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一全站仪导线测量.

合集下载

全站仪导线测量原理

全站仪导线测量原理

全站仪导线测量原理一、全站仪导线测量的概述全站仪导线测量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测量技术,它通过全站仪进行高精度角度和距离测量,实现平面控制测量。

全站仪导线测量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精度稳定可靠、操作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建筑、交通、水利等领域。

二、全站仪导线测量的基本原理全站仪导线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全站仪进行角度和距离的测量,通过数学计算得出测量点的平面坐标。

全站仪是一种集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和计算机技术于一身的智能型测量仪器,它可以通过内部计算机系统自动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大大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和效率。

具体来说,全站仪导线测量的基本步骤如下:1.在测量区域布设控制点,通常选择地势较高、通视良好的位置。

2.在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对中整平,设置测站点和后视点,输入相关参数,如仪器高、棱镜高、气压等。

3.配置全站仪参数,包括坐标系统、投影参数、单位设置等,确保与实际工程要求一致。

4.对测量区域进行角度和距离测量,通过全站仪的望远镜和内置计算机系统进行数据自动记录和处理。

5.根据测量的角度和距离数据,通过数学计算得出测量点的平面坐标。

三、全站仪导线测量的实施步骤1.确定测量方案:根据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测量范围、控制点布设方案、测量精度等。

2.准备工具和资料:准备全站仪、棱镜、脚架、记录本、测绳等工具,收集相关资料,如地形图、控制点资料等。

3.实地踏勘:对测量区域进行实地踏勘,了解地形地貌、建筑物等情况,以便更好地布设控制点和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4.控制点布设:根据测量方案和控制点布设要求,在测量区域内选择合适的位置布设控制点,并做好标记。

控制点应尽量均匀分布,方便后续测量和数据处理。

5.全站仪架设与校准:将全站仪安装在三脚架上,对中整平,然后进行校准。

校准包括对中器校准、水平器校准和误差校准等,以确保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

6.角度和距离测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如距离模式、角度模式或跟踪模式等。

全站仪导线测量的方法

全站仪导线测量的方法

全站仪导线测量的方法全站仪是一种测量仪器,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和道路工程等领域。

它可以同时测量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导线测量。

以下是全站仪导线测量的一般方法:准备工作:在正式开始测量之前,需要对全站仪进行准确的标定和校准,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需要检查全站仪的电池电量和存储容量,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点号设置:首先,在测量区域内选择一些适当的控制点,这些点的位置应该能够覆盖整个测量区域。

然后,在这些控制点上设置点号,可以使用标志物或者其他固定物体,并记录这些点号和点的位置信息。

仪器安装:将全站仪放置在一个平稳的基座上,并保持稳定。

一般而言,可以使用三角架或者工具箱等作为基座,确保全站仪的仰角和水平角是准确的。

测量方式:使用全站仪进行导线测量的方法有两种,即前方交会法和后方交会法。

其中,前方交会法是指通过测量起点点号、终点点号以及某一点的角度和斜距,计算出该点的位置坐标。

而后方交会法是在给定了起点坐标和终点坐标的情况下,通过测量某一点的角度和斜距,计算出该点的位置坐标。

前方交会法:首先,确定起点和终点,并将其点号输入全站仪。

然后,移动到起点站立,使用全站仪的目视镜准确对准终点,记录终点的坐标和测量的角度和斜距。

接着,移动到测量点并使用全站仪的目视镜准确对准起点和终点,记录测量点的坐标和测量的角度和斜距。

最后,根据测量的角度和斜距,使用测量方程计算出测量点的坐标。

后方交会法:在后方交会法中,首先需要确定起点和终点,并将其坐标输入全站仪。

然后,移动到测量点,并使用全站仪的目视镜准确对准起点和终点,记录测量点的角度和斜距。

最后,根据测量的角度和斜距,使用测量方程计算出测量点的坐标。

测量数据处理:在测量完成后,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首先,检查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如果存在异常数据,则需要进行重新测量。

然后,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各个测量点的坐标,并绘制出相应的坐标图或者平面图。

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方法与步骤

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方法与步骤

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一种测量方法,它可以用于测量大地水准线或者测量封闭曲线的导线,是一种精度较高的测量方法。

下面将从测量方法和测量步骤两个方面对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进行详细介绍。

一、测量方法1.选择合适的全站仪首先要选择一台精度高、性能稳定的全站仪,确保全站仪的仪器误差和观测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2.设置测量基准点在测量区域选择合适的基准点,确保基准点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后续的闭合导线测量奠定基础。

3.设置测量工作模式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全站仪的测量工作模式,包括水平测量和垂直测量两种模式,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安装、调试全站仪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架和三脚架,安装全站仪,并对全站仪进行校准和调试,确保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根据测量要求,进行闭合导线测量,确保测量的精度和完整性。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单站测量或者双站测量,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测量步骤1.准备工作在开始测量之前,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包括选择合适的测量时间和天气条件,清理基准点和测量点,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设置基准点在测量区域选择合适的基准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固定基准点和移动基准点,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安装全站仪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架和三脚架,安装全站仪,并对全站仪进行校准和调试,确保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4.选择测量模式根据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包括水平测量和垂直测量两种模式,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根据测量要求,开始闭合导线测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单站测量或者双站测量,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一种测量方法,它可以用于测量大地水准线或者测量封闭曲线的导线,是一种精度较高的测量方法。

通过选择合适的全站仪、设置测量基准点、设置测量工作模式、安装、调试全站仪和开始测量等步骤,可以确保闭合导线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以上方法和步骤,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促进工程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全站仪导线测量原理及方法

全站仪导线测量原理及方法

全站仪导线测量原理及方法导言全站仪作为现代测绘技术中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等工程和地理测量领域。

导线测量是全站仪的一种重要应用,通过全站仪进行导线测量可以高精度地确定两个或多个点之间的水平和垂直距离,为工程建设和地理测量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一、测量原理导线测量原理基于几何三角学和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视线和测量角:全站仪通过发射一条视线,即光束,测量两个目标点之间的角度。

测量角是全站仪获取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距离的基础。

2. 方位角和俯仰角:测量两个目标点之间的方位角和俯仰角,可以确定目标点的水平和垂直位置。

全站仪通过测量仪器自身的俯仰角和水平角度来确定目标点的相对位置。

3. 距离测量:全站仪通过仪器内的距离计算装置,发射光束并接收反射回来的光束,从而计算出两个目标点之间的距离。

距离测量是导线测量中最重要的一环。

二、测量方法导线测量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建立测量基线:首先在需要进行测量的区域内,选择两个相对固定的点作为基线的起点和终点。

基线的长度一般应尽可能长,以提高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2. 设置全站仪:将全站仪放置在测量基线的一个端点上,并通过仪器自身的水平仪和调节装置,使其水平放置。

根据需要,调整仪器的俯仰角来保证目标点的可见性。

3. 发射光束:通过全站仪的发射装置,发射一条光束指向基线的终点。

光束将沿着视线传输。

4. 捕捉目标点:全站仪通过接收装置捕捉光束的反射信号,并测量目标点与仪器的方位角和俯仰角。

全站仪通过旋转测量仪器的方位角,并调整仪器的俯仰角,以确保准确测量目标点。

5.记录观测值:全站仪将测量结果以数字格式存储,包括方位角、俯仰角和距离等信息。

这些观测值将用于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6. 重复测量: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一般情况下需要多次测量同一个目标点,并求取平均值,以减小测量误差。

三、测量精度和误差控制在导线测量中,测量精度和误差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全站仪导线测量方法与步骤

全站仪导线测量方法与步骤

全站仪导线测量方法与步骤导线测量简介导线测量是土建工程中常用的测量方法之一,用于确定土地上某个位置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坐标。

其中,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它集合了全站仪、测角仪和测距仪的功能,在工地上广泛应用于建筑物、道路、桥梁等工程的测量。

本文将介绍全站仪导线测量的方法和步骤,以帮助读者了解并正确操作全站仪进行导线测量。

设备准备在开始导线测量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设备: - 全站仪(电子水平仪、测角仪、测距仪) - 三角架 - 测量杆 - 基准尺 - 水平棒 - 笔和纸测量步骤以下是全站仪导线测量的具体步骤:1. 设置基准点首先,我们需要在工地上确定一个基准点。

基准点通常位于工程的中心,并且需要平坦稳定。

将全站仪放置在基准点上,并使用三角架稳固地支撑。

2. 校准全站仪在开始实际测量之前,我们需要对全站仪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校准过程包括水平仪准直、测角仪旋转轴的垂直校准和测距仪的零位校准。

校准的具体方法可以参考全站仪的使用手册。

3. 设置遥控器将遥控器连接到全站仪上,并设置所需的测量参数,包括测量单位、测量模式等。

4. 定位测量点使用基准尺在基准点上测量出水平面上的标高,并在纸上做好记录。

根据设计图纸或工程要求,在工地上标出需要测量的各个点位,这些点位将作为导线测量的目标点。

5. 建立参考线测量点位之间的导线测量需建立参考线,以确保测量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选择两个连续的测量点位,并使用水平棒等工具将它们之间建立起一条直线。

参考线的建立需要尽量减小地形起伏和障碍物的影响。

6. 进行导线测量将全站仪移至第一个测量点位上,并将其准确对准。

采用遥控器或全站仪的触摸屏,启动测量程序,测量出该点位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坐标,并记录下来。

然后,将全站仪移至下一个测量点位,重复这个测量过程,直到测量完所有点位。

7. 数据处理与分析完成测量后,将测量数据导入计算机,并使用专业的测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全站仪导线测量实验报告

全站仪导线测量实验报告

全站仪导线测量实验报告1. 引言导线测量是土木工程中常见的测量方法之一,通过测量导线的长度和水平方向上的位移来确定特定区域内的地形和建筑物位置。

全站仪是一种测量仪器,具有高度精确的距离和角度测量功能,被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建筑等工程项目的导线测量工作中。

本报告旨在介绍全站仪导线测量实验的过程、方法和结果,为有关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2.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熟悉和掌握全站仪导线测量的操作步骤,并通过实际测量得到准确的导线数据,评估全站仪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3. 实验装置和材料•全站仪:型号XYZ-100•支架和三脚架:用于搭设全站仪的支架•测量杆:用于测量导线的长度•钉子和线:用于标定导线的起点和终点4. 实验步骤4.1 实验准备1.将全站仪安装在三脚架上,并调整支架高度,使全站仪水平放置。

2.打开全站仪电源,进行系统自检和校准,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3.在测量区域确定导线的起点和终点,使用钉子和线将其标定出来。

4.2 导线测量1.将全站仪对准导线起点,并使用测量杆测量起点到全站仪的距离。

2.通过全站仪的测量功能,测量导线起点与全站仪之间的水平角度和俯仰角度。

3.将全站仪对准导线终点,重复步骤1和步骤2,测量导线终点与全站仪之间的距离和角度。

4.根据测得的距离和角度数据,计算导线的长度和水平位移。

5.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际测量数据,得到导线的长度为10.5米,水平位移为5.2米。

通过对比实际距离和测量距离之间的差异,评估全站仪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6.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使用全站仪进行导线测量,熟悉了全站仪的操作步骤,并得到了准确的导线数据。

实验结果表明,全站仪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可以广泛应用于导线测量和其他土木工程测量方面。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还发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全站仪的水平校准和目标对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我们将进一步熟练掌握全站仪的使用,提高测量效率和精度。

全站仪导线测量原理

全站仪导线测量原理

全站仪导线测量原理
全站仪导线测量原理是利用全站仪测量仪器的各种功能,从而实现导线测量的原理。

全站仪是一种能够测量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的仪器,它利用电子测距仪和自动电子水平仪相结合,能够同时测量目标点的三个要素。

全站仪导线测量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准确设置全站仪:首先需要将全站仪正确设置在测点上,并进行初始标定和放平操作,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望远镜准星:通过调整望远镜准星,将准星对准目标点,并记录目标点的观测数值。

3. 自动对准:全站仪配备了自动水平和垂直调整功能,可以以电子方式自动纠正水平和垂直的偏差,并显示修正后的数值,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4. 电子测距仪测距:全站仪通过电子测距仪功能,可以测量目标点与仪器之间的斜距,并记录斜距数值。

5. 数据存储和处理:全站仪通常配备了内置的存储器,可以将测量得到的数据直接存储在内存中,或通过蓝牙等方式传输到计算机进行处理和分析。

通过以上的步骤,全站仪可以实现对导线的测量。

在实际操作
中,需要注意全站仪的准确设置、准星对准和测距的过程,以及数据的存储和处理,从而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步骤

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步骤

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步骤
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是一种用于确定地面上任何两点之间的距离、高程和方位的测量方法。

下面是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的详细步骤。

1.设置仪器:在测量前,先设置全站仪高度和仪器水平。

仪器水平可以使用内置的气泡水平仪或使用电子水准仪进行校准。

2.选择目标点:在进行闭合导线测量时,需要选择至少两个目标点。

这些点应该位于你所要测量的区域内,并且应该足够平坦和稳定,以确保精确测量。

3.测量第一个目标点:使用全站仪,测量第一个目标点的水平角、垂直角和距离。

在测量垂直角时,应该确保测量棒的底部是水平的,并且与目标点的水平面垂直。

4.测量第二个目标点:从第一个目标点移动到第二个目标点,并使用全站仪测量其水平角、垂直角和距离。

在测量垂直角和水平角时,应该确保测量棒的底部是水平的,并且与目标点的水平面垂直。

5.计算闭合差:在完成第二个目标点的测量后,计算闭合差。

闭合差是指从第一个目标点到第二个目标点的距离与从第二个目标点到第一个目标点的距离之间的差异。

如果闭合差小于仪器的规定误差,则说明测量结果是可靠的。

6.记录和分析数据:在完成测量后,应该记录所有数据并进行分析。

可以使用专业的测量软件来计算距离、高程和方位。

7.纠正误差:如果发现测量结果存在误差,则需要进行纠正。

可以通过重新校准仪器、更换测量棒或调整目标点的位置来纠正误差。

8.再次测量:在纠正误差后,应该再次进行测量以确保测量结果是准确的。

总之,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需要仔细的准备和技术知识,但可以提供精确的测量结果,适用于许多不同类型的测量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距离测量 (下移键)
坐标测量 (左移键)
菜单键 (右移键)
仪器键盘功能与信息显示
按键
ANG
名 称 角度测量键 距离测量键 坐标测量键
功 能 进入角度测量模式( 上移键) 进入距离测量模式( 下移键) 进入坐标测量模式( 左移键) 进入菜单模式 ( 右移键) 返回上一级状态或返回测量模式 电源开关 对应于显示的软键信息 输入数字和字母、小数点、负号 进入星键模式
仪器转动至水平角0°90°180°270°是否蜂鸣的 设置 水平角右/左计数方向的转换 垂直角显示格式(高度角/天顶距)的切换 显示第1页软键功能
水平角测量
水平角(左/右角)切换
水平读数设置
方法1:通过锁定角度值进行设置(先对角度,再找目标)
水平读数设置
方法2:通过键盘输入进行设置 (先找目标,再调角度)
P
●正反坐标方位角
αAB 是 正坐标方位角 , αBA 是 反坐标方位角。
关系:α
BA=α AB±180°
X
AB
B
AB
A
BA
Y
4.方位角与象限角的关系
(1)象限角——直线与X轴的最小夹角,R 0 90
X
(2)方位角与象限角的关系
直线所在象限 Ⅰ(北东) Ⅱ(南东) Ⅲ(南西) 由象限角求方位角 由方位角求象限角
粗瞄器
仪器中心标志
物镜
光学对中器
管水准器
显示屏 圆水准器 底板 整平脚螺旋
南 方 全 站 仪 的 构 造
电池锁紧杆
望远镜把手 目镜 电池
垂直微动螺旋 对中器 垂直制动螺旋
数据通讯接口
水平制动 水平微动 键盘
基座锁定钮
仪器键盘功能与信息显示
数字键盘 星键 F1-F4 电源开关键 角度测量 (上移键) 退出键
B

测站
O
1 ( 左 右) 2
水平角观测记录(测回法)
水平角观测记录(测回法)
第1方向
第2方向
竖盘 水平度盘 半测回角 一测回 测站 目标 平均角 位置 读 数
A
B

O 右
A B
00418 742342
741924 741915 741906
A 1800500 B 2542406
3 n
5 n
10 n
16 n
24 n
34
地形测图平面控制网
目的:为地形测图服务; 包括:基本控制测量和图根控制测量。
在全测区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称为首级控制网;
直接为测图而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图根控制网。 当测区面积小于1KM2时,图根控制网也可以作
为首级控制网。
图根导线的技术要求
方位角:从标准方向的北端起顺时针量到直线之间的
水平夹角。取值范围为0°~360°。
标 真子午线方向─过地面点的真子午线的切线方向
(2) 磁子午线方向─过地面点的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 (3) 坐标纵轴方向─投影带中央子午线方向
3.几种方位角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
真方位角与磁方位角的关系 δ γ 真 A0=A磁+δ 子 午 真方位角与坐标方位角的关系 线 A0=α +γ A0 α A磁 坐标方位角与磁方位角的关系 O α =A磁+δ -γ δ ─磁偏角 δ和 γ符号为偏东为正,偏西为负。 γ ─子午线收敛角


通过键盘输入数字设置水平角 显示第2页软键功能 设置倾斜改正开或关,若选择开则显示倾斜改正 ---------------------------------垂直角与百分比坡度的切换
第2页 (P2)
F1 F2 F3
F4
第3页 (P3) F1 F2 F3 F4
P2↓
H-蜂鸣 R/L 竖角 P3↓
显示第3页软键功能
全站仪距离测量

在进行距离测量前通常需要确认大气改正的设置和
棱镜常数的设置,再进行距离测量。

距离测量可设为单次测量和N次测量。 距离测量可区分为三种测量模式: 精测模式(最小显示单位1mm)、 粗测模式(最小显示单位10mm)、 跟踪模式(用于观测移动目标,最小显示单位为 10mm)
P4 Ⅳ R4
4 3 P3 0 R3
R1
1
P1

R
R
R 180
R 180
R 360
Y R2 2 P2
180 R
180 R
360 R
Ⅳ(北西)


5.各边方位角的推算
◆方位角推算公式:
前 后 180 左 前 后 180 右
项目二 图根控制测量
任务一 全站仪导线测量
主要内容
水平角测量
距离测量 控制测量的概念 直线定向 坐标计算原理 导线测量的外业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二.水平角观测
一.水平角观测——测回法测量方法
测回法:适用于一个测站观测2个方向
第1方向
J
第2方向
K

测站
B
1.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全站仪距离测量——精测模式/跟踪模式
操作过程 ①在距离测量模式下按F2(模 式)*1)键所设置模式的首字 符(F/T) 操作 显示
HR: 170°30′20″ HD: 566.346m VD: 89.678m 测量 模式 S/A P1↓ HR: 170°30′20″ HD: 566.346 m VD: 89.678 m 测量 模式 S/A P1↓ HR: 170°30′20″ HD: 566.346 m VD: 89.678 m 精测 跟踪 --- F
m
ft fi
以米为单位
以英尺为单位 以英尺与英寸为单位
星键模式
按下星键 可以对以下项目进行设置:
1.对比度调节。按星键后,通过按[ ]或[ ]键,可以调节液 晶显示对比度。 2.照明。按星键后,通过按F1选择“照明”,按F1或F2选 择开关背景光。 3.倾斜。按星键后,通过按F2选择“倾斜”,按F1或F2选 择开关倾斜改正。 4.S/A。 按星键后,通过按F4选择“S /A”,可以对棱镜常 数和温度气压进行设置。并且可以查看回光信号的强弱。
平面控制网分为国家基本平面控制网、城市及工程平面 控制网、地形测图平面控制网。
布置形式:三角锁、三角网(三边网、边角网)、导线 网、交会定点等。
国家基本平面控制网
建网方法:三角测量、导线测量、GPS测量 等级:依次为一等、二等、三等和四等。
一等三角锁为全国平面控制网的基础;
二等三角网在一等三角网基础上进一步加密,

O 测站
为了减弱度盘刻划误差,各测回间应变换度盘位置, 180 各测回零方向值为 (n为测回数,i为测回序号) m (i 1 )
n
分、秒数写足二位;改数时按有关规则。 一测回过程中,不得再调整水准管气泡或改变度盘位置。
全站仪水平角测量
以南方NTS—352为例
南 方 全 站 仪 的 构 造
成为全国平面控制网的骨干。 三等、四等三角网在二等三角网基础上进一 步加密,通常作为各种比例尺地形图测图的 基本控制。
●三等、四等三角网和导线网,根据测区的需要,在二
等三角网的基础上进行加密,基本图形如下:
图6-3 三角网或三边网
图6-4 导线网
城市平面控制网
为城市规划和建设而建立的平面控制网;
测回法施测程序:
1)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点O上,进行对中、整平。
2)盘左位置(也称上半测回或盘左半测回)
第1方向
A
第2方向
精确瞄准左方目标A,调整水平度盘为零度稍大,读数a左。 顺时针转动照准部,瞄准右方目标,读取水平度盘读数b左。 β左= b左- a左 3)盘右位置: (也称下半测回或盘右半测回) 瞄准右方目标,读取水平度盘读数b右,再逆时针转动照准部, 瞄准左方目标 a右。 β右= b右- a右。 4)上、下半测回合称一测回。 要求上、下半测回角值之差不超过36″,取平均值: 一般需要观测多个测回,要求测回角值之差不超过24 ″
MENU ESC POWER F1- F4 0- 9
菜单键 退出键 电源开关键 软键(功能 键) 数字键 星键
仪器键盘功能与信息显示
显示符号 V% HR HL 内 垂直角(坡度显示) 水平角(右角) 水平角(左角) 容
HD
VD SD
水平距离
高差 倾斜
N
E Z *
北向坐标
东向坐标 高程 EDM(电子测距)正在进行
温度、大气压改正和棱镜常数设置
在第2步之后,按F1(棱镜)输入棱镜常数,按F2(PPM)进行大气压改正,按 F3(T-P)进行温度和大气压设置。
全站仪距离测量——连续测量
操作过程
①照准棱镜中心
操作
照准
显示
V: 90°10′20″ HR: 170°30′20″ H-蜂鸣 R/L 竖角 P3↓
HR: 170°30′20″ HD*[ r ] <<m VD: m 测量 模式 S/A P1↓
三.全站仪距离测量
(以南方NTS—352为例)
有两个界面菜单
全站仪距离测量
页数 第1页 (P1) 软键 F1 F2 F3 F4 第2页 (P2) F1 F2 F3 F4 显示符号 测量 模式 S/A P1↓ 偏心 放样 m/f/i P2↓ 启动距离测量 设置测距模式为 精测/跟踪/--温度、气压、棱镜常数等设置 显示第2页软键功能 偏心测量模式 距离放样模式 距离单位的设置 米/英尺/英寸 显示第1页软键功能 功 能
控制范围 城市基本控制 三角(三边)网 三等 城市导线 二等 三等 四等 一级导线 二级导线 三级导线 图根导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