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特性_架构及研究挑战_许少伦

合集下载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WCET分析工具与挑战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WCET分析工具与挑战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信息技术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47【关键词】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WCET 分析 工具 挑战1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WCET相关概念信息物理系统是这样一类系统:其通过集成先进的感知、计算、通信和控制等信息技术以及自动化控制技术,构建了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中人、机、物、环境和信息等因素通过高效协同适时交互以达到相互映射的复杂系统,其实现了系统里面资源自动配置和运行的三个需求:按需响应、快速迭代和动态优化。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具有实时的特性和需求,所以其调度需要以任务的WCET 作为输入之一,因此WCET 分析是CPS 任务调度的基础之一。

一个任务的最坏执行时间指的是此任务在特定的硬件平台上去执行所需要的时间长度的最大值。

最坏执行时间的分析是具有实时性要求的系统的调度分析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实时计算的主要特征是在给定时间内或在给定期限内完成计算的要求。

计算或执行时间通常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输入数据和其他可变条件。

然后重要的是找到最坏情况下的执行时间(WCET )并验证它足够短以满足所有情况下的截止期限。

2 WCET分析的类别WCET 分析可以分成静态分析、动态测量和混合方法共3 类方法。

动态测量方法指的是直接在目标环境中运行程序,通过尽可能多的测试用例来得出程序的WCET 。

因此其测量工具有模拟器、逻辑分析仪和示波器等,主要应用在工业上。

静态分析方法则通过抓取和分析程序代码,综合程序所有可能的输入,系统运行状态和软硬件间平台及交互的前提下,对软硬件进行建模分析以确定其最坏执行时间,而无需真实地运行程序。

静态分析首先进行代信息物理融合系统WCET 分析工具与挑战文/罗韶杰 张立臣码的高层分析和结合硬件的低层分析,然后通过3种方法之一求解WCET ,分别是基于路径的、基于隐藏路径的和基于语法树的分析方法。

信息物理系统

信息物理系统

信息物理系统标题:信息物理系统:融合信息与物理的新时代摘要:信息物理系统以信息和物理的融合为核心,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

本文将全面介绍信息物理系统的概念、特征、应用领域以及前景展望,探索信息物理系统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深远影响。

第一章:引言信息物理系统,即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的融合,是近年来新兴的跨学科领域。

信息物理系统以信息技术和物理技术为基础,将传感器、数据存储和处理、通信网络等相互关联起来,实现人与环境之间的智能连接和智能交互。

本章将介绍信息物理系统的背景和研究意义,为后续内容的展开做好铺垫。

第二章:信息物理系统的特征信息物理系统具有多个显著特征,包括高度集成化、实时性、自适应性、协同性和安全性。

本章将详细介绍这些特征,并通过实际案例解释其重要性和优势。

第三章:信息物理系统的应用领域信息物理系统在各行各业都有广泛的应用,本章将从农业、工业、交通、医疗等领域出发,展示信息物理系统的应用场景和具体实例。

特别强调信息物理系统在解决现实问题和提升生产力方面的巨大潜力。

第四章:信息物理系统的发展趋势信息物理系统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将扮演重要角色,本章将分析信息物理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并探讨其可能带来的变革和挑战。

同时,提出在政策、技术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应采取的举措。

第五章:信息物理系统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信息物理系统的应用广泛,其深远的影响不仅局限于技术层面,还涉及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本章将从多个维度分析信息物理系统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包括经济增长、产业升级、人类生活质量等。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本章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对未来信息物理系统的发展进行展望。

强调信息物理系统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指出信息物理系统仍然面临的挑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结论:信息物理系统是信息和物理紧密结合的新时代产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研究价值。

通过不断推动信息技术和物理技术的交叉融合,信息物理系统将在未来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提供强大支持,引领我们进入一个更加智能化、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相关研究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相关研究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相关研究作者:梁昂昂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08期摘要: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是一个综合计算、网络和物理环境的多维复杂系统,通过3C(Computation、Communication、Control)技术的有机融合与深度协作,实现大型工程系统的实时感知、动态控制和信息服务。

本文主要阐述CPS的基本概念,对CPS系统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总结我国CPS系统发展中的问题,并指明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实时感知动态控制随着计算科学、数据处理等技术的发展,物理过程中的计算过程、通信过程已经实现了高度集中和物理装置的网络化、神经化、信息化,由此产生了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简称CPS系统。

CPS系统可以对物理信息(反映环境、性质等状态的参数)的实时感知、动态处理与反馈机制,可实现对物理过程的自动化控制,达到类人的智能效果。

一、CPS的基本概念与来源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电子技术,计算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取得了飞速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革新成为了这场方兴未艾的伟大IT革命的重要动力源泉。

网络的规模及其新应用领域正日益得到扩展,其最引人举目的是新网络技术和物理设备系统的结合。

随着传感器、嵌入式计算设备或终端、高性能通信设备、各种消费类和工程类电子设备等物理设施的大量接入,新型计算机化和网络化的物理设备系统网络的规模得以急剧膨胀。

同时,随着国家大型电力网络、航空航天交通控制网络、高速公路交通控制网络、卫生防疫应急响应网络、远程医疗与社区医保网络、海洋搜寻与救援网络等大型或者特大型网络物理设备系统的蓬勃发展,以及网络家电、汽车引擎智能网络控制系统、心房脉冲产生器、纳米级制造控制系统等小型或者微型网络物理设备系统的出现,突破了传统物理领域中的网络应用形式,使得用联网计算方式来整合物理系统和计算系统以实现物理设备的功能扩展成为物理系统发展的新趋势,并由此导致出现了新一代的并由此导致出现了新一代的工程系统: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 h n ogK yL brt yo uo oi l t nc, ntu A t t n S a dn e a oao r fA t teEe r i Is tt m v co s ie uo i , ma o S a d n cdm 厂 c ne , ia 5 0 4 C ia h no gA a e yo Si cs J n2 0 1 , hn ) e n
生活的各个领域广泛存在 , 其典型应用有通信系统 、 飞机控制系统 、 汽车 电子、 家电、 武器装备、 电子玩具等。
随着计算 、 网络 和控 制技术 的发展 , 以及 现代工 业需求 的提 高 , 物理设 备提 出 了信 息化 和 网络化 的需求 , 对 由 于 传统 的嵌入式 系统 是封 闭的 , 没有外 留运算 接 口, 能满 足现 在物 理 设备 可控 、 并 不 可信 和可 扩 展等 功 能需 求 , 使得 集计算 、 这 通信 和控 制能力 于一体 的信息 物理 融合 系统 ( ye—hs a Ss m ,C S 成 为物理设 备 Cbrpyi l yt s P ) c e
信 息 理融 合 系统 物
刘祥志 , 刘晓建 , 王知 学, 成巍 , 李建新
( 山东省科学院 自动化研究所 , 山东省 汽车 电子技术重点实验室 , 山东 济南 2 0 1 ) 50 4 摘要 :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P ) C S 被认 为是继计算机 、 联网之后信息技术 的第三次浪 潮。本文 围绕 C S的核 互 P 心内容 3 s 计算 、 C( 通信 、 制 ) 介绍 C S的研 究现状 , 控 , P 阐述 嵌入式 系统 、 物联 网、 传感 网与 C S的 区别和联 P 系, 分析 c s发展中面临的巨大挑战 , P 阐明其 中基本 的科 学与技术 问题 , 并以 c s在 汽车 电子 和智 能 电网上 P 的典 型应用为例 , 明 c s 国民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 说 P对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研究综述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研究综述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研究综述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 CPS)是现今科技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

CPS代表了计算和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通过这种融合,我们可以在系统级别上理解和优化我们的环境和行为。

本文将探讨CPS的基本概念、研究现状、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CPS的基础是信息科学和物理科学的交叉。

信息科学于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分析,而物理科学则研究物质的性质、结构和运动。

CPS将这两者结合,使得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和智能化的方法对物理世界进行精确的建模、预测和控制。

近年来,CPS的研究已经涵盖了许多领域,包括自动化控制、机器人技术、制造系统、交通系统、医疗健康等。

这些研究工作不仅在学术上推动了CPS理论的发展,也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在自动化控制领域,CPS被广泛应用于实现高精度的实时控制,例如在工业制造和无人驾驶系统中。

在机器人技术领域,CPS使得机器人能够进行自主决策和动态适应环境。

在制造系统方面,CPS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并实现个性化生产。

CPS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并且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例如,智能家居中的各种设备可以通过CPS进行集中控制,实现节能和便捷的生活方式。

在智能交通领域,CPS可以实时预测和调整交通流量,以减少拥堵和提高效率。

在未来,我们预期CPS将会有更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城市的建设、智能农业的发展,以及远程医疗的实现。

这些应用将会极大地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效率。

尽管CPS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仍然存在许多挑战和问题需要解决。

例如,如何保证CPS的安全性和隐私性?如何处理CPS中的大规模数据和复杂模型?如何设计和实施可扩展、可互操作的CPS?这些都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随着物联网(IoT)和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CPS将会与这些技术产生更多的交叉。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AI进行CPS的自主控制和决策,或者利用IoT实现CPS的全面感知和动态交互。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结构与特征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结构与特征

188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数据库技术• Data Base Technique【关键词】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物理科学 分析研究1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理论支持体系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也就是现阶段人们常说的CPS 技术,利用计算、通讯以及调控技术有机结合,从而将电子计算机资源和物理学科密切地融合在一起,形成崭新的智能系统。

微观层面,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在物理学科中应用了电子计算机和通讯内核,以满足电子计算机程序和物理系统全面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二者有机结合,利用反馈循环的方法互相影响,满足了嵌入式的互联网络对物理系统程序进行实时稳定地检测和调控。

宏观层面,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工作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分布式、异布系统中,涵盖了感知、决策以及调控等类型的可编辑程序,各个子系统利用有限或无限通讯手段,凭借网络基础设备进行相互协调工作,有效满足了对物理系统的远程协调感知,从而为人们提有效服务。

2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整体结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基础组件中包含传感设备、执行设备以及决策调控设备。

其中,传感设备是一类嵌入式器材,可以精准地检测到外部讯号、光、热等物理信息以及烟雾等化学成分;执行设备也是嵌入式器材,可以在第一时间接收到调控命令,并对调控对象加以处理;而决策调控设备则是一类逻辑调控器材,可以依据用户自定义的语序生成调控逻辑。

基础组件的协调结合运行,组合形成了循环调控体制,进一步形成了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基础性能逻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结构与特征文/赖丹丹 张立臣辑层面,进而执行最基础的检测和调控性能,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传感设备和执行设备是物理计算空间纬度的接入端,决策调控层面依据调控规则安排检测工作,进而再将所收集到的数据信息反馈到决策调控层面,作为调控规则算法的录入经过计算获取调控命令,进而执行设备再依据调控命令对物理对象进行调控。

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融合

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融合

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融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信息技术和物理学科的融合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涉及信息处理和传输的学科,与物理学科的关联紧密。

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融合的意义、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信息时代,信息的处理和传输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基石。

物理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物质和能量的运动规律,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将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融合,可以更好地利用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提高信息技术的效率和可靠性。

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融合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应用。

其中一个重要领域是通信技术。

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而物理学为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关键的支撑。

例如,光纤通信技术利用了物理学中的光学原理,实现了高速、大容量的信息传输。

另外,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也离不开物理学的支持,物理学中的电磁波理论为无线通信技术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另一个重要领域是能源技术。

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融合为能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方向。

例如,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能源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管理。

同时,物理学在能源技术中的应用也日益重要,例如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等利用了物理学的原理,实现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融合还在其他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在医学领域,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医疗设备的智能化和远程监测提供了可能,而物理学的成果也为医学成像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环境监测和控制方面,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融合可以实现对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提高环境保护的水平。

在交通运输领域,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的融合可以实现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未来,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融合仍将持续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物理学原理和方法将不断涌现,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挑战。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概述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概述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概述作者:姜宏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第35期摘要: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作为计算进程与物理过程的结合体,是集传感、通信、计算与控制于一身的下一代智能系统。

本文介绍了CPS的定义、特点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我国发展CPS现今与未来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并以CPS在智能交通、智能家居为典型代表的两方面应用为例,阐明CPS对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重大影响。

关键词:信息物理融合系统,智能交通,智能家居21世纪是信息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年代,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的的技术突破与创新,正使人类生活的环境与方式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以嵌入式计算设备为主体的信息系统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应用为主。

传统的嵌入式设备往往是一步成型,对外界而言是封闭的,远远不能满足当下对物理设备可控制、可交互、可通信、可扩展等众多应用需求。

因此,在环境感知基础上,实现人、机、物的互联互通与深度融合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 CPS)不仅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开发的重要方向,也将成为企业界优先投资发展的重点领域。

同时,对于加速推进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也具有重要意义。

1. CPS简介1.1. CPS定义CPS中文译为信息物理融合系统,是一个综合计算、网络和物理环境的多维复杂系统。

其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与2006年提出的。

它将计算进程与物理进程良好的结合到一起,有望成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技术的第三次产业浪潮。

它的核心概念是3C(Computation、Communication、Control),即通过人机交互接口来实现与物理进程的交互,使用网络(往往是传感器网络)以实时的、可靠的、远程的、安全的方式监控一个物理实体的具体动作行为。

1.2. CPS特点人们又将CPS称为“人-机-物”融合系统,其本质是实现人类在时间、空间方面的延伸控制。

(1)与嵌入式系统相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3-05-02;修回日期:2013-06-24。

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2012AA050803);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LAPS13009)。

作者简介:许少伦(1978-),男,山东临沂人,工程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信息物理融合系统、SCADA 、智能电网;严正(1964-),男,江西赣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系统优化运行、电力系统稳定分析、智能电网;张良(1990-),男,山东济宁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系统分析和计算;唐聪(1988-),男,江苏南通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系统分析和计算。

文章编号:1001-9081(2013)S2-0001-05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特性、架构及研究挑战许少伦1,2*,严正1,2,张良1,2,唐聪1,2(1.电力传输与功率变换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上海200240;2.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上海200240)(*通信作者电子邮箱slxu@sjtu.edu.cn)摘要:近年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 )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和科技界研究的重要方向,被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技术的第三次浪潮。

CPS 是一个多维、异构、深度融合的开放式系统,涉及计算机、通信、控制等多个学科的知识,由于各个学科领域在研究理论和方法上存在明显不同,所以给CPS 的应用研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基于此背景,从整体的角度对CPS 进行综合阐述,首先介绍CPS 的定义、主要特性以及国内外的应用研究现状,之后阐述CPS 的典型组成架构、抽象框架以及CPS 节点的主要构成,最后以电力、能源行业的CPS 应用研究为主线,从系统理论基础、建模、仿真、设计开发以及其核心组成部分(计算、通信、控制)等多个方面论述了目前CPS 研究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初步解决方案。

关键词: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系统架构;信息抽象;CPS 节点;网络融合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志码:ACyber physical system:features,architecture,and research challengesXU Shaolun 1,2*,YAN Zheng 1,2,ZHANG Liang 1,2,TANG Cong 1,2(1.Key Laboratory of Control of Power Transmission and Conversion,Ministry of Education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China ;2.School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0,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Cyber-Physical System (CPS)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direction of the academic and scientific fields.It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third wave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CPS is a multi-dimensional,heterogeneous,deeply integrated open system,including lots of knowledge from domains of computer,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theory and methods of these subjects bring great challenges to the research of CPS.Based on this,the definition,main features and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status were introduced.Next,the system architecture,abstraction strategy and CPS node module were illustrated.Finally,taking the research on the power and energy industries as the main line,the research challenges in system theory,modeling,simulation,design,development of CPS and its core components (computing,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were presented in detail.Key words:Cyber-Physical System (CPS );system architecture;information abstraction;CPS node;network convergence0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工业需求的提高,对物理设备提出了信息化和网络化的需求,由于传统的嵌入式系统是封闭的,并没有外留运算接口,不能满足现在物理设备可控、可信和可扩展等功能需求,这使得对计算单元与物理对象通过通信网络高度耦合的大型复杂系统的研究出现并得到发展。

这类集计算、通信和控制能力于一体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 ,CPS )已成为当今工业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

CPS 不同于现有的传感器嵌入式系统,也不同于传统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它是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其建设目标是实现信息世界和物理世界的完全融合,构建一个可控、可信、可扩展并且安全高效的CPS 网络,并最终从根本上改变人类构建工程物理系统的方式。

本文首先介绍CPS 的定义、特性以及国内外的应用研究现状,之后阐述了CPS 的典型组成架构和CPS 节点,最后从多个方面论述了电力、能源等大型基础设施行业的CPS 应用研究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1信息物理融合系统概述1.1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定义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国家基金委员会于2006年提出,国内外的学者和研究机构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CPS 进行了描述,其中将比较综合、全面的说法简述如下:美国国家基金委员会提出:“CPS 是一种计算资源和物理资源紧密结合和协作的系统。

未来的CPS 在适应性、自主性、效率、功能、可靠性、安全性和可用性方面均将远远超过现Journal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 计算机应用,2013,33(S2):1-5,45ISSN 1001-9081CODEN JYIIDU 2013-12-31http://www.joca.cn在的系统。

CPS希望能通过提供响应更快、精度更高、规模更大、分布式协调控制功能更强、效率更高的系统来改变我们的世界,这些均需通过计算智能、通信、控制的深度融合,新的传感、动作机构的驱动机制以及适应于物理系统的可重构组件等技术来实现”[1]。

我国何积丰院士指出:“CPS,从广义上理解,就是一个在环境感知的基础上,深度融合了计算、通信和控制能力的可控可信可扩展的网络化物理设备系统,它通过计算进程和物理进程相互影响的反馈循环实现深度融合和实时交互来增加或扩展新的功能,以安全、可靠、高效和实时的方式监测或者控制一个物理实体”[2]。

由此可见,CPS是一个综合计算、网络和物理环境的多维复杂系统,其核心是通过3C(Computation,Communication,Control)的有机融合与深度协作,实现大型工程系统的实时感知、动态控制和信息服务,以使系统更加可靠、高效和实时协同,并具有计算、通信、精确控制、远程协作和自治功能,具有重要而广泛的应用前景。

1.2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特征CPS由计算设备、网络设备、物理设备融合而成,所有设备相互协作,共同决定其独特的功能和特征,其主要特点如下:1)复杂性。

CPS是一个多维度而非单维度的开放式系统,具有高度的复杂性,能支持建造国家级甚至全球级的大型或者特大型物理设备联网[3]。

它是由很多具有通信、计算和决策控制功能的设备组成的智能网络,使物理设备具有计算、通信、精确控制、远程协调和自治五大功能,所有设备相互协作,使整个系统处于最佳状态。

2)异构性。

CPS是一个异构的分布式系统,由多种异构的通信网络、计算系统、控制系统和异质的物理设备构成,因此涉及多样的异构数据需要处理。

3)深度融合。

CPS通过计算进程和物理进程相互影响的反馈循环实现深度融合,通过实时交互来扩展新的功能,每个物理设备均深度嵌入了计算和通信功能[3]。

这导致了计算对象从数字的变为模拟的,从离散的变为连续的,从静态的变为动态的,是一个有多种类型的计算对象并存的系统。

4)自组织与自适应性。

CPS从规模上可以覆盖一个大的区域甚至整个国家,其接入的物理设备数量非常庞大,管理非常困难。

CPS促进了嵌入式系统和混合系统的生成,使计算组件和物理环境之间实现更灵活的交互,主要体现在可以通过代理来实现自组织、自适应[4]。

5)实时性。

CPS需要及时了解物理设备的现况,通过网络化控制手段对物理设备进行必要的控制和干预,但由于移动设备的接入会造成设备状态随机变化,所以需要对物理设备进行实时动态重组,这对计算过程的时间确定性和并行性要求很高,对网络实时性要求也非常高。

6)海量性。

大型CPS是由大量的物理设备彼此连接和整合而成的动态网络,这些数量庞大的智能设备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和信息交互,会产生巨大的数据量,因而海量数据处理的需求会变得非常迫切。

此外,CPS还具有不确定性、灵活性、高效性、可靠性、安全性、隐私性等特征。

2国内外应用研究现状在国外,有关CP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

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从2006年开始就举行了多次CPS研讨会,探讨CPS的概念和技术。

2007年8月,美国总统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PCAST)在题为《挑战下的领先———竞争世界中的信息技术研发》的报告中把CPS作为网络与信息技术领域的第一项提案[5],这使得美国迅速掀起了CPS研究热潮。

近年来,CPS的研究得到了美国多个机构的支持包括:NSF,DOD/ DARPA,DOE,NASA,HSARPA,NIST,NSA,NI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