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教养,全在细节处(深度好文)
细节的教养读后感

细节的教养读后感一个有教养的人,细节组成了他人生的一个个坐标。
随时随地,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他的学识、学养、品位、情操。
这种教养在社交场合或者单位里,不只是场面上的气宇轩昂、风度翩翩,更在于日常工作或待人接物中的谦和平实、坦荡从容。
有雍容的气度,有律己的自觉。
对上不阿谀,对下不苛责。
对待为他服务的人,哪怕是门卫、保洁员,他都会由衷的说声“谢谢。
”这种教养反映在家庭中,是些微不足道的细节:会蹲在地上为老母亲细细地洗洗脚,会为了爱人推却可以推掉的应酬,陪着他她吃一顿寻常的晚餐。
星期天和家人一起到市场上买点排骨鲜虾、萝卜青菜,来到厨房、系上围裙,一样熟练的煎炒烹炸。
也能挽起袖子洗衣拖地,顺带擦擦窗户玻璃上的雨渍,修剪修剪茉莉、秋海棠的花枝……这种教养表现在性格趣味上,宽容大度、随和坦荡,安静时静若止水,快活时闹如孩童。
会废寝忘食地看一本新书,会通宵达旦地欣赏一部好剧。
会深深沉思,也会妙语连珠。
从不无故伤及他人,更不无端口舌是非。
懂得为尊者讳,知道做下属的难,设身处地,与人为善。
这样的人一般装饰得体,举止端庄。
改变从细节开始———《教育的细节》读后感我读完朱永通老师的《教育的细节》,感受到朱老师伟岸的身躯内藏了一颗敏感细腻的心。
《教育的细节》中有许多处说出了我的心声,说出了我想表达却表达不清的东西,引起我极大的共鸣。
为此我做了大量的摘录,比如:“学校的风格是一种说不出的味道,一个人的品位就是这种味道长时间培养起来的。
有时候,一所学校的味道有可能在学生的记忆里嵌留一辈子。
”“任何一所学校的细节,都不是与生俱来的,往往和它的文化有疏密不一的联系。
看一所学校是否有人文气息,不用去琢磨那些贴在墙上给人看的标语或理念,也不用费心去加减乘除一个个考核指标的得分,有时一个细节,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前段时间,电视剧《太阳的后裔》成为热门话题,剧中传递了许多正能量的东西。
剧中有一个细节对我触动很大,就是余震发生时,年轻的李医生为保全自己撇开一时半会儿也救不了的伤员而逃离废墟。
教养,于细节处见真章(文案)

教养,于细节处见真章
1 、给别人递剪刀、铅笔等物件时,把尖的一头握在手中对着自己。
有一种教养叫:为别人多考虑一点。
2 、先进电梯,会按住开门键,直到所有人都上来。
有一种教养叫:能等一等就等一等。
3 、进食堂、超市、商场时,开门或拨开门帘后看一眼身后有没有人,如果有人用手扶一下免得打到后面的人。
有一种教养叫:多看一眼,多扶一下。
4 、借东西前要征得同意,不要私自翻找,哪怕关系再熟。
有一种教养叫:为人有分寸,做事不逾界。
5 、去别人家里,不要随便坐在人家的床上。
有一种教养叫:哪怕主随客便,也不等于随便。
6 、送客时,尽量等看不见客人了再关门。
有一种教养叫:送你离开,直到目不能及。
7 、和小孩说话会蹲下来和他视线齐平。
有一种教养叫:与你平视,不居高不倨傲。
8 、在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上,不要整个倚靠在扶手上,不过分以身体或物件,挤压邻座的空间。
有一种教养叫:不为一己之便影响他人。
9 、看别人手机里的照片,不擅自左右滑动;发和别人的合照到公共平台,需事先征求对方同意。
有一种教养叫:尊重他人隐私,切勿擅自窥探。
10 、和别人说话的时候摘掉耳机。
有一种教养叫:你说,我在听。
为什么说提高修养从细节开始

后来,这位老板果然在与别人合பைடு நூலகம்时卷款而逃。
你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你的名片。人在做,天在看,永远不要低估别人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无意的一件小事,却会毁坏一桩大事,偶尔一件善意的举动,也有可能成全你的一生。
David,美国多家餐厅老板,在美国安家立业,娶妻生子,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但是他初到美国时,日子过得很艰难,没有固定的工作,只能靠做一些零散工赚钱。
我们评判一个人,是好是坏,是否值得交往,是否值得重用,往往不是空穴来风,而是通过一些细节。你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你的名片,有些加分,有些减分,有些立马让你变成负分。
记得一个资深HR说:“有时候跟一个人喝一杯茶,就知道是不是想要找的人。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是你的名片。”
不要忽略每一个细节,修养就在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中。
朋友菲菲告诉我,她最近把一个暧昧阶段的对象拉黑了,本来对他挺有好感的,但因为一件事情,她果断停止了跟他交往。
事情是这样的,他从外地出差回来,叫菲菲一大早开车去汽车站接他,菲菲答应了。
在接的过程中,因为双方沟通的问题,车左转,右拐的,拐错了几个路口。他终于有点不耐烦了:“哎呀,妹子,你怎么搞了半天还弄错了呢,我自己拦车算了!”
朋友胜男,跟我讲起一段她的经历,有次合作商邀请她去见面洽谈合作,他在胜男面前,有意无意炫耀自己的穿戴都是名牌,认识的朋友都是一些有脸面有地位的人,他还经常去各个国家出差学习。
胜男很高兴,以为找到了一位有钱又有品的金主了。 但是,两个细节,却改变了胜男的想法。
其一,晚上住宿时,他只给她开了一间较差的酒店,价格大概在100元左右。
细节,最能看出教养

细节,最能看出教养胡适说:“教养是一个人生命的层次,更是一个人灵魂的模样。
”所谓教养,就是指一个人的文化修养。
而越是微不足道的细节,越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教养。
01宽厚温和胡适先生曾说:“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情感的话。
”母亲的性格对胡适产生很大的影响,使胡适懂得了:尽量不给人看一张生气的脸。
鲁迅早年与人论战,几乎把中国文坛骂了一个遍。
他也在文章里骂过胡适,但是胡适从来没有正面回应过。
尽管两人观念相悖,依然相处地十分融洽,这都归功于胡适本人的宽厚温和。
胡适说:“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
这比打骂还难受。
”发脾气是本能,懂得克制情绪则是最基本的修养。
宽厚温和的情绪,让别人舒服,也让自己从容。
02自我约束真正的教养,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是随时随地自我约束的准则。
越是不被关注的时刻,越是无人注意的细微处,越能体现一个人最真实的教养。
《朱子语类》有言:“君子慎其独。
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
小处如此,大处亦如此。
”教养,在看不见的地方更宝贵。
傅斯年曾经在研究院定下一条规矩:所有住在研究院寓所中的人,都不许打牌。
当时胡适正在研究院任职,妻子江东秀也跟随他一起搬进了寓所。
胡适的妻子嗜好打牌,一天不打就浑身难受,胡适自己也很喜欢打牌。
后来因为约束不住,两人便搬出了寓所,在外面另租房子。
有人对胡适说:“打牌这种小事,关起门来又没外人知道,有什么要紧的?”胡适却说:正因为关起门来没人知道,才更要做到。
千万不要在看不见的地方,丢掉你的教养。
03为别人着想所谓教养,就是心里总能够装着别人。
只为自己着想的人,无论受过什么样的教育,也还是没有教养的人。
真正有教养的人,懂得设身处地为别人想,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
胡适交友遍天下,正是因为他懂得为别人着想。
胡适说:“人和人之间,一定要谨守分寸,不冒犯、不打扰”。
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

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
教养是一种不言而喻的品质,它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言谈举止到待
人接物,教养贯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首先,在言谈举止上,教养的表现体现在我们的语言和态度上。
我们应该用文
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尊重对方的意见,避免粗鲁和侮辱性的言辞。
在公共场合,我们要注意音量和语气的控制,不要大声喧哗或者咄咄逼人。
与人交往时,微笑和礼貌也是展现教养的重要方式。
其次,在待人接物上,教养的体现表现在我们的行为举止和对他人的关怀上。
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隐私和个人空间,不要随意干涉他人的生活。
对待服务人员要有耐心和礼貌,不要发脾气或者指手画脚。
在家庭和社交场合,我们要学会倾听和关心他人,不要一味地自我表现或者只顾自己的感受。
最后,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教养的体现更加显著。
比如,我们要注意环境卫生,不随地乱扔垃圾,保持公共场所的整洁。
在餐桌上,我们要有良好的餐桌礼仪,不要大声喧哗或者用餐不文明。
在交通出行中,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尊重他人的权益,不要随意闯红灯或者占用他人的车位。
总之,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体现着我们的修养和素质。
通过言谈举止、待人接
物和日常生活的细节,我们可以展现出自己的优雅和魅力,成为更加受人尊重和喜爱的人。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注重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培养良好的教养,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真正的教养,都藏在细节里

真正的教养,都藏在细节里“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
” 伊姐原创的亲子& 婚姻私房话你如此特别,我又怎会失望? 文| 伊姐大家有没有见过在五星酒店,跟在自己家一样旁若无人的孩子?喧哗追逐,乱扔食物,尖叫哭闹??而父母往往都在边上微笑,客人也只好报以宽容。
但我朋友Peter 夫妇不允许孩子这样。
第一次带儿子出门,他们就用温和态度告知孩子:公共场合不能到处乱跑,不准大声喧哗吵闹,自助餐只选择少量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不能随便乱拿乱放,就餐完毕要把自己的餐盘收拾好。
他们说,吃饭事小,教养事大。
我们所有做父母的,都认可“教养”对于一个孩子的重要性。
我们给孩子读经典、学习深刻的哲思、参加各种昂贵的艺术教育班。
但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教养”这东西正体现在生活的点滴细节之中。
不是才华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是教养。
父母是引路人,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所有的教养,都藏在父母对孩子的细节中。
当你因为小事对另一半不分场合大呼小叫的时候,在孩子眼里,这就是最亲密的人相处的正确方式。
当你随地吐痰随手乱扔果皮纸削的时候,在孩子眼里,这就是在公共场合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当你带着孩子被人在公车上被人让座却不知道道一声谢谢的时候,在孩子眼里,仗着自己弱势就一定要得到帮助和优先权,就成为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在漫长的童年岁月里,都是父母生活中的细节在一砖一瓦地铸造,如同难以抹掉的烙印,伴随着自己一生。
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
美国福特汽车大家都知道吧?在美国的经济危机时代,这个品牌改变了国民经济。
但创始人福特先生第一次的求职经历,大家未必都知道。
那一年美国求职环境严峻,同去的毕业生很多比福特有更好的教育背景。
福特在备台时很紧张,但轮到他进门的时候,他突然看到门口有张废纸,本能地弯腰捡了起来。
他被录取后,得知原因,那张废纸,本身就是一个测试。
从小养成的“教养”,会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随时扇动起它的翅膀。
董事长告诉他,一个把细节和教养,融入血液的人,一定是一个充满责任感和界限的人。
所谓的教养,不过就是一点一点的细节体现

所谓的教养>不过就是一点一点的细节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一个人有没有教养,其实都是从细节处去体现。
人有没有修养,和他的出身和背景有关系,但也不是绝对的关系。
很多时候,人的教养, 得益于三个方面的成绩:一是自身素质,二是家庭教育,三是学校教育。
人的教养,通常由日常细节体现出来。
不管人的身份和背景如何,只要在一些小的细节里所表现出来的言行动作,他的教养就能被认定好与坏。
人的教养,和他读书多少,有没有钱没有关系。
有时候,—个读书很多的人,不见得就有教养;而有时候,一个没念多少书的人,却能有良好的教养。
有钱没钱也一样,有钱不一定有教养「没钱也不一定就没教养。
比如说,一个读了很多书的人,学历高到博士的人,却会因为在公共场合被人不小心踩到脚而大发雷霆。
他运用他渊博的知识,很有"技术”地把对方"骂"了—顿,让人无法反驳。
只不过,这样的人,即使学历再高,知识再多,也会给人留下一个没教养的印象。
有钱的人,有一部分的人也没有能够体现出他的教养来。
有时候,真正有钱的人越有教养,而那些只是稍为有钱的,有时反而越惺惺作态,缺少教养。
所谓的教养,不过就是一点一点的细节体现记忆中,有一个人,早年与我有过一面之缘,后来再遇到他,已经成为一家眼镜厂的老板。
他脖子上戴看粗金项链,手上戴菴大戒指。
与人说话的时候,身子往后斜靠看,有时还把腿伸到茶几上,一副财大气粗的样子。
这样的人,不管多有钱,终究不是有教养的样子。
或者,是因为觉得自己比别人多挣了一点钱,然后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所以总想高人一等。
钱能买来黄金项链、戒指手镯,却买不来人的优雅与教养。
有个著名的哲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优良的品性是内心真正的财富,而衬托看品性的是良好的教养。
所以,怀财而外露,并非真正的有财。
怀财而不露,用一颗平和谦卑的心面对众生,才是真正的有教养。
"教养,并不是期望被称赞的道德优越感,而是一种本真的优雅”。
教养,其实是凡事能够尊重他人能够为别人看想一点,而不是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
凸显教养的细节作文素材

凸显教养的细节作文素材
《教养的细节》
在生活的舞台上,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如同点点繁星,闪耀着教养的光芒。
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往往最能凸显一个人的教养。
在公共场合,保持安静是一种教养。
不大声喧哗,不随意打扰他人,这看似简单的行为却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
比如在图书馆里,人们轻声走动,避免高跟鞋发出的噔噔声扰乱了那片知识的宁静;在电影院中,即使影片情节再激动人心,也只是低声交流,生怕影响到周围观众的观影体验。
排队等候时的耐心也是教养的体现。
不插队,不争抢,按照秩序依次前行。
在超市结账时,长长的队伍中,每个人都耐心等待着自己的 turn,没有焦躁,没有抱怨,因为他们懂得遵守规则是对所有人的公平。
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更是一种深刻的教养。
看到清洁工人辛勤打扫的街道,我们不会随地丢弃垃圾,而是将垃圾放入垃圾桶中,这是对他们劳动的尊重;对待服务员礼貌客气,真诚地说一声“谢谢”,这是对他们服务的认可。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与他人的目光交流。
当我们与别人交谈时,真诚地看着对方的眼睛,而不是眼神游离,这传递出我们的专注和尊重。
用餐时的礼仪也能彰显教养。
不大声咀嚼,不随意翻拣食物,尊重同桌人的感受。
这些小小的举动,让用餐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更是一种文明的体现。
一个有教养的人,会在这些细节中展现出自己的善良、尊重和自律。
他们明白,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是展现教养的机会,而这些细节就像一颗颗璀璨的宝石,镶嵌在他们的品格之中,让他们在人群中散发出独特而迷人的魅力。
让我们都从这些细节做起,用教养点亮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两天来到一家咖啡厅,注意到了两个现象:
有一个中年女性,着装朴素,静静地坐在咖啡厅的角落处喝咖啡。
临走之前,她将桌上的杯子,盘子,所有垃圾都归拢,方便服务员收拾和他人就坐后才离开。
重点是,咖啡店里是没有要求顾客自己收拾的。
另外一位女性,着装时尚,行为干练,很有一副知性女人的范儿。
只见她在桌上垫了一张白纸,然后把电脑搁在桌面,一会儿,她接了个电话,对周边静谧的气氛毫无顾忌,大声地讲了足足将近20分钟,电话结束后,没几分钟她就离开了咖啡厅,但她的座位却是杯盘狼藉。
虽说无可厚非,但前后两者的行为对比起来,实在难以不让人唏嘘。
一、最有教养的言行,就是不让人难堪。
陈丹青谈及过自己的一次经历:
有一次在大学厕所里,一个仪表堂堂的青年,二十四五岁的样子,是个研究生,非常帅的小伙,立刻跑过来站在我后面大声说:
“你是不是陈老师?我是从江西来的,你在江西插过队,我要跟你照个相。
”
“我当时非常尴尬,因为我正在撒尿。
”
然而出了厕所,他早已准备好了照相机,把陈丹青像人质一样一把夹住,不由分说就拍照。
身边太多这样的人了,毫不顾忌他人的感受。
与人相处,最基本的礼仪,就是要谈吐举止间不让人感到难堪。
叶淑穗回忆起第一次见周作人的事,对周老的为人大为钦佩。
当时,他们一群朋友按指引来到周作人的家,他们走到后院最后一排房子的第一间,轻轻地敲了几下门,门开了。
开门的是一位戴着眼镜、中等身材、长圆脸、留着一字胡、身穿背心的老人。
他们推断这位老人可能就是周作人,便说明了来意。
可那位老人一听要找周作人,就赶紧说:“周作人住在后面。
”
于是,叶淑穗和友人就往后面走,再敲门,出来的人回答说周作人就住在前面这排房子的第一间。
他们只得转回身再敲那个门。
来开门的还是刚才那位老人,说他自己就是周作人,不同的是,他穿上了整齐的上衣。
周作人的这一行为,虽说卖了几个关子,让来访的客人多走了几步路,但这一切,正是一个大家才有的风度。
尊重他人的感受,不让人难堪,其实就是尊重自己。
二、真正的有修养,是不需言说的。
历史学家顾颉刚是一个口吃患者,曾有一次坐火车回乡,路途遥远倍感无聊,便想和邻座的旅客聊天解闷。
刚好邻座是一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年轻人,他侧身主动和他打招呼:“你好,你也……是……是去苏州的吗?”
年轻人转过脸看着顾颉刚,没有说话,只是微笑着点点头。
“出去……求学的?”顾颉刚继续找话。
年轻人仍是微笑着点点头。
“你什么……时候……到终点站呢?”
顾颉刚不甘心受此冷遇,继续追问着,年轻人依旧沉默不语,拿出车票微笑示意顾颉刚。
这时,坐在顾颉刚不远处的一位同行朋友看不下去了,他气冲冲地跑来责问年轻人:“你这个人怎么回事?没听见他正和你说话吗?”
年轻人没有理他,只是一个劲儿地微笑着,顾颉刚伸手示意朋友不要为难对方,于是就此作罢。
当他们快到上海站准备下车的时候,顾颉刚突然发现那个年轻人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走了,只留下一张字条:
“兄弟,我叫冯友兰。
很抱歉我刚才的所作所为。
我也是一个口吃病患者,而且是越急越说不出话来。
我之所以没有和你搭话,是因为我不想让你误解,以为我在嘲笑你。
”
顾颉刚看后对年轻人的行为折服不已,从此记住了这个叫冯友兰的人。
真正的有教养,是不需言说的,他们打心底里将对方当一回事。
即使为难自己,也不会为难他人,这也是一种高贵人格的自然流露。
三、一个人的教养,全在细节处。
古人说: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一个人的教养与尊贵,全体现在细节处:
1、把你说的“不对”统统改成“对”。
不要轻易否定他人,肯定对方的观点,再给出不同的见解。
2、你可以偶尔和朋友开个玩笑,但绝不可拿他喜欢的东西开玩笑。
3、初次见面,一定要努力记住别人的名字。
很多人说自己记不住别人的名字,其实你不是记不住,而是不在意。
4、你再愤怒,也不能说真正伤害对方自尊的话。
越熟悉的人,反而越了解对方的死穴,但不要因为熟悉而伤害别人。
5、看破,但不点破,给别人留一点余地。
发现对方说错话或者说谎,不要当面拆穿。
即便是那个最终上了断头台的路易十六王后,不经意间踩到了刽子手的脚,也会下意识地说一声“对不起!”
如此难得的尊贵,虽说将生命输给了历史,却将尊贵留给了千秋后世。
那些混得风生水起的人,不见得每个人都有过人的能耐,他们靠的也许就是一份小心,一种对细节的执着关注。
这样的人,无论沉浮,往往都能四海通达,左右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