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乡镇生态文明建设行动实施方案.docx

最新整理乡镇生态文明建设行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思想、建设“山川秀美”幸福美好新重要指示,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全省全域无垃圾现场推进会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省委、省政府关于《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发〔20xx〕12号)、《省农村垃圾治理实施方案》(建村〔20xx〕9号)、《市全面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和《区全面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结合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认真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市委四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五次全委会议、区全域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行动暨城乡规划集中宣传和专项治理动员大会精神,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立足镇实际,以推进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为突破口,以整改整治中央环保督查出的问题为重点,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治标与治本同步、预防和整治并重,统筹规划、综合治理、整体推进、注重长效,深入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经济强区、生态大区、文化旅游名区,全力打造生态美、百姓富的和谐。

二、重点任务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参与意识。

各党总支,支部和村委会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深入宣传开展全面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行动的重要意义、行动内容,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让群众主动参与,使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成为全体群众的自觉行动。一要开好村民小组长会和户长会,向群众宣传政策,研究制定村规民约,对全域生态文明建设专项活动进行安排部署,包村领导和包村干部要亲历亲为,全程参与村民小组长会和户长会。二是各村要通过黑板报、宣传栏、宣传标语电子屏,向群众印发宣传材料等各项方式,深入进行宣传,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共青团、妇联、学校等群团组织要发挥自身工作优势,开展“小手

拉大手”“巾帼示范”等活动,调动全社会力量都来参与全域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行动。(责任单位:镇党政办,镇发展办、镇环卫所)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融入城市服务体系。

1.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上,市区范围内已建成的安置社区和在建社区依托城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已建成松涛,海上新型农村社区生活污水通过污水处理站,污水收集车辆转运等方式进行污水处理,20xx年底前规范运行松涛村污水处理站,2019年颐安美居社区力争接入城市污水处理管wang。切实提高全镇污水处理能力。

2.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上,20xx年,全镇松涛、五一等8个村70%的村民小组建成垃圾收集点,定期集中转运处理,配置垃圾转运、收集车辆、清扫工具等设施设备。新鲜、郭家寨子、三盘磨村配置垃圾转运、收集车辆,垃圾全部转运城区垃圾收集点处理,窑沟、皇台、宋家园、蔡庄通过物业公司配置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并纳入城市环卫,20xx年村庄垃圾收集点、收集车辆覆盖率达到100%,90%的村庄垃圾得到全面治理。实现全镇全域无垃圾目标,并达到有完备的设施设备、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完善的监管制度、有长效的资金保障等农村垃圾治理标准。到2020年,100%的村庄垃圾得到全面治理。

3.公路沿线环卫设施建设上,20xx年,在金武、民武沿线配置钩臂式垃圾箱等环卫设施,推进分类收集,与保洁公司签订垃圾转运协议,加快完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结合城市项目建设,合理规划布局建设公共厕所,提升公路沿线形象。(责任单位:镇财政所,、镇发展办,镇环卫所,镇环保站)

(三)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努力改善人居环境。

1.整治村组区域环境卫生。一是以组为单位,以清洁村庄巷道、居民院落、各通村道路沿线环境卫生为重点,广泛发动群众,迅速行动,清理村庄巷道“四堆”(土堆、粪堆、草堆、垃圾堆),清除白色垃圾,消除卫生死角;拆除残垣断壁。二是逐步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农村垃圾治理模式。每个村民小组或居民集中区建设一个垃圾收集池,农户对生活垃圾进行分散减量化处理后,将分类收集的生活垃圾倒入垃圾池收集,农户收集的建筑垃圾、农业生产垃圾等不得倒入垃圾池,农户自行处理(如灰渣、建筑垃圾等惰性垃圾铺路垫坑或就近掩埋)。各村定期或不定期将各村民小组垃圾池收集的垃圾转

运处理。三是落实制定村规民约,提高群众对环境卫生整治的参与度。采取聘请卫生保洁员、农户轮流保洁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稳定的村庄保洁队伍,要建立落实村庄保洁制度,动员全体村民参与,划分环境卫生责任wang格,与农户签订房前屋后环境卫生“三包”责任书,推行垃圾日清日运。

2.整治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全面清理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和城区背街小巷道路及周边的垃圾污物,清除“四堆”,清除卫生死角;严格落实“门前三包、门内达标”责任制,制止乱倒垃圾、乱扔脏物、乱泼污水、随意焚烧垃圾等行为,清除乱贴乱画的“牛皮癣”广告;坚决取缔探头经营、乱摆摊点、乱停乱放、乱搭乱建、乱设广告牌等现象,完善垃圾堆放、清运设施,确定专人做好日常保洁及长效管理工作。彻底整治镇区和辖区单位内部及周围卫生,提高保洁频率,统一规划,配套完善垃圾箱、垃圾清运车等环卫设施,

3.整治河道沟渠环境卫生。全面落实河长制,建立包村领导、包村干部及村干部和河长共同管护的“点、线、面”相结合的wang格化河道管护机制。加强河道沟渠环境治理,及时清理河道沟渠内的垃圾,做到河道内采砂管理规范,无乱采滥挖现象。河道内无非法障碍物、矿渣、广告牌、临时建筑,无倾倒生活垃圾、生产垃圾、建筑垃圾等污染物。沟渠河道、河滩荒地等无非正规垃圾堆积点、无裸露垃圾。

4.整治主次干道沿线环境卫生。包村领导、包村干部及村干部和道路协管员、安全管理员共同负责各主干道沿线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做到主干道路沿线、交通旅游沿线、乡村道路、沟渠河道无非正规垃圾堆积点、无裸露垃圾,加大道路沿线卫生清扫、垃圾清运和保洁力度。道路路面整洁、无破损,周边无垃圾,林带无枯树;路边广告牌内容合规合法,路标牌设置安全美观;道路有养护、保洁有制度、有人员。沿线无占道堆放现象。美化、净化、绿化公路周边环境,着力营造公路沿线的文明卫生良好形象。

5.整治社区环境卫生。各村对社区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完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强化物业服务管理,做好社区日常保洁和公共服务设施管护工作。加大社区美化、绿化、亮化力度,集中清除新型农村社区周边的草堆、粪堆、土堆、垃圾堆,拆除周边残垣断壁和破旧房屋,彻底改变“有新房、无新貌”、“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的面貌。整治在建社区建筑工地现场卫生,整治扬尘污染及生活

垃圾、食物残渣、污水乱泼乱倒的现象。(责任单位:环卫所、镇发展办,项目办,交管站,水管站)

(四)积极推进社区物业管理全覆盖。

按照建管并重的原则,加强社区管理服务工作,抓好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机构组建工作,建立社区管理服务长效机制。各村委会负责督促物业公司做好社区内的绿化、亮化、硬化和环境卫生治理工作,同时配备垃圾清扫工具、清运车辆和垃圾收集箱,建设污水处理站,配套污水排放管wang;要加强社区制度建设,对破坏卫生环境的行为,按照村规民约予以处罚。积极推进物业管理市场化运营。(责任单位:镇发展办)

(五)大力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1.强化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发挥废旧农膜回收wang点作用,加大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程度,紧抓春播和秋收关键时期,结合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各村要积极组织群众捡拾废旧地膜,并集中交送回收wang点,重点对公路沿线、河道、沟渠、村庄、农田等区域废旧农膜、塑料制品、农资包装瓶袋等进行清理。

2.促进农作物秸秆高效利用。一是充分利用秸秆青贮、黄贮、氨化、粉碎、压捆等技术,实现农作物秸秆全部回收和饲料化加工利用。二是各村民小组在远离主干道沿线、远离村庄、相对比较安全的地方通过土地流转或租赁等形式设置柴草堆放场所集中堆放农户的玉米秸秆、麦草柴垛。三是开展秸杆还田技术推广,通过秸杆直接覆盖还田、秸秆堆肥、秸杆沤肥等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3.创新农业循环发展模式。加快推进尾菜循环利用,大力发展生物有机肥加工,实现尾菜等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在各蔬菜生产示范点,合理规划修建尾菜沤肥池,实现尾菜有序堆放和集中处理。指导农户分散采取田间堆肥、沤肥、半堆半沤及就地还田技术,合理有效利用尾菜。采取饲料化牲畜过腹还田、食用菌生产等措施促进尾菜高效利用。

4.大力开展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积极推广肥料、农药高效利用技术和新型施药器械、精量施肥机械,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化肥农药残留污染,到2020年肥料、农药利用率达到40%。到2020年,尾菜处理利用率、当季农膜回收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60%、80%和90%以上。(责任单位:镇农技

站、农机站、畜牧站)

(六)违法建筑拆除。

镇发展办负责,各村配合,在20xx年9月底前将全镇城市规划区内各类违法违规建设逐一进行摸底排查,摸清违法违规建筑总数及基本情况,摄取影像,核实面积,登记造册。根据摸底排查情况进行现场核实确认、立案调查取证,对依法认定的违法违规建筑建立台账,明确治理目标,制定进度计划,逐个治理,定期销号。(责任单位:镇发展办)

(七)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宣传。

在主干道沿线、社区、学校、医院、建筑工地、机关单位、企业等场所实施公益广告景观设置和主题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以理想信念、法治精神、传统美德、雷锋精神、良好家风、文明旅游、文明礼仪、生态文明、全民阅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十个宣传主题为主要内容。(责任单位:镇党政办)

(八)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1.强力推进燃煤锅炉淘汰整治。按照国家和省市区实施燃煤锅炉淘汰并wang、清洁能源替代、达标治理改造,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的要求,加大对社区、镇属各单位、小微企业燃煤锅炉的清理整治力度,对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坚决依法查封关闭。(责任站所:镇环保站)

2.强化煤炭质量管控。扎实开展民用散煤燃用摸底调查,通过散煤减量替代与清洁化替代并举等措施,逐步实施农村地区散煤清洁化治理;进一步规范确定的煤炭优质煤配送wang店秩序、配送管控体系建设,坚决杜绝销售使用劣质煤的行为。(责任站所:镇环保站;配合站所:镇发展办、派出所)

3.严格管控扬尘。严格落实建筑工地“四个一律”和“6个100%”抑尘措施,实施辖区建筑工地施工扬尘专项治理,实现建筑工地扬尘治理标准化、制度化、常态化和长效化;实行“剥洋葱”式排查治理,加强社区、道路扬尘污染防治,提高洒水频次和机械化清扫保洁水平。对道路两侧裸露地块要按绿化、美化、固化的要求进行及时整治落实。(责任站所:镇环保站;配合站所:镇环卫所)

4.提高wang格化管理水平。全面提高wang格化管控能力;进一步健全

完善全镇大气污染防治wang格化管理实施方案,推行“六定”(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定标准、定流程、定考核)与“三清”(边界清、任务清、责任清)工作机制,落实wang格化管理措施,切实把监管责任和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村(社区)、组以及wang格长、wang格员;持续开展餐饮油烟污染专项检查,治理低空面源污染,开展商铺、城郊村“拔烟囱改土炕”试点工作。(责任站所:镇环保站;配合站所:镇发展办、畜牧站、食药所、派出所)

三、行动步骤

(一)准备宣传阶段(20xx年9月10日前)。按照“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经济强市、生态大市、文化旅游名市,全力打造生态美、百姓富的和谐”的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制定全镇全面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全面实现全域无垃圾目标,明确治理目标、完成时限、重点任务。召开动员大会,全面安排部署专项行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责任。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二)集中整治阶段(20xx年9月至20xx年12月)。各村各站所、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根据各自实际和职能职责,紧盯重点领域和环节,明确任务、靠实责任,全面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大力开展全域无垃圾治理专项行动,加大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整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清理村镇陈年垃圾;持续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各项目标全面完成。

(三)巩固提高阶段(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抓好整改完善,实现常态化管理。

(四)总结验收阶段(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对全面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行动工作进行总结,形成长效机制。

(五)长效保障阶段(2019年12月至2020年)。各项整治工作步入常态化,管理wang格化,落实程序化,常抓不懈。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各站办所齐抓共管、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镇上成立镇党委、镇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站所,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面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协

调解决全域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行动具体问题。建立各级领导和站办所包抓责任机制。各村、各站办所、各单位要对照《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和时间要求,抓好落实。镇政府各办站所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抓好落实。驻镇有关单位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各村、各单位一把手要靠前指挥,周密安排部署,紧紧依靠广大干部和群众,加强工作调查研究,不断完善运转协调、务实管用的措施和办法,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质性效果。

(二)加大投入,保障经费。

建立财政补助加奖励、项目整合、引进社会资本、向城乡居民收取一定费用和农村居民投工投劳相结合的资金筹措机制。积极争取各部门项目资金,支持全面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行动。特别要保障好20xx年全面清理陈年垃圾的经费和乡镇、村组环卫设施购置、垃圾堆放场建设以及保洁人员工资等经费。

(三)广泛宣传,全民参与。

充分运用报刊、杂志、广播、新媒体等,深入宣传开展全面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行动的重要意义、行动内容,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大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树立和表彰优秀典型,营造全方位动员、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开展“五进”活动,健全举报、听证、舆论和公众监督制度,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探索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各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加强协作,全力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共青团、妇联、工会组织、各学校等结合实际,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主体实践活动,调动社会各界支持、参与整治活动的积极性,形成共识,凝心聚力,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社会新风尚,为打赢专项行动攻坚战奠定基础。

(四)加强督导,严格考评。

建立绩效考评机制。加强对各村、各站办所、各单位全面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行动任务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建立等情况的督导检查,定期通报进展情况,严格绩效评价。对工作进展快、成效明显、机制完善的村组、单位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落后的予以通报批评,并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问责处理。对各种违法行为,要严管重罚,严肃查处;及时总结活动中创造出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健全完善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巩固整治成果,确保专项行动实现精细化、

常态化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