没有走出国境的山界,听到灵公被杀便回来了.晋国太史董狐记载道:“赵盾杀了他的国君.〞他还把这个说法拿到朝廷上公布.赵盾说:“不是这样.〞董狐说:“您身为正卿,逃亡而不出国境,回来后又不讨伐叛贼,不是您杀了国君又是谁呢〞赵盾说:“啊!〈〈诗?中说:’我心里思念祖国,反而给白己留下忧伤.’这话大概说的是我吧.’孔子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记事的原那么是直书而不隐讳.赵盾是古代的好大夫,由于史官的记事原那么而蒙受了弑君的恶名.可惜啊,如果他出了国境,就会防止弑君之名了.〞赵盾派赵穿到成周去迎接晋国公子黑臀,把他立为国君.十月初三,公子黑臀去朝拜了武公庙.。

《晋灵公不君》译文

《晋灵公不君》译文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当初,赵盾在首阳山打猎,在翳桑住了一晚。看见灵辄饿倒在地,问他得了什么病,灵辄回答说:“已经多日没有吃东西了。”赵盾给他东西吃。灵辄留下一半食物不吃。问其原因,答道:“我在外当奴仆已经多年了,不知道母亲还在不在。现在离家近了,请让我把这些东西送给她。”赵盾要他吃光,并给他预备一筐饭和肉,放在袋子里送给他。不久灵辄做了晋灵公的甲士,却把戟掉过头来抵御灵公手下的人,使赵盾得免于难。赵盾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回答说:“我就是您在翳桑救的饿汉呀。”问名字和住处,他没有告诉就走了。──接着赵盾也逃亡了。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彫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清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袞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袞不废矣。”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孔子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据法直书不隐讳。赵盾,是古代的好大夫,为了记事的原则而承受恶名。可惜呀!要是逃出了国境就可以免掉罪名了。”
犹不改。宦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癖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齐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高二语文《晋灵公不君》翻译

高二语文《晋灵公不君》翻译

《晋灵公不君》晋灵公不可以国君正道。

加重赋税用来彩饰墙壁。

他还从台上用弹弓射人,观看人们闪避弹丸来取乐。

有一次厨子燉熊掌没有燉熟,灵公就杀死他,把尸体装在草筐里,命妇女用车装着尸体经过朝廷。

赵盾和士季发现了厨子的手,追问厨子被杀的原由,并为这件事忧愁。

赵盾准备进谏,土季说:“您进谏,假如国君不接受,那就没有谁能接着进谏了。

请让我先去吧,没有采用,您再持续劝告。

”士季往前走了三次,伏地行礼三次,灵公假装没看见。

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看了看他,说道:“我知道所犯的错误了,准备更正它。

”士季叩首答道:“哪个人没有过失呢?有了过失却能更正,没有什么善事能比这个更大的了。

《诗经》上说:‘没有谁没有个好的开头,但极少能坚持究竟。

’照这样说来,能够纠正错误的人是极少的。

您能有头有尾,那么国家就稳固了,哪里只是是臣子们有所依赖呢。

《诗经》又说:天子有没尽责的地方,只有仲山甫来填补。

意思是说过失是能够填补的,您能填补自己的过失,君位就丢不了啦。

”晋灵公依旧不改。

赵盾多次进谏。

晋灵公很憎恶他,派鉏麑暗害他。

鉏麑清晨赶去,看到寝室的门已翻开了。

赵盾已穿着齐整准备上朝,因为时间还早,端坐在那边打打盹。

鉏麑退出来,叹息地说:“不忘掉恭顺,真是百姓的主啊。

杀戮百姓的主,就是不忠;不执行国君的使命,就是不守信誉。

在这二者之间只需有一种,都不如死了。

”便撞死在槐树上。

秋九月,晋灵公赏给赵盾酒喝,早先埋伏好身穿铠甲的武士,准备攻杀赵盾。

赵盾的车右提弥明发现了状况,快步走上堂去,说:“臣子服侍国君喝酒,超出了三杯,不符合礼仪。

”接着扶赵盾下堂。

晋灵公唤出那条猛犬向赵盾扑去。

提弥明徒手搏击猛犬,把它打死了。

赵盾说:“不用人而使唤狗,即便凶狠,又顶得了什么?”一面格斗,一面退出宫门。

提弥明为赵盾殉难。

当初,赵盾在首阳山狩猎,在翳桑住了一晚。

看见灵辄饿倒在地,问他得了什么病,灵辄回答说:“已经多天没有吃东西了。

”赵盾给他东西吃。

灵辄留下一半食品不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赵盾作为“古之良大夫” 2.赵盾作为“古之良大夫”,又有哪些事情可以 赵盾作为 看出来?表现出怎样的性格特点? 看出来?表现出怎样的性格特点?
灵公之“不君”
(1)“厚敛以雕墙” (2)“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3)“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 以过朝。”
(4)“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 “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 “嗾夫獒焉”。
忠君) ①骤谏灵公 (忠君) ②盛服候朝 (敬业) 古之良大夫 敬业) ③救济饿民 (爱民) 爱民)
鉏麑 提弥明 灵辄
仁、义、信
礼、智、忠孝和义叙 Nhomakorabea艺术语言简明,形象生动 详略结合 心理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插叙
问题探讨
1.赵穿杀了晋灵公,为何董狐写下“ 1.赵穿杀了晋灵公,为何董狐写下“赵盾弑其 赵穿杀了晋灵公 君”? 2.董狐冤枉了赵盾 孔子为何称赞为“ 董狐冤枉了赵盾, 2.董狐冤枉了赵盾,孔子为何称赞为“古之良 史”? 3.赵盾对董狐的书法无力辩解 赵盾对董狐的书法无力辩解, 3.赵盾对董狐的书法无力辩解,孔子为何说 古之良大夫” “古之良大夫”? 4.如何理解赵盾 为法受恶” 如何理解赵盾“ 4.如何理解赵盾“为法受恶”?
2.下列各项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下列各项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C)
A.《左传》是我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西汉初称 左传》是我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 左氏春秋》 后又称《春秋左氏传》 左传》是简称。 《左氏春秋》,后又称《春秋左氏传》,《左传》是简称。 所谓“春秋笔法” 顾名思义,一种笔法而已, B.所谓“春秋笔法”,顾名思义,一种笔法而已,或者说一 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是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 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是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 中国古代修史的传统非常悠久。 C.中国古代修史的传统非常悠久。现存最早的历史著作是 尚书》 春秋》 春秋》是历史文献集, 尚书》 《尚书》和《春秋》。《春秋》是历史文献集,《尚书》是 编年体史书。这两部书后来列入经部。 编年体史书。这两部书后来列入经部。史学在春秋战国时期 经历了第一个高峰,流传至今的有《国语》《左传》《 》《左传》《战国 经历了第一个高峰,流传至今的有《国语》《左传》《战国 策》等。 本文题目是编者后加的。晋灵公,从其谥号“ 可见, D.本文题目是编者后加的。晋灵公,从其谥号“灵”可见, 他不是一个好国君。晋灵公,历史上有名之暴君, 他不是一个好国君。晋灵公,历史上有名之暴君,鲁文公七 年即位,在位14 14年 鲁宣公二年被大臣赵穿所杀。 年即位,在位14年,鲁宣公二年被大臣赵穿所杀。谥号曰 谥法称“乱而不损曰灵” 此为无道君隐讳的说法。 “灵”,谥法称“乱而不损曰灵”。此为无道君隐讳的说法。
贪婪) ①厚敛饰墙(贪婪) ②弹人取乐 (荒唐) 荒唐) ③滥杀厨师 (残暴) 残暴) ⑤谋害赵盾 (昏庸) 昏庸)
完全不行君道
赵盾作为“古之良大夫”,又有哪些事情可 赵盾作为“古之良大夫” 以看出来? 以看出来? (1)“而患之,将谏” “宣子骤谏” (2)“盛服将朝,尚早, 坐而假寐。” (3)“见灵辄饿,问其病… … 食之” “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 ——文天祥 正气歌》 ——文天祥《正气歌》 文天祥《
学习目标:
理解赵盾、晋灵公等人物形象 理解赵盾、 探究作品的思想文化内涵,品味“春 探究作品的思想文化内涵,品味“ 秋笔法” 秋笔法”及作品的叙事艺术 学习史学家秉笔直书的实录精神
晋灵公
晋灵公不君
赵盾
赵盾, 赵盾,古之良大夫也
1.晋灵公之“不君”表现在哪些事情上? 1.晋灵公之“不君”表现在哪些事情上?表现出 晋灵公之 怎样的性格特点? 怎样的性格特点?
3.翻译下列句子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我俩要是一同进行规劝,他若不肯接受,就没 有人再去进谏了。 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 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 我在外给人当奴仆已经三年了,还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 活着。现在离家很近,请允许我把这一半带给她吃。 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董狐,是古代一位好的史官,记事的原则是直书而 不隐讳。
16
课堂检测
1.下列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A.晋灵公在杀害宰夫之后,能够接受大臣进谏,明确表态, “吾知所过矣,将改之。”但未能有终,又先后企图谋杀 忠臣宣子和士季。 B.晋灵公请赵盾喝酒后的根本目的是要攻杀赵盾。提弥明 发现情况及时施救,最后提弥明为赵盾殉难。 C.赵盾对君主尽忠,对他人行善。在首阳山打猎,曾救过 一个叫灵辄的人。 D.开头就说“晋灵公不君”,定贬斥晋灵公的调子,并预 示晋国将发生大乱,国家要失去稳定。文章从多个层面, 以生动的材料集中表现晋灵公的残暴和可悲的下场。
“春秋笔法”,来源于孔子编撰的《春秋》 春秋笔法” 来源于孔子编撰的《春秋》 春秋笔法 据传孔子修《 春秋》 一字含褒贬。 据传孔子修 《 春秋 》 , 一字含褒贬 。 后称文笔 隐晦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为 “ 春秋笔 它以合乎礼法为标准, 法 ” 。 它以合乎礼法为标准 , 既包括不隐晦事 实真相, 据事直书的一面, 也包括“ 为尊者讳, 实真相 , 据事直书的一面 , 也包括 “ 为尊者讳 , 为贤者讳,为亲者讳”的曲笔的一面。 为贤者讳,为亲者讳”的曲笔的一面。
春秋笔法特点
叙事别善恶 细节明是非 一字寓褒贬
董狐为什么要写“赵盾弑其君”?
“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 子而谁?”
(齐国大夫崔杼弑其国君齐庄公 ) 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 大史书曰: 崔杼弑其君。 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 。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 乃舍之。南史氏闻大史尽死, 乃舍之。南史氏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 闻既书矣,乃还。 。闻既书矣,乃还。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左传 襄公二十五年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