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

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三、南方地区(一)长江三角洲(1)范围:主要包括上海、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地区。
(2)位置: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黄海、东海。
(3)地形:这里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4)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5)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江海交汇之地。
这里可以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这里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6)城市:目前,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本区是全国最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上海是这里的核心城市,也是我国最大的城市,是全国最重要综合性工业城市,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经济的发展使这里的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借助发达的交通,不同城市之间产生了“同城效应”(7)文化:这里有许多旅游景点,其中杭州西湖和苏州园林就杰出代表。
(二)香港和澳门(1) 位置:香港和澳门分别位于珠江口的东西两侧,濒临南海,与广东省相邻。
图中连接A地区的铁路是京九线。
(2)组成:香港由香港岛、九龙、“新界”组成。
澳门由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组成。
(3)香港地狭人稠,经济发达,用地紧张,所以采用的城市建设扩展方式是:“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陆造。
(4)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是重要的金融中心、信息服务中心、航运中心和贸易中心。
澳门的经济发展支柱产业是博彩旅游业。
(5)澳门与祖国内地的合作特点是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港澳的优势有丰富的资金、信息、技术、管理经验,内地的优势是丰富廉价的生产和生活资料。
早期的合作模式为“前店后厂”,现在的合作模式为粤港合作。
(三)台湾省(1)地理位置:台湾省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
7.2.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第1课时 课件(22张PPT)-八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

新课讲解
一、江海交汇之地 1.地理位置与范围
范围:
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分布
Hale Waihona Puke 新课讲解一、江海交汇之地 1.地理位置与范围
地理位置优越
地理位置: 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上,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 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可依托长江干支流 发达的水系,联系 广大的内陆地区。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当堂检测
读长江三角洲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如果把长江比作“箭”,把东部沿海地区比作“弓”, 那么 长江三角洲 地区就位于箭头的位置。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当堂检测
读长江三角洲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3)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形容长江三角洲,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课堂小结
“鱼米之乡”——长 江三角洲地区
(第1课时)
江海交汇之地
地理位置与范围 “鱼米之乡”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当堂检测
读长江三角洲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工业地区: A: 京津唐 地区 B: 珠江三角洲 地区 C: 长江三角洲地区
岷江能够为成都平原提供灌溉水源,也可能引发洪涝灾害。
新课讲解
一、江海交汇之地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成都平原为例,认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成都平原位于长江的上游地区,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认识岷 江对成都平原发展的影响。 (2)说说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 (P52)
都江堰有效地控制了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水量,既能够提 供发展农业的灌溉水源,还可以减轻洪涝灾害的威胁。
初中地理知识点:长江中下游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分析】
根据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位置和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1)பைடு நூலகம்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地区和浙江省北部地区,东临东海和黄海;
(2)长江三角洲地处我国三大平原中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最大河流长江为本区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
受不同自然环境的影响,各地景观千差万别,区域特征独具特色。读图判断区域名称,并根据信息填写区域特征。
10.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三角洲地区滨江临海,江海联运,加上发展迅速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水陆交通极为便利:这里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湖众多,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本地区人口众多,科技发达,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2.A
3.D
【解析】
2.长江三角洲区域东部临东海,扼长江、东海交汇之要冲,故A符合题意。
3.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上海是其核心,南京、杭州分别是其北翼、南翼的中心城市,故D符合题意。
【点睛】
了解我国长江三角洲的位置和经济发展的特点。
4.C
【解析】
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江海交汇之地,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地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这里自然条件优越,被成为“鱼米之乡”;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根据题意,故选C.
C.图中阴影区域是沪宁杭工业基地,它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D.②是湖口,它是长江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
6.下列哪个条件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无关
A.江海交汇的地理位置B.地势平坦
C.矿产资源丰富D.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
读我国某河流域略图,回答7~8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初中地理广东人民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长江流域

长江流域【教学目标】1.认识长江流域的位置、范围。
2.了解长江流域丰富的自然资源。
3.明确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状况。
【教学重点】长江流域地区的经济。
【教学难点】结合地图、图表数据资料对长江流域地区的资源、经济、环境问题等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和归纳。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播放2023年7月22日出现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视频,多媒体展示长江流域一些省区,如四川重庆、安徽等省区日全食的照片,让学生对长江流域的大致范围有个了解。
二、新课讲授活动一:在图中找出长江流域地区的具体范围,观察长江流域主要包括哪些省区?引导:通过观察地图,归纳长江流域的范围。
小结:1.长江流域是指整个长江水系的流域范围,约180万平方千米,占中国陆地面积的18.8%。
2.长江流域横跨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跨越我国地势三级阶梯。
3.长江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级行政区,直流延伸至贵州、甘肃、陕西、河南、广西、广东、浙江、福建8个省级行政区部分地区,流域涉及19个省级行政区。
活动二:学生探究:了解长江流域的自然条件,长江流域有哪些种类的自然资源?通过一系列长江流域的风光图片,让学生感受到长江流域地区面积广大,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资源多种多样,为流域内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师利用展示的照片、课本“长江流域矿产资源分布图”、“长江水系通航河段示意图”及《知识之窗》、课本图片、案例,引导学生探究认识长江流域丰富的自然资源,并结合地图,明确资源的分布及流域内的主要资源在全国的地位。
小结:1.水资源: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流域内水资源总量近1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是中国重要的战略水源地,是解决北方缺水、实施南水北调的最佳水源地。
2.水运资源:总通航里程7万公里,占全国70%以上。
长江干支流航道与京杭运河共同组成中国最大的内河水运网。
其中干流通航里程2713公里,上起四川宜宾,下至长江口。
八年级地理长江黄河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长江黄河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现象的学科,而长江和黄河则是中国两条最重要的河流。
在八年级地理学习中,学生需要了解关于长江和黄河的知识点。
一、长江的位置和流域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位于中国的中部和东部地区。
其发源地是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的唐古拉山脉,流经包括川西高原、四川盆地、夹江山地、云贵高原、洞庭平原、长江三角洲在内的多个地区。
长江的总长度为约6300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
二、长江的流域重要性长江流域是中国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
自古以来,长江流域就是中国的农业文明发源地。
在现代,长江流域拥有许多大型城市和工厂,使得其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三、黄河的位置黄河位于中国北部,其发源地是青藏高原以北的深山区。
黄河流经包括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多个省份。
总长度为约5400千米。
四、黄河的重要性黄河流域曾经是中国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和古代文明的孕育地。
现代,黄河流域仍然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同时也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区域。
五、八年级学生需要了解的其他知识点除了以上介绍的长江和黄河信息,八年级学生还需要了解以下知识点:1. 长江和黄河的水文特征:两条河流的水量和水质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降雨、融雪、水源保护措施等。
2. 长江三峡和黄河岳阳楼:两个景点都是著名的中国旅游胜地,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3. 长江和黄河的水利和治理:为了解决长江和黄河的水利问题,政府实施了多项措施,如修建大坝、防洪,还有水资源管理方面的政策。
4. 长江和黄河的历史和文化:两条河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非常丰富,学生需要对这些知识点进行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总之,长江和黄河是中国两大重要河流,对中国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八年级地理学习中,学生需要对两个河流的位置、流域重要性、水文特征、文化历史等方面进行掌握,以加深对中国地理和文化的理解。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泛舟河湖,欣赏秀美的水乡景色
漫步园林、古镇,体会杏花烟雨的静谧和古朴
走进现代化的都市,感受这古老的土地如今的繁华
一、江海交汇之地
江苏省 上 海 市
浙江省
范围
长江三角洲包括 哪几个省级行政区? 上海市 江苏省南部 浙江省北部
鱼米之乡
优越的自然环境
地形——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势平坦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观察左图,找出上 海、南京、杭州、 苏州、扬州等城市。
“魔都”——上海
上 海 长江三角洲
长江流域 全 国
长江三角洲地区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经济的发展
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 之间,就像是生活在 同一座城市一样
借助发达的高速 铁路和高速公路
上海与杭州“同城效应”示意
以长江三角洲和成都平原为例,认识河流对 区域发展的影响。
1.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以长江三 角洲地区为例,补充并归纳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
提供工业用水
利
发展旅游业
提供建设用地
提பைடு நூலகம்水产品
弊
丰水期引 发洪涝灾害
水污染影响周边 居民的生产生活
17分钟
妈在苏州工作。张予 墨的爸爸、妈妈每天
昆山-苏州
13分钟 晚上都要回到昆山的
高速公路
昆山-上海 昆山-苏州
约1小时 家。左表列出了昆山
约1小时
到上海、苏州的不同 交通方式所需要的时
间。
认识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1.与传统的生活方式相比,张予墨一家人的生活 方式有什么不同?这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利弊呢?
7.2.2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课件)

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南方地区》
7.2.2“鱼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地区
@初中地理教研公众号
目标要求
一.了解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 国最大的城市群,上海在城市 群中的重要作用,经济发展对 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 响。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和贸 易中心。上海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上海与杭州“同城效应”示意 Nhomakorabea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借助发达的高铁和高速实现同城效应。
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长江三 角洲地区的旅游业空前繁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水乡风光和深厚的历史积淀,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长江三角洲是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这里自然条件优越,物产 丰富,被誉为“鱼米之乡”。完成下面小题。
1.“鱼米之乡”中的“米”最可能指的是( A )
A.稻米
B.土豆
C.红薯
D.小麦
2.长江三角洲成为“鱼米之乡”的有利条件有( B )
①水源充足
②地势低平
③黑土广布
④热量充足
A.①②③
A.养殖与发电
B.灌溉与发电
C.供水与运输
D.供水与发电
谢谢观看!
欢迎关注初中地理教研公众号
@初中地理教研公众号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分布图和昆山与上海、苏州的“同城效应”示意图,回答下 面小题。
长江三角洲 (初中地理知识点)

1、江(长江)海(黄海、东联系内陆地区;b是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 地区c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各港口)
2.范围:(沪、苏南、浙北)
3.美称(鱼米之乡),原因(a、地形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 主,地形平坦b.河湖众多,河网密布;c气候以亚热带季风 气候为主,气候湿热)
4.沿河分布的好处(水源丰富、水运方便、上游水能丰富); 弊端(易发生洪涝灾害、污染等)
5(长江三角洲):城市最密集、经济最高、最大的 城市群
6、上海:核心、最大城市、最重要综合性工业城市、 经济中心
7、上海作用:辐射、带动(具体作用:为周围地区 提供丰富的资金、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等)
8、旅游景点:江苏苏州园林(京沪线)、浙江杭州西 湖;江苏周庄、同里;浙江乌镇、西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图中乙地区为我国的沪宁杭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内的中心城市有上海、南京、杭州;该工业基地发展起来的有利条件:工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丰富的资源、雄厚的科技力量、统一的电网、发达的水陆空交通运输;不利条件:矿产资源缺乏。
6.读图“我国甲、乙两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区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条件差异大,请从地形及气候两方面加以表述,
甲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乙地区______________。
(2)河流①和②的汛期都出现在夏季,但河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不同,
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工农业高度发达,是我国人口和城市最密集的地区,该地区交通十分便利,消费市场广阔,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详解】
(1)由图可知,图示区域是长江三角洲,该地区北部地区主要以平原为主,南部以丘陵为主。
(2)图示区域中R河是长江,入海口处南海岸线受河水冲刷较多,海岸线比北侧更曲折。
A.水陆交通便利B.科技发达,人才集中
C.能源丰富D.经济基础雄厚
4.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赞美长江三角洲这块富庶之地。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处江海交汇处,水运发达
B.农业发达,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C.经济发展水平高,形成以苏州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D.有周庄、乌镇、杭州西湖等著名景点
(2)河流①为塔里木河为内流河,河水补给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为主;②为长江的河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
(3)甲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为把该地区的天然气资源运送到乙地区,而建成的能源工程是西气东输工程,缓解了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张。
(4)甲地区有一批技术人员计划乘火车经济南到上海参加业务培训,最简单的铁路线是兰新线-陇海线-京沪线到达上海。
【解析】
【分析】
根据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位于西北内陆气候干旱,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地形以盆地为主,呈现“三山夹两盆”的特点;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入海口,地势地平,河湖众多,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
(1)甲新疆地区、乙长江三角洲地区,两地区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条件差异大;甲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地形以盆地。山地为主,呈现“三山夹两盆”的特点;乙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湿热,河湖众多,地形以平原为主。
4.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江海交汇处,水运发达;气候湿热农业发达,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经济发展水平高,形成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有周庄、乌镇、杭州西湖等著名景点。故选:C。
【点睛】
考查长江三角洲地域概况。
5.平原曲折交通线路分布地形平坦,气候适宜,水源充足,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交通便利,科技发达,工农业基础好以该城市为桥梁,积极开展对外贸易。
【点睛】
考查新疆及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概况。
(6)图中乙地区为我国的________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内的中心城市有___________;该工业基地发展起来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及不利条件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D
3.B
4.C
【解析】
【分析】
根据长江三角洲位于中国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包括江苏省东南部和上海市,浙江省东北部。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是中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进行分析解答。
初中地理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一、选择题
读下面长江三角洲地区图,完成1~4题。
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
A.①B.②C.③D.④
2.下列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铁路线⑤是京沪线B.湖泊⑥是杭州西湖
C.海洋⑦是东海D.苏州古典园林位于⑧省
3.长江三角洲地区实现一体化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3)由图可知,该地区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河和沿海地区。
(4)该区域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包括地形平坦,气候适宜,水源充足,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交通便利,科技发达,工农业基础好。
(5)图中甲城市是上海,对周边地区的带动辐射作用有以该城市为桥梁,积极开展对外贸易。
6.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形以盆地、山地为主。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形以平原为主高山的冰雪融水 山地降水大气降水西气东输兰新线-陇海线-京沪线海陆交通便利、有广阔的消费市场沪宁杭工业基地上海、南京、杭州工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丰富的资源、雄厚的科技力量、统一的电网、发达的水陆空交通运输矿产资源缺乏
1.我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②上海,该城市也是我国最大的城市;①为南京,③为杭州,④为扬州。故选:B。
2.图上是长江三角洲地区,⑤是沪杭线,也是沪昆线路的一部分;⑥是太湖;⑦的位置应该是黄海;⑧是苏州园林所在的江苏省。故选:D。
3.长江三角洲地区水陆交通便利;科技发达,人才集中;该地区经济基础雄厚;该区域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能源缺乏。故选:B。
二、解答题
5.读下图,试分析回答。
(l)图示区域北部地区主要以_______地形为主。
(2)该区域地处沿海.R河口以南海岸线比以北海岸线_________。
(3)该区域城市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试分析该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
(5)举例说明甲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带动辐射作用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
(3)甲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为把该地区的天然气资源运送到乙地区,而建成的能源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
(4)甲地区有一批技术人员计划乘火车经济南到上海参加业务培训,最简单的铁路线是___________。
(5)图乙中上海宝钢,钢铁工业发展迅速,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