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吉祥物艺术设计的审美文化
浅析奥运吉祥物艺术设计的审美文化

浅析奥运吉祥物艺术设计的审美文化作者:何方园来源:《艺术科技》2012年第04期摘要:奥运吉祥物的设计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化观念、意识形态和社会背景等,在艺术设计上具有特殊的审美性。
本文在概述奥运吉祥物和艺术设计审美文化的基础上,主要探讨了奥运吉祥物艺术设计的审美文化表达。
关键词:奥运吉祥物;艺术设计;审美文化奥运吉祥物的设计一方面是奥运会主办国家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奥林匹克主义的追求,是奥运精神的凝聚与象征。
同时也展示了该国的历史文化、民族形象、审美文化和整体的艺术设计实力,包含着浓郁的文化内涵。
随着奥运经济的成熟,奥运吉祥物的形象价值从奥运经济中日益凸现出来,通过奥运会的传播和推广,吉祥物可爱亲切的形象能够在受众中制造出明星效应,创造出巨大审美文化价值。
以下主要对奥运吉祥物艺术设计的审美文化进行探讨。
1奥运吉祥物概述《奥林匹克宪章》中规定:吉祥物图案的设计要求生动活泼、个性鲜明,具有民族文化和时代特征,并且需要充分反映东道国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底蕴与内涵。
在历史上,为冬季奥运会设计吉祥物始于1968年的法国冬奥会,为夏季奥运会设计吉祥物始于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
夏季奥运会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水平最高、规模最大、参赛人数最多的运动盛会,我们谈到的奥运会一般就是夏季奥运会。
所以尽管第一只奥运吉祥物出现于冬奥会,但人们还是普遍认为1972年慕尼黑夏季奥运会的“瓦尔第”是历史上第一只奥运会吉祥物。
从艺术表现上看,吉祥物呈现的最终形态是人的精神需求、审美理想以及审美功能紧密结合的人格化艺术形象。
吉祥物设计不仅是人们将自然物或者人工物进行物化加工,更有一种精神和信仰的成分在里面,体现了人们对吉庆祥瑞的追求,对人生希望和情感的寄托。
它的生成是人类一种非理性的依赖和象征心理的表现。
2艺术设计的审美文化审美文化就其广义而言,是人类文化各个层面(物质的、精神的和制度的)呈现出来的审美因子,或者说是人们以自觉的审美理想、审美价值观念所创造出的文化现象的总称。
冬奥会吉祥物设计理念简介

冬奥会吉祥物设计理念简介
作为冬奥会的标志性形象之一,吉祥物在每届冬奥会上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代表着举办国家的文化和传统,也是冬奥会精神的具体体现。
吉祥物的设计理念往往融合了当地的文化特色、自然风景和现代科技,旨在传达出一种友好、欢乐和鼓舞人心的氛围。
冬奥会吉祥物的设计理念首先要符合冬季运动的主题。
冬奥会是冬季运动的盛会,因此吉祥物的形象通常会选择与雪、冰、雪山等元素相关的形象,以突出冬季运动的特点。
同时,吉祥物的形象也要具有一定的现代感和创意,以吸引年轻人的关注,让他们更加热爱冬季运动。
其次,冬奥会吉祥物的设计理念还要体现出当地的文化和传统。
吉祥物往往会
以当地的动物、传说人物或者民间艺术为原型,通过现代设计手法将其形象化,以此展示举办国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
这样的设计理念不仅可以增加吉祥物的亲和力,也可以让全世界的观众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举办国的文化。
最后,冬奥会吉祥物的设计理念还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审美感。
吉祥物作为
冬奥会的形象代表,其形象设计要符合现代审美的标准,同时也要有一定的艺术品位。
优秀的吉祥物设计不仅可以激发人们的热情和参与感,也可以成为一种艺术品,留存于历史长河之中。
总的来说,冬奥会吉祥物的设计理念需要融合当地文化、现代科技和艺术审美,以此展现出冬季运动的魅力和举办国的独特魅力。
通过精心设计的吉祥物形象,冬奥会的精神将得到更好的传播和传承,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中国奥运吉祥物设计理念

中国奥运吉祥物设计理念作为中国奥运会的标志性形象,吉祥物不仅仅是一种宣传形式,更是承载着民族文化和精神的象征。
中国奥运吉祥物的设计理念,融合了传统文化和现代创意,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的热爱和追求。
首先,中国奥运吉祥物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吉祥物的形象往往取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或者民间故事,如熊猫、龙、凤凰等。
这些形象不仅代表了中国的独特文化,还传达了中国人对和平、友善、团结的向往和追求。
同时,设计师们会在吉祥物的形象中加入一些传统的艺术元素,如中国画、剪纸、刺绣等,使吉祥物更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
其次,中国奥运吉祥物的设计理念也体现了对现代创意的追求和表达。
设计师们会在吉祥物的形象和造型上进行创新和设计,使其更加时尚、可爱、富有活力。
同时,吉祥物的形象也会融入一些现代科技元素,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使其更具有未来感和科技感。
这种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创意的设计理念,不仅使吉祥物更加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也更具有全球吸引力。
最后,中国奥运吉祥物的设计理念也体现了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吉祥物的形象往往会体现出勇敢、坚韧、团结、友爱等奥林匹克精神的特质,激励着运动员和观众们在比赛中勇往直前,团结一心。
同时,吉祥物的形象也会融入一些体育元素,如运动服饰、奖牌、运动器材等,使其更具有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的气息。
总的来说,中国奥运吉祥物的设计理念融合了传统文化和现代创意,体现了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通过吉祥物的形象和造型,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中国人民对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的热爱和追求,也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现代创意的魅力。
希望未来的中国奥运吉祥物能继续传承和发扬这一设计理念,为世界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冰墩墩的设计理念和涵义

冰墩墩的设计理念和涵义
冰墩墩,作为北京冬奥会吉祥物,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理念的结合。
它的设计理念和涵义不仅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也代表了人类对于和平、友谊和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首先,冰墩墩的设计理念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设计理念。
它以中国
传统雕塑技艺为基础,巧妙地结合了现代设计的简约、可爱和富有创意的特点。
冰墩墩的形象充满了动感和生机,同时又不失稳重和庄重,展现出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时代精神。
其次,冰墩墩的涵义体现了人类对和平、友谊和未来的美好向往和追求。
作为
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象征着冰雪运动的魅力和魔力,也代表着人类对于和平、友谊和未来的美好愿景。
它的设计理念和涵义不仅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于冬季运动的热爱和追求,也传递了人类对于世界和平、友谊和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望。
总之,冰墩墩的设计理念和涵义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理念的完美融合,也传递了人类对于和平、友谊和未来的美好向往和追求。
它不仅是北京冬奥会的象征,更是中国文化和世界文明的交融,是人类共同追求美好未来的符号和使者。
愿冰墩墩的设计理念和涵义能够激励更多的人们,共同致力于推动世界和平、友谊和共同发展的事业。
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设计理念

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设计理念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是经过许多专业设计师慎思熟虑,精心设计和改进后而产生的。
冰墩墩被认为是一只可爱、机智和充满朝气的动物,它的设计理念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新时代的社会需求,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时代感。
冰墩墩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北京的城市风貌和自然景观。
冰墩墩是一只圆圆的、看起来结实可靠的雪人,它的主体颜色是蓝色和白色,这代表了冰和雪的颜色,也是冰墩墩最基本的外观特征。
蓝色的背景则代表了中国的国旗颜色和冰面上的霜雪,使之显得更加高峰傲立,寓意冰墩墩是代表中国的精神力量,是中国曾有辉煌历史和美好未来的象征。
冰墩墩身上的点点白雪结晶,也是一种美妙的追求视觉设计感和美学真谛的表现手法。
这些小雪花,代表着中国冰雪产业的發展與進步,体现着人类和大自然紧密相连的关系,寓意着人与自然共生发展的重要性。
作为吉祥物,冰墩墩还有着明显的“智慧”元素。
它身上的一对翅膀代表了速度与力量,也体现了人们在冰雪运动中所必须具备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与拼搏的意志力。
这种设计理念是瞄准新时代社会的发展趋势而提出的,因为当代世界已呈现出高科技、高速度的特点,这些都需要人类拥有更加智慧的角色去创造和发展。
在冰墩墩的头部,是它那两只神情可爱的眼睛以及整齐的鹿茸。
冰墩墩的眼神灵动,流露出一种亲切、友好和淘气的气息,极具吸引力和亲和力。
在中国文化中,鹿被视为祥瑞和吉祥的象征,象征着财富和幸福。
同时,它们也被认为是“良驹”,代表着功成名就。
整个设计强烈的中华文化气息、寓意深厚,让冰墩墩成为一位充满智慧和亲和力的“吉祥使者”。
最后,冰墩墩设计理念的顶端是一枚硕大的金牌,代表了冰墩墩身上所蕴含的力量和中国的冰雪运动水平,也体现了中国冬奥会宏伟目标和冰雪运动员所要争取的荣誉。
整个设计其实就如同冰墩墩本人一样,强壮、机智而可爱,不仅展现了一种时代的气息,更富有民族和地域的符号意义,让吉祥物冰墩墩成为了代表中华文化,同时缔造新中华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
中国奥运吉祥物设计理念

中国奥运吉祥物设计理念
近年来,中国在奥运会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吉祥物也成为了中国奥运会的一大亮点。
中国奥运吉祥物的设计理念融合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展现了中国的独特魅力。
首先,中国奥运吉祥物的设计理念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吉祥物的形象往往取材于中国传统的神话故事、动物或者传统艺术元素,如福娃、熊猫、龙等。
这些形象不仅让人们联想到中国传统的文化符号,同时也展现了中国的创新精神,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现代设计中,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其次,中国奥运吉祥物的设计理念强调了可持续发展与环保意识。
在设计吉祥物的过程中,设计师们往往会考虑到吉祥物的材料、制作工艺等方面,力求使用环保材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吉祥物的形象也会呼应奥运会的主题,传递出对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与呼吁。
最后,中国奥运吉祥物的设计理念强调了与世界接轨与交流互鉴。
在设计吉祥物的过程中,设计师们会考虑到国际化的审美标准与文化差异,力求让吉祥物的形象能够被全世界的人们接受与喜爱。
同时,吉祥物的形象也会融入到奥运会的主题和口号中,传递出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互鉴的理念。
总的来说,中国奥运吉祥物的设计理念融合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强调了可持续发展与环保意识,同时也与世界接轨与交流互鉴。
这些设计理念不仅展现了中国的独特魅力,也传递出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自信与开放。
希望未来中国奥运吉祥物的设计能够继续保持这种理念,为世界带来更多的惊喜与感动。
巴黎奥运会吉祥物的设计理念

巴黎奥运会吉祥物的设计理念稿子一嘿,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巴黎奥运会那超可爱的吉祥物的设计理念呗。
你知道吗,这吉祥物的设计那可是充满了巴黎的独特魅力。
它的样子就好像是从巴黎的街头巷尾蹦出来的小精灵。
设计师们想要通过它展现出巴黎的活力与浪漫。
你看它的色彩搭配,那可不是随便弄的哟!明亮又鲜艳,就像巴黎的阳光,充满了温暖和希望。
这好像在告诉全世界,巴黎永远是那个充满激情和欢乐的城市。
而且呀,它的造型也很有讲究。
那灵动的线条,仿佛在跳舞,这不就是巴黎人热爱生活、享受自由的写照嘛。
还有还有,吉祥物身上的那些小细节,比如某个独特的图案或者装饰,其实都蕴含着巴黎的文化元素。
这是在向世界展示巴黎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底蕴。
巴黎奥运会的吉祥物就是巴黎这座城市的代言人,把巴黎的美好和魅力都浓缩在它小小的身体里啦!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很有趣?稿子二亲,咱们来唠唠巴黎奥运会吉祥物的设计理念哈。
哇哦,这吉祥物一出来,简直让人眼前一亮!它背后的设计理念那可太酷啦。
你想想,巴黎,那可是时尚之都,艺术的天堂。
所以这吉祥物的设计当然也得满满的艺术感啦。
它的样子融合了现代与传统,就像是巴黎这座城市,在不断创新的同时,也没忘记自己的根。
它的表情,那叫一个俏皮可爱,好像在跟每一个看到它的人打招呼,邀请大家一起来感受巴黎奥运会的欢乐氛围。
还有哦,它的服装或者配饰,说不定就是从巴黎那些著名的时装秀里获取的灵感呢。
时尚又不失活泼,真的太吸引人啦。
再来说说它的动作姿态,那充满了动感,仿佛在说:“快来呀,一起在巴黎的赛场上挥洒汗水,追逐梦想!”总之呀,这个吉祥物就是巴黎奥运会的灵魂小伙伴,带着巴黎的热情和期待,准备迎接全世界的朋友。
你是不是也已经迫不及待想在奥运会上看到它的身影啦?。
北京吉祥物设计理念是什么

北京吉祥物设计理念是什么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为了在2022年冬奥会上展现出北京的独特魅力,北京吉祥物的设计理念成为了备受关注的话题。
那么,北京吉祥物的设计理念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北京吉祥物的设计理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设计师们深入挖掘了北京的历史文化,将故宫、长城、京剧等元素融入到吉祥物的设计中,使其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
这不仅让吉祥物具有了浓厚的地域特色,也让世界各国的人们更加了解和喜爱中国的传统文化。
其次,北京吉祥物的设计理念注重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们充分考虑了环保材料的选择,力求做到绿色环保。
同时,他们还注重了吉祥物的可持续发展,希望通过吉祥物的形象和宣传,引导人们关注环保、节约资源,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
此外,北京吉祥物的设计理念还强调了国际化和现代化。
设计师们在吉祥物的设计中融入了现代元素,使其更加时尚、有活力。
这样的设计不仅符合了当代人的审美需求,也更容易吸引国际观众的关注和喜爱,从而更好地传播北京的形象和文化。
总的来说,北京吉祥物的设计理念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体现国际化视野。
通过这样的设计,北京吉祥物不仅成为了冬奥会的形象代表,也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向世界展现了北京的独特魅力和文化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奥运吉祥物艺术设计的审美文化摘要:奥运吉祥物的设计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化观念、意识形态和社会背景等,在艺术设计上具有特殊的审美性。
本文在概述奥运吉祥物和艺术设计审美文化的基础上,主要探讨了奥运吉祥物艺术设计的审美文化表达。
关键词:奥运吉祥物;艺术设计;审美文化奥运吉祥物的设计一方面是奥运会主办国家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奥林匹克主义的追求,是奥运精神的凝聚与象征。
同时也展示了该国的历史文化、民族形象、审美文化和整体的艺术设计实力,包含着浓郁的文化内涵。
随着奥运经济的成熟,奥运吉祥物的形象价值从奥运经济中日益凸现出来,通过奥运会的传播和推广,吉祥物可爱亲切的形象能够在受众中制造出明星效应,创造出巨大审美文化价值。
以下主要对奥运吉祥物艺术设计的审美文化进行探讨。
1奥运吉祥物概述
《奥林匹克宪章》中规定:吉祥物图案的设计要求生动活泼、个性鲜明,具有民族文化和时代特征,并且需要充分反映东道国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底蕴与内涵。
在历史上,为冬季奥运会设计吉祥物始于1968年的法国冬奥会,为夏季奥运会设计吉祥物始于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
夏季奥运会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水平最高、规模最大、参赛人数最多的运动盛会,我们谈到的奥运会一般就是夏季奥运会。
所以尽管第一只奥运吉祥物出现于冬奥会,但人
们还是普遍认为1972年慕尼黑夏季奥运会的“瓦尔第”是历史上第一只奥运会吉祥物。
从艺术表现上看,吉祥物呈现的最终形态是人的精神需求、审美理想以及审美功能紧密结合的人格化艺术形象。
吉祥物设计不仅是人们将自然物或者人工物进行物化加工,更有一种精神和信仰的成分在里面,体现了人们对吉庆祥瑞的追求,对人生希望和情感的寄托。
它的生成是人类一种非理性的依赖和象征心理的表现。
2艺术设计的审美文化
审美文化就其广义而言,是人类文化各个层面(物质的、精神的和制度的)呈现出来的审美因子,或者说是人们以自觉的审美理想、审美价值观念所创造出的文化现象的总称。
从本质上讲,审美作为人类文化的特殊形态,它的目的既不是增加社会财富,也不是认识社会和自然的科学规律,而是引发人们的审美情感。
也就是说,审美既不能改变经济,也不能介入政治,只能通过自身的组织构造和要素来影响人的精神。
同时,审美文化和文化的其他子系统(经济、政治、宗教等)存在着一种双向或者是多向的互动关系,审美文化受社会的影响,同时又对社会产生一定影响。
因而艺术设计的审美文化包含三个方面的涵义:一是人类进行艺术设计的审美物化产品;二是艺术设计形成的审美观念体系,即为人类所创造、积淀的审美意识;三是艺术设计的审美行为方式,即为人们所普遍开展的创造美的各种审美实践活动。
3奥运吉祥物艺术设计的审美文化表达
3.1素材的选取
奥运吉祥物的设计要求体现出承办国家和城市的地域特征、民族特性和象征体系,因此,在吉祥物的设计中,通常的方法就是直接选取具有本国代表性特征的动物或者具有吉祥意义的符号来进
行创作。
利用本国原有的动物作为设计素材是较为直接的设计思想,借助动物身上的某种特性可以传达对奥运精神的理解,传递承办国家的文化特征。
例如,俄罗斯人自古就对熊有崇拜心理,并一直将熊作为自己国家的形象代表。
在俄罗斯文化中,熊心地善良、生性憨厚、对人友善,它还是森林之王,是动物大家族的“祖先”,没有熊就没有其他动物,同时它还是人类的“亲戚”,能够死而复生,并懂得人类的语言。
1980年莫斯科夏季奥运会吉祥物misha,就是将俄罗斯北极圈内的棕熊通过拟人化设计出来的。
美国一直以鹰作为自己国家的象征,鹰在美国文化中代表着勇敢、坚定和开拓精神,不仅国徽上有鹰的图案,日常生活中鹰的图案也比比皆是。
1984年美国洛杉矶夏季奥运会吉祥物sam,就是身披美国星条旗的老鹰。
3.2色彩的选取
不同地域、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色彩的理解存在差异性。
色彩的审美文化价值构成了地域间最具吸引力的视觉要素。
色彩一旦被赋予了道德、思想、信仰等方面的内涵,它也
就变成了一定社会状态的外在表现符号。
例如,2004年雅典奥运会色彩形象的主色调蓝色和白色,源于蓝天、大海,凉爽的海风和清新的空气,辅助色彩则源于地中海的特色风光,海岸、橄榄树、葡萄园、果园、鹅卵石、太阳、盛夏、泥土,是地中海与希腊风光的缩影。
受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思想的影响,在我国古代,青、黄、赤、白、黑被确定为正色,代表正统的地位。
人们将这五种颜色与“阴阳”、“五行”等学说相结合,使色彩文化渗透到哲学领域。
“阴阳五行”以黄为中点按照青、红、白、黑的顺序进行螺旋式周期性循环,其颜色分别对应四方和四季,从而包含着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北京奥运会福娃的艺术设计在色彩运用上就考虑到了中国传统“五色”观念。
3.3姿势和形体的选取
心理学研究表明:“通常我们的眼睛看东西,先把握几个大的形之构造特征,而不是把握琐碎之细节。
”吉祥物的动作姿势远比漂亮的外观更重要,姿势的优劣直接导致信息传播的准确与否。
奥运吉祥物的动作设计基本上以招手和拥抱为主,用来表示欢迎和友好。
大胆而夸张的动作和形体会使吉祥物活力四射,充满灵气和动感。
比如2002年美国盐湖城冬奥会的吉祥物,采用了椭圆形的形态组合,将动态刻画得十分有趣。
同时,为了增加吉祥物的幽默和亲和力,可根据需要适当的对身体的某个部位进行伸缩和移位,这样的形象带有强烈的动感和特殊的感染力。
人物、动物形体比例在
表现上也具有特殊的意义。
通常的吉祥物设计,头部比例较大,有益于充分表现头部的神态,同时也显得滑稽可爱,对于脸部的刻画,通常夸大眼睛、嘴巴面部的形象,表情一般以笑为主,眼神也通常以机灵、俏皮为主要的特色。
参考文献:
[1] 陈望衡.艺术设计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2] 李平.设计审美:意义延伸与价值转换[j].装饰,2005(7).
[3] 刘洋,蒋小洪.民族文化特征在奥运会视觉形象设计中的体现[j].装饰,2005(3).
[4] 吴冠英.吉祥文化与奥运吉祥物设计[j].美苑,2007(3).
[5] 张筱菲.奥运吉祥物的跨文化传播——以“五福娃”为例[j].文化研究,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