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材散热器设计规范11
铝散热片检验规范

散热片(heat sink)检验规范目的:此规范之目的用于判断Heat Sink产品外观之可接受及不可接受之标准。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各种制程技术制作之Heat Sink外观检验。
(若客户的特殊要求时,以该合约要求之文件优先。
)规格文件优先权:当遇到不同规格文件冲突时,请依以下优先权3-1 针对限度样品或允收条件所订定之规格3-2 采购订单或指定之合约3-3 Delta工程图面及规格3-4 此份外观检验规范抽样标准:依据MIL – STD - 105E 收样表,一般检验水准Ⅱ,AQL 1.0 抽样标准实旋抽样检验。
检验环境条件、设备及表面等级:5-1 检验环境条件:5-1-1 温度及湿度:常温20℃±8℃、湿度:常湿45%~85%。
5-1-2 照明:400~500烛光之白色萤光性照明设备,眼睛与受检面成45°左右。
5-1-3 目视距离:表面Class A / B 45cm,Class C 60cm。
5-1-4 检验时间:表面Class A 10 秒/面,Class B 5秒/面,Class C 3 秒/面。
5-2 检验设备:透明塑胶尺、游标卡尺、高度规、工作平台、表同粗度计、投影仪等。
5-3 表面等级:Class A 表面检视时必须翻转检视面以得到最大反射光线,Class B / C 表面检视时则不可翻转检视表面。
于检视表面时不可使用辅助之仪器将检视面放大,负责检视人员也必须经过适当这训练。
请依以下检视图示Class A (Viewing Conditions)Class B (Viewing Conditions)Class C (Viewing Conditions)检验标准:6-1 成品外观:依台达电子工程图面。
6-2 供应商提供相关品质证明文件:6-2-1 材质证明文件6-2-2 出货检验报告(EX:尺寸、拉拔力量测试数据、膜厚测定资料等。
)Heat Sink 种类及表面等级定义:7-1 Heat Sink 种类PDF 文件使用"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7-1-1 铝挤型(Extruded Heat Sink)7-1-2 铝压铸(Die-Casting Heat Sink)7-1-3 锻造(Forging Heat Sink)7-1-4 堆叠型(Stacked Heat Sink)7-1-5 折叠型(Folder Heat Sink)7-1-6 刨、削型(Skive Heat Sink)7-1-7 冲压型(Stamping Heat Sink)7-1-8 机械加工(Machining Heat Sink)7-2 Heat Sink 表面等级定义缺点类型:8-1 外观8-1-1 有感刮痕:一般露出底材或深度较深(大于0.25mm),用指甲可以感觉出来。
质量标准及保证(铜铝复合散热器)

铜铝复合产品质量标准及保证1. 铜铝散热器产品应符合以下标准:《漆膜附着力测定法》1720《漆膜一般制备法》1727《漆膜耐冲击性测定法》1732《漆膜耐热性测定法》1735《铝合金建筑型材,第一部分,基材》 5237.1《焊接质量控制要求》481/1988《采暖散热器散热量测定法》13754《55°非密封管螺纹》7307.《铜及铜合金焊接及钎焊接技术规程》223《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3190其他国家相关标准2.材质要求:1). 散热器上下联箱管(水室管)及立柱铜管(水道管)使用2或2挤压扎制拉伸铜管,并符合17791的规定:立管直径≥18,壁厚≥0.6,上下联箱所用的铜管直径≥35,壁厚≥0.8.承压≥ 1.0。
2).铝型材散热片材料牌号为6063,符合5237.1中有关力学性能和3190中有关化学成分的规定。
3.质量要求:1). 散热器焊接符合985和223的规定。
联箱与立柱的联接,在联箱钻孔并翻边后再将立柱管插入焊接;翻边高度≥3;采用硬钎焊焊接。
2). 散热器单片之间采用专用焊接设备焊接,焊接部位焊接牢固,表面光洁,无裂缝气孔。
散热器整体外观平整,外观光滑,无明显变形、扭曲和表面缺陷。
3). 散热器表面涂层均匀光滑、附着牢固、无漏喷或起泡。
4). 散热器内外表面无凹陷及扭曲变形;5). 散热器与系统连接,采用配套的专用管件。
6). 所有散热器均逐组进行静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7).试验中发现有缺陷进行修补,修补后的散热器重新进行静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8). 散热器接管螺纹符合7307的规定。
4.其他:1). 标志:每组散热器有注册商标、产品铭牌及产品使用说明书;2). 包装:每组散热器有可靠的包装胶带和纸箱包装,散热器螺纹带保护套具;3). 安装方式:采用挂件或者支腿安装,具体按照项目需求确定;4). 进出口方式:按照设计图纸确定。
5.太阳花承诺技术参数:。
铝制汽车散热器_技术条件_企业标准

佛冈鑫统仕散热器有限公司企业标准铝质汽车散热器技术条件Q/ZYFT 001-2008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铝质散热器的技术条件,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记、运输与储存。
本标准适应于本公司生产的铝质汽车散热器产品。
2.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该单(不包括勘误的内用)或修订版均不适应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0569 优质铝及铝合金冷轧板GB/T 2518 连续镀锌薄钢板和钢带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828.1-2003,ISO 2859-1: 1999,IDT)GB/T 3198 铝及铝合金箔GB/T 8544 铝及铝合金冷轧带材JB/T 8577 内燃机水散热器技术条件HG/T 2196 机动车辆用橡胶材料QC/T 468 汽车散热器技术条件鑫统仕散热器有限公司 2014年3.技术条件3.1产品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并符合本标准规定。
3.2 材料3.2.1 散热管的材料采用AA4343/3003/7072,应符合GB/T 8544要求。
3.2.2 散热带的材料采用AA3003+1.5%Zn,应符合GB/T 3198要求。
3.2.3 主片,侧板材料采用AA4343/3003/7072,应符合GB 10569要求。
3.2.4 水室采用PA66+30%玻璃纤维强化的尼龙制造。
3.2.5 触水密封件采用三元乙丙橡胶制造,应符合HG/T 2196要求。
3.2.6 散热器的安装连接架(侧板)采用Q235制造,符合GB/T 2518要求。
3.2.7 散热器上所用的连接紧固件采用相应的国家标准,要求表面采用镀锌钝化处理。
3.3 在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过程中,应积极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允许采用企业标准以外的新材料设计产品,但材料的性能不低于相应的标准要求,并经过验证认可。
散热器技术标准

钢铝散热器供应统一技术标准一、规范要求投标方按照合同供应的产品应符合但不限于以下现行版的国家及行业标准:符合国家标准GB/T13754规定暖气片材质应符合GB 13237的规定暖气片管接口螺纹应符合GB/T 7303的规定暖气片焊接应符合GB/T 985 GJB481的规定漆膜性能试验应符合GB/T1720、GB/T1731、GB/T1732、GB/T1735的规定。
二、技术要求:1、通用要求:1.1 散热器应按标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并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1.2 暖气片材质应符合GB 13237的规定,一种是薄板型,应采用厚度δ=1.2~1.5mm的碳素优质冷轧钢板;另一种是管基型,以水煤气管为过水的基本元件,水道管厚度为2.0MM。
1.3 暖气片应逐组进行水汽压实验,承压能力不小于1.6MPa。
应用专用试压台,用精度不低于1.5级,压力计量程不小于2.0MPa,试验压力为1.6MPa,稳压2分钟,不冒汽泡为合格。
1.4 暖气片进出水管均设置于侧面;1.5 暖气片为优质冷轧低碳钢管暖气片,通水孔径要达到15㎜;暖气片管内不得少于一层均匀、致密耐酸、耐碱、耐高温阻氧保护层,并提供内腔保护层施工工艺、做法及检测报告。
1.6 暖气片管接口螺纹应符合GB/T 7303的规定,螺纹应保证3-5扣完整无缺陷,连接管螺纹处应有保护帽。
每组暖气片设置活动手动跑风1个。
1.7 暖气片焊接应符合GB/T 985 GJB481的规定,焊缝应平直、均匀、整齐、美观,不得有裂纹、气孔、未焊透和烧穿等缺陷;点焊的焊点应均匀,相邻焊点距不大于40MM,焊点不得出现烧穿等缺陷。
散热管与通水管焊接必须牢固贴合。
1.8 暖气片外表面应在良好的预处理后采用静电喷塑工艺,涂层为白色,漆膜表面应光滑、平整、均匀,不得有气泡、堆积、流淌和漏喷;底漆厚度不得小于15μm,漆膜厚度不得小于60μm;漆膜附着力应达到GB/T 1720规定的1-3级要求;漆膜耐冲击性能应符合GB/T 1732的规定。
铝制柱翼型散热器

铝制柱翼型散热器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铝制柱翼型散热器(以下简称“散热器”)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标记,材料与结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使用说明书和合格证,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供暖系统、热水温度不高于95℃、水质符合GB/T29044-2012中4.5规定的散热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985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GB/T1732漆膜耐冲击测定法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3190-2008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5237.1铝合金建筑型材第1部分:基材GB/T730755°非密封管螺纹GB/T9286-1998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T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T13754-2008采暖散热器散热量测定方法HG/T2006热固性粉末涂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铝制柱翼型散热器aIuminumcoIum11-wingtyperadiator由立柱铝翼管与上下联箱组合焊接成型的散热器。
3.2名义散热量nominaIthermaIoutput检验样品实测数值折算成长度(L)100Omm时的散热量。
4分类与标记4.1分类4.1.1散热器按工作压力分为O.4MPa和0.8MPa<,4. 1.2散热器按同侧进出水口中心距分为30Omm、400mm.500mm、600mm、700mm、900mm、1200mms150Omin 和180Ommo5. 1.3散热器按宽度分为40mm、60mm、80mm和100mln。
4.2标记注:制造厂可在上述标记内容的基础上增加其他必要的信息,如外形尺寸、组合片数、散热量、接口管径等,在结构形式中可加入表示该散热器特征的参数。
(完整版)散热片设计准则参考

(完整版)散热片设计准则参考散热片设计一般准则一、自然对流散热片设计——散热片的设计可就包络体积做初步的设计,然后再就散热片的细部如鳍片及底部尺寸做详细设计1、包络体积2、散热片底部厚度良好的底部厚度设计必须由热源部分厚而向边缘部份变薄,如此可使散热片由热源部份吸收足够的热向周围较薄的部份迅速传递。
底部之厚度关系底部厚度和输入功率的关系3、鳍片形状空气层的厚度约2mm,鳍片间格需在4mm以上才能确保自然对流顺利。
但是却会造成鳍片数目减少而减少散热片面积。
A、鳍片间格变狭窄-自然对流发生减低,降低散热效率。
鳍片间格变大-鳍片变少,表面积减少。
B、鳍片角度鳍片角度约三度。
鳍片形状鳍片形状参考值C、鳍片厚度当鳍片的形状固定,厚度及高度的平衡变得很重要,特别是鳍片厚度薄高的情况,会造成前端传热的困难,使得散热片即使体积增加也无法增加效率鳍片变薄-鳍片传热到顶端能力变弱鳍片变厚-鳍片数目减少(表面积减少)鳍片增高-鳍片传到顶端能力变弱(体积效率变弱)鳍片变短-表面积减少4、散热片表面处理散热片表面做耐酸铝(Alumite)或阳极处理可以增加辐射性能而增加散热片的散热效能,一般而言,和颜色是白色或黑色关系不大。
表面突起的处理可增加散热面积,但是在自然对流的场合,反而可能造成空气层的阻碍,降低效率。
二、强制对流散热片设计——增加热传导系数(1)增加空气流速这个是很直接的方法,可以配合风速高的风扇来达成目的,(2)平板型鳍片做横切将平板鳍片切成多个短的部分,这样虽然会减少散热片面,但是却增加了热传导系数,同时也会增加压。
当风向为不定方向时,此种设计较为适当。
(如摩托车上的散热片)散热片横切(3) 针状鳍片设计针状鳍片散热片具有较轻及体积较小的优点,同时也有较高的体积效率,更重要的是具有等方向性,因此适合强制对流散热片,如图九所示。
鳍片的外型有可分为矩形、圆形以及椭圆形,矩形散热片是由铝挤型横切而成,圆形则可由锻造或铸造成型,椭圆形或液滴形的散热片热传系数较高,但成型比较不易。
铝型材散热器加工技术工艺和产品的创新点

铝型材散热器加工技术工艺和产品的创新点说起铝型材散热器,哎呀,真的是一个“不得不提”的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像家电、电脑、手机这些东西,哪一个不需要散热器呢?不过,别小看这个小小的散热器,它可不简单!这背后可藏着不少的技术活儿。
你想啊,铝型材散热器不光要做得漂亮,还得能“消耗”掉那些让设备过热的热量,不然机器就可能因为温度过高而卡死、死机,那可真是麻烦到家了。
现在的铝型材散热器在制作工艺和产品创新上,真的是有点“牛”得不行!咱得说说铝型材的材料。
铝材这个东西,轻巧不说,还散热性能好,尤其是铝型材,利用它做散热器,不仅外观帅气,还能有效提高散热效率。
所以,这铝型材的使用,简直是“天作之合”,可以说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了。
铝型材加工工艺一开始其实挺简单的,铝材经过挤压、拉伸成型,再经过表面处理,不管是阳极氧化,还是喷涂,都能提升它的性能和外观。
不过,这不意味着铝型材散热器的制作就完事了。
哎哟,技术的门槛可高着呢!想要把散热器做得既高效又美观,还得用上一些创新技术,才能脱颖而出。
比如,传统的散热器一般都是把热量通过表面辐射到空气中,然而,随着科技发展,简单的散热方式早就不能满足现代设备的需求了。
现在,不少铝型材散热器开始采用“多通道结构”技术,这个就有点意思了,表面通过增加通道的数量,可以加大热量的散发面积。
让散热更高效,不用担心热量堆积得像“锅底巴”的那样,机器一热就死机。
你看这技术,就像是给散热器开了“外挂”,散热性能瞬间提升,简直是“游刃有余”。
不仅如此,今天的铝型材散热器还在材质选择上做了不少文章。
以前用的都是纯铝材料,现在呢,很多厂家开始加入一些镁、铜等元素,改善铝的导热性能。
简单来说,就是让散热器不仅轻盈,还能更迅速地把热量带走。
就像是给设备装了一个“超级散热系统”,热量不见了,设备也就更稳定。
铝型材的可塑性强,能做出各种形状,这样的创新,让散热器的外形不再单调,设计师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出各种各样的个性化产品。
铜铝散热器国标参数

铜铝散热器国标参数
答:
铜铝散热器国标参数
1、外形尺寸:铜铝散热器外形尺寸由国家机械行业标准结合铜铝散热
器工厂生产能力确定,有小型、中型、大型三种型号。
2、电压频率:铜铝散热器电压频率按GB/T14048.1的相关要求,根据
实际情况可分为220V和380V两种,低于66V的电压可单独执行。
3、工作效率:铜铝散热器在等容量条件下,平均散热率应不小于85%,60Hz工作振荡时应不小于80%。
4、绝缘等级及因数:铜铝散热器GB/T5589标准规定电压等级为220V,绝缘等级不低于B级,及性能因数应不低于2。
5、使用寿命:由于铜铝散热器长期处在高温条件下工作,因此使用寿
命非常重要。
一般使用寿命为20年,但以5年为最短使用寿命。
6、功率:铜铝散热器的功率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一般以瓦特为单位,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也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调整设计。
7、温升:根据GB/T14048.1规定,铜铝散热器的允许温升应不大于50℃,具体要求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8、感应系数:为延长铜铝散热器的使用寿命,要求铜铝散热器的感应
系数不低于55%,其具体数值可根据实际情况根据调整,最大可达到90%以上。
9、结构完整性:铜铝散热器结构完整性完整,不得缺少任何必要的设
备或部件,功能部件完整,每一部件应符合该国标准规定的关注程度。
10、外表:铜铝散热器应呈制定规定的特征,外表应无旋涡、裂缝,皮肤涂装应牢固平整,严格控制脱落、掉漆等破坏现象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铝材散热器设计规范
热器挤压模设计
1 前言
由于铝合金型材,的导热性能较好,因此,在铝合金的挤压型材中,各种类型的散热器型材巳被广泛地应用在电器、机械等行业中。
散热器型材其结构均是由多个齿形组成,为了提高散热效率,增大散热面积,在每个齿上大都布有多个尖牙,这种结构虽然有效地提高了散热效率,改善了散热效果,增加了散热面积,但是却给型材挤压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对于如图1所示的每个齿形的悬臂较小、其舌比小于3的散热器型材,采用普通平模的设计结构即可实现正常的型材挤压。
而对于如图2所示的带有大悬臂的散热能型材,山于其舌比大于3,采用普通的平模设计结构,在型材挤爪时极易造成模只从齿根部断裂,致使模具报废。
因此,对于大悬臂的散热器型材,必须改变常用的设计方案,以避免上述断裂现象的发生。
2 截面分析
图2为某带有大悬臂的散热器型材的截面设计图。
从图中可知,此散热器型材其截面外形长度为170mm,高度为45mm,设计有14个35mm高的齿形,两齿间距为1Omm,,在每个齿形的两侧布有0.5mm高,1mm间距的尖牙。
从其标注的尺寸上可计算出此散热器型材悬臂处舌比为:(45-10)/(10-3):4.69>3,在各齿间存在着危险断面。
特别是该截面的底部壁厚较厚(达1Omm),而齿部最薄处的壁厚仅有1.5mm,截面壁厚相差悬殊,更增大了危险断面的断裂系数。
另外,从图中的技术要求巾得知,挤压此型材的挤压筒内径仅为∮170mm,而此型材截面的外接圆直径却达∮175.8mm,大于挤压筒内径尺寸,要实现此型材的正常挤压难度极大。
纯铝散热器是最为常见的散热器。
纯铝散热器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目前仍然占据着相当一部分市场。
最常用的加工手段是铝挤压技术。
评价一款纯铝散热器的主要指标是散热器底部的厚度和现Pin-Fin比。
Pin是指散热片的鳍片的高度,Fin是指相邻的两枚鳍片之间的距离。
Pin-Fin比是用Pin的高度(不含底座厚度)除以Fin,Pin-Fin 比越大意味着散热器的有效散热面积越大。
代表铝挤压技术越先进。
纯铜散热器
纯铝散热器是最为常见的散热器。
纯铝散热器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目前仍然占据着相当一部分市场。
最常用的加工手段是铝挤压技术。
评价一款纯铝散热器的主要指标是散热器底部的厚度和现Pin-Fin比,Pin是指散热片的鳍片的高度,Fin是指相邻的两枚鳍片之间的距离。
Pin-Fin比是用Pin的高度(不含底座厚度)除以Fin,Pin-Fin 比越大意味着散热器的有效散热面积越大。
代表铝挤压技术越先进。
目前纯铝散热器的这个比值的最高的值是20。
一般这个比值能达到15~17,散热器本体的品质就很不错了。
Pin-Fin比高于18,则表明散热器是一款高档产品。
目前处理器发热使得纯铝散热器已经很难再适应,但这只是一种观念。
纯铝散热器真的不行了吗?我们将通过测试来评价这一结论。
散热片的制造工艺有很多,效果也各有千秋。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铝挤压工艺(Extruded)。
铝挤压的技术相对简单,适合大批量制作散热器。
进一步来考虑,如何辨别一款铝挤压散热片的优劣呢?这里就要引入一个新概念:Pin-Fin 比。
它是检验铝挤技术优劣的主要标准之一。
Pin-Fin比越大意味着散热器的有效散热面积
越大。
Pin是指散热片的鳍片(也称腮片);Fin是指相邻的两枚鳍片间的距离。
Pin-Fin比是用Pin的高度(不含底座厚度)除以Fin。
这样得到的数值越高,代表铝挤技术越先进。
目前最高的比值是20。
一般这个比值能达到15~17,散热片品质就很不错了。
如果您拥有Pin-Fin 比高达18的散热器,那么它一定是一款高档产品。
● 切割工艺——散热片常见工艺(四)
对于散热器本体,有两个基本的要求,首先是在短时间内能尽可能多的吸收CPU释放的热量,即瞬间吸热能力。
这是因为CPU的核心面积越来越小,但热量越来越大,CPU的单位发热量非常大,只有具备高热传导系数的金属才能胜任。
而从成本和性能的角度看,铜是最理想的选择。
其次是散热器本体应当具备足够的储热能力,即较大的热容量。
通常承担这个任务的是鳍片。
鳍片越密集,数量越多,形状越复杂,有效散热面积,储热空间也越大。
$CT46
○纯铝散热器"l$_
纯铝散热器是最为常见的散热器。
纯铝散热器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目前仍然占据着相当一部分市场。
最常用的加工手段是铝挤压技术。
评价一款纯铝散热器的主要指标是散热器底部的厚度和现Pin-Fin比,Pin 是指散热片的鳍片的高度,Fin是指相邻的两枚鳍片之间的距离。
Pin-Fin比是用Pin的高度(不含底座厚度)除以Fin,Pin-Fin 比越大意味着散热器的有效散热面积越大。
代表铝挤压技术越先进。
目前纯铝散热器的这个比值的最高的值是20。
一般的,这个比值能达到15~17,散热器本体的品质就很不错了。
Pin-Fin 比高于18,则表明散热器是一款高档产品。
在的处理器发热使得纯铝散热器已经很难再适应,但这只是一种观念。
纯铝散热器真的不行了吗?我们将通过测试来评价这一结论。
V
○纯铜散热器C
散热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