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区空间战略规划0202
阴阳平衡弹性发展--厦门市同安区中洲新城区概念规划

阴阳平衡弹性发展--厦门市同安区中洲新城区概念规划
郑灵飞
【期刊名称】《规划师》
【年(卷),期】2005(021)001
【摘要】厦门市同安区中洲新城区概念规划运用<易经>的生态优选思想,在生态模型上构筑规划模型,提出具有自我修复功能的弹性城市新区开发模式,并采用棋盘式路网和"模块制"来划分土地,力求在弹性的开发中达到平衡发展,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总页数】5页(P43-47)
【作者】郑灵飞
【作者单位】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11+1
【相关文献】
1.厦门市同安区农科乐园概念规划分析 [J], 潘宏;魏云华;魏宾斌
2.浅谈城镇开发边界外村庄的规划编制思路——以厦门市同安区五显镇三秀山村的规划编制为例 [J], 王伟
3.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化应用的教育专项评估研究——以厦门市同安区为例 [J], 王代锋; 翁芳玲; 张欣欣; 李爽; 谢炜灿; 李然; 张俊勇
4.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化应用的教育专项评估研究——以厦门市同安区为例 [J], 王代锋;翁芳玲;张欣欣;李爽;谢炜灿;李然;张俊勇
5.统筹视角下的城郊地区村庄规划编制探索 --以厦门市同安区五显镇村庄为例 [J], 许宏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宝山区区域总体规划实施方案2024)

宝山区区域总体规划实施方案2024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宝山区的地图上,我的思绪随着这幅地图蔓延开来。
作为一名有着10年方案写作经验的大师,我知道,此刻的我,需要将这片土地的未来,用文字描绘出来。
一、总体目标我们要明确宝山区区域总体规划的核心目标。
到2024年,宝山区要成为上海市的一个经济增长极、科技创新高地、生态宜居典范和国际化社区。
这四大目标,既是我们的发展方向,也是我们的行动指南。
二、空间布局1.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以“一心、两轴、三片”为总体布局,打造中央商务区,提升城市品质;依托轨道交通,构建东西发展轴和南北发展轴,串联城市各功能区块;划分三个功能片区,分别是科技创新区、生态宜居区和历史文化区。
2.完善交通网络。
加密轨道交通线网,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优化道路布局,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发展水上交通,串联城市各景点。
三、产业发展1.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打造产业新高地。
2.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引导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方向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加强科技创新。
建设科技创新园区,吸引高端人才,培育创新型企业,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四、生态环境1.保护生态环境。
加强绿化建设,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实施水环境治理,提升水环境质量;严格环境监管,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2.推进低碳发展。
推广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交通结构,减少碳排放;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提高市民环保意识。
五、民生保障1.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加强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满足市民多样化需求。
2.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市民基本生活;加大扶贫力度,助力弱势群体脱贫致富。
3.丰富文化活动。
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历史文化。
六、国际化发展1.提升国际形象。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宝山区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简论集约用地条件下的中小学设计方法——以同安卿朴中小学设计为例

■规划设计2020年简论集约用地条件下的中小学设计方法—以同安卿朴中小学设计为例戴其灿(厦门合立道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厦门361005)摘要以同安卿朴中小学项目为切入点,总结了常规校园设计的基本规范要求和使用要求,分析了常规设计模式与紧张用地条件之间的矛盾点,探讨了传统学校设计向集约型校区转变的设计方法和各项控制要点。
通过项目建设条件介绍,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展示设计成果。
关键词集约理念;校园建筑;高效;整合0引言当下,集约用地是建筑行业的大趋势,共享、高效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方向科学建设、精细设计是各级建设主管部门的主推目标。
因此,中小学建筑的设计也应充分考虑如何在有限用地条件下,发挥项目的最大社会价值;如何在满足中小学建筑的各项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为师生提供更多样的活动空间;如何在符合各项规范及使用便利性的前提下,更集约地利用空间叫为解决以上问题,应当对现行中小学设计的常规设计思路进行分析,找出优化点,并制定针对性方案。
1中小学设计的基本要求中小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及重要规范要求:其功能由普通教室、各类辅助教室、室内体育设施、室外运动场地、教师办公、宿舍、餐厅等部分组成;空间可归纳为教学部分的单廊条状空间,室内运动场、食堂、多功能教室等空间的大型空间两种模式。
中学的主要教学用房的层数不得超过5层,小学的主要教学用房则不超过4层;教学楼之间的防噪间距为25m,教学用房冬至日照要求为2h。
教室的常规尺寸为7.2m X&4m,实验室的常规尺寸为11.84m X&4m。
小学需配套的跑道为200m冲学需配套的跑道为300m,每6班应配套1个篮球场或1个排球场。
运动场地的长轴与南北向的夹角V15。
厦门市新城区小学生均用地为15~18m2/人冲学生人均用地面积为18~20m2/Ao2中小学设计的基本步骤2.1运动场地的位置确定在实际设计中,跑道与红线间应尽量保持平行关系,当教学区与跑道和场地红线之间存在较大夹角时,可考虑在夹角中布置篮球、排球场。
浅谈城镇开发边界外村庄的规划编制思路——以厦门市同安区五显镇

Planning and design 规划设计85浅谈城镇开发边界外村庄的规划编制思路——以厦门市同安区五显镇三秀山村的规划编制为例王伟(建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福建厦门361006)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344(2020)04-0085-01 摘要:通过总结厦门市城镇开发边界外村庄的发展困境和规划编制不足之处,以三秀山村为例,探讨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镇开发边界外村庄的规划编制思路。
关键词:城镇开发;边界外村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思路0 引言城镇开发边界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因城镇发展需要,可以集中进行城镇开发建设、以城镇功能为主的区域边界”。
划定城镇开发边界的目的是防止城镇盲目扩张和无序蔓延,推动形成边界内城镇高效集约、宜居适度,边界外山清水秀、开敞疏朗的国土空间格局。
也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
结合当前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探讨城镇开发边界外村庄规划的编制思路。
1 城镇开发边界外村庄面临的问题近年来,厦门市不断推进“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岛内外村庄空间布局优化是工作重点之一,力求通过盘活土地资源、统筹城乡发展、激发乡村活力、保护乡村特色,实现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
1.1发展的困境边界外村庄历经新农村建设、千村整治和万村试点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发展阶段,村庄的物质空间环境有所改善,但村庄的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仍存在许多问题:(1)许多村庄老屋闲置,空心化严重;宅基地超量建设、一户多宅现象普遍;村庄特色消失,古村风貌保护不当。
(2)农业发展低效,村庄转型发展方向单一,自身特色与挖掘不足,其它产业与城镇发展和村庄特色结合不够。
村民生活来源非农化、单一化;低收入外来人口聚集,带来新的社会管理问题。
(3)缺乏系统性的顶层制度设计和配套政策;针对村庄建设、拆迁安置与补偿、发展用地等实施性政策缺乏可操作性;由于涉及部门较多,多头管理,政策实施与监管不到位。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文本

II
第一章 总则
第1条 编制目的 体现国家战略要求和市民需求,立足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促进 上海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编制本规划。
第2条 规划作用 国务院 2001 年 5 月批复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 确立了把上海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国际经济、金融、 贸易、航运中心之一的目标,对上海城市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已经初步实现。 本规划是指导未来上海市行政辖区范围内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 的法定依据,是引领上海城市创新转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空 间资源配置的战略蓝图、政策平台和行动纲领。凡在规划范围内涉及 土地利用与空间布局的各项政策、规划的制定,以及各类规划建设活 动,均应符合本规划。
第六章 公共服务和文化风貌 ............................ 64
第一节 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 ........................ 64 第二节 高等级公共服务 ............................ 69 第三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 71 第四节 总体城市设计 .............................. 81
同安分区规划

同安分区规划同安分区规划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结合原分区规划(1998年),以“相对稳定、逐步拓展、统筹布局”为基本原则,以体现规划的连续性、严肃性和整体性,适应新的城市发展要求。
考虑到同安现状城镇分布特征,本次规划分为两个层面:同安行政区域规划层面、大同片区和西柯片区分区规划层面。
规划分别从同安行政区、西柯片区、大同片区这三个部分进行相关规划研究,以便为城市的整体发展提供指导。
行政区层面的规划主要研究城镇的发展方向、空间结构与产业布局,明确重大基础设施、非城市建设用地的规划控制,探求区域发展的基本策略。
鉴于西柯片区的分区规划刚刚编制完成,故本次分区规划的重点工作范围为同安大同片区,深度按分区规划的编制要求执行。
在综合分析同安区发展的宏观背景、基础条件、客观要求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规划建议确定同安区以“商贸、工业和旅游”三大功能为主的城市综合发展目标,以便合理有效地指导要素配置并促进城市的全面发展。
即:力争在今后10—20年间把同安区建设成为厦门市北部的商贸服务中心,重要的工业区和旅游区。
同安区城镇发展的基本策略为:重点发展中心城区(西柯、大同);指导建设外围集镇(洪塘、莲花、汀溪、竹坝华侨农场);形成“两城、三镇、一场”的空间格局。
【大同片区】规划建议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38.83平方公里,居住人口规模约35万人。
性质:以传统工业、风景旅游为主、历史悠久的厦门北部城市组团。
【西柯片区】规划2020年建设用地规模约21平方公里,人口规模约13万人。
性质:具有工业、居住、旅游等综合功能的城市片区。
【洪塘镇】规划至2020年镇区人口规模3.5万人,用地规模5平方公里。
性质:以建材、轻工制造、仓储商贸为主的工业特色镇。
【莲花镇】规划至2020年镇区人口规模1万人,用地规模1平方公里。
性质:农林、旅游型山区小镇。
鉴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规划建议镇区不宜盲目扩大,尤其工业用地从环保方面严格要求,规划建议集中到城南工业区;莲花山风景区的建设应有科学的规划做指导。
厦门市同安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厦门市同安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厦门市同安区人民政府二0一七年九月目录一、指导思想 (1)二、调整原则 (1)三、主要内容 (3)四、指标分解方案 (5)五、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与保护 (8)六、土地利用布局优化调整 (13)七、保障措施 (13)八、附表 (15)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同时基于规划中期评估和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6]1096号)、《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有关工作的通知》(闽国土资文[2016]328号)、《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有关工作的通知》(闽国土资文[2017]248号)的要求,通过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整,强化规划管理和用途管制,构筑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空间格局,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二、调整原则(一)总体稳定、局部微调。
按照国家和省确定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指导原则、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继续实施规划确定的土地分区引导原则,保持建设用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布局总体稳定,结合本区“十三五”规划部署,在“大稳定、小调整”原则指导下,合理调整耕地、永久基本农田和建设用地等主要规划指标,优化土地开发利用结构与布局。
(二)坚守红线、量质并重。
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
按照坚守耕地保护红线,确保实有耕地数量基本稳定、质量不下降的要求,以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的耕地数量为基础,科学确定本区的耕地保有量。
厦门同安区规划说明

同安规划说明一、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同安区行政区域及其周边的部分水域和岛屿,总规划面积约737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区陆域面积为657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近期是2010年,远期是2020年,2020年以后为远景。
三、发展目标:规划确定同安区以“商贸、工业和旅游”三大功能为主的城市综合发展目标,以便合理有效地指导要素配置并促进城市的全面发展。
力争在今后10—20年间把同安区建设成为厦门市北部的商贸服务中心,重要的工业区和旅游区。
四、规划空间布局:1、发展与整体构架:重点发展中心城区(西柯、大同);指导建设外围集镇(洪塘、莲花、汀溪、竹坝华侨农场);形成“两城、三镇、一场”的空间格局2、大同片区:规划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38.83平方公里,居住人口规模约35万人。
性质:以传统工业、风景旅游为主、历史悠久的厦门北部城市组团。
远景适当向东、西拓展,远景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可达50平方公里。
3、西柯片区:规划2020年建设用地规模约21平方公里,人口规模约13万人。
性质:具有工业、居住、旅游等综合功能的城市片区。
远景适当向东、南拓展,进一步强化滨水休闲旅游、居住等功能。
4、洪塘镇:规划至2020年镇区人口规模3.5万人,用地规模5平方公里。
性质:以建材、轻工制造、仓储商贸为主的工业特色镇。
远景适当向北、西拓展,注意保护城市生态绿楔和市政走廊,调整与城市干道的衔接,远景用地规模可达10-14平方公里。
5、莲花镇:规划至2020年镇区人口规模1万人,用地规模1平方公里。
性质:农林、旅游型山区小镇。
鉴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规划建议镇区不宜盲目扩大,尤其工业用地从环保方面严格要求,规划建议集中到城南工业区;莲花山风景区的建设应有科学的规划做指导。
6、汀溪镇:规划至2020年镇区人口规模1.5万人,用地规模约2平方公里。
性质:农林、旅游型山区小镇。
鉴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和用地条件,规划建议镇区不宜盲目扩大,尤其注意协调温泉资源开发和山林水土保护、水源保护区的关系,原有石材、食品工业建议分别迁并至洪塘、西柯,强化产业的积聚,有利于商贸、物流产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42年
《南京条约》签定,厦门列为通 完善 商口岸
缓慢发展阶段
(1842年—1949年)
民国3年(1914年) 民国4年 民国15年
1949年10月
析置思明县 析置金门县 北伐军进至同安 新中国成立
老城部分功能外 迁,发展重心逐 渐向外围偏移, 古城街区逐渐衰 退
建设兴起阶段
(1949年—今)
1953年 1973年 1997年 2000年 2003年
1.4 规划框架
美丽厦门
基础 分析
富美同安
规划 规模
分阶量化
空间战略
生
开
海
市
态
发
域
政
控
边
系
承
制
界
统
载
行动计划
二、基础分析
2.1 区位概况 2.2 建设历程 2.3 空间现状 2.4 经济发展 2.5 百姓生活 2.6 发展优势 2.7 现状问题
2.1 区位概况
同安区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闽南厦、 漳、泉“金三角”的中间前沿地带,厦门 市域的北部。其北邻安溪、南安,南临集 美,西接长泰,东连翔安。
同安所属厦门经济圈,依托沈海高速公 路、324国道和福厦高速铁路,同安和漳州 、泉州都可以形成良好的经济协作关系。
南平 三明
宁德 福州
龙岩 漳州
莆田 泉州
同安
厦门
2.1 区位概况
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战略 构建“山海一体、江海连城”大海湾城市 构建“城在海上、海在城中”大山海城市 构建“青山碧海、红花白鹭”大花园城市
城东—洪塘发展带,城南 工业区以及轻工食品园等 环东海域工业区。
汀溪
竹坝
莲花
老城中心区
城南工业区
城东、洪塘发展带
轻工食品园 环东海域发展带
2.4 经济发展、产业基础
第一产业:基本平稳
第二产业:近几年迅速发展,依托 城南工业区、城东工业区、轻工食品园
服装、机械、食品加工、 运动器材、石材、光电
第三产业:近几年增长较快,未来潜力巨大
【解释】:“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同安成了“朱子学”的开
【朱熹】:“格物致知”的解释——穷究事物道理,致 宗圣地。
使知性通达至极。“格,至也。物,犹事也。穷推至事物
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朱熹在同安任主薄期间是其思想体系成熟、系统化的 时期,“格物致知”是朱子理学的哲学基础,受此启发, 我们梳理研究同安各类“家底”,探寻同安空间战略发展 的方向,明确发展思路。
析集美乡归厦门市
受市场经济的影
隶于厦门市
响,旧城出现了
撤县设区
较多改造项目,
同安区
部分改造项目对
原同安区划分为同安区和翔安区 街区传统格局有
2.2 建设历程、千年历史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同安以东西溪交汇处的 老城为核心向外快速扩张,并进行了几处居住 小区建设。
1990—2000年:城东工业区开始建设。
生产性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旅游业 房地产业 其他服务业
2.2 建设历程、千年历史
阶段
发展起源阶段
(后唐长兴四年以前)
时期
内容
备注
青铜时代(中原商周时期) 境内先民活动(考古发现证实)
秦 西汉(前135年)
西晋太康三年(282年)
闽中郡属地
闽越王进兵南粤,开同安古道65 里
定居人口不断增 加,但城市建设
分晋安县地置同安县大同场为同安县,实施县治
1960年的同安城区 2000年的同安城区
1940年的同安县城
2015年的同安区
南宋绍兴间的同安县城 1960年的同安城区 2000年的同安城区 2010年的同安区 2015年的同安区
21.3、空翔间安现区状概、况山海通联
同安区陆域面积649.7平方公里( 另有滩涂面积约20平方公里) 现状全区总人口为75.1万人,其中 常住人口52.3万人,暂住流动人口 22.8万人。 现状全区森林覆盖率达54% 。 山—城—海,五大溪流 。
同安区空间战略规划0202
一、规划理念与方法
1.1 工作目的 1.2 规划理念 1.3 规划方法 1.4 规划框架
1.1 工作目的
工作目的
1、落实市里要求:落实《美丽厦门战略规划》 对 “富美同安” 的要求; 2、了解区级诉求:摸清“家底”,了解诉求,明确区一级发展主要任务; 3、明确空间战略:提出同安区发展定位与发展愿景,明确空间发展战略; 4、提出行动策略:根据空间战略的要求提出行动策略,实现“富美同安”。
1.2 规划理念
立足同安 格物致知 统筹规划 规划统筹 两个百年 民富境美
1.3 规划方法
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开展《同安区空间战略规划》 儒学大师朱熹曾任
格物致知
【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 知至。”
同安主薄。在此期间,其 思想经历了“逃禅归儒” 的重要转折,最终使其成 为儒家理学的集大成者。
2002年开发建设厦门石材工业区(位于洪 塘镇)。
2005年:启动城南工业集中区开发。
2006年:启动环东海域同安新城开发。
2010年:启动汀溪综合改革试点镇建设。
2015年:启动同安高科技产业基地、厦门 市服务业基地丙洲组团、美峰组团规划建设。
南宋绍兴年间的同安县城 1927年的同安县城
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 铸造同安县城,历时四年
区域中心阶段
(后唐长兴四年—1842年)
元二十九年(1292年)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 明万历廿五年(1577年)
设澎湖巡检司兼领台湾而隶属同 修筑了城墙、护
安县
城河,城市建设
筑厦门城,是厦门的发源地 快速发展,旧城
扩建城垣,修护城河,分五门 形态和格局基本
21.3、空翔间安现区状概、况山海通联
汀溪试点镇
同安老城中心 城东工业区 城南工业区 环东海域同安新城
现状建设用地 统计表
同安高科技产业基地 厦门石材工业区(洪塘)
现代服务业丙洲组团 现代服务业美峰组团
21.3、空翔间安现区状概、况山海通联
同安现状的城市空间沿 旧324国道和同集路呈——
“十字轴带”发展。 重点打造老城中心区,
安溪
长泰
同安 集美
漳州
角美
海沧
厦门岛
龙海
漳州开发区 漳浦
泉州 南安 翔安 金门
集美:
主导功能:教育科研、机 械制造、软件信息
海沧:
主导功能:临港产业、航 运物流、生物医药
同安: 主导功能:生态旅游、 文化休闲、轻工食品
翔安:
主导功能:临空产业、高端 服务、光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
厦门岛:
主导功能:高端服务、金融商 务、文化创意、旅游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