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紫藤萝瀑布优秀一等奖教案及教学设计
紫藤萝瀑布一等奖公开课教案【】

紫藤萝瀑布一等奖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植物的秘密》教材第三章《赏花识木》的第二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紫藤萝瀑布的植物学特征、生长环境、花语寓意等方面进行讲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紫藤萝瀑布的植物学特征,掌握其生长习性和花语寓意。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紫藤萝瀑布的植物学特征、生长环境、花语寓意。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欣赏紫藤萝瀑布的美,提高审美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紫藤萝瀑布的图片、实物、PPT课件、挂图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紫藤萝瀑布的图片、实物等教具,引导学生从视觉、嗅觉等方面感受紫藤萝瀑布的美。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紫藤萝瀑布的植物学特征、生长环境、花语寓意等内容。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PPT课件展示紫藤萝瀑布的图片,分析其美学特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紫藤萝瀑布的图片,讨论其特点,并进行简短汇报。
5. 课堂小结(5分钟)6. 板书设计(5分钟)将紫藤萝瀑布的植物学特征、生长环境、花语寓意等内容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
六、板书设计1. 紫藤萝瀑布的植物学特征2. 紫藤萝瀑布的生长环境3. 紫藤萝瀑布的花语寓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紫藤萝瀑布为题材,创作一幅绘画作品或写一篇短文。
答案:根据学生个人兴趣和特长进行创作,无固定答案。
2.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谈你对紫藤萝瀑布的感悟。
答案: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不少于2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实地观察紫藤萝瀑布,加深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
(2)开展以“紫藤萝瀑布”为主题的诗歌朗诵、摄影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综合素养。
2024年《紫藤萝瀑布》优秀教案

学习这篇文章,应首先整体感知内容,在了解背景知识的基础上感悟中心。其次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段落或句子,反复品读,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最后,赏析语段中的好句子,体会作者由紫藤萝瀑布而对生命产生了怎样的感悟,从而使自己体会人生,感悟生命。
一、预习
1.字词积累运用
二、预习交流:图片点击抢答 设计说明:检查字词是能督促学生认真预习,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教师对重点的词语加以点拨强调。
三、激情朗读:
四、整体感知课文:
1、 课文围绕着“花”写了哪些内容?请在下列横线上各填上一个字。
2、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按要求填空。
因为家庭迫害,小弟身患绝症等原因,多年来 焦虑和悲痛 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遇到了盛开的紫藤萝瀑布,在立足观赏之后,作者深受启发和鼓舞,获得了 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作者又想到十年来紫藤萝的变迁史,由藤萝引向生命的思考,进而感悟出人生的哲理 。
那淡紫色的瀑布般的紫藤萝闪烁着生命的光辉,仿佛在向她倾诉着什么。
我们一起学习散文《紫藤萝瀑布》。
二、听读——整体把握
1、请一位同学和老师合作朗读课文,请其他同学感受文中的形象和作者的感情。
2、整体把握文章的话题、形象及线索,理出花、人、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①、作者藉着这篇文章想和我们讨论一个怎样的话题?(生命)
三、品读——深入探究
1、请同学们带着两个问题品读课文。
找出你认为最美的画面,读一读,说说它美在哪里。画出你认为最富哲理的句子,品味其深沉的内涵。
2、自由朗读,不时圈点勾画。
3、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画面,品读赏析。师适时引导、点拨。
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注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带着欣赏之情,读出对生命的礼赞。引导学生理解“挑逗”的语境义。
紫藤萝瀑布一等奖公开课教案【】

紫藤萝瀑布一等奖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七单元《紫藤萝瀑布》。
具体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分析紫藤萝的形象描绘,感悟作者的创作情感,以及探讨文本的文学特色。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了解紫藤萝的生长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与欣赏。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紫藤萝形象描绘的分析,作者情感的感悟。
难点:文本文学特色的探讨,学生对自然美的感悟与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紫藤萝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自然美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a. 让学生观察紫藤萝的图片,描述其外观特点。
2. 课文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紫藤萝瀑布的描绘。
a. 学生自主阅读,边读边划出重点句子。
b.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
3.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感悟作者的创作情感。
a. 教师选取课文中的典型例句,进行分析讲解。
b. 学生跟随教师分析,体会作者情感。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练习。
a. 教师给出创作主题,学生进行现场创作。
b.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5. 文学特色探讨: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分析紫藤萝的象征意义。
a.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紫藤萝的象征意义。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紫藤萝瀑布2. 重点词汇:繁茂、飘落、激情、生命3. 文学特色:象征、抒情、描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紫藤萝为题材,写一篇描绘自然美的作文。
a. 要求: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美的感悟。
b. 答案:学生根据个人感悟进行创作,教师批改并给予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描绘自然美的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紫藤萝瀑布》精品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部编

《紫藤萝瀑布》精品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部编教案:《紫藤萝瀑布》精品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部编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用自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内容为第17课《紫藤萝瀑布》。
课文描绘了作者宗璞观赏紫藤萝瀑布的美景,从而领悟到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本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旨在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紫藤萝瀑布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了解紫藤萝的生长特点和瀑布的成因,提高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领悟课文所表达的生活哲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2. 学具:课本、练习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紫藤萝瀑布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其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5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在小组内交流分享。
3. 课堂讲解(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讲解紫藤萝的生长特点和瀑布的成因,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 品读感悟(10分钟)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讨论课文所表达的生活哲理。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检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6. 课堂小结(3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紫藤萝瀑布板书内容:生长特点:攀援生长,紫白色花朵瀑布成因:水流冲击,形成瀑布生活哲理:珍惜生命,拥抱生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课文《紫藤萝瀑布》。
(2)以“我眼中的紫藤萝瀑布”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1)背诵课文《紫藤萝瀑布》。
(2)我眼中的紫藤萝瀑布:夏天,紫藤萝盛开,像一片紫色的云彩。
紫藤萝瀑布(一等奖公开课教案【】

紫藤萝瀑布(一等奖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六课《紫藤萝瀑布》。
本课主要介绍了紫藤萝瀑布的地理位置、特点以及作者对它的感受和思考。
文章通过对紫藤萝瀑布的描绘,表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同时传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领会作者对紫藤萝瀑布的描绘和赞美。
2. 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3.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景物描写的练习。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难点:对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对作者情感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紫藤萝瀑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激发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 讲解分析: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4. 实践练习:学生进行景物描写的练习,教师进行指导。
5.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练习作品,进行课堂讨论,互相学习和借鉴。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紫藤萝瀑布作者:宗璞地理位置:描写方法:特点:表达方式:作者感受:七、作业设计1. 请根据你对紫藤萝瀑布的了解,写一段描绘它的文字。
答案:紫藤萝瀑布位于,特点是,作者对它的感受是。
2. 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描绘紫藤萝瀑布的。
答案:作者通过详细的描写,表现了紫藤萝瀑布的美丽和壮观,同时也传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对紫藤萝瀑布的描绘和分析,使学生对大自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热爱。
同时,通过实践练习,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拓展延伸:课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丽和奇妙,进一步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紫藤萝瀑布(一等奖公开课教案)

紫藤萝瀑布(一等奖公开课教案)教案:紫藤萝瀑布教学内容:本节课以《紫藤萝瀑布》为教学文本,主要涉及散文的阅读与欣赏。
教材章节为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作者宗璞以及紫藤萝瀑布的相关背景,掌握散文的基本阅读方法,领会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紫藤萝瀑布》的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2. 学生能够运用散文阅读的方法,品味课文中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3. 学生能够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启发自己的思考。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通过课文阅读,理解作者对紫藤萝瀑布的描绘及其背后的意义。
难点:深入领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人生感悟,以及如何运用散文阅读的方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1. 多媒体教具:用于展示课文插图、播放相关音频和视频资料。
2. 课文文本:每个学生准备一份课文文本,方便阅读和笔记。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紫藤萝瀑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景。
2.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宗璞以及课文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自主阅读(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本内容,感受作者的写作风格。
2. 学生就阅读过程中的疑问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
四、品鉴与感悟(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选取课文中的精彩片段进行品鉴,分享自己的感悟。
2. 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学生观点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五、课堂小结(5分钟)板书设计:1. 课文《紫藤萝瀑布》2. 作者:宗璞3. 散文阅读方法:感受语言美、品味情感美、领悟人生哲理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课文《紫藤萝瀑布》,谈谈你对散文阅读的理解。
2. 作业答案:散文阅读是一种以感受语言美、品味情感美、领悟人生哲理为主要目标的阅读方式。
通过阅读《紫藤萝瀑布》,我深刻体会到了散文的魅力,不仅欣赏到了作者优美的文字,还从中领悟到了人生的哲理。
紫藤萝瀑布(一等奖公开课教案【】

紫藤萝瀑布(一等奖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八年级下册,具体章节为《紫藤萝瀑布》。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文章的作者介绍、文章的背景、生字词的学习、文章内容分析、主题思想探讨以及修辞手法解析。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文章中的生字词,理解文章的背景及作者的创作意图,分析并领会文章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文章主题思想的理解,修辞手法的解析。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美丽的紫藤萝图片,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进而引入课文学习。
2. 自主学习:学生预习课文,解决生字词,了解文章背景及作者。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探讨修辞手法。
4. 例题讲解:针对文章的重点、难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章的优美语句,分享阅读感悟。
六、板书设计1. 《紫藤萝瀑布》2. 作者:宗璞3. 主题思想: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生命的顽强与坚韧。
4. 重点词语:蔓延、盘曲、交织、绽放、灿烂、辉煌、瀑布、波澜壮阔等。
5.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举例说明。
(3)根据文章内容,描绘一幅紫藤萝瀑布的画面。
2. 答案:(1)文章主题思想:赞美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表达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
(2)修辞手法解析:略。
(3)画面描绘: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宗璞的其他作品,了解其写作风格,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第18课《紫藤萝瀑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8课《紫藤萝瀑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揣摩文本,欣赏藤萝之美。
2.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体会托物言志写作手法的效果。
3.感悟文章主旨,激发热爱大自然、从自然中汲取力量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揣摩文本,欣赏藤萝之美。
三、教学难点感悟文章主旨,激发热爱大自然、从自然中汲取力量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天地万物往往能给人以思考和启迪,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
2.展示紫藤萝的图片,大致了解这种植物。
3. 了解背景1)宗璞,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她创作翻译并举,小说散文俱佳,是当代女作家中屈指可数的学者型作家。
家人在“文革”中深受迫害。
2)在昆明时严重贫血,站着站着就晕倒后来索性染上肺结核休学在家经历名目繁多的手术,人赠雅号“挨千刀的"。
(宗璞《花朝节的纪念》)3)(弟弟)肿瘤取出来了,有一个半成人的拳头大,一面已经坏死﹣怎么能让这致命东西在他身体里长到这样大!那一段悲痛的焦虑的日子,我不忍写,也不能写。
每一念及,便泪下如雨,纸上一片模糊。
(宗璞《哭小弟》)4.检测预习,纠正生字词。
①迸(bèng )溅②琼(qióng )浆③忍俊不禁(j īn)④仙露琼(qióng)浆⑤伫(zhù)立⑥酒酿(niàng )⑦伶仃(dīng )⑧盘虬(qiú)发端:开始,开端。
终极:终点。
迸bèng溅:向四处飞溅。
繁密:多而密。
凝望:目不转睛地看;注目远望。
依傍:依靠。
伶仃:文中指孤独,没有依靠。
仙露琼浆:比喻酒非常鲜美;文中比喻花朵中装的露水。
盘虬卧龙:形容枝干弯弯曲曲、苍劲有力。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察言观色:观察言语脸色来揣摩对方的心意。
(二)任务一:朗读,看花寻美1.自由朗读课文、听范文朗读;2.小组内分享课前在书本上批注的含修辞的句子以及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藤萝瀑布优秀一等奖教案及教学设计导语:大千世界,一草一木,只要你去细心体会,都会从中得到许多启示,面对不同的景物,在不同的心情下,都会产生不同的情感。
《紫藤萝瀑布》的作者就是在自己弟弟身患绝症死后,自己面对紫藤萝花产生的感想。
在这样的心情下,面对着盛开的紫藤萝,他所见所想到什么呢?以下是本人整理的紫藤萝瀑布优秀一等奖教案及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参考!紫藤萝瀑布优秀一等奖教案及教学设计【教学目的】诵读品味,体会写景的精妙和作者的感觉,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教学重点】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理解十多年前紫藤萝的遭遇。
【教学程序】教学方法1.自读点拨法。
2.诵读法。
3.作卡片,摘抄优美语句。
媒体设计配乐朗读磁带;幻灯片投影字词、作者简介、配文插图、语句揣摩练习。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同学们,生活中的花鸟虫鱼,你最喜欢哪一种呢?哪一种曾触发你的联想,牵动你的情思?(同学们发言。
)的确,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像作家那样用"第三只眼睛"--发现美的眼睛细心观察,并认真体会,那么,山水花木、鸟兽虫鱼等平常之物都会带给我们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启迪。
今天,让我们到一条紫色的瀑布边走走,去感受生命的色彩、倾听生命的歌唱吧。
二、解题《紫藤萝瀑布》是一篇让人在绚丽的色彩、奔腾的激流中感悟生命意义的作品。
作者宗璞(1927~),原名冯宗璞,其小说《弦上的梦》1978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1977~197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另创作了大量游记、散文,《西湖漫笔》、《紫藤萝瀑布》、《丁香结》、《水仙辞》、《三松堂断忆》等,清雅脱俗,温馨自然,充满了情趣、理趣和文化气息。
三、研习课文1.速读,整体感知①自由散读,根据语境理解字词。
②紫藤萝瀑布有什么特点?从字面上看,作者把它与什么联系起来?明确:让学生在通读的基础上,抓住紫藤萝瀑布的特征,勾出紫藤萝联想到的“生命”、“精神的喜悦和生的宁静”、“生死谜”、“手足情”等字眼,为下文理解作者抒发的感情作准备。
(解说:旨在让学生根据语境识记字词,初步感受“写了什么景”、“抒发了什么情”。
)2.具体研习,突出重点,突破难点①前一部分描写盛开的紫藤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了紫藤萝盛开的景象。
紫藤萝成片成片地盛开时,居然能"像一条瀑布......在流动,在欢笑",那"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的"点点银光",多像"迸溅的水花",那是阳光下跳动着的紫色的音符,正谱写着生命的欢歌啊!再看那每一条盛开的花,都是鼓满了帆的船,漾满了笑意的脸,何其蓬勃、何其"辉煌"!作者用贴切的比喻、拟人,绘声绘色地把紫藤萝开放的盛景展现在读者面前。
(解说:让学生通过诵读、讨论,体会抓住景物特点,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
)②怎样理解特定历史时期有关紫藤萝的故事?明确:萧杀的政治气候禁锢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花也有情,竟寂寥得"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后来连"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可花儿并没有枯死,那顽强的根,纵然饱经摧折也孕育着希望的种子,随时准备破土而出。
看,"藤萝又开花了,开得那样盛,那样密",它汇成了奔腾的瀑布。
立在瀑布边,掬一捧入口,便是滋润着干涸心田;抚摸鼓胀的花朵,便是起锚生命的航船。
这一段故事,是作者极尽铺陈点染之能事,描写了紫藤萝开放的盛景后,笔锋陡然一转而写的。
理解这一段故事,可略为交代背景,设"凋零了的紫藤萝后来怎么样?"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理解,紫藤萝的一荣一枯,正昭示了生命的价值和希望的可贵。
③朗读第8段和第11段,体会作者的感情。
明确:如瀑布般的紫藤萝盛开着,散发着蓬勃的生命的气息,高奏着昂扬的希望的乐曲,解开了"生死谜",抚慰着"手足情"。
不是吗?只要种子在,花谢了还有再开的时候;只要真情在,许多失去的还有再来的时候,人生在世,纵有艰难险阻,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暗礁、险滩又怎能阻碍"满装生命的酒酿"的"紫色的花舱"驶向彼岸呢?(解说:让学生揣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情感。
)3.品读,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一切景语皆情语。
朗读写景段,让学生图画出景物描写中渗透了作者情感的语句。
如"辉煌淡紫色"的"辉煌"抒发了作者对瀑布生命力的盛赞之情,"流动""欢笑"传达了生的喜悦。
"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表达了作者失落怅惆的情绪。
(解说:让学生通过诵读,体会景中之情,学习情景交融的写法。
)四、迁移训练以《绿色的海洋》为题,抓住森林的特点,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借景抒情,写一段150字左右的文字。
五、布置作业本文还能给你什么联想和启示?课后写一篇练笔。
(解说:训练联想能力,可类比联想,也可相反联想) 紫藤萝瀑布优秀一等奖教案及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词语、作者及介绍,领悟重点语句的含义。
2、掌握文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
加强学生对事物观察欣赏的能力。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欣赏事物内在美的能力;领悟自然界生命的生生不息的精神美,以及人类战胜困难的意志美。
教学重难点:1、掌握文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
2、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加深对人生的理解。
教材分析:《紫藤萝瀑布》是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性散文。
当时作者积个人悲痛和历史阴霾于心中,在庭院中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
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命之美好和永恒。
作者生动地描写了紫藤萝,突出了花的勃勃生机,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抒发了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思想感情。
本文语言流畅、优美、意境深远,在如画的紫藤萝画面前,作者感悟到生命的真谛: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花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心理发育尚未成熟,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因此,对人生、生命的感悟还不够深刻,学习本文,意在让学生能体悟出作者对生命引发的思考,并能获得对人生的情感体验,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学法指导: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自主评价老师范读,竞争打擂的过程中,学会如何朗读抒情散文,体会作者情感;在分小组合作探究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获得研读、精读、品读的学习方法,品味文中传神的语句。
学习准备:1、查阅作者相关资料2、认真预习诗歌内容,查字典解决“读一读、写一写”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都接触过许多花草树木。
大千世界,一草一木,只要你用心体会,你从中会获得许多启示。
即使面对同一景物,在不同的心情下,都会产生不同的情感。
《紫藤萝瀑布》的作者就是在自己弟弟身患绝症死后,自己面对紫藤萝花产生的感想。
在这样的心情下,面对着盛开的紫藤萝,作者的所见所想又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领略一下作者独特的心理体验。
二、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课文(小组内部完成以下问题)查字典,给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迸溅( ) 伶仃( ) 盘虬( )卧龙仙露琼( )浆酒酿( )2、学生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并思考问题:(1)本文主要从赏花、想花和忆花三个方面来描绘紫藤萝瀑布的,试给课文划分层次;(2)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3)这篇文章单纯地是描绘紫藤萝瀑布吗?试找出文中最能表现课文中心的句子。
三、研读与赏析好文章总有一些精彩片段,研读这些片段,是对文章内涵的具体把握,也是对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探究。
本文以“紫藤萝瀑布”为题,但文章的主要内容显然不仅仅是描写紫藤萝。
作者面对盛开的紫藤萝花,深受启示,抚今追昔,感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这种写法称之为“托物言志”或曰“借景抒情”。
下面我们深入细致地研讨课文1、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内容。
2、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段落或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并反复品读,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
3、联系背景材料,试说说紫藤萝的命运有什么象征意义。
4、作者是怎样由紫藤萝的形象感悟出人生的意义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议一议。
5、你能用自己的经历或见闻印证“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吗? 文章开头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说“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各有什么含义?其作用是什么?四、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班内交流:1、课文第2段主要是从哪方面来描绘紫藤萝的?其特点是什么?2、课文第3-7段又写了紫藤萝的哪方面?如何理解作者在本段中由花的热闹写到自己精神的写作思路?3、课文8、9段从紫藤萝的哪方面进行了描写?其特征是什么?其中作者为什么要提到紫藤萝的被毁与重生,其目的是什么?4、举例说明本文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5、从哪些内容上,可以看出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含蓄而深沉的?当堂检测1、给加点的字注音迸溅( ) 伶仃( ) 盘虬卧龙( ) 仙露琼浆( ) 酒酿( ) 伫立( ) 挑逗( ) 凝望( ) 忍俊不禁( )2、正确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进溅:挑逗:忍俊不禁:伫立:仙露琼浆:伶仃:察言观色:盘虬卧龙:3、《紫藤萝瀑布》中写道:藤萝“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后来连“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可花儿并没有枯死,“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
作者赞美藤萝顽强的,并由此联想到人的生命。
文章运用的是的写法。
4、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要求与例句中的格式相似,修辞手法相同。
例句:我愿是一朵欢乐的浪花,为大海营造一点生机。
仿写:反馈矫正1、课文中哪些句子能够引起你的情感共鸣?谈出你的体会。
2、你认为文中哪些景物描写的句子最好,请你仿写几句。
3、学完本文你从作者身上学到了什么?你认为应当怎样对待人生的挫折与不幸?4、有人评论说《紫藤萝瀑布》既是一幅精致的画,又是一首深沉的歌,这两方面体现在什么地方,请作简要回答。
典型习题启迪生命的梅⑴大雪初霁,天地茫茫。
⑵如月光普照大地,如白云铺洒人间。
⑶踏着雪,我缓缓而来。
我已闻到那幽幽的香。
是你吗,雾中的仙子,雪中的皇后?是你吗,潜雪傲霜的梅?⑷是的,一定是你。
虽然,如雪般洁白的你,可以骗过我的眼睛,然而,胜过雪的那一段香,我又怎会感觉不到?淡雅清新的幽香飘然而来,使我恍若越脱尘世,如入圣地。
正如林妹妹说的那样“沁梅香可嚼”,我忍不住细细品味着。
⑸近了,近了,是的,我已看见你。
疏缀枝头,粉妆玉琢。
褐色梅枝清峻古健,欹长的枝条上弥漫着连绵的“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