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

合集下载

《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修编方案汇总》省级部门意见征求会在杭州召开

《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修编方案汇总》省级部门意见征求会在杭州召开

《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修编方案汇总》省级部门意
见征求会在杭州召开
佚名
【期刊名称】《浙江水利科技》
【年(卷),期】2015(43)4
【摘要】2015年6月24日,浙江省环保厅和浙江省水利厅联合在杭州召开《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修编方案汇总》省级部门意见征求会。

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省建设厅、省水利厅、省海洋与渔业局、省旅游局、省港航管理局等相关单位代表及会议特邀专家参加了征求会。

会上,省环境监测中心和省水文局技术组介绍了全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修编方案汇总情况。

随后,与会代表就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进行交流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方案》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五水共治”的战略部署,认真执行了“从严、微调、科学、超前”的修编原则,符合法律法规及相关技术规范要求,成果合理,总体达到了修编目的。

【总页数】1页(P62-62)
【关键词】环境功能;水功能区;省级部门;浙江省水利厅;港航管理局;国土资源;环境监测中心;水文局;生态文明;技术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13.4
【相关文献】
1.浙江省水功能区划修编及监管建议 [J], 蔡临明;倪宪汉;俞建军
2.浙江省重点水功能区划修编研究——以滩坑水库为例 [J], 蔡临明;倪宪汉;俞建军;何小龙
3.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调整主要问题及建议 [J], 何晓珉
4.长江流域片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和分阶段限制排污总量控制方案成果汇总会召开 [J],
5.专题地图集的创新设计--浅述《杭州市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图集》的编制[J], 冯桂林;刘森林;胡春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修编方案汇总》省级部门意见征求

《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修编方案汇总》省级部门意见征求
的2 . 0 7 c m水平位 移偏 移限制值 。故此方案不可行 。
5 桥堤交叉 段施工顺序 比选优化
有限元计算模拟 了桥堤交叉段 在先堤后桥和先桥后堤 2 种施工方案下的应 力应 变情 况 ,结合 计算 结果 和施工 可行 性对施工顺序进行 比选 。 先堤后桥方案考虑到桥梁基础 施工对堤 防的不利影 响 , 设置桥梁和堤 防 的基 础 同时施 工 ,其 中承 台开挖 ,桩 基施 工等应进一步考虑 防护措施 。在工 程下部基 础施工过 程 中,
“ 五水共治”的战略部署 ,认真执行 了 “ 从严 、微调 、科学 、超 前”的修编原则 ,符合法律法规及相关技术规 范要求 ,成果
合理 ,总体达 到了修 编 目的。 本 次水 功能区 、水环境功能区修编 ,历时 2年多 ,省技术组编制完成 了 《 浙江 省水功能 区水环境 功能区划分 方案修 编 工作实施 办法》 ,深入全省部分 国家 重点水功能 区 ,特别是 省界缓 冲 区进行实地 调研 、核查 ,并对 丽水滩 坑水库 、紧水 滩 水库 、淳安 千岛湖等重要水功能 区进行专题论证 。
保证堤防的防渗效果可采用水泥灌浆等处理措施 。
参考文献 :
[ 1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铁 道 部 .T B 1 0 6 2 1 -2 0 0 9高速 铁路 设 计 规范 ( 试 行)[ S ] .北京 :中国铁道 出版社 ,2 0 1 0 .堤 防的下部
值 。故此方案的桥梁变形满足规范 … 1 规 定。
( 2 )先桥后 堤方 案下 ,桥 桩在 堤 防施 工后 的沉降 和水 平位移明显增大 ,沉降量增 大至 6 . 3 6咖 ,大于规 范f 1 J 限定
的2 . 0 0 e m的沉降量限制值 ,桥桩顶部在局部坐标下 的水平 位移 x向最大偏移值 为 9 . 6 7 e m,远远 超过 规 范 [ 1 ]限定

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域(调整)示意图

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域(调整)示意图

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调整)——宁波部分作者:无来源:科监处发布时间:2011-07-15 浏览次数:1410 【字号:大中小】【保护视力色:】一、环境功能区分类根据《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管理办法》,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分为四类,分别执行相应类别的海水水质标准。

1、一类环境功能区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海上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濒危海洋生物保护区等,执行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2、二类环境功能区适用于水产养殖区,海水浴场,人体直接接触海水的海上运动或娱乐区,以及与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等,执行不低于二类的海水水质标准。

3、三类环境功能区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滨海风景旅游区等,执行不低于三类的海水水质标准。

4、四类环境功能区适用于海洋港口水域,海洋开发作业区等,执行不低于四类的海水水质标准。

二、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的划分根据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调整)的依据和原则,浙江省45140平方千米的近岸海域共划分为60个环境功能区,其中一类功能区6个,海域面积36719.5平方千米,二类功能区17个,海域面积5670.2平方千米,三类功能区6个,海域面积1110.2平方千米,四类功能区31个,海域面积1640.8平方千米。

宁波各环境功能区详见附表,位置见附图。

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以功能区所在的位置命名,编号表述如下:A01 Ⅰ其中,A、B、C、D为一至四类环境功能区,01为功能区序号,Ⅰ、Ⅱ、Ⅲ、Ⅳ为海水水质保护目标一至四类水质标准。

附表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汇总表(宁波部分)序号所属地区功能区名称功能区编号面积(km2)主要使用功能水质目标1 嘉兴绍兴宁波舟山杭州湾一类区A01 Ⅰ3707 海洋渔业一类。

钱塘江水功能区划表

钱塘江水功能区划表

水功能区
编码
名称
水环境功能区
编码
名称
流域
水系
河流 (湖、库)
饮用水水源保 护区
起始断面 湖东上埠

地理坐标
东经
北纬
118°28′58″ 28°55′30″
围 终止断面
紫港
地理坐标
东经
北纬
长度面积 现状水质 目标水质 (km/km2)
118°30′47″ 28°54′34″

10 常山
G0101100303081
330781GA02030006
多功能区 浙闽皖 钱塘江
饮用水水源保 护区
饮用水水源准 保护区
衢江
兰溪山峰张 119°18′02″ 29°05′05″
应家
119°26′28″ 29°10′28″
13
应家
119°26′28″ 29°10′28″
兰江大桥
应家
童家
陆域:1、兰溪市境内兰江大桥以上的金华江、衢江、兰江流域
118°20′45″
29°01′20″

饮用水水源准 保护区
7
开化
G0101100303051
马金溪华埠饮 用水源区
330824GA01030007
浙闽皖 钱塘江 饮用水水源二
马金溪
级保护区
饮用水水源一 级保护区
新下大桥
高园村
陆域:左岸以上河滩崇山分水岭、右岸以机耕路为界
高园村
大坝头
陆域:左岸以上河滩崇山分水岭、右岸以机耕路为界
村头溪开化源 头水保护区
330824GA01030201
饮用水水源二 级保护区
浙闽皖
钱塘江

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表

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表

8
嵊州 703012 区 16050003 多功能区 浙闽皖 曹娥江 曹娥江
曹娥江嵊
州农业、
G0102400 工业用水 330683GA
9
嵊州 703023 区 16050004 多功能区 浙闽皖 曹娥江 曹娥江
曹娥江上
虞工业、
G0102400 农业用水 330682GA
10
上虞 803012 区 16050005 多功能区 浙闽皖 曹娥江 曹娥江
饮用水水
G0102400 引水渠新 330624GA 源一级保
6
新昌 903011 昌饮用水 16150006 护区 浙闽皖 曹娥江 澄潭江
澄潭江嵊
州农业、
G0102400 工业用水 330683GA
7
嵊州 603013 区 16150007 多功能区 浙闽皖 曹娥江 澄潭江
曹娥江嵊
州工业、
G0102400 景观用水 330683GA
曹娥江上
虞景观、
G0102400 农业用水 330682GA
11
上虞 803025 区 16050006 多功能区 浙闽皖 曹娥江 曹娥江
饮用水水
源保护区
饮用水水 源二级保
护区
上浦闸总
干渠上虞
饮用水水
G0102404 饮用水源 330682GA 源一级保
12
上虞 303011 区 16051501 护区 浙闽皖 曹娥江 上浦闸
33
嵊州 503011 水源区 16050501 护区 浙闽皖 曹娥江 坑东水库
饮用水水
源保护区
饮用水水
源一级保
护区
黄泽江
黄泽江新
(含合溪
G0102402 昌源头水 330624GA

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甬江

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甬江

9 奉化 G0201200303023 -127-
县江奉化农业用水区
330283GA030203000250
农业用水区
浙闽皖 甬江
水环境功能区 舟山海岛)
河流 (湖、库)
起始断面
源头(壶潭)
地理坐标
东经
北纬
121°03′43″ 29°42′34″
范围 终止断面 溪口
地理坐标
东经
北纬
121°16′42″ 29°41′00″
29°42′24″
鄞州交界)
121°26′39″
29°46′22″
17.4


奉化江
方桥三江口(奉化与 鄞州交界)
121°26′39″
29°46′22″
翻石渡
121°28′41″ 29°47′36″
8.9


奉化江
翻石渡
121°28′41″ 29°47′36″
宁波三江口
121°33′25″ 29°52′32″
330283GA030202000350 农业、工业用水区 浙闽皖 甬江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17
鄞州 余姚
G0201200501010 鄞江鄞州余姚源头水保护区
330212GA030205000120 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 浙闽皖 甬江
18 鄞州 G0201200503021 鄞江鄞州工业、农业用水区 19 鄞州 G0201200503033 鄞江鄞州农业、工业用水区
121°20′50″ 29°46′11″ 鄞江、奉化江交汇处 121°26′15″ 29°47′07″
10.7


源头
121°36′36″ 29°38′32″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水利厅省环保局关于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水利厅省环保局关于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水利厅省环保局关于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05.12.06•【字号】•【施行日期】2005.12.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文水环境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水利厅省环保局关于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的通知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省水利厅、省环保局关于《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按照以下要求认真贯彻执行:一、《方案》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的依据。

在本省境内从事上述相关活动,必须符合《方案》规定的要求。

在功能区内进行的开发利用活动,不得影响功能区及周围其它功能区的使用功能和目标水质的实现。

二、《方案》分别由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法律赋予的职责实施监督管理。

三、各地应按《方案》规定的目标水质进行管理,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应措施,消减和控制排污总量,加强污染源整治,改善水环境,确保各功能区在2020年前达到水质目标要求。

四、确因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需要对《方案》进行调整的,应当由市人民政府向省人民政府提出申请。

水功能区调整由省水利厅会同省环保局组织论证并提出调整方案,水环境功能区调整由省环保局会同省水利厅组织论证并提出调整方案,由省人民政府审定批复。

五、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对辖区内未列入《方案》或重要的水域进行功能补充划分,划分方案应符合《方案》规定的原则与技术要求,并不得低于《方案》规定的相应水质目标要求。

编制的功能区划方案由市人民政府批准发布,并报省水利厅和省环保局备案。

二〇〇五年十二月六日。

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杭嘉湖

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杭嘉湖
河)
120°28′35″
30°43′22″ 30°44′10″
乌镇 (南浔桐乡交界) 120°28′17″
嘉兴江苏交接 (钱码头)
120°35′02″
30°45′30″ 30°46′15″ 30°53′00″ 30°57′30″
30°37′24″
30°38′55″ 30°41′45″ 30°43′22″ 30°45′16″ 30°51′20″
劣Ⅴ Ⅲ
7.1


-84-
序号
县(市 、区)
编码
水功能区 名称
国家级
浙江省水功能区
(杭嘉湖
水环境功能区
编码
名称
流域
水系
12 杭州 F1203101003033
运河杭州农业用水区1
是 330100FM220101000350
农业用水区
13 余杭 F1203101003043 运河余杭农业、工业用水区 是 330110FM220101000450 农业、工业用水区
14 余杭 F1203101003053
运河余杭农业用水区
是 330110FM220101000550
农业用水区
15 桐乡 F1203101103012
运河桐乡工业用水区
是 330483FM220201000140
工业用水区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太湖 太湖 太湖 太湖
杭嘉湖平 原河网
杭嘉湖平 原河网
杭嘉湖平 原河网
过渡区
太湖
杭嘉湖平 原河网
18 南湖 F1203101103045 运河嘉兴景观娱乐用水区 是 330402FM220201000460
景观娱乐用水区
太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省植物种类主要为阔叶常绿植物,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浙北、浙西和西南山地植被良好,中部和东部受人类活动影响,森林砍伐多,植被较差,尤以曹娥江、飞云江、鳌江上游水土流失严重,侵蚀模数较高。
1.1.6 河流水系
浙江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中部,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全省有苕溪、运河、钱塘江、甬江、椒江、瓯江、飞云江、鳌江八大主要水系,除苕溪运河属太湖水系外,其它均独流入海。
省环境保护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于1996年编制了《浙江省地面水环境保护功能区划方案》,并经省政府浙政办发[1996]91号文批准实施。该方案的实施,为我省水环境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促进了我省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由于该方案实施已近10年,我省江河湖库的环境功能有了较大变化,需对原方案进行调整。
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
划 分 方 案
浙江省水利厅
浙江省环境保护局
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
划 分 方 案
组织部门:浙江省水利厅
浙江省环境保护局
编制单位:浙江省水文局
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审 定:章国方 吴玉琛
审 核:许文斌 尹其方
编制组负责人:俞建军 伍远康(浙江省水利厅、水文局)
汪小泉 姚爱珍(浙江省环境保护局、环境监测中心站)
2003年底,省水利厅与省环境保护局在联合征求各市人民政府对《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征求意见稿)》的意见的基础上,2004年5月完成修改稿,并分别通过水利、环保系统内部审查。根据内审意见,对《征求意见稿》作了调整、补充,完成《送审稿》。2004年12月,省水利厅与省环境保护局召集各市政府和省有关部门对《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送审稿)》进行了审查。会后,根据审查意见和各市人民政府的意见,作了进一步的修改,2005年8月完成《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报批稿)》,报送省政府办公厅。2005年9月再次按省级有关厅局对《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方案(报批稿)》提出的意见,对《报批稿》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2005年12月《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方案(报批稿)》经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以浙政办发[2005]109号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水利厅省环保局关于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的通知”同意颁布施行。
1.2.2 工业经济
2002年,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779.04亿元,全部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占55.0%,重工业占45.0%。2002年底,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21896个,乡镇工业企业数68.06万个。改革开放以来全省涌现出一批在全国具有一定优势的产业,如纺织服装、皮革制造、食品制造、医药制造、电气机械、普通机械和化学工业等。
1
1.3.1 水资源量
浙江省天然水资源量比较丰富,根据1956~2000年资料系列评价,全省多年平均降雨量1604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955亿立方米,其中河川径流量为94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22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与地表水资源间的不重复计算量为11亿立方米。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为2110立方米。
我省大部分河流有以下共同特点:①汛期洪水峰高量大;主要河流比降在2~10‰之间,大多在4‰以上,汇流速度快,水位涨幅大,防汛任务十分艰巨。②枯水期流量小;由于河流的集水面积相对较小,河流枯水流量较小。遇特殊干旱年份,中、小河流甚至断流。③潮汐影响大;浙江省位于我国潮汐最大的地带,7条入海河流受潮汐影响的河段长度,平均占了38%,潮差大,潮区界距离长,对防潮、防洪和淡水资源利用极为不利。
4、河流源短,入海河流感潮段长,水资源可利用率较低
由于河流源短,枯水期径流量小,多数河流枯水期可供水量少。浙江省位于我国强潮海区,6条主要入海河流受潮汐影响的河段长度占总河长的比值平均为38%,钱塘江河口区长达282公里,占河流总长的42%,由于潮差大,潮区界距离长,影响淡水资源的利用。
5、水污染加重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我省雨量丰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604毫米,其中,70%以上的降雨量集中在3月~7月。7月~8月为盛夏,干旱少雨,唯沿海偶有台风带来降雨;入秋后,9月份有一短暂秋雨期;10月至翌年2月降水最少,多以晴冷天气为主。
我省气候总的特点是:冬夏季风交替显著,年温适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水充沛。浙江濒临东海,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温、湿条件比同纬度的内陆季风区优越,是我国自然条件最优越的地区之一。
省水利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水利部关于在全国开展水资源保护规划和水功能区划的统一部署,于2002年编制完成了《浙江省水功能区划》,并两次征求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及省级有关部门的意见。
为做好《浙江省水功能区划》与《浙江省地面水环境保护功能区划方案》的衔接,提高可操作性,省水利厅、省环境保护局于2003年联合组织工作班子,在《浙江省水功能区划》和《浙江省地面水环境保护功能区划分方案》的基础上,在市、县水利、环保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共同编制了《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征求意见稿)》。
《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的主要成果有: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报告,浙江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附表,以及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图集。
目 录
第一章 概 况
1.1 自然地理
1.1.1地理位置和面积
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在东经118°01′~123°10′和北纬27°02′~31°11′之间,东濒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毗连,北与上海、江苏为邻。全省陆域面积10.38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和丘陵占70.4%,平原和盆地占23.2%,河流和湖泊占6.4%,故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浙江海域辽阔,岛屿星罗棋布。海岸线总长6633千米,居全国首位。
全省水资源量最丰年份为1973年,水资源总量为1397亿立方米,最枯年份是1978年,为479亿立方米,最丰年份是最枯年份水资源总量的2.91倍。
3、水资源与土地资源和人口分布不匹配
全省水资源量的分布与耕地分布不相适应。如苕溪、杭嘉湖平原,浦阳江、曹娥江、甬江一带,亩均水资源量仅为1400立方米,而瓯江、飞云江、鳌江一带,亩均水资源量高达5500立方米。水资源量与人口的分布更不匹配,沿海平原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均水资源量在1000立方米左右,西南部山区人口稀疏,经济相对滞后,人均水资源量超过7000立方米,最高与最低之比在10倍以上。
1.1.5 土壤、植被
我省土壤主要有黄壤、红壤、水稻土、滨海盐土、紫色土、石灰岩土和冲积土等。黄壤土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占全省土壤面积36%,红壤分布在500米以下的丘陵地带,多在残积层的母质上发育,呈橙红到暗红色,占全省土壤面积35%;水稻土发育于滨海平原和河谷地带,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占全省土壤面积16%;盐土和滨海盐土主要分布在沿海沙滩。此外局部尚有紫色土,冲积呈零星分布。
1.1.4 气候
浙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受蒙古冷高压控制,盛行西北风,以晴冷、干燥天气为主,是全年低温、少雨季节。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东南风,空气湿润,是我省高温、强光照季节。
我省太阳年辐射量4000~4800MJ/m2。全年日照时数在1100~2200小时。平均气温15.0~18.0℃,极端最低温度为-17.4~-2.2℃,极端最高温度为33.0~42.9℃。
2002年全省河流评价总河长3759.4公里。枯水期,属地表水Ⅰ~Ⅲ类水的河长2403.6公里,占评价河长的63.9%。丰水期,属地表水Ⅰ~Ⅲ类水的河长2437.6公里,占评价总河长的64.8%。全年期,属地表水Ⅰ~Ⅲ类水的河长2432.2公里,占评价总河长的64.7%。
从流域分区来看,污染较为严重的有太湖片嘉兴市各河段,姚江的余姚市区段、甬江的宁波市区段,东阳江、金华江、江山港、椒江下游河段和永宁江等,水质多为Ⅳ~劣Ⅴ类。而浙东南的瓯江、飞云江、鳌江的中上游水质较好。
20世纪80年代工业的发展,特别是乡镇工业的迅速发展,水污染防治相对滞后,造成河流水体被污染。监测资料表明,全省各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特别是我省经济最为发达的杭嘉湖、萧绍宁、温黄等平原区水质污染尤为严重。水体的污染降低了水的使用功能,使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更为突出。
第二章 功能区划任务与标准
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是根据水资源的自然属性(资源条件、环境状况和地理位置)及社会属性(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社会发展对水质和水量的需求等),按一定的指标和标准,对全省各流域水系水体的使用功能进行划分,并合理确定其水质保护目标,以保证水资源开发利用发挥最佳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1.2 社会经济
1.2.1 人口、耕地及农业经济概况
2002年全省总人口4535.9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38.76万人,占总人口的75.8%,非农业人口1097.22万人,占24.2%。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46人。2002年底,全省总耕地面积为2398.67万亩,人均占有耕地0.53亩。2002年全省粮食总产量942.27万吨。主要粮食作物有稻谷、小麦、大麦、蕃薯和玉米等。主要经济作物有豆类、棉花、油料、蚕桑、茶叶、络麻、柑桔等。2002年农林牧渔总产值为1101.86亿元,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
我省地表水以有机污染为主,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及挥发酚,而重金属项目的监测值基本上在Ⅰ类水标准范围,水库水质相对较好。湖(库)因总磷、总氮偏高,呈明显富营养化。河流水体中,城市内河、平原河网和各水系流经城市的河段水体污染较为严重。
1.3.3 水资源特点
1、单位面积水资源量较丰,人均拥有水资源量较少
主要参加人员:王亚红 郑日红 蔡临明 劳国民 何水利厅、水文局)
何晓云 陈 渊 潘淑萍 刘建明 田旭东
黄 欢 李晓伟 喻志钢
(浙江省环境保护局、环境监测中心站)
前 言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随着我省社会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和日益严重的水污染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开展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是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的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工作,是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的基础;也是我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生态省建设,保障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