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表现

合集下载

媒介融合的五种类型与模式

媒介融合的五种类型与模式

媒介融合的五种类型与模式
媒介融合是指不同媒体形式之间的整合,通过互相结合和交互使用,以创造出新的内容和体验。

下面将介绍媒介融合的五种类型与模式:
1. 并列式媒介融合:这种模式是指在同一平台或设备上同时展示多种媒体形式。

例如,电视中的画面和声音的同时播放,或者在一个网页上同时显示文字、图像和视频。

2. 交替式媒介融合:这种模式是指在不同的时间点上切换使用不同的媒体形式。

例如,电台广播中的主持人在播放音乐的同时通过语音介绍相关信息。

3. 嵌入式媒介融合:这种模式是指将一个媒体形式嵌入到另一个媒体形式中。

例如,在电影中插入广告片段,或者在文章中插入图片或视频。

4. 交互式媒介融合:这种模式是指通过用户与媒体的互动来实现媒体融合。

例如,在电子游戏中,玩家可以通过操纵控制器与虚拟世界进行互动。

5. 跨媒体媒介融合:这种模式是指跨越不同的媒体平台和形式进行
融合。

例如,在电影上映后,推出与电影相关的书籍、玩具和游戏等周边产品。

总结起来,媒介融合的五种类型与模式包括并列式、交替式、嵌入式、交互式和跨媒体融合。

通过这些模式,各种不同的媒体形式可以相互结合和整合,为观众或用户提供更丰富多样的媒体体验。

媒介融合的四个层面

媒介融合的四个层面

媒介融合可以从四个层面来理解:物理层面、组织层面、业务层面和生态层面。

在物理层面上,媒介融合表现为不同类型的媒体组织或信息平台相互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媒体生态体系。

在组织层面上,媒介融合要求新闻媒体要重塑组织架构,改变传统采编发各自为政的运作方式,构建全媒体采编发一体机制,从而提升新闻信息传播针对性和到达率。

此外,媒介融合还涉及到媒体所有权与媒体整合的问题,这需要跨地区、跨行业的合作,因此需要找到共同的利益点并构建合理的组织结构。

在业务层面上,媒介融合意味着新闻媒体要充分利用不同媒介的功能和优势,创新信息生产、传播和反馈模式,提升新闻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全媒化和个性化,实现各类信息内容在各种媒介上的无缝集成。

这意味着需要构建一个能够同时针对不同平台和受众的信息生产机制,并且需要一批既懂媒体又懂技术的新型媒体人才。

在生态层面上,媒介融合是传媒业在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它改变了传媒业生态环境,要求传媒业主动转型、融合发展。

这意味着传媒业需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比如通过产业融合、跨界整合等手段,将传媒业从单一的信息传播行业转变为综合性的信息服务业。

总的来说,媒介融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思考和实施。

这四个层面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技术、经济、社会和政治等,以制定合适的策略和措施。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到,媒介融合并不是简单的工具和手段的混合,而是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各种媒介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它们在不同情境下的适用性,从而创造出更加丰富和多样的信息产品,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受众需求。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融合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融合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融合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新媒体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影响力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其中,媒介融合作为新媒体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正在重塑着信息传播的格局和方式。

新媒体的出现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巨大变革。

以往,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相对单一,主要依赖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

而如今,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普及让信息传播变得更加便捷、快速和多样化。

社交媒体平台、短视频应用、在线新闻网站等新媒体形式层出不穷,满足了人们在不同场景下获取信息的需求。

媒介融合,简单来说,就是不同媒介形式之间相互合作、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种融合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也体现在内容和产业层面。

从技术角度看,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媒介融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互联网技术让各种媒介能够在同一平台上进行传播,无论是文字、图片、音频还是视频,都可以通过网络快速传递给用户。

而且,随着 5G 技术的不断普及,信息传输的速度和质量得到了极大提升,为高清视频直播、虚拟现实等新兴媒介形式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内容方面,媒介融合使得信息的呈现更加丰富多样。

以往,报纸主要以文字和图片呈现新闻,电视以视频为主。

而现在,一篇新闻报道可能同时包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元素,通过多媒体的方式为读者提供更全面、更生动的信息。

例如,在报道一场体育赛事时,不仅有文字描述比赛过程和结果,还会配上精彩瞬间的图片和视频,甚至可能有现场观众的音频评论。

这种多媒体的内容呈现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对于信息的需求,提升用户的阅读体验。

产业层面的媒介融合则表现为不同媒体机构之间的合作与整合。

传统媒体为了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纷纷建立自己的网站、社交媒体账号,将传统的内容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并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

同时,新媒体平台也积极与传统媒体合作,获取优质的内容资源。

此外,一些大型的传媒集团通过收购、合并等方式,整合多种媒介资源,打造全方位的媒体产业链。

例如,某知名传媒集团可能旗下拥有报纸、电视台、网站、社交媒体账号等多种媒介形式,通过统一的策划和运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同发展。

疫情期间媒体融合的具体表现

疫情期间媒体融合的具体表现

202012News Dissemination新闻传播随着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先进的科技带动着媒介的发展,可见人类社会的发展水平越高,媒体的发展变化也会越快,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作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

一、媒介概述目前全球已有32亿人联网,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用户人数已经达到71亿,社会成员的不断增长激发了现代社会信息量的大爆炸,在整个社会范围,受众的主体性地位不断提高,传统媒体的信息把关人权利被把握在受众的手中。

麦克卢汉指出,媒体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社会、媒体与技术共同构成了媒体生态环境的三要素。

国家对社会的管理强调的是控制,推行的是社会主流价值形成,但随着媒介的变化,社会宣传的主流价值形态与社会事实之间产生了差距,这时任何一种媒体形式都已经不再是一种普通沟通交流的介质,它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了当代人赖以生存的第二社会空间。

伊尼斯认为:新的媒介的产生必将会带来社会性的变化。

纵观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的发展史,就会发现正是新的媒体不断的产生,推动了社会信息的发展与完善。

可见,媒体的变化与人类社会发展是相互作用的,社会的发展带动了媒介的发展,反之媒体的产生又改变着社会。

媒介发展与社会变化呈现出的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媒介技术的产生得益于社会的发展,反之它又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改变。

二、疫情下的媒体融合表现自新冠肺炎暴发后,有关疫情信息被公众高度关注,媒介作为公众的发声筒被寄予厚望。

疫情下的公众对关于新冠肺炎信息的透明度和及时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多数媒介在疫情期间的接触量都有所增加。

(一)传统媒体据CSM 媒体研究调查:超过7成的被访用户会更多地收看电视。

在疫情期间的舆论宣传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新闻类节目的人均收视时长同比增长了60%。

面对发生的疫情,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实现融合。

在疫情初期,电视新闻主要集中在最新进展、数据通报上,满足了公众对于权威信息的需要。

在这一阶段,公众需要大量关于疫情的信息,面对众多的媒体平台,电视作为传统媒体中的“老大”,电视新闻具有极高的可信度,是公众了解疫情最为重要的一种媒介。

媒介融合的例子

媒介融合的例子

媒介融合的例子
1.电视和互联网的结合:现在很多电视节目都有一个互动网站或社交媒体帐号,观众可以在节目中投票或发表意见。

2. 报纸和移动设备的结合:许多报纸都有一个移动应用程序,用户可以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浏览新闻。

3. 游戏和社交媒体的结合:现在很多游戏都有一个社交媒体组件,玩家可以在游戏中与其他玩家交流,或者将他们的游戏成就分享到社交媒体上。

4. 电视和移动设备的结合:像HBO GO这样的应用程序使用户可以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观看电视节目,而不需要电视。

5. 广告和互联网的结合:互联网广告是一个可以在各种设备上进行的广告形式,包括台式电脑、手机和平板电脑。

这些只是媒介融合的一些例子,事实上,媒介融合的形式非常多样化,我们可以期待更多的创新和变化。

- 1 -。

媒介融合成功案例

媒介融合成功案例

媒介融合成功案例
媒介融合是指不同媒介之间的有机结合,目的是在整合不同媒介的优势的同时,提高信息传达效率和效果。

以下是一些媒介融合成功案例:
1. 线上线下融合的电商平台
例如天猫,它将线上和线下消费融合在一起,既可以在线上购买商品,也可以到实体店实体验货品。

这种融合方式大大增加了消费者的购买体验和信任度。

2. 微信公众号与线下活动的融合
例如优衣库,它在微信公众号上推出了一系列线下活动,例如赠送优惠券、优先购买资格等,这些活动既可以增加消费者的参与度,也可以提高品牌的曝光度和影响力。

3. 社交媒体与电视广告的融合
例如新浪微博,在电视节目中推广自己的微博账户,这样既可以增加微博的用户数量和活跃度,也可以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和受众粘性。

这些成功案例充分证明了媒介融合的价值和必要性。

在当前数字化时代,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备战略。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1 -。

浅析新媒体时代的媒介融合

浅析新媒体时代的媒介融合

浅析新媒体时代的媒介融合新媒体时代的媒介融合是指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的有机融合互动。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的传播格局发生了巨大变革,新兴媒体不断涌现,媒体融合逐渐成为媒体发展的趋势。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融合表现在平台融合方面。

互联网作为新媒体的核心载体,提供了多样化的媒体平台,例如门户网站、社交媒体、视频网站等。

不同平台间的媒体信息可以相互传递,相互支持,形成一个整体的信息生态圈。

媒体融合使得传统媒体能够将内容通过互联网传播给更多的受众群体,从而扩大传播影响力。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融合表现在形式融合方面。

传统媒体通常是单向传播的,而新兴媒体更加强调用户参与性和互动性。

媒体融合使得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借鉴,传统媒体通过引入互联网元素,增加用户参与度,而新兴媒体则通过引入专业资源和内容,提高传播的品质。

传统报纸通过建立自己的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来扩大传播范围,并且在网站上增加用户评论等互动功能,与读者进行实时互动。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融合表现在内容融合方面。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具有不同的优势,媒体融合使得两者能够将各自的优势相互补充,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内容。

传统媒体的专业性和深度报道能够为新兴媒体提供可靠的内容来源,而新兴媒体的时效性和创新性则能够为传统媒体提供新的报道角度和表现形式。

传统电视媒体可以与新兴的短视频平台合作,提供精选片段和亮点,吸引更多观众。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融合表现在营销融合方面。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广告模式存在差异,媒体融合可以整合各种媒体渠道,实现全方位的广告投放。

传统媒体的广告可以通过互联网媒体进行在线投放,而新兴媒体也可以通过传统媒体的渠道进行线下宣传。

媒体融合使得广告主能够更加精准地定位受众群体,提高广告传播的效果和转化率。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融合给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发展机遇。

传统媒体通过借鉴新兴媒体的特点,更新自身的发展模式;而新兴媒体则通过与传统媒体合作,在传播力和内容品质上提升自己。

媒介融合与跨媒介传播

媒介融合与跨媒介传播

媒介融合与跨媒介传播在当今信息时代,媒介融合和跨媒介传播已经成为媒体领域的热门话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的融合与互动愈发频繁。

本文将就媒介融合和跨媒介传播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定义、特点和影响。

一、媒介融合的定义媒介融合是指不同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和信息技术之间的互动与交融。

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等与新兴媒体如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之间的融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传播模式。

媒介融合的核心是信息共享、互动传播和全媒体报道,使得信息传播更加丰富多元化。

二、跨媒介传播的特点跨媒介传播是指利用不同媒体渠道和平台来传播信息和内容。

通过跨媒介传播,信息可以在不同的媒体之间无缝衔接,形成多维度、多角度的传播效果。

跨媒介传播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多样性:跨媒介传播可以实现信息内容的多样化,适用于不同受众需求和传播目的。

2. 效果浸透:跨媒介传播可以使信息在不同媒体上重复呈现,提高信息传播效果。

3. 互动性:跨媒介传播可以实现媒体之间的互动和信息共享,增强用户参与感和传播效果。

4. 整合性:跨媒介传播可以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传播效果最大化。

三、媒介融合与跨媒介传播的影响媒介融合和跨媒介传播对媒体产业、传播方式和受众需求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媒体内容丰富多元化:媒介融合和跨媒介传播使媒体内容更加立体化、多元化,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2. 传播效果提升:跨媒介传播可以整合不同媒体资源和信息内容,提升传播效果,增强传播广度和深度。

3. 媒体形态更新迭代:媒介融合促使传统媒体不断更新迭代,发展出新型互动传播方式和技术手段。

4. 用户参与度增加:跨媒介传播增强了用户在信息传播中的参与度和互动性,使得传播更具社会化和个性化特点。

综上所述,媒介融合与跨媒介传播是当今媒体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对媒体产业、传播形式和传播效果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现状:多种探索并行当前,各地的传统媒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了适合自身的媒体融合路径。

1.传统媒体的资源整合或重组传统媒体通过资源整合或重组,以实现优势资源的整合和互补,从资源上更好地实现融合。

首先,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传媒集团把旗下的百视通和东方明珠两家上市公司重组进行整合。

根据上海文广发布的重组方案显示,将由百视通收购东方明珠,合并完成后,上海文广将只保留百视通一家上市公司,预计重组后新百视通公司,将成为传统媒体领域首个跨越千亿市值门槛的传媒公司。

其次,解放报业集团与文新报业集团合并为“上海报业集团”,合并后的上海报业集团总资产规模达到208.71亿元,净资产为76.26亿元,成为中国最大的报刊集团。

第三,传统媒体通过整合其旗下的新媒体资源,成立新媒体集团。

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分别成立湖北日报新媒体集团公司、安徽新媒体集团和河南大象融媒体集团。

传统媒体基于现有资源的整合或重组,无疑在短期内能够取得显著的成效,但是由于缺乏互联网平台,长期效果还有待努力。

2.推出各类新闻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为了抢占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新意识形态主阵地,各级各地新闻机构纷纷推出新闻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在新意识形态主阵地上快速卡位,新华社、人民日报社和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推出的新闻客户端是其中的典范。

首先,2014年6月11日,“新华社发布”客户端正式上线。

次日,全新的人民日报客户端正式上线。

但是由于中央级媒体既没有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等区域化媒体的本地化优势,又没有搜狐客户端等互联网媒体的平台化优势,虽然刚推出时声势浩大,但是实际效果一般。

其次,2014年6月16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推出“浙江新闻”移动客户端和浙江手机报(升级版)。

新闻客户端一方面应最大限度地与其他媒体合作,形成多层次、全立体的大型平台;另一方面,吸引更多的服务类客户端入驻。

在这方面,浙报集团打造具有“党报特质、浙江特点、原创特色、开放特征”的“三圈环流”新媒体矩阵就是典范。

其核心圈是以“浙江新闻”移动客户端、浙江手机报、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及视频新闻等四大媒体为核心,构建“四位一体”的网上党报,打造浙江权威新媒体平台。

紧密圈是由边锋网新闻专区和新闻弹窗、云端悦读PAD客户端、边锋互联网电视盒子、钱报网、腾讯·大浙网新闻专区以及各县(市、区)域门户构成,将现有数千万互联网活跃用户转化为主流新闻传播对象。

协同圈则以微博、微信等第三方网络应用和专业APP为主,传播主流价值。

目前,浙报集团媒体法人微博、微信公众账号及专业APP已经有200个。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重金打造的浙江新闻客户端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下载用户已经突破500万户。

新闻客户端无疑能够在短期内满足上级的政治任务,但是如果不能够搭建巨型用户量的平台则长期效果很难保证。

3.互联网收购传统媒体的“倒融合”媒体融合的主体无疑是互联网,目前,除了浙报传媒、博瑞传播等传统媒体在不断以收购进行战略布局外,互联网巨头更是在通过收购来布局传媒业,以更好地实现互联网与传统媒体之间的融合。

首先,在阿里巴巴并购方面:一是阿里12.2亿美元入股优酷土豆。

2014年4月28日,优酷土豆与阿里集团宣布建立战略投资与合作伙伴关系,阿里巴巴和云锋基金以12.2亿美元购得优酷土豆A股普通股721,120,860股(每18股优酷土豆A类普通股相当于一股ADS),阿里巴巴持股比例为16.5%,云锋基金持股比例为2%;二是阿里巴巴以5.86亿美元收购新浪微博18%的股份;三是阿里巴巴65.36亿元入股华数传媒;四是阿里巴巴以62亿港元控股文化中国,并更名为阿里巴巴影业。

其次,在百度投资方面:一是百度以22.40亿元收购PPS视频100%的股权;二是百度以1.915亿元收购纵横中文网100%的股权。

在小米投资方面。

此外,前不久,小米以3亿美元入股爱奇艺,打造自己的生态。

媒体融合的关键是搭建起能够分析用户需求的数据平台,而这必须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媒体融合才能够实现真正的融合,当互联网媒体把传统媒体融没了的时候,媒体融合就取得了真正的成功。

4.创办互联网媒体当前,绝大多数传统媒体都创办了互联网媒体来进行媒体融合,上海报业集团旗下的澎湃网和界面网是其中的先行者。

目前,澎湃网虽然依靠前期一系列新锐的报道赢得了一定的影响力,但是随着自身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这种发展道路已经难以为继,因此,如何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可行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也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至于界面网,据他们自己的介绍,上线当月就实现了盈利,毫无疑问,何力先生的人脉资源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能不能实现持续性盈利还需要继续观察。

此外,当前基本上所有的传统媒体都采取“中央厨房”的新闻采编方式,即采取新闻由中央集中处理,再发到各类终端的方式。

四、问题:形“融”而神未“融”传统媒体虽然进行了多种融合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总体来说,融合的实效仍然较少。

1.为了“融合”而融合很多传统媒体虽然在形式上轰轰烈烈地提出了媒体融合,看似决心很大,但是只是把媒体融合当成口号和应付交差的工具,只是单纯地为了融合而融合。

首先,在观念上,仍然没有意识到互联网带来的重大冲击,而认为传统媒体依然有着良好的前景,这就必然导致不愿意进行真正的融合。

其次,在决心上,媒体融合作为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必然涉及到利益的重新调整和分配,而很多传统媒体不愿意进行利益的重新调整,自然也就无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第三,在投入上,媒体融合需要较大的投入,而很多传统媒体在进行融合时,不仅舍不得投入,而且抱着急功近利的心态,希望尽快见到利润,这就必然难以取得长期实效。

第四,在体制和机制上,媒体融合需要全新的体制和机制,例如人才任用和绩效考核机制等,而很多传统媒体还依然采取旧有的体制和机制,导致难以实现媒体融合的需求。

2.以传统媒体为主体当前,很多传统媒体在进行媒体融合时,并没有顺应传媒业的发展趋势,仅仅把互联网当成工具和手段,幻想以传统媒体来融合互联网媒体。

从传统媒体的转型实践来看,无论是“电子版”、“报网互动”、“全媒体”,仅仅把互联网当成工具和手段的实践无一例外地都失败了,“媒体融合”自然也不例外。

3.片面融合很多传统媒体在进行媒体融合时,采取的是片面的采编融合的思路,即多采取数据新闻和新闻可视化的方式,媒体融合作为彻底的转型,是观念、体制、机制、内容、管理、运营等系统性的转型,因此,必须采取全面的、彻底的融合,而不能仅仅采取片面式的融合方式。

4.把有一定市场活力的互联网媒体拉入体制内当前,有些传统媒体创办的互联网媒体采取体制外的发展方式,具备了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但是有些传统媒体在进行融合时,打着媒体融合的大旗,却把有一定市场活力的体制外互联网媒体重新拉回体制内,这就大大扼杀了好不容易配置起来的一点活力。

真正的媒体融合应采取完全和市场对接的方式,彻底改革和完善现有的旧体制,向互联网媒体看起。

五、对策:重建用户连接媒体融合提出的背景是用户的流失所造成的入口价值丧失,因此,真正的媒体融合就必须重建用户连接,重新建立起自身的入口价值。

1.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首先,处理好政治性任务和实效性发展之间的关系。

媒体融合毫无疑问首先是一项政治性任务,可以看成是社会效益,这就要求所有媒体都必须投入巨大的精力做好这项工作;而媒体融合对于媒体自身来说有必须取得实实在在的效益,可以看成是经济效益。

因此,媒体融合必须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其次,处理好短期性发展和长期性发展之间的关系。

媒体的市场可以分为政务性市场和商务市场两个市场,在短期内各级政府必然对媒体融合产品有巨大的需求,但是媒体要在长期内取得实质性发展,必须能够占领商务市场上。

因此,传统媒体既要尽可能争取短期的政务市场,但是又必须把短期利益置于长期利益之下,使得短期利益服从长期利益。

第三,处理好片面性融合和全面性融合之间的关系。

在短期内,必须进军包括博客、微博、微信在内的所有的传播渠道,又要在观念、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融合。

2.以互联网为主体进行融合首先,传统媒体的功能是互补而不是替代。

在互联网媒介出现之前,无论是纸张、无线电还是电视媒介,由于媒介功能之间的关系是部分替代关系而不是完全替代关系,这样每种媒介就分别和特定的新闻生产方式结合在一起,而形成不同的传统媒体。

如纸张和文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报纸、杂志和书籍,音频和无线电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广播,视频和电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电视。

因此,传统媒体的不同类型是特定阶段下的特定产物。

其次,互联网媒介功能对传统媒体是完全替代关系。

互联网媒介能够承载文字、声频和音频等所有的新闻生产方式,而且传播的效果更好,也更为便捷、及时和快速,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媒介对传统媒介来说就是完全替代关系,而不是互补关系。

例如,在新浪网上,其读书频道就是出版,其首页就是报纸,其频道就是杂志,而其视频网站就是电影、电视和广播。

基于上述分析,传统媒体融合互联网媒体根本不成立,而互联网媒介才能完全融合各种传统媒介,因此,互联网媒介是最佳的融合媒介和基础,这也就要求在进行融合时必须以互联网为主体。

3.具备互联网思维当前,我们已经从之前的信息稀缺时代快速进入信息过载时代,在信息过载时代,就存在着过度的信息与有效信息的极度匮乏之间的巨大矛盾。

具体表现为用户对信息的需求更加个性化、定制化和精准化,这就要求传统媒体必须从之前的面向所有用户都是一样内容的大众传播方式转变为为不同用户提供更为个性化、定制化、精准化的分众传播。

如何有效地实现这种转变呢?关键是要建立起基于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信息智能匹配,即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用户的需求,进而把信息和用户个性化、定制化的信息进行智能匹配。

即必须从当前单独重视内容的“内容为王”转变为重视信息智能匹配的“信息服务为王”。

至于媒体融合,其关键是要顺应用户的阅读趋势,以互联网思维,真正做到用户体验为王,即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提升用户体验为核心。

对于传统媒体来说,这就需要抛弃“高高在上、我播你看、爱看不看”的旧观念,建立起基于互联网的“面向用户、你爱我播、互动参与”的新观念,真正和用户打成一片,做出用户喜闻乐见的新闻产品,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舆论引导功能。

4.大力扶持新型媒体集团我们必须清醒看到,我国目前的传统媒体和国际巨型媒体集团乃至国内互联网巨头相比,规模和技术实力仍然差距悬殊,这就需要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进行扶持,只有选择好了扶持对象才可能取得真正的效果,那么应该以何种标准来选择扶持对象呢?首先,以中央级媒体为主。

我国当前对媒体采取的是属地化管理政策,这就造成了报纸的“中央、省、市”三级管理体制和广电的“中央、省、市、县”四级管理体制,实质上形成了中央和地方分级所有的形势,因此,中央肯定优先扶持中央级媒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