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企业文化

合集下载

国学精粹与企业文化

国学精粹与企业文化

国学精粹与企业文化【篇一:国学与企业文化】怎样利用国学构建企业文化一、什么是企业文化:21世纪是一个文化致胜的时代,也是一个文化管理的时代。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

企业也不例外。

企业文化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

一流的企业做文化,二流的企业做标准,三流的企业做品牌,四流的企业做服务,末流的企业做制造。

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的特征和企业的发展,只有积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基因,结合企业自身资源条件,建设起创新的和谐的特色企业文化体系,才有可能提高自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企业为实现其目标的经营过程中,由企业内部全体员工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经营理念、管理方式、规章制度等的总和。

企业文化是企业健康成长的内在力量源泉。

企业文化,主要是指企业的指导思想、经营哲学和管理风貌,包括价值标准、经营哲学、管理制度、思想教育、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典礼仪式以及企业形象等。

其中不仅有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内容,也包含社会心理、技能、方法和企业自我成长的特殊方式等因素。

企业文化是一种物质和精神因素的综合体,包括表层的硬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等几个层次。

表层的硬文化是指企业文化的物质的外在表现,包括企业的建筑、设施、环境等。

企业的这种有形财富,是企业文化发展水平的体现。

制度文化是指企业的各种组织机构、组织制度、规章制度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等管理文化的体现。

观念文化即精神文化,亦称企业精神,是指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目标、经营哲学等无形的文化部分,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

优秀的企业文化,使企业的主要成员产生强烈的使命感,使广大员工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激发企业内在活力,促进企业发展壮大。

从分析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文化现象都是以人为载体的现象,而不是以物质为中心的现象,由一个企业的全体成员共同接受,普遍享用,而不是企业某些人特有,并且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

国学对于企业的意义

国学对于企业的意义

国学对于企业的意义一、引言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诗、书、礼、乐、易、经等方面的知识。

在当今社会,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需要借鉴国学文化的精华,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文化底蕴。

二、传承中华文化1. 国学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国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通过学习国学,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增强自身文化底蕴。

2.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企业家,应该有责任和义务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在企业内部开展国学教育活动,让员工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三、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1. 增强团队凝聚力通过开展国学教育活动,在员工之间建立起共同理念和价值观念。

这样可以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2. 提高员工素质国学教育可以提高员工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使员工更加有自信和韧性。

这样可以增强员工的创新能力和执行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 塑造企业品牌形象通过开展国学教育活动,可以塑造企业品牌形象。

这样可以让公众对企业有更好的认知和印象,提高企业的声誉和美誉度。

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1. 增强社会责任感作为一个企业家,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开展国学教育活动,可以让员工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中强调的“仁爱”、“忠诚”等价值观念。

这样可以增强员工对社会责任的意识和担当。

2.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国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当今时代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在企业内部开展国学教育活动,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五、结语国学教育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开展国学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员工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塑造企业品牌形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作为中国企业家,我们应该有责任和义务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第一篇: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论文题目: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演化成型的一种反映名族特质和风貌的名族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容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其核心内容是儒家文化,另外还包括道家文化。

佛家文化等。

这些文化对我国企业文化的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本文将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并对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运用上提出笔者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企业文化文化建设影响一、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在当今时代告诉发展的时代,技术创新组织变革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要想使企业能在不断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拥有自己一套独特的企业文化则成为了企业竞争的一个关键因素,企业的发展也最终将回到文化的发展(一)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历史遗产。

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产生。

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里,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中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可以说,儒家思想体系充分体现在《大学》所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中,总得说起来就是,究天人之际,明修身之道,述治国方略,求天下之公,最终实现天人和谐的境界,即从哲学的角度认识宇宙,以伦理准则规范人生,落实到治国平天下,最终实现天人和谐。

(二)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科学发展的基石。

企业文化是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区别于其他组织的价值观念和精神风貌,它将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融合统一,是员工自身价值和企业发展目标的有机结合。

国学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如何应用

国学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如何应用

国学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如何应用国学是我们共同的文化根脉,如果能够将国学作为当代企业文化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那么必将给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推动力量和创新活力,下面店铺告诉你国学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如何应用。

国学在企业文化中的经世致用国学,顾名思义,中国之学,中华之学,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释道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

国学的概念虽然很广泛,但主要强调的是入世的哲学,其核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问,具有很强的经世致用价值。

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有“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来,必须回过头去汲取2500年前孔子的智慧。

”的言论,由此可见儒家文化具有很强的经世致用性。

现代国学更是在继承了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广泛地融合了西方先进文化,更具包容性和实用性。

一个企业如果在管理创新的问题上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只是借鉴引用一些大企业的理念口号为指导,并采用强行灌输的方式进行推广,对职工的思想观念可能起到一定的转变,但是很难落实到行动上,就造成了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由于缺乏系统高效的企业文化体制,对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也只能是头疼治头、脚疼医脚,更没有更和谐、更明智的文化核心思想来指导方向和定位,那么企业的发展迟早会陷入瓶颈,企业员工的归属感丧失,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将大打折扣。

国学中的“和谐”观念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应用在现代企业文化中,和谐对企业的管理、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个强大的企业,它的各个部门、各机构应该是统一协作的。

企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仁”,在整部《论语》中“仁”字就出现了104次,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字,“仁”指的就是安身立命之本,强调的是克己复礼、修身养性。

很多企业借用或者参照其他比较成功的理论为己用,而忽视了大环境下需要立身本位的企业文化,不明白应该以何种成熟的文化主旨来引导企业发展。

现代企业所用的多为浅显的理论和简单的形式主义,借用看来的或者是东拼西凑的各种理论来为企业安身立命。

2016.3.2国学与企业文化管理 - 副本 - 副本

2016.3.2国学与企业文化管理  - 副本 - 副本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育创新和谐企业--2016.3.2 国学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高度总结,浸淫着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和灵魂。

中华民族因为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而存续,而骄傲,而伟大!在中国做好企业,管理好企业,你首先必须了解这个社会群体——中国人的性格、思想、价值观与行为方式,了解他们的生活、理想和对生命的感悟,培育与他们的情感,得到他们的价值认同,那你就成功了一半。

财富是辛勤劳动与高尚智慧的结合,财富灵与肉、体与能、心与血的结晶,财富是一种责任,财富是义与利的统一体,国学就是中华民族的身存智慧与财富哲学。

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也应该是一个高尚道德的实践家!我们以展板形式展现国学与企业文化管理的关系展板1:“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忧。

”《道德经》——管理的最高境界就像水一样,润物无声,不争名利,善于从战略和基层细节入手,其管理者长于抉择、心胸广大、善于给予、正直诚信、用人所长、灵活多变、准确把握时机,看似无为实则有大作为,正是坚持奉献社会的品质才会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展板2:“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靠制度与流程去管理,以赏罚来约束,员工虽不敢触犯,但会不以触犯为耻;靠企业核心价值观去引导,以职业精神来约束,结合实践整章建制,员工不仅遵规守纪,而且会以此为荣。

展板3:“潜龙勿用;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或跃在渊,无咎;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亢龙有悔;见群龙无首,吉。

”《易经乾卦》——做企业与做人一样,暂处低谷时,可独善其身,积蓄力量;有机会展示时,学会借助他人力量或更高平台,才能实现更大价值。

但发展到极点,过度亢奋就会招致失败。

当因剧烈变革使社会资源重新整合时,机会又会出现。

借力国学 创企业文化 留可用之才

借力国学 创企业文化 留可用之才

“ 五常 ” 力企业 文化 建设 助
孔 子 提 出 “ 、 、 ” 孟 子 延 伸 仁 义 礼 ,
踏实 去做 。
那 “ 以人 为 本 ” 何 下 手 呢 ? 具 体 从 到 企 业 管 理 中 , 们 需 要 关注 细 节 。在 我
为“ 、 、 、 ” 董仲舒扩 充为“ 、 仁 义 礼 智 , 仁
得 宜 和 合 理 ;礼 是 人 际 关 系 的 正 常 规
范 , 礼 仪 、 制 、 法 ;智 是 明 辨 是 如 礼 礼
非 ;信 是 言 无 反 覆 、 实 不 欺 。 诚
人 何 来 利 ? 任 何 利 润 产 生 的 过 程 都 是
离 不 开 人 的 作 用 。所 以 ,以 人 为 本 不 仅 仅 是 一 个 口号 , 要 企 业 落 到 实 处 , 需
21 4龋

娱乐等等 , 能 给员工家的感觉 , 其 都 使 更 忠 心 于 企 业 , 保 员 工 队伍 的 稳 定 确
展 到 现 在 , 们 多 讲 的 是 诫 信 ,即 诚 信 人
应 以礼 待 人 ,以理 服 人 ,以德 感 人 ; , 智
即企 业 要 不 断 创 新 、 革 , 现 利 润 的 改 实
最大化 ;信 , 即企 业 经 营 要 有 诚 信 , 童 叟无欺 。
流 的 企 业 做 文 化 ,二 流 的 企 业
用 之 于 民 , 业 在 赢 利 的 同 时 , 报 效 企 要 社 会 ,回馈 他 人 ;礼 ,即企 业 经营 之 道
重要性 , 结 合当 代物业管理 的实 际 , 现
和 大 家分 享 观 点 。

所 有 门 类 ,我 们 常 说 的 国 学 一 般 指 以 儒学 为 主 体 的 中华 传统 文 化 与学 术 。

国学与企业文化

国学与企业文化

国学与中国和谐企业文化建构课程大纲国家653工程国学与和谐企业文化项目组乾泉教授一、从西游记、奥运福娃、中医哲学到全球金融危机――看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和历史机遇4、中国文化的结构与基本精神理解读8、国学与企业组织生命全息理论 9、国学哲学原理的现代管理实践与应用1、从世界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商业道德 五行生克E危机看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2、中国文化的起源与基本伦理3、河图、洛书与五行哲学的逻辑关系5、中国和谐企业文化的主要内涵 6国学与伏羲先天八卦哲学原理及管 理解读7、国学与文王后天八卦哲学原理及管 河S落书九頁二、五行哲学与企业a1、情商(EQ --五行属"金"调整自己情绪及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

©I金生水,火克金:和气生财,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的财富之源;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感性而缺乏理性思考和智慧,是成功的最大的敌人。

财富的癖好。

水生木,土克水:财富是衡量一个人创造社会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市场竞争环境需要每个人 必须选择自己的职业生涯和团队组织,同时也能够促进个人职业和团队的发展。

个人修养、道德禀赋、经济实力、目标定位往往会削弱一个人的竞争能力。

2、智商(IQ )--五行属"火"个人智力、智慧高低的一种量化了的指标。

火生土,水克火:理性、激励、毅力、智慧是事业成 功的基础;市场竞争环境和机遇会制约一个 人能力的发挥,成功者往往是善于为 自己创造机会得人;3、德商(MQ --五行属"土"相剋指一个人道德水准及人格品质方面的修养。

土生金,木克土:伦理道德、人文修养和人格品质是 人生最大的禀赋;臻善臻美,道德修为为“本”,名 利、权力为“末”;这样才能树立和 实现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行为习惯、 组织环境和适应能力有时会限制一个 人的成长。

4、财商(FQ --五行属"水" 理财的能力、投资的眼光及对圭卜名 卦象 数目代表 五行属性乾 = 1 金 兌=2 金3 火震4 木 巽5木 坎= 6水艮7± 坤=土[相性]⑥金二黑' 五5、健商(HQ --五行属"木"关注膳食和身心保健的程度及其健康指标。

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引言概述: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累的宝贵财富,而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并从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价值观念1.1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家庭观念,强调家族的延续和传承,而企业文化强调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1.2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仁爱”和“和谐”,而企业文化注重“团结”和“协作”。

1.3 中国传统文化倡导“中庸之道”,企业文化强调“诚信”和“责任”。

二、领导方式2.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君子之道”影响了企业文化中的领导方式,强调领导者的榜样作用和道德修养。

2.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孔子弟子关系”影响了企业文化中的上下级关系,强调尊重和信任。

2.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影响了企业文化中的管理方式,强调以德治企。

三、人际关系3.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际关系网”影响了企业文化中的人际交往方式,强调人情味和人际网络。

3.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文化”影响了企业文化中的商务礼仪,强调尊重和礼貌。

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师徒关系”影响了企业文化中的培训和传承,强调师傅教徒。

四、创新与传承4.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百家争鸣”思想影响了企业文化中的创新和竞争,强调多元思维和开放合作。

4.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化传承”影响了企业文化中的价值传递,强调企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4.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化自信”影响了企业文化中的自我认同,强调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和自主性。

五、社会责任5.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思想影响了企业文化中的社会责任,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公益慈善。

5.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影响了企业文化中的环保意识,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

5.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世界”思想影响了企业文化中的国际化发展,强调企业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

结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共同促进了中国企业的发展和繁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守
有定力必定有恒心—中国人的忠君思想
什么是君?
对于国家,君是国家的代表 对于企业,君是企业的代表 纯粹泼脏水——君叫臣死,臣 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 不亡。 思考:忠君,忠的是什么?
实干兴邦—职场成功五部曲
立于业 忠于事
信于人 守于身
诚于心
诚于心—态度严谨,反省自照
以谨慎为智能 以改过为才能
关于“信于人”的几点说明

说明一:信于人,不是舍己为人。 说明二:信于人,不是取悦于人。 说明三:信于人,不是乱许诺言。 说明四:信于人,重在行动,成在结果。
说明五:信于人,难在言行合一。
忠于事—团结互助,以事为先
实心做事 虚心做人
文天祥,忠于事,是非分明
文天祥,字履善,南宋丞相,民族英雄
,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宋亡三杰”。
1275年,文天祥五坡岭被俘,元将张弘 范迫其劝降张世杰,愤然写下著名的《过 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 照汉青”一句得传千古。 1283年,文天祥在忽必烈想尽办法劝降 无果后,于柴市英勇就义,时年47岁。
关于“忠于事”的几个误区

地去做企业的“卫道士”。
忠诚于企业文化,才是一个企业人最大的忠诚,不管
你是基层员工、部门主管、区域经理,还是总经理、董
事长,在这一点上目标一致。
丹心一片,争做企业“英雄”。
有实干必定有实业 中式企业伦常结构解析
企业灵魂
企业大脑
企业骨架
企业血肉
董事长 老板
君敬 臣忠
总经理 高管
相智 将勇
经理 中层
将信 兵勤
关于“守于身”的几层境界


第一境界:以岗位职责为准,勤于工作
第二境界:以规章制度为戒,规范言行 第三境界:以企业文化为魂,激励心智 第四境界:以行业道德为范,壮我胆识 第五境界:知行合一,无守无不守
深思:守于什么?
A、行业道德规范 B、企业发展利益
C、投资人的精神
D、掌门人的话语 E、上司发号指令 F、自己坚守良心
守于身—合乎规矩,量身定位
君子守义 小人贪利
司马迁,忍辱含垢著《史记》
司马迁,字子长,汉代著名历史 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史称太史 公。 司马迁生于史家,自幼受父亲司 马谈影响,博览群书,学游天下, 遍访古今贤,后继承其父遗志,忍 辱含垢18载,终于完成巨著《史记 》,成千古绝唱。 思考题:司马迁身为一名史官, 其坚持的“操守”是什么?
员工 基层
国君/君权
宰相/相权
将军/军权
士民/民权

老板---团队的灵魂
高管---团队的大脑 中层---团队的骨架 基层---团队的血肉
老板的胸怀支撑公司的战略愿景和企业使命。
高管的战略支撑企业的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 中层的战术支撑企业的战略路径和重点举措。 基层的站位支撑着企业战略保障的落实。
周恩来,诚能动物论天下
周恩来,字宇翔,无产阶级革 命家,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第 一任总理。 1916年,周恩来作《诚能动物 论》说:“虽以天子之贵,陶朱 之富,老彭之寿,将相之势,莫 能易焉。何哉?岂非以三子之诚 能动物也耶!不诚无物,孔氏之 言也;守诚坚信,耶氏之旨也; 勿诳言,勿欺骗,佛氏之戒也。 ”。 思考:周总理为何誉满天下?
国学与企业文化
主讲:鲁冠人
一.仰望星空—寻找中国精神
星空下的约定-那些人的那些话
100年前的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400年前的王阳明,读书志在圣贤 1000年前的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 1000年前的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 命,为往圣继学,为万世开太平
星空下的思绪-中国人的文化内涵
外王
践 行
独善其身——凡者的安身
修己安人——能者的立命
兼济天下——达者的道义
谢谢
信于人—踏实诚信,有行有果
事无大小 全力以赴
诸葛亮,鞠躬尽瘁,信满天下
诸葛亮,字孔明,谥忠武侯,三 国时期蜀国名相,234年第六次北伐 未果,身死五丈原,时年54岁。 诸葛亮一生传奇,未出隆中已三
分天下,辅刘备父子南征北战——
火烧赤壁、智取西川、七擒孟获、 六出岐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思考:诸葛亮为何青史留名?
顶天立地:忠、诚、信,释义
忠,从中,从心,本义作敬解。
古以不懈于心为敬,必尽心任事始能不懈于位,故忠从心;又以中有 不偏不倚之意,忠为正直之德,故从中声。《说文》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
诚者,圣人之本,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周敦颐·通书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 (李翱)
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中国人特有的阴阳五行思维
案例:三个大兵 刘永好 砒霜
星空下的信仰-中华民族的精神
中华民族的两个民族性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中华魂
儒家的魂魄 道家的风骨
佛家的心性
侠客的肝胆
国学四化
生活化 简单化 实用化
常效化
二、传承中国精神—企业风气建设
伦常之妙—最节约成本的管理方式,五伦
夫妻
君臣
领导误区1:领导一定喜欢听话的员工吗? 领导误区2:听话的员工一定是好员工吗? 领导误区3:不听话的员工就是坏员工吗? 员工误区1:听领导的话,就不能忠于事吗? 员工误区2:忠于事,一定跟领导对着干吗?
员工误区3:我问心无愧,是忠于事了吗?
立于业,勇做企业“卫道士”
对企业真正的忠诚,就是要大胆挺起你的脊梁,勇敢

灵魂大脑不在,团队将行尸走肉;骨架不在,团队将溃不成军 ;血肉不在,团队将生机全无!

缺一而败,缺二而危,缺三而亡!
企业的道义—企业英雄的“八德”

智 勇 廉 忠



手 足

耻 信

指 步
内圣外王——中国式企业人的职业精神 从内方到外圆
对己 修 身
对人
仁 智 义 礼
诚于心 守于身
内圣
信于人 忠于事 立于业
小结
想要身后留名,必须身前立德 对外严谨以安身,对内秉持而立命 对工作兢兢业业,对自己严格要求
恩情常在—企业感恩文化的培养
领导:知遇之恩 培育之恩 提携之恩 同事:共事之恩 支持之恩 勉励之恩
小结
门内之治恩掩义,门外之治义掩恩 感恩,融合在五伦关系之中 要活在感恩的世界里
三.脚踏实地—中国人的忠诚内涵
思考:相同问题的不同解决方式及结果?
诚:诚信、契约,忠诚胜于能力
思考:反思工作中能否做到忠诚信守?
五德解读
像人的体温一样保持长久 保持良好的状态不等于不好不坏 敬他人,就是敬自己 勤俭不浪费,处处留美德 好勇斗狠不可取,当仁不让是英雄
温:不热不冷 , 良:不优不劣 恭:不卑不亢 俭:不吝不奢 让:不争不退
信,从人,从言,人言也。
忠于心,诚于己,则信于人也。
两大关键词:忠诚、信守
忠正 忠诚 诚敬
内求于己,为诚(加强学习) 不懈于心,为敬(一丝不苟)
不懈于位,为忠(立足岗位)
不偏不倚,为正(专注事业)
信用 信守
言出必行,为信(知行统一) 行必有果,为用(强调效果)
全面掌控,为操(精于业务) 始终如一,为守(贵在坚持威,敬榜样。 误区:恭敬权威,不是请客送礼拉关系,也 不是烧香拜佛搞崇拜。 方法:改掉坏毛病,擅自新,敢超越。 误区:改过,不是盲目模仿无自我;超越, 不是脚下使绊捅刀子。 方法:加强执行力,言必行,行必果。 误区:执行力强,不是风风火火跑断腿,凡 事当三思而后行,切记预则 立,不预则废
父子
朋友
中国人以五常修身,以五德处事


智 对己 礼

让 对人 良 俭


五常解读
仁:爱、感恩、同情心,互相帮助,存仁善之心,行仁善之事;
思考:团队内部项目的团结互助性?
义:责任、道义、担当
思考:对企业的道义是什么?
礼:规矩、章程,秩序
思考本职工作的规矩是什么?
智:智慧、韬略、看问题的角度,藏锋敛锐与居功自傲,通达 机变,直在曲中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