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面积合理误差标准施行新规定
建筑面积计算新规定(2022最新)

建筑面积计算新规定(2022最新)建筑面积计算新规定(2022最新)新版《建筑面积计算规范》已经实施15个月了。
新规范对当前很多“偷面积”的绝招有秒杀力,为了让从事房地产研发工作的朋友不违反规范,不触红线,特邀请最牛专家对《新建筑面积计算规范》进行逐条解读。
第一部分:新面积规范编制原则修订总体原则1.适用范围:增加了“建设全过程”。
本次修订将适用范围扩大到建设全过程,包括规划、设计、施工、竣工结算等。
但房屋产权面积不适用于本规范。
2.阳台面积计算以主体结构为主的原则。
3.可以利用的建筑空间都计算建筑面积,取消了设计加以利用的说法。
4.一般计算原则:本规范中,一般的取定顺序是:有围护结构的,按围护结构计算面积;有底板的无围护结构(有围护设施),按底板计算面积(室外走廊、架空走廊);底板也不利于计算的,则取顶盖(车棚、货棚等)。
主体结构外的附属设施按结构底板计算面积。
5.本规范涉及的所有建筑部件,均应符合国家现行设计、施工、质量、安全等规范的要求。
第二部分:新面积规范修订的内容1.增加了建筑物架空层,取消了深基础架空层面积计算。
2.取消了有永久性顶盖的面积计算,增加了无围护结构有围护设施的面积计算规定。
3.修订了落地橱窗、门斗、走廊等的面积计算规定。
4.增加了飘窗的建筑面积计算要求。
5.修订了围护结构不垂直于水平面而超出底板外沿的建筑物的面积计算规定。
6.删除了原室外楼梯强调的有永久性顶盖的面积计算要求。
7.修订了阳台的面积计算规定。
8.修订了外保温层面积计算规定。
9.修订了设备层、管道层的面积计算规定。
10.增加了门廊的面积计算规定。
11.增加了有顶盖的采光井的面积计算规定。
旧版规范删除的术语:回廊、围护性幕墙、装饰性幕墙、眺望间、永久性顶盖。
新版规范删除了按使用功能命名的术语。
新版规范新增的术语:建筑面积、建筑空间、结构净高、结构层、门廊、楼梯、主体结构、露台、台阶。
修改的部分原有术语:层高、架空层、走廊、阳台、飘窗、骑楼、过街楼等。
房屋建筑面积规范及误差计算

房屋建筑面积规范及误差计算房屋建筑面积的范围和计算方法(1)单层建筑物不论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层计算,其建筑面积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单层住宅如内部带有部分楼层(如阁楼)也应计算建筑面积。
房屋建筑面积的范围和计算方法(2)多层或高层住宅建筑的建筑面积,是按各层建筑面积的总和计算,其底层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二层或二层以上按外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3)地下室、半地下室等及相应出入口的建筑面积,按其上口外墙(不包括采光井、防潮层及其保护墙)外围的水平面积计算。
(4)用深基础做地下架空层加以利用,层高超2.2米的,按架空层外围的水平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5)穿过建筑物的通道,建筑物内的门厅、大厅不论高度如何,均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
大厅内回廊部分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6)电梯井、提物井、垃圾道、管道井和附墙囱等均按建筑物自然层计算建设面积。
(7)住宅建筑内的技术层(放置各种设备和修理养护用),层高超过2.2米的,按技术层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8)雨棚结构的外边线至外墙结构外边线的宽度超过2.10m者,应按雨棚结构板的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面积(有柱雨棚和无柱雨棚计算应一致)。
(9)突出房屋的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等,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10)两个建筑物之间有顶盖的架空通廊,按通廊的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无顶盖的架空通廊按其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11)突出墙面的门斗,眺望间,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12)建筑物的阳台均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阳台不论是挑阳台还是凹阳台,也不论是封闭阳台还是非封闭阳台,均按阳台水平面积的1/2计算阳台的建筑面积。
(13)住宅建筑内无楼梯,设室外楼梯(包括疏散梯)的,其室外楼梯按每层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楼内有楼梯,并设室外楼梯(包括疏散梯)的,其室外楼梯按每层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2023建筑面积计算新规

2023建筑面积计算新规【原创版】目录1.2023 年建筑面积计算新规的背景和重要性2.新规对建筑面积计算的具体影响3.新规对购房者的影响和应对策略4.国家住建部的辟谣和行业趋势正文2023 年建筑面积计算新规的背景和重要性2023 年,我国将实施新的《民用建筑通用规范》,这一新规对于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建筑面积是中国购房者在购买房产时所关注的重要指标之一,因为它直接影响到购房者的购房成本和实际使用面积。
因此,新规的实施对于房地产市场和购房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新规对建筑面积计算的具体影响新规对于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做出了一些调整。
首先,新规规定建筑面积应包括使用面积、墙体占用面积和公摊面积。
其次,新规要求计算建筑面积时,应将以前不计入建筑面积的某些部分(如外墙)纳入计算范围。
这些调整对于购房者来说可能意味着购房成本的增加,因为购房面积的计算基础扩大了。
新规对购房者的影响和应对策略新规对于购房者来说可能带来一定的影响。
首先,购房者在购买房产时需要支付的费用将增加,因为建筑面积的计算范围扩大了。
其次,购房者在选房时需要更加关注实际使用面积,因为新规使得公摊面积更加明确。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购房者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一是在购房前仔细阅读购房合同,了解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和公摊面积的具体比例;二是在选房时关注实际使用面积,尽量选择公摊面积较小的房产;三是在购房过程中与开发商充分沟通,争取最大程度地保障自己的权益。
国家住建部的辟谣和行业趋势随着新规的实施,一些不负责任的自媒体发布了一些关于新规的误读,声称新规将增加公摊面积,引发购房者的担忧。
针对这些误读,国家住建部专门发布公告进行辟谣,明确表示新规并未增加公摊面积,购房者的权益得到了充分保障。
第1页共1页。
房屋面积测量标准 国家最新标准

房屋面积测量标准及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7986-2000房屋面积测量标准1、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即为购房者所购买的套内或单元内建筑面积(以下简称套内建筑面积)与应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之和。
商品房销售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
2、套内建筑面积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套(单元)内的使用面积;(2)套内墙体面积;(3)阳台建筑面积。
3、套内建筑面积各部分的计算原则如下:(1)套(单元)内的使用面积住宅按《住宅建筑设计规范》(GBJ96—86)规定的方法计算。
其他建筑,按照专用建筑设计规范规定的方法或参照《住宅建筑设计规范》计算。
(2)套内墙体面积商品房各套(单元)内使用空间周围的维护或承重墙体,有共用墙及非共用墙两种。
商品房各套(单元)之间的分隔墙、套(单元)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均为共用墙,共用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非共用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全部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3)阳台建筑面积按国家现行《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进行计算。
(4)套内建筑面积的计算公式为: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4、公用建筑面积由以下两部分组成:(1)电梯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和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以及其他功能上为整栋建筑服务的公用用房和管理用房建筑面积;(2)套(单元)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
5、公用建筑面积计算原则凡已作为独立使用空间销售或出租的地下室、车棚等,不应计入公用建筑面积部分。
作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也不计入公用建筑面积。
公用建筑面积按以下方法计算:整栋建筑物的建筑面积扣除整栋建筑物各套(单元)套内建筑面积之和,并扣除已作为独立使用空间销售或出租的地下室、车棚及人防工程等建筑面积,即为整栋建筑物的公用建筑面积。
6、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计算将整栋建筑物的公用建筑面积除以整栋建筑物的各套套内建筑面积之和,得到建筑物的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
建筑面积计算新规

建筑面积计算新规
建筑面积计算新规如下:
1. 建筑面积计算新规旨在更加准确地计算建筑物的建筑面积,以确保建筑物的规划、建设和维护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规定。
2. 在新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定中,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将被准确计算,其中包括地下室、地面和屋顶等部分的面积。
同时,建筑物的外墙也将被计入总建筑面积中。
3. 对于建筑物的层高,新规也将作出明确规定。
通常情况下,建筑物的层高将被计算到第二层地面。
4. 建筑面积计算新规还将对建筑物的挑出长度作出规定。
如果建筑物的挑出长度超过 2.2 米,则该部分将被单独计算为建筑面积。
5. 新规还将对建筑物的不规则形状作出规定。
如果建筑物的形状不规则,则需要单独计算其建筑面积。
6. 建筑面积计算新规还强调了建筑物的保温、防火和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建筑物的设计和建设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保温性。
建筑面积计算新规将更加准确地计算建筑物的建筑面积,确保建筑物的规划、建设和维护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规定。
这对于建筑物的设计、建设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GBT50353-建筑面积核算规范

GBT50353-建筑面积核算规范简介GBT50353-建筑面积核算规范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一项规范,用于指导建筑领域中建筑面积的核算。
目的该规范的目的是确保建筑面积的核算在实际应用中统一、准确、规范,以满足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的要求。
适用范围该规范适用于各类建筑项目,包括住宅、商业、工业、公共建筑等。
核算方法GBT50353规范了建筑面积的核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面积的划分:规定了建筑面积的各个部分的划分方法,例如建筑占地面积、建筑物外围尺寸、建筑高度等。
2. 面积计算公式:提供了不同部分建筑面积的计算公式,如建筑主体面积、建筑附属设施面积、公共区域面积等。
3. 面积测量方法:规定了建筑面积的测量方法,如平面测量、立面测量、高度测量等。
4. 面积计算误差控制:指导了建筑面积计算中的误差控制要求,以确保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核算流程GBT50353规范了建筑面积核算的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收集建筑设计文件和相关资料。
2. 划分建筑面积的各个部分。
3. 根据规定的计算公式计算各部分的面积。
4. 进行面积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5. 对测量结果进行误差控制,确保核算结果的准确性。
6. 生成建筑面积核算报告。
注意事项在进行建筑面积核算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遵循GBT50353规范的要求进行核算。
- 确保收集的建筑设计文件和相关资料完整、准确。
- 在面积测量过程中,要使用准确的测量工具和方法。
- 对核算结果进行严格的误差控制,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结论GBT50353-建筑面积核算规范是一项重要的标准,它对于建筑领域中建筑面积的核算具有指导作用。
通过遵循该规范的要求,可以确保建筑面积的核算结果准确、可靠,满足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的需要。
合理误差问题

附件:
合理误差范围
一、单体建筑面积合理误差范围
1、当单体建筑面积S<10000平方米时,合理误差上限为:1.5%×S(单位:平方米);
2、当10000平方米≤单体建筑面积S≤100000平方米时,合理误差上限为:100+0.5%×S(单位:平方米);
3、当单体建筑面积S>100000平方米时,合理误差上限
为:600+0.3%×(S-100000)(单位:平方米)。
二、建筑高度合理误差范围
1、当建筑高度H<27米时,合理误差上限为0.15米;
2、当建筑高度H≥27米时,合理误差上限为0.30米;
3、以上合理误差上限应同时满足特殊区域的净空及消防等高度限制要求和符合日照标准规定。
超过合理误差上限的,按批建层高与实际层高的百分比折算成建筑面积计算。
三、建筑四至合理误差范围
1、建筑基底占地边长和建筑间距的合理误差上限为:
0.05+0.15%×(L-20)(单位:米,其中L为规划基底边长或建筑间距);
2、当建筑基底为多边形时,则其基底占地的合理误差以不大于基底占地的1%进行控制;
— 1 —
3、占用公共用地的合理误差一律以不大于0.05米进行控制;
4、建筑退让道路和退让用地红线的合理误差上限为:
0.05+0.002L(单位:米,L为规划建筑退让距离)。
四、绿地面积合理误差范围
1、建设项目按经批准的规划绿地布局建设绿地,绿地面积合理误差上限为1.0%;
2、若因建设条件限制,实际建成绿地局部位置和规划绿地布局不完全一致,但符合本规定绿地面积计算规则且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认可,绿地面积合理误差上限为0.8%。
— 2 —。
房屋面积误差国家规定

房屋面积误差国家规定
根据国家规定,房屋面积误差是指在房屋买卖合同中,开发商提供的房屋实际建筑面积与合同约定的建筑面积之间的差异。
首先,根据国家规定,房屋面积误差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具体来说,住宅建筑的实际面积误差不得超过合同约定面积的2%;非住宅建筑的实际面积误差不得超过合同约定面积的5%。
这样的规定是为了保护购房者的权益,避免购房者因为误差过大而受到经济上的损失。
其次,如果开发商提供的房屋实际建筑面积与合同约定的建筑面积之间的差异超过了规定范围,购房者有权要求开发商进行处理。
购房者可以选择要求开发商按照实际面积调整房屋的价格,或者要求开发商进行房屋面积的补偿。
在上述情况中,如果购房者要求调整房屋的价格,开发商应根据实际面积与合同约定面积的差异,按照比例进行调整。
购房者只需支付实际面积与合同面积差额部分的价格,而无需支付超出合同面积部分的费用。
另外,如果购房者要求开发商进行房屋面积的补偿,开发商应按照实际面积与合同约定面积的差异,按照一定的补偿标准进行赔偿。
具体的赔偿标准可由国家规定,一般以每平米的房屋单价为基础进行计算。
最后,购房者在对房屋面积误差进行索赔时,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并提供相关证据,如房屋面积测量报告等。
相关部门将
对投诉进行调查,并根据国家规定的相关程序进行处理,以保障购房者的权益。
总之,房屋面积误差作为一个涉及到购房者权益的重要问题,国家有相关规定来约束开发商的行为。
这不仅保护了购房者的利益,也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购房者在购买房屋时,要对房屋的面积进行认真核实,并在有误差的情况下及时维护自己的权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面积合理误差标准施行新规定
来源:法规科时间:2011-6-15 16:35:27 阅读 4157 次
近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对建筑面积合理误差标准进行了较大调整,整体趋向严格。
调整前后对比如下:
建筑面积误差是指建设工程竣工实测建筑面积超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许可的建筑面积的数值。
建筑面积合理误差按分段累进计算,每段适用不同的允许误差比例。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施工、测量等各方面因素,大多数建设单位实际竣工面积会超出批准面积。
根据有关规定,建筑面积误差在合理误差范围内且没有其他违法建设情形的,可以视为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建筑面积误差超出合理误差范围的,将不能通过规划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