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上册总复习专题练习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三化学九上化学复习《化学用语》专题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三化学九上化学复习《化学用语》专题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九年级上册复习——化学用语一、【课前小测】1.认真规范地书写化学式是学好化学的关键。

下列物质对应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氧化铁— Fe3O4B.生石灰— NaOH C.金刚石—C D.碳酸钠— NaCO32.下列物质按照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汞、乙醇、石油B.干冰、氧化铜、赤铁矿C.铁、五氧化二磷、冰水混合物D.C60、天然气、煤3.一氧化二氮(N2O)是一种能使人吸入后狂笑的气体,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A.+2B.0C.+4D.+1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2H表示2个氢分子B.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C.硝酸铵中的阳离子是NH3+D.Al3+的结构示意图为5.下列化学用语中,关于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2H:表示两个氢元素B.Mg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NO2:表示二氧化氮中含有两个氧原子D.2C2H5OH:表示两个酒精分子6.化学用语是国际上通用的化学语言。

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A.He:表示氦气B.FeO:表示氧化铁C.C60:表示60个碳原子D.硫酸铝:A1SO47.如图为Li和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a=3,b=7B. Li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会变成阳离子C. Cl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D. Cl和Li可形成化合物LiC128.丙烯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丙烯分子包含三个甲烷分子B.丙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C.丙烯是由丙烯分子构成 D. 丙烯分子中碳、氢元素的个数比为1∶29.甲醛(CH2O)是装修后造成室内污染的主要有害气体,下列关于甲醛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醛是由碳、水两种物质组成的B.甲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C.甲醛由1个碳元素、2个氢元素、1个氧元素组成D.1个甲醛分子由1个碳原子、1个氢分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10.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CuO、CO2和H2O三种物质,则碱式碳酸铜的组成是()。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计算专题训练(总复习)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计算专题训练(总复习)

一、根据化学式的计算1、在M、N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M和N的质量比是3:1,又知M和N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是12:1,则下列式子中能够表示此化合物化学式的是()。

A、MN4B、MN3C、MND、M2N2、要使SO2和SO3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氧元素,则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

A、1:1B、3:2C、2:3D、6:53、某混合气体是由两种气体混合而成并只含两种元素,经分析,混合气体中的两种不管以什么比例混合,其中氧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比均大于8:3,则混合气体中肯定没有的是()。

A、CO2B、O2C、C3O4D、CO4、某碳酸镁和碳酸钙的混合物加热完全分解后的固体中,镁和钙两种元素的质量相等,则碳酸镁和碳酸钙的质量比是()。

A、5:7B、7:5C、25:21D、21:255、有两种元素X和Y,它们化合成两种化合物A和B,化合物A中X所占质量分数为75%,化合物B中X占80%。

已知A的化学式为XY4,则B的化学式为()A、XY2B、XY3C、X2Y3D、X3Y26、有一种FeSO4和Fe2(SO4)3的固体混合物,已测得含硫的质量分数为23%,则含铁的质量分数为()。

A、46%B、31%C、40%D、30%7、已知NaHS、MgSO4、NaHSO3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为a%,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A、a%B、2a%C、(100-1.75a)%D、(1-0.75a)%8、元素X的氢氧化物的化学式为X(OH)m,元素Y的钾盐的化学式为K n Y,则X与Y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X m Y nB、Y m X nC、X n Y mD、Y n X m9、某元素R的化合价是奇数(不变化合价),已知其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其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则R的化合价为()。

A、2(m-n)/55B、2(n-m)/55C、(2m-n)/55D、(2n-m)/5510、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的功能,其化学性质与硫相似,硒的元素符号为Se,相对原子质量为79,其对对应的含氧酸为H2SeO4。

初三化学1—6章期末总复习讲解及训练习题

初三化学1—6章期末总复习讲解及训练习题

初三化学1—6章期末总复习讲解及训练习题例题解析: 1.某种物质经鉴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 . 该物质一定是稀有气体 B . 该物质肯定是纯净物C . 该物质肯定是单质D . 该物质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解析:由于一种元素可能形成几种单质,如碳元素可以形成金刚石、石墨、C 60等单质。

而物质又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当一种元素只构成一种单质时,该物质为纯净物;当一种元素构成的几种单质混合在一起时,则为混合物。

故D 正确而B 、C 不一定正确。

而单质不一定是稀有气体,还可能有其它的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

故A 也不全面。

因此,若某物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该物质可能为单质,也可能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几种单质的混合物。

答案:D 。

2.某元素R 与Mg 元素形成化合物MgR ,则R 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能是 ( B )解析:本题是一道较为综合的题目,它涉及化学式、化合价、原子结构及示意图等多个知识点。

解题思路为: 化学式(MgR )−−→−决定R 的化合价−−−−−−→−综合原子结构特点R 的原子结构由MgR 知R 为-2价,R 的原子结构特征为最外层有6个电子,易得到两个电子形成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稳定结构的阴离子。

答案:B 。

3.有一包混合物,其中可能含有适量炭粉、碳酸钙、氧化铜、氧化铁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① 取样品,加热至高温,产生一种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 把足量的盐酸滴入冷却后的残渣中,残渣全部溶解,并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

问: (1) 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 ;(2) 混合物中一定含有 ;实验过程中肯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 混合物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为证明它是否存在。

你认为可采取的方法是 ,该方法所依据的化学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解析:对于这类问题,抓住特征反应就找到了突破口。

由①知,产生的气体是CO 2。

而能产生CO 2的反应有三种:碳酸钙分解、炭粉与氧化铁反应、炭粉与氧化铜反应。

九年级化学上册中考综合复习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中考综合复习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中考复习练习题(一)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石墨作铅笔芯B .金刚石作钻头C.用铜丝作导线D.天然气作燃料2、生活中的“加碘盐”、“高钙奶”、“含氟牙膏”,其中的碘、钙、氟指的是()A.原子B.离子C.元素D.分子3、甲醛(CH2O)是室内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它来源于室内装潢所用的油漆、胶合板、化纤地毯等材料.下列关于甲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醛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水分子构成的B.甲醛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2:1C.甲醛属于氧化物D.甲醛分子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14、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质量变小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质量变小C、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质量不变 D50克水与50克酒精混合质量为100克5、化学就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可能通过操纵单个原子制造分子.假设用此技术欲制取乙醇,则不需要的原子是() A.氢原子B.氧原子C.氮原子D.碳原子6、中华炭雕(主要成分是木炭)是一种集观赏与空气净化于一体的工艺品,关于它的说法错误的是()A.炭雕摆设要远离火种B.炭雕艺术品可以长久保存C.炭雕是轻质透明的固体D.炭雕能吸附室内有害气体7、下列措施安全的是()A、进入煤矿的矿井时用火把照明B、到溶洞里探险时用火把照明C、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D、用点燃木条的方法检查液化石油气罐是否漏气)A.B.C.D.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B.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D.在化学反应中,任何离子都不能再分A.二氧化锰B.过氧化氢C.氯酸钾D.空气A.甲烷B.氮气C.氧气D.二氧化碳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N2与CO2C.用石蕊试液区别CO与CO2D.用澄清石灰水鉴别O2和CO213、下列事实与解释相符的是()A.氧气可用于焊接金属﹣﹣氧气具有可燃性B.制糖业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活性炭具有吸附性C.房屋失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空气中CO2体积分数达到4%~5%时,会使人感到头痛、眩晕﹣﹣CO2有毒14、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 2CO2+2H2O推测X的化学式( )A.C H4B.C2H4C.C3H6D.C2H615、现将10g 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 A完全反应后生成8g C和4g 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A.1:1 B.2:1 C.4:1 D.5:116、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若实验中忘记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A、不产生氧气B、生产氧气的速度慢C、产生氧气的总量少D、没有影响17、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案是( )A、分离液态空气B、过氧化氢溶液分解C、氯酸钾受热分解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18、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的正确方法是()A.用燃着的木条点燃B.通过灼热的木炭C.通过肥皂水D.通过灼热的氧化铜19、硫在密封的容器(内有空气)里燃烧,下图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的总质量变化(m)与时间(t)A.B.C.D.11:A.16:11 B.16:9 C.9:16 D.4:921、亚硝酸钠(NaNO2)外形酷似食盐,误食会使人中毒。

人教版初三化学总复习试题(附答案—黄冈密卷精选61题)(最新整理)

人教版初三化学总复习试题(附答案—黄冈密卷精选61题)(最新整理)

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25.“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广告词能体现钻石的性质是( )
A.硬度大
B.不能导电
C.化学性质稳定
D.熔点低
26.下列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B.图书馆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用点火法检查厨房内天然气是否泄漏
C.大豆
D.青菜
பைடு நூலகம்
55.缺乏维生素 A 会引起的疾病是( )
A.坏血病
B.夜盲症
C.贫血病
D.支气管炎
56.下列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塑料
B.丁苯橡胶 C.棉花
D.涤纶
57.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B.花香四溢
C.蜡炬成灰
D.滴水成冰
3.下列物质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
A.碳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甲烷(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极难溶于水
C.乙醇(俗称酒精)可以燃烧
D.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用铁、铝制作炊具
B.用汞(俗称水银)作体温计的指示液
11.自来水净水流程为:天然水→沉降→过滤→吸附→自来水,沉降过程中常用作絮凝剂的物
质是( )
A.明矾
B.活性炭
C.氯气
D.漂白粉
12.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下列做法不能节约用水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资料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资料
A.HB.HeC.N2D.O
5.贫血的人在平时的饮食中需注意铁的摄入,这里的“铁”是指
A.分子B.原子C.单质D.元素
6.使用打火机时,按下开关释放液态丁烷,电火花引燃丁烷气体;松开开关停止释放丁烷,火焰熄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按下开关,丁烷分子的体积变大B.电火花引燃丁烷时,使丁烷的着火点升高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
3.(3分)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好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小明同学在完成“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进行了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3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B.过滤C.取固体药品D.倾倒液体试剂
3.(3分)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 )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4.(3分)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NOB.NO2C.N2OD.N2O4
11.(3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黑色固体
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黑色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D.水通直流电时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正极大
12.(3分)如图是实验室一瓶过氧化氢溶液的标签,根据标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生成物的化学式分别为H2O和CH4OD.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在反应前后均发生了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题复习微粒化学用语复习(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题复习微粒化学用语复习(含答案)

知识点一:原子的结构例1: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知识点二:物质的组成构成例2:下列关于葡萄糖(C6H12O6)的说法错误的是()A.葡萄糖属于有机化合物B.葡萄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葡萄糖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D.葡萄糖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 : 2 : 1E.葡萄糖是由葡萄糖分子构成的F.葡萄糖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例3: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下列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氯化钠 B.二氧化碳 C.铜 D.氧气 E.水 F.金刚石知识点三:元素及元素周期例4: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两种元素的部分信息.(1)P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___,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2)16号元素的名称是_____,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容易____(填“得”或“失”)电子;(3)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_不同。

(4)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不同,主要是因为不同。

知识点四:化合价、化学式例5:(1)书写正确的是()A.氧化铁[FeO]B.氯化银[AgCl2] C.硫酸钠[NaSO4] D.氢氧化铜[Cu(OH)2](2):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氧化钠[NaO]B.氯化银[AgCl2] C.氢氧化钾[K(OH)2] D.硫酸锌[ZnSO4](3)化学方程式:C2H8N2+2N2O43X+2CO2+4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A.N2O B.N2O4C.N2D.N2H4(4)某无土栽培的营养液中含有磷酸钾K3PO4,其中磷元素的化合价是()A.-3B.+1C.+3D.+5知识点五:微粒性质例6:白色干冰在室温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消失不见了”,不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A.分子很小B.分子不断运动C.分子间有间隔D.分子可以再分例7:请用微粒的观点回答问题。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及习题完整版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及习题完整版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及习题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初三上册知识点及习题(附答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

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由感官感知的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等。

(2):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氧化性、、、等。

习题【例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A.有无颜色变化B.有无新物质生成C.有无气体生成D.有无发光、放热现象【例2】 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 .发出耀眼的白光B .生成白色粉末氧化镁C .镁条逐渐变短D .放出大量的热【例3】 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 .“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B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D .“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例4】 我们生活在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复习专题)复习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学号:姓名:1.家庭中的下列现象,属化学变化的是A.晾干湿衣服ﻩB.弯曲电线 C.点燃煤气D.摔破玻璃杯2.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ﻩﻩB.抹在墙上的石灰浆逐渐变硬C.冰受热熔化成水ﻩﻩﻩﻩD.用木炭消除冰箱中的异味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白磷自燃ﻩﻩB.把干冰放入澄清石灰水中C.菜刀水渍未干导致生锈ﻩ D.浅蓝色的液氧变成无色的氧气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夜幕降临,珠江两岸霓虹灯通电后发出美丽的亮光B.“侯氏制碱法”用空气、水、食盐生产出纯碱和化肥C.青铜受热熔化后浇涛成各种形状的工艺品 D.自来水通过蒸馏变成可饮用的瓶装蒸馏水5.下图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用玻璃刀裁玻璃 B.镁带燃烧 C.胆矾的研碎 D.水沸腾6.城市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

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取水ﻩB.过滤 C.吸附ﻩﻩD.消毒7.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性质决定的是A.用金刚石做玻璃刀的刀头ﻩﻩﻩB.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症C.用石墨做铅笔芯写字ﻩD.用钨做电灯泡里的灯丝8.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A.铜制造电线ﻩﻩﻩﻩB.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C.氧气供给呼吸ﻩﻩﻩD.稀有气体作为霓虹灯的填充气9.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A.用食醋除去热水瓶胆壁上沉积的水垢B.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气C.做馒头时,在发酵后的面团中加入适量纯碱,防止馒头发酸D.用生石灰作干果的干燥剂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二氧化碳可制成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氢气用于新型燃料C.乙醇用于汽车燃 D.稀有气体用作金属焊接的保护气11.下列各组叙述中,均属于描述物质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有氧化性碳能还原氧化铜 B.铁易生锈二氧化碳固体易升华C.纯净的铁片是银白色的酒精易挥发D.活性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褪色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12.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碳单质的下列用途中,与这一性质有关的是A.用碳素笔书写重要文件和资料B.用金刚石切割大理石C.用石墨为主要原料制铅笔芯D.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化学复习二(物质分类)一、知识要点物质其他化合物二、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化合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A.石灰石、大理石B.海水、泉水 C.干冰、沼气ﻩD.水银、石灰水2.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可能表示单质的是1.(2004年广州)下列各组物质中,属同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的是A.金刚石、石墨、C60B.氧气、氢气、氮气C.煤、石油、天然气D.水、冰、干冰2.(2005年广州)在我们身边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水ﻩﻩﻩ B.食盐ﻩﻩC.酒精ﻩﻩD.空气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食醋ﻩﻩB.新鲜的空气C.可乐饮料 D.冰水4.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氢氧化钠ﻩB.红磷ﻩﻩﻩC.稀盐酸 D.氧气5.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一组是A.蒸馏水、液态氧、液态氢B.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C.新鲜空气、纯净食盐水、清洁矿泉水D.汽水、浓硫酸、大理石6.下列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天然气、水、液态空气ﻩﻩB.生铁、海水、酱油C.纯碱、矿泉水、食盐D.汞蒸气、干冰、生理盐水该实验室新购进一些硫磺,应将它放在A.甲柜ﻩB.乙柜ﻩC.丙柜ﻩD丁柜8.①加碘食盐②二氧化碳③高锰酸钾④红磷⑤过氧化氢溶液⑥水⑦氧化镁⑧澄清石灰水⑨四氧化三铁⑩氩气;上述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 ______。

复习三(物质构成)分子、原子、离子一、物质的构成从微观上来说,物质是由、 或 构成 1、分子(1) 有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 变化。

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 变化。

分子是保持物质 的最小粒子。

同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 。

(2)分子的特征分子的 和 都很小;分子总是在不断地 ;分子间有 2、原子(1)原子是 中的最小粒子。

(2)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反应物 分解成 , 重新组合成别的物质 。

(3)原子的构成:(带 电)原子 ( 电)(带 电)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称为 , = = 整个原子 电性(4)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2 1 8 +11上图是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核电荷数是 ,核外第一电子层上有 个电子,第二电子层上有 个电子,第三电子层上有 个电子。

原子的 与元素性质有密切关系。

最外层电子为 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为 个电子)的结构,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5)相对原子质量用算式表示: 相对原子质量= 注意: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一般省略不写。

通过计算发现:相对原子质量≈ 数+ 数。

3、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离子的形成:阴离子 −−−←得电子原子−−→−失电子阳离子 阳离子:带 原子或原子团,如:Na +、NH 4+阴离子:带 的原子或原子团,如C l-、SO 42- 离子符号的意义(数字2的意义)表示2表示 二、物质组成从宏观上说,物质是由 组成的。

元素就是具有相同 (即核内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自然界中目前已知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可分[1、在人体内和地壳所含的元素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A 、氮B 、氧C 、碳D 、氢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 、氧 B、硅 C 铝 D 、铁 3、“乐百氏”矿泉水标签上印有水质的成分如下:硒:0.016;锶:0.0596;锌:0.001621;钠:18.4;钙:4.69。

这里的硒、锶、锌、钠、钙是指A 、元素 B、原子 C 、单质 D 、分子4、分别分解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可以制得氧气。

这说明三种物质的组成都含有 A 、氧化物 B C 、氧分子 D、氧气5.下图的 ”和 “”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

下图中可以表示2H2( )A B C D6.下列符号只有微观意义的是( )A.C12 B .2N 2 C.Cu D.CO 27、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氦(He-3),其原子核中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下列关于氦(He-3)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 B、原子的质量为2 C 、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 D 、原子的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 8、下列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是9、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构成物质,原子也能构成物质B 、分子不停地运动,原子静止不动C 、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不变 D、不同种类的原子,不能互相合成水分子10、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氢分子能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 B 、冰块、露水的分子几乎都是水分子 C、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D、物质参加化学反应前后,其分子总数保持不变11、以下生活、学习经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隔B 、水、冰、水蒸气的状态不同,说明它们是不同的分子C 、煤气泄漏,闻到煤气的气味,说明分子不断运动D 、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受热会减少的更快,说明受热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12、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的变化是A 、电收热变成碘蒸气B 、一定条件下用二氧化碳制干冰C 、块状硫研磨成硫粉D 、加热氧化汞产生氧气13、偏二甲肼的化学式为C 2H 8N2,可用作火箭升空的主要燃料,下列是对偏二甲肼的叙述:①偏二甲肼由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构成;②偏二甲肼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③偏二甲肼分子有2个碳元素、8个氢元素和2个氮元素构成;④偏二甲肼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氮原子构成。

A 、①②③④B 、①③C 、②④ D、②③ 14、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给出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①②③表示的是三种原子 ① B、③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②C 、①③表示的是阳离子D、①②表示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③15(2010中考)已知某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某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

如果该氧原子的质量为m,则该硫原子的质量为( )A.32m B.2m C .m D .不能确定 16.下列原子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17.下列原子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2 2 +3 2 +6 2 4 +102 8 +82 6 +11 2 8 +16 2 8 618.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代表原子的是()19.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20.下列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21.下列符号只有微观意义的是( )A.C12B.2N2 C.CuD.CO222、下面是部分元素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你仔细观察、分析,然后回答问题:(1)上述粒子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阳离子的是。

(2)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也相同的粒子有;(3)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是。

23、用符号填空:(1)铝元素; (2)3个钾原子 ;(3)5个二氧化氮分子;(4)2个氢分子。

(5)3个镁离子;(6)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7)铝的化合价为+3价 ; (8)2个碳酸根离子 ;(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和空气中所含体积分数最大的元素,它们单质的化学式分别是、、。

24、写出下列数字“2”表示的意义:①Mg2 ;②H2O ③2H2;④2Ca25.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1个A分子中含有个原子。

这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图中字母)。

(2)C中氧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比为 (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在该反应中,生成的C和D的质量比为(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3)此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复习四(物质组成的表示——化学式)试题精析1.三聚磷酸钠(Na5P3O10)过去常用作洗衣粉的辅助剂,我国部分省市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已禁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

在Na5P3O10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A.+3ﻩB.+4 ﻩﻩC.+5 ﻩ D.+62.下列物质中均含有氯元素,它们的氯元素的化合价按下列顺序排列:①KCl;②Cl2;③HC lO;④X;⑤NaClO4。

根据这种排列规律,X不可能是A.AgCl ﻩ B.KClO3ﻩ C.HClO2ﻩD.Cl2O53.请从氢、氧、碳、硫、钙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物质,填写化学式。

(1)当打开汽水瓶时,大量逸出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2)实验室中检验二氧化碳的溶液成分是______________;(3)含氧50%的氧化物是______________;(4)天然气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