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的诗词大全_唐代诗词鉴赏
杜牧的古诗(15篇)

杜牧的古诗杜牧的古诗(15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杜牧的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杜牧的古诗1《泊秦淮》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牧。
其全文诗词如下: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前言】《泊秦淮》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
此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前半段写秦淮夜景,后半段抒发感慨,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
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艺术构思颇具匠心,写景、抒情、叙事有机结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注释】⑴秦淮: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句容大茅山与溧水东庐山两山间,经南京流入长江。
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淮河。
历代均为繁华的游赏之地。
⑵烟:烟雾。
⑶泊:停泊。
⑷商女: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⑸后庭花: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
南朝陈皇帝陈叔宝(即陈后主)溺于声色,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致亡国,所以后世把此曲作为亡国之音的代表。
【翻译】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
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还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赏析】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
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写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
《泊秦淮》也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
六朝古都金陵的秦淮河两岸历来是达官贵人们享乐游宴的场所,“秦淮”也逐渐成为奢靡生活的代称。
诗人夜泊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泊秦淮》。
杜牧的诗词赏析5篇著名

杜牧的诗词赏析5篇著名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身趁名家,喜老庄道学。
杜牧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
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杜牧的诗词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赤壁朝代:唐朝|作者: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篇的开头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事、物的慨叹。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
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
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
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
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
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后两句久为人们所传诵的佳句,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
这里涉及到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
这对于诗人而言是相当清楚的,因为杜牧本人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对历史时事是非常熟悉的。
众所周知,赤壁之战吴胜曹败,可此处作者进行了逆向思维大胆地设想,提出了一个与历史事实相反的假设。
假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结果会如何呢?诗人并未直言战争的结局。
而是说“铜雀春深锁二乔”,铜雀台乃曹操骄奢淫乐之所,蓄姬妾歌姬其中。
这里的铜雀台,让人不禁联想到曹操风流的一面,又言“春深”更加深了风流韵味,最后再用一个“锁”字,进一步突显其金屋藏娇之意。
把硝烟弥漫的战争胜负写得如此蕴藉,实在令人佩服。
题乌江亭朝代:唐朝|作者: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经典诗词20首赏析

杜牧经典诗词20首赏析1、清明唐代· 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鉴赏这一天正是清明节,诗人杜牧在路上行走,遇上了下雨。
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
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
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
诗人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
“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
但是用来写雨,却是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
这种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
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倾盆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
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的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
“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
那么什么是“断魂”呢?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
“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
当诗人有这类情绪的时候,就常常爱用“断魂”这一词语来表达他的心境。
清明这个节日,在古人感觉起来,和我们今天对它的观念不是完全一样的。
在当时,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
晚唐著名诗人杜牧的十首经典唐诗,别具一格自风流

晚唐著名诗人杜牧的十首经典唐诗,别具一格自风流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德宗朝宰相杜佑之孙。
唐代文学家,杜牧诗、文皆负盛名,有“小杜”的美称。
晚年曾经居住在樊川别业,世称杜樊川。
杜牧先祖杜预,也是盛唐大诗人杜甫的先祖,他们同宗。
杜牧的祖上始终在京城一带生活,杜甫的祖上迁居至襄阳等地,两位大文豪亲戚关系就较为远淡了。
杜牧从小饱读诗书,他曾经在诗中写道,“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
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
”杜牧通晓历史,写得一手好文章,尤其是咏史怀古的文章。
杜牧咏史怀古的诗文在整个唐代也是首屈一指的,所以杜牧有“怀古圣手”的称号。
杜牧二十三岁时写成了名篇《阿房宫赋》,因为这篇佳作,杜牧的科举之路也变得通达许多。
太和二年(828),二十六岁的杜牧以第五名的名次顺利通过科举考试。
同年杜牧考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被授予弘文馆校书郎等官职。
太和七年(833),杜牧被淮南节度使牛僧孺授予推官一职,后来又转为掌书记,主要负责节度使府的公文往来。
这一阶段,杜牧居住在扬州,喜欢四处游览,扬州这个城市也为杜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01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是杜牧经过骊山华清宫时有感而发写下的诗文。
华清宫是唐玄宗时期修建的行宫,唐玄宗与杨贵妃曾在那里寻欢作乐。
唐玄宗在骊山之上种满花卉,从远处望去就像是一团团的锦绣,山顶的重重宫门次第打开。
快马奔驰而来扬起一阵尘土,为博得贵妃一笑,没有人知道这是特地为贵妃送来的远道而来的荔枝。
整首诗没有提到皇帝,但是快马加鞭只为博得贵妃一笑的荔枝,一定是皇帝事先安排好的。
玄宗宠爱贵妃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为了博得美人欢心,这么荒唐的事情也做得出来。
02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是杜牧的代表作品之一,千百年来素负盛名。
江南秀美的景色里,莺啼花红,河边的村寨和城外的小镇里随风飘动着酒家的旗子。
杜牧诗词鉴赏

唐代有的诗人也喜堆垛数字,如骆宾王,却不免被讥为“算博士”。考其原因,乃因其数字的运用多是为了属对方便,过露痕迹,用得又太多太滥,也就容易惹人生厌。而此诗数字之设,则出于表达情感的需要,是艺术上的别出心裁,所以驱使而令人不觉,真可夸口“虽‘算博士’何妨”!
题扬州禅智寺
江南春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
登九峰楼寄张祜
九日齐山登高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
齐安郡后池绝句
题齐安城楼
杜牧
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早雁
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唐时每州都有一个郡名(因高祖武德元年改隋郡为州,玄宗天宝元年又改州为郡,肃宗时复改为州,所以有这种情况),“齐安”则是黄州的郡名。诗当作于武宗会昌初作者出守黄州期间。
这首宦游思乡之作,赞许者几乎异口同声地称引其末句。明人杨慎说:“大抵牧之诗,好用数目垛积,如‘南朝四百八十寺’、‘二十四桥明月夜’、‘故乡七十五长亭’是也。”(《升菴诗话》)清王渔洋更说:“唐诗如‘故乡七十五长亭’、‘红阑四百九十桥’,皆妙,虽‘算博士’何妨!……高手驱使自不觉也。”(《带经堂诗话》)说它数字运用颇妙,确不乏见地;兹再予伸论如下。
这是一首托物寓慨的诗。通篇采用比兴象征手法,表面上似乎句句写雁,实际上,它句句写时事,句句写人。风格婉曲细腻,清丽含蓄。而这种深婉细腻又与轻快流走的格调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在以豪宕俊爽为主要特色的杜牧诗中,是别开生面之作。
由于写“一声”就产生一个特殊的情节,与“吹角当城片月孤”一类写景抒情诗句同中有异。呜咽的角声又造成一种凄凉气氛,那“潋潋”的江水,黯淡无光的夕阳,水中的汀洲,也都带有几分寒意。“微”、“寒”等字均著感情色彩,写出了望乡人的主观感受。
杜牧的古诗词全集加上译文

杜牧的古诗词全集加上译文杜牧的诗全集加上译文11题乌江亭杜牧〔唐代〕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胜败乃是兵家常事,难以事前预料。
能够忍受失败和耻辱的才是真正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江东子弟大多是才能出众的人,若能重整旗鼓卷土杀回,楚汉相争,谁输谁赢还很难说。
2过华清宫绝句三首杜牧〔唐代〕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在长安回头远望骊山宛如一堆堆锦绣,山顶上华清宫千重门依次打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绿树环绕的新丰一带不时可见黄尘四起,那是前往渔阳的探使返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他们谎报军情,唐玄宗和杨贵妃仍旧沉溺于歌舞,直至安禄山起兵,中原残破。
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
全国上下沉浸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骊山上宫殿楼阁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分明。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安禄山拖着肥胖的身体翩翩作胡旋舞,引发了杨贵妃的笑声随风飘扬越过层层山峰。
杜牧的诗全集加上译文21遣怀杜牧〔唐代〕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江湖一作:江南;纤细一作:肠断)想当年,困顿江湖饮酒作乐放纵而行,专爱那纤细的腰身能在掌中起舞,婀娜轻盈。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扬州十年的纵情声色,好像一场梦,到头来,只落得青楼楚馆内一个“薄幸”的声名。
2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杜牧〔唐代〕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从长安回望,骊山景致宛如团团锦绣,山顶上华清宫门依次打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3九日齐山登高/ 九日齐安登高杜牧〔唐代〕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盛开的菊花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与朋友带上美酒一起登高望远。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尘世烦扰平生难逢让人开口一笑的事,满山盛开的菊花我定要插满头才归。
杜牧的诗词原文及赏析

【导语】杜牧在诗歌的创作上,与晚唐另⼀位杰出的诗⼈李商隐齐名,并称“⼩李杜”。
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阔,笔⼒峭健。
他的近体诗则以⽂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
下⾯就和⼀起来欣赏下杜牧的诗词,欢迎阅读!【篇⼀】杜牧的诗词原⽂及赏析 《江南春》 千⾥莺啼绿映红,⽔村⼭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寺,多少楼台烟⾬中。
【赏析】 这⾸《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阔、深邃和迷离。
“千⾥莺啼绿映红,⽔村⼭郭酒旗风。
”诗⼀开头,就像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地:辽阔的千⾥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的村庄、依⼭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在望。
迷⼈的江南,经过诗⼈⽣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旌摇荡了。
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个⾓落,⽽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块⼟地上的。
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字,这两句就要减⾊了。
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莺啼,谁⼈听得?千⾥绿映红,谁⼈见得?若作⼗⾥,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
”对于这种意见,何⽂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
题云《江南春》,江南⽅⼴千⾥,千⾥之中,莺啼⽽绿映焉,⽔村⼭郭⽆处⽆酒旗,四百⼋⼗寺楼台多在烟⾬中也。
同样的道理也适⽤于后两句。
“南朝四百⼋⼗寺,多少楼台烟⾬中。
”从前两句看,莺鸟啼鸣,红绿相映,酒旗招展,应该是晴天的景象,但这两句明明写到烟⾬,只是因为千⾥范围内,各处阴晴不同。
不过,还需要看到的是,诗⼈运⽤了典型化的⼿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
江南特点是⼭重⽔复,柳暗花明,⾊调错综,层次丰富⽽有⽴体感。
诗⼈在缩千⾥于尺幅的同时,着重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
诗的前两句,有红绿⾊彩的映衬,有⼭⽔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的映衬。
杜牧的诗全集

杜牧的诗全集杜牧(803年-858年),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字牧之。
其作品以咏史和咏怀为主,以清丽秀媚、细腻婉约而著称,被誉为唐代“绝妙好逸”的代表作家之一。
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成就。
下面是杜牧的一些代表作品,以供参考: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及时雨滴坠池塘,年华虽短情长在,潇洒自在形神庞。
2.《秋夜诗》寒露已过秋已深,霜风吹过月弯阴,丹桂忆旧诗中事,流水如诗竟谁吟。
3.《秋登兰山寄人》千重豪华竞拍天,投酬马首颔青烟,豪客乐道山绥远,诗人命运逢春变。
4.《秋夜将晓忻州歌》锦绣美景教人愁,酒一杯香坐藕舟,豪言号令即应勒,金戈铁马是何由。
5.《秋夜月空诸县楼》秋夜月空诸县楼,寒风吹过池塘流,今宵不须愁未央,明月高悬尽江周。
6.《秋夜怀古》西风吹尽寒江冻,秋夜寂寥思旧工,古人行藏尽入诗,如今演替似长空。
7.《秋夜即事》锦绣华美歌竞飞,忧愁寂寞最高堆,城市繁华追云影,谁言秋夜不长驰。
8.《秋夜山寺忆黄州诸贤》千年历史堪记取,百年欢乐永存碑,忧愁寂寞何人问,悼亡祭祀满宫闱。
9.《秋夜思乡行》举杯邀欢尽大家,寂寞存亡已觅畋,青春美事难为至,忧愁杂乱有何钱。
10.《秋夜怀人》脱尘而去离怅恨,情债十载不还愿,伪善华美久回眸,寂寞从来心归演。
这是部分杜牧的诗歌作品集,这些作品展示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高度才情和对生活、历史的深入思考。
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牧那种细腻、婉约的诗人气质,以及他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杜牧的诗歌作品不仅展示了他个人的情感和思想,也反映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况。
他的诗歌作品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可以说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无论是对于研究杜牧的学者,还是对于广大读者来说,这些作品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文化遗产,值得珍藏和传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牧的诗词大全
古典诗词鉴赏之杜牧篇——《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赏析:《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到过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
附近有杜湖、东南湖等胜景。
杜牧——《泊秦淮》烟花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注释秦淮:秦淮河。
长江下游支流,在今东苏西南部。
当时穿过金陵的秦淮河两岸,酒楼妓馆林立,一片繁华景象。
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注释:秋夕:秋天的夜晚。
银烛:白色而精美的蜡烛。
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
天街:天庭,即天上。
一作“天阶”。
杜牧——《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
注释:遣怀:抒发感触甚深的情怀。
落魄:漂泊,作游乐解。
楚腰:《汉书•马廖传》:“吴王好剑客,百姓多疮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人。
”后称细腰女子为腰。
杜牧——《山行》【年代】:唐【作者】:杜牧——《山行》【内容】: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作者:杜牧斋牧,字牧之,京兆人也。
善属文。
大和二1 / 3
年韦筹榜进士,与厉玄同年。
杜牧——《金谷园》【年代】:唐【作者】:杜牧——《金谷园》【内容】: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作者:○杜牧牧,字牧之,京兆人也。
善属文。
大和二年韦筹榜进士,与厉玄同年。
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年代】:唐【作者】: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内容】: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注释:清时句:意谓当这清平句为之时,自己所以有此闲情。
昭陵:唐太宗的陵墓。
杜牧——《赤壁》杜牧——《赤壁》【内容】: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注释:赤壁:在今湖北武昌县西南赤矶山,系汉建安十三年(孙权)与刘备联军大败曹操的“赤壁之战”所在地。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注释:迢迢:形容遥远。
玉人:指韩绰,含赞美之意。
赏析:这是一首调笑诗。
杜牧——《旅宿》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注释:凝情:陷于深沉的思虑。
悄然:这里是忧郁的意思。
断雁:失群之雁。
杜牧——《七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注释:银烛:一作红烛。
天阶:一作瑶阶。
2 / 3
卧看:一作坐看。
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
轻罗:柔软的丝织品。
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天阶:露天的石阶。
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作者:杜牧(公元803-853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
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
杜牧——《赠别二首之一》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注释:娉娉:同娉婷,美好貌。
袅袅:纤长柔美貌。
豆蔻:形似芭蕉的植物,初夏开花,故“二月初”尚未开苞,后因称十三四岁女子为豆蔻年华。
梢头:形容娇嫩。
杜牧——《赠别二首之二》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注释:多情句:意谓多情者满腔情绪,一时无法表达,只能无言相对,倒象彼此无情。
樽:酒杯。
韵译:聚首如胶似漆作别却象无情;只觉得酒筵上要笑笑不出声。
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①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①“停车”句:因爱枫林晚景而停车观赏。
坐:因。
晚:天晚。
【赏析】这首诗,看来是从长途旅行图中截取的“山行”片断。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