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同被引分析的专利分类方法及相关问题探讨

合集下载

专利分析方法和主要指标

专利分析方法和主要指标

专利信息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专利分析是情报分析的重要分析方法之一,据统计,世界上每年发明创造成果的90%至95%在专利文献上记载,现在世界上约90个国家、地区及组织用大约30种文字每年出版约100多万件专利文献,全世界发明成果的70%~90%仅仅出现在专利文献中,而不会出现在期刊论文、会议报告等其他文献形式上。

由于专利文献技术内容的广泛性、专业性、及时性、公开性,专利文献法律保护的严密性、规范性和时效性,灵活运用专利文献,进行专利分析,企业将获得独特而实用的信息,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和创新能力。

一、专利文献的特点专利文献一般包括专利公报、专利申请文件、专利说明书、专利索引、专利分类表、专利文摘等有关专利和专利权人的已出版或未出版的资料。

除了数量巨大、内容广泛等特点,专利文献具有其它情报源所没有的特点:1、新颖性大多数国家采用的先申请制原则使申请人在发明完成之后尽早提交申请,以防他人捷足先登;其次,由于新颖性是专利申报的首要条件,因此,发明创造多以专利文献而非其它科技文献形式公布与众;而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专利申请早期公开制度的推行,更加快了专利反映新技术的速度。

同一发明成果出现在专利文献中的时间比出现在其它媒体上的时间平均早1~2年。

2、可靠性专利经过了长期的公示和严格审查,其内容既确定又准确,可以根据专利文献进行技术复制。

3、详尽性专利文献必须公开其技术细节,是申请者唯一不得不向公众透露其关键信息,而在其它地方都不会透露的文献。

4、规范性专利文献采用统一的分类方法,有着同一的着录格式,非常便于检索。

二、通过专利文献可以获得的信息通过专利文献的检索和分析大致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的信息:1、技术信息专利文献可提供很多新技术和新技术的关键信息及背景信息。

利用专利可发现供改进现有产品、工艺和设计的可能性和方法,以及在先技术,或可替代的新技术和新的研究方向。

2、技术和产业动向专利文献可以显现出哪些机构、哪些人员、那些国家正在从事哪些研究,这些研究处于什幺阶段,又有那些成果;从时间、空间上进行分析,就可以显示当前的前沿技术是什么,市场前景怎样,某一技术或产品的生命周期状况如何,潜在的市场价值和潜力是怎样的,本领域及相关领域产品或技术的转折方向和重大变化如何演变,技术和市场空隙在哪里。

专利申请中的专利分类与检索

专利申请中的专利分类与检索

专利申请中的专利分类与检索在专利申请过程中,专利分类与检索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专利分类是指将专利技术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归类,便于专利的管理和检索。

本文将介绍专利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探讨在专利申请中如何进行有效的专利检索。

一、专利分类的基本原理专利分类是为了管理和检索专利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方式。

通过将专利技术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利用已有技术,避免重复创新。

专利分类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点:1. 层次分类:专利分类采用分级的方式,将专利技术按照不同的层次进行分类,从大类到细分类,形成一个层次结构。

这种层次分类的方式可以更方便地进行检索和管理。

2. 综合分类:专利分类不仅按照技术领域进行分类,还考虑到专利技术的综合特征,将专利技术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组合。

这样可以更准确地描述专利技术,提高专利检索的效果。

3. 标准化分类:专利分类采用统一的分类标准,确保不同地区和不同人员进行的分类结果是一致的。

目前,世界上主要采用的专利分类标准包括国际专利分类(IPC)和中国专利分类(CPC)等。

二、专利分类的基本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专利分类。

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目的,可以选择合适的分类方法。

以下是常用的专利分类方法:1. 技术领域分类:按照专利技术所属的领域进行分类,如机械类、电子类、化学类等。

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快速了解和检索某个领域内的专利技术。

2. 功能分类:按照专利技术的功能进行分类,如发明类、实用新型类、外观设计类等。

这种分类方法可以更好地区分不同类型的专利技术。

3. 结构分类:按照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进行分类,如材料类、装置类、方法类等。

这种分类方法可以更准确地描述专利技术的结构特点。

4. 效果分类:按照专利技术的应用领域或产生的效果进行分类,如医疗类、环保类、节能类等。

这种分类方法可以更方便地了解专利技术的应用领域。

三、专利检索的方法和技巧专利检索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利用专利数据库进行有效的搜索和筛选,找到所需的专利信息。

专利保护中的专利引证与技术竞争

专利保护中的专利引证与技术竞争

专利保护中的专利引证与技术竞争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鼓励和保护创新,许多国家都建立了严格的专利保护制度。

在专利保护中,专利引证是一项重要的机制,旨在确保创新成果的权益得到充分的保护,同时也为后续的创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技术交流平台。

本文将重点探讨专利保护中的专利引证与技术竞争。

一、专利引证的定义与作用专利引证指的是在专利保护中,对已经获得专利权的技术发明进行引用和参考。

它通常发生在专利审查、诉讼和技术交流等环节中。

专利引证的主要作用包括以下几方面:1. 验证技术的可行性和创新性:专利引证可以帮助专利局、法院和其他相关机构评估一项技术发明的可行性和创新性。

通过引证已有的专利文献,可以更好地判断新的专利是否具有独创性和技术水平。

2. 提供技术信息的交流平台:专利引证为技术交流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

对于研究人员、企业和其他相关方来说,通过引证他人的专利,可以了解到最新的技术进展和研究成果,促进技术创新和合作。

3. 保护创新成果的权益:专利引证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保护创新成果的权益。

通过引证已有的专利,可以避免他人侵犯专利权,保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

二、专利引证的类型与方法专利引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正式引证和非正式引证。

正式引证是指在专利审查和诉讼等法律程序中,由专利审查员、法院判决等官方机构对已有专利进行引用和参考。

正式引证通常需要在专利申请过程中提供相关的引证材料,并按照专利法律程序的要求进行审查。

非正式引证是指在技术交流和研究合作中,研究人员、企业和其他相关方对已有的专利进行引用和参考。

非正式引证通常不需要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但同样具有重要的技术和信息交流作用。

在实施专利引证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引用专利文献:通过引用已有的专利文献,可以对一项技术发明的相关技术背景、先前技术和技术问题进行说明。

这对于评估一项技术发明的创新性和技术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基于引文分析的图情期刊发展策略探析——以《图书馆工作与研究》为例

基于引文分析的图情期刊发展策略探析——以《图书馆工作与研究》为例

收稿日期:2021-04-26作者简介:王雅丽(1973 ㊀),天津图书馆(天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李㊀颖(1991 ㊀),天津图书馆(天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助理馆员㊂基于引文分析的图情期刊发展策略探析以‘图书馆工作与研究“为例王雅丽,李㊀颖(天津图书馆(天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天津㊀300201)关键词:期刊;被引频次;‘图书馆工作与研究“;学术影响力;高被引论文摘㊀要:文章通过中国知网引文数据库检索2015 2019年发表于‘图书馆工作与研究“的论文,分析其发文特征和总体被引情况,并从作者及来源机构㊁关键词㊁论文所属栏目等方面梳理其被CSSCI (2019 2020)来源期刊引用情况,并基于此分析刊物研究热点和趋势,进而从完善外审专家库,遴选高质量论文;关注业界研究动态,优化选题规划和栏目设置;加强约稿,构建高质量作者群;缩短论文刊发周期,提高被引率;举办高水平学术会议,以交流促发展等方面对刊物未来发展提出建议㊂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1)05-0124-061㊀背景㊀㊀对学术期刊而言,其论文被引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论文的水平和期刊的科研影响力,论文被引率越高表明该研究成果在特定范围内的影响力越大,是目前国际通用的判断论文内在价值和学术水平的评价指标之一[1]㊂‘图书馆工作与研究“于1979年6月创刊,由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主管,天津图书馆(天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㊁天津市图书馆学会主办,创刊四十余年来,多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㊁CSSCI 来源期刊㊂作为学术研究阵地,‘图书馆工作与研究“为推动图书馆学㊁情报学理论研究,指导图书馆工作实践,培养和锻炼图书馆专业人才队伍,促进图书馆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㊂本研究拟通过分析‘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 2019年五年间的论文被引情况了解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并为期刊今后遴选㊁挖掘优质稿件㊁提升期刊影响力提出建议㊂2㊀期刊发文特征分析经调研发现,在数据库的选取上,‘图书馆工作与研究“以CNKI 数据库为独家电子资源刊发地,CNKI 数据库完整收录了该刊2015 2019年发表的所有文章㊂在CNKI 数据库中检索2015 2019年 来源期刊 字段为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或 ISSN 字段为 1005-6610 的所有文章并导出,为了核实数据的完整性,通过数据库的 期刊导航 查看该刊在CNKI 期刊库中的收录情况㊂经逐年逐期查看,发现检索出的数据包含了2015 2019年出版的增刊文章和刊登在封三封四的介绍性文章,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正刊刊出的论文,因此剔除以上文章,最终获得有效论文1,449篇㊂其正刊年度载文量统计结果见表1㊂表1㊀‘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 2019年载文量统计发表时间(年)20152016201720182019载文量(篇)327324281283234㊀㊀期刊载文量是指期刊在一定时间段刊载论文的数量[3]㊂由表1可以看出,除2018年较2017年载文量略有增加外,‘图书馆工作与研究“其他年度载文量呈逐年下降趋势,2019年载文量(234篇)比2015年(327篇)下降了28.44%,平均每期载文数量从2015年的27篇下降到2019年的19篇㊂据统计,2015 2019年‘图书馆工作与研究“页码一直保421第41卷第5期河南图书馆学刊2021年5月持在128页,刊载正文版面124个,在页码不变的情况下载文量却有所下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所刊载论文的篇幅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从2019年第1期开始刊物进行了版面调整,对载文量略有影响㊂虽然载文量是反映期刊办刊规模的一项重要指标,但随着图情专业学术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论文内容更加专深,篇幅也不断扩充,在页码不变的情况下载文量下降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刊发高水平㊁高价值的图情专业论文更加契合刊物的办刊宗旨㊂㊀㊀从栏目设置看,2015 2019年‘图书馆工作与研究“基本延续了其经典栏目,主要包括 学术论坛 理论研究 海外之音 科学管理 数字网络 信息组织 实践平台 少图空间 青年科苑 等,但也略有一些调整,除 文献研究 从固定栏目调整为机动栏目外,自2019年第1期开始新设了 重点课题 栏目,用以刊载国家级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成果,有效缩短了该类论文的刊发周期,有利于吸引更多高水平的国家级基金项目成果㊂3㊀‘图书馆工作与研究“被引情况分析㊀㊀本研究基于总被引频次和被CSSCI (2019 2020)来源期刊引用频次两个指标分析‘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 2019年被引情况㊂通过CNKI 引文数据库以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为被引期刊进行检索,获取论文被引概况,并根据CSSCI(2019 2020)来源期刊目录,逐篇统计被其引用的相关文献数据,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将所有研究指标数据录入Excel,分析被引论文的发表时间㊁被引频次,以及高被引论文的作者及来源机构㊁关键词㊁所属栏目等指标,总结高被引论文的内在规律和共性特征㊂3.1㊀论文被引概况㊀㊀截至2021年3月14日,‘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 2019年发表的1,449篇论文中,共有1,345篇存在被引用情况,引用率为92.82%,共被引用12,339次,篇均被引9.17次;单篇最高被引113次,被引频次ȡ50的有13篇,ȡ30的有65篇;零被引文章共计104篇,占比7.18%,见表2㊂㊀㊀从各年度论文被引情况看,被引论文数㊁被引频次㊁篇均被引频次基本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而零被引论文数自2016年后逐年递减,却在2019年较上一年略有增加,均与论文从公开出版到被引用需要一定的 等待期 有关㊂2016 2018年零被引论文数逐年大幅递减的现象表明,‘图书馆工作与研究“的发文质量在逐年提升㊂表2㊀‘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 2019年论文被引情况统计发表时间(年)被引论文数(篇)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零被引文章数(篇)20153023,04910.102520162952,8509.662920172592,70610.452220182712,4178.921220192181,3176.0416㊀㊀零被引论文是引文分析中的研究重点,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可为期刊调整用稿范围㊁优化栏目设置提供参考㊂相关研究指出,出现论文零被引现象与论文的研究主题㊁论文类型及平均页数相关[4]㊂由表2可以看出,‘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 2019年共有104篇零被引论文,逐篇分析发现其研究主题呈现出相似性,多来自古籍文献研究类㊁图书馆编目业务探讨类㊁书评类等,因其专业性较强㊁受众有限或脱离主流研究领域导致零被引㊂从零被引论文所占版面看,有56篇论文版面在四版以内(含四版),书评类的论文仅占一版或两版㊂论文篇幅较短,信息量不足,深度有限,降低了此类论文的引用价值㊂3.2㊀被CSSCI(2019 2020)来源期刊引用情况㊀㊀CSSCI(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是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开发研制的数据库,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标志性工程,其从定量的视角评价地区㊁机构㊁学科以及学者的科学研究水平,为人文社会科学事业发展与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5]㊂目前,教育部已将CSSCI 数据作为全国高校机构与基地评估㊁成果评奖㊁项目立项㊁名优期刊评估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指标[6]㊂本研究选取CSSCI 来源期刊作为引文数据统计来源,有助于更加清晰直观地了解‘图书馆工作与研究“刊发论文被高质量期刊引用的情况,进一步分析其高被引论文的特征,可为提升期刊的发文质量和影响力提供参考㊂‘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 2019年论文被CSSCI (2019 2020)来源期刊引用统计结果见下页表3㊂㊀㊀从分析统计结果可知,‘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 2019年1,345篇被引论文中,共有668篇被521王雅丽,李颖:基于引文分析的图情期刊发展策略探析㊀CSSCI来源期刊引用,占比约49.67%,被引频次1,485次,篇均被引2.22次,单篇最高被引15次㊂表3㊀‘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 2019年论文被CSSCI(2019 2020)来源期刊引用统计发表时间(年)被CSSCI来源期刊引用数(篇)被CSSCI来源期刊引用频次20151734482016140321201714531620181352822019751184㊀‘图书馆工作与研究“高被引论文分析㊀㊀本研究在‘图书馆工作与研究“被CSSCI (2019 2020)来源期刊引用数据基础上选取高被引论文㊂一般来说,论文发表时间越长,累计的被引频次越高㊂为了能使各年的高被引论文均有所体现,本研究参照刘雪立[7]和张韵等[8]的研究方法,将历时法和百分比法相结合确定高被引论文㊂具体做法是,将2015 2019年的被引论文按年度进行排序,选取每年被引总数位列前10%的论文作为高被引论文,同时将与最后一篇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相同的所有论文计入其中,统计结果见表4㊂表4㊀‘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 2019年高被引论文统计发表时间(年)高被引论文数(篇)占高被引论文总数的比例(%)总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20152427.591917.96 20161416.0989 6.36 20171921.84115 6.05 20182022.9999 4.9520191011.4938 3.80㊀㊀由表4可知,‘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 2019年高被引论文总计87篇,占被引论文总数的13.02%,被引频次合计532次,占总被引频次的35.82%,说明13.02%的论文贡献了35.82%的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为6.11次,是总被引论文篇均被引频次(2.22次)的2.75倍㊂同时,被引频次和篇均被引频次与发表年限有一定关系,其中2015年最高,篇均被引7.96次㊂4.1㊀高被引论文作者及来源机构分析㊀㊀‘图书馆工作与研究“高被引论文作者及来源机构分布网络见图1㊂对高被引论文作者进行分析图1㊀‘图书馆工作与研究“高被引论文作者及机构分布网络621王雅丽,李颖:基于引文分析的图情期刊发展策略探析发现,发表高被引论文最多的作者有2位(王玲㊁鄂丽君),分别发文2篇,累计被引频次37次,占总被引频次的6.95%㊂对高被引论文作者来源机构进行分析发现,87篇高被引论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来自75个机构,作者所在机构分布遍布全国,较为分散,这表明期刊稿源范围较广,未形成核心作者群,作者所在机构尚未形成集聚效应㊂㊀㊀对作者合作网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87篇高被引论文中,独著有41篇,两位作者合著25篇,三位作者合著17篇,四位作者合著3篇,五位作者合著1篇,合著情况见表5㊂从统计结果看,独著的高被引论文占比47.13%,两人合著论文占比28.74%,合著人数最多为5人,其论文占比1.15%,这表明随着合著人数的增加,高被引论文数呈下降趋势,即高被引论文数与作者数之间呈现出程度较高的负相关关系㊂表5㊀‘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 2019年高被引论文作者合著情况作者数(人)高被引论文数(篇)占比(%)14147.1322528.7431719.5443 3.45511.144.2㊀高被引论文关键词分析㊀㊀关键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论文的主题,高被引论文中的高频关键词则可体现该领域一定时期的研究前沿和热点[9]㊂利用CNKI 引文数据库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可以得到各关键词的出现频次,因篇幅所限仅列出出现频次4次及以上的关键词,见表6㊂由表6可知,‘图书馆工作与研究“近年来高被引论文研究对象主要为高校图书馆㊁公共图书馆,注重面向用户信息需求的服务研究,其中信息服务㊁阅读推广㊁数据管理㊁科技查新㊁MOOC㊁图书馆法等主题的研究内容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㊂此外,从各年度纵向看,2015年高被引论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为 专利信息服务 ,2016年为 精准服务 创客 ,2017年和2018年为 智库 大数据 ,2019年为 双一流 图书馆法 等,颇具时代特色,也体现了业界研究的热点及趋势㊂表6㊀‘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 2019年高被引论文关键词(出现频次ȡ4)关键词出现频次高校图书馆28信息服务8阅读推广7数据管理5科技查新5公共图书馆4科研人员4信息需求4MOOC 4图书馆法44.3㊀高被引论文所属栏目分析㊀㊀‘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 2019年高被引论文所属栏目统计结果见表7㊂对高被引论文的栏目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有助于了解期刊的发文特色表7㊀‘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 2019年高被引论文栏目统计表栏目名称实践平台数字网络学术论坛理论研究青年科苑信息组织科学管理海外之音重点课题阅读书评少图空间高被引论文数(篇)22171188862221以及对领域热点问题的关注程度㊂由表7可以看出, 实践平台 数字网络 学术论坛 栏目的高被引论文较多,单篇被引最高的论文即马大艳等于2015年第3期发表的‘高校图书馆微信服务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基于 985工程 大学图书馆的调研“就出自 数字网络 栏目,这表明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网络相关技术在图书情报领域应用实践的受关注程度日益提高,并成为学界研究热点㊂此外, 理论研究 青年科苑 信息组织 科学管理 也是该刊有较高影响力的经典栏目㊂ 重点课题 是721王雅丽,李颖:基于引文分析的图情期刊发展策略探析㊀2019年年初设立的栏目,而在2019年10篇高被引论文中就有2篇来自 重点课题 栏目,表明该刊发表的国家级课题论文成果质量较高㊂5㊀发展建议㊀㊀㊀以上数据分析表明,‘图书馆工作与研究“高被引论文主题与图情领域研究热点及时代发展相契合,发文质量持续提升㊂未来,刊物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规划,明确办刊方向,提高刊物影响力㊂5.1㊀完善外审专家库,遴选高质量论文㊀㊀发文质量是刊物的生命线,要提高办刊质量㊁提升刊物影响力,刊物应把有限的版面用于刊载高质量的论文,这就要求加强对稿件的审核把关,一方面要安排资深编辑把控好初审这一关键环节;另一方面要着力完善外审专家库,既可以邀请图情领域知名专家㊁学者作为刊物审稿 外援 ,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也可以遴选在某一研究领域彰显出较高研究水准的优秀作者参与审稿, 专业对口 审读相关稿件,集众家优势保障刊物审稿质量㊂在实行严格㊁公平公正的同行评议的基础上,刊物还应注重对历年高被引论文数据的搜集㊁分析,为掌握和不断校正刊物的发文方向提供依据㊂同时,编辑部要建立与专家库成员的互动沟通机制,除线下定期召开评审专家会议外,还可通过线上视频会议等方式,讨论审稿流程㊁用稿标准及审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鼓励评审专家积极为刊物发展出谋划策,并及时整合专家的意见及建议,适时修正和完善刊物运行各环节,助推刊物持续良性发展㊂5.2㊀关注业界研究动态,优化选题规划和栏目设置㊀㊀图书情报领域的研究趋势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编辑应时刻关注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及跨学科发展的研究趋势,增强对契合时下业界研究热点并具前瞻性的优秀论文的快速判断反应能力,抢占发文先机㊂编辑部应注重制定并不断优化年度选题规划,于每年年末拟定并刊登本刊下一年度的选题指南,并通过刊物网站㊁微信公众号等线上途径进行宣传推广,为读者选题与投稿指明方向㊂此外,编辑部可以通过组织策划契合时下热点的重点专题栏目,集聚业内专家及学科带头人的高质量论文成果,进一步提高刊物的学术影响力㊂科学㊁规范㊁明晰的栏目设置有利于彰显刊物办刊特色和办刊优势,因此,编辑部应基于刊物办刊宗旨与定位,着力打造优势栏目㊁特色栏目,并适度增强对高被引论文较集中栏目的约稿㊁组稿力度㊂同时,栏目设置一成不变不利于刊物发展,因此刊物应与时俱进,根据实际需求适时对栏目进行调整和完善,如可根据零被引论文和低被引论文数据优化栏目设置㊂5.3㊀加强约稿,构建高质量作者群㊀㊀向专家约稿和构建核心作者群是有效聚拢优质稿源㊁提升刊物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向业界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约稿是期刊提高发文质量和被引率的重要抓手㊂一方面,编辑应积极参加国内外图情专业高水平学术会议,及时掌握图书情报专业的前沿热点与研究方向,聆听权威专家学者的学术报告,第一时间向与会专家学者约稿;另一方面,编辑要与刊物外审专家保持密切联系,结合时下业界研究趋势和社会发展实际,及时把握即将出现的研究热点,有针对性地向相关专家邀约稿件,并形成研究专题,引领该领域研究热潮㊂与此同时,期刊可通过定期对优秀论文和高被引论文进行梳理和分析,构建核心作者群,为核心作者提供减免版面费㊁缩短刊发周期等优享条件,鼓励他们积极投稿,挖掘并留住高质量稿源;注重对青年作者的培养,通过举办论文讲评会等活动不断提高青年作者的论文写作水平,挖掘有潜力的青年作者,将其培养为核心作者㊂此外,编辑部还应注重加强与青年作者的沟通,鼓励他们在积极开展学术研究的同时为期刊发展建言献策㊂5.4㊀缩短论文刊发周期,提高被引率㊀㊀论文的被引率与刊发时间有关,也与被读者获取并引用的时间有关㊂首先,刊物应通过优化审稿流程和编校工作减少低效率的重复劳动,在保证论文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论文的刊发周期,并为创新性㊁前瞻性较强的优秀论文设立快速通道优先发表;其次,刊物既要实现论文的优先被引,还要降低读者获取论文的时间成本,在纸质期刊发行之前实现期刊数字资源的开放获取,利用第三方平台如CNKI等实现优先出版,也可利用期刊自媒体平台如官方网站㊁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发布论文电子版;再次,编辑部要加大对优秀论文的宣传力度,拓宽读者获取论文的途径㊂在期刊数字资源优先出版后,编辑部可在微信公众号及时推出当期优秀论文介绍,提炼每期优秀论文的主题和亮点并进行推介,为读者提供阅读和下载全文的链接,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获取相关资源,提高论文被引率㊂㊀(下转第137页)821王雅丽,李颖:基于引文分析的图情期刊发展策略探析址㊁功能空间㊁硬件设备㊁内部环境对读者阅读评价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即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的选址越合适,功能空间设置越合理,硬件设备越优质,内部环境越舒适,则读者的满意度越高,促进全民阅读的效能越大㊂此外,场地规模和外部形象的Sig.水平分别为0.101和0.112,均大于0.1,影响不显著,说明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的规模和外部设计对读者阅读评价的影响作用较小㊂4㊀结语㊀㊀新型公共阅读空间是促进全民阅读的重要形式,本研究以深圳市的悠㊃图书馆㊁韶关市的风度书房和茂名市的好心书屋为例,调查研究了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的现状及其对全民阅读的影响,得到了具有启发性的结论:首先,读者对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的使用频次稳定㊁使用时间较长㊁使用满意度较高,但要重视读者的知识㊁社交和休闲需求;其次,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建设应重视选址㊁功能空间㊁硬件设备㊁内部环境,以便更好地促进全民阅读㊂㊁提前预防㊁措施得当,最大限度地避免发生网络安全事故㊂参考文献:[1]㊀徐升国.全民阅读走向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究[J ].科技与出版,2020(7):6-13.[2]㊀石少微.合肥市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研究[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8.[3]㊀董丽晶,谢志远.协同治理视角下城市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建设研究[J ].出版发行研究,2020(1):74-77.[4]㊀刘艳.公共图书馆构建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策略研究:基于深圳 In Library 与北京特色阅读空间的比较分析[J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8(1):55-59.(编校:崔㊀萌)(上接第128页)㊀5.5㊀举办高水平学术会议,以交流促发展㊀㊀举办高水平学术会议是以交流促发展的有效举措㊂一方面,刊物可独立举办或与相关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同举办学术研讨会,就图书馆学情报学热门研究主题展开研讨,邀请业界权威专家作学术报告,并事先就相关主题举办征文活动,遴选㊁刊发优秀论文,邀请优秀论文作者与会交流,在促进该领域研究进一步深化的同时提高刊物影响力;另一方面,刊物可举办图情期刊学术研讨会,基于某一主题就期刊建设㊁刊群建设与发展等展开研讨,不仅可增强与兄弟刊物的交流,借鉴他刊的先进理念与做法,开阔视野,取长补短,助力刊物自身发展,还可就学术不端等共同面临的问题研究破解对策,共同维护和推动图情期刊的健康可持续发展㊂举办高水平学术会议需要编辑部提前精准把握图情学术研究的焦点㊁热点,借鉴他刊经验,精心设计㊁系统谋划㊁扩大宣传;会中做好沟通协调㊁组织管理和服务工作;会后重视经验总结和成果梳理,有效增强刊物的实力和张力㊂参考文献:[1]㊀邓克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发展态势分析[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10):62-66.[2]㊀‘图书馆工作与研究“简介[EB /OL ].[2021-03-12].http :// /CN /column /column105.shtml.[3]㊀李佳悦,邵桂芳.提高中文科技期刊影响力的若干举措:以中美物理与化学期刊为例[J ].情报探索,2019(6):42-47.[4]㊀刘武英,张薇,刘影梅.学术期刊中的零被引论文特征分析:以编辑出版类核心期刊为例[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9):987-991.[5]㊀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EB/OL ].[2021-03-12].https :// /item /%E4%B8%AD%E6%96%87%E7%A4%BE%E4%BC%9A%E7%A7%91%E5%AD%A6%E5%BC%95%E6%96%87%E7%B4%A2%E5%BC%95/1007225?fromtitle =CSSCI&fromid =4839150&fr =aladdin.[6]㊀李姣.CSSCI 及其评价功用解析[J ].科技信息,2011(14):355.[7]㊀刘雪立.基于Web of Science 和ESI 数据库高被引论文的界定方法[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6):975-978.[8]㊀张韵,陈华平.‘浙江农业学报“2009 2018年高被引论文计量分析[J /OL ].浙江农业学报,2021(5):1-10(2021-04-27)[2021-05-08].http :// /kcms /detail /33.1151.S.20210426.1407.028.html.[9]㊀巫永萍.‘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 2019年高被引论文分析[J ].龙岩学院学报,2021(1):59-65.(编校:崔㊀萌)731尹璐琪:新型公共阅读空间促进全民阅读的效用研究∗。

专利分析的技术方法

专利分析的技术方法

专利分析的技术方法专利是指国家授予的对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的独占权。

专利分析是对专利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与评估,以揭示其中的技术内容和价值。

在企业研发、竞争对手分析、市场预测等方面,专利分析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专利分析技术方法。

一、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是对专利申请文件进行细致的解读和分析,以了解专利的技术特点和创新点,并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相应的技术评估。

内容分析法的步骤如下:1. 阅读专利申请文件:详细阅读专利的摘要、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理解专利的技术领域和创新内容。

2. 确定技术特点:根据专利文件的内容,确定专利的技术特点和优势,分析它们在市场中的应用潜力和竞争优势。

3. 对比已有技术:比较专利与已有技术的异同之处,确定专利的创新之处以及与已有技术的相对优势。

4. 判断专利的实际应用:基于专利文件中的详细描述,评估专利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二、引证分析法引证分析法是通过查找并分析已经被引用的专利文献来评估某个专利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前景。

引证分析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找到与目标专利相关的其他专利,进一步了解技术发展的动态。

引证分析法的步骤如下:1. 搜集引证信息:通过专利数据库等工具,找到与目标专利相关的已被引证的专利文献。

2. 分析引证关系:分析引证与被引证专利之间的关联,了解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势。

3. 评估技术创新:根据引证的数量和质量,评估目标专利的技术创新程度和市场前景。

4. 追踪技术发展:根据引证分析的结果,获取有关技术领域的最新信息,及时调整研发策略。

三、词频分析法词频分析法是通过统计专利文件中的特定词汇出现的频率和位置,了解专利的技术特征和重点。

词频分析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快速抓取专利的核心内容以及技术关键点。

词频分析法的步骤如下:1. 抽取关键词:从专利文件中抽取关键词或短语,并记录它们在专利中的出现次数。

2. 统计词频:统计关键词出现的频率,并制作词频统计图或词云图,直观显示专利的技术特征。

专利检索的分类

专利检索的分类

专利检索的分类专利检索是指利用检索工具和方法,对专利数据库中的相关信息进行检索,以获取所需的专利信息。

而为了更精确和高效地进行专利检索,对专利进行分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专利检索的分类方法和分类的作用。

一、分类方法专利检索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常见的分类方法包括:1. 技术领域分类:根据专利申请的技术领域进行分类,例如机械工程、电子通信等。

2. 国际专利分类(IPC):根据国际专利分类系统(IPC)来对专利进行分类,IPC采用一套统一的分类体系,将专利按照技术领域和层次进行分类,便于不同国家之间的专利信息交流和比较。

3. 专利法律分类:根据专利的法律性质和权益进行分类,例如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等。

4. 引文分类:根据专利被引用的次数和引用关系进行分类,通过分析引文可以了解专利的影响力和技术发展趋势。

二、分类的作用专利检索的分类有助于提高检索效率和准确性,具体的作用如下:1. 精确检索:通过对专利进行分类,可以根据具体的技术领域和层次进行检索,缩小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的针对性和精确度。

2. 技术趋势分析:根据对不同技术领域专利数量和引用关系的统计分析,可以了解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热点,帮助科学研究人员或企业制定技术创新战略。

3. 避免重复发明:通过分类检索,可以避免重复发明,减少对现有技术的浪费。

4. 知识产权分析:对专利进行分类还有助于分析和评估知识产权的价值和竞争情况,帮助企业制定专利布局和战略。

三、分类的优化为了进一步提高专利检索的精确性和效率,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优化专利分类:1. 多维度分类:结合多个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如同时采用技术领域分类和法律分类,以获得更准确的分类结果。

2. 自动分类算法:借助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开发自动分类算法,提高分类的自动化程度。

3. 检索系统优化:不断改进专利检索系统,提供更好的分类检索功能和用户体验,例如增加分类筛选功能和搜索建议等。

专利检索与分析

专利检索与分析

专利检索与分析在当今社会中,创新和知识产权的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

专利是创新成果的一种重要形式,能够为创新者提供一定的保护和利益。

然而,随着专利数量的日益增加,如何高效地进行专利检索和分析成为了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将介绍专利检索与分析的方法与意义,并给出相应的案例分析。

一、专利检索的方法专利检索是指通过查询专利数据库,找到与已知技术方案相关的专利文献。

在进行专利检索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关键词检索法:通过输入与所需技术相关的关键词进行检索。

关键词应具有代表性和确切性,以确保所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分类号检索法:根据专利的分类号进行检索。

专利分类号是专利局根据专利内容所属领域划分的一种分类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定位到所需的专利文献。

3. 引证文献检索法:通过寻找已有专利文献中引用了某一专利的其他文献,来确定该专利的价值和影响力。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迅速找到与所需专利相关的其他相关专利。

二、专利分析的意义专利分析对创新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为创新者提供以下方面的帮助:1. 技术发展方向:通过分析已有专利文献,我们可以了解当前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热点方向,为我们未来的创新提供参考和指导。

2. 竞争对手情报:通过分析竞争对手的专利,我们可以了解其技术水平、创新重点和市场布局,从而帮助我们制定更有效的竞争策略。

3. 专利侵权识别:通过专利分析,我们可以准确判断某项技术是否已被他人申请专利保护,避免侵权风险。

4. 创新效果评估:通过分析专利的引用情况和其他相关指标,我们可以评估创新成果的影响力和价值,为进一步的创新研发提供指导。

三、案例分析以某电子公司为例,对其所属领域的专利进行检索与分析。

首先,通过关键词检索法,输入相关关键词,如“电子产品”、“智能设备”等,得到一系列相关专利文献。

然后,根据分类号检索法,筛选出与电子产品相关的专利。

最后,通过引证文献检索法,找到与该公司专利相关的其他专利文献。

同族专利检索与解析

同族专利检索与解析
invention, or to several inventions sharing a common aspect, that are published at different times in the same country or published in different countries or regions. Each patent document in such a collection is normally based on the data for the application(s) on which the basis for its “priority right” has been claimed.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文献部
/
一、专利族概述
• 1.专利族概念的产生 • (1)优先权 • 1883年,巴黎公约诞生,专利族概念出现。 • 公约规定:成员国之间承认原申请国专利申请的优先
权。
• 向别国申请专利时,出具原申请国优先权证明。 • 在出版专利文献时,成员国应在专利文献著录项目中
• 同一专利族中的所有专利族成员共同
拥有至少一个优先权,构成复杂专利 族。
• P1——NL8901402
• P2——NL9000338
专利文献 NL9000388A US5323396A
EP402973B1 JP3012849B
2 CN1031090
C AU641654B
联系要素 P1
P1+P2 P1+P2 P1+P2
• 1.简单专利族 • Simple Patent Family
专利文献
• “Simple patent family” means 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引言专利统计分析从时间、空间和技术分类维度对指标(如专利数量、同族专利数量、专利被引数量等)进行统计和计算,具有帮助分析人员了解组织技术活动强度和技术发展趋势、发现重要专利和专利权人的作用。

在专利统计分析的纬度中,时间维度通常以年为单位,空间则以国家或组织(企业)名称为单位,在数据获取方面相对比较简单,数据比较准确;而以技术分类维度进行数据统计时必须先确定专利分类号才能进行。

由于传统的专利分类体系无论是IPC 国际专利分类还是美国专利分类均比较复杂和宽泛,专利分析人员难以在专利分类表中准确定位;另一方面,传统专利分类体系变化很小甚至基本不变,难以反映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

因此,基于传统专利分类体系的以技术纬度进行的专利情报分析在某些情况下存在着偏差,有必要通过一定的聚类手段避开传统专利分类表将有强关联的专利文献集中在一起作为分析对象。

文献的引文关系反映文献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通过引文分析可以对文献的相关结构进行分析以达到对文献自动聚类的目的【1】。

本文介绍同被引基于同被引分析的专利分类方法及相关问题探讨彭爱东(南京农业大学信息科技学院,江苏南京210095)摘要:介绍一种通过对专利文献进行同被引聚类达到对公司及其竞争对手所拥有的专利进行分类并管理的方法及其步骤,并对这种方法中涉及到的引文数据来源、被引频次数据修正以及对部分无法被归类专利的处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专利引文分析;专利同被引;专利分类中图分类号:G3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634(2008)11-1676-04Research on Patent Classific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ProblemsBased on Co-citationPENG Ai-dong(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Nanjing 210095,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introduces an approach to classify the patents owned by a company and its com -petitors for patent analysis and management,which is based on co -citation analysis of bibliometrics.The paper also makes a discussion about some problems involved in the approach,such as the source of patent citation data,emendation of patent citation data and the process method for those non-classi -fication patents.Keyword :patent citation analysis;patent co-citation;patent classification收稿日期:2008-03-10作者简介:彭爱东(1971-),女,湖南新化人,讲师,硕士,从事竞争情报、专利情报分析研究.第26卷第11期2008年11月Vol.26,No.11November,2008情报科学分析在专利聚类方面的应用并对其中一些关键问题展开讨论。

2文献同被引分析与专利同被引同被引分析是研究科学共同体的结构和分布规律的主要方法,主要有作者同被引(Author co-ci -tation analysis )、期刊同被引(document co-citation analysis)和文献同被引(document co-citation analy -sis)。

“同被引”的概念最早于1973年由美国情报学家Henry Small 和苏联女情报学家I.V.Marshakova 在研究引证结构和文献分类时提出【2】。

以文献同被引为例,如果A,B 两篇文献均被C 文献作为参考文献引用,则文献A 与文献B 存在同被引关系。

文献同被引分析的前提基于以下的认识:具有同被引关系的文献对(document pair )在主题内容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随着文献对的同被引强度(同被引次数)提高而提高。

而我们对文献进行分类的原则也是希望强关联高相似性的文献能够分到同一类目下面,因此通过计算不同文献对的同被引强度是可以将某一范围内(学科或组织)的重要文献进行分类,从而识别其中的核心类和各类之间的关系。

1996年Stuart 和Podoly 最早开始利用专利文献进行同被引分析,他们通过计算各公司所拥有专利的相似程度达到对各公司进行技术能力定位和分群的目的【3】。

专利文献是科技文献的一种,通常在一篇专利说明书的扉页上会有一数据项列出该专利技术所引用的所有在先专利,它们是专利审查员在对该专利申请进行新颖性审查时与在先技术对比得到的。

这些在先专利技术成为该专利文献的引文。

据统计,1999年授权的美国专利平均引文就达到10.7【4】,因此存在许多基本专利同被引的现象,对于那些专利活动频繁的技术领域由于技术开发的连续和继承更显著,这种同被引现象更为突出。

另外,专利文献对专利文献的引用有别于一般期刊文献对参考文献的引用———由于涉及到权利保护范围的划定,申请人和审查员均会谨慎地选择专利引文,因此专利引文能很好的反映技术的继承性。

基于这两点,专利文献同被引聚类可以取得相对好的效果。

3专利同被引聚类的步骤和方法同被引聚类具有大致相似的步骤,但是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的不同具有不同的细节。

专利同被引聚类也需要确定分析对象的范围、数据收集和存储、构建同被引矩阵、数据缩减与标准化、数据综合分析、效果评价等步骤,图1为台湾学者在研究多篇作者同被引聚类文献后提出的利用专利同被引数据构建专利分类体系的步骤【5】,笔者按照自己的理解对该方法加以描述。

图1专利同被引分析的步骤3.1专利检索专利检索的目的是根据分类目的找出待分类的目标专利。

在进行专利情报分析时,通常都希望了解行业技术发展的趋势和重点,同时比较行业内公司(或组织)及其竞争对手的技术实力和技术特点,在哪一个技术领域哪一个公司具有优势。

由于行业内的主要公司的技术研究及专利活动基本能代表行业技术走向,可以“专利权人”项作为检索入口,将某一公司及其感兴趣的竞争对手的专利全部检索出来作为目标专利。

提取目标专利的参考专利文献(其他类型的参考文献如期刊文献不在本文研究范围之内,故不参与统计)并以规范的格式进行存储。

3.2选择基本专利基本专利从目标专利的专利引文中选取,候选基本专利事实上是所有被目标专利引用的专利文献。

这种分类方法要通过构筑这些基本专利文献的同被引矩阵、计算基本专利对间的相似性从而对基本专利先进行分类,然后根据目标专利对基本专利的引用关系,将目标专利归入到已经分好的类目当中。

并非所有的被引专利文献都能作为基本专利,同被引数据往往要进行缩减。

有些数据对于分类的贡献不大,而且后面做相关性分析的一个条件是变量应是正态分布,没有奇异值噪音,所以分析之前要去除可能的奇异值———设定一个阈值,然后把低于阈值的数据全部删除。

由于专利的重要性与专利被11期基于同被引分析的专利分类方法及相关问题探讨16771678情报科学26卷引次数有很强的正相关,这里将被引次数高于选定阈值的候选基本专利带入同被引矩阵。

阈值的选择比较复杂,笔者认为可以参考该行业技术领域的技术循环周期和该周期内的平均被引数来确定;也可以通过设定不同阈值得到不同分类结果,比较评估这些分类结果后选择最佳阈值。

3.3计算基本专利对的相似性3.3.1计算同被引强度,构建同被引矩阵基本专利选取之后,应计算基本专利对的同被引强度:分别找出基本专利文献I和J的来源专利文献集合进行比较,其中相同文献的数量即为I和J的同被引强度。

设共有基本专利文献N篇,则可构筑矩阵,见表1。

表1基本专利同被引矩阵3.3.2计算关联强度计算基本专利对关联强度的目的在于对同被引强度数据进行第一次修正,以消除由两基本专利本身被引数量造成的同被引强度与相似性不一致———两基本专利各自的被引频次大意味着其同被引的可能性增加(被引基数大),这时同被引强度大并不意味着他们更相似。

可以选择的方法是计算平均被引频次下的同被引强度,即用同被引强度除以引用该基本专利对的文献总数。

3.3.3计算Pearson相关系数这是对同被引强度数据进行的第二次修正,以消除同被引强度数据和连接强度的随机性或偶然性———虽然连接强度大,但存在并不相似的情况。

只有当该基本专利对中两个专利分别与其他基本专利配对时连接强度的高低也保持一致(同时高或同时低),该基本专利相似的可能性才大大提高。

Pearson相关系数是用来检验两个变量是否线性相关的参数,其计算公式为:r=∑XY-∑X∑YN (∑X2-(∑X)2N )(∑Y2-(∑Y)2N姨在本方法中引入中间基本专利k,分别计算基本专利对中两专利I、J和K专利的连接系数Xik和Yjk,k的取值从1到n(n为基本专利的总数),将这一系列数值代入公式,可以得到各基本专利对的Pearson相关系数(式中的N=n-2,因为计算时应除去专利I和J本身),并将其作为聚类的输入数据。

3.4聚类与归类在这一阶段,利用SPSS软件作为统计分析的工具,采用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对基本专利进行分类。

由专利同被引矩阵经过修正后得到的Pearson 相关系数矩阵是因子分析的输入数据(变量),选择主成分分析方法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标准提取因子,如果每个因子系数(载荷)没有很明显的差别会导致分类后无法命名,因此需要选择旋转方式使系数向0和1两极分化,这里选择斜交旋转。

基本专利通过因子分析后根据提取的主成分(因子)的个数及所选的负载临界值可被分为M类,而引用这些基本专利的目标专利(来源专利)则根据引用情况被归在不同类中。

只引用一项基本专利的目标专利归入该基本专利所属类中;引用多项基本专利的目标专利则将其归入多数基本专利所属的类中,如一目标专利共有专利引文7篇,其中被选入基本专利的引文为3篇,这3篇基本专利2篇属于M1类,1篇属于M2类,则该目标专利被归于M1类;没有引文或引文没有被选入基本专利的目标专利则无法归类。

3.5评估聚类结果以及定期聚类对基本专利进行聚类的结果是将目标专利进行分类的基础,聚类效果必须经过评估才能确定在实证分析时是否能够运用该体系进行专利分类。

评估的指标有三点:①是否容易给所得到的类命名;②所得专利分类体系是否与工业技术的发展相契合,是否能以合适的方式描述工业技术;③分类结果的一致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