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车间清洁、消毒管理规程
洁净室使用消毒频率管理规程

1.目的
为规范洁净室使用、消毒频率,特制定本规程。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洁净室使用、消毒频率。
3.职责
3.1. 生产管理部:负责本规程的起草、审核、培训实施。
3.2. 生产车间:负责贯彻执行。
3.3. QA:负责监督执行。
3.4. 总经理:负责本规程的审批。
4.定义
无
5.引用标准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版
6.材料
6.1.仪器设备
无
6.2.器材、用具
无
6.3.其他
无
7.流程图
无
8. 内容
8.1.使用
8.1.1. 洁净室操作连续使用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
8.1.2. 每日使用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
8.1.3. 消毒
8.2. 洁净室见《洁净区清洁消毒操作SOP》
8.2.1. 每天两次使用的间隔消毒时间不得少于3小时。
8.2.2. 每班次工作前进行臭氧消毒3小时。
8.注意事项
无
9.附录及派生记录
无
10.相关文件
无
11.修订记录。
洁净厂房、洁净区共用部分清洁消毒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洁净厂房清洁、消毒规程,保证洁净厂房正确清洁与消毒,防止洁净区污染。
2、范围:2.1本规程适用于C级洁净厂房、清洁区共用部份的清洁与消毒操作,其具体的清洁范围应不包括:2.1.1设备、容器、生产工具;2.1.2称量器具、测量器具;2.1.3排汽系统、捕尘系统;2.1.4传递门、传递窗;2.1.5清洁工具;3、责任者:3.1洁净厂房各岗位操作人员对本标准实施负责,车间质量员负责检查与监督;3.2 班组(工段)长、车间主任、质量保证部们QA负责本标准的实施实行监督管理。
4、操作的内容和要求:4.1 C级洁净厂房的清洁、消毒范围包括及对象:4.1.1顶棚、灯罩、高效送风口散流板、回风口、墙壁;4.1.2门、窗、操作台、水池、地漏、地面、配电箱;4.1.3电话、手消毒器、烘手器;4.1.4更衣柜、更鞋架、更衣回收容器;4.1.5清洁工具存放架、容器存放架;4.1.6生产废弃物、废弃物容器。
4.2清洁实施条件、频次及内容:4.2.1洁净厂房内清洁频次及范围如下表:4.2.2洁净内设备、容器、生产工具、排汽系统、捕尘系统、传递门、传递窗、清洁工具的清洁和消毒频次见各自具体文件中,在此不列入。
4.3清洁剂、洗涤剂、消毒剂品种规定:4.3.1清洁剂:饮用水、纯化水4.3.2洗涤剂:1%洗洁精、1%洗衣粉液4.3.3消毒剂: 0.1%新洁尔灭溶液、0.1%醋酸洗泌泰溶液。
4.3.4消毒剂品种应根据《洗涤剂、消毒剂配制使用规程》中的适用范围和频率规定使用,并应每月进行定期更换,以防止产生耐药菌。
4.3.5 消毒剂不得用于与药物直接接触的设备或容器内表面,以防止消毒剂残留,影响产品质量。
4.3.6洗涤剂不得用于与药物直接接触的设备、容器表面,以防止洗涤剂残留,影响产品质量。
4.4 清洁、消毒工具:4.4.1为洁净区专用拖布、抹布(不脱落纤维和颗粒)、清洗桶、吸尘器、梯、清洁擦、清洗刷等。
4.5清洁、消毒方法程序及要求:4.5.1洁净内各岗位应按指定的清洁或消毒频率规定,在工作结束后1小时内,必须进行所管辖的厂房区域内按规定的清洁范围清洁;4.5.2清洁或消毒方法见下表:4.5.3清洁、消毒顺序:4.5.3.1应严格按以下清洁或消毒顺序进行清洁或消毒,以防止清洁或消毒顺序不正确造成已清洁的设施带来污染。
洁净区清洁消毒管理规程

文件名称洁净区清洁消毒治理规程文件编号/SMP-WS-10版本/修改A/0 生效日期页次第1/4页次制定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分发1目的建立洁净区清洁消毒治理规程,确保洁净区的洁净卫生及产品质量。
2 范围适用于全部洁净区的操纵。
3 责任人洁净区操作人员实施、生产主管、质检员负责监督。
4 内容4.1 清洁消毒工具4.1.1洁净区必须配备专用清洁消毒工具,清洁消毒工具必须储藏在专用的房间内,房间应位于相应的级区内并有明显标志。
洁净工具为:不脱落纤维的清洁抹布、洁净扫帚、洁净拖把等。
4.1.3 清洗方法:用洁净的饮用水洗净晾干即可。
存放:放于洁具间架子上,摆列整齐,分色治理。
4.2 消毒剂4.2.1本公司采纳甲醛、臭氧熏蒸消毒法及外表消毒法,常用的外表消毒剂有乙醇、新洁尔灭。
4.2.2 消毒剂的浓度应按规定精确配制,稀释的消毒剂应存放在洁净容器内,未经灭菌的不应超过贮存期。
4.2.3 使用时,每5升消毒剂所擦洗面积不得大于25m2,以确保清洁效果。
4.2.4消毒剂由车间化验员按规定配制和存放。
4.2.4消毒液应交叉使用,定期更换,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
4.3 三十万级洁净区每日生产前,室内用紫外线消毒半小时,同时开启送风机。
4.3.1.2 生产结束后,用洁净区扫帚清扫地面,将生产遗留的废弃物清理出本地域。
按清洁工具及存放的治理规程中要求,用不同颜色的干的抹布分别将设备外壳、工作台面、凳子、门窗及室内其他用具的擦拭一遍,然后将抹布洗净,再用抹布浸泡新洁尔灭溶液或70%—75%的乙醇后将以上部位重新擦拭一遍。
4.3.1.4 将洁净区拖把洗湿,拧水至拖把不滴水。
然后将地面全部拖洗,将污迹、灰尘拖净,然后将拖把洗净,再用拖把浸泡新洁尔灭溶液或70%—75%的乙醇后将地面重新擦拭一遍。
每周按每日清洁要求进行清洁。
4.3.2.2每周一早晨,用臭氧发生器进行空气消毒。
每次消毒30分钟。
消毒完毕后,用净化系统进行换风30分钟。
药企生产车间洁净区清洁卫生管理规程

药企生产车间洁净区清洁卫生管理规程一、目的 Purpose本规程规定了药企生产车间洁净区的清洁、消毒、灭菌标准操作程序。
二、适用范围 Scope适用于药企生产车间车间洁净区清洁、消毒、灭菌操作。
三、责任 Responsibilities1.药企生产车间所有清洁洁净区的人员均需遵守本规程。
2.质量保证部负责洁净区清洁过程及结果的监督。
四、内容 Content1. 清洁用具1.1 洁净区清洁使用专用清洁用具,应采用不易掉毛、落屑的材质。
1.2 不同区域和部位的清洁用具应分开使用,不得混用,不同区域的清洁器具应定期更换,更换频率不得低于最低更换频率的要求,详见下表:1.3 不同洁净区的清洁器具应分开使用和存放在洁具间,以免交叉污染。
2. 清洁顺序原则2.1 洁净区与设备之间应先清洁厂房后清洁桌椅,最后清洁设备。
2.2 洁净区的清洁顺序是先顶棚,后墙面,最后地面。
2.3 洁净区清洁时应先清洁洁净度高的地方。
2.4 设备清洁顺序是先内后外,先上后下。
3. 洁净区的清洁方法3.1 把洁净抹布浸没在消毒剂桶内,浸没时间不少于5秒。
将浸泡消毒液的洁净抹布夹在万向擦上。
3.2用万向擦紧贴顶棚、墙面或地面末端的一头开始往前推,如果遇到拐角,在拐角处万向擦90度拐弯继续往前推,推到另一头末端的时候万向擦180度旋转,万向擦头之前三分之一处重合之前所拖过的轨迹往回拖。
3.3 在拖擦过程中,如果抹布已经不能托擦出明显的消毒液痕迹,则需要润洗抹布。
把抹布浸没在消毒剂桶内,在消毒剂桶内上下荡洗,荡洗次数不少于10个来回。
3.4 直至顶棚、墙面或地面完全被拖擦到,表面无污渍痕迹为止。
3.5 特殊处理:如果墙面或地面有顽固污渍,用万向擦夹洁净抹布难以擦除,用洁净抹布沾消毒剂擦拭。
4. 桌椅的清洁方法4.1 把洁净抹布完全浸泡在消毒剂中至少5秒,用手揉搓不少于5次,用手拧干。
4.2 擦拭桌面或椅子的表面,顺序是从上往下。
4.3 当洁净抹布擦拭时不能擦出明显水迹时需冲洗浸泡,用手揉搓不少于5次。
05洁净区厂房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建立洁净区厂房清洁、消毒标准规程,保证洁净区清洁卫生。
2. 范围:适用于洁净区厂房设施的清洁、消毒。
3. 责任:生产技术部、质量管理部、设备工程部、车间主任、操作员工对本规范实施负责。
4. 内容:
每天生产结束后,对每个岗位进行清场,对厂房设施进行清洁:
4.1.1 厂房内地面、墙壁、顶棚、门窗、地漏等清洁方法、清洁工具及清洁剂、消毒剂见下表:
清洁区域及清洁频率
4.1.3 所用消毒剂每周轮换一次。
4.1.4 臭氧消毒可根据室内菌检情况决定消毒周期。
4.1.5 每个区域清洁结束,及时填写清洁记录,经监控员检查合格后,挂上清洁合格证。
注意!原则上,区内设备和器具的清洁应在厂房清洁后进行,并应在执行厂房清洁时对设备和器具采取必要的污染保护措施。
警告!在执行清洁操作时严格注意电器安全和其它安全事项!
文件编号名称:SB-R-05-00 消毒记录第 4 页共 5 页
消毒记录
设施设备名称:
文件编号名称:SB-R-05-00 设备清洁记录第 5 页共 5 页
设备清洁记录。
净化车间卫生管理制度

净化车间卫生管理制度一、总则净化车间是现代化生产的重要场所,保持其卫生整洁是保障生产质量和员工健康的重要前提。
为了规范和加强净化车间的卫生管理工作,制定本净化车间卫生管理制度。
二、责任部门净化车间卫生管理由生产部门负责,生产部门设立专门的卫生管理人员,负责具体的卫生管理工作。
三、工作内容1. 每日卫生清洁:每日对净化车间进行卫生清洁,包括地面、墙面、设备、工作台等的清洁工作。
特别是在生产结束后,要及时清理生产过程中留下的垃圾、废料等。
2. 定期清洁:每周对净化车间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洁,包括设备、通风口、过滤器等的清洁工作。
对于需要更换的过滤器或其他卫生设备,要及时更换。
3. 定期消毒:每月进行一次全面的消毒工作,使用专门的消毒剂对净化车间进行消毒处理,确保生产环境的卫生安全。
4. 病原体控制:加强对净化车间空气质量的监测,防止病原体的传播和扩散。
对于发现的病原体,要及时进行处理和消毒。
5. 废弃物处理:对于产生的废弃物要及时进行分类、处理和清理,确保废弃物不对生产环境造成污染。
6. 人员卫生:加强对员工卫生的管理,要求员工在进入净化车间前必须进行身体清洁、更换工作服和鞋套,确保员工不将细菌、病毒等带入净化车间。
7. 建立卫生档案:对净化车间卫生管理工作进行档案记录,确保卫生管理工作的规范和持续性。
四、责任制度1. 生产部门负责净化车间的卫生管理工作,对卫生管理人员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
2. 卫生管理人员负责具体的卫生管理工作,对卫生清洁、消毒、病原体控制、废弃物处理、人员卫生等进行全面管理。
3. 员工必须遵守净化车间的卫生管理制度,不得随意乱扔垃圾、吸烟、喧哗等影响工作环境和生产质量的行为。
五、奖惩措施1. 对卫生管理工作出色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激励其继续加强卫生管理工作。
2. 对违反卫生管理制度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批评教育和警告,情节严重的要追究责任,并对其进行处罚。
六、监督检查生产部门负责对净化车间的卫生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确保卫生管理工作得到有效执行。
车间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车间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相关推荐车间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精选8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很多场合都离不了制度,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那么制度的格式,你掌握了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车间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车间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篇1为了创造干净、整洁、舒适的工作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车间主任负责对车间所辖区域划分成若干片区分配给各班组承包负责,班长负责指挥、协调、监督、带领本班员工随时对自己负责区域进行日常清洁、整治;车间组织对各责任片区进行检查、评比和考核。
第二条、整理清洁标准可按本规定和其他专项规定要求执行。
第三条、车间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工作服工作鞋必须保持整洁干净,要防止交叉污染,发现或怀疑有传染性疾病时,应及时就医。
第四条、要保持操作区地面和墙壁无垃圾、无污迹,门窗无积灰、无污迹,工作凳放置在制定位置并摆放整齐,电缆沟要保持清洁。
第五条、控制台无积灰,台面干净,台面上只能放置与工作有关的记录本、当班分析单和传达文件等物品,不能堆放其他物品。
第六条、通讯设备、饭盒、水杯等个人工作生活用品要收拾整齐,放在规定的位置上。
第七条、各班工具箱要保持整齐干净,公用工具要定位摆放,报废工具要及时处理,无关物品不允许放在工具箱内。
第八条、污水沟要保持清洁、通畅。
第九条、车间油桶要在专属的区域内摆放整齐,好油桶、废油桶、空桶要区分放置。
第十条、操作时产生的垃圾和洒落的物料当班人员交班时要清理干净,禁止推至下一班。
第十一条、各槽罐、机泵、管线等设备表面干净无油污,操作中造成设备污染的要及时清理干净。
第十二条、各种操作工具、运送工具、辅助材料等均按指定地点整齐摆放,并保持其清洁。
第十三条、未使用的工具、材料要堆放整齐,并且要与回收材料区分开。
报废的材料要送到指定地点整齐存放。
车间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篇2一、目的:为规范生产车间的现场卫生管理、人员卫生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车间清洗消毒规范

车间清洗消毒规范车间是各种生产制造业的重要场所,保持车间的清洁与卫生是确保生产质量和员工身体健康的基本要求。
车间清洗消毒规范是指在车间进行清洗与消毒工作时的标准和要求,下面将详细介绍车间清洗消毒规范。
一、车间清洗规范1. 定期清洗:车间应定期进行全面清洗,频率根据车间使用情况决定。
一般情况下,周一至周五每天进行日常清洗,周末进行周清洗,月底进行大扫除。
2. 清洗工具准备:清洗工具包括扫帚、拖把、洗涤剂、湿巾、抹布等。
车间应统一配备,并定期更换和消毒。
3. 清洗顺序:清洗应从上到下,从内到外进行。
首先清洗墙壁、天花板和吊顶,然后清洗地板,最后清洗设备和工具。
4. 清洗方法:根据不同区域和物体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清洗方法,可以采用擦拭、喷洒、冲洗等方式。
5. 废水处理:清洗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集中处理,严禁随意排放到污水系统中。
二、车间消毒规范1. 消毒周期:车间内应定期进行消毒工作,一般情况下每周进行一次消毒,特殊时期如疫情期间可根据需要增加消毒频率。
2. 消毒对象:车间内的工作台面、设备、工具、车间门把手等易接触污染物的物体应是消毒的对象。
3. 消毒剂选择:根据消毒对象的特点和需要,选择适当的消毒剂。
一般可选用含氯消毒剂、酒精消毒剂、过氧化氢等。
4. 消毒方法:消毒可以采用喷洒、擦拭、浸泡等方式进行,具体方法根据消毒对象的不同而定。
5. 消毒时间:消毒剂的使用时间应根据消毒剂的说明进行,以充分发挥消毒效果。
6. 外来人员消毒:车间应设定消毒站点,对进入车间的外来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和手部消毒,确保车间的卫生安全。
三、员工培训和管理1. 培训意识树立:企业应加强员工对车间清洗消毒规范的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的清洗消毒意识,并确保员工理解和遵守相关规范。
2. 操作规程编制:企业应编制详细的车间清洗消毒操作规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确保操作的规范和标准化。
3. 监督检查:企业应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车间的清洗消毒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更改历史
1目的
确保生产工艺过程卫生,防止污染及交叉污染,特制定本规程。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洁净车间的清洁消毒的管理。
3责任人
生产技术部工作人员、质管部工作人员。
4内容
4.1清洁消毒对象
4.1.1门窗、地面、墙壁、天花板、设备表面、操作台、不锈钢管道表面、灯具、送风口、
回风口、地漏、消防设施、垃圾桶等。
4.2清洁消毒方法
4.2.1先用洁净抹布和纯化水将清洁对象表面的污迹、附着物擦拭干净;若存在不溶于水的
附着物,应根据附着物的性质选用相应的溶媒或洗涤剂将其擦拭清洗干净,然后再用
纯化水把溶媒或洗涤剂擦洗干净。
4.2.2再用消毒液浸泡过的洁净抹布将清洁对象表面擦拭消毒一遍,并保留消毒液5分钟以
上。
4.2.3最后用纯化水清洗过的洁净抹布将其擦拭3~5遍。
4.2.4灯具、送风口、应拆卸进行清洁消毒,地漏清洁消毒后应用消毒液灌封。
4.2.5每班次生产人员裸手操作接触产品的,需每2小时进行手消毒。
4.3清洁消毒程序
4.3.1先将净化车间的生产遗留物及废弃物清理出去,再进行清洁消毒,最后灌封地漏。
4.3.2清洁顺序:遵循先内后外、先上后下、先物后地的顺序依次进行。
4.4清洁消毒频率及范围
4.4.1车间连续使用时,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及时清洁维持卫生,每个班次结束工作前必须进
行一次卫生清洁,清洁范围包括:设备表面、操作台、不锈钢管道表面、门窗、地面、
墙壁、地漏等。
4.4.2车间非连续使用时,生产工作重新开展前,若生产区域的清洁已超过效期,工作前需
先进行重新清洁。
清洁范围包括:门窗、地面、墙壁、设备表面、操作台、不锈钢管
道表面、回风口、地漏、垃圾桶等。
4.4.3每周工作结束后,除按以上要求进行清洁外还需进行表面清洁消毒一次。
清洁范围包
括:门窗、地面、墙壁、天花板、设备表面、操作台、不锈钢管道表面、回风口、地
漏、垃圾桶等。
4.4.4每月月底,在每日清洁的基础上,对区域内进行一次彻底清洁和消毒。
清洁范围包括:
门窗、地面、墙壁、天花板、设备表面、操作台、不锈钢管道表面、灯具、送风口、
回风口、地漏、消防设施、垃圾桶等。
4.5清洁工具:地拖、清洁抹布、水桶、毛刷等。
4.6清洁剂:纯化水、乙醇、洗涤剂、皂液等。
4.7消毒剂:0.1%的新洁尔灭溶液、75%酒精(每月轮换使用)。
消毒剂应现配现用,配置的消
毒剂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4.8 4.8 清洁效果评价
4.8.1目测检查各种物体表面应光洁,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地面无可见异物、污垢、无积水,
区域内无废弃物。
4.9清洁工具的清洁与存放
4.10按照要求对清洁工具进行清洁处理,消毒后于指定位置存放,备用。
4.11记录
4.11.1每天(次)清洁或消毒后,认真填写清洁、消毒记录,填写并悬挂状态标识卡。
5记录
PD-FM-015《清洗、消毒配置记录表》
PD-FM-016《清洗、消毒使用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