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反射32种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PPT课件

▪ 一般损伤型颅内出血较缺氧性的症状出现得早而重,少数 病例在生后2~3天,才显症状,个别维生素K缺乏导致的颅 内出血可到病后1~2月才出现症状。
19
▪ 颅内出血的脑性缺氧以呼吸浅表不规则或暂停为 多见;
32
▪ 5例成年胆囊炎患者,5%gs250ml,vitk1-10mg, ivgtt约3分钟出现胸闷,2例iv地米5mg3例直接换 空糖水后约5分钟缓解。
▪ 请老师及同行朋友们解答是过敏还是药物的副作 用?
33
▪ 另外3例:1例,静滴维生素K1时突然出现咳嗽不止,面色 潮红,口唇略发绀,出冷汗,头晕、胸闷、烦躁不安。查 体:生命征还平稳,肺部可闻及干罗音。心率增快,律尚 齐,无杂音。腹(-)。2例,是使用后突然晕厥。-----后查说明书,不良反应中明确说明:静推速度过快,都可 出现以上现象。属于过敏反应。经给予更换液体,地米静 推后,均可缓解;晕厥2例用了肾上腺素。
的办法获知。对胎儿进行监测可避免发生宫内缺氧。 ▪ 对策:数胎动,每天早、中、晚各抽出一个小时专心数数
就可以了。
40
健康教育
▪ 第二早,早治疗挽救宝宝生命
▪ 一旦发生新生儿颅内出血,尽早治疗就能降低死亡率,争 取康复的机会。同时,医生抢救新生儿颅内出血时会采用 多种措施和药物,目的是为了尽最大可能挽救宝宝的生命, 作为家长需要了解这个病的基本情况,并积极配合治疗。
▪ 常见的后遗症有脑积水,脑穿通性囊变, 运动和智力障碍、四肢瘫痪、癫痫、肌张 力低下
8
意义
密切观察病情及精心的护理是协助医生诊断及提高疗效的 重要环节,也是使患儿度过危险期的重要措施。
儿童发展心理学(填空判断简答)

儿童发展心理学(填空判断简答)儿童发展心理学一单项选择1、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儿童一般是指出生到 17、182、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高尔顿)3、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华生)。
4、共同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斯腾)。
5、认为支配发展的因素是成熟和学习,并提出了成熟决定论是(格赛尔)。
6、格赛尔的理论成熟势力说主要来自双生子研究。
7、相互决定论的人物是皮亚杰,他假设个体天生有一些基本的(心理图式)。
8、德,斐利斯发现只有在植物衍生的特定时期称为(敏感期)。
9、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是(普莱尔)。
10、美国儿童心理研究的创始人是霍尔。
11、科学儿童心理学正式诞生的标志是普来尔出版《儿童心理》。
12、霍尔发明的研究儿童心理的新技术是问卷法)13、在我国最早讲授儿童心理的是(陈鹤琴)。
14、陈鹤琴观察的成果是《儿童心理之研究》。
15、具有时间短、取样大等特点的研究是横向研究16、具有时间长、耗资多、选择的被试数量小等特点的研究是纵向研究。
17、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
18、弗洛伊德创立的理论流派是心理分析理论。
19、在同一时间里,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发展规律或特点的研究是横向研究20 从分子水平上来说,构成染色体的主要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
21 DNA在生成方式上的特点是:自我复制。
22遗传物质的载体是:染色体23生命的基本物质是:蛋白质24组成蛋白质的的单位是:氨基酸25.在决定子代的性状表现时,力量较强并且能表现出来的基因叫:显性基因26在决定子代的性状表现时,力量较弱没有表现出来的基因叫:隐性基因27不同生长周期中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增加的速率是不同的,发育的速率经历了两个高峰期,第二个高峰期出现在:青春期28男女儿童在身高、体重、肩宽、盆宽等发育曲线上出现了:两次交叉29在怀孕后的第四周,胚胎首先形成的是:神经系统30.出生时新生儿的脑重是:390克31.触摸新生儿脚底,则足趾必向上呈扇形张开,该反映称为:足趾反射32儿童出生后约10天出现的第一个条件反射是:生殖系统33.不论经济条件、文化教育水平如何,全世界各民族的儿童基本上一同样的顺序获得各种动作,说明影响儿童动作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生理成熟34.在儿童发展的第二个十年迅速发展的系统是:生殖系统35儿童脑内成熟的重要标志:神经纤维的髓鞘化36循环系统是由中胚层分化而成的37 按照斯尼伦(s)标记,20/20代表正常的视敏度,新生儿的视力是:20/150--20/290之间.38儿童的图形知觉三敏感期是:4岁.39吉布森和瓦尔克精心设计了"视崖实验"以测试儿童的:深度知觉.40观察小屋的设计者是:范茨.41、 6岁儿童能完全正确判别的方位是:上下前后.42眼睛区分对象形状和大小微小细节的能力称为:视敏度.43范茨研究的形状知觉的方法是:视觉偏爱法.44.皮亚杰的机械蜗牛实验用来研究儿童的:时间知觉.45在皮亚杰看来 , 认知结构组织的最基本单元是:格式46、儿童对一个事件基本要素和相互关系的抽象表征是指:图式47 皮亚杰认为思维的本质是:适应48把外界元素整合在一个机体正在形成或完整形成的结构内的过程是:同化49同化性的格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是指::顺应50当客体在眼前消失, 儿童依然认为它是存在的, 皮亚杰称该现象为:客体永久性51前运算时期的儿童, 由于信号功能或象征功能的出现, 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 , 凭借象征性格式在头脑里进行:表象思维52物体的量不随物体形状的改变而改变称为:守恒53儿童掌握各种守恒有一定的顺序 , 最先掌握的是:数目守恒54儿童掌握各种守恒有一定的顺序 , 最后掌握的是:体积守恒55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在认知上获得了两大成就是:主客体分化和因果关系联系形成56获得了守国 , 形成了群集结构的儿童属于:具体运算阶段57皮亚杰的 " 三座山 " 实验说明了儿童思维的:自我中心性58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形式运算阶段59、儿童建立 " 客体永存性 " 的时期是:感知运动阶段60把认知过程中感性部分和理性部分结合起来成为一个从输入到加工到输出的完整的控制系统的理论是信息加工论。
28052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点

1、习惯化:同样的刺激如果反复呈现,最后就会使原先出现的定向反射完全消失,这种现象称为习惯化。
2、去习惯化:在个体已对某种刺激形成习惯后,又出现一个新的刺激,这时的个体又产生了反射行为,表明个体能将新刺激与旧刺激加以区别。
这种恢复了对新事件的兴趣的现象称为去习惯化。
3、视敏度:眼睛区分对象形状和大小微小细节的能力4、图式是儿童对一个事件基本要素和相互关系的抽象表征5、客体永久性:当客体在眼前消失,儿童依然认为它是存在的。
6、守恒:物体的量不随物体形状的改变而改变7、自我中心主义:儿童往往只注意主观的观点,不能向客观事物离中,只能考虑自己的观点,无法接受别人的观点,也不能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协调8、儿童语言发展:又称语言获得,是儿童对母语的产生和理解能力的获得9、语音过程:在语音发展到某一时候,儿童获得了把听觉模式转换成自己发音的方法。
10、单词句:儿童用一个单词来表达一个比该词意义更为丰富的意思11、语用技能:交谈双方根据语言意图和语言环境有效地使用语音工具的一系列技能,包括说者和听者两方面的技能12、牙牙语:就是类似成人语言中所使用的那些音节的重复13、怯生:儿童对不熟悉的人所表现的害怕反应14、对抗性条件作用:把一些能唤起害怕情绪反应的刺激与愉快的活动同时并存,最后一愉快活动所产生的积极情绪克服由害怕刺激引起的消极反应15、系统脱敏法:在身体放松情况下,安排患者逐渐地接近所害怕的对象,或逐渐提高患者害怕的刺激物强度,让患者逐渐减轻惧怕对象的敏感性16、社会化:个体学习和掌握社会文化知识、行为习惯和价值体系的过程17、自我同一感: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占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怎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串感觉18、点红测验19、性别定型化:将生物学的性别与社会对性别的要求融进个体的自我知觉和行为之中,来区分性别角色。
20、性别角色:被社会认可的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上的一种地位,也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21、性别同一:根据身体结构和功能来确认自己是男性或者女性22、性别角色认同:根据社会对性别角色的要求来确认自己23、依恋: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是婴儿与抚养着之间一种积极的,充满深情的感情联结24、攻击性行为:对人与事物带来有害结果的行为25、亲社会行为:是西方心理学家用来表示对别人,对社会有利的社会行为26、移情:儿童在觉察他人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的与他人共有的情绪反应,是理解和共享其他人的感情的能力29、观察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在模式影响下,学习和回忆他所看到过的行为,经过对行为的抽象归类,然后指导自己的行动30、关键期:即是否有某个特定的时候机体最容易学习某种行为反应,最早起源于动物心理学家劳伦兹对动物印刻行为的研究。
发展心理学婴儿

一、婴儿动作的发展
(五)有关动作发展的理论观点
3、动力系统假说:不否认成熟和经验在婴儿动作 发展中的作用,但认为动作技能不是在成熟和练习的
支配下逐步运行的先天程序。每一种新技能都是一种
建构,当婴儿主动把已有的动作技能重组成为更加复 杂的新动作系统时,这种建构就出现了。最初的建构
常是低效和不协调的,但随着练习和调整,流畅和谐
13
一、婴儿动作的发展
(四)婴儿精细动作的发展
2、手的操控技能:
抓握反射 尺骨抓握 钳形抓握 (1)婴儿在4-5个月时,当其可以独坐并向内侧 够物时,就开始用双手抓握感兴趣的物体: 拍打、抓握、双手转换、一手抓握一手拨弄 等。此时,手指动作是婴儿获得有关物体和 外界知识的最主要手段。由于抓握反射已经 消失,因此此时婴儿发展出尺骨抓握来满足 需要。
13.0
13.9 14.3
搭积木 爬楼梯
向前踢球
13.8 17.0
20.0
19.0 22.0
10
24.0
从初生到6岁我国北方地区婴幼儿动作发展的年龄常模
11
一、婴儿动作的发展
(三)婴儿动作发展的基本趋势
儿童早几年的动作发展趋势与肌肉发展 和神经髓鞘化过程的基本规律相似:头尾原 则(从头部向下发展),即头、颈、上身的 动作发展先于下肢的发展。婴儿动作的发展 还遵循远近原则(从中心到四周),即躯干 和肩膀动作的发展先于手和手指动作的发展。 思考:既然是头尾原则,那么为什么婴儿 在最初几个月会表现出踢腿动作?
儿过热。
无烟的睡眠环境。 母乳喂养。
仰卧睡眠。
24
二、婴儿认知的发展
(一)婴儿的准备(初始)状态
动作、睡眠、啼哭 2、啼哭
儿科学填空题、名词解释与问答题

儿科学填空题18.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开始排泄胎粪,约于3~4天内排完,若超过24小时不见胎粪排出,应检查是否存在肛门闭锁。
19.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是母亲因素和胎儿因素两大类。
20.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常有听力障碍、眼球运动障碍、智能落后、手足徐动症等后遗症。
21.新生儿败血症的感染途径有产前宫内感染、产时感染、产后感染。
22.新生儿皮下脂肪组织中含饱和脂肪酸成分多,熔点高,低体温时易于凝固。
23.足月儿出生时已具备的原始反射觅食反射、允吸反射、握扶反射、拥抱反射。
24.小儿腹泻,病毒感染多见为轮状病毒,细菌感染以大肠杆菌为多见。
25.引起腹泻的主要的腹泻源性大肠杆菌有ETEC、EIEC、EPEC及EHEC。
26.腹泻安病程分型:急性2周以内,迁延性2周至2个月,慢性2个月以上。
27.脱水依程度分为轻度脱水、中度脱水、重度脱水。
28.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两种特殊类型是疱疹性咽峡炎、咽结合膜炎。
29.面罩给氧,氧流量为2L/分~4L/分,鼻前庭给氧,氧流量为0.5L/分~1L/分。
30.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易并发肺脓肿、脓胸、脓气胸。
31.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典型症状为乳肿、血尿、高血压。
32.肾病综合征的四大特征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重度浮肿、高胆固醇血症。
33.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原菌是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
34.胚胎期造血分为中胚叶造血期、肝(脾)造血期、骨髓造血期三个阶段。
35.小儿血容量相对较成人多,新生儿血容量约占体重的10%,而成人血容量占体重的6~8%。
36.贫血程度的判定一般根据周围血血红蛋白级红细胞数分为轻、中、重、极重四度。
37.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原则是却除病因、给予铁剂。
38.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缺乏维生素12或叶酸或同时缺乏所引起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
39.化脓性脑膜炎的并发症硬脑膜下积液、脑室管膜炎、脑性低钠血症、脑积水。
40.脑膜刺激征包括颈强直、克氏征、布氏征阳性。
婴幼儿成长月历

婴幼儿成长月历∙1月-12月∙1岁-2岁∙2岁-3岁生理发育体能发育智能发育专家提醒第1个月∙四肢短小躯干长长的新生儿∙身体活动主要靠新生儿反射∙哭是宝宝唯一的语言∙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第2个月∙圆润白嫩,可爱漂亮∙仍有部分反射反应∙注视眼前物体,听到声音转头∙给宝宝增加一点视野与交流第3个月∙眼睛有神,皮肤细腻白净∙会抬头,上身翻身,手部发育∙会用“微笑”谈话∙练习侧卧、俯卧第4个月∙头比身体长得快的大头娃娃∙用上肢支撑头和上身∙会发出“阿、噢、哦”的元音∙给宝宝足够的注意力第5个月∙眉眼长开了,变得更可爱了∙开始迈出“坐起”这一小步∙能辨别红色、蓝色和黄色之间的差异∙会翻身了当心从床上掉下来第6个月∙有的宝宝开始长牙了∙能靠坐或用手撑着坐∙在镜子中发现自己∙营养均衡很重要第7个月∙身体发育开始趋于平缓∙翻身很灵活,能独坐∙对自己的名字有反应∙别把危险的东西放在婴儿能够到的地方第8个月∙长出2-4颗乳牙∙坐得很稳,匍匐爬行∙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多带宝宝做户外活动第9个月∙醒着时一刻也不停地活动∙开始向前爬,扶物可站起∙对性别有了初步认识∙不能通过看电视、听广播让宝宝学习语言第10个月∙长出4-6颗乳牙∙能够独自站立片刻,能迅速爬行∙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把不安全的物品收起来,别让宝宝拿到第11个月∙头看起来不是那么大了∙能自己站起来,扶着床沿走几步∙能指出身体的一些部位∙不赞成使用学步车第12个月∙部分宝宝囟门开始闭合∙自己站稳并能独走几步∙认识图画、颜色、指出图中动物、人物∙智力开发不是教宝宝认字识数第13个月∙头围慢长,身体比例渐匀称∙会独立行走了∙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跟紧宝宝防跌伤第14个月∙身高象芝麻开花节节高∙比原来站稳了,走路也进步了∙已经会说话了∙在安全前提下满足宝宝的好奇心第15个月∙长出6-12颗乳牙∙张着胳膊往前走∙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不要用儿语同孩子说话第16个月∙体重增得少,身高增得多∙刚会走就想跑∙能够认出10种以上的常见物品∙价格昂贵的玩具不一定适合宝宝第17个月∙前囟基本闭合∙向上迈步爬楼梯,跑和跳∙能把词组合成简短的句子∙宝宝发脾气时,父母要保持冷静第18个月∙多数宝宝前囟完全闭合∙往前“冲”着跑几步∙用语言和周围人打招呼∙帮宝宝建立自信,养成好的生活习惯第19个月∙长出16颗乳牙∙能跳、能熟练地蹲∙会反驳你说的话,为自己辩解∙切莫怀疑宝宝的发育能力第20个月∙会发出要大小便的信号∙两手高举往前跑∙最爱说的词是“没了”∙宝宝的个性不分好坏第21个月∙不再像个大头娃娃了∙会原地起跳,能把小车蹬起来∙背诵儿歌∙给部分家具按防护装置第22个月∙长出18颗乳牙∙跑跑停停,并学会了奔跑∙知道白天和黑夜的区别∙宝宝该做的事让宝宝自己做第23个月∙出现罗圈腿也正常∙能够把球扔进篮筐∙能说出3~5个字组成的句子∙宝宝发育慢父母切莫逢人就讲第24个月∙身高已与父母遗传有关∙会一脚上一个台阶∙已经会数数∙父母做宝宝的伙伴,别做监察官第25个月∙能独立吃饭,自己脱松紧裤∙能独自上下楼梯∙能完整地背一些儿歌∙不要敷衍、哄骗宝宝第26个月∙自己穿袜子和松紧裤∙单腿做“金鸡独立”∙能接听电话了∙记录宝宝的成长点滴第27个月∙自己洗手洗脸∙登上滑梯,从滑梯上滑落下来∙能背出家里的电话号码∙父母的榜样作用是很重要的第28个月∙穿脱简单的开领衣服∙双脚跳,单脚跳∙会“谢谢、您好、再见”∙发音不准千万不要取笑宝宝第29个月∙自已脱裤子坐便盆∙会向后退着走好几步∙会从1连续数到几十∙注意玩具的安全性第30个月∙会解开衣服上的按扣∙要快速奔跑了∙联想能力越来越丰富∙不要说宝宝的“坏话”第31个月∙自已熟练地吃完一餐饭∙双脚离地跳来跳去∙能用完整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给宝宝规律生活与安全感第32个月∙自己刷牙、洗手∙双脚起跳,跳过障碍物∙会用复数名词了,如我们∙教宝宝背家人姓名、电话第33个月∙帮妈妈做一些小家务∙非常利索地跑步,单脚跳着走∙根据大小、颜色、形状和材料给物品分类∙爸爸和妈妈要意见一致第34个月∙为大家发筷子,端凉菜∙跳、踢球、攀登、玩沙、玩泥∙尝试着说复合句了∙考虑宝宝上幼儿园的问题第35个月∙独自穿脱衣服、鞋袜、系扣子∙走路时象大人一样摆动双臂∙对数字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宝宝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第36个月∙吃饭时帮着擦桌子,放碗筷∙走、跑、跳、站、蹲……无所不能,无所不会∙会说10个左右的英语单词∙别过于关心宝宝的智力开发从娩出到诞生后28天的婴儿,称为新生儿。
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查方法

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查方法1.哭声:观察新生儿哭声的音调、频率和持续时间等特征,以评估其听觉功能和表达能力。
2.扑动:观察新生儿四肢的扑动情况,评估其运动控制和肌张力。
3.眼睑压缩:观察新生儿在刺激下是否有眼睑压缩反应,评估其感觉反应。
4.恐惧反应:观察新生儿对突然出现的声音或其他刺激是否有恐惧反应,评估其紧张度和情绪反应能力。
5.抓握反应:观察新生儿是否能主动握住物体,评估其手部控制能力。
6.寻找嘴唇:观察新生儿是否能通过头部运动来寻找自己的嘴唇,评估其视觉和运动协调性。
7.翻身:观察新生儿是否能主动翻身或倒退,评估其运动能力和发育进程。
8.看人脸:观察新生儿是否能主动盯着人的脸看,评估其视觉注意力和社交能力。
9.对声音的反应:观察新生儿对不同频率和音量的声音是否有明显的反应,评估其听觉敏感度和认知能力。
10.张嘴反应:观察新生儿是否有张嘴的反应,评估其对刺激的接受程度。
11.抬头反应:观察新生儿是否能抬起头部,评估其颈部肌肉控制和颈椎发育情况。
12.手指反应:观察新生儿是否能用手指触摸和抓握物体,评估其手部协调性和触觉敏感性。
13.眨眼反应:观察新生儿是否能有明显的眨眼反应,评估其对刺激的反应速度和眼睛的协调性。
15.触觉反应:观察新生儿对触摸刺激的反应,评估其皮肤敏感性和触觉感知能力。
16.裸体反应:观察新生儿在脱掉衣物后的反应,评估其体温调节能力和舒适感。
17.妆模警觉:观察新生儿在面对不同妆模的情绪表情时的反应,评估其情绪识别和面部表情理解能力。
18.运动协调:观察新生儿在运动中是否呈现出协调性和流畅性,评估其运动发育和协调能力。
19.绕人眼:观察新生儿是否有绕人眼的行为,评估其对视觉刺激的重视程度和视觉跟随能力。
20.被动运动:观察新生儿对被动运动的反应,评估其坐姿、躺姿和站立姿势的稳定性和平衡能力。
这些行为和神经测查方法是通过对新生儿的观察和记录来进行评估的。
通过评估新生儿的行为和神经发育水平,可以帮助医生和父母了解他们的身体和神经系统的健康状况,并及早发现和干预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新生儿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儿科学-新生儿特点

❖ 肝内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量及活力不足 生理性黄疸
❖ 对多种药物处理能力( 葡萄糖醛酸化)低下 药物中毒
胎 便 由胎儿肠道分泌物、胆汁、吞咽的羊水组成
生后24 h排便(生后10-12 h ),2~3天排完 延迟排便应排除消化道畸形或肛门闭锁
腰穿在L4、5椎间隙进针
临床常用的原始反射
觅食反射(rooting reflex) 吸吮反射(sucking reflex) 握持反射(grasp reflex) 拥抱反射(Moro reflex)
吸吮反射
拥抱反射
觅食反射
握持反射
原始反射于生后数月自然消失,若在新生 儿期原始反射减弱或消失,常提示有疾病 尤其是有神经系统疾病。
出生 BW 在同胎龄儿出生体重第10百分位 以下 的新生儿 3、大于胎龄儿 ( large for gestational age infants , LGA)
出生 BW 在同胎龄儿出生体重的第90百分位 以上的新生儿
新生儿胎龄与出生体重的百分位曲线
5000
出生体重(克)
4700 4500
4250
2、循环系统
❖ 出生后血液循环动力学发生重大变化
胎盘-脐血循环终止 ↓
肺循环阻力↓ ↓
肺血流↑ ↓
回流至左心血量↑↑ ↓
体循环压力↑ ↓
卵圆孔、动脉导管功能上关闭
胎儿血液循环
生后血液循环
❖ 持续胎儿循环 (persistent fetal circulation, PFC) 又称 持续肺动脉高压
睾丸未降或未全降, 大阴唇不能遮盖小阴唇 未达指、趾端 足底纹理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婴儿反射32种1呼吸反射特征:持续性吸气与呼气怀孕20周的胎儿会有不规则呼吸节律,每分钟30~100次,且会有呼吸暂停期;怀孕6个月后,胎儿呼吸动作变得连续且持续;出生时,健康婴儿会有稳定的呼吸节律,尤其是睡眠时;出生第1个月会与哭泣协调;第3个月转变到与非哭声的发声协调。
出现时间:消失时间:2 听觉眨眼反射特征:两眼对尖锐的声音有眨眼反射存在期:5~6周左右,婴儿可看到随物体而动的眼球协调运动。
动作意义:若婴儿对尖锐的声音无反应微弱,则家长应注意婴儿是否听力减退或者耳聋。
出现时间:消失时间:3追踪反射特征:婴儿的眼睛会随着物体移动出现时间:消失时间:动作意义:4视觉颈部反射特征:当婴儿的眼前闪过一道亮光时,他会扭转颈部显得要尽力避开亮光。
出现时间:消失时间:动作意义:5瞳孔反射特征: 瞳孔会对明亮的光线收缩,周围环境黑暗时则放松。
瞳孔大小随光照强度而变化的反应是一种神经反射,称为瞳孔对光反射。
瞳孔的大小可以控制进入眼内的光量。
该反射的感受器为视网膜,传入神经为视神经,中枢为中脑的顶盖前区,效应器是虹膜。
虹膜由两种平滑肌纤维构成,散瞳肌受交感神经支配,缩瞳肌受动眼神经中付交感纤维支配。
瞳孔对光反应的特点是效应的双侧性,受光照一侧瞳孔缩小称为直接对光反射,未受光照的另一侧眼瞳孔缩小称为互感性对光反射。
动作意义:如果婴儿3个月时,眼球还不能会收缩,应怀疑是否有智能缺陷,与视觉减弱或者丧失。
出现时间:消失时间:动作意义:6 眨眼反射存在期;婴儿在2~4 周左右,可以注视一件物体。
特征:婴儿对强光会有闭眼反应出现时间:这样的表现出生即有。
到孩子长到6~9周时,你把一个东西迅速移到他眼前,他也会眨眼。
消失时间这种反射将持续终生,其作用是保护婴儿免受强光刺激。
若婴儿对强光无反应或反应微弱,则怀疑为眼盲,家长最好带去医院做相应的检查。
动作意义:在新生儿醒着的时候,突然有强光照射,他会迅速地闭眼;当婴儿睡觉时,如有强光照射,他会把眼闭得更紧。
7觅食反射又名寻乳反射特征:婴儿转头至受刺激侧,并张口寻找乳头。
将婴儿头部置,手放在前胸,以食指轻压口周围皮肤,分别触在口角及上下唇的中央位置,婴儿会张口并转头至刺激侧,上唇受刺激时头部会后仰,刺激下唇时下巴会下垂。
出现时间:0~3月消失时间:3~4个月会慢慢消失。
动作显示意义:寻乳反射是婴儿出生后为获得食物、能量、养分而必定会出现的求生需求。
当有物体碰触到他的嘴角,婴儿会试图寻找到物体来源并做吸吮的动作。
婴儿的学习能力在妈妈肚子里时便已开始。
因此,当婴儿长大到3~4个月之后,会学习、认知到肚子饿时,若用哭来表现就会有人来喂奶,于是慢慢改以行为表现来表达需求,因此寻乳反射也将慢慢消失。
8吸吮反射特征:把东西放到婴儿口中会吸吮。
6周之后呼吸、吸吮与吞咽反射三者相互协调,喂食将变得更有效率。
初生婴儿的咀嚼功能尚未完全,只能通过吸吮动作来摄取母奶或配方奶,因此将如棉花棒或手指头等物体放进婴儿嘴巴里时,婴儿便会自然地出现吸吮的动作。
吸吮反射与寻乳反射为配套的反射反应,一定要能寻乳后且有吸吮的动作,才能真正达到喝奶与补充营养的效果。
否则,奶瓶或乳头放到婴儿嘴巴里了,但婴儿却无法有吸吮的动作。
由此可见,婴儿无法以吸吮的方式获得食物,除了神经发展可能有问题外,婴儿的吸收营养的方式与量也将出现障碍3个月后会开始慢慢消失。
9头后缩反应特征:因张开的上唇使鼻孔闭起,引发突然的头后缩反射以利呼吸。
出现时间:消失时间:动作显示意义:与喂食有关,但是新生儿并未协调,所以当新生儿找到奶头(反射),将奶头含入口中会开始吸吮(吸吮反射)、吞咽(吞咽反射),是因张开上唇会使鼻孔闭起,故会引发突然的头后缩反射以利呼吸。
10 吞咽反射特征:吞咽。
6周之后呼吸、吸吮与吞咽反射三者相互协调,喂食变得更有效率。
出现时间:消失时间:动作意义:11 呕吐反射特征:轻押婴儿舌根,会作呕。
出现时间:消失时间:动作意义:12 舌下神经反射特征:以手指捏着婴儿的鼻孔,会引发张口和舌尖上挑的反射动作。
出现时间:消失时间:动作意义:13 肛门反射特征:婴儿平躺,将下肢高举伸直,以小针在会阴区划过,肛门外括约肌会收缩。
若无反射,则为脊髓病变。
出现时间:消失时间:动作意义:14 抓握反射特征:轻触婴儿手掌,婴儿即紧握拳头,将食指放在新生儿掌心,婴儿会立刻抓紧检查者手指,检查者可借此将婴儿提升在空中停留几秒钟。
出现时间0~3个月消失时间:4~6个月之间会渐渐消失,婴儿并开始学习抓、握、捏等精细动作的运用。
动作显示意义:这是灵长目种系发生的遗传,此反射反应刚出生的小畜会抓紧母畜毛发而避免摔落的本能。
这个反射性动作等到婴儿再大一些就会慢慢消失。
婴儿长大后便可分辨要写字了就将笔握紧,不写了就将笔放下,经由认知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手掌与脚掌握、抓的运用。
若是超过4个月还有此反射,可能神经病变。
此外,婴儿在第1个月会常紧握拳头,但如超过两个月仍持续握拳,则表示有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15蜷缩反射特征:当婴儿的脚背触及桌面边缘时,会将其腿抬到桌面上,做出类似小猫的倦缩动作。
出生时体重超过1800克的新生儿均有此反射。
出生后6~8周消失。
出现时间:消失时间:动作意义:16 旋转反射特征:两手抓住婴儿腋下,以臂膀平举向着检查者,然后将他转到一侧与另一侧。
头部会随着旋转的方向转动,若你用拇指限制头部活动,其眼球会转至旋转的那一侧,动作显示意义:若发现头部与眼球均不转动表示有前庭功能不良,早期发现斜视也可使用此方法侦测出来。
消失的时间不一定。
17巴宾斯基反射特征:当用火柴棍或大头针等物的钝端,由脚跟向前轻划新生儿足底外侧缘时,他的拇扯会缓缓地上跷,其余各趾呈扇形张开,然后再蜷曲起来。
出现时间:最早可在4~6个月的新生儿身上看到消失时间:该反射约在6~18个月逐渐消失,但在睡眠或昏迷中仍可出现动作显示意义:此反射是因中枢神经通路(锥体束及大脑皮层)还不成熟而引起的。
婴儿2岁后出现与成人相同的足庶反射,若再出现此反射,一般是锥体束受损害的表现。
若无反射,则可能为神经病变18手指反应反射特征:轻敲手的尺骨侧与第五小指会产生拇指与其它手指的伸展。
出现时间:消失时间:动作显示意义:同掌抓握反射19嘴角反射特征:类似寻乳反射。
以手指头轻点的传导刺激方式轻轻地碰触婴儿嘴角,婴儿为了寻找刺激点来源会转动头部,或是嘴角撇向刺激源,展现求生本能。
医生也可从旁观察婴儿在接受刺激后其传导路径是否正确。
出现时间:0~4个月消失时间:约3~4个月后便会开始慢慢消失。
动作显示意义:20惊跳反射有成莫罗反射特征:这是一种全身动作,在婴儿仰躺着的时候看得最清楚。
突如其来的刺激,如枪声或其他较响声音的突然出现,或者把婴儿放进小床里等,都会引起惊跳反射。
出现惊跳反射时,婴儿会因受到惊吓且感到后方突然无依靠,造成类似将身体向外展开后又迅速往内缩放,尤其婴儿的双手会最为明显的出现先张开,后缩回的姿态的改变,而呈现拥抱状。
出现时间:0~3个月消失时间:3~5个月时消失。
动作显示意义:这是婴儿对外界刺激所作的反应,目的在于观察婴儿神经传导路径到脊髓的原始反射以及两只手的功能是否正常。
因为有些婴儿可能会有臂神经丛麻痹,使得反射反应只出现单边。
此反射超过4个月还有则婴儿可能神经病变;超过6个月还有则肯定有神经病变;若有上肢不对称反应则可能为半身轻瘫、臂神经丛损伤、锁骨或肱骨骨折;若下肢反应消失则疑为脊髓下段损伤与先天性髋关节脱臼。
21帕氏反射特征: 用一只手扶住婴儿成悬吊式俯卧姿势,另一手拇指由荐骨沿整条脊柱用力画向头部,婴儿头部和脊椎伸展,膝部弯曲到前胸,哭叫与排空膀胱。
消失时间:3~4个月消失。
动作显示意义:如无反射,可能是重大脑损伤、颈椎创伤、脊髓前角细胞疾病或严重肌萎缩。
出现时间:消失时间:动作意义:22缩避反射特征: 对于肢体疼痛刺激时会哭和退缩。
出现时间:消失时间:动作意义:以小针轻触婴儿手臂与腿部,注意婴儿肢体动作或脸上表情,注意有无刺激该肢体的任何动作或脸上表情变动,如果针刺过猛,婴儿会哭叫。
各项表现代表的意义:★婴儿会哭叫无退缩:运动麻痹或感觉麻木;★面部表情改变或哭但无退缩:运动麻痹性较大★有避缩但无表情改变或哭:脊椎病变。
23身体弯曲反射特征:平抓婴儿使之俯卧在检查者的手上,用手在婴儿背部中线外一厘米处的脊柱旁线,由肩部延伸至臀部滑动刺激,婴儿躯干会弯向刺激一侧,肩部与骨盆向同一方向移动。
出现时间:0~2个月消失时间:2个月~1岁之间会开始慢慢消失。
动作显示意义:这项检测是以强刺激的方式给予婴儿刺激并由此观察刺激传导到神经、外围神经以及肌肉张力的情况如何等,以检视婴儿的活动力以及感觉传导的发展。
也因为新生婴儿对于外界刺激反应较敏感,所以在刚出生时就能进行这项检测。
如果是早产或缺氧婴儿,则有可能会出现其神经传导与肌肉张力的表现较不明显的情形。
正常而言,这项反射反应会随着年龄越大,反应也将越不明显。
此外,若有横断性脊髓损伤,可以检查有无这种反射存在。
在横断性脊髓病灶或损伤时,反射消失。
24迈步反射特征:当婴儿被竖着抱起,把他的脚放在平面上时,他会做出迈步的动作。
出现时间:反射在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 消失时间:这一反射在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6~10周时消失。
动作显示意义:从婴儿背后将手放在婴儿手臂下方,并以拇指扶住其头部背侧,使婴儿直立后,以其足部接触地面,小心不可使其足部向足底弯曲,婴儿的反应为髋与膝关节弯曲和受刺激的脚踩住地面。
当轻缓地移动婴儿向前走时,以其一脚置于地面,另一脚会举步向前,产生了几个一连串步伐交换的运动。
早产儿也有此反射,但他们往往是脚尖着床,与足月儿用整个脚或脚跟着床的步行动作不同。
当有轻瘫与臀位生产的新生儿,不会有此等反应。
若婴儿在8个月以后仍有些反射,则可能有脑性疾患。
25拥抱反射特征:用一只手托起新生儿的颈和背部,另一只手托起头的枕部,然后突然将托起枕部的手下移4~5厘米(手不离开枕部),使新生儿的头及颈部向后倾10°~15°。
正常婴儿会出现两上肢外展、伸直,手指张开,然后上肢屈曲回缩呈拥抱状态。
出现时间:消失时间:消失时间是3~6个月。
动作显示意义:26 不对称强直性颈部反射特征:当婴儿仰躺着的时候,将他的头会转向一侧,保持婴儿下颔位于肩部上方,婴儿会伸出脸朝向一侧的手臂和腿,弯曲另一边的手臂和腿(他喜欢的那一边似乎可预示他以后的习惯用手) 。
出现时间:最早在28天时的胎儿身上发现消失时间:在出生后3个月左右消失。
出现时间:最早在28周时的胎儿身上发现消失时间:在出生后3个月左右消失。
动作显示意义:这种反射,在出生后的数周内,能阻止新生儿由仰卧滚向俯卧或由俯卧滚向仰卧。
正常情况下,并不能每一次均能引发这种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