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整流器自驱动方式及其典型整流电路分析
同步整流电路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向高速度高频率发展的趋势,电源模块的发展趋势必然是朝着更低电压、更大电流的方向发展,电源整流器的开关损耗及导通压降损耗也就成为电源功率损耗的重要因素。
而在传统的次级整流电路中,肖特基二极管是低电压、大电流应用的首选。
其导通压降基本上都大于0.4V,当电源模块的输出电压随着现代电子技术发展继续降低时,电源模块的效率就低得惊人了,例如在输出电压为3.3V时效率降为80%,1.5V输出时效率不到70%,这时再采用肖特基二极管整流方式就变得不太可能了。
为了提高效率降低损耗,采用同步整流技术已成为低电压、大电流电源模块的一种必然手段。
同步整流技术大体上可以分为自驱动(selfdriven)和他驱动(controldriven)两种方式。
本文介绍了一种具有预测时间和超低导通电阻(低至2.8mΩ/25℃)的他驱动同步整流技术,既达到了同步整流的目的,降低了开关损耗和导通损耗,又解决了交叉导通问题,使同步整流的效率高达95%,从而使整个电源的效率也高达90%以上。
1SRM4010同步整流模块功能简介SRM4010是一种高效率他激式同步整流模块,它直接和变压器的次级相连,可提供40A的输出电流,输出电压范围在1∽5V之间。
它能够在200∽400kHz 工作频率范围内调整,且整流效率高达95%。
如果需要更大的电流,还可以直接并联使用,使设计变得非常简单。
SRM4010模块是一种9脚表面封装器件,模块被封装在一个高强电流接口装置包里,感应系数极低,接线端功能强大,具有大电流低噪声等优异特性。
SRM4010引脚功能及应用方式一览表引脚号引脚名称引脚功能应用方式1CTCHCatch功率MOSFET漏极接滤波电感和变压器次级正端2FWDForward功率MOSFET漏极接变压器次级负端3SGND外控信号参考地外围控制电路公共地4REGin内部线性调整器输入可以外接辅助绕组或悬空5REGout5V基准输出可为次级反馈控制电路提供电压6PGND同步整流MOSFET功率地Catch和Forward功率MOSFET公共地7CDLY轻载复位电容端设置变压器轻载时的复位时间8CPDT同步整流预测时间电容端Catch同步整流管设置预置时间9SPD振铃鉴别端区分CatchMOSFET导通和振铃2SRM4010同步整流模块的应用实例及其工作原理分析SRM4010模块仅和C2、C3两只电容就完成了同步整流功能,其工作原理如下:在初级开关管(V3)导通期间,模块中的CatchMOSFET截止,电流从变压器次级正端流经输出电感、输出电容和负载,在经ForwardMOSFET回到变压器次级负端;当初级开关管截止时,变压器中电流回零,模块的1脚因输出电感的电流因素也下降到0V,在这种情况下,电流流经CatchMOSFET的体二极管,随即Catc hMOSFET导通以减小电压降,体二极管的导通时间要特别短。
正激变换器中同步整流驱动分析

正激变换器中同步整流驱动分析摘要:对同步整流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并按驱动方式将它分为自驱动同步整流和外驱动同步整流;然后对正激变换器中自驱动和外驱动同步整流的特性分别进行了比较分析,在自驱动部分重点分析了RCD 箝位和有源箝位2 种形式的同步整流正激变换器电路;并讨论了影响同步整流效率的因素及提高效率应采取的措施;最后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同步整流是低压、大电流电源中提高效率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正激变换器; 同步整流; 自驱动; 外驱动计算机、通信交换机等数据处理设备在电路密度和处理器速度不断提高的同时,电源系统也向低压、大电流和更加高效、低耗、小型化方向发展。
如今IC 电压已经从5 V 降为3. 3 V 甚至1. 8 V ,今后还会更低。
在DC2DC 变换器中,整流部分的功耗占整个输出功率的比重不断增大,已成为制约整机效率提高的障碍。
传统整流电路一般采用功率二极管整流,由于二极管的通态压降较高,因此在低压、大电流时损耗很大。
这就使得同步整流技术得到了普遍关注并获得大量应用[1 ,2 ] 。
同步整流技术就是用低导通电阻MOSFET 代替传统的肖特基整流二极管,由于MOSFET 的正向压降很小,所以大大降低了整流部分损耗[2 ] 。
同时对MOSFET 给出开关时序随电路拓扑工作要求作相应变化的门极驱动信号。
由于门极驱动信号与MOSFET开关动作接近同步,所以称为同步整流(Synchronous Rectification ,简称SR) 。
1 正激变换器中的同步整流自驱动同步整流是指直接从变压器副边绕组或副边电路的某一点上获取电压驱动信号,来驱动同步整流管。
外驱动同步整流是指通过附加的逻辑和驱动电路,产生随主变压器副边电压作相应时序变化的驱动信号,驱动SR 管。
这种驱动方法能提供高质量的驱动波形,但需要一套复杂的驱动控制电路。
相比较来说,自驱动同步整流的电路结构简单,所需元件数量较少;同时自驱动同步整流续流二极管靠复位电压驱动,所以工作特性依赖于功率变压器的复位方式。
061123同步整流简介

同步整流应用
大功率应该是全桥ZVS加上二次侧ZVS 同
步整流; 中等功率到小功率应该是有源箝位正激变换 ZVS软开关配上二次侧的预检测栅驱动技术 的同步整流; 而小功率应该是配好同步整流的反激变换。 当然,这里没有绝对的界限,只是不同的条 件下应该有相应的最佳选择。
来源:开关电源四大发展趋势技术文章 功率集成技术实验室 2006-11-23
同步整流? MOS
取代
二极管
同步整流技术是采用通态电阻极低的功率MOSFET 来取代整流二极管,因此能大大降低整流器的损耗, 提高DC/DC变换器的效率,满足低压、大电流整 流的需要。
用功率MOSFET做整流器时,要求栅极电压必 须与被整流电压的相位保持同步才能完成整流 功能,故称之为同步整流。
采用MOS的同步整流与普通二极管比较
高效率 高功率密度需求
功率集成技术实验室 2006-11-23
同步整流发展现状及应用
1.
2. 3.
4. 5. 6.
VICOR第一代有源箱位,大功率输出高功率密度, 89%效率 IPD公司第二代有源箝位自偏置同步整流效率90.5% Glary第三代有源箱位,双互补forward并联,同步整 流,效率92% DIDT ZVS,ZCS同步整流,效率91% Synqor两级并联,Buck+双互补forward同步整流微控 制器,PWM IC和MCU IC控制,效率92~93%。 Galaxy pwr公司 世界顶级、全桥自动复位硬开关ZVSZCS同步整流。 全部工作用微控制器MCU控制,效率94~95%。
自驱动 外驱动 Current-Mode
按控制模式可以分为:
Voltage-Mode
电压型控制开关电源的原理图
同步整流技术总结讲解学习

同步整流总结1概述近年来,为了适应微处理器的发展,模块电源的发展呈现两个明显的发展趋势:低压和快速动态响应,在过去的10年中,模块电源大大改善了分布式供电系统的面貌。
即使是在对成本敏感器件如线路卡,单板安装,模块电源也提供了诱人的解决方案。
然而,高速处理器持续降低的工作电压需要一个全新的,适应未来的电压方案,尤其考虑到肖特级二极管整流模块不能令人满意的效率。
同步整流电路正是为了适应低压输出要求应运而生的。
由于一般的肖特基二极管的正向压降为0.3V以上,在低压输出时模块的效率就不能做的很高,有资料表明采用肖特基二极管的隔离式DC-DC模块电源的效率可以按照下式进行估算:我们假设采用0.4V的肖特基整流二极管,印制板的线路损耗为0.1V,则1.8V的模块最大的估算效率为72%。
这意味着28%的能量被模块内部损耗了。
其中由于二极管导通压降造成的损耗占了约15%。
随着半导体工艺的发展,低压功率MOS管的的有着越来越小的通态电阻,越来越低的开关损耗,现在IR公司最新的技术可以制作30V/2.5m Ω的MOS管,在电流为15A时,导通压降为0.0375,比采用肖特基二极管低了一个数量级。
所以近年来对同步整流电路的研究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在中大功率低压输出的DC-DC变换器的产品开发中,采用低压功率MOSFET替代肖特基二极管的方案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今天,采用同步整流技术的ON-BOARD 模块已经广泛应用于通讯的所有领域。
2同步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整流管导通压降损耗—印制板的线路损耗—原边和控制电路损耗—fcutoufcutououtoutVVVVVVVV⨯++⨯+≈1.0)1.0(η图1 采用同步整流的正激电路示意图(无复位绕组) 同步整流电路与普通整流电路的区别在于它采用了MOS管代替二极管,而MOS管是它驱的开关器件,必须采用一定的方式控制MOS管的开关。
同步整流电路中功率MOS 管的驱动方式主要有两种:自驱动和它驱动。
同步整流电路分析

同步整流电路分析一、传统二极管整流电路面临的问题近年来,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电路的工作电压越来越低、电流越来越大。
低电压工作有利于降低电路的整体功率消耗,但也给电源设计提出了新的难题。
开关电源的损耗主要由3部分组成:功率开关管的损耗,高频变压器的损耗,输出端整流管的损耗。
在低电压、大电流输出的情况下,整流二极管的导通压降较高,输出端整流管的损耗尤为突出。
快恢复二极管(FRD)的压。
此时超达到(18大大提高12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V1及V2为功率MOSFET,在次级电压的正半周,V1导通,V2关断,V1起整流作用;在次级电压的负半周,V1关断,V2导通,V2起到续流作用。
同步整流电路的功率损耗主要包括V1及V2的导通损耗及栅极驱动损耗。
当开关频率低于1MHz时,导通损耗占主导地位;开关频率高于1MHz时,以栅极驱动损耗为主。
3、半桥他激、倍流式同步整流电路图2单端降压式同步整流器的基本原理图该电路的基本特点是:1)变压器副边只需一个绕组,与中间抽头结构相比较,它的副边绕组数只有中间抽头结构的一半,所以损耗在副边的功率相对较小;2)输出有两个滤波电感,两个滤波电感上的电流相加后得到输出负载电流,而这两个电感上的电流纹波有相互抵消的作用,所以,最终得到了很小的输出电流纹波;3)流过每个滤波电感的平均电流只有输出电流的一半,与中间抽头结构相比较,在输出滤波电感上的损耗明显减小了;4只有25(DPA424R,由干扰。
R1用来设定欠电压值(U UV)及过电压值(U OV),取R1=619kΩ时,U UV=619kΩ×50μA+2.35V=33.3V,U OV=619kΩ×135μA+2.5V=86.0V。
当输入电压过高时R1还能线性地减小最大占空比,防止磁饱和。
R3为极限电流设定电阻,取R3=11.1kΩ时,所设定的漏极极限电流I′LIMIT=0.6I LIMIT=0.6×2.50A=1.5A。
同步整流buck电路原理

同步整流buck电路原理
同步整流是采用通态电阻极低的专用功率MOSFET,来取代整流二极管以降低整流损耗的一项新技术。
它能大大提高DC/DC变换器的效率并且不存在由肖特基势垒电压而造成的死区电压。
Buck电路是由一个功率晶体管开关Q与负载串联构成的,其电路如图3.1。
驱动信号ub周期地控制功率晶体管Q的导通与截止,当晶体管导通时,若忽略其饱和压降,输出电压uo等于输入电压;当晶体管截止时,若忽略晶体管的漏电流,输出电压为0。
电路的主要工作波形如图3.2。
同步整流buck电路原理
同步整流buck电路图如下:
同步整流结构:用功率mosfet替代整流二极管,可以提高转换器效率。
buck变换器的输出电压平均值总是小于输入电压。
开关电源原理分析与制作教学课件:同步整流技术及电路介绍

1. 栅极电荷转换技术(Gate charge commutation) 栅极电荷转换技术的原理
该技术的电路简单,只需要一个附加的绕组,充分利用了同步整流管的
门-源电容。两个二极管在此的作用是用来箝位SR门源电压。当不接这两个二
极管时,SR 开通时的驱动电压为附加绕组上电压的一半,关断后门源电压为
NTD4857的datasheet IRFP460的datasheet
4
三、副边同步整流管的驱动技术分析与研究
同步整流技术的核心问题是同步整流管的驱动问题,根据同步 整流管的驱动信号来源,可以将同步整流管的驱动方式分为外部驱 动式(controller driven)和自驱动式(self-driven),相对于自 驱动方式,外部驱动方式不仅需要额外的器件,增加电路的复杂性, 提高电路的成本,而且其对于电路效率的贡献也很少,因此在实际 的电路中很少采用外部驱动方法。
***
TX1
***
D2 D1N4148
IRF530
R1 C1
Q2
1、 用肖特基二极管进行整流,而肖特基二极管的正向压降一般
为0.3v。副边电路二极管的损耗:0.3*50=15W,而输出才90W。
损耗占副边总的功率为:15/(15+90)=14.3%。因此,必须采用同
步整流技术,用MOS管来替代二极管。
同步整流
一、 为什么要采用同步整流? 二、 同步整流管的datasheet分析 三、副边同步整流管的驱动技术分析与研究 四、 副边同步整流驱动方式
1 1
一、为什么要采用同步整流?
D1
470u
IRF530
D1N4148
L1
电源输出: 1.8V/50A
36
半桥自驱同步整流

半桥自驱同步整流一、概述半桥自驱同步整流是一种高效率的直流/直流变换器拓扑结构,具有简单的控制电路和较低的开关损耗。
它可以应用于各种场合,如电动汽车充电、太阳能发电系统等。
二、半桥自驱同步整流原理半桥自驱同步整流由两个MOSFET管和两个二极管组成。
在半桥自驱同步整流工作时,MOSFET管会依次导通,并通过负载提供输出电压。
此时,另一个MOSFET管处于关断状态,并且二极管导通。
当负载需要反向电压时,MOSFET管切换到关断状态,另一个MOSFET导通并通过负载提供反向电压。
三、控制策略为了实现高效率和稳定性,在半桥自驱同步整流中采用了多种控制策略。
1. 延迟开关控制:在切换过程中采用延迟开关控制可以减少开关损耗。
2. 自适应死区时间:根据输入电压和输出负载情况来调整死区时间。
3. 脉宽调制控制:通过改变脉冲宽度来控制输出电压。
四、半桥自驱同步整流的优点1. 高效率:半桥自驱同步整流具有较低的开关损耗,因此能够实现高效率。
2. 简单控制电路:半桥自驱同步整流的控制电路相对简单,易于实现。
3. 可靠性高:由于采用了多种控制策略,半桥自驱同步整流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五、应用场景1. 电动汽车充电器:半桥自驱同步整流可以用于电动汽车充电器中,提供高效率和可靠性。
2. 太阳能发电系统:半桥自驱同步整流也可以用于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提供高效率和稳定性。
六、总结半桥自驱同步整流是一种高效率、简单可靠的直流/直流变换器拓扑结构。
它采用多种控制策略来实现高效率和稳定性,并且可以应用于各种场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变压器原边电路磁复位后,原边 4
和副边电压都变为 0,从这个时刻到
整个工作周期结束的时间为死区时
间,两个同步整流管都截止,电流流
经 S4 的体二极管,直到开始新的一 个工作周期。由于是低电压输出必
须使用门槛电压比较低的同步整流
68
2003.9 电子设计应用 w .cn
YL PPUS RE WOP SEI GOL ONHCET
AAUUTTOOMM AATTIIOONN && MMEEAASSUURREEMMEENNTT
EEMMBBEEDDDDEEDD SSYY SSTT EEMM SS
N OI T A MOT UA SS NNOOII TTAACCII NNUU MMMMOOCC
RREETT UUPP MMOOCC &&
S ME TSTYNSE MER US AE M &
电压完全由 导通,因而在非对称工作的应用受
自己的栅源 到很大的限制。图5解决了同步整流
寄生电容提 管死区时间内体二极管的导通问题。
过程结束。变压器副边等效电路如
图 4(a)所示。辅助绕组电压将为 0,
S3 和 S5 的栅极驱动电压也保持为 0。
因为 D 反向截止,并且S 保持关断,
1
5
S 的栅源寄生电容没有放电途径。 4
栅极电压保持高电平,所以继续导
当主开关管 S1 导通时,输入电 压加在变压器原边。副边电路从图
所示。在关断过渡过程中,输出电 通。这就实现了栅极电荷保持功能。
的能量由一个转送到另一个,这就 是栅极电荷转换电荷驱动技术。
图 6 为栅极电荷转换驱动的改 进电路。在栅源极之间分别并联了 一个二极管,辅助绕组电压全部加 在了同步整流管的栅源极之间,当
流电路。其工作原理:当主开关管 S 导通,变压器副边电压为正,电压 互感器原边电压为正,绕组 Ls1 的正 电压驱动 S1 导通,绕组 Ls2 的电压保 持为负,关断 S2,负载电流流经 S1; 当主开关管关断,电压互感器原边
即栅极电荷保持驱动技术。 图 3 为栅极电荷保持驱动方式
在单端正激式拓扑整流电路中的应 用,电路采用有源箝位的磁复位方 式。箝位电容 CC 值很大,故可等效 为一个直流电流源,S1 是主开关管, S2 是辅助开关管。在副边电路,S3和 S4 是同步整流管,S5 用来实现栅极电 荷保持在死区时间驱动 Q ,在一个
A CI
oWWEENSNNOTI CTUADCIOLRPPP
SfS
INDUSTRY ANALYSIS
电源技术
COMMUNICATIONS & COMPUTER
AAUUTTOOMM AATTIIOONN && MMEEAASSUURREEMMEENNTT
EEMMBBEEDDDDEEDD SSYY SSTT EEMM SS
压可能有较大差异,由于辅助绕组 升到门槛电压
的匝数可以根据输出电压的需要而 之前,S3的体二 设计,可以有效地驱动不同导通门 极管导通。该
槛电压的功率 MOSFET 管,因而辅 过渡过程为零
助绕组电压驱动方法成为广泛采用 电 压 开 关
的电压型同步整流驱动方式,是当 (ZVS),因而可 前同步整流技术的一个研究热点。 以减少开通损
输出电流的时 间为:
图5 栅极电荷转换驱动电路
t(on)=Lks*Io/Vin*Ns*Np 式中,Lks 是变压器副边漏感,Io 为 输出电流,Vin 为输入电压,Ns 为副 边绕组匝数,Np 为变压器原边绕组 匝数。在主开关管开通的过度过程
因为在其栅极驱动电压上升至门槛 电压之前,电流流经体二极管。在 该过渡过程结束后,S3 关断,S4 导 通。同步整流管电流从 0 上升到输 出电流的时间为:
70
2003.9 电子设计应用 w .cn
D E D D E B ME
YL PPUS RE WOP SEI GOL ONHCET
A CI
oWWEENSNNOTI CTUADCIOLRPPP
SfS
INDUSTRY ANALYSIS
电源技术
COMMUNICATIONS & COMPUTER
器原边电压为负,绕组 Ls1 的负电压 继续关断 S1,绕组 Ls2 的正电压继续 驱动 S2。
开关 S3 的作用是避免变压器副 边出现瞬时短路。当主开关管 Q 导
¥ 栅极电荷转换驱动方式
以用于变压器对称工作的变换器( 通时,变压器副边绕组电压应上升
图 5 所示为栅源寄生电容电压 如推挽变换器、半桥变换器等);当 为正。但是,主开关管开通时,因
的另一种驱动情形。变压器的辅助 该驱动技术用于变压器非对称工作 为 S 在上一个开关周期末保持导 2
绕组分别和两个同步整流管的栅极 的变换器( 如正激变换器) ,并且占 通,变压器副边出现暂时的短路现
相连,功率 M O S F E T 的栅源极驱动 空比不等于0.5 时,同步整流管可能 象,在实际电路中,这是不允许的。
4
工作周期内,其电流基本不变。图3 电路整流部分基本工作过程如下:
中,随着 S3 电流的增加,S4 电流相 应减少。当该过渡过程结束后,输
出电流流经 S 3 的功率 M O S F E T,而 不是其体二极管,S4 因此而关断。
在开通过渡过程结束后,S3 导 通,S4 关断,输出电流全部流经导 通电阻很低的 S3,能量从变压器原 边传送到副边。变换器的工作过程
图4 图3电路中整流部分基本工作过程
¥ 栅极电荷保持驱动方式
耗。如果忽略
如图2所示电路的工作原理:电 二极管的正向
路工作前,输入电压 Vin 为 0,开关 导通压降和同 S 关断,电容 C 的初始电压为 0。当 步整流管的导
输入电压 Vin 为正后,通过二极管 D 对电容 C 正向充电。然后 Vin 再次变 为 0 ,二极管由于承受反向电压截
管,且由于死区时间的存在,电路的 4 ( a )逐渐过渡
整流效率受到了影响。
到图(b) ,(c) ,
辅助绕组电压驱动同步整流器 (d)。输出电流
辅助绕组电压驱动方式中,驱 动信号来自辅助绕组输出电压。对 于不同的功率 MOSFET 管,驱动电
开始从 S 换流 4
到S 。在S 的栅
3
3
极驱动电压上
图3 应用栅极电荷保持驱动的单端正激式电路
流从 S3 向 S4 换流。S4 也是 ZVS 开通,
应注意的是,在由从 S4 换流到
w w .cn 电子设计应用 2003.9 6 9
POWER SUPPLY TECHNOLOGIES
A PP LI C AT I ON o f IC PRODUCTS
NEWS
电源技术
Y RTS U D NI SI S Y L A NA
电源技术
■ 华南理工大学 任光 苗建龙 佛山科技学院 高潮
Y RTS U D NI SI S Y L A NA
N OI T A MOT UA SS NNOOII TTAACCII NNUU MMMMOOCC
D E D D E B ME
同步整流器自驱动方式及其 典型整流电路分析
RREETT UUPP MMOOCC &&
通电阻,同步 整流管 S 3 的电 流从 0 上升到
止。只要开关管S 保持关断,电容上 的电荷得以继续保持,Vout 则维持高 电平,M O S F E T 管的栅极为高电平 而导通。一旦开关S 导通,电容 C 通 过开关放电,Vout 变为 0。如果电容 C 是同步整流管的栅源寄生电容,那 么这就是栅源寄生电容的驱动应用,
摘 要: 低电压大电流输出是今后 D C - D C 变换器的一个发展趋势,基于如何减小低压大电流变换器的整 流损耗,提高整流和转换效率的同步整流技术已成为其核心技术。本文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阐 述了不同同步整流器自驱动方式,并分析了其典型的整流电路工作原理及特点。
关键词:栅极电荷保持;栅极电荷转换;寄生电感耦合电压;能量反馈电流驱动
和传统的正激变换器一样。当主开 关管关断时,变压器开始磁复位。 变压器副边电路如图 4(e)、(f)、(a)
t(off)= Lks* Io*Np/ Vclamp* Na 式中,Vclamp 为箝位电压。
当该过渡过程结束后,S3 完全 关断,S4 完全导通,输出电流流经S4 的 M O S F E T 。当磁复位结束后,该
压的一半。
滤波电感耦合电压驱动同步整
图7 两辅助绕组电压驱动同步整流电路
该驱动电路 流器
中流过功率
滤波电感耦合电压驱动方式是
M O S F E T 栅 新近提出了一种同步整流电压型驱
源寄生电容 动方法。该驱动方式中,电路采用
的电流绝对 一个三绕组电压互感器,两个副边
值相等,即 绕 组 电 压 分 别 驱 动 两 个 功 率
副边绕组电压驱动 同步整流器
副边绕组电压驱动
是较早提出的一种同步整流驱动方
式,驱动信号直接来自变压器次
级,电路结构简单,其同步整流电
路如图 1 所示。驱动电压直接来自
于副边输出电压信号,变压器原边
可采用任意的磁复位方式,整流电
路为半波整流拓扑。在以下分析中
均认为各器件为理想器件,电路工
作在理想状态,输出滤波电感足够
供。当辅助
¥ 两辅助绕组电压驱动方式
绕组电压一
图 7 的同步整流电路的整流管
定时,两个 和续流管的驱动电压分别来自两个
图6 栅极电荷转换驱动半桥变换电路
功
率 辅助绕组输出电压。电路采用有源
M O S F E T 的 箝位的磁复位方式。两辅助绕组驱
栅极驱动电 动的方式由于采用不同的输出分别
压 V g s 基本 驱动整流管和续流管,能够更有效 上是绕组电 地控制同步整流管的开通与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